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一頁:

  ┌收機最廣┐     ┌無問自說

  ┌┤    ├故釋迦慈尊┤

  │└下手最易┘     └特向大智舍利

  │             弗拈出

  │  ┌方便中第一方便

  │  │

  唯持名一法┼可謂┼了義中無上了義

  │  │

  │  └圓頓中最極圓頓

  這一段,蕅益大師以「方便、了義、圓頓」這三種功德,來讚歎「持名」的殊勝。關於這一點,我們看「附表」第「三」,把它作一個補充說明。

  ○附表三

  「持名一法─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關於這一點,我們總共分成三段,來解釋這一個內涵:第一個,看善導大師的一個「問答釋疑」,先看問:

  問答釋疑

  問: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當中,他自己設立了一個問答說:為什麼「不令作觀」?因為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當中,他強調的是「執持名號」,所以他自己就作了一個問答說:為什麼在念佛當中,我們跟彌陀的感應道教有觀想、觀像、持名,為什麼老人家不強調觀想、觀像,而是直「直遣專稱名號」,要人家直接了當的「專稱」,就是一心一意的稱念彌陀的「名號」,這是什麼道理呢?以下我們看大師的回答:

  ┌境細┐

  ┌眾生障重┤  ├識揚神飛─觀難成就。

  │    └心粗┘

  │

  │                 ┌稱名易故

  │┌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

  ││                └相續即生

  答┼┤

  ││  ┌念念相續┐ ┌十即十生

  │└若能┤    ├者┤

  │   └畢命為期┘ └百即百生。

  │

  │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    │

  └何以故?┼與佛本願─相應故。

  │

  └不違教故─順佛語故。

  ──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他的回答,我們分成三段來解釋,看第八頁的脈絡分析。第一段當中,他說「眾生障重」,到了末法時代的眾生,他的身心世界,煩惱障、業障、報障特別的粗重。在這種身心粗重的情況之下,「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在這種粗重的身心當中,你的所觀境,觀想、觀像的所觀境太過於微細、太過於複雜;那你能念的心,如此的粗重,所以你一觀的時候,你的心就會飄動、不定,那修觀就難以成就了。「心粗」這句話,在唯識學倒是講得很清楚。唯識學上說這個「心粗」,就是說這個心沒有堪能性、沒有堪能性。什麼叫做「堪能性」呢?簡單的說,就是這個內心當中的功能差了。比如說一隻狗,它的堪能性比一隻螞蟻的堪能性強,狗的力量比螞蟻大;一隻牛的堪能性又超越了一隻狗,因為牛能拉更重的東西。我們這一念心,亦復如是。有禪定的人這一念心,他這一念禪定的寂靜心當中,他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法門,他那個堪能性強;我們凡夫的心,堪能性弱,你要他想太多的時候,它就會躁動,因為你超過他的負荷。比如說一個小孩子,他只能夠拿十公斤的東西,你要他拿一百公斤,就超過了他的負荷。我們這一念心也是這樣,我們內心當中的心啊,末法時代的心啊,躁動不安。躁動不安,你要他去觀想這麼微細複雜的境界,就超過了他的負荷。所以你一觀這個境界的時候,一超過負荷以後,就失控了,「識揚神飛」,你心就開始飄動不安;所以說這個修「觀」就很「難成就」,很難成就,很難成就三昧。這裡是講出這個問題。那怎麼辦呢?「是以大聖悲憫,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大聖」佛陀的慈「悲」,他知道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有這個問題,這個煩惱障、業障、報障的干擾太厲害了,所以「直勸專稱名字」,在本經當中,他直接的告訴我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以這樣的因緣,來招感臨終的時候,「是人終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然後往生凈土。這當中有二個主要理由,「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第一個「稱名易故」,就是說這個念佛法門,它容易達到專註,有這個專註力。這個專註力,基本上,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這一念心一個根本的方向,就是要你要能夠善取所緣境的相貌,你這一念心一定要取到所緣的相貌。比如說你修這個彌陀本尊相應,你一定要取到本尊的相狀;或者取到他的名號;或者觀想他的功德,取到他的功德,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總之,你這一念心要能夠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這當中,這個耳根是最方便了,用這個耳朵來聽聲音。印光大師說:「不但攝心,最能養神。」我們也可以試試看,比如說你在佛堂當中,你用眼睛去觀像,眼睛打開去取這個佛像,把這個佛像取下來以後,眼睛閉起來,在心中把佛像表現出來。表現不出來,眼睛再打開。七開八開,你就會覺得眼睛很累、很耗神。我們這個眼根,眼根不是很好用,眼根你用了一二個小時,你眼睛就開始累了。眼睛一累,你不休息,它就會出狀況,這個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就是這樣。所以佛陀在《楞嚴經》當中,讚歎六根門頭當中,雖然六根都能夠回光反照、都能悟入法性,但是在娑婆世界的果報當中,耳根特別殊勝,它耐用、養神。你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二十五開悟,二十四歲出家。你看《靈峰宗論》的發願文,他老人家修行不得了,他是拼了命乾的。他念往生咒一天,月念幾百萬遍;大悲咒也是一樣;拜佛也是一樣。他開悟以後,那熾然的修行(到了中年三四十歲的時候),他剛開始出家的時候,他那個時候不念阿彌陀佛的:「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他認為說:我是一個禪宗開悟的人,我是修一佛乘的,怎麼能夠跟你阿公阿婆一樣去念佛呢?到了有那麼一天,生了一場大病,病得非常厲害。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說,那是個很特殊的病,它發動起來的時候,蕅益大師講:「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但含淚念佛而已。」你看看是這種境界。這大修行人他三界的果報要結束,最後一生的時候,無量無邊的最後要算總帳的時候,所有的罪障都現前。這個時候,「七天七夜不能坐、不能卧,但含淚念佛而已。」我看到這句話很感動,蕅益大師他修行的時候,那種剛骨啊,會把這個病折磨到讓他含淚念佛,那這是非常嚴重了。那一次以後,他就開始死心踏地,歸依彌陀,萬牛莫挽。後面講到「答」的地方,蕅益大師會講了出來。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當你的身體健康、氣血旺盛、心情愉快,也沒有人觸惱你,身心都是在最好的狀態,你說你要觀想、觀像,也是可以。但是你要考慮一個問題,真正的關鍵是你的法寶,是不是臨命終能夠現前,這是個問題。在臨命終的時候,那個諸根敗壞的時候,你內心擾動不安的時候,你要把你的本尊、把你所觀的佛像現出來,看有沒有辦法呢?這就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年輕人,小時候出家,也沒什麼罪障,身體也健康、氣血也旺盛、煩惱也淡薄,你對「稱名易故」,會沒有什麼感覺(呵──),沒什麼感覺。但是你要是生了一場大病以後,那個色身的折磨苦惱、頭昏腦脹的時候,你會知道這個「稱名易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啊。你這個時候能夠找到一個歸依處,你會覺得:唉呀!這個「至簡易、至穩當」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實用。所以這個地方,佛陀慈悲知道我們臨命終有這種問題,所以第一個「稱名易故」。第二個「相續即生」。稱名易故當然容易專註、容易取得所緣境的相貌;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你還非得把所緣境保持一段時間,不是只是一剎那而已,相續力。這個善導大師講出一個臨終的標準說:什麼叫做一心不亂?這二個條件:第一個成就無間念,第二個無後念。就是說你這個佛號現前的時候,念念都跟彌陀相應,這中間沒有妄想插進來,這叫做無間,無間念。第二個無後念,無後念就是說:你前一念在娑婆世界消失,下一剎那就在彌陀蓮華化生。那你這一個念頭消失以後,就再也不起三界的念頭了,就是佛號以後呢,就是直接到往生了,無後念,後來沒有起顛倒的念頭。就是「成就無間念、無後念,謂之一心不亂」,善導大師是這個意思。在這種情況之下,成就無間念、無後念,那個佛號最容易相續了。觀想、觀像,我們也可能會一時相應,但是這個佛像要在心中,能夠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在心中顯現,這件事情就不容易了。但是佛號容易相續。所以這個地方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以善導大師他提出二個主要理由,就是第一個「稱名易故」,第二個「相續即生」。所以「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這個地方是關鍵,關鍵在這個地方。這個念佛法門「念念相續,畢命為期」。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念佛法門當然是有正行跟助行的差別,你一方面執持名號,你也可以兼修大悲咒、兼念觀世音菩薩,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正、助的分別。你不能說:我這個心中有無量無邊的法寶,現出來的時候,每一個法寶都是同等地位,那你這種情況就是雜修了。就像蕅益大師說:「今日張三﹐明日李四。」今天念佛號念了幾天,沒什麼感應,就換大悲咒;大悲咒沒什麼感應,就念地藏王菩薩。三心二意,一事無成。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念阿彌陀佛,也可能你念得不多,這個還不是重點;但是這個佛號在心中現前的時候,你內心的感覺是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就是「這個是我真正歸依的本尊」,你內心當中有這樣的心情。當然我們也不妨修修護法,本尊、上師、護法。我們可以持大悲咒來破障,兼念觀世音菩薩來滅罪,都可以;但是你內心當中對佛號,那是不能改題目,不能換來換去的。你念阿彌陀佛,念一念沒有感應,誒,我換換觀世音菩薩!你內心當中飄來飄去,那這個不能構成往生的。

  我前段時間讀台中蓮社的《念佛感應見聞錄》,它裡面講到一件事說:台中有一個居士叫李清源(木子李,清凈的清,根源的源),剛開始他是不學佛的,他同修經常參加念佛共修,他同修是很精進的,回來後經常勸他說:你要多念阿彌陀佛,這消災、滅罪,臨終往生凈土。這個李居士剛開始不當一回事,不把佛號當一回事。有這麼一天,這個李居士他開夜車,他是台汽客運的司機,開在台中縣的一個山區,到了一個山區拐彎的地方,那個經常出車禍的地方,誒,突然間熄火了。熄火了,怎麼弄就是沒有辦法啟動起來。沒辦法,這些乘客都離開了,這個車掌也下去了,去安排下一次的班次。那他就一個人在那個地方照顧車子。照顧車子的時候,過了沒多久吹來了一陣冷風,他整個人感到一股寒氣,他就開始恐怖。這一個人恐怖的時候,就要找一個歸依處,這時候就想到同修告訴他念阿彌陀佛,這時候趕快攝心念阿彌陀佛。誒,念一段時間以後,這個恐懼的感覺就消失掉了。他這個時候他就試試這個車子,誒,一啟動就啟動起來,這有感應了啊。啟動起來以後就開回去了。好,所以說我們很多事情,你有這麼一次宗教感應以後,那就有信心了。他從此以後就「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心中有一個法寶,那個感覺就不一樣了。不像一般人整天心向外攀緣,沒有一個歸依處,他心中慢慢有一個歸依處,有事沒事安住在他心中的法寶當中。經過了三年,三年以後他生了一場病,做司機運動比較少,高血壓,引生了腦中風,身體就麻痹了不能動,就住到醫院去了。住到醫院的時候,他知道時間不多了,他更加緊的念佛,又念了一年。最後臨命終的時候,那些蓮友跟他助念到晚上十二點多的時候,突然間在窗戶外面出現了一道金黃色的光茫,從外面照進來。他們想說:唉呀,這麼晚了,怎麼還有大卡車的燈光。去看看,沒有大卡車。這光從外面照進來,這個時候,他剛好斷氣。在座蓮友們都明白的在黑暗當中,看到一道金黃色的光明照下來,然後他當下斷氣。而外面去看,什麼車子都沒有。這不可思議啊,無量光、無量壽。

  當然我們講:「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是因、如是果,因地的時候念佛,果地上見佛是很正常的。當然所謂的佛,「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他能夠以無量無邊的方法出現,他能夠以身相的方式出現、以蓮華的方式出現、以光明的方式出現。但是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念念相續,畢命為期。」我看了以後我有一個感覺,這個居士他之所以成就,因為這個人老實、老實。這個凈土法門最怕的就是不老實。今天你強頭草,二邊倒,今天靠觀世音菩薩,明天靠阿彌陀佛,後天靠地藏王菩薩。你對哪一個都沒有信心,誰都不能幫助你。所以說這彌陀名號,這種本尊相應,你一應要能夠相信:彌陀決定能夠救拔你,這種通身靠倒,就像三歲的小孩子,他自己沒有辦法站,他整個身體靠在母親的身上,是這樣的一個心情,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而這種心情,要「畢命為期」,盡其一生,不改題目。這種情況之下,有什麼好處呢?「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保證萬修萬人去。這以下有人就會說:這怎麼回事呢?善導大師怎麼講得那麼肯定呢?以下是善導大師講出它的理由說:我為什麼講得那麼肯定呢?「何以故?」第一個「無外雜緣,得正念故。」善導大師他老人家並不太贊成一個人修行太雜,他強調身口意專修,身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專門讚歎阿彌陀佛,意專門觀想阿彌陀佛,身口意三密相應。他的意思就是說:你這個持名法門,你要緊的就是不要有任何的雜緣,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容易得到三昧,容易得到正念,這是第一個。你不斷的串習這個佛號,它就有力量。第二個「與佛本願相應故。」這個佛號的法門是跟彌陀本願相應的,看這個「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彌陀在因地的時候發願說:「設我得佛」,在「十方」的「眾生」當中,沒有簡別任何一個眾生,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他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至心信樂」,對我的名號要有真實的信心;第二「欲生我國」,你真正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願意投生到我的國土來;第三「乃至十念」,憶念我們的名號乃至十念。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憶念彌陀的名號,正是與佛的本願相應故。彌陀的本願就是要我們念阿彌陀佛。第三個「不違教故,順佛語故。」從經論上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無量壽經》它的三輩往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也是持名。本當中講得更明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樣子做,是隨順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這三個理由。所以善導大師特彆強調持名的方法,以持名為正行,以其他的觀想、觀像、持咒等等為助行,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再看第二段「正示行法」:

  正示行法

  攝心方便

  前面是講到持名的一個理由,這裡是講持名的方法,這當中分成二段:第一個是「攝心方便」。我先念一遍印光大師的開示: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念佛時,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楚多矣,故名凈念。

  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講到這個念佛的方法,他引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他「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任何的修行都是要成就三摩地,這「三摩地」就是三昧,翻成中文叫「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就是你對你的所緣境界,要能夠平等,心中不昏沉、也不掉舉,以這樣平等的狀態,來攝持你這一念心。使令你這一念心,在一個專一的境界裡面,相續的運轉,這個叫做等持。換句話說,諸佛菩薩的功德,都不是在散亂心的時候成就的,都是在一種三昧的情況而成就。在無量無邊的三昧當中的方法,以「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個方法,是最容易得三昧的。所以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它是一個因地,「得三摩地」是一個果地。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念佛三昧就是要以「都攝六根」跟「凈念相繼」為下手。那怎麼都攝六根呢?怎麼凈念相繼呢?印祖下面會解釋。先講「都攝六根」。說我們念佛的時候,這當中有三個內涵:第一個是「心」,內「心要念得清清楚楚」;第二個是「口」,「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第三個是「耳」,「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印祖開示的這段話,我們要特別注意,注意的就是這個「清清楚楚」。我們一般念佛人,不在乎印光大師「清清楚楚」這四個字的開示,這求多、求快,但求數目多、念得隨口溜過。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我們從緣起上說、從這個業果的角度來說,這個果報的堅固,是來自於業力的堅固。說這個人,他這個財物現前、福報現前的時候,他小時候很有錢,長大的時候還是很有錢,到老的時候還很有錢,他的財產水不能淹、火不能燒、地震不能破壞、敗家子不能破壞。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因地在行布施的時候,那個心力特別的強。罪障也是一樣,這個人業障現前,拜了《八十八佛》,拜了一百○八部還是沒有滅罪,這個罪業特別的堅固。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人因地在造罪的時候,煩惱心特別堅固,誰勸他不做,就是不能障礙他,他就是要做,怎麼勸都不行,這件事一定要做。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果報就特別堅固。這個的意思是說:我們希望我們凈土的業力、果報要堅固,凈業要能夠堅固,那你在因地的時候,你的心就要專註。你的心散散亂亂的,「口念彌陀心散亂」,那你這個凈業就非常薄弱了、非常薄弱。這個問題還不是在數目的多寡,在於心力的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你要念得清清楚楚,念得明確而有力量,不在於多,而在於專註,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你一開始用心、口、耳去念,最後把其他的眼根、鼻根、身根都攝起來,一句佛號把六根給攝住了,這個佛號在心中運轉的時候,六根不向外攀緣,這叫「都攝六根」。第二個「凈念相繼」,「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楚多矣,故名凈念。」我們開始都攝六根而念,雖然剛開始不可能完全沒有妄想,但是比你不都攝六根的人好多了,比你這個念佛,眼睛東看西看、耳朵到處亂聽的好多了,這叫「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這印光大師講這個一心跟三昧是不一樣的,這是淺深的不同。不過看這個意思,印祖前面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主要是「止」,他因地是修止,所以這個果地是禪定,所以這個我們也可以依淺深說這個一心。按印祖的意思,這「一心」主要是欲界定的等持、或者未到地定,這個禪定還是比較淺。這個「三昧」就是根本禪,初禪以上,這就不容易退轉。這是一個念佛的方法。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講表〉來補充說明,看第十頁:

  ┌都攝六根──一句彌陀念誦聽─專註力

  │

  └凈念相繼──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續力

  基本上,我們在執持名號的過程當中,印光大師主要是根據《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方法,有二個原則:第一個「都攝六根」,第二個「凈念相繼」。看「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這是成就我們的「專註力」。我們講到本尊相應,我們這一念心怎麼跟阿彌陀佛相應呢?當然主要是以名號為所緣境,就是說這個心中的名號,我們要相信這句名號,「名以召德」,總持阿彌陀佛所有功德。我們這一念心怎麼跟彌陀名號相應呢?這當中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念從心起」,這個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念佛,他這個佛號不是從心念的深處生起,他這個佛號是從嘴巴生起,他很隨便就把這個佛號念出來,他心中打他的妄想。換句話說,你這個佛號的根源,不是來自於你內心一種歸依的心,那這個佛號不能成凈業,因為你佛號最初的根源不對。這個佛號不能只是從嘴巴生起,這「念從心起」,要從你內心深處那一念至誠的歸依的心生起來,這第一個。第二個「聲從口出」,誦。你內心當中生起作意要念佛,但是這個時候還沒有聲相,沒有一個明確的所緣境。這怎麼辦呢?靠著嘴巴的震動,把這個佛號的聲音給創造出來,「聲從口出」。當然我們有時候念佛有時候止靜、有時候止靜有時候念佛,從理論上來說,這個出聲是比這個不出聲好。因為你出聲,有一個明確的聲相,你取這個所緣境容易取得。但是你經常出聲,久則傷氣,有這個問題。念半小時還好,念一個小時、二個小時,念太久就不行。怎麼辦呢?過去有一個黃念祖居士,他提出一個辦法叫做「金剛念」,這嘴巴要動,但是沒有什麼聲音,乃至你止靜的時候,嘴巴動。從嘴巴的震動當中,冥冥當中會創造一種聲相,但是他沒有聲音,聲音在唇齒之間。所以第二個「聲從口出」,我們也可用金剛持,止靜的時候用金剛持。第三個「音從耳入」。你前面所創造的聲相,要把它聽回去、聽回去。這個「聽回去」,有時候我們參加共修,有很多很多的佛號,一百多個人在念佛,在這個大殿當中有一百個聲相,這怎麼辦呢?我取誰的佛號呢?這當中要注意了,你只能夠聽你自己佛號的聲音。就是你這一念心現前的時候,面對一百句的佛號(當然一百句佛號有通、有別,合起來那是一種聲音,但是詳細的分有各式各樣高低的聲音。),這個時候我們也不去排斥其他的聲音,但是你只能夠去聽你的聲音,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去聽別人的聲音,你試試看,你一下子就打妄想,心隨境轉。因為你聽其他人的聲音,心是向外攀緣的;你聽你自己的聲音,那是「反聞聞自性」,那是「迴光返照」:這二個方向是不一樣的。但是其他的聲音可以幫忙,旁邊的聲音可以當啦啦隊,可以;但是你真正要取所緣境的相貌,是取你自己的聲相。可能它大聲,可能它小聲,甚至於它金剛念都沒有關係,你一定要取到你自己從內心當中生起、從嘴巴裡面震動所創造的那個聲相,把它取到,這個就是所謂的「聽」。那這個佛號經過這三個次第──念、誦、聽以後,這叫做你跟彌陀相應了。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它還不是強調觀想、觀像,一般的本尊相應,你看密教,它一開始修中觀、唯識的一些顯教基礎;到密續的時候,那就是須要修本尊相應了。本尊相應,身口意三密相印:身結手印;口持本尊咒、或者持本尊的聖號;那意要觀想,它要觀想的,觀這個本尊的身相。但是因為這個彌陀名號的法門,它是跟本願相應,彌陀在本願當中,他就明白的咒願:但是信、願、持名就可以相應。所以它不必涉入觀想、觀像,這是它特別的地方。就是你只要能夠把這個佛號,經過三個次第的運轉「念、誦、聽」,你就能夠跟本尊相應,就是這樣的一個特色,這個叫「都攝六根」。其次,這個只是一個點狀的相應,我們如何把這個點狀的功德,把它開展成一個成片呢?這個就要「凈念相繼」了。這當中,印光大師提出一個方法,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我們可取十句為一個片斷,你念三句停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佛阿彌陀佛,停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停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最後煞板的時候四聲:就是三三四。印光大師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平常追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沒頭沒尾的,沒有一個韻調。沒有一個韻調你就不容易攝心,七念八念佛號就跑掉了,強大的妄想就插進來了。這怎麼辦呢?印光大師說你可以十句佛號為一片,這片當中分成三小段,這三三四構成一個韻調。這個韻調在心中運轉的時候,它容易產生一種「相續力」,你這個心,容易隨這個三三四所形成的韻調,在裡面運轉,不容易跑出去,它有這個攝心的功能。印光大師真的是很厲害,真正是大善知識,大家試試看,這個法門不可思議,三三四,它這個韻調的力量很大,非常的大。這個是相續力。關於這個相續力,我們平常在活動的時候,走來走過去,都可以掐珠記數;但是打坐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把它分成五點記數法。就是說,因為你打坐,你又不能掐珠,印光大師說:打坐的時候掐珠,身勞神動,久則成病。你整個身心很寂靜,你手在那個地方動來動去──身勞,這就會影響到你的神,心神就容易浮動。那身心在這麼寂靜的當中,手這樣七動八動,就容易出毛病。這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在打坐的時候,觀想前面有「五」個「點」,這個是觀想,所以你不一定要用眼睛去看,你假想在前面的地上有五個點。如果你的心堪能性強,也可以把這五個點觀想是一個放大光明的蓮花燈,每一個點就是一個蓮花燈;如果你個觀想力薄弱,那就不必了,那只是一個相對位子就好,你知道有五的點就可以了。這當中有四點要注意:

  「五點記數」:

  一、安置地輪,令心下沉。

  二、所緣行相,清楚分明。

  三、寧可少念,不可草率。

  四、先依記數,再求圓融。

  第「一、安置地輪,令心下沉。」這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念佛,尤其是特別精進的人,他容易頭痛,這是怎麼回事呢?印光大師說:「一句彌陀念誦聽」,我聽佛號的聲音是用耳朵來聽,那七聽八聽就上火了。為什麼呢?因為印光大師叫你用耳朵聽,不是要你的心注意耳朵。比如說我要去釣魚,我這個「人」去釣魚,人不能釣魚,怎麼辦呢?當中要有一個釣竿作媒介。用這個釣竿去釣魚,我主要是我這人要注意這個魚,不是去注意釣竿。說我們這一念心,假藉耳根的因緣去取佛號的聲相,你是用心去取這個佛號,不是用耳朵去取佛號,不要去注意這個耳朵,用心去注意佛號。這個聲音是遍滿的,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你不要去注意耳朵,它三百六十度的。你如果注意耳朵的話,「心之所在,氣之所在;氣之所在,血之所在。」氣血上沖,以後你就容易有高血壓、頭痛,這個很危險。智者大師在小止觀裡面,他再三的強調:你這個取所緣境,不能在腰部以上、不能在腰部以上。有些人把這個所緣境置在眉間,這個只是暫時的對治,昏沉的時候腦筋缺氧,暫時對治;如果你經常注意眉間,你遲早出狀況的、持早出狀況,可能不會太久。所以智者大師說:這個所緣境,要嘛丹田,要嘛地輪,這個地,大地是最好。我們修行最忌諱心浮氣躁,心一定要下沉。水要讓它上揚,所以我們舌頭有時候稍微頂在上顎。這大家講練丹,這個甘露在上面,火在下面,這就對了;你如果把火放在上面,水降到下面,那就不對了。所以第一個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你一定要讓心沉下來。不過不能太沉,有些人心太沉,就昏沉了,所以心要沉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不能太沉,總之要讓心下沉。所以說這五點要安置在地輪上,這一點很重要,安立在大地。你不能把這五個點安立在虛空,這太高了,要安立在地輪。如果你會昏沉,你可以觀想這五個點都是光明相,如果你不知道光明相,你可以把所有的燈光都關掉,你去看佛前的蓮華燈,那個光明,把那個柔和的光明記下來。有些人不容易昏沉,那不須要光明也可以,那這個只是一個相對的位置。第「二、所緣行相,清楚分明。」你的內心當中,每一點念十聲,然後再這五個點當中活動,一片剛好是五十聲佛號。這五十聲佛號,只是給你一個目標,你一天要念幾片?一個攝心的方便、一個記數的方便。所以你在整個所緣境的時候,你還是去取佛號的聲音,你不要去注意這五個點,這五個點是在移動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就好了。整個過程還是「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要注意。第「三、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個要注意了。這個彌陀名號是我們心中的歸依處,是我們的本尊。這本尊在心中現前的時候,你內心當中一定要專註、嚴謹,不要草草率率的,養成一種等流習慣。有些人念佛,他有一個不好的心情,為了要求別人的讚歎,數目訂了很多。念得很多,時間根本就不夠,怎麼辦呢?就草草率率的把它念完。這怎麼能構成本尊相應呢?一點歸依的心都沒有!所以我們今天佛號在心中不現便罷,你要怎麼弄?難免人總是有輕輕鬆鬆的。但是你心中佛號一現前的時候,那你就要嚴謹了。就像你一個人經過佛像的時候,這是三寶境界,那是你歸依的境啊,你不能在三寶面前太隨便。那我們心中也是一樣,我們整個生命的歸依處是心中的佛號,我們仰仗這句佛號,使令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仰仗這句佛號,在臨命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看這個佛號對我們太重要了。那這佛號在我們心中現前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一定要非常的嚴謹,寧可少,不可草。印光大師這樣講、弘一大師也是這樣講:「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個不在數目的多,而在於你對本尊的那種覺受、那種歸依、那種信願的歸依心。第「四、先依記數,再求圓融。」我們剛開始應該給自己一個目標,我一天要念幾片佛號,那個三片、五片,乃至十片,要有一個目標。不過這個目標不要訂太多。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講到這個禪定的〈奢摩他品〉說:有些人修行的時候貪多,貪多超過自己的負荷,他下一次看到蒲團就害怕,這是不對的。這個精進力有四種力量:第一個是歡喜力,你一定要對這個修行的法門,經常的保持歡喜,你一想到要念佛,心中就歡喜,唉呀!又有時間可以念佛,真是好。你要是想到就:唉呀!又要做功課了。那你這個人很難成就了。因為你跟你所歸依的境,結的緣是一個惡因緣,那還得了!所以說,你剛開始的時候,不要求太多,你念得非常的歡喜,見好就收,停下來。你期待下一次功課的來臨,下次又增加一點點。上次我念了五片完整的,這一次念六片到十片,早上念十片、下午念十片,一遍十片剛好二十分鐘。總之,你讓自己在整個本尊的相續運轉當中,你對於佛號這個修行法門,內心當中經常保持一種歡喜的狀態,我一想到我跟本尊相應,我心中就歡喜。那你一定不能夠超過你的負荷,由少而多。今天先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推薦閱讀:

6.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洞見和真相23下——大虛法師講述
凈界法師:楞嚴經十卷(十八)
慧律法師-安樂妙寶-咒語的教念文件夾 安樂妙寶
【凈界法師】【楞嚴精華047-070】---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 - 『凈界法師...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