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掃描|諸神的黃昏:朝鮮戰爭前後的美韓關係
整理:徐添
1945年8月15日,為時六年的世界大戰終於落下帷幕。和平降臨人間,然而,建立在制度與物質廢墟之上的新世界依然前途未卜,在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的筆下,戰爭所帶來的城市的頹敗、民生的凋敝、兩次大戰期間被壓抑許久的人性解放以及無法避免的復仇心態相互交織,給戰後歐洲蒙上陰影。
戰爭的餘波不僅殘留於歐洲,還在東亞不斷引起回蕩。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港台等地區稱「韓戰」)讓朝鮮半島成為了二戰後意識形態對抗與地緣政治博弈在亞洲的第一個犧牲品。三年零一個月的戰爭不但改寫了朝鮮半島的歷史,也徹底改變了東亞的國際政治格局,它所帶來的影響(或者說,是它所引發的東亞危機)在今天仍令周邊國家困擾不已。
近年來,得益於沈志華教授等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人們對朝鮮戰爭的起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但是這種歷史認識大多站在中國或中蘇關係的角度上,至於美國、韓國同這場戰爭的關係則缺少應有的好奇。在本期的外刊掃描中,我們將回到朝鮮戰爭爆發前夕,從美韓的視角重新思考戰爭的前因後果。
1凜冬將至:20世紀40-50年代美國對韓政策的轉變
整理自:U.S. Policy Change toward South Korea in the 1940s and the 1950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 Vol. 7, No. 2 (December 2000), pp. 89-104
作者:Tae-Gyun Park
朝鮮戰爭不是一場內戰,而是一場涉及四個國家、六個政權的國際戰爭。它是亞洲的冷戰產物,對於這場令朝鮮半島分裂的人為慘劇,美蘇兩強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按照四大國的初衷,朝鮮半島本擁有一個統一的政府,然而在1948年,三八線以南的南朝鮮卻在美國的扶持下先建立了大韓民國,使得朝鮮半島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美國為何要改變初衷,重新加強對韓國的經濟軍事控制,使得原本就緊張的南北關係變得更為緊張?在《20世紀40年代及50年代美國對韓政策之轉變》(U.S. Policy Change toward South Korea in the 1940s and the 1950s)一文中,Tae-Gyun Park教授圍繞著20世紀中期美國對韓政策的轉變詳細闡述了這一問題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影響。
1945年8月,二戰將近尾聲。蘇聯對日宣戰,百萬大軍南下,在攻入滿洲的同時也佔領了朝鮮半島北部。蘇聯行軍之速令此時仍在沖繩苦戰的美軍震驚不已,美軍迅速派出兩名參謀,要求蘇美沿北緯38度(三八線)分別接受日本投降。9月,美國第八集團軍第24軍在仁川匆忙登陸,將南朝鮮半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蘇聯和美國對朝鮮半島的分區佔領本來均只是權宜之計。1945年的雙方,特別是美國,最初無意將朝鮮一分為二。《開羅宣言》明確寫道: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獨立。《宣言》中所謂的「自由獨立的」朝鮮無疑是一個統一而獨立的國家。按照羅斯福的設想,四大盟國集體對朝鮮實行為期30年的「四國託管」統治,而斯大林則認為託管的時間越短越好。總之,四大盟國雖然同意了託管的統治方式,但究竟如何實現託管,誰也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案。二戰結束後不久,蘇軍進入北朝鮮,美軍進入南朝鮮,雙方沿三八線形成了分別佔領朝鮮的局面。
為了處理日軍撤出朝鮮半島後的遺留問題,美軍11月在南朝鮮成立了軍政府——駐朝軍政廳(USAMGIK)。然而,軍政廳成立之初就面臨著嚴峻局面。由於蘇聯先佔據了朝鮮半島北部,美軍無法建立可以控制整個朝鮮半島的朝鮮政府,此外,朝鮮半島上要求立即獨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軍政廳的直接統治因而變得很不穩固。基於以上原因,美國有意在朝鮮半島先建立獨立政府之後,再對其施加影響。對此,美國國務院與軍政廳分別提出兩種方案:實行託管或建立朝鮮人的行政管理機構,由美國對其施加影響,前者由國務院提出,後者由軍政廳建議。
總體而言,兩種方案都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出於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考慮,無論何種方案都一定會遭到蘇聯的反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美軍如想在整個朝鮮半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那麼久必須建立一個臨時政府。然而在當時,這樣的條件完全不成熟。為了防止南朝鮮被蘇聯控制,美國軍政廳不斷打壓當時占多數的左翼勢力,起用原先的「親日派」和保守派,扶持韓民黨等右翼勢力。扶持右翼的政策破壞了朝鮮各黨派之間政治協商的基礎,使原有的託管主張變得很不現實。1945年11月,美國國務院駐漢城代理政治顧問蘭登認為託管「行不通」、「應該放棄」,他認為應當成立一個由美佔領軍司令部「擁有否決權」,以金九為首的「行政委員會」(Governing Commission)管理全朝鮮。他還建議,該委員會應有蘇軍佔領區的委員參加,但如果遭到蘇聯拒絕,該計劃則在「三八線」以南付諸實施。第八集團軍指揮官約翰·霍奇則認為,「『託管』在朝鮮人民心目中如同一把利劍,與其強制執行不如順水推舟......發表放棄託管的明確聲明,『澄清和排除』三八線這個障礙,以便統治朝鮮」。
華盛頓對於霍奇和蘭登的建議非常重視,然而由於南朝鮮的大局未定,加之美蘇之間也遲遲不能協商一致,美國的決策者們最後只得於1947年在聯合國的授權下讓南朝鮮進行單獨選舉,於1948年8月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南方建國分裂了朝鮮的民族陣營,1948年9月北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也舉行了選舉,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國同時宣稱擁有朝鮮半島的主權。
美國國務院的託管主張最終歸於失敗。對韓政策雖未盡如人意,但美國仍未放棄他們的最終目標:在朝鮮半島建立一個統一的民主政府。正因為如此,軍政廳在韓國建國之初並未制定任何經濟復甦計劃。他們深信,一旦朝鮮半島統一,在局部地區制定的經濟計劃將毫無意義。對於統一朝鮮半島,他們抱有很大的信心。
軍政廳雖然非常看好韓國,但美國的軍政界對朝鮮半島的重要性認識並不一致。1947年參謀長聯席會議(JCS)在統計最需美國援助的國家時,將韓國列在第五級。在它前面的有希臘、土耳其、義大利和伊朗,同它並列的有英國、法國、奧地利和匈牙利。即便是在亞洲,朝鮮半島也位列日本之後。在參謀長聯席會議(JCS)看來,朝鮮半島並不適合發動抗擊共產主義的戰爭,他們建議儘快撤走駐紮在朝鮮半島的美軍,而美軍也按其建議於1949年6月從南朝鮮撤退。
在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看來,朝鮮無足輕重,然而美國總統與國務院卻認為韓國將在未來的意識形態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為此,一方面杜魯門總統1948年指示經濟合作署(ECA) 向韓國提供大量援助;另一方面不斷延長從朝鮮半島的撤軍期限,並在撤退後留下500人的美軍顧問團(這是當時美國對外派出的最大規模的顧問團)。總統與國務院對朝鮮問題的考量主要基於兩點現實因素:中國國民政府垮台與蘇聯成功引爆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中國局勢陡變,美國不得不放棄了以中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體系布局,重新調整戰略。在NSC48系列文件中,美國更加重視對韓國的經濟、科技和軍事援助,這體現了美國對韓政策的整體轉變。儘管曾有人主張利用日本援助韓國以減輕美國的負擔,但杜魯門時代的經濟合作署仍堅持大力扶持韓國工業,加大對韓國的投資力度。美國對韓國的投資有著更為長遠和現實的考慮,總統和國務院認為,(1)在美國的幫助下,到1953年韓國可以擁有自給工業基礎;(2)美國無意幫助韓國實現工業化,但可以助其平衡收支,保證財政和國際匯率的問題,不致波及日元;(3)如果日本的援助不夠充分,那麼俄國就會控制韓國,因為韓國本身就具有很強烈的反日情緒。由於以上的諸多原因,直到艾森豪威爾上台前,美國仍保持對韓國的軍事、經濟上的巨大輸出且未放棄建立朝鮮半島統一政府的主張。
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後,美國的對韓政策出現了一些調整。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讓美國付出了5.4萬人員傷亡,直接軍費開支高達1299億美元。這場「代價高昂且沒有決定性勝利的」戰爭令美國國民強烈不滿。新上台的艾森豪威爾政府為了安撫民心,決定減少財政支出,因而也就不得不減少對外援助。為了縮減對韓國的援助,艾森豪威爾制定了三項措施:(1)逐步減少駐韓美軍;(2)發揮日本在區域經濟與軍事上的作用,減輕美國對韓國及東南亞的負擔;(3)以恢復韓國經濟保持韓國社會穩定的方式加強韓國的軍事力量。從這三項政策中,我們可以看出從杜魯門到艾森豪威爾美國的對韓政策發生了一些非常明顯的變化,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日韓經濟關係的正常化。由於朝鮮戰爭產生了大量的軍需品需求,二戰後早已破產的日本經濟重獲新生,具備了向韓國輸出資本的能力。
得益於日本的經濟力量,美國得以減少對韓國的援助,但這僅僅是財政上一時的緊縮措施,絕不意味著美國放棄了韓國或者韓國在美國的東亞戰略體系中不再重要。相反,由於朝鮮戰爭後,中國在北朝鮮留有駐軍,韓國的戰略地位因而更加突出,它成為了共產主義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緩衝帶、東北亞「自由世界」的屏障。在NSC5817號文件中,美國的決策者們甚至認為:如果整個朝鮮半島落入共產主義陣營,整個東北亞的「自由世界」將會地動山搖。因此,儘管艾森豪威爾打算逐步減少駐韓美軍的數量,但實際上離韓美軍數量有限,而且美國對韓國的武器援助從未停止。1958年,美國廢除了《朝鮮戰爭停戰協定》中的第十三條條款,將戰術核導彈部署在朝鮮半島上。(核武器的部署給朝鮮半島及周邊國家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直至20世紀90年代,韓國實現民主化後才通過談判將核武器撤走。)
美國在武裝韓國的同時,也更為實際地放棄了「統一朝鮮半島」政策。20世紀50年代,統一政策逐漸成為了一個長遠目標,而非美國的近期目標。美國的決策者們相信,如今統一朝鮮半島完全不可能實現。一方面,「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完全不可能同大韓民國聯合起來,一起建立一個民主統一的朝鮮國家」,另一方面「他們也不想為了統一半島再發起一場戰爭」。
就這樣,隨著遠東國際局勢的發展,朝鮮半島最終被撕裂為兩個國家。站在「自由世界」中的大韓民國因為朝鮮戰爭的爆發,其戰略地位發生了巨大轉變,最終成為了美國的戰略布局中對抗共產主義的前沿陣地。如果說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的里亞斯特是歐洲的鐵幕,那麼1953年以後,從朝鮮半島的三八線到中南半島的十七線就是亞洲的鐵幕。歐洲鐵幕隨著蘇聯帝國的覆滅而煙消雲散,然而朝鮮半島上的鐵幕卻成為了那裡的人民永遠無法釋懷的痛。
2有備無患?李承晚、美國與朝鮮戰爭的起源
整理自:The "American Boundary", Provocation,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 Vol. 1, No. 1 (Apr., 1998), pp. 31-56
作者:Myunglim Park
朝鮮戰爭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這個問題在很多人看來,似乎不是一個問題。無論是「北侵論」還是「南侵論」,任何人都無法否認1950年6月25日開戰時,北朝鮮的金日成早已做好了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準備。在《毛澤東、斯大林和朝鮮戰爭》中,沈志華老師運用了中俄朝等多方檔案和文件向我們敘述了斯大林與金日成如何協商,如何告知毛澤東、中共中央如何決定出兵朝鮮等諸多內幕。然而,作為一場涉及周邊六國的國際戰爭,對於另外兩個主角——美國和韓國在朝鮮戰爭開戰前的準備活動,我們卻付之闕如。美國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調集兵力準備開戰的情況了解嗎?如果了解,他們為何不採取措施阻止這場戰爭的爆發?李承晚的大韓民國在戰前真的對金日成的活動毫無戒備嗎?想要回答這些問題,似乎還要涉及到美國的對韓政策。在《「美國邊界」,挑釁和朝鮮戰爭的爆發》中,朴明林(Myunglim Park)從美韓關係和朝鮮戰爭爆發前的美韓活動出發,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揭示了朝鮮戰爭的起源。他利用大量的文獻表明,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美國與韓國早已有所準備,但沒有人可以準確推測出金日成南侵的具體時間。
要討論朝鮮戰爭的起源,美韓關係無疑非常重要。事實上,無論是早期韓國政治制度的建立、李承晚的上台以及朝韓衝突,都少不了美國的身影。1945年9月,美軍進駐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駐朝鮮軍政廳(USAMGIK),隨後開始了對南朝鮮的直接統治,直到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在這段期間,一方面,美國出於自己的意識形態訴求,堅決反對南朝鮮的共產主義極左派,但一方面,美國也對極右的法西斯主義分子敬而遠之。朴明林教授將美國這種看似「中庸」的方式稱為「美國邊界」(American Boundary)理論。在「美國邊界」理論的指導下,美國在佔領初期為了防止朝鮮政局整體左轉,對南朝鮮共產黨不斷打壓,終於造成右翼李承晚等人的崛起,而韓國「右轉」之後,美國又不得不擔心李承晚會走上法西斯之路,對李承晚政權設下種種限制。
1948年大韓民國建國後,朝鮮半島南部的左翼勢力基本被肅清,此時美國與李承晚政權的矛盾漸漸顯露出來。美國希望韓國在建國以後能夠效仿美國,建立資本主義代議制民主政體,同時實行土改等社會經濟方面的改革,正常發揮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機制,紓解民乏。然而李承晚卻將美國的這些建議擱置一邊,繼續保持其乾綱獨斷的威權統治。他表面上繼續尋求美國資金和物資以維繫民生,暗地裡卻利用美援武裝軍隊。在李承晚看來,以充足的武力對抗共產主義要比恢復經濟更加重要,只有將共產主義拒之門外,才能保護朝鮮的民生。李的做法引起了美國的嚴重不滿,但為了抗擊共產主義,美國當局又有些無可奈何。面對李承晚利用「南朝鮮勞動黨間諜事件」搜捕少壯派國會議員的行為,美國只得命令李承晚「須等到國會通過對韓援助後方可進行逮捕」。為了防止李承晚挑釁朝鮮引發戰爭,1949年7月1日,美國駐韓軍事顧問團長官羅伯特建議:「如果韓國政府攻擊朝鮮,美國應立即停止全部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為了防止此事發生,美軍應只將防禦性武器交給韓軍」。
美國對李承晚政權的戒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得自於中國的失敗經驗。1945年至1949年,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一敗塗地,並使得美國給予國民政府的武器最終落入共產黨手裡。美國深恐李承晚會成為「蔣介石第二」,大韓民國政府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翻版,因此美國國會一直不肯加大對韓國的援助力度。為此李承晚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明韓國與中國不同,韓國政府有非常強的反對共產主義意願。儘管美國對李承晚深惡痛絕(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曾陰謀除掉李承晚),但面對共產主義佔領中國,雅爾塔體系已被打破的局面,美國除了繼續扶持反對共產主義的李承晚外,別無其他選擇。因此,直到朝鮮戰爭爆發之前,美國與李承晚仍然保持著脆弱的合作關係。
1950年6月25日,北方的朝鮮人民軍向南朝鮮半島發動全面進攻。朝鮮人民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6月28日(開戰後第3天)漢城即宣告淪陷。截止7月4日,韓國第一、二、五、六、八師團和首都師團在水原幾乎被全殲。只剩下第三師團和第七師團仍在負隅抵抗,朝鮮戰爭至此全面爆發。
關於朝鮮戰爭中到底是哪邊先開的第一槍,學界長期爭執不已。但朴明林則認為,這樣的爭論並無多少實際意義。實際上,早在朝鮮戰爭爆發前,朝鮮與韓國的局部衝突便已斷斷續續地持續了一年之久。即便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一個月,雙方仍有小規模衝突(五六月危機)。朝鮮與韓國由於要爭奪合法性和整個朝鮮半島的主權,彼此間都曾以戰爭相威脅,因此,到底是哪邊尋釁在先,至今誰也說不清楚。面對北朝鮮的威脅,南朝鮮並不是沒有準備。在1950年5月11日,當有記者問及李承晚有關北朝鮮軍隊雲集三八線沿線的看法時,他表示:「我們正處在戰爭的中心,有人叫它冷戰,可對我們而言,這並不是冷戰。無論北方是否會南侵,我們都必須做好充分的軍事準備」。韓國國防部長申性模曾明確指出:「北朝鮮軍隊正向三八線附近移動,近期有從北面入侵的危險,北朝鮮軍隊已經獲得大量飛機、173輛坦克和32艘軍艦的志願,在18.3萬受訓官兵中,曾有2.5萬人在中國解放軍中參加過戰鬥」。申性模的判斷與當時北朝鮮的真實情況相當接近。由此可以看出,韓國高層對朝鮮的動向一清二楚。
朝鮮進攻前夕,韓國注意到了朝鮮人民軍的行動。按理說,韓國應當對朝鮮可能的進攻有所戒備。但奇怪的是,韓國政府在6月間所做的諸多事情幾乎不像是在做防禦準備,而是如同資敵,正是戰前這些突發的狀況讓韓國國軍在開戰之初便一潰千里。(1)6月10日,韓國重新選派前線及後方師團一級的指揮官及司令部參謀,將一些經驗不足的指揮官調往前線,臨陣大換血的做法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新任的指揮官無法順利調動各部迎戰;(2)就在朝鮮戰爭爆發前的一周內,韓軍各部隊突然收到命令,將各軍中三分之一的運輸工具、槍炮和裝備送往仁川附近的軍工廠進行登記檢修,這些軍需裝備在開戰後不久就被朝鮮人民軍奪取,前線韓軍立即陷入彈盡糧絕的狀態;(3)在戰爭前夕,韓軍前線士兵大量離隊回家,許多人在開戰時仍未歸隊;(4)戰爭爆發當天,前線後方的許多指揮官都參加了軍禮堂的落成典禮,典禮過後,許多人還參加了宴席並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至於有些指揮官在開戰後都沒有回到軍中。
凡此種種,朝鮮戰爭前夜的韓國政府和軍方彷彿自掘墳墓般,系統性地削弱了自身的戰鬥力,這種行為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朴明林認為,在這些事情發生的過程中,朝鮮的第五縱隊發揮了作用。他們利用職務之便暗助朝鮮人民軍的進攻。此事雖尚未完全明了,還有待學界進一步證實,但可以看出的是,韓國之所以在戰爭早期兵敗如山倒,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朝鮮的滲透工作。
在朝鮮從事滲透工作的同時,美國的對朝情報工作也在展開。儘管在朝鮮戰爭爆發以後,中央情報局(CIA)和麥克阿瑟的情報機關飽受詬病,但實際上,當時一些在漢城、東京與華盛頓的情報機構仍準確的推測出了朝鮮的進攻細節。早在開戰以前,美軍間諜就已經滲入朝鮮人民軍中。他們不但掌握了朝鮮人民軍某些部隊的番號,甚至連當時朝軍的駐紮地點、周邊建築、地形都弄得清清楚楚。1950年春季,在東京的情報部門就已經注意到朝鮮人民軍的軍隊在向三八線集結。韓國事務聯絡所(KLO)曾向美國政府彙報「6月將有進攻」,但當時這樣的進攻警報多如牛毛,使得這份情報很快被遺忘。
在朝鮮戰爭前夕,美韓實際上早已洞察到朝鮮人民軍的相關動向,他們早已預料到一場戰爭在所難免,但誰都不能準確預料出朝鮮出兵的準確時間。對於美韓來說,6月25日朝鮮的南侵很難說是一場「奇襲」或「閃電戰」,但如果說是「一場意料之中的戰爭」似乎也難以站得住腳。從1949年開始,韓國便一直保持著戰爭的警惕,但最終的南侵卻令李承晚政府始料未及。隨著朝鮮人民軍一路南下,大韓民國政府退守釜山防禦圈,固守待援。9月15日,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一場為時三年的國際戰爭就此揭開序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