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16:圖謀戰勝中國的日本精英(四) 安倍晉三的以史為鑒
繼石破茂之後,又一個劍指中國的日本重量級政壇大佬,無疑當推兩度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
圖1.2006年APEC峰會上與小布希(中)、盧武鉉(左)會面的安倍晉三(右)
就在石破茂大談中國威脅意圖的2006年,文藝春秋株式會社刊行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撰寫的《走向美麗之國》一書。在該書中,安倍公開呼籲在亞太地區組建由美、日、澳、印構成的四國戰略同盟,目標直指中國。
圖2.安倍晉三所著的《走向美麗之國》
在這一呼籲的背後,隱藏著三大戰略背景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兩岸關係持續緩和,從而引發日本右翼勢力的恐慌,害怕出現一個聯合的大中國,從而使得日本的擴張企圖遭到徹底扼殺。
第二個變化是中國的海空軍力量逐漸增長,從而使得傳統的島鏈遏制戰略受到衝擊。
第三個變化是美國開始進行全球戰略調整。隨著美國在東歐、中東影響力的逐步加強,美國開始重返亞太,以求通過建立一個類似北約的組織,來將美國霸權轉變成更軟性、更不易於引人注意的組織性權力。
在這三個變數下,安倍建議的表面指向在於搞出一個亞洲版北約,深層動機則在於策動中美衝突,進而借力美國對抗中國,在自身低成本投入的情況下,實現日本的地區崛起。這個構想,貌似只是一個一廂情願的幻想,實則卻是安倍反覆「以史為鑒」後的一個苦心孤詣的產物。
中國傳統史學一向強調以史為鑒,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日本也很注重以史為鑒。只不過,因為目的的不同,同一個歷史事件,在不同的人心中,可能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史鑒。這一點在安倍身上體現的尤其明顯。
對日本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無疑是一大歷史事件。千機大轟炸與兩次核子攻擊的慘劇,更令日本人至今仍心有餘悸。雖然在日本也不乏立足和平的反思,但安倍卻不是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在安倍看來,二戰的失敗,首先源自錯誤的上了德國車,同時也是日本以軍事戰略代替國家戰略,外交上自尋死路,最終陷入美國主導的ABCD包圍圈的結果。
所謂ABCD包圍圈,取自四個國家的頭一個英文字母——美國(America)、英國(Britain)、中國(China)與荷蘭(Dutch)。這是美國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十幾年就開始打造的一張戰略巨網。開戰後,日本雖然快速奪取了馬來、新加坡、荷屬東印度、菲律賓、緬甸等要點,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和南方資源地帶,實質上將荷蘭打出了戰爭之外。但是,美國很快立足夏威夷、澳大利亞、印度、中國,形成了新包圍圈。日本與德國依然處在相互無法支援的境地。美國的潛艇戰同樣令電子產業落後的日本難以招架,南方資源地帶完全無法起到以戰養戰的作用。澳大利亞不僅在這場戰爭中提供了重要的基地,而且發展了強大的海陸軍。開始展示出區域支軸強國的勢頭。
圖3.1939年初的亞太政治形勢
安倍對於這段歷史可謂諳熟至極,在反覆沉潛多年後,他終於從中找到了破局的方法:重現ABCD包圍圈,但日本與中國互換包圍被包圍的位置,同時以印度取代英國,變相復活二戰中美國主導的亞太包圍圈。就算中國和台灣實現了和平統一,這個四邊同盟依然可以通過東海、南海、馬六甲、印度洋的大封鎖圈圍困中國。而中國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全在這個包圍圈之外。隨著這個包圍圈的緊縮,中國甚至有可能四分五裂。如果中國也像當年的日本那樣決定鋌而走險,用戰爭打開包圍,則中美必然大戰。如此日本就可以在中美的兩敗俱傷中藉機崛起。這就是四邊同盟的歷史實質。
2012年底,再度出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又在四邊同盟的基礎上提出了「菱形安保構想」,即通過加強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夏威夷州之間的合作,形成一個菱形安全共同體。實際上就是之前四邊同盟的新表述。
圖4.安倍晉三提出的「菱形安保構想」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亞太戰略並非一根筋的針對某一個國家。美國對俄羅斯、中國固然在排兵布陣,對日本、印度、澳大利亞也不敢掉以輕心。所以,美國雖然大力推動四邊同盟,卻並不急於向中國攤牌,而是在推動的同時謹慎的保持著美國的主導影響,從而在中美日印澳之間形成曖昧的多邊形勢,並將日本作為一枚棋子而不是一個對等的盟友,繼續保留在美國的戰略棋盤上。這樣一個結局顯然不是市川、安倍之流追求的理想結果,所以,新的思考和新的對策仍在繼續湧現。
推薦閱讀:
※安倍晉三會否長期執政?
※安倍晉三連續逼宮要求日首相野田佳彥趕緊下台
※安倍晉三兩條路都被封死 釣魚島問題中國說了算
※安倍晉三要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