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中國之一:我們從哪兒來

重新認識中國之一:我們從哪兒來(2012-10-29 10:38:28)

轉載

標籤: 人類起源文明起源雜談

中國文明的起源一直是學術界感興趣的題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題目太需要人類的智慧了,是對人類智慧極限的挑戰。歷史不可能重演,更不可能複製。現代考古雖然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日新月異,幾乎每一天都會向人們傳遞一個或幾個人類過去所不知道或者說已經不記得的「舊知識」,挖掘出人類過去不曾知道或知道而已經忘記的創造遺存。然而這些遺存,這些創造,我們後人除了感嘆人類的偉大外,幾乎也毫無辦法去證明這些遺存,這些創造的過程與意義。所以,無數具有超常聰明才智的人總是熱衷於探討我們暫時依然無法獲得真切知識的起源問題。這是人類的好奇心使然,也是人類進步的前提。

要說清文明的起源,首先要說清人類的起源。而人類的起源問題遠比文明的起源問題更複雜。因為這不僅是一個科學尚無法認知的領域,而且這個問題本身又與宗教密切聯繫在一起。千百年來,人類對「我們從哪兒來」這樣的問題爭論不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傾盡全力藉助於現代考古學等科學手段加以證明,然而迄今為止並沒有給人們一個普遍能夠接受的定論。科學與宗教兩個陣營依然頑強地堅守著各自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的基本看法。

根據宗教的一般看法,人類的產生是上帝意志的體現,直截了當地說,人類是由上帝製造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根據宗教的觀點,人類的起源決不是後來的所謂所說的「逐漸進化」,而是「一次性」生成。

宗教的這個說法當然也沒有辦法予以證明。但同理,也沒有辦法證否。因為科學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辦法證明人類不是由上帝創造的。所以宗教的這個說法幾乎一直支配著人們對人類起源這個問題的一般看法。

與宗教的看法不同,所謂科學的人類起源論,主要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代表,強調人類是由其他生物演化、進化而來的。達爾文在《物種起源》這部名著中指出,物種的形成及其適應性和多樣性主要在於自然選擇,生物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和彼此競爭而不斷發生變異。適於生存的變異通過遺傳而逐代加強,反之則被無情淘汰。用近代中國「西學第一人」嚴復所規範的譯文說,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達爾文不僅研究了一般物種的進化,他還研究和探討了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按照他的看法,人類是由古猿的一支演化而來的,人的形體也是演化而成的,如四肢,由於常用前肢攜帶物品、進行勞動,後肢就自然承擔了行走的任務,久而久之,原本四肢行走的猿就逐步進化到直立行走。

人類起源於古猿,只是達爾文研究物種起源時的一個假說,然而這個假說由於受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推崇,在後來很長時間成為人類起源的惟一結論,人們普遍相信我們人類的共同祖先就是那隻長相醜陋的古猿。我們所能看到的一般教科書、歷史博物館,幾乎都是將人類的祖先解釋成一隻古猿。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中,恩格斯甚至根據達爾文的理論進一步推論,以為從猿到人並不是一種自然進化,而是 「勞動創造了人」,是由於火的使用,終於使人類脫離了動物界。

根據這一判斷,人們想像,在好幾十萬年以前,在地質學家稱作所謂「第三紀」的地球發展階段的某個還不能確切的肯定時期,據推測是在這個階段的末期,在熱帶的某個地方,大概是在現代已經沉入印度洋底的一片大陸,生活著一種特別高度的類人猿。這種類人猿就是人類的祖先,他們渾身上下長滿了毛,有須和尖聳的耳朵,成群的生活在樹上。

後來,由於部分地區的氣候發生了變化,森林減少了,氣候乾燥了,古猿也只能被迫走出森林,下地生活。這些古猿,大概首先由於它們生活方式的影響,使手在攀援時從事和腳不同的活動,因而在平地上行走時就開始擺脫用手幫助的習慣,漸漸用後肢走路,用前肢取物,用樹枝或石塊禦敵。於是這些古猿在生存環境改變的過程中漸漸地改變著自身,逐步直立行走了,逐步學會製造和使用簡單的石器工具了。這就完成了從猿轉變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的說法,從猿到人的轉變經過了好幾十萬年的漫長過程,其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手的進化與運用,由於手變得越來越自由,不僅能夠不斷地獲得新的技巧,而且可以通過遺傳將這種靈活性的技巧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樣,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而且是勞動的產物。只是由於勞動,由於和日新月異的各種動作相適應,由於這樣所引起的肌肉、韌帶以及在更長時間內引起的骨骼的特別發展遺傳下來,而且由於這些遺傳下來的靈巧性以越來越新的方式運用于越來越複雜的動作,人的手達到這樣高度的完善,人的大腦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高度發展。在這個基礎上它才能彷彿憑藉魔力似地進行各種各樣的藝術創造,語言產生了,意識覺醒了,古猿突然在一天不再是古猿是人了,於是人類社會形成了。這就是達爾文進化論影響下的勞動創造了人的基本觀點。

在這種觀點影響下,至少我們現在的中國人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教育:根據那些科學考察證明,人類起源於動物界,人是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但是,自從人從動物界分化出來以後,人又遠遠超越動物界,成為自然界的改造者。

在過去差不多兩百年的時間裡,達爾文進化論主宰著人類起源研究的方向,被奉為人類起源研究不可逾越的「雷池」。科學在破除舊的迷信的同時,卻把科學本身又樹為一種新的迷信。

達爾文進化論對人類起源的研究自有其貢獻,但是如果將這個理論作為顛撲不破的真理,似乎也有其局限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不斷深化,新的現象也不斷被發現,一些舊有的理論體系對這些不斷出現的新現象不能給予合理的解釋,必然要受到質疑和再探討,新的學說也就有替代舊學說的可能。

首先對達爾文進化論進行挑戰的是現代醫學中的解剖學,通過解剖醫學的成就,科學家發現達爾文進化論對人類起源的預設可能很有問題,至少在解釋體系上是不那麼圓滿的。

根據達爾文和恩格斯提出的原則,後世歷史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甚至包括一些哲學家,都加入了人類起源問題的猜想,但基本上都囿於達爾文和恩格斯的理論,根據各地化石的發現,想像和描繪出人類脫離古猿後的發展歷程,即:猿人—古人—新人,這樣三個階段。古人階段有時又稱為早期智人階段,新人階段有時又稱為晚期智人階段。這三個階段體現了遠古人類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基本上是一個直線的演進過程,即進化過程。

三個階段呈現出遞增趨勢,體現出進步和進化,如在猿人階段,人腦較少,大約只有六七百毫升,而到了古人又稱為智人階段,腦容量進一步加大,接近於現代人的水平,結構也較猿人複雜。

在工具製作和使用方面,猿人早期能夠製作一些粗糙的石器,到了萬起接近現代人類,能夠打造比較複雜的石器,石器的使用也有了初步分工,更重要的是知道並有辦法長期保存火種。到了古人階段,能夠人工生火。到了新人階段,石器種類繁多,分工細密,甚至有了磨製石器。且出現了骨器和角器。

至於人們的意識,按照進化論的觀點也是逐步複雜。在猿人階段,意識開始發生,但非常簡單。到了古人階段,人們有了死後埋葬的習俗,表明的人們的意識已經複雜,有了「往生」觀念;人們有了原始衣服,有了羞恥意識。至於新人階段,人們已經能夠進行繪畫、雕刻、裝飾等藝術創造,有了明顯的美的追求。

這些都是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經典的,具有唯物史觀特徵的人類起源論。可能是達爾文、恩格斯之後的學者們太過於將這個過程美化、細化,結果使這個過程太過單一,太過整齊,因此仔細想來,也就疑點多多。

依據現代解剖醫學證明,人的聰明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腦容量的多少。有的白痴,其腦容量可能超出常人很多。而且根據各地考古發現,至少在過去五萬年,人的腦容量並沒有發生多大改變,但是卻從新人過渡到完全的現代人。階梯進化論在這裡就顯現出了自己的矛盾。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國際考古學界還有人認為早期古人類存在著兩個種群,一個是「能人」,一個是「直立人」。許多考古發現藉助於達爾文的理論對這些現象進行解釋,進一步強調是能人的繼續進化發展出來了直立人,然後再由直立人繼續進化發展出現代人。

從「能人」到「直立人」這個比較經典的說法統治國際學術界很久,然而最近若干年的考古新發現和現代醫學成就似乎傾向於否定這種學說。因為,隨著人類史前遺物遺迹發現的越來越多,舊有的進化論的觀點對這些複雜的新現象無法給予合理的圓滿解釋。

考古人員在肯亞圖爾卡納湖附近發現了一塊「能人」的下額骨化石。正是這塊化石對先前國際考古學界盛行的達爾文進化論提出了嚴峻挑戰。

研究顯示,這塊化石源於一百四十四萬年前。這個結論使科學家大吃一驚,因為這個時間比已知的「能人」存在時間至少晚了二十萬年,已經進入「直立人」生活時期。可是根據現代人類進化史,也就是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的原理,「能人」與「直立人」是不可能並存的。

根據國際考古學界的一般看法,能人生活在距今三百萬年到一百五十萬年之間,應該是第一種能夠熟練製作使用石器的古人類;直立人生活在距今一百八十萬年至二十萬年前,是比能人進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類。並且一般認為直立人是由能人進化而來,隨後又進化成早期智人。

但隨著新出土化石帶來的發現,考古人員推測,應當是距離現在較近的「直立人」進化成了早期智人,並一步步演化為現代人。而「能人」可能在進化過程中消亡了。如果這個結論是真的,那麼「能人」和「直立人」應當存在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又是誰呢?對此,科學家們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

科學家還沒有找到能人和直立人的共同祖先,但這個假設卻對已有的人類起源理論給予顛覆,那就是能人與直立人並不是直線式的進化關係,他們曾經相互並存長達五十萬年之久。繼續推論,既然能人和直立人應當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他們兩個也只有直立人是後來人類的祖先,那麼「能人」這個物種演化、進化成了什麼呢?難道就這樣消亡了嗎?

能人與直立人「並存」的關係使先前人類起源演化的理論變得不再那麼可能。真實的歷史存在或許是,能人和直立人等長時期以來都是作為獨立的族群分別存在著,他們有著各自的生態區域,這樣既可以避免了不必要的競爭,也導致了他們在生存條件諸如飲食等方面的差異。

可惜的是,這些不同的族群作為獨立的存在並沒有永遠下去,或許是自然條件的突變,或許是其他不知的原因,總之,在後來的人類演化中,只有智人族群適應了變化後的環境,繼續生活在這個星球上,成為現代人類的惟一祖先。

在人類起源問題上,有兩個基本概念,即人科的起源和智人(晚期智人即現代人)的起源。從現在各國科學家所掌握的考古化石分析,國際科學界在人類起源問題上有一個基本共識,即人科的共同祖先大約於七百萬年至五百萬年前起源於非洲。至於智人的起源,則存在著兩種假說,一種為「非洲起源說」,即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現代人類的祖先在大約二十萬年前起源於非洲,然後在距今十萬年以內離開非洲,向亞洲和歐洲擴散。1980年代以來,一系列DNA研究證明為現代人非洲起源說提供了大量強有力的證據,所以這個觀點在國際學術界占多數。

占多數當然不意味著全體一致,事實上非洲起源說也有一個不易克服或不能自圓其說的重要缺陷,即缺乏十萬年前至二十萬年前現代人化石的支持。所以國際學術界還存在另外一種觀點,即認為各大洲的人種是由當地的早期人類連續性進化而來,即現代人是在歐亞非各州各自起源,並不存在一個共同的祖先。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為什麼這個惟一的人類祖先卻繁衍出白種人、黃種人、黑人和棕色這四大人種呢?現代科學已經能夠證明,人種的不同並不是變異的結果,而是從來如此。所以如果說智人族群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祖先的話,那麼這個智人族群在當時至少要有四個不同的分支。總之一句話,人類起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任何假設都必須建立在多元的框架內,而不是單一的、直線的和惟一的。這個觀點可以概括為「多區域論」,即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都是從當地的直立人發展而來的,不存在惟一的東部非洲起源論。


推薦閱讀:

即使有錢也不能當別人爸爸
普京被推舉為2018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中國茶分為六大類(附十大名茶)
日本聯合美法英在南海刷存在感,中國為何加緊釣魚島巡航反制?
柯倩婷:中國女性解放正遭遇滑鐵盧

TAG:中國 | 認識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