人文精神與教育——《周國平人文講演錄》選載
《周國平人文講演錄》選載
人文精神與教育(1)
第一部分 教育的目標是實現人的價值
我今天的講演題目是《人文精神與教育》,因為在座的都是大學生和研究生,面對同學們,我想從人文精神的角度著重談一談我對教育的理解。
同學們一路拼搏,終於進了大學,當然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的。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呢?為什麼要上大學?想從大學得到什麼?可能許多同學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拿到文憑,有比較高的學歷,當然也要學到一點知識,這些都是謀職的資本,然後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抱著這樣的目的,我覺得無可非議,但還遠遠不夠。如果只有這一個目的,你就僅僅是受了職業培訓,不能算是真正受了大學教育。如果大學僅僅做到這一點,大學也只是起了一個職業培訓場所的作用,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學。但是,這正是我們今天大學的現狀。我認為中國教育現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太急功近利,大學基本上成了職業培訓場,這當然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體制的問題,這種體制使大學變成了職業培訓場,迫使學生也把職業培訓當成了上學的主要目的甚至惟一目的。那麼,怎樣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呢?我認為這就要從人文精神來談了。
現在許多人在談教育的理念、大學的理念,在我看來,這個理念應該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靈魂,它決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標和標準,沒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沒有靈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當今教育的種種問題,歸結為一點,實際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失落得相當全面。
什麼是人文精神呢?我理解的人文精神,簡單地說,就是現在人們經常說的「以人為本」。也就是說,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價值。具體到教育上,就是要把人身上的那些最寶貴的價值通過教育實現出來,一種合格的教育就應該是把學生身上那些人之為人的價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應該是能夠讓學生把這些價值實現出來的。教育就是育人,就是要把學生培育成真正的人,亦即人的寶貴稟賦都得到發展的人,而不是僅僅能夠滿足社會上、市場上某種需要的人。簡要地說,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為人的價值。與此相應,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實現人之為人的價值。
那麼,人身上到底有哪些價值是最寶貴的,是人文精神所尊重的,因而是教育應該促進它們實現的呢?我認為人身是有三樣東西是最寶貴的。第一個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寶貴的,沒有生命其它一切都談不上。第二個是頭腦,人是有理性能力的,有智力活動的。第三是靈魂,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所以,與這三樣東西相應,為了實現這三樣最寶貴的東西的價值,我們就有相應的教育項目。現在與生命相應的教育是體育,我認為範圍狹小了一點,應該擴大,成為生命教育。可惜生命教育這個詞沒有辦法簡稱,簡稱就成了生育,比體育還狹窄,成了光教你生孩子了。針對頭腦的教育,我們有智育,就是智力教育,這個詞很準確,但我們現在的做法有問題,我下面再講。相對於靈魂來說,我們有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我覺得還不夠,應該加上美育,也就是審美教育。德育和美育都是靈魂教育,如果說德育的目標是靈魂的高貴,那麼美育的目標是靈魂的豐富。因此,我認為在學校里應該有這樣四種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人文精神與教育(2)
一、生命教育:實現生命的價值
(一)生命是最基本的價值
講人文精神,講尊重人的價值,第一條就應該是尊重生命的價值。為什麼呢?因為生命是最基本的價值,是人生其他一切價值的前提和基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最珍貴的,沒有了生命什麼都談不上。這個道理應該說是不言而喻的。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每個人只有一條命,在無限的時空中,在宇宙的永恆運動中,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活到這個世界上來。認真說來,其實每一個人在這個宇宙間產生的機會幾乎等於零。我有時想,我能夠生到這個世界上來,這真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我的父親和母親不認識就不會有我,他們認識了沒有結婚也不會有我,他們結了婚不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做愛還是不會有我。一直往上推,母親的父親和母親,父親的父親和母親,一直推到最早的老祖宗,裡面只要有一個因素改變,就不會有我。你說這個機會是多麼的小,幾乎等於零。但是,我總算生出來了,可是,我如此偶然地來到這個世界,卻又必然地要離開這個世界,我死了以後,這個宇宙間再也不可能第二次把我產生出來了。這麼一想,你可能覺得生命是一種非常虛幻的東西,也可能覺得生命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東西。不管怎麼說,人珍惜自己的這個只有一次的生命,我認為是最正常的,是特別可以理解的。那麼,我們應該將心比心,對於別人的生命,對於每一個生命,我們都要想到他只有一次機會,如果他失去了生命,他就再也沒有第二次機會了。所以,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對別人的生命要關愛。
生命不但是珍貴的,而且是神聖的,因為生命的來源是神秘的。自然科學有三大難題,第一個是宇宙的起源,第二個是生命的起源,第三個是大腦的起源。這三樣恰恰最要緊的東西,它們是真正的創世秘密,自然科學並沒有揭示謎底,最多只能提出假說,而且是很不圓滿的假說。比如說,關於宇宙的起源,霍金用大爆炸理論來解釋,現在這個宇宙產生於大爆炸,大爆炸把以前的信息全部吸收了,大爆炸以前的宇宙歷史等於不存在了,我們所了解的宇宙是從大爆炸以後開始的。那麼,實際上他所說的是我們認識所能達到的範圍內的這個宇宙的起源,大爆炸把以前的信息全部吸收了,並不等於以前的宇宙不存在,那個宇宙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當然,如果宇宙是永恆存在的,就無所謂起源的問題,但是,對於人類思維來說,這個沒有開端、沒有起源的宇宙更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大謎。關於生命的起源,我們也只有各種各樣的假說,有一種猜測是來自外星,可是問題依然存在,外星上的生命又來自哪裡。你說基因、脫氧核糖核酸是生命的基礎,但基因的起源又是一個難解的謎。還有一個難題是人腦的起源,達爾文用進化論來解釋人的產生,但是他自己承認,人的大腦、人的理性是怎麼形成的,這是進化論中一個「缺失的環節」,進化論無法解釋。所以,我傾向於認為,這三個大問題可能是大自然的永恆秘密,它們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哲學問題、信仰問題,自然科學恐怕永遠提供不了最後的謎底。
按照基督教的說法,這些問題是人的理性不能解決的,你就不要絞盡腦汁去思考了,你相信上帝就行了。世界和生命都是上帝創造的,所以生命是神聖的,你對生命要有敬畏之心。按照佛教的看法呢,每一個生命都是很偶然地產生的,是一種緣,因緣而起,因緣而滅,很偶然的因素湊在一起產生了生命,這些偶然的因素消散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而且,生命如此偶然地產生了以後,它的整個經歷是受苦。所以,佛教提倡對生命要有一種慈悲的心懷。我想,你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生命,可以對生命懷有人道主義的博愛,可以懷有佛教的慈悲,可以懷有基督教的敬畏,都可以,共同之點是尊重生命。
事實上,很多非宗教人士,包括一些哲學家和詩人,一些科學家,都認為生命的來源是神秘的,生命是神聖的。泰戈爾有一句詩:「我的主,你的世紀,一個接著一個,來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他表達的就是生命神秘的感覺,無論多麼微小的生命,它的來源都是神秘的。人的生命當然更是如此,我是我爸爸媽媽生的,但是單憑他們兩人的能力能生出我來嗎?肯定不能,實際上大自然不知道運作了多少個世紀才產生了我這麼一個人。當然不僅僅是我,每一個人,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是這樣,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某種神秘力量的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對生命不但要珍惜,要關愛,而且要敬畏。這倒不一定是說,生命是上帝創造的,就算是大自然經過了無比漫長的時間,無比複雜的程序,終於把生命創造出來了,這也足以使我們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了。
(二)尊重自己的生命
尊重生命的價值,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尊重別人的生命。我認為一個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實際上你就不可能懂得尊重別人的生命。
從尊重自己的生命來說,一個是要珍惜生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做損害生命的事,比如吸毒、縱慾、過勞等。珍惜生命這個道理似乎很簡單,其實真正做到並不容易。我們對於擁有生命這件事情實在是太習慣了,而習慣了的東西我們往往是不知珍惜的。可能我們平時會做很多損害自己生命的事情,但是直到最後惡果暴露出來的時候,我們才追悔莫及。很多科學家、企業家英年早逝,往往是因為過於疲勞,如果他們早知道是這個結果,就一定會有所節制。人生有很多可欲的價值,比如成功、財富等等,追求這些東西無可非議,但是應當記住,你的生命比那些東西重要得多,沒有了生命,那些東西都是空的。實際上我們很容易忘記,我自己也是這樣,一忙起來就不要命,仔細想想是很不理智的。
另一個是要享受生命。我最反對禁欲主義,在我看來,凡是自然賦予人的慾望都是無罪的,都有權利得到滿足。但是,享受生命不應該停留在滿足生理性的慾望,這個層次還太低。我們應當經常傾聽一下自己的生命在說什麼,它的真正的需要是什麼,怎樣的狀態才是它感到最舒服的狀態。在我們這個時代,一個常見的現象是,人們紛紛把生命都用於追求物質的東西,然後又來消費這些物質的東西,總之,把生命完全用來滿足物慾。我始終認為,這其實是在使用生命,甚至是在糟蹋生命,決不是在真正享受生命。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就是把物慾等同於生命慾望。事實上,物慾是社會刺激起來的,決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許多希臘哲人都指出一點,就是生命對物的需要其實是十分有限的,中國道家也強調「全性保真」,「不失性命之情」,「不以物累形」,這些哲人是生命真正的知音,他們的話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
怎樣才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我覺得不但要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人生有很多責任,你要對很多東西負責。作為一個家庭的成員,子女要對父母負責任,父母要對子女負責任,作為社會的成員,每個人都要對社會負責任。但我覺得最根本的責任是一個人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你想想看,一個人只有一次人生,如果你死了,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的一生虛度了,沒有任何人能真正安慰你,那時候說什麼都沒有用了。你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沒有任何人能替你分擔。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有最嚴肅的責任心,它實際上是一個人在世界上其他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你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怎麼過都無所謂,如果你抱這樣的態度的話,這樣一個人會對其他的事真正負起責任嗎?自己怎麼活都無所謂,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對別人的事情認真呢?相反,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有強烈的責任心,那麼,你對你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一定會有嚴肅的考慮,對於你認為應該做的事情,你就一定會負起責任,當然,如果你覺得不該做,做那些事對你的人生沒有意義,甚至有反面的意義,你也就會明確地拒絕。所以我認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這是對自己生命的最大尊重。
(三)尊重他人的生命
尊重生命的價值,當然不但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在這方面,我要特彆強調,人一定要有同情心,要有基本的善良品質。愛惜自己的生命,這可以說是本能,但人不只有這一個本能,人還應該有另一個本能,就是同情別人的生命,同情一切生命。如果只有前一個本能,沒有後一個本能,那就和動物差不多。中國和西方的哲學家都非常重視同情這個本能,認為它是人性中固有的因素,是人區別於動物的起點,而且把同情看作是道德的基礎。在中國的哲學家裡,最強調同情心的是孟子,用他的話說叫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他說同情心是人皆有之的,如果沒有,就不是人。他明確地說,同情心是「仁之端」, 就是道德的開端,道德的萌芽,道德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
那麼,在這一點上,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可以說驚人地相似,說得最清楚的是亞當"斯密。他認為,同情是道德的基礎,由同情發展出了兩類道德。一類是消極的道德,就是正義,為什麼把正義稱作消極的道德呢?因為它是從否定的角度來規定人的行為的,它講的是人不能做什麼,就是你覺得對你有害的事情,你也不能對別人做,你不能對別人做壞事,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在中國哲學裡,正義就相當於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恕。另一類是積極的道德,就是仁慈,仁慈是從肯定的方面來規定人的行為的,就是你應該做什麼。你不能損人,這是正義,但是這還不夠,看見那些正在受苦的人,那些弱者,你僅僅不去損害他當然就不夠了,這個時候他需要你的幫助,所以你還應該去幫助他。你認為好的東西,你也要讓別人享受到,這就是仁慈。簡單地講,正義就是不損人,仁慈就是助人。在孔子那裡已經有了兩類道德的思想,仁慈就相當於他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仁。
這樣看來,人有兩類本能。一個是生命本能,愛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生命有利的東西,他就喜歡,就想得到,對自己生命有害的東西,他就厭惡,就想避開,這就是所謂趨利避害。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利己是人的本性。另一個是同情本能,就是看見別人的生命有了危險,遭到了威脅或損害,他會設身處地去感受,他也會不好受。孟子舉過一個例子,你看見一個小孩在井邊玩,快掉下去了,你會著急。你為什麼會著急呢?是因為你和這個小孩有親戚關係嗎?當然如果有親戚關係,甚至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會更著急,但是沒有親戚關係你也會著急,因為你能推己及人,在看到小孩的危險情景的那一瞬間,你彷彿感覺到了自己如果掉下井裡是什麼滋味。那麼,同情本能實際上是以生命本能也就是利己本能為基礎的,在這個基礎上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才發生了同情。所以,一個人要能夠對別人有同情心,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是要有健全的生命本能,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敏銳,愛自己的生命。如果對自己的生命是麻木的,這樣的人是石頭,他的心已經變得像石頭一樣,石頭對自己是沒有感覺的,這樣的人對別人的生命就必然是冷漠的。第二個條件是要能夠推己及人,由愛自己的生命而體會到別人也是愛他自己的生命的,這樣才能夠對別人的生命懷有一種同情。世上有一種人對自己的生命倒是極為愛惜,但是不能推己及人,不能去體會別人也愛自己的生命的心情,這樣的人在我看來就是禽獸,他們對別人的生命必然是冷酷的。據我看,這是兩種犯罪人格,尤其是那些殺人犯,你看好了,無非是這兩種類型,一種是對一切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都非常麻木,另一種是極端自私,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擇手段。
(四)對傳統的反思
講到這裡,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很值得我們反思。我在上面提到孔子和孟子的話,我們看到,中國儒家是很重視對他人和他人生命的同情的,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也是以同情為基礎的。可是,我們同時又看到,在中國兩千年的專制統治中,儒家學說一直居於正統地位,這個以儒家學說為理論根據的專制制度卻是最不尊重生命的價值的,對生命最沒有同情的態度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剛才說了,同情有兩個條件,也可以說是兩個環節,一個是生命本能,或者說利己本能,一個是推己及人。我覺得問題就出在這裡,儒家學說在這兩個環節上都有毛病。
首先,儒家對於生命本能、對於利己是否定的,一直在批判利己,從孔子開始就是這樣。西方哲學對於利己是肯定的,認為利己是生命本能,對於生命本能不能做道德判斷,你不能說生命的本能是有罪的、是壞的、是惡的。但是,中國儒家否定利己,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把利己看作是小人的行為,是道德的缺陷,對它進行道德審判,這就使推己及人沒有了基礎。你把生命本能、把人慾當作萬惡之源滅掉了,整個社會的生命感覺都麻木了,同情心怎麼可能發達呢?早期儒家裡頭,大約只有荀子在這方面比較正確,他認為在好利惡害這一點上,君子和小人是一樣的,區別只在求利的原則不同,只有那種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人才是小人。可惜的是,荀子的這個思想在中國傳統里不佔主導地位,沒有得到發揚。
其次,我覺得在推己及人上也出了毛病,孔子說「能近取譬」,就是從自己身邊推起,這也對,但是在推的時候太局限在宗法關係里了,結果,仁就蛻變成了孝,就是晚輩服從長輩,兒子服從老子。然後,又把這種父子關係推廣到君臣關係,孝推廣為忠,全國人民都是皇帝的兒子,臣必須服從君,君命臣死,臣不能不死。這樣一來,本來是提倡同情生命的儒家倫理,蛻變成了嚴格的等級秩序,在這個秩序中,個體生命沒有絲毫價值,終於結出了極端蔑視生命的專制政治這個毒果。
專制政治是絕對蔑視生命的,在專制權力面前,生命等於零,沒有一點價值,沒有一點權利。兩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不知道剝奪了多少無辜的生命,皇帝擁有絕對的生殺予奪之權,他對誰不滿意了,往往是滿門抄斬,弄不好還株連九族。你想一想,株連九族是一個什麼概念,那時候都是大家族,幾百人幾千人,包括老人孩子,一下子就莫名奇妙地被消滅光了。這些都是朝廷命官哪,那老百姓的命就更不值錢了!所以,魯迅說中國的歷史是吃人的歷史。
中國的這個蔑視生命價值的傳統是很可怕的,它一直影響到現在,我們只要回顧一下歷次政治運動,尤其是文革,就清楚了。在文革中,上到國家主席,下到普通百姓,生命都沒有任何保障,隨時隨地可以被消滅掉。我大學畢業後到廣西一個縣裡工作,當時文革的高潮已經過去,我去以前不久,那裡有過好幾次鎮壓,縣城裡站錯隊的,農村裡出身不好的,殺了很多人,好些是滿門抄斬。一個十萬人的小縣,殺了好幾百人。桂林旁邊有個臨桂縣,縣機關里出身不好的或者站錯隊的都殺了,整個縣機關殺了三分之一。這不是個別現象,當時全國許多農村地區都是這樣,殺人成風,殺出身不好的。
(五)對現狀的批評
文革是非常時期,現在這一頁歷史早已翻過去了,但是,如果不從法律上確實保障公民的生命權,如果不樹立全民尊重生命的意識,一旦氣候合適,難保歷史不會重演。事實上,在今天,由於對權力缺乏嚴格的法律限制,再加上執法者的素質差,草菅人命的情形仍然時有發生。大家都知道孫志剛事件,孫志剛因為是一個大學生,在收容所里被打死了,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震動,經過正義人士的呼籲和努力,終於把收容條例給取消了。其實這類事情很多,因為大多發生在農民和民工身上,就沒有引起多麼大的重視。我最近還看到一個報道,四川的李思怡事件,李思怡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她的母親是一個吸毒者。她的母親把她放在家裡面,自己出去給孩子買吃的,被派出所的警察看到了,警察強制戒毒,把她抓了起來了。她就哭呀,說我的孩子在家裡,你們讓我把孩子帶出來,回答是不行。她又要求警察打電話給她姐姐,讓她姐姐照顧孩子,也遭拒絕。在把她押往戒毒所的路上,經過她家門口,她哭著要求進去,還是不讓。最後,派出所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給她家附近的派出所打了一個電話,讓那裡的警察去看一下孩子,可是那邊接電話後根本不去看。過了十七天,鄰居聞到臭味,把門撬開,小女孩當然早就死了。對生命如此冷漠,除了憤怒,我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除了傳統的遺毒之外,今天在市場化過程中又產生了新的問題,蔑視生命的傳統又有了新的表現,就是在金錢面前生命毫無價值。由於我們本來就輕視生命的價值,因此,過去是在權力面前生命等於零,現在很容易就變成了在金錢面前生命等於零。你翻一翻報紙就知道,為了金錢殘害生命的惡性事件天天在發生,肯定還有媒體沒有曝光的,可是光看報道了的就已經觸目驚心。在這方面,民憤最大的是醫療腐敗,比如假藥,假醫療器械,惡性醫療事故,這種例子很多,許多是直接造成了死亡或嚴重傷害的後果。更大的問題是醫藥費飛漲,完全離譜,醫院又只認錢,沒有錢就見死不救,窮人尤其廣大貧苦農民得了重病急病只能等死。
還有偽劣食品,食品當然也是關係到我們的生命的。最近有一本書叫《食品衛生調查》,你看了就不敢吃東西了。他把那個死雞拿來做熟食,怎麼做呢?死雞是發黑的,就把它泡在尿裡面,泡幾天後,黑的顏色褪掉了,再用清水泡幾天,做成熟食賣出去。為了防止火腿變質,他就把它泡在敵敵畏裡頭。像這種情況太多了,看上去挺好看,而且都是經過了食品檢驗的,消費者怎麼知道底細。前不久那個阜陽奶粉事件,造成了很多嬰兒死亡或發育不良。
近曝光的是大量礦難,黑心礦主和腐敗官員相勾結,沒有起碼的安全生產保障,用工人的生命換取不義之財。中國煤礦事故是沒有一個國家能比的,新上任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說,2004年中國礦難死亡人數6027人,佔全世界礦難死亡人數80%。中國還有其他的世界之最,比如說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也是在全世界遙遙領先。什麼事世界第一不好,偏偏都是這類死人的事。我們經濟指標的排位在上升,人文指標的排位在落後,我認為值得深思。
當今社會上對生命的冷漠還表現在治安狀況上,惡性犯罪很多。我看一份《新京報》,幾乎每天都有兇殺事件的報道,有時一天不只一件,有好幾件,看得我非常難受。這還只是在北京地區,全國就更多了。令人震驚的是往往為了很少的一點錢,或者很小的一個原因就把人殺死,殺人這樣一個極端行為與導致這個行為的微小緣由之間驚人地不對稱。有一天的報紙上登了兩件事情,都發生在北京地區。一名男子有一個十歲的兒子,正在上小學,就因為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父親拿家中晾衣服的鐵管打孩子,打得孩子當時就死了。一名婦女有一個五歲的女兒,因為和小朋友有點糾紛,小朋友告到家裡來,母親用衣架把孩子打死了。前些日子還報道過一件事,在北京的公交車上,因為小小的口角,一個女售票員把一名十四歲的女孩掐住脖子毆打,女孩當場昏倒,女孩的母親請求該車男司機把女孩送往醫院,遭拒絕,最後女孩不治身亡。這類事情頻頻發生,我感到的是悲痛和絕望。
更令人擔憂的是青少年惡性犯罪增多,包括在學校里,中學生、大學生殺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前兩年有馬加爵殺害同宿舍三名男生的事件,不久前有北大一名男生殺害情敵的事件。與此相伴的一個現象是,中學生、大學生自殺的事件也多了。這些情形說明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對生命的冷漠和冷酷,而且冷漠的病菌已經在侵蝕年輕一代的心靈了。
我要在這裡大聲疾呼,這樣嚴重的情況,我們不能再熟視無睹了。實際上,許多人已經感到擔憂,覺得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沒有安全感,富人們、高官們紛紛把子女送出國,肯定也有這方面的考慮。但是我想,負責任的態度應該是想辦法改變這種情況。怎麼改變?當然這是一個綜合的問題,包括制度改革、懲治腐敗等等。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教育也很重要,應該把生命教育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內容,從孩子開始,培育生命尊嚴的意識,一方面善待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最近有一所學校開展生命教育,請我題詞,我寫了三句話,就是: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我確實覺得,人生中所有最重要的價值,包括幸福、道德、信仰,都是建立在尊重生命價值的基礎之上的。我希望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都來重視生命教育。
(六)尊重生命權利是法治社會的出發點
不過,話說回來,我很清楚,光靠教育是不行的,而且要使教育有效果,也必須配合其他方面的努力。我本人認為,真正要營造一個人們普遍尊重生命價值的環境,根本的解決途徑是建設一個法治社會。
我們判斷一個社會是好的社會還是壞的社會,用什麼標準去判斷呢?我覺得一個最起碼的標準,其實也是最高的標準,就是看它是不是尊重生命的權利,是不是保護生命的權利。在一個好的社會裡,每個人、絕大多數人的生命權利是有保障的,人人都有權利去爭取自己的幸福,去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什麼樣的社會是這樣的好社會呢?就是法治社會。實際上,法治社會的出發點就是尊重生命權利,要尋求一種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權利的社會秩序。在西方歷史上,為法治社會奠基的理論是英國古典自由主義,一般認為,英國古典自由主義的開創者是英國哲學家洛克,這個洛克在他的名著《政府論》(1690)中就明確說,政治社會的目的是保護天賦權利,他舉出了三項,就是生命、自由、財產。由此可見,生命是第一項天賦權利,是法治社會第一要保護的。
為了保護每個人的生命權利,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古典自由主義提出了兩條基本原理,一條叫個人自由,另一條叫法治。上面我提到過亞當"斯密,他也是西方自由主義哲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是這樣來論證這兩條原理的,他從人性角度來進行分析。一方面,每個人都是一個生物個體,那麼,作為生物,人有生命本能,都是趨利避害、趨樂避苦的。不管人怎麼進化,他終歸還是動物,還具有這樣的本能,所以對這一點你不應該作道德的評判。同時,作為個體,每個人肯定對自己的苦樂有最直接、最強烈的感覺,對涉及到自己的利害關係最關心。他打了一個比方,比如說,有一個人死了,你認識那個人,但關係不太密切,你知道了以後當然也會為他難過,但是,這種痛苦和你自己此刻正在遭受的牙痛比較起來,還沒有你的牙痛來得強烈,對你的干擾更大。這恐怕是沒有辦法的,我記得魯迅也說過,人的悲歡是不相通的。哪怕是你最親近的人得了重病,你再說感同身受,病痛還是在他的身上,你的感受與真正的病痛還是隔了一層。所以,亞當"斯密就說,每個人對自己的關心要超過對任何別人的關心,同時也要超過任何別人對他的關心。這和道德無關,這完全是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事實。那麼,他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一種合理的社會秩序就應該是順應這個事實,允許和鼓勵每個人關心他自己,追求他自己的利益,這樣效果是最好的。簡單地說,就是應該允許和鼓勵利己。這就是個人自由原則。可是,你要利己,他也要利己,你追求你的利益,在追求的時候卻損害了別人的利益,不讓別人利己,這樣行不行呢?當然不行。所以就要有規則了,這個規則的核心就是你在利己的時候必須尊重別人同樣的利己的權利,不可損人。這實際上就是法治原則,用我的話來概括,法治的實質就是:保護利己,懲罰損人。在一個法治社會裡,利己是允許的,是受到保護的,損人則是不允許的,是要受懲罰的,簡單地說就是這樣,是一種規則下的自由。你想一想,一個社會如果對利己的行為、也就是爭取自己幸福的行為都加以保護,對損人的行為、也就是侵犯別人利益的行為都加以禁止和懲罰,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就會形成一種合理的秩序,能夠把所有人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那麼這樣一個社會怎麼會不穩定不繁榮呢。這樣一個社會既是自由的,又是有秩序的,既富有生機又井然有序,這樣的社會就叫法治社會,或者也可以叫自由社會,其實兩者是一回事。我們現在搞市場經濟,就是在朝這個目標前進,從西方的經驗來看,市場經濟是建立法治社會的必由之路,是法治社會的基礎。當然,市場經濟不是無序狀態,它是一種秩序,我們的問題是,由於政府干預經濟的權力過大,以及由此產生的腐敗,一方面合理的利己仍受到壓抑,另一方面損人的行為卻沒有得到有力的遏制,也就是說,自由和規則兩方面都還比較弱,離秩序的形成還有相當的距離。
二、智力教育:實現頭腦的價值
第二點是智育,就是智力教育。智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學生在學校里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接受知識方面的教育,所以我對這個問題要著重談一談。
智育的目標是實現頭腦的價值。現在對智育流行一種狹隘的理解,就是把它僅僅理解為知識的灌輸,甚至歸結為考試的分數,職業的技能。頭腦的真正價值不在這裡,你這樣做只是把寶貴的頭腦當成了一個容器,一個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標應該是讓學生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長,鼓勵和培養他們對智力生活的愛好,使他們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樂。
在人的智力品質中,第一重要的品質是好奇心。人類所有智力活動的形式,比如哲學、科學,都是從好奇心開始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每個人在智力生長的一定階段上都會顯現出來,實際上是一個人的理性覺醒的朕兆。從我的孩子身上,我就看到了這一點。在很小的時候,她就會問很多讓人很意外的問題,問得最多的是五歲的時候,還還沒上小學,上小學後這樣的提問就少一些了。所以我認為,從幼兒園到上小學,孩子的哲學水平是下降的(笑聲),大約因為越來越接受老師給的現成答案了吧。你們聽聽她五歲時都問什麼樣的問題。有一段時間,她經常說我不想長大,又說要是沒有時間該多好呀,我估計她是知道了人長大就會變老,她不願意變老。那些天里,她就老問什麼是時間,時間是怎麼回事,我怎麼跟她講得清楚。但她自己在那裡琢磨,有一天她說:我知道時間是怎麼回事了,時間是一陣陣過去的,譬如說剛才我說的那句話,剛才還在,現在不在了,想找也找不回來了,這就是時間。她知道時間一去不返的性質了。還有一回,她問媽媽:世界的外面是什麼?媽媽隨口說:那還是世界吧。她不滿意這個回答,想了一會兒,就說:世界的外面是世界的下一曲。她聽CD,一曲完了還有下一曲,她用這個比方說明世界是無限向外延伸的。還有一回更神了,她問我:爸爸,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會不會有另一個我?我一聽就毛骨悚然,趕緊打岔說:可能吧,說不定你還會遇到她呢。我是不想讓她想這個問題,沒想到她聽了很生氣,說:不會的!然後轉過臉對媽媽說:有一天,你老了以後,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又會生出一個人來,那個人跟你長得完全不一樣,但她就是你。她說的是輪迴啊。(笑聲,掌聲)你們不要以為她是受了我的影響,實際上我非常小心,從來不向她談這些大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在她頭腦里自發產生的。有一本書的書名是《孩子都是哲學家》,我完全相信這個論斷。你們為人父母之後,留意一下,肯定有一段時間孩子會提大量的這樣的問題。現在大人對待孩子這樣的提問一般是三種態度:一種是置之不理;一種是頂回去;還有一種是自以為聰明地給孩子一個簡單的回答。這些做法都很粗暴,其實所有的哲學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對待孩子這種提問的最好辦法就是鼓勵孩子繼續想。我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這樣說:寶貝你提了一個特別好的問題,可是爸爸回答不出來,我們一起慢慢想。我覺得孩子的這種好奇心特別可貴,一定要鼓勵和保護,決不能挫傷它。
好奇心是非常可貴的,但也很容易被扼殺和磨滅掉。在我看來,好奇心有兩個最大的敵人。一個是習慣,往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一些事物見多了,習以為常了,就自以為懂了,其實哪裡是懂了,不過是麻木了罷了!真要你講出其中的道理,就講不出來了。好奇心還有一個更大的敵人,就是功利心。出於好奇心提的問題大多是無用的,但是關係到人的靈魂,我們往往因為它們無用就認為它們沒有什麼意義,就把它們pass掉,這種功利心不知扼殺掉了多少好奇心!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就有這樣一個問題,不光是教育,我們的文化都有這個特點,就是實用性,無論對什麼事物,首先就問有沒有用。我看過一個笑話,我覺得編得很有意思。在一個國際夏令營里,老師讓孩子們討論一個問題,題目是「世界糧食匱乏問題」,孩子們都不明白這個題目,但原因不同。美國孩子問:什麼是世界?他太狂了,美國就是一切,不知道美國之外有世界。非洲孩子問:什麼是糧食?他太窮了,沒有見過糧食。歐洲孩子問:什麼是匱乏?他太富了,不知道有匱乏這種事。中國孩子問什麼呢?他問:什麼是問題?這是諷刺中國孩子沒有好奇心,我覺得基本上符合事實。
從好奇心這一點來看教育,在教育中,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是教育第一要保護和鼓勵的東西。杜威說,興趣是一個人的能力的可靠徵兆。事實也是這樣,你做什麼事情特別感興趣,那你肯定在這個方面是有天賦的。學習有沒有成效,關鍵是有沒有興趣。一個人在學習和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時,精神處在一個非常快樂的狀態,他真正是在享受。享受什麼?就是享受智力活動本身的快樂。在這個時候,心智的運用本身就是快樂,就成了最大的快樂源泉。這就是古希臘人所看重的智性的快樂。一個善於享受這種快樂的人,他的心智始終處於活潑狀態,這樣的人是最容易出成就的。事實上,對世界充滿興趣是天才的主要品質。人們常常說天才就是勤奮,並且以為勤奮就是死用功,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他是太喜歡他所做的事情了,欲罷不能,在旁人看來他就是很勤奮,其實他是在享受,但是你不知道!(笑聲,掌聲)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和保護學生的興趣。看一個學生的智力素質好不好,第一個尺度就是看他對事物有沒有好奇心,對知識有沒有興趣。具體的興趣點是可變的,在一段時間裡,你也許對某個領域、某個問題更感興趣,以後又轉移到另一個領域和問題。但是,充滿興趣的狀態是一貫的,享受智性快樂的狀態是一貫的,只要你能保持這樣的狀態,要你不出成就也難。
智力品質的另一個要素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所謂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對於任何理論、說法,你都要追問它的根據,在弄清它有無根據之前,你要存疑。笛卡兒所說的懷疑一切,意思就是對未經獨立思考過的一切要存疑,這其實是思想者的必備品質。愛因斯坦把獨立思考能力稱作人的內在自由,並且認為教育的目標就在於培育這種內在的自由,而不在於灌輸特定的知識,不在於培養專家。他說專家無非是訓練有素的狗。(笑聲)如果你僅僅在某個狹窄的領域裡受過良好的訓練,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你當然可以算是一個專家,但用這個標準看,一條訓練有素的狗也可以算是一個專家。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對一切知識處於支配的地位,訓練有素的狗則被它所受到的訓練所支配,這是二者的分界線。
那麼,從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一點看,具體到教育上,我認為就是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教育最重要的任務,第一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第二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你必須有這個清醒的意識,千萬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學習死的知識上。你要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知道自己要朝哪個方向鑽研,應該看些什麼書。自主學習是一切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點,他們都必定是具備這個能力的。舉愛因斯坦為例,我認為他非常了不起,他不僅是一個大科學家,而且是一個哲學家、教育家,他對人類的智力品質和靈魂都有非常透徹的了解。在他去世前一個月,他的母校蘇黎世理工大學百年慶典,請他寫了一篇紀念文章。在這篇文章里,他沒有吹捧母校而是批評母校,也批評整個教育制度。他說:從入學開始我就發現,按照學校的教育方式,我不可能成為好學生,因為成為好學生就意味著要認真聽講,要做很多作業,而我是不可能這樣做的。所以,我當時就下定決心,滿足於做一個中等成績的學生,而把大量時間用於「以極大熱忱在家裡向理論物理學的大師們學習」。所以,愛因斯坦雖然上了大學,他實際上是自學的。畢業後,他又拒絕了學校的留校邀請。他說:如果留校的話,我就不得不去寫大量的論文,結果便是變得淺薄。他在一個專利局找了一份差事,做一個小公務員,幹了七、八年,用業餘時間研究理論物理學,他自己說那是他一生中最富於創造性活動的時期,為此感到極大幸福,他的相對論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產生的。
我相信,各個領域裡的傑出人物都是這樣的,他們的成材史都是向教育爭自由的歷史。作為一個學生,你無法改變現行的教育體制,但是如果你足夠優秀,你就完全不必跟著這個體制走,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對它的獨立性。在我看來,一切教育歸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歸根到底都是自學。我很贊成一句話:學習就是學會學習。你學會了學習,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一筆終生財富,一輩子受用不盡。有成就的人都是終身自學者,不需要老師,永遠在自學。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過一句話: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全部忘記了,把你為考試背的東西全部忘記了,那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如果你什麼也沒有剩下,就意味著你完全沒有受過教育,白上了學。(笑聲)那剩下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用懷特海的話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智力活動的習慣和融入身心的原理,至於那些具體的知識,如果你不用,是很容易忘記的,如果你要用,又是隨時可以查到的。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在學校里是不是把功夫都用在那種很容易忘記又隨時可以查到的東西上了,如果是這樣,就太虧了。懷特海主張,應該像一個無知的人那樣思考。說得真是精闢,不管你已經擁有多少知識,都當它們不存在,你的頭腦永遠直接面對事物本身,這正是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基本狀態。
關於智育,我還想強調一點,就是智力生活的非功利性。愛因斯坦說:歐洲的偉大傳統是為了知識自身的價值尊重知識。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傳統從古希臘就開始了。畢達哥拉斯發現了勾股定理,為此舉行百牛宴,殺了一百頭牛來慶祝。在當時,發現了這個原理有什麼用啊? 任何物質上的好處都不可能有,他感覺到的完全是智力活動得到勝利的巨大喜悅。把心智的運用、知識的獲得看作最大快樂,看作目的本身,這確實是歐洲的傳統,馬克思也不例外。馬克思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也就是共產主義社會是怎麼樣的?僅僅是物質的極大豐富嗎?完全不是。那是一個自由王國,用他的話來說,這個自由王國是存在於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的。是以的一種狀態。到那個時候,人的一切活動不是為了外在的目的,不是為了物質的生產,而是為了發展人的能力,人發展和享受自己的能力這本身就是目的。按照馬克思的設想,那時候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到了最低限度,整個社會只需要花很少時間就能夠滿足自身的物質需要了,剩下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自由時間,這些時間用來搞什麼呢?用來搞藝術、科學、哲學這些精神活動,人人都是這樣,只為了自己的喜歡,只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才是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
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有一段話講得非常好。在一次講座時,有學生問他:丁教授,你現在的研究有什麼經濟價值?他回答說:我不知道。但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屆和第二屆分別獎給了電子和X光的發現者,這兩項發明在當時都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同樣,後來的量子力學和原子物理學在產生時都被認為是花錢最多而最沒有經濟效益的。他說:科學最重要的是興趣,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名利,這個利也包括經濟價值。我相信,不管哪個領域的大師,都一定有這樣一種眼光和態度。智力活動本身就是快樂,就是人的高級屬性的滿足,你為什麼非要把高級屬性的滿足落實到、實際上是降低為低級屬性的滿足即所謂有用呢?所謂有用,不就是吃好、穿好、住好嘛,不就是物質豐富一點嘛!人為什麼只想去滿足自己的低級屬性,不肯去滿足自己的高級屬性呢?為什麼要用低級屬性的滿足為標準來判斷高級屬性的價值呢?這不是顛倒了嗎?
很多人問中國為什麼出不了世界級的大師。雖然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是在國外受的教育,如果一直呆在國內,恐怕就不會有這個成就。我覺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太實用,什麼東西都要問有沒有用,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大弱點。如果一個民族尊重精神本身的價值,純粹出於興趣從事精神事業的人越多,那個民族就會成為肥沃的土壤,最容易出大師。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改變我們文化的實用性品格,形成一種全民族尊重精神價值的氛圍,那樣才會有希望。
總之,智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好奇心、純粹的興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培養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享受智性快樂的能力,這是智力教育的本義,而不僅僅是灌輸知識,當然更不僅僅是培養職業技能。
三、靈魂教育:實現靈魂的價值
我把靈魂與頭腦、心靈生活與智力生活區別開來。人有一個頭腦,這是可以看見的,而靈魂是看不見的,你問我靈魂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我說不出來。但是,我認為靈魂與頭腦是有區別的,人對美和愛的需要,對意義的需要,這些都不能用頭腦來解釋,我只能說來自靈魂。套用柏拉圖對於知、情、意的分類,可以說頭腦是知,也就是理性,靈魂是情和意,也就是情感和意志。情感是審美性質的,意志是道德性質的,與此相應,靈魂的教育可以相對地區分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標是造就豐富的靈魂,使人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內心生活,德育的目標是造就高貴的靈魂,使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二者合起來,靈魂教育的目標就是心靈的健康生長,實現靈魂的價值。
談到美育,現在許多家長好像很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給孩子報各種班,學各種技能,彈鋼琴呀,畫畫呀,但出發點極其功利,無非是為了孩子將來多一條路可走。這是很糟糕的,違背了美育的本義,結果只能是敗壞孩子對藝術的感覺。藝術是最自由、最沒有功利性的精神活動,攙雜進功利的考慮,就不是藝術了。美育也決不限於學一點吹拉彈唱或者畫畫的技能,它的範圍廣泛得多,凡是能陶冶性情、豐富心靈的活動都是審美教育。我把美育歸入靈魂教育,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美育是對靈魂的教育,對心靈的教育,它的目標是靈魂的豐富,是體驗美和愛的能力。
那麼,怎樣才能使靈魂豐富呢?欣賞藝術,欣賞大自然,情感的經歷和體驗,這些都很重要。除此之外,我提兩點一般性的建議。一個是要養成過內心生活的習慣。上面談智力教育時,我說人應該養成過智力生活的習慣,現在談靈魂教育,就是要養成過心靈生活的習慣,優秀的人應該有這兩種習慣。我們平時總是在和別人一起聊天、談話、辦事,但是人應該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什麼事也別做,什麼人也不見,和自己的靈魂在一起,這叫獨處。靜下來,想一想人生的問題,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狀況,想一想所經歷的人和事。現在的世界太喧鬧太浮躁了,人們都生活在表面,生活在外部世界裡,我覺得這很可悲。這個時代大家都很看重交往的能力,這次我來四川,在北京機場的書店裡看到一本書,書名叫《能說會道者贏》,我一看就感到彆扭,能說會道也就是做一個推銷員罷了,那算什麼成功。我承認交往是一種能力,但獨處是一種更重要的能力,缺乏這種能力是更大的缺陷。一個人不喜歡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就難受,這樣的人肯定是沒有內涵的,他對別人也不會有多大益處,他到別人那裡去對別人只是一種打擾。(笑聲)一些沒有自己心靈生活的人在一起,他們之間的交往就無非是利益關係,就會互相爭奪和打仗。
另一個建議是讀書,讀好書。不能光讀專業書,還要讀一些與專業無關的書,羅素所說的「無用的書」。文科有很好的條件,因為「有用的書」與「無用的書」是統一的。一定要讀好書。我比較愛讀書,但還是有許多好書沒有來得及讀,也許永遠來不及讀了,這是特別大的遺憾。當你讀了從古希臘以來的哲學人文經典,你會發現這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沒有讀,你是蒙受了多大的損失,可是正因為沒有讀,你還不知道自己蒙受了這麼大的損失。人類的精神寶庫屬於每一個人,向每一個人敞開著,你不走進去享受裡面的珍寶,就等於你把自己的權利放棄了,那是何等可惜。
最後談德育。我覺得對德育也一直有一種狹隘的理解,就是把它僅僅看成一些規範的灌輸,比如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誠實、守紀律之類。智育限於知識,美育限於技能,德育限於規範,都是舍本求末。和美育一樣,德育也應該是對靈魂的教育,目標是實現靈魂的價值。人的靈魂應該是豐富的,也應該是高貴的,前者是美育的目標,後者是德育的目標。
從人性看,道德有兩個層次。一個是人的社會性層次,道德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手段。另一個是人的精神性層次,道德是靈魂的追求。這兩個層次都不可缺少,但精神性的層次是更為根本的。康德說,人能夠為自己的行為立法,就是說的這個層次的道德。人有超越於生物性的精神性,它是人身上的神性,意識到自己身上有這個神性部分,並且按照它的要求來行動,這是道德的本義。這個真正意義上的道德,它的基礎是人身上的神性,是人的靈魂的高貴,它是真正自律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只在社會層面上談道德,道德就僅僅是維護社會秩序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手段,是一種功利性的東西,是他律。我們進行道德教育,應該從根本入手,使人們意識到人的靈魂的高貴,在行為中體現出這種高貴。什麼是靈魂的高貴呢?就是有做人的尊嚴,有做人的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做褻瀆人身上的神性的事。一個人為了滿足物慾而百無禁忌,不擇手段,只能說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經泯滅,只剩了獸性,就已經不是人了。事實上,那些做出了道德淪喪之事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不知人的尊嚴為何物。
關於教育的目標,我就講到這裡。總的來說,我認為教育應該遠離功利和實用,貫徹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潑、智慧的頭腦,豐富、高貴的靈魂,如果這樣,我們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第二部分 教育機構的使命和今日教育的問題
一、教育機構的使命
上面我從人文精神的角度講了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把人身上那些最寶貴的價值實現出來。事實上,人身上這些最寶貴的東西,包括人的智力品質和心靈品質,在一定意義上都是人性中固有的。每一個人,從他出生以後,這些東西都已經以萌芽狀態存在於他的身上了,有了合適的環境,它們就會生長。所以,我特別贊成盧梭提出的一個觀點,就是教育即生長。教育不是強行把一些能力從外面放到人這個容器裡面去,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來就已經存在了,教育只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它們正常地生長。
我完全相信教育就是生長,這一點我在我女兒身上看得特別清楚。我女兒現在七歲,她四歲認字,五歲能看書,那時候還沒有上學,這個過程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每天晚上,她媽媽給她讀一點諸如格林童話那樣的經典童話書籍,她非常愛聽。有一天,她問媽媽:書上都是字,故事在哪裡?(笑聲)我們沒法跟她解釋清楚。後來她逐漸識了一點字,識字的過程非常自然,她有時候看光碟,就會跟著聲音看字幕,有時候媽媽帶她出去,她就會問媽媽招牌上是什麼字,這樣一來她逐漸地、零零星星地認識了一些字。後來有一回,媽媽晚上給她念了一段故事,第二天發現她自己拿著故事書在念,其實大部分字她還不認識,但她養成了這個習慣,媽媽讀的故事她第二天就自己去看,這樣認識的字越來越多。有一天,她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要給我念了,你念了我再讀就沒有意思了。你看,認字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去強迫她嗎?根本不需要!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這樣一種能力,但是如果你強迫他,他就會反感。通過這個事例,我真的看到人的很多能力是天生的,教育只是給它環境讓它生長出來。
對於盧梭提出的教育就是生長的觀點,杜威做了進一步的闡發,他說:這意味著生長本身就是目的,並不是在生長的前頭另外還有一個目的,比如說將來適應社會、謀求職業、做出成就之類。我覺得杜威講得非常到位。那些謀職之類的東西當然不是不要,但它們不是生長的目的,只要你生長得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那些東西自然能夠解決。所以,我們不應該用狹隘的功利尺度來衡量教育。
那麼用什麼尺度衡量教育呢?應該用人性的尺度,看教育是否使學生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了健康生長,包括同情心、好奇心、思考和感受的能力等等。換一種說法,也可以說是人生的尺度,教育應該為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怎樣才算打好這個基礎呢?非常簡單,就是看受教育者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幸福而有意義。用生長的眼光看,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自身的價值,每個階段的價值都應該得到實現。有一種流行的錯誤觀點,就是把學生時代僅僅看作人生的一個準備階段,它的全部價值似乎只是為將來走上社會做準備。我們今天的教育基本上是在這個錯誤觀點的支配之下,以未來的名義無情地剝奪孩子們的童年和青春。盧梭說:為了某個不確定的未來而剝奪現在,這種做法是殘酷的。依我看,這種做法其實也剝奪了未來,一個人在童年和青年時代過得不幸福,他的那個不確定的未來就凶多吉少了。
另外,我覺得還應該用精神的尺度來衡量教育,大學要培養的是優秀的頭腦和靈魂,在這個意義上就是精神貴族,不只是所謂有用人材,有知識的打工者。大學大學,大人之學,什麼是「大人」?就是精神高貴的人,精神貴族。
當然,我們也應該用社會的尺度衡量教育,但這個社會尺度應該是廣闊的而不是狹隘的。羅素說:由本性優秀的男女組成的社會肯定是一個好社會。如果社會的成員都受過真正良好的教育,他們的本性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長,那麼,他們互相之間就必定能夠較好地理解和欣賞,在這樣一個社會裡,人的高級屬性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尊重和發揚。相反,如果在學校里只是學一點知識和技能,學生一心想的是謀一個好職業,精神上貧乏而狹隘,那麼,在他們走上社會之後,人與人之間就只有低水平的競爭,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當然不是一個好社會。
從教育就是生長的觀點看,教育機構和教育者的使命是什麼?就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所謂最好的環境,我認為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由,一個是好老師。用植物的生長比方,自由就是充足的陽光水分,教師就是園丁。
如果說內在稟賦的生長是內在自由的拓展,那麼,教育就是要為這個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第一個含義是自由時間。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的意思就是閑暇。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著從日常事務中擺脫出來,有充裕的閑暇,可以無所事事地體驗和沉思了,正是在這樣的無所事事之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這次在成都,我發現成都人的日子過得很悠閑,閑暇時間很多,看來成都人的教育狀況非常好。(笑聲,掌聲)不過搓麻將還是太多了一些,如果能勻一點時間給自己的頭腦和靈魂就更好了。盧梭有一個謬論: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不過,他有他的道理,他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今天我們許多家長和老師惟恐孩子虛度光陰,驅迫著他們做無窮的作業,不給他們留出一點兒玩耍的時間,自以為這就是盡了做家長和老師的責任。盧梭會問你:什麼叫虛度?快樂不算什麼嗎?整天跑跑跳跳不算什麼嗎?如果滿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虛度,那就讓他們虛度好了。仔細想一想,盧梭多麼有道理,我們今日的所作所為其實正是在逼迫孩子們誤用光陰。外在自由還有一個含義,就是思想和言論的自由,在學校里就是學術自由,學校要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提供一個寬鬆、寬容的環境。
最好的環境的另一個方面是好的教師。事實上,在學校里,教師構成了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環境。大學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要有一批心靈崇高、頭腦活躍的學者,通過他們去影響學生。林語堂曾經說,在牛津和劍橋,那些教授們是怎麼教學生的?他們把學生叫來,一邊抽著煙斗,一邊天南海北地聊,學生被他們的煙和談話熏著,就這麼熏陶出來了。(笑聲)教師當然要傳授知識,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素質所形成的一種氛圍,這種氛圍對學生有更本質的影響。什麼叫好學校?一個大學有一批好教師,就是好大學,一個學科有一兩個好教師,就是好專業。現在大家都說要創辦一流大學,據我看,所謂一流大學就是有一流的教師,有好的體制把一流的教師吸引來,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你只是圈大地盤,蓋大校舍,算什麼一流大學!什麼是名校?就是有一個懂教育、具慧眼的名校長,凝聚了—批人品和學問都好的名教授,帶出了真正優秀的學生。比如說,人們津津樂道的蔡元培時期的北大,吳宓領導的清華國學院,好就好在這裡。你只是靠名校的招牌錄取考分高的學生,你的體制卻是壓制和排斥品學皆好的教師,讓一些平庸功利之徒在那裡折騰,算什麼名校!素質好的學生到了你那裡,也會被敗壞,或者憤而退學。
總之,大學能夠為學生提供的最好的東西,一個是自由寬鬆的環境,一個是品學皆優的教師,有了這兩樣東西,就不愁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人才是生長成的,不是訓練成的。教育應該為生長提供充足的陽光,如果做不到呢,最低限度是不要擋住陽光。一個好的學生對於壞的教育可以說的話,就是哲學家狄歐根尼對亞歷山大大帝說的那句話:「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二、今日教育的問題
用人文精神的眼光來衡量,我認為今日的教育有三大弊病。第一個是急功近利,市場支配大學教育,所謂「與市場接軌」,大學成了職業培訓場。懷特海說:在古代的學園裡,哲學家們向弟子傳授的是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學裡,卑微的目的是教授各種科目,這標誌著教育的失敗。這麼來看,我們今天的教育就更失敗了,因為我們的目的更加卑微,只是升學、就業甚至金錢。
當然,急功近利不只是教育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現在市場上流行所謂勵志類的書,據我看其中大量的是垃圾,它們的內容無非是兩個,一個是教人怎樣在名利場上拼搏,發財,出人頭地,另一個是教人怎樣精明地處理人際關係,討上司或老闆的歡心,在社會上吃得開。到機場、車站的書店去看看,擺在最醒目位置上的都是這類東西,還有就是所謂謀略類的書,經管類的書。什麼「經營自我」、「人生策略」、「財富聖經」,光看這些書名就讓人噁心,這樣的書名本身就是墮落。自我是經營的對象嗎?從古希臘開始,那些哲學大師們談到自我是怎麼談的?是讓人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去認識自我的價值,去實現自我的價值。現在自我竟然成了一個經營的對象,要用它去賺錢,去謀一些表面的成功。「人生策略」,以前的哲學家是不談人生策略的,他們談的是人生意義、人生理想,現在卻把人生當作一樁生意來做了。「聖經」本來是最高價值的象徵,「財富聖經」的概念公然把財富抬到了最高價值的寶座上。據我所知,這樣的書大多是那些層次極低的書商炮製的,他們瞄準現代人渴望成功的心理,出一些迎合這種心理的題目,用低廉的價格雇一幫寫手來寫,那些寫手自己是極不成功的倒霉蛋,能教給你什麼成功的訣竅嗎?我希望大家不要買這類低俗的勵志書,而且要以讀這種書為恥,因為這證明你水平太低,口味太差。
我不反對勵志,問題是勵什麼樣的志。一個人可以為自己樹立很多目標,但第一個目標應該是優秀,成功只是其次的目標,應該把成功看成是優秀的副產品。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成了優秀的人,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在社會的意義上不太成功,但是不管怎麼樣,你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如果你是一個平庸的人,你最多只能得到渺小的成功,因為你始終只是在混日子,最多只是混得好一些罷了。平庸者只有職業,優秀者才有事業,一切偉大的成功者必定是優秀者。所以,你們一定要以優秀為目標,不要去在乎那些小成功,有大成功在等著你們。(掌聲)
今日教育的第二個弊病是應試教育。對於應試教育的害處,大家談論得很多了,素質教育的口號也喊了很久了,事實卻是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原因在哪裡呢?我認為在高考,只要高考制度沒有根本改變,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話。問題是高考的成績不但決定了學生的命運,而且決定了學校、校長、教師的命運,就像教師們所說的:我們是掛在應試列車上的一節車廂,工資、獎金、職稱、學校排名都與高考成績掛鉤。因此,必然的結果是,不應試就無法生存。
懷特海真是一位大教育家,在教育問題上有許多真知灼見,他早就指出:統一考試是災難性的,必然會使所有被迫參加這種考試的學校包括校長和教員都受到束縛。他說的統一考試,是指那種考題不是由學生自己的老師設計,而是由某個機構設計的考試。西方國家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只有較小範圍內的統一考試,對此他也反對。統一考試的問題是統一命題,有標準答案,這就使它只能偏重死記硬背的知識而不是獨立思考。統一考試在我們的高考中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它的危害也達到了頂點。為了對付高考,老師和學生都把掌握應試技巧看作最重要的事情,把精力放在大量猜題、做題上面,真正的智力教育完全遭到荒廢。現在有所謂「高考能校」,對學生實行封閉式管理,像軍營一樣,學生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十點都在做題和背誦,一天學習十四個小時,兩周休息一天。前不久我看到報道,遼寧有一所這樣的學校,遼中縣第一高中,每天上十五小時課,一個女生猝死在課堂上。高中生是最苦的,但初中生、小學生也好不了多少。你看現在的小學生,一年級就背起了沉重的書包,二、三年級就有大量家庭作業,做作業做到深夜。面對全民奔高考的逼人形勢,許多家長心理上極其緊張,怕孩子跟不上,從小學起就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什麼奧數、英語、語文等等。武漢有一個小學生每個周末上七個班,真是令人髮指,上了媒體,其實上三、四個班的很普遍。高考的威力甚至影響到幼兒園,有一句話叫做: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態勢恰恰一開始就已經是輸局了。我們逼迫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就投入可怕的競爭,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過去,為了拿到那張最後的文憑,不知道要經受多少作業和考試的折磨,為了如此渺小的一個目標犧牲了寶貴的童年和青春,這簡直是全國性的野蠻和瘋狂。我不禁要問:這還是教育嗎?教育究竟要幹什麼?
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學蘇聯的產物,文革後恢復,一開始還不是這個樣子的。現在成這個樣子,原因很複雜,與現行教育體制的其他弊端有密切聯繫。我本人認為,惟一的出路是擴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最後的目標則是廢除高考。有人擔憂,現在教育腐敗這麼嚴重,如果讓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豈不會加重腐敗,加劇不公平。我的看法是,自主招生必須置於法律的監督下,做到程序合理和透明,而對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現的營私舞弊行為,也完全可以用法律來對付。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這個高考制度繼續摧殘一代又一代孩子的身心健康了,且不說它與現在的腐敗脫不了干係,事實上它滋生了一整個靠高考牟利的腐敗產業,即使廢除了它會出現一些新的腐敗,只要能制止今日這種全國性的野蠻和瘋狂,我認為也是完全值得的。
今日教育的第三個弊病是腐敗。腐敗的根源,我認為主要是兩個,一個是管理體制的高度行政化、官本位化,另一個是公益事業的產業化,把公立學校變成了盈利工具。在這個社會轉型時期,無論哪個領域,只要權力與市場聯手,就必然產生腐敗。關於這個問題,我不準備多談。我只想強調,教育腐敗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恨的。教育直接關係到人的頭腦和靈魂,原本是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領域,現在竟然成了最沒有人文精神的領域。老百姓最痛恨的腐敗,一個是醫療腐敗,一個就是教育腐敗。在一切文明國家和時代,大學都是抵禦社會腐敗的堡壘,如果大學也腐敗了,就真沒有希望了。
我就講到這裡,有冒犯之處,請批評。
談孩子
一、為人父母是人生的寶貴體驗
現在有一種家庭叫丁克家庭,就是不要孩子,保持一個兩人世界。這好像還比較時髦,據統計,在育齡夫婦中佔到百分之十,其中白領居多。當然這也是一種進步,表明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種多樣的選擇,無可非議。他們為什麼不要孩子呢?理由是為了實現自我的價值,有了孩子,就有了許多干擾,對於事業,對於兩人的享受,都是干擾,所以生兒育女會喪失自我。他們認為,中國傳統的家庭往往是父母為子女做出犧牲,這種傳統生活模式應該改變,他們要為自己活,而不是為孩子活。我覺得這個看法有一定道理,他們說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以前中國的父母的確是大半輩子為兒女勞碌。不過,其實有了孩子也可以不這樣,人家西方家庭就不是這樣。
孩子會不會影響自我價值的實現呢,包括影響事業,影響兩人世界的享受?當然,在一定的時間內,尤其是孩子還很小的時候,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避免不了的。照料幼小的孩子是很費神的,你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多了,花在事業上的時間就必然會減少。另外,比如說,你們兩口子要出門會朋友,或者泡酒吧,家裡有很小的孩子,就會比較麻煩。不過,我覺得這是小事,不必太在乎。孩子與事業是不是不可調和呢?我看未必,有一些大文豪,比如中國的梁啟超、郭沫若,外國的托爾斯泰、泰戈爾,他們都是多子女的家庭,還不是做出了偉大的成就。至於說實現自我的價值,我覺得自我價值的內涵應該是很豐富的,不僅僅是指外在的成功或者兩個人的享受,還應該包括豐富的人生體驗。其中,做父母的體驗也是重要的內容。如果你始終沒有做父母,你的天性中的父性或母性始終沒有機會實現,不能不說也是人生的很大缺憾。
回想自己的人生,我覺得人生中有兩段時光是幸福感最強烈的。一段是青春期,就是身體剛開始發育的時候,你的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異性世界,男孩子突然發現女孩子那麼漂亮,那麼可愛,女孩子突然發現男孩子那麼帥氣,那麼深沉,那時候你真覺得世界實在太美好了,人生實在太美好了,你的前面有極其美好的事情在等待著你。另一段就是初為人父人母的日子,你親自迎接了新生命的到來。我剛做父親時就是這樣,覺得這個事情真是太神奇了,這麼一個小生命,和你有著血肉的聯繫,每天回家都能看見她,她會對著你笑。不過,這種東西是不可言傳的,單憑理解力、想像力是無法領會的,必須靠親身體驗,你如果沒有親自經歷過,跟你說什麼都白說,你都理解不了。我以前也是這樣,在沒有孩子的時候,我真覺得有沒有孩子無所謂,孩子可有可無,各有利弊,沒有孩子我還自由呢。其實人都一樣,沒有孩子時。孩子對於他來說都是抽象的。我遇到過一個計程車司機,我坐他的車,從上車開始,他就沒完沒了地跟我講他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講,一直講到我下車。他剛有了一個兒子,才一個月,他那個興奮呀。他告訴我,以前沒有孩子的時候,他最討厭的就是聽人講自己的孩子,全是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兒,有什麼可講的。可是,孩子生下來後,他的感覺就全變了。我的感覺也是這樣,當時真覺得眼前有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形容是一個新大陸。
孩子會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有些什麼體驗呢?首先是使我們對愛的體驗更深刻了。說到愛,好像我們從小就知道愛是什麼,我們小時候被父母愛,長大以後,到了談戀愛的年齡,我們會愛上某個異性,不過,我們最在乎的還是被愛,她愛我多少,我愛她多少,她愛我是不是不如我愛她,等等,會計較這些。所以,我們從小最擅長、最在乎的不是愛,而是被愛。直到做了父母,我們才真正學會愛。
對孩子的愛有一個特點,就是極其本能,極其強烈,不由自主,不可遏止。當然,對異性的愛有時候也會非常強烈,但總體比較起來,好像還是要弱一些。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過一句話:孩子生了出來,要想不愛他已為時過晚。我說過,對孩子的愛是一種被迫的主動,為什麼這樣說呢?從這種愛完全是一種本能來說,是被迫的,你要不愛已經不可能了。但是,你又完全是心甘情願為他付出的,根本不是為了回報,也的確不求回報,所以說又是主動的。同時,我還說這是一種自私的無私,孩子是你自己的,所以說是自私的,但你可以為他做一切,甚至犧牲你自己的一切,所以說又是無私的。當然,這裡面有相當的盲目性,如果陷於盲目,可以為孩子犧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這需要我們掌握好分寸,不可太盲目。
我認為,對孩子的愛最鮮明地體現了愛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愛是給予而不是獲得,是奉獻而不是索取。其實當愛的本質充分顯現的時候,當你愛到極點的時候,你會感到給予本身就是獲得,受苦本身就是享樂,犧牲本身就是滿足。我自己就感到,為孩子累,再累也甘心,也快樂,給孩子換尿布希么的,多髒的事,可就是覺得有意思,願意去觸摸她的小身體。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父母愛兒女遠遠勝過兒女愛父母,至少在兒女很小的時候是這樣。許多大哲學家討論過這個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父母與兒女的關係就好比詩人與作品的關係。兒女好像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在兒女身上付出了心血,所以有強烈的愛。法國哲學家蒙田說:施惠者對受惠者的愛,遠超過受惠者對施惠者。這個意思也和亞里士多德說的差不多,就是作為施惠者的父母在作為受惠者的兒女身上付出了心血,所以蒙田又說:你為之付出最大代價的東西對於你必定是最珍貴的。中世紀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也說:父母是把兒女當作自身的一部分來愛的。兒女的生命本來就是從父母的生命中分出來的,生下來後,父母又在他們身上耗費了許多光陰,實際上是耗費了一部分生命。這些話的意思都差不多,我歸納他們的意思是:愛是伴隨著付出的一份關切,我們總是最愛我們為之傾注了最多心血的對象。當然,我們一旦從對孩子的愛中體驗了愛的本質,就不應該把這種體驗局限在孩子身上。我曾經聽一位朋友講,她的上司待他們特別嚴厲,不苟言笑,有了孩子以後,突然變得十分和藹,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我相信,一個人有了孩子,他的人性中那種慈愛、柔軟的東西就可能會復甦。
父性和母性是人性中很重要的部分,這個部分沒有得到實現,人性就不完整。人有性本能,也就是生殖本能。在沒有孩子的時候,性本能表現為快樂本能,就是兩性之間的那種關係,從那種關係中得到快樂。有了孩子,性本能中那個更深刻的東西顯現出來了,這就是種族本能,你會發現,原來性本能實質上是種族本能,快樂只是手段,傳宗接代、種族延續才是目的,對孩子的愛之所以會這麼強烈,父性和母性一旦被喚醒了之所以會這麼強烈,原因就在這裡。不過,在做父母之前,我們往往不知道這一點,不知道潛藏在我們天性中的父性和母性——也就是種族本能——竟有這麼大的力量,遠比快樂本能大。在種族本能的支配下,親子之愛往往比性愛穩定,當然也專一得多。有一句俗話: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反正在性愛上,你是可以有許多選擇對象的,你的選擇也是可以改變的,在親子之愛上,你沒有選擇的自由,你多半也不想改變。另外,性愛畢竟是兩個成人之間的關係,必然會帶進社會性的因素,比如財產、前途等考慮,不像對孩子的愛那樣是純粹的本能。尤其是對幼崽,那是最純粹的自然關係,隨著孩子長大,社會性因素的比重就會逐漸增加。
我還有一個體會,就是孩子使家更加實在了,兩人世界誠然浪漫,但比較輕飄,孩子為家增添了豐富的內容,共同撫育孩子的經歷又為愛增添了豐富的內容。我相信許多父母都有這個體會,有了孩子,孩子一旦不在身邊,離開得久一些,就會覺得空,不知道做什麼好了。我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是使家成其為家的根據。沒有孩子,家至多是一場有點兒過分認真的愛情遊戲。有了孩子,家才有了自身的實質和事業。」我還寫過:「男人是天地間的流浪漢,他尋找家園,找到了女人。可是,對於家園,女人有更正確的理解。她知道,接納了一個流浪漢,還遠遠不等於建立了一個家園。於是她著手編築一隻搖籃,——搖籃才是家園的起點和核心。在搖籃四周,和搖籃里的嬰兒一起,真正的家園生長起來了。」這些都是我的真切感受。
孩子帶給我們的體驗,還有一點是使我們對生命的體驗更深刻了。當然,我們每個人是一個生命,但是,隨著我們長大,到這個功利世界裡去奮鬥,我們對生命的感覺就越來越遲鈍,越來越麻木了。孩子的出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面對一個全新的生命,我們看著他長大,看著生命的奇蹟在眼前一點點地展現,我們就有可能復甦對生命的敏銳感覺。
我曾經寫過一段話,表達孩子讓我感受到的生命的神秘:
「我曾經無數次地思考神秘,但神秘始終在我之外,不可捉摸。
「自從媽媽懷了你,像完成一個莊嚴的使命,耐心地孕育著你,肚子一天天驕傲地膨大,我覺得神秘就在我的眼前。
「你誕生了,世界發生了奇妙的變化,一個有你存在的世界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覺得我已經置身於神秘之中……」
孕育和誕生是人所能夠親歷的最神秘的事。我常常感到不可思議,新生命的誕生與那個渺小的原因,也就是做了一場愛究竟有什麼聯繫,兩者究竟有什麼共同之處。不,新生命的誕生必定另有來源。其實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感受。泰戈爾在做了父親以後,為孩子寫了許多詩,寫他面對孩子時的神秘之感。其中有一句這樣寫:「當我凝視你的臉蛋時,神秘之感淹沒了我;你這屬於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紀伯倫也寫過:「孩子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是的,父母只是新生命誕生的一個工具,而不是來源,生命一定有著神聖的來源。每當我看著嬰兒的純凈得出奇的眼睛,我真的感到孩子是從天國來的,是從一個永恆的地方來的,所以我說孩子是來自永恆的使者。
養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聖時光,每天都會給你帶來新的驚喜。我曾經有一個特別大的遺憾,就是人不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的樣子。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記憶是從三歲開始的,三歲以前自己是什麼樣子,就全忘記了。現在,有了孩子,就得到了一個彌補,你彷彿從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從出生開始的生長的全過程。小生命的生長真的給人帶來極大的的快樂,你看見她能認出你來了,看見她會對你笑了,看見她咿呀學語了,看見她會喊你爸爸、喊你媽媽了,在所有這些時候,你都會驚喜,這種快樂是任何別的東西都不能代替的。關於這種體驗,我曾經寫道:「養育小生命或許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種體驗了。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的一顰一笑都那麼可愛,交流和成長的每一個新徵兆都叫人那樣驚喜不已。一個人無論見過多大世面,從事多大事業,在初當父母的日子裡,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小生命豐富了大心胸。生命是一個奇蹟,可是,倘若不是養育過小生命,對此怎能有真切的領悟呢?」
我還有一個體會,就是有了孩子以後,與人生、與世界的聯繫更緊密了。因為孩子的存在,你會更加熱愛人生、眷戀人生,你希望自己能夠活得長一些,有更多的日子和孩子做伴。因為孩子的存在,你也會更加關心這個世界了,因為世界就是你的孩子的住宅,你希望你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你確實感到世界與你更加息息相關了。
二,父母與孩子的正確關係
父母與孩子應該是一種怎樣的關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正確關係應該是怎樣的?我想首先強調一點,就是父母應該向孩子學習。有一種特別普遍的錯誤觀念,就是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一切都要向大人學,大人是孩子的天然的老師,與此同時呢,又認為大人無須向孩子學任何東西。在我看來,這是極大的迷誤,抱這種看法的大人是最愚蠢的大人。你這樣看問題,你一定會錯過許多非常寶貴的東西。
在智力方面,和孩子相比,大人佔優勢的是什麼?是經驗和知識,他比孩子有經驗,他的知識比孩子多。但是,我認為,在智力的品質中,最重要的不是經驗、知識,而是好奇心、感受性和想像力,而在這些方面,孩子遠遠優於大人。孩子不受習慣、傳統觀念、成見的支配,因為他頭腦里還沒有這些東西,他完全是用自己的真實的感官去感知世界,用好像是一片空白、其實還沒有受到污染的大腦去想事情,他看世界的眼光是全新的。人長大以後,感官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磨損,頭腦里也會積累起許多成見。所以,大人要善於體會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注意聽他們說的那些話,學慣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這樣你就能更新自己對世界的感覺,重新發現作為一個大人早已遺忘了的、靠自己也不能再發現的世界中的那些美和有趣。你就會發現世界非常美好,不像光用大人的眼光看,只看到一個功利的世界,日程排得滿滿的,今天幹什麼事,明天幹什麼事,甚為無趣。其實世界本來不是這樣的,用孩子的眼光看,也就是用生命本來的眼光看,世界是很美好的。
我可以舉我的女兒的例子,她現在六歲,從她開始說話,我就喜歡把她說的有意思的話記下來,她對這也習慣了,她說了一句什麼話,我誇獎她,她就會說爸爸你快記下來。所以我說我是我的女兒的秘書,在給她當秘書的過程中,我真感到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發現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智力的表現很不一樣。她三歲半的時候,很有想像力,有許多靈感,語言也很美,是一個詩人。比如說,有一回,屋外刮大風,聽上去像尖叫聲,我說:「真可怕。」她馬上說:「像有人掐它似的。」還有一回,到十三陵郊遊,她特別高興,舉著自己採的蒲公英,說:「我的手是花瓶。」又對她媽媽說:「媽媽,我是譜子,你來唱我吧。」到了五歲,好奇心更突出了,成了一個哲學家。一次她玩電子琴,用按鈕調節,電子琴會發出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薩克斯管、手風琴、鋼琴等等,她突然問:電子琴本來的聲音是什麼呢?這是追問本體,一個典型的哲學問題。
不但在智力品質上,而且在心靈品質上,大人也可以從孩子身上學到許多東西。大人往往世故,功利,做事情從利益出發,相反,孩子是有真性情的,做事情都是從興趣出發。泰戈爾有一首詩,寫他看見孩子坐在泥土裡玩樹枝,就聯想到自己整天忙於寫作,用孩子的眼光看,自己是在玩多麼無趣的遊戲。這也是我常有的感受,雖然我喜歡寫作,但許多時候已經不是真正出於興趣,而是出於職業性習慣,有時候是應付約稿或受人之託。我深切感到,應該向孩子學習,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只和自己喜歡的人來往,任何時候不要為了利益而委屈自己。
和孩子的正確關係,另外一點就是要和孩子平等相處。我覺得一個人做父母做得怎樣,最能表明這個人的人格、素質和教養。一個文明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人的尊嚴,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對孩子也是這樣,要尊重孩子。你要知道,孩子也是一個靈魂啊,就像紀伯倫說的,孩子只是借你們而來,並不屬於你們。你們只是一個載體,大自然把你們用作工具把孩子生了出來,你們只是生了他的身體,靈魂不是你們生的,形象地說,是從上帝那裡來的,附著在了這個身體上。隨著他的生長,他就會逐漸顯現出來是一個獨立的靈魂,一個獨立的人格。所以,紀伯倫接著說,你們可以給他們愛,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在我看來,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你當作他的朋友,這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大的成功。朋友關係最大的特點就是平等,有事情互相商量,不是誰說了算。一個家庭里,夫婦之間,父母和孩子之間,形成這樣一種平等討論和交流的氛圍,這非常重要,也非常美好,大家都心情舒暢。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會養成自信、自尊、獨立精神等品質,也會養成尊重和信任他人、講道理、合作精神等品質。我在家裡就是這樣,凡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和她商量,決定權在她,不過要讓她知道,第一要講道理,不能不講道理亂來,第二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錯了就改正,不能怪別人。我還想強調一點,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比如說她寫日記,她不想讓你看,你就不要看,包括不能偷看。尤其孩子大了,慢慢地會有自己的一些小秘密,那是她心靈生長的空間,你不可擅自闖入。許多家長有偷看孩子日記的惡習,自以為是在關心孩子,實際上是極不禮貌、極不尊重孩子的行為,往往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創傷,孩子會因此而不信任你、防備你、甚至恨你。
做父母的最大成功是成為孩子的朋友,最大失敗是什麼呢?我認為不是成為孩子的對手和敵人,被孩子視為對手和敵人,而是被孩子視為上司或奴僕。成為孩子的對手和敵人,互相之間有一種緊張的關係,這當然也不好,但是,有時候這會產生某種好的結果,就是刺激孩子的獨立成長。相反,被孩子看作上司或奴僕,這種狀態有百害而無一利。可是,在中國的家庭里,這種狀態偏偏是最常見的。許多家長實際上既是孩子的上司,又是孩子的奴僕,是這種最可悲的雙重身份。一方面溺愛孩子,把孩子當寵物,甘於為孩子當牛做馬。另一方面又對孩子寄予厚望,已經不是望子成龍了,是逼子成龍,逼著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逼著孩子拿好成績考好學校。當然,造成這種情況,現在的教育體制要負重要責任,但是正是通過這些糊塗家長,他們的子女才成了今天教育體制的最嚴重受害者。溺愛是一種動物性,那是最容易的,難的是賦予親子之愛以精神性的品格。溺愛的結果是使孩子失去能力,功利性寄予厚望的結果是給孩子造成巨大壓力,兩者合起來,寵物變成了外強中乾的小皇帝。
三,如何教育孩子
這個問題很大,因為時間關係,我就提示一下,不展開來講了。
在教育學上,對於兒童教育,歷來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把孩子看作尚未長大的成人,兒童教育的全部目標是為將來做準備,讓孩子掌握知識,將來可以謀一個好職業,學習規範,將來能夠適應社會。另一種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兒童期本身具有價值,教育的目標是實現這種價值,使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身心健康地生長,以此為一生的幸福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兩種觀點都承認兒童期對於一生是很重要的,分歧在於前一種觀點只用單一的社會尺度衡量教育,後一種更重視人生尺度,著眼於整個人生包括兒童期本身的幸福和生活意義。我本人認為,後一種觀點是對的,有利於孩子人格的健全生長,而在事實上,即使用社會尺度衡量,人格健全的人也一定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做出成就。
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完全受前一種觀點的支配,從學校到家長基本都如此,當然,原因在於現行教育體制的急功近利特徵和應試機制。由此造成中國孩子的問題,第一是不幸福,第二是智力朝實用方向片面發展,智力的根本要素比如好奇心、創造力等受壓抑,第三是缺乏獨立性。
先說第一點。幸福本來應該是教育是否成功的第一標準,快樂的孩子自信,對生活有信心,人格健全,這些品質是一生幸福的基礎。相反,如果在兒童期不幸福,後患無窮,一生的幸福都會發生問題。可是,看看現在的孩子們,他們從小就在為將來的高考做準備,背著沉重的書包,每天要做大量作業,還要學各種班,完全沒有玩的時間。現在很多人在問,是誰奪走了孩子們的幸福,我看很清楚,就是這個教育體制。不過,我認為在這個教育體制下,做家長的未必是無能為力的,關鍵是你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說與這個體制抗爭吧,你至少可以盡量保護你的孩子,減少這個體制對你的孩子的危害。同一個體制,不同的家長,孩子的命運有很大的差異。我不是為這個體制辯護,這個體制當然一定要改。反正我不讓孩子學這個班那個班,並且引導她不把考試成績看得太重要,始終把她的愉快放在第一位。我經常和她一起玩,我相信好的父母一定是孩子的好玩伴。對於孩子的將來,要有平常心,身心健康和平安是最重要的,至於將來做什麼,有沒有成就,完全不必操心,一切順其自然。
其次,在智力發展上,智力的根本要素不是知識、技能,而是心智的活潑和敏銳,表現為好奇心、求知慾、興趣等等,這些品質是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使學習成為最大的快樂。其實,這些品質是天生的,每個孩子都有這些天賦,重要的是做老師和家長的要善於發現、鼓勵、引導,為它們的生長提供良好環境,至少不要損害、扼殺它們。從我的孩子認字的過程中,我對此深有體會。一開始,她媽媽每天晚上拿著書給她念一篇故事,有一回她指著書好奇地問:「這上面都是字,故事在哪裡?」後來,她通過認馬路上的招牌、電視上的字幕認識一些字了,有一天早晨,我突然發現她拿著媽媽昨天晚上念的那一篇故事,自己在那裡念。其實她還有許多字不認識,但是,這成了她的習慣,她認識的字就越來越多了。直到有一天,她對媽媽說:「你不要再給我讀了,這樣我自己讀的時候就覺得沒意思了。」原來,像《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騎鵝旅行記》一類的書,她自己基本上都能讀了,而當時她還沒有上小學。這說明什麼?說明學習是一個主動行為,許多東西不是教出來的,是自己學會的,教育不是把知識灌輸進一個空容器,而是既有稟賦的生長。可是,我們的教育往往與此背道而馳,把最不重要的事就是知識的灌輸看得無比重要,對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護好奇心和求知慾則完全不放在眼裡,更不放在心上,這是非常可悲的。
最後,中國的孩子大約是世界上最沒有獨立性的孩子,大小事都依賴父母。當然,這肯定不是天生如此,而完全是教育的結果。中國的父母往往恨不能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不管有沒有條件,都要讓他們受最好的教育,過最好的生活。所謂「最好」,無非是上名校啊,送出國啊,可是一出國就露餡,完全不能獨立生活。這種做法貌似深謀遠慮,實則目光極其短淺。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應該是正確的教育,就是使孩子具備真實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態度,將來既能夠自己去爭取幸福,又能夠承受人生必然會有的磨難和痛苦,這樣做才是真正深謀遠慮,才是真正愛孩子,才是對他的一生負責。
推薦閱讀:
※辯論的意義到底哪裡?
※談談所謂滿遺
※不信人間有白頭——辛棄疾(陳可抒講座實錄13)
※最新資訊清代少見的《同治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展賞
※如果給自己寫一個墓志銘,你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