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國家未盡洪荒之力也能增長秘決何在?借鑒中國!

  原標題:東亞發展中國家未用盡洪荒之力也能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秘決何在?借鑒中國!

  中國根據其獨特的國情,創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經濟模式。中國的新自由主義者聲稱,「如果中國拋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那麼中國將從中受益」。結果,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反對者和許多支持者之間有時甚至達成一個共識:其他國家不應模仿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但這種說法和另一個事實相矛盾。鄧小平不僅強烈堅持中國特色——一切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而且也指出:「我們努力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

  一但經濟規律本質上具有普適性,而非只適用於某個具體的國家。習近平也強調:「只有堅持經濟發展規律,我們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基本規律。只有按歷史規律辦事,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

  二是這種明顯的矛盾經不起一點推敲。容易混淆的地方在於「模仿」這個詞。不僅每個國家不同,而且每個國家自身在每個時間點也是不同的,比如2015年的中國和1949年的中國就不同。因此,如果任何國家試圖全盤模仿中國的政策,那麼其無疑會犯錯。儘管如此,其他國家仍可以借鑒中國,即學習中國如何順應國情和客觀經濟規律,以及分析如何利用這些規律為本國服務。事實上,下文對東亞發展中國家的分析,解釋了為何其他國家借鑒中國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將首先論述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說明為何新自由主義者認為其他國家不應借鑒中國的觀點應被拋棄的原因。其次,我將論述東亞發展中國家發展趨勢,說明為何他們借鑒中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國所取得的經濟和社會成就

  從社會福利和生活水平角度而言,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給其人民帶來的紅利,無疑優於資本主義制度:

  根據最新的國際可比數據,從1978-2014年,中國的消費(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質基礎)年均增長7.9%。這一增速高於任何國家,也即是說優於任何資本主義國家。

  眾所周知,就社會條件而言,平均預期壽命是反映人類社會總體福祉的的最佳指標。這是因為預期壽命涵蓋了所有正面因素(高收入、良好的醫療保障、終身教育、環境保護等)和負面因素(貧困、糟糕的醫療保障、缺乏教育、污染等)的影響。就國際比較而言,中國民眾的預期壽命比人均GDP發展該有的水準高出三年,顯示非經濟因素(醫療、教育等)對中國民眾預期壽命的正面影響,遠遠大於眾所周知的污染等負面因素的影響。

  中國的減貧記錄更是無與倫比。按照世界銀行界定的國際貧困線標準,從1981年至今,中國帶領7.28億人擺脫貧困,同期世界其他地區加起來則僅有1.52億人擺脫貧困——中國的減貧人口數量對世界減貧成就的貢獻率為83%。

  顯然,從人類福祉而言,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給其人民帶來的紅利,遠優於任何資本主義國家。但即便中國取得了了這些無與倫比的經濟和社會成就,反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人也仍然提出,「中國經濟效率低下」——更確切地說,「中國投資效率低下」。典型的例子是《商業周刊》稱:「中國每創造1美元GDP需要投資5-7美元,而北美、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地區只需要投資1-2美元。」遺憾的是,「中國投資效率低下」這樣的說法也屢屢在中國部分媒體現出現——我用「遺憾」這個詞,是因為這樣的說法,明顯是完全錯誤的。

  中國和中上收入經濟體的增量資本產出率對比

  相信大家在我論述中國投資效率的細節之前,就對「中國投資效率低下」這樣的說法產生懷疑。因為中國的消費增長率、人均GDP增長率、減貧成就均優於任何主要經濟體,「中國投資效率低下」這樣的結論,當然完全不可信。而且,詳細的數據也印證了該說法失實。

  我發表在新浪財經的文章《中國的投資效率到底有多高?》對中國的投資效率,給出了詳細的分析。在該文中,我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增量資本產出率(ICOR)進行了比較。增量資本產出率是衡量一個經濟體投資效率的主要指標,即GDP增長1%所需投資總值佔GDP總值的比重。增加產出所需的投資越低越好,亦即增量資本產出率越小,投資效率則越高。為避免本文過於冗長,我僅在此對中國的投資數據做一下總結。應指出的是,按照國際標準,中國屬於「中上收入經濟體」,所以如下僅摘錄中國和中上收入經濟體增量資本產出率的比較:

  「為釐清事實,本文對中國的投資效率進行了系統性的國際比較分析。比較非常全面,涵蓋佔全球GDP總量97%以上的經濟體。結果清楚地顯示,『中國投資效率低下』的說法毫無根據。事實相反,按照國際標準來看,中國投資效率非常高……中國屬於中上收入經濟體,該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的44個國家。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在2014年數據分析中,中國的投資效率排在第15名;在2009-2014的跨年數據分析中,中國排在第16名。這說明,中國的投資效率能夠排進中上收入經濟體的前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的中上收入經濟體的投資效率都比中國低。」

  如圖1所示,中國的增量資本產出率為6.1,均優於世界平均水平(8.8)或中上收入經濟體整體水平(8.0)。

圖1

  東亞發展中國家GDP年均增長率對比

  上文總結了中國的增量資本產出率數據,我在本節將總結東亞發展中國家的GDP年均增長率數據。為避免經濟周期短期加速和減速的扭曲,我為大家呈現的是東亞發展中國家(人口至少五百萬)過去5年的GDP年均增長率數據。如圖2所示,這些經濟體中經濟增速最快的是中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在這些國家中,中越兩個國家都把自身定義為社會主義國家,寮國和柬埔寨則沒有把他們定義為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寮國自稱為「人民民主共和國」。

  雖然越南官方宣稱,其沒有借鑒中國,而是自主選擇了具有越南特色的獨特道路。但事實上,越南借鑒了中國經濟改革的基本經驗。寮國和柬埔寨的經濟政策也深受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和越南的影響。因此,這四個國家為借鑒而非機械模仿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強大影響力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從數據上看,這樣的政策,即「中國影響力」,幫助東亞創造了最快的經濟發展速度。

圖2

  中國模式適用於不同經濟發展階級的國家

  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東亞創造最快經濟增速的事實是受益於「中國模式」,而且「中國模式」並非僅適用於特定發展階段的國家。如圖3所示,柬埔寨、寮國和越南的人均GDP在東亞主要發展中國家中最低,中國的人均GDP在本地區發展中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馬來西亞。也即是說,「中國模式」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國家都取得了成功。

圖3

  東亞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增長受益於資易和固定投資快速增長

  通過分析受中國模式影響的經濟體,發現其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和中國如出一轍,均具有三個主要的宏觀經濟基本面。[page]

  首先,所有這些快速增長的東亞發展中國家經濟非常開放,或者用更基本的經濟學術語來講,就是所有這些國家都最大化地利用了國際勞動分工。具體如下:

  2015年,中國的貿易佔GDP比重為42%,明顯高於三個最大經濟體中的其他兩個國家日本(37%)和美國(28%);

  經濟快速增長的小型經濟體,如印度支那三國(越南、寮國、柬埔寨),其貿易佔GDP比重,高於比較大的經濟體。這三個國家的例子顯示,貿易在其經濟中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按照當前匯率計算,2015年寮國貿易佔GDP比重為79%,柬埔寨為141%,越南為179%。

  固定投資呈上升趨勢

  受「中國模式」影響快速增長的東亞發展中經濟體的第二個特點是,其固定投資佔GDP比重呈強勁上升趨勢。以其採用中國經濟改革模式後最早的固定投資佔GDP比重數據為例:

  最新的國際可比數據顯示,中國固定投資佔GDP比重從1978的29.4%升至2014年的44.3%;

  越南固定投資佔GDP比重從1989的13.2%升至2015年的24.7%;

  柬埔寨固定投資佔GDP比重從1993的10.8%升至2015年的21.2%;

  寮國固定投資佔GDP比重從2000的13.9%升至2015年的32.9。

  投資效率非常高

  受「中國模式」影響快速增長的東亞發展中經濟體的第三個特點是,投資效率非常高。中國的例子上文已經分析過了,這裡就不再贅述,因此,如下將為大家呈現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的投資效率數據。

  要準確評估一個國家的投資效率,就有必要對其與類似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進行比較。原因正如亞當?斯密的分析所指出的,從世界經濟發展軌跡來看,隨著經濟發展,固定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呈上升趨勢——斯密的這一結論得到了李嘉圖和凱恩斯的印證。正如馬克思所分析的,這一過程出現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固定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呈上升趨勢,增加了勞動社會化,這導致生產過程中的間接投資相對直接投入上升。這一過程的詳細分析請見拙著《一盤大棋?中國新命運解析》。當代數據也完全印證了斯密和馬克思的分析,詳細分析請見拙文《中國的投資效率到底有多高?》。

  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中國屬於「中上收入經濟體」,所以其投資效率是與其他中上收入經濟體相比較。但越南、寮國、柬埔寨都屬於「中低收入經濟體」,因此其投資效率也是與同一發展階段國家作比較。如圖4所示,這三個國家2014年的增量資本產出率是與中低收入經濟體作比較——有必要再提示一下,增量資本產出率越低,表示投資效率越高。寮國和越南的增量資本產出率均為4.0,柬埔寨則為3.0,因此三者的增量資本產出率均比中低收入經濟體整體水平(4.6)低,意即更有效率。

圖4

  為表明筆者不是有意選擇有可能造成數據失真的單一年份數據,特為大家呈現2009-2014年間的整體投資效率。如圖5所示,越南的增量資本產出率均為4.5,寮國為3.5,柬埔寨為2.6,均低於中低收入經濟體整體水平(4.6),意即更有效率。

  經濟的開放性,固定投資佔GDP比重呈上升趨勢,加上高效投資,幫助這些受「中國模式」影響的經濟體快速增長。

圖5

  結論:借鑒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會帶來巨大的利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本文開頭給出的數據已顯示,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不但不效率低下,反而創造了高水平的投資效率。上節給出的數據也顯示,社會主義國家越南與受「中國模式」影響的寮國和柬埔寨的投資效率也很高。中國和越南的例子均顯示,「社會主義國家投資效率低下」之說是完全錯誤的。

  「中國模式投資效率低下」的說法出現的原因顯而易見。自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幫助中國創造了人類史上最快的經濟發展增速。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制度幫助中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這種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的智慧結晶,也凸顯了中國思想領導力。有必要了解的是,這種制度的基本特徵是使經濟發展更有活力,這種模式不僅適用於中國,而且也適用於其他發展中國家,而這對鼓吹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模式的中國共產黨的國內外反對者,不啻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為何「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效率低下」這種完全錯誤的說法會出現的原因。

  新自由主義者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反對者一再重複「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導致投資效率低下」說法,不能不使人聯想到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的一句名言:「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儘管戈培爾是否真的有說過這句話存有爭議,但他的確說過:「取得預期效果的宣傳才是好的宣傳,反之則是壞的宣傳。」,以及「人民大多數比我們想像的要愚昧得多,所以宣傳的本質就是堅持簡單和重複。」對新自由主義者和反社會主義者來說,如果「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導致投資效率低下,因而中國應該擁抱資本主義!」這種完全錯誤的說法令人信以為真,那麼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成功的宣傳。

  更廣泛地來說,正如本文分析的趨勢顯示,人類福址和中國的民族復興是關乎中國和全人類的非常嚴肅的問題,容不得弄虛作假。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遠非效率低下,反而幫助中國取得了世界上最快的經濟發展增速,世界上最大的社會進步。

  但這並不是說,任何國家都可以機械模仿中國的經濟政策——這會導致犯嚴重的錯誤。但正如從借鑒中國的國家的傑出表現看,學習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會帶來巨大的利益。


推薦閱讀:

菲新總統:若與西方談南海總沒進展 兩年後就和中國談
2017中國最美油菜花評選 | 請為自己家鄉投上一票。
中國行政區面積表
對中國人來說,健身究竟有多難?
中國茶文化大搜集

TAG:中國 | 國家 | 東亞 | 借鑒 | 洪荒 | 洪荒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