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科學的哲學化 5.3意識學的哲學化
魚 火蜥蜴龜雞豬牛兔 人類不同物種胚胎髮育的比較前面從邏輯上肯定了並非只有人有意識。但是否有事實依據?我們可以從遺傳學和行為學兩方面來尋找依據。人類基因組是人類的遺傳物質(其化學本質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包含所有的基因序列及非基因序列。人類基因位於染色體上,有三類,它們分別編碼為蛋白質、轉運核糖核酸和核糖體核糖核酸,其中編碼為蛋白質的基因大約有10萬個,它們在表現各種生理作用和生命現象中起決定性作用,是最重要的一類基因。而所有這些遺傳物質都是從最簡單的原始生命微生物演化而成。生物遺傳學的研究報告稱,其它生命體與人類的遺傳基因差別不大。比如人與果蠅共享60%的遺傳信息,老鼠和人共享著80%的遺傳物質。在一項由政府資助、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領導的「狗基因組計劃」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15個科研機構的兩百多名研究人員經過兩年多時間,完成了對一條名為「塔莎」的拳師狗的DNA測序工作,並繪製完成了狗的基因組圖譜。研究人員將「塔莎」的39對染色體共計1.93萬個基因,包含24.1億個DNA鹼基對編譯完成,並列出250萬個單核甘酸多態性目錄。研究發現人類擁有約30億對DNA鹼基對,僅比狗多6億對,其中約有6.5億個鹼基對與狗部分相同。在1.93萬個狗基因中,至少有18473個與已識別的人類基因相同。狗與人近96%基因相同,這說明人和狗不僅曾擁有共同祖先,而且兩者的親緣關係還比較近。由陳竺院士領銜的中國科學家加入了名為「智能基因探索」的國際計劃,通過對黑猩猩等基因組的研究,揭示生命進化及不同種類生物之間差別的奧秘。初步的研究結果稱,人與黑猩猩在鹼基對排列上98.77%完全相同,差異只佔1.23%,而不是原先認為的1.5~2%。而人類自身,不同種族的人類個體的最大基因差異在0.15~0.3%。也就是說,從遺傳基因的角度,其它物種與人的親緣越近,基因差別越小,反之越大。這種關係反映出從最原始的生命到人之間的遺傳基因同樣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生命體的所有特質都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基因的量變和質變與意識的量變和質變是否也具有相關性?黑猩猩與人百分之一的基因差別導致的是意識有無的差別?還是在意識上質的差別?從行為學上,傳統的觀念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人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一般動物則不能;人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般動物則不如;人有較強的思維能力,一般動物則不如;人有強烈的學習和創造能力,一般動物則不能。類人猿經常可以利用相同的材料製造不同的工具。在所有類人猿當中,黑猩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頻率最高。根據已知的記錄,它們的各種工具有多達19種用途。生活在坦尚尼亞馬哈勒國家公園裡的一群黑猩猩就知道如何利用小樹枝將螞蟻引出洞。 並不是任何樹枝都能使用,黑猩猩必須對它們進行加工,剝去樹皮,讓它們變得又細又滑,這樣才能伸進螞蟻洞里,讓獵物爬上來。在黑猩猩的各種行為中,似乎只有用樹枝捕食螞蟻這一種是一年到頭都有的。除此而外,西非森林裡的黑猩猩已經學會用兩塊石頭,配合著把堅果敲開。這種工作難度很大,因為除了要使用兩塊石頭外,它們還要設法對準堅果。這表明,黑猩猩非常善於學習,每當成年黑猩猩用石頭砸堅果時,無論是年輕的、年幼的,還是剛出生的小黑猩猩,它們都會在一旁仔細觀察。於是,經過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乃至七年之後,它們也能逐漸掌握這種用石頭砸堅果的技巧。
據學術期刊《今日生物學》報道。在非洲塞內加爾,科學家記錄下了野生黑猩猩嘗試用木棍制的「矛」伸進洞穴,把一種名為「小從猴」的小型靈長類動物拖出來獵食的過程。這些「矛」平均每根長約50厘米,直徑11毫米。黑猩猩製作「矛」的基本步驟是:找到一根木棍,折成兩半,用牙把斷裂的兩頭磨尖。將「矛」戳進樹洞刺猴,叼出獵物來。雖然在不下22次的跟蹤錄像中,科學家們只記錄到黑猩猩成功了一次。但也足以說明黑猩猩正在嘗試使用工具。科學家們甚至拍到了黑猩猩捕魚的鏡頭。2008年4月30日,在印尼的婆羅洲拍攝到一張珍貴的照片,一隻野生雄猩猩竟然會使用用樹枝做成的「長矛」來捕魚。科學家們認為,這是目前為止在猿類動物中發現的最複雜的行為之一。烏鴉也是一種善於製造工具的動物。科學家一致認為,烏鴉製造工具的本領足可以和黑猩猩相媲美。露兜樹長滿刺的長葉是烏鴉最好的工具,可以幫它刺探倒塌樹榦中的幼蟲。此時,烏鴉展示出了嫻熟的技巧。為了製造工具,烏鴉也花費了不少心血。事實證明,它並不是在隨意裁剪露兜樹葉,而是在認真地沿著葉脈進行切割,因為這樣既可以保證長度,還能保留一邊的鋸齒。這一本領必須通過後期學習才能獲得,所以,小烏鴉的學習任務的確很艱巨。不過,熟能生巧,隨著時間的流逝,小烏鴉最終都能學會使用和製造工具。它們有的將樹枝做成探針,有的甚至做成鉤子。在發現不好使時,它們會再次回到了工作台上重新製作。這種耐性就連靈長類動物也會自嘆不如。牛津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鳥籠中餵養了4隻年幼的新蘇格蘭烏鴉。等烏鴉長大後,他們將烏鴉放入動物園的大型鳥舍中。鳥舍里有許多小樹枝,還有一些食物藏在岩石的縫隙里。科學家向其中兩隻烏鴉演示了如何用樹枝從岩石縫隙中獲取食物,卻沒有向另外兩隻進行類似的「技能培訓」。結果證明,受過培訓和未經培訓的烏鴉都能熟練地將小樹枝簡單加工後,從岩石縫隙中「挖掘」食物,說明後者具有向前者學習的能力。英國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禿鼻烏鴉甚至可以把一根直直的鐵絲彎成鐵鉤,把藏在玻璃直筒中的食物小桶鉤出來。這個實驗說明,鳥兒適應環境的能力大大超出我們的想像,當遭遇環境的巨大變化不能直接從自然界中取得食物時,或許它們就會製造工具覓食。據英國媒體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章魚竟然能用其觸腕將椰子殼移走,當作自己的藏身之所。章魚的這一絕技令科學家吃驚不已,這同時也是他們首次發現章魚使用工具的案例。
海豚的大腦十分發達,被認為聰明程度僅次於人類。一條成年海豚的平均腦重為1600克~1800克,比人腦還重。而且海豚的大腦皮層非常發達,上面布滿溝回,遠遠高於獼猴而僅次於人類。日本遠洋漁輪濫捕濫殺海豚,但海豚也並不「束鰭待斃」。它們的智慧是魚類無法相比的。首先,海豚懂得跳高會帶來危險,所以並不盲目的跳出海面。每當漁輪駛近時,它們就緩緩地在水下潛游。它們的呼吸動作也變得十分輕巧,只是把呼吸孔露出水面短短几秒鐘,就馬上潛入水下,而且往日在呼吸時噴濺而起的水花也不見了。這樣,漁輪上的瞭望哨就難以發現目標。其次,可愛的海豚有著驚人的分辨能力。不論在水面還是水下,海豚都能區分出正在駛近的船是一艘危險的漁輪,還是一艘沒有危險的普通船。更有甚者,在某些海域的海豚似乎全部掌握了漁輪活動的底細和規律。於是,它們不再避開漁輪,有時甚至向著漁輪游去。當然,海豚不會游到漁輪的左舷一側,因為它們知道,拖網就是用絞車或吊車從左舷拉上甲板的,但在右舷一側沒有危險。這裡漁民對它們毫無辦法。最精彩的是,有些海豚已經在向漁民們發起挑戰。當漁輪張開大網後,一些斑海豚滿不在乎地和金槍魚一起游進了網口。在收網之前,斑海豚自管捕食鯖魚,彷彿不知道自己已經身陷人口。漁輪開始收網作業了,但斑海豚們仍若無其事地躺在水面上,看上去像是在裝死;因為它們知道,為了起網,漁輪必然要來一個倒車,此時靠近左舷的網沿會沉下水面大約20秒鐘。斑海豚正在等待這一時機的到來,網沿一下沉,它們就不慌不忙地魚貫而出,那些浮在魚群上面裝死的斑海豚也就尾隨其後竄了出去。全部海豚漏網以後,興奮活躍的它們會在離漁輪不遠的地方表演幾個漂亮的跳高動作,似乎有意氣氣那些目瞪口呆的漁民。(摘自網文為什麼說老鼠和我們人類是兄弟?,http://wenwen.soso.com/z/q593243.htm)。這樣的行為難道是無意識的?5.3.4 植物的意識動物有意識,植物有意識嗎?這一想像過於大膽,我們還是看看近年來的研究結果再下結論。愛丁堡大學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的安東尼·特里瓦維斯教授說:「植物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蠢。實際上,它們的力在某些方面還超過了人類。」在發芽的過程中,即便是微小的種子也能感覺到20種不同的因素。比如一年中的時間和光照的位置等。種子利用這些因素來確定發芽的正確時間。植物有觸覺嗎?當昆蟲掠過著名的食肉植物捕蠅草的「觸鬚」時,它的「下巴」就會合上,不幸的昆蟲就成了瓮中之鱉。倫敦大學學院的醫學生理學家約翰。拍登一桑德森給捕蠅草綁上電極,他發現,當捕蠅草的觸鬚被碰到時。便會產生類似動物神經衝動的電脈衝。然而兩者的反應速度卻大不相同:動物神經衝動的傳播速度為每秒100米,而植物體內電脈衝的傳播速度僅為每秒3厘米。給人印象最深的「快速」反應的例子也許就是生長在婆羅洲雨林中的含羞草,這種草在當地被稱為「痒痒草」。如果你碰了這種草的葉子,它就會在幾秒鐘之內結作一團。有17個不同科的大約1000多種植物是有觸覺的。它們的這種反應能力十有八九是從細菌(即所有植物的祖先)那裡繼承來的。細菌可以通過產生微弱的電信號對刺激作出反應。(http://www.bioon.com/popular/plant/flowers/200404/13562.html)。植物有視覺嗎?格拉斯哥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加雷思.詹金斯通過實驗證明,植物有覺察光的蛋白質。植物組織內含有名為crytochrome和phytochrome的光敏色素蛋白質,它們可以「分辨」光的強弱。這種能力很可能使植物可以看到我們視分所看不到的波長,並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植物能感覺光照射過來的方向,光的方向使植物知道早上什麼時候該「醒來」,同樣也能促使植物額外分泌棟精和堪非醇這兩種無色色素,這兩種色素能濾出強烈的陽光,並發揮「遮光劑」的作用來保護植物免受強烈的紫外線B的照射。美國農業部的植物生理學家邁克爾.卡斯拍鮑爾花了30多年的時間研究植物是如何感知光的。他的研究正在給植物的生長方式帶來一場不知不覺的革命。幾十年來,農民在不透水的黑色塑料大棚里種植莊稼目的是留住水分,為幼小植物的根部保暖和阻止雜草生長。但是,卡斯鉑鮑爾發現,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光照的波長與強高植物的質量和數量,甚至可以改善植物的風味和對蟲害的抵抗力。這是因為對顏色敏感的光敏色素蛋白質phytochrome可以識別某些波長的光的強度,特別是紅光和「遠紅外」波長範圍內。儘管「遠紅外」光對光合作用沒有幫助,但是它卻能使植物感覺到從其他植物葉片上反射來的光。於是植物就會認為自己受到了包圍,處境危險,其他植物要「偷走」生死攸關的陽光。它開始爭奪陽光,把原來用於根部生長的能量轉用於增加高度和果實上面,從而改善了散布用於繁殖下一代的種子的機會。卡斯鉑鮑爾在野外試驗中使用了不同顏色葯塑料薄膜。用紅色薄膜覆蓋的植物能「感覺」到「遠紅外」光的增加,並且比用黑色薄膜覆蓋的植物長得快。改用紅色薄膜使產量增加了20%至50%。(http://www.bioon.com/popular/plant/flowers/200404/13562.html)。植物有嗅覺嗎?新華社北京2000年8月6日駐東京記者張可喜等報道:日本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植物受到傷害時會釋放出特殊的化學物質,以向周圍的同伴發出警告,促使其它植物採取防禦措施。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讓葉蟎啃咬利馬豆的葉片,結果發現,被啃咬的利馬豆會向空氣中釋放出特殊化學物質,激活鄰近利馬豆的某些基因,促使它們產生令葉蟎厭惡的氣味。如果用剪刀修剪利馬豆葉片,那麼受傷的利馬豆會釋放出揮發性物質,有利於給自身傷口消毒、促使傷口儘快癒合,但鄰近利馬豆對這些物質卻無動於衷。當利馬豆收到葉蟎的攻擊時,它變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甲水楊酯,它可以吸引食肉蟎趕來吃掉葉蟎。科學家猜測,害蟲啃咬植物時,其唾液中的化合物可能會促使植物對同伴發出特殊警告。而剪刀不會帶來什麼特別的化學物質,因此受傷植物發出的警告信息也不同,鄰近植物收到信息後,會明白目前的傷害是無法抵禦的,因此索性不採取防衛行動。上述遺傳學和行為學方面的證據表明,會使用或製造工具,有語言、能學習並不是人類的專利,很多高等生命都具有相似的能力(雖然程度上差別很大)。而很多低等生命雖然不具有上述能力,但依然能夠對環境有程度不同的感知。推而廣之,所有生命體都依據自己的進化程度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我們能由此得出什麼結論呢?細胞、植物、動物和人在進化程度上差別巨大,但它們也有共性——都是能夠自我複製的生命體。類似地,細胞、植物、動物和人在對環境(包括自身)的「感」和「知」的進化程度也差別巨大,但它們也有共性——都能夠正確的「感」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條件,並能做出相應正確的應對(知)。因此感知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就越強。因此人具有最強的適應能力(因為人能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動物其次(它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環境),植物再其次(只能被動的等待適合自己的環境)。請注意,假如生命體不能對環境的變化做出正確的應對,它的結局是什麼?顯然,任何一個物種(不管它進化程度的高低),如果對環境的變化做出了錯誤的應對,那麼它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生命體能夠對所處環境的變化做出正確的「感」和「知」是所有生命體能夠生存的條件之一,我們把生命體的這種感知能力稱之為意識,而這種意義上的意識所有生命體都有。恩格斯關於「意識是人腦的功能」的觀點並不準確。意識表面上看來是一種能力或功能,但意識的本質是什麼?5.3.5 意識的本質按照恩格斯的觀點,意識是人腦的功能。但意識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前面的論述說明:物質中包含了運動,而意識就歸屬於運動,但沒有展開論證。本節來討論這個問題。如果意識是一種功能,那麼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功能?眾所周知,視覺是人眼的功能,聽覺是人耳的功能,嗅覺是人鼻的功能,觸覺是人體的功能。視覺的本質是什麼?物質發出的光作用於眼的視網膜,視網膜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再通過視神經將電信號傳輸到大腦相應區域,大腦在「理解」這些信號的基礎上,最終產生色彩和形狀等視覺。嗅覺的本質是氣味分子作用於鼻黏膜上的嗅覺細胞,嗅覺細胞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再通過嗅覺神經將電信號傳輸到大腦相應區域,大腦在「理解」這些信號的基礎上,最終產生香臭等嗅覺。聽覺的本質是物質發出的聲波作用於耳膜,耳膜帶動聽小骨,聽小骨帶動耳蝸振動,耳蝸內的兩萬多根纖毛細胞將振動轉換為電信號,再通過聽覺神經將電信號傳輸到大腦相應區域,大腦在「理解」這些信號的基礎上,最終產生聽覺。味覺的本質是液體中的分子與舌頭上的味蕾(細胞)作用,產生電信號,再通過味覺神經將電信號傳輸到大腦相應區域,大腦在「理解」這些信號的基礎上,最終產生酸甜苦辣咸辛鮮的味覺。觸覺的本質是物體與人體皮膚上的觸覺細胞接觸,產升相應的電信號,再通過觸覺神經將電信號傳輸到大腦相應區域,大腦在「理解」這些信號的基礎上,最終產生冷熱、滑澀、軟硬、痛癢等觸覺。那大腦的功能是什麼?我們只看到大腦做的一件事——理解神經系統傳遞來的信號。怎麼理解大腦的理解?它是功能嗎?目前我們還暫時不能得出結論。因為我們只考慮了意識活動的正過程——從感覺到意識。現在我們再來了解這一過程的逆過程——從意識到感覺。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意識活動能產生特定的腦電波,如果能把這些腦電波信號正確的提取出來,再經過電腦的處理,加上伺服系統,就可以執行意識的決定。這一系統的製造原理極其簡單:用超靈敏檢測儀採集人腦發出的單一信號,如圖形、符號、字母、單詞、句子等,編製成資料庫(相當於將人腦的記憶轉化為電腦的記憶)。這樣當一個人再發出同樣的意識時,電腦加伺服系統就可以部分完成人憑感覺才能完成的工作。第一隻由思維控制的機械手臂誕生了。競報網路版(http://www.thefirst.cn/82/2006-07-14/7418.htm)的科技新時代2006年4月7日報道: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馬修·內格爾2001年脊髓嚴重受傷,自頸椎以下癱瘓,從此便無法自主移動,也無法自主呼吸。2004年,美國羅得島州醫院為內格爾在在大腦中植入了一塊晶元。這個長寬均為4毫米的晶元上共有100根細小的電極。這些植入大腦運動皮層約1毫米電極可以記錄大腦運動皮層的神經活動,從而收集附近神經元發出的電子信號。這些信號先是被一些細金線傳輸到固定在患者頭皮上的一個鈦基座上,然後再經連接鈦基座和計算機的電纜傳輸到計算機,由計算機進行解碼和處理,並將其轉換成運動指令。通過康復訓練,內格爾目前已經可以通過思維控制移動計算機游標、打開電子郵件、開關電視、調換頻道、調節音量、玩簡單的電子遊戲、握緊或張開假肢的手指、使用機器手臂抓住並移動物體。而且,在做這些活動時,他還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內格爾說:「我想握緊拳頭時,這隻手就會握緊。我想張開手指時,它就會張開」
美國芝加哥西北紀念醫院進行了一項手術,為54歲的雙臂截肢患者耶西·蘇利文安裝一支智能假肢。整形外科醫生格雷戈里·鄧曼尼恩正在將蘇利文的胸肌劈成4片,並將一條主手臂神經分別與它們相連接。他的大腦發出神經信號會觸發連接在胸肌上的神經,這些神經信號再激活肩膀、肘部、手腕或手指的電機。蘇利文是第一個手臂完全切除後,卻能自如地做出伸展手臂、同時旋轉手掌的人,他也是第一個能感知手中物體的截肢患者。日本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了一套系統,可以讓人通過思維來操控電腦——即不用藉助鍵盤滑鼠,電腦世界中的一切操作都能「隨心而動」。這項技術是日本橫濱慶應大學的科學家多年研究的成果。思維控制技術的核心是一台腦電波感應儀器。首先把電極的一端分成多個小埠,在參與試驗的使用者的頭皮多個部位分別固定,而電極另一端則與腦電波感應器相連接。該儀器內部裝有多個精密的感應器,能不斷地接收和分析使用者的腦電波。由於大腦在進行不同思維活動時會發出強弱高低不同的信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腦電波;最後通過一個專門的電腦程序進行分析之後,這些信號就會被儀器轉換成有效的操作指令來控制電腦。新聞晨報2004年10月15日報道(http://www.sina.com.cn)「英國24歲癱瘓病人植入晶元後可用思維控制電腦」。科學雜誌《自然》披露了一則石破天驚的消息——在一次「突破性試驗」中,當科學家將一枚名為「大腦之門」的晶元植入一名24歲四肢完全癱瘓病人的大腦之後,這名患者竟可以用其「思維」自如地控制電視機或者電腦———甚至上網收發電子郵件。新浪科技訊2010年2月8日消息(http://news.163.com/10/0208/14/5V0NFT9I000120GU.html),在2010年冬奧會期間,縱貫加拿大境內3000多公里的區域里,InteraXon公司的「奇思妙想」(BrightIdeas)計劃可以讓前來觀看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遊客們,僅僅藉助思維就能控制安大略省眾多地標性建築的照明設施,令其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思維控制運算設施。「奇思妙想」中心配備的耳機可以測量大腦電輸出,對α波做出回應,讓你與放鬆心情、β波和集中注意力建立聯繫。當你全身心放鬆或集中注意力思考時,電腦會將相應的信息通過互聯網發送至用戶正在觀看的地方。在上述過程中,無論是從感覺到意識,還是從意識到感覺,有兩點無可否認的事實。其一是,所有感覺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人類的所有感覺功能都是外界(或內界)的某種存在通過某種形式的運動作用於人體的相關感覺細胞(存在),產生相應的電信號(運動),通過神經系統傳入大腦的相應部位(存在),最終形成感覺。其二是,意識是在大腦理解這些感覺器官傳輸來的信息基礎上產生的,所以大腦的真正功能是理解外界通過感官傳遞的信息(運動),並把這種(載息電子的)運動轉化成一種存在(記憶),而回憶是把記憶(存在)再轉化為運動。也就是說,從感覺到意識到記憶的全過程都是某種存在和某種運動的相互轉換。這裡可以和電腦做一個對比(電腦有沒有意識先不考慮),電腦可以「記憶」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電腦是如何記憶的?是把電流(運動)轉化為磁信號記錄在磁碟上(存在),反之將記錄(存在)從磁碟上提取只能是一種運動。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意識的過程離不開物質的過程,意識不過是存在和運動的一種特殊的相互轉換,意識不可能是物質以外的東西。所以把意識的本質認定為大腦功能的說法不能說明意識的本質。綜上所述,把意識當作物質的對立統一物的觀點也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個觀點帶有邏輯上的矛盾。如果把意識當作物質的對立面,又找不到它們的統一物,則必然陷入哲學上的二元論(主張世界的本原有兩個的哲學學說)。如果把意識統一到物質中去,存在決定意識的說法便不成立——因為對立統一的兩個部分相互決定對方的存在,而不會是單方面決定另一方的存在。由此,將意識和物質對立起來的哲學觀不是徹底的一元化哲學觀。由此,我們得出意識的本質,意識的本質就是一種特殊的運動,是生命對外界的感知,而不僅僅是人對外界的感知,如果生命不能對外界進行正確的感知,生命恐怕連一天都無法生存。那我們如何理解意識這種特殊的運動?它特殊在那裡?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這個世界最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是這個世界是可理解的」。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無意中說出了意識這種運動的基本特徵。現實世界的每一種運動都有自己的特徵:我們可以和其它運動進行對比。運動形態本質特徵物體的高速運動質量與能量的相互轉換微觀粒子運動能量量子化經典物理學運動只有量變沒有質變化學運動由量變到質變生命運動由無序到有序(生),再到無序(死)意識運動理解客觀世界(包括理解者自身)綜上所述,我們總結如下:意識本質上是一種運動,一種特殊形態的運動,它的特殊性在於它的「可理解性」,意識過程和生命過程始終伴隨,因此不是只有人才有意識,而是所以生命體都有意識。那麼人與其它生命質的不同到底在那裡?意識,只有意識。人與其它生命都有意識,在量上是相同的,但在質上不同,其它所有生命體的意識都還停留在經驗的層面,只有人的意識上升到了理性的層面,更直截了當的說,上升到了規律的層面。這才是人與其它生命體最本質的差別。因為動物或植物的意識還停留在經驗層面,所有隻能利用自然界。而人類的意識已經產生了飛躍,認識了規律,很自然的可以運用規律來改造自然。傳統的觀點認為人類以外的生命沒有意識,低等生命只有刺激感應性,高等生命只有感覺等生理性反應。這種觀點貌似正確,但不能回答人何時有意識的問題。也不能說明意識的本質特徵——可理解性。現代科學有四大起源之謎: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意識的起源。而我們對意識本質的討論給了我們一個意外之喜:原來意識與生命同源。雖然這並沒有解決實際的起源問題,但也給了我們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但不要問先有意識還是先有生命的問題,因為這就如同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自古就一直在爭論。結論呢?雞和蛋是同時產生的。因為雞屬於鳥類,是從爬行動物進化來的;爬行動物是從魚類進化來的;魚是從多細胞生物進化來的;多細胞生物是從單細胞生物進化來的;對於雞來說,親一代是雞,子一代是蛋;而對於單細胞動物來說親是雞,子也是雞,親是蛋,子也是蛋。所以追根溯源,雞和蛋是同時產生的。同樣的道理,意識和生命是同時產生的。電腦與人腦通過上表,我們可以得出另外一個結論:電腦永遠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電腦。這就像工具可以幫助延長我們的各種器官,但代替不了我們的各種器官。工具可以延長我們的手,卻代替不了我們的手。望遠鏡和顯微鏡可以延長我們的眼睛,但代替不了我們的眼睛。各種分子感測器可以延長我們的鼻子和舌頭,但不能代替我們的鼻子和舌頭。拾音器可以延長我們的耳朵,卻不能代替我們的耳朵。因為意識運動是建立在生命運動基礎之上,生命運動是建立在化學運動基礎之上,化學運動建立在物理運動基礎之上。脫離了這個鏈條,不可能存在意識運動。而電腦的運轉過程只停留在物理運動層面。因此,它不具有意識的本質特徵——理解性。吳文俊先生搞了幾何的機器證明,即用計算機來推演所有幾何學定理。的確,計算機具有這種能力,它不僅能推演出人類已知的幾何學定理,而且推演出一些原本人類未知的定理,說明它的確延長了人類大腦的能力。但是卻無法否認一個基本事實,電腦只是在進行邏輯運算,它並不能「理解」它自己「證明」出來的東西。電腦不僅不能理解自己「證明」的定理,而且它也不能理解自己運算出來的一切東西——這些東西正確與否是需要人腦來判斷。所以電腦只能延長我們的大腦,但永遠也不可能取代人腦。意識活動的內容每一種運動都有自己豐富的內容:意識運動的內容是什麼?可以說人類迄今為止獲得的一切知識、認識都是意識運動的產物,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哲學等等。但就意識活動本身而言,更主要的應當是思想、情感、理念、精神、價值觀、道德、文化、宗教之類等。這裡提出一個問題:意識運動是否是運動的最高形態?按宇宙參量完全匹配性猜想,運動形態也應當是無限的。因此,在微觀運動之下和意識運動形態之上還應當有其它形態的運動(還有無限種?這的確難以理解,但邏輯上如此),現代科學還不能告訴我們它們是什麼。但我們可以從宗教那裡尋找靈感。佛教將人類的意識分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其中前六識與現代科學的認識相同,第七識末那識或許與心理學中的潛意識對映。但阿賴耶識與科學中的什麼概念對應?科學界就不知道了,只怕是把它當作妄談。不過還是建議科學界不要輕易否定佛學的這種認識。阿賴耶識意譯為「清凈識」、「無垢識」,或稱「真如心」、「凈菩提心」(菩提即覺悟之意)、「佛性」等,而且是人人如此,本來具有,固稱「如來」。意即只要修鍊到第八識的層面,人就成佛了,就能獲得佛祖一樣的大智慧。佛祖在胡說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第八識真的存在,它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5.3.6生命和意識的發展階段的匹配與生命的意義人們經常把哲學當作是探討人生意義的學問,的確除了哲學似乎沒有別的什麼學科在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換個提法:假設生命有意義,那麼它的意義是否對所有生命都是同樣的?或者說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意義?按照矛盾永恆律發展的觀點,似乎應當是這樣的。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論或許是說明了這一點生命的不同階段:在智慧生命之前,活著就是意義,在智慧生命階段,是為了更好的活著。此階段人所做的一切發明創造都是為了使自己更好的活著。人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在理性生命階段,為更自由的活著,從自然人向自由人的過渡。在後理性生命階段?相匹配的發展階段理解內容冷暖、乾濕光、色、形、聲、味經驗規律生命?感覺器官細胞神經器官大腦大腦大腦大腦意識形態原始意識低級意識中級意識高級意識智慧意識理性意識佛性意識生命形態原始生命低級生命中級生命高級生命智慧生命理性生命佛性生命生命意義活著?更好地活著?更自由地活著?更理性的活著?超脫生死??表中「智慧生命」的含義是:能夠理解規律的生命。「理性生命」的含義是:不僅能夠理解規律,而且能自覺遵守規律的生命。而佛性生命是一種超脫生死的生命,是一種猜想中的生命。一個人的人生濃縮了地球生命史的全部歷程,在人的嬰幼兒時期相當於生命的中級階段,活著就是意義。在人的青少年時期,相當於從高級生命向智慧生命的過渡期,開始探討為什麼活著?而成人期是智慧生命階段,追求更自由的活著。在人的老年是從智慧生命向理性生命過渡的時期,開始探討如何從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實現由自然人到自由人的轉變。其後(恐怕只有宗教人士)更進一步探討如何超脫生死。意識(動詞)到意識(名詞)不過是一種特殊形態的運動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它將促進三個飛躍。首先,它將促進一次哲學上的飛躍,這個飛躍屬於革命式的飛躍,它促使哲學完成從玄學向科學的轉變,最終使哲學成為科學大家庭里的一員,並真正成為科學的統領者。其次,它將促使人完成從動物向人進行的進化,使人最終脫離動物界成為自由人。如前所述,人和動物的本質差別是人的意識已經進化到理性的階段,而其它生命的意識還停留在經驗的層面。但無可否認,人還未完全進化到理性階段,還保留有一些「動物性」——以慾望為生命的驅動力,而不是理性作為驅動力。意識到這一點將促進人類有意識地、自覺地去進行這一進化,徹底擺脫慾望的束縛,最終完成這一進化,成為自由人。意識到生命的這種進程,特別是意識到理性生命的存在,將會導致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發生重大改變,我們將在隨後的章節中討論這一問題。再次,它將促使人類加深對意識的認識,並最終促使它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意識學
推薦閱讀:
※特稿|袁振國:實證研究是教育學走向科學的必要途徑
※乾淨的手有哪些特徵?
※21天科學保健讓心臟更強壯
※《易經預測學》是科學嗎?
※科學家擬向外太空發送信號 期待外星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