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他重新定義了美劇,這次又刷出新高度
如果你喜歡犯罪類的影視作品,一定看過美劇《犯罪心理》。
從2005年開播到現在,每年一季,如今已經十三季了。
正是由於這部劇,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心理側寫(profile)、匡提科(quantico)、連環殺手(serial killer)這些名詞才被我們熟知。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些成功的犯罪劇如《犯罪心理》《漢尼拔》都共同參考了一本著作。
這本書就是《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
1996年,由前FBI約翰·道格拉斯和馬克·歐夏克撰寫。
雖然它給多部犯罪劇提供了養分,
但直至今日,它的改編才問世——
《心靈獵人》
Mind Hunter
儘管著作大名鼎鼎,已經足夠吸引人。
但這部劇還有另一個亮點,就是導演——大衛·芬奇。
他為影迷奉獻了不少經典之作,《異形3》《七宗罪》《搏擊俱樂部》《返老還童》《十二宮》。
驚悚懸疑一直是他的主菜。
上一次你們看到他的作品,應該就是大火的《消失的愛人》。
在電視劇領域,他也收穫頗豐。
四年前,《紙牌屋》第一季,讓他獲得了艾美獎最佳導演。
《紙牌屋》對網飛的意義也是不言自明的。
這是網飛首部原創自製電視劇,賺得盆滿缽滿不說,更為網飛的雄起鋪平了路。使得能與HBO抗衡。
可以說,這部劇對傳統電視業提出了挑戰。某種程度上,重新定義了美劇的製作模式。
《心靈獵人》,是大衛·芬奇再次與網飛合作。
不管是從題材上,還是合作平台上,大衛·芬奇這次的創作都是得心應手的。
儘管他本人只導演了最開始兩集和最後兩集,但整部劇都是滿滿的電影質感。
再說一個好消息,財大氣粗的網飛還是一口氣就放出了本劇的全季十集並附帶中文字幕。
看起來簡直是太爽快了!
目前,豆瓣評分8.9。
IMDb9.0,可以稱得上秋季檔新劇最佳了。
《心靈獵人》講述了犯罪側寫理論從無到有的建立過程。
從片頭就能感受到,本劇還是冷靜紮實的風格。
節奏四平八穩,所以,期待快節奏的影迷恐怕剛開始很難入戲。
但是,一定要看下去。
這部不尋常的犯罪心理劇絕對會讓你越看越入迷。
雖然它聚焦了三大世紀連環殺手,但它不重在展現血腥的犯罪過程;
而是重點探究這些罪犯的犯罪心理,並且把它系統化、理論化。
觀眾能從中看到前所未有的專業視角。
男主霍頓·福特,一位年輕特工。
他的原型就是原著作者約翰·道格拉斯本人。他算是史上第一個主攻心理側寫的FBI。
而且在眾多作品中,都有根據他形象設計的人物角色,比如《漢尼拔》里的小茶杯,《犯罪心理》中的斯賓塞·瑞德。
開篇,男主霍頓意氣風發地,演繹了一場失敗。
在一次和兇手談判的過程中,由於霍頓判斷錯誤,兇手自殺身亡。
結果,他被「雪藏」。
調到了FBI的教學部門,教授人質談判。
但是,他對古板的教學根本不感興趣。
在和其他教授的交流過程中,他得到另一方面的啟發。
以前,如果發現受害者被捅了50刀,FBI就會調查他的情人或商業合作夥伴。
很簡單,不是情殺,就是謀財。
但現在,可能是某個心懷不滿的路人隨機殺人。
這部劇的時間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機。
時代變了,人心變了,犯罪變了。
FBI好像再也無從得知人們的殺人動機。
在現代,人們為什麼會殺人?
男主想要知道其中的答案。
為此,他申請重回大學進修當代應用犯罪心理學。
可是他的領導偷偷跟他講,局裡的觀點是,心理學是「幕後員工」才研究的東西。
換句話說,這個研究並不招人待見。
大家都是重實踐、輕理論,連他的學生都覺得直接開槍就好了,廢什麼話。
正在他到處亂撞的時候,探員比爾·坦奇找到他。
比爾來自BAU(行為科學部),他開創了一個巡迴培訓項目。
霍頓加入其中,這正好給了他到各地出差的機會。
出差,意味著他終於如願以償,能接觸到美國各地監獄關押的罪犯。
但是,比爾卻認為他瘋了,
他認為沒人想聽那些瘋子和混蛋的信息。
別人避之不及的變態殺手,卻是霍頓心急火燎想要見面的聊天對象。
比如艾德·肯珀,被稱作「女學生殺手」。
殺了六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砍頭分屍。
案發前一直在精神病院,15歲殺死了自己的祖父母,後來又殺死了自己的媽媽,別人認為他完全就是個話多的瘋子。
但霍頓卻說,一個喋喋不休的兇手,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為了見他,霍頓西裝革履,像是去相親似的。
當見到「女學生殺手」艾德,霍頓反倒變得緊張。
他覺得,對方看起來是個很好的普通人,很難把眼前的這個人與殺手的行為聯繫起來。
在談話的過程中,霍頓把對方當做研究對象, 也當做平等的交流對象。
甚至是,朋友。
他把像艾德這樣隔一段時間就作案殺人的兇手,稱為「序列殺手」(sequence killer)。
為了取得對方信任,他還會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套取對方的真心話。
霍頓先是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才引導對方講出他的家庭經歷。
在艾德還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對他充滿鄙視。
這讓他對女人存在敵意。
在了解之後,霍頓驚人地發現,之前定論的「淫樂殺人」(lust murder)根本解釋不通。
艾德不是因為起了淫念才殺死了母親。
他的人生經歷註定了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艾德從小充滿幻想,比如用刀將玩具切碎。
每當這時,他的媽媽就會沖他大喊大叫,說他是個變態。
並且,讓他睡在地下室,還把門鎖上。他當時才十歲。
所以,艾德坦言,他後來把貓和狗殺死後埋在後院,就是為了報復和發泄。
艾德自己稱之為「典型的替換活動」,因為這是他逃離癲狂世界的心靈避難所。
艾德爸爸媽媽都不想要他,所以就被打發與奶奶一起生活。
奶奶也覺得他是個變態,他就被送入一所精神病院。
所以,從15歲到21歲,他都被關在精神病院。
當其他孩子享受「性愛革命」的時候,他被鎖在病房裡。
所以,他說自己身體上沒有毛病,但精神上卻虛弱無力。
他們私自採訪連環殺人犯的這種行為,得到了溫蒂·卡爾博士的肯定。
她認為這非但不是個瘋狂之舉,反而,是個很有前途的事情。
那些罪犯就被關在監獄裡,而研究者們往往由於懼怕相關的道德問題,看不到他們的思維所能帶來的深遠影響。
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執法層面的,還是行為科學、早期發現犯罪學上的。
溫蒂建議霍頓和比爾,把採訪正式化,記錄這些罪犯的家庭歷史、他們對自己犯罪原因的看法、他們在殺戮過程中的亢奮時刻等等。
然後進行對比、比較、歸類、研究、發表。
兇手是受到了怎樣的驅使殘忍地將別人殺死,對控制權的渴望,亢奮的感覺,這些在普通的警務報告里都是沒有的。
另外,自戀狂不會去看醫生,精神病也堅信自己腦子沒病。所以基本上這些人無從研究。
而男主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研究他們。
最後,溫蒂自己也加入了他們的團隊。
當霍頓在採訪殺人犯艾德的時候,同時還幫助當地警察解決了一個同類案件。
這起案件中,被害者都是老太太,都是被折磨致死。
最終他們鎖定的嫌疑犯就是與母親同住的中年男人。
他們發現,這個殺人犯與母親的關係,和艾德十分相似。
他的母親一直在責罵、貶低他。
更加說明了他們的研究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
因為一下就認出了兇手,
男主因此被當地警察稱為「現代夏洛克·福爾摩斯」。
當然,與變態殺手的交流也會影響到霍頓和比爾的私生活。
每天都聽著兇手們平靜地討論自己的殺人動機和手法,人很難不發生改變。
這也是本劇想要展現的主題之一。
正如片名《心靈獵人》,本劇的主角們就是通過採訪連環殺人犯來豐富犯罪心理學,並以此為指導來抓捕犯罪嫌疑人。
與《犯罪心理》相比,他們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前輩。
因為心理側寫簡直是他們建立起來的。
而且,最可貴的是,本劇並沒有神化犯罪心理學。
相比《犯罪心理》中一集破一個案子的快節奏的酷炫風格;
這部劇相當穩紮穩打,重在寫實。
與罪犯的每一次博弈都十分精彩。你能看到男主們是如何一步一步打開犯罪者的心靈。
另外,本劇的主演也演技在線。
喬納森·格羅夫,他在百老匯舞台上主演的《春之覺醒》,橫掃托尼獎八項大獎。
在美劇《歡樂合唱團》中,飾演James。
本劇中,他是一個痴迷於研究犯罪心理的愣頭青,對於心理側寫, 不管是他的熱情還是智慧,都給觀眾帶來一種莫名的燃,代入感很強。
另外,特別透露下,男主還有不少大尺度床戲哦。
正如下位豆友講的那樣,
本劇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於,一種學術性的敘述口吻。
將心理學和社會學結合,對犯罪動機深入分析,
再將這些東西歸納、量化,變成一個結構並形成一套範式和方法論系統。
你能清晰地看到整個系統的構建過程,而不是像其他心理犯罪劇中那些看似很牛卻不知所云的破案神技能。
心理側寫,靠的不是主角的奇思妙想。
它不是一門神學,而是一門紮實的科學。
求實較真的觀眾,一定會喜歡這部劇的。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光是這場床戲,這部R級片已經值回票價?這是今年尺度最大的片子,老司機又要開車了?此片一出,打破了46年的R級片票房紀錄?絕了,這片請來20+頂級巨星推薦閱讀:
※引力波的定義是什麼?
※刑法總則能否對「公共場所」進行定義?
※終結近三百年的亂世的他,卻被後世簡單定義為「暴君」
※怎樣定義A級車,B級車,C級車?
※佛教的定義 慈誠羅珠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