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防缷機制

一、否定作用

  這是一種否定存在或已發生的事實的潛意識心理防衛術。它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心理防衛機制。

  兒童闖禍後用雙手蒙住眼睛、人在遭遇突發事件時象鴕鳥一樣「眼不見為凈」的行為,即為「否定作用」的具體表現。這種防衛術能使個體從難以忍受的思想中逃避,也同樣可藉此逃避個體難以忍受的願望、行動、事故,以及由此引發的內心焦慮。

  應當注意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有意否定許多事實。例如即將結婚的姑娘由於羞澀而迴避婚戀話題。這種連自己也能意識到的自我否定現象,並非潛意識中的否定。所以不算是心理防衛機制所指的「否定作用」。

  真正的否定作用是在潛意識情況下進行的,例如父母很可能對自己孩子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不予承認,即使孩子的缺陷早已人人盡知。這時個體不但否定了事實,而且真的相信沒有發生,有時會達到妄想狀態,便成為「精神病」癥狀了。

  事實上,否定作用並不能使我們完全否定問題存在的事實,只是使我們否定對這些問題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過,有時否定的心理防衛機制可以說是一種在心理壓力中保衛自己的感受,或給人多一點時間做考慮與做決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為表現上,足以妨礙人們對問題的適應,因為其機理是躲避問題以代替面對問題。

  二、歪曲作用

  這是一種把外界事實加以曲解、變化以符合內心的需要,屬於精神病性的心理防衛機制。用誇大的想法來保護其受挫的自尊心,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

  因歪曲作用而表現的精神病現象,以妄想或幻覺最為常見。妄想是將事實曲解,並且堅信不疑,如頑固地認為配偶對其不貞。幻覺乃是外界並無刺激,而由腦子裡憑空感覺到的聲音、影像或觸覺等反應,它與現實脫節,嚴重歪曲了現實。

  三、外射作用

  這是憑主觀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實,或把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的心理防衛術,又稱投射作用。

  某些外射行為可認為是人們自然而不可避免的失誤,是一種人人極其常用的心理防衛術,藉此對於錯誤的行為予以饒恕或解脫。但是責怪他人成為一種習慣,總是將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就會妨礙我們與他人之間良好的人際關係。這不僅干擾了我們看到真實的自己,而且容易對他人形成敵對的、難以容忍的,以及懷疑心重的態度,從而把過錯外射到外界及懷疑他人而引起諸多麻煩。

  四、內射作用

  它是將外界的因素吸收到自己的內心,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如人們受早期的人格發展過程中事物影響,嬰幼兒時期父母行為與言行,而逐漸形成自己的人格。

  內射作用通常是毫無選擇性地、廣泛地吸收外界的東西。但有時卻是通過特別的心理動機,有選擇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這在心理上稱為「仿同作用」(identification)。「仿同」是指一種吸收或順從另外一個人或團體的態度或行為的傾向。當個體欲吸收他人的優點以增強自己的能力、安全,以及接納等方面的感受時,就可採取仿同的心理防衛術。

  一般說來,仿同的動機是愛慕,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有時卻是由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而產生的。例如:

  某女自稱生平最討厭遇事大聲吼叫的女人,可是自己遇到生氣的事,卻總是控制不住大吼大叫,而事後又每每因其失態而懊悔。經深入查詢,發現她有一個非常專橫的母親和一個非常柔順的父親。父母之間一旦存在分歧時,只要母親大吼一聲,父親立刻俯首稱是。做女兒的生長在這種環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認知,即遇事不分對錯,只要誰的聲大,誰就得勝。雖然她理智上知道大聲吼叫是不好的,但是在潛意識中,卻處處模仿她母親的粗陋行為,因她覺得這才是致勝之道。這種一方面感到反感,另一方面又去仿同的現象,稱之為「反感性」仿同作用。

  與此相類似的現象是與恐嚇者仿同,稱之為「向強暴者仿同」。它是指有些人常受強者恐嚇、威脅或欺負,很害怕,也很討厭。可是因為被威脅、恐嚇得沒辦法,結果向恐嚇者模仿,自己也變成一模一樣地去威脅或欺負比他弱小的人,以免除被人恐嚇而害怕的心理。例如某些孩子經常被父親毆打,結果,他們轉而去打弟弟或動物,以減輕或消除自己被欺負的心理。

  有時一個人失去他(她)所愛的人時,會模仿所失去的人的特點,使其全部或部分地出現在自己身上,以稍慰內心因喪失所愛而產生的痛苦,稱之為「向失落者仿同」。例如某位年輕人,自從母親去世後,常常擔心自己會患上心臟病,不時地按脈搏、摸頭部。只要身體稍感不適,就東奔西跑找醫師,要求量血壓、做心電圖,惟恐心臟病突發而身亡。分析其原因,原來其母生前一向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只要他身體稍微不舒服,馬上就替他按脈搏、摸頭部,找醫生檢查。現在母親去世了,他不知不覺中扮演了母親的角色,模仿母親關心身體不適的「習慣」。他這樣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潛意識中保留了他已逝母親的一些氣質與習慣,藉以使他產生彷彿母親尚在身旁的感覺,略慰失母之痛。

  仿同的心理防衛使用過甚或仿同了錯誤的模式,其行為反而變得不正常。充滿矛盾的仿同,有時易導致多重性格。

  上述這些仿同現象,基本源自「內射作用」。因內射作用主要是嬰兒早期心理機制的特點,是人格未成熟時所表現出的心理活動,故內射作用被認為是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

  五、退行作用

  它是指回復到原先幼稚行為一種心理防衛術。這種退行現象,是在遭受外部壓力和內心衝突不能處理時,藉此退回到幼稚行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種心理防衛法。這種現象,各年齡階段均可看到。例如有一五歲孩童,本來已經學會了自行大小便,後來突然開始尿褲、尿床。為此,其母煩惱異常。經過仔細分析,才了解到這家新近添了一個嬰兒,母親把全部精力放到這個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尿」,而無暇顧及「不惹麻煩」、「能自己照顧自己」的「乖哥哥」。而這個男孩子發覺不能像從前一樣獲得父母親的照顧,乃該為退行。

  成人也常有退行現象。例如某些病人經過死裡逃生的車禍或危險的大手術之後,雖然軀體方面已經復原,但是內心卻一直擔心,認為身體還沒好,想方設法留在醫院,不敢出院去面對現實。這是因為病人經此變故,精神上受到打擊,害怕再負起成人的責任及隨之而來的恐懼和不安,而退行成孩子般的依賴了。

  事實上,人的一生中,難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時代的表現以重溫舊夢獲取滿足的時候。只要無傷大雅,均可用退行作用來進行心理調節。如父親與孩子捉迷藏,像個小孩子一樣趴在地上玩。這種短時間、暫時性的退行現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極其需要的。

  可是假如一個人遇到困難時,常常退行,使用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應付困難,或利用自己的退行來獲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顧,以避免面對的現實問題或痛苦,就成了心理問題了。因為退行作用畢竟是一種逃避行為而不是面對困難解決問題,況且不成熟的行為幾乎無法避免地把困難加重得愈發不可收拾。假如一個人在小時侯,遇到困難時,常發生頭痛、肚子痛、手腳麻木等現象,且一頭痛就可不去上學,肚子一痛就不用考試,手腳一麻父母就會特別照顧。到長大以後,遇到不能應付的困難時,就易退行,採用同樣的方法處理,而「產生」頭痛、肚子痛等現象,以此逃避現實的困難。

  六、幻想作用

  這是指一個人遇到現實困難時,因無法處理而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從現實中脫離開或存在於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與希望任意想像應如何處理其心理上的困難,以得到內心的滿足。它可以說是一種部分的、且為思維上的退行現象。例如,一個在現實中備受欺凌的女孩,她可以想像自己有一天會碰到一位英俊的王子,且助她脫離苦境帶來幸福……,這是西方童話中的「灰姑娘」幻想。對能力弱小的孩子來說,以幻想方式處理其心理問題,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一個成人仍然常常採用這種方式應付實際問題,就是毛病了。特別當他將現實與幻想混為一談時,就淪為病態了。

  理想化作用(Idealization)是幻想作用的表現之一。它是指對另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或能力估計過高的現象。當一個孩子對父母理想化時,便樹立了一種典範且確信自己同樣偉大。他自傲而安全的感受到,他的父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他的母親是最美麗動人的。理想化作用對一個人的安全感有幫助,但會釀成虛幻的自尊,因為理想化作用帶有濃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幻想作用有其積極的一面。比如它能使人獲得滿足感,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鬥志旺盛等。然而,幻想作用也易形成人的情緒陷阱,因為幻想作用往往通過誇大他人的優良表現,從而寬容自己對失望和挫折的反應,形成以他人的成就來代替自己的努力實踐的傾向。由於這種滿足感是理想化的,而非自己努力的結果。過分使用就會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導致一些實際上和情緒上的困擾。

  七、潛抑作用

  它是指把不能被意識所接受的念頭、感情和衝動不知不覺地抑制到潛意識中去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它是各種心理防衛機制中最基本的方法。

  一般而言,人們都具有將一些所不能忍受或能引起內心掙扎的念頭、感情或衝動,在尚未為人察覺之前,便抑制、存儲在潛意識中的傾向,以使自己不至於知道,保持心境的安定。這些存儲在潛意識中的念頭、感情和衝動,雖不為人所知,卻可能不知不覺影響到人們的日常行為,往往作出些莫名其妙的行為來。換句話說,潛抑作用乃是把不愉快的心情,在不知不覺中,「有目的地忘卻」,以免心情不快。它與通常所謂的「自然遺忘」,即因記憶痕迹的消滅而自然忘卻的情形性質不同。與壓製作用也不一樣,壓製作用是指有意識地抑制自己認為不該有的衝動與慾望的現象。

  這種潛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見到,只是不被人注意罷了。比如說,接到一封信,如果信的內容使我們覺得不愉快而不願意回信時,往往會把回信這件事「忘掉」。

  同其他心理防衛術一樣,潛抑作用也具有二重性。就其積極方面而言,它能幫助人們控制足以引發罪惡感受的衝動與道德倫理相違背的念頭,以及它能通過一種暫時的「遺忘」來保護受創傷的心靈。但潛抑作用也是一種消極的逃避行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八、隔離作用

  這是指,將部分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此處所講的部分事實,乃是指整個事情中的一部分,最常被隔離的是與事實相關的感覺部分。

  例如,不說人死了,而說過去、仙逝或長眠等,因為後面這些字眼同樣能表達「死」訊,從感覺上來講,也不會感到太悲哀或不祥。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施治者要注意觀察求治者使用隔離作用的現象,以發現問題的根源。因為病人用隔離作用來處理的問題,多富有許多不適的感覺,而難為求治者所接受,這正是心理治療的出發點。這種情況的發現,可以幫助施治者發現其問題所在,然後針對問題,對症下「葯」。

  九、轉移作用

  這是指,把對某一方的情緒反應轉移到另一方的心理防衛術,這是人們常有的傾向,即把自己對某一對象的情感,諸如喜愛、憎惡、憤怒等,因某種原因無法向其對象直接發泄,而轉移到其他較安全或較為大家所接受的對象身上。

  例如,有一對姐妹,同時愛上同一位男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追求,結果姐姐與這位男子結了婚,並生有一兒一女。後來姐姐不幸病故,這位男士便續弦其妹為妻。婚後妹妹雖對姐姐遺留下來的男孩子較好,可對那位女孩子卻很兇,常常無緣無故地打她,她自己也莫名其妙。在心理諮詢中才得知:因姐姐搶走男友,心裡非常氣憤,便不知不覺中把對姐姐的仇恨,都發泄到長得很像姐姐的女孩子身上去了。

  轉移作用在心理治療過程中經常出現。求治者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小時候對其重要人物(通常是自己的父親)所表現的關係,轉移到施治者身上,形成了病人與醫生的普通醫患關係之外的另一種關係,即為「移情關係」,這種關係也是轉移作用的一種。

  十、反向作用

  這是指,採取一種與原意相反的心理防衛術。它是人們處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慾望與衝突所採用的防衛手段。人有許多原始衝動和慾望,由於是自己及社會所不容忍和不許可的,故常被壓抑而潛伏到所謂的潛意識之中,不為自我所察覺。這些慾望及衝動雖然被抑制下去,但並未被改變或消除,仍然具有極大的驅動力,隨時在伺機爆發。所以為防止這些衝動爆發出來,不得不加強防禦。

  這種矯枉過正的反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觀察到。比如說,有的人內心很兇,惟恐凶性發作不可收拾,於是在外表上表現得非常溫和、慈善,即所謂的「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當然,反向作用指的是本人不知不覺中使用此種心理防衛法。自己一無所知,真的相信自己是所表現的那種人,如果有人暗示他可能是別的,他就會暴跳如雷,並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偽君子」、「偽善者」。

  反向作用如果使用得當,不僅無害,而且可能有助於人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然而遺憾的是反向作用往往被人過分使用,不僅不能使他們做應做之事,而且耗費了許多精力,作出違反意願的行為。舉例來說,作繼母的大多不會像親生母親一樣疼愛子女,當孩子作錯事、若麻煩時難免會產生一種厭惡之感。其實,即使親生父母有時也會產生這種感覺,否則就不會有父母打罵孩子的事情了。但是親生父母打罵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可以公開表現其心境;而繼母則不然,怕打罵孩子或表示厭惡孩子會引起別人非議,所以即使孩子行為確實需要管教(處罰乃管教的一部分),也不敢,有時反而過分溺愛放縱,以表示自己並非「不愛」他。這樣一來,作繼母的不但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來抑制自己的怒氣和不快,而且要費更多的精力去表現自己「喜愛」孩子。這種矯枉過正的結果,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孩子嬌生慣養,有一天會變成問題兒童。更嚴重的是,小孩會體會到繼母的內心是如何地恨他,而一點都不感謝她的「愛」。這種反向作用,在心理疾病患者中也常可見到。

  十一、抵消作用

  這是指,以象徵性的事情來抵消已經發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補救其心理上的不舒服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其罪惡感、內疚感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如一個丈夫在娛樂城玩得太晚而回家很遲,他也許會為妻子帶回較貴重的禮物來抵消他的愧咎之情。

  有時,抵消作用不是用來彌補已經發生了的事實,而是用來抵消自己內心的罪惡感,或自己以為邪惡的念頭。比方說,媽媽照顧小孩,不小心讓小孩碰到了門、撞到了桌角而哭起來,做媽媽的常常會用射門、打桌子的方式來哄小孩子。其實並不是作大人的相信門或桌子真會撞人,或者是射門或打桌子就幫小孩子出了氣,只不過是因為內心不安,覺得自己對孩子照顧不周,故總得做出一些事情來象徵「我也盡了力」,以抵消其內疚。

  抵消現象在臨床上也常可觀察到:

  有一位病人,因為曾經一次不慎說錯了話而出了紕漏,以後他每說一句話,就倒抽一口氣,表示已把剛才的話收回來了,不算數;或用手蒙住嘴,表示我沒有說,這樣心理就塌實多了。

  十二、補償作用

  這是指,個體企圖用種種方法來彌補其因生理或心理缺陷而產生的不適感,從而減輕其不適感的一種心理防衛術。這種引起心理上產生不適感的缺陷,可能是事實,也可能僅僅是想像而存在的。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欠佳,不能在運動場上驍勇稱霸,於是在學習上拚命用功,在考場上奪冠摘桂。有的人功課不好,便在社交場所大出風頭。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乃補償作用也。

  曾有一位17歲的男孩,近來突然拚命運動,外出必須戴上寬邊太陽鏡,叼上一支大號的雪茄,一開口便說有多少女孩子在追求他……,以各種方式想表現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男人。經了解,發現他生長在一個充滿女性化的家庭,有六個姐姐,他是唯一的男孩,平時就很擔心敵不過那些「娘子軍」,最近在學校里又被女生嘲笑他扭扭捏捏,像個姑娘。經過此次刺激後,他突然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企圖用行動來向他人證明自己是一個很富有陽剛之氣的男人,於是出現了這種過分的補償現象。可見,補償作用可形成一種強有力的成就動機和有效能的力量,以適應人們改正自己的缺陷。補償作用還可以增進安全感、提高自尊心以及維護心理健康水平。但是過分的補償則害多益少,不利於心理健康。

  十三、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稱文飾作用,是指個人遭受挫折或無法達到所要追求的目標,以及行為表現不符合社會規範時,用有利於自己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將面臨的窘迫處境加以文飾,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從而為自己進行解脫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合理化作用是人們運用得最多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其實質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證明行動的正確性,掩飾個人的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一般說來,每種現象或事件的發生,都可用許多理由與方法進行解釋。合理化則是從個體的心理需要出發,從一系列理由中選擇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彆強調,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古時候有個笑話,說得是一個吝嗇的主人帶了僕人外出,途經一所小店,主僕二人進去各吃了一碗面當作晚飯。作僕人的心想應該由主人付錢,就沒有自己結帳。作主人的礙於面子,勉強替僕人付了錢,心理卻極不情願。出得店來,天色已黑,僕人點上燈籠,跟隨在主人身後,慢慢向前趕路。主人因為剛才的事心裡還在生氣,便借題發揮,轉身對僕人說:「你打著燈籠,卻走在我後面,我怎麼看得見路?」僕人一聽,提起燈籠,腳底加油,快了幾步趕到主人面前照路。哪知氣喘未定,卻聽主人大吼一聲說:「你好大膽子,居然走在我的前頭,讓我變成了你的跟班了。」僕人一聽,便後退一步與主人同行,誰知主人氣更大,停下來說道:「造反了,你這樣子與我並肩而行,難道我們是平起平坐的嗎?」僕人無可奈何,只好低聲抗辯:「老爺,我走前也不是,走後也不是,平行也不是,請問老爺,您到底要我走到哪裡呢?」老爺兩眼一翻說:「把剛才那頓飯錢還給我,你愛走哪裡就走哪裡。」這雖然是個笑話,但說明了同一件事情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而各種看法雖然不同,但都言之在理。重要的不在於說出來的「理由」,而在於其本來的動機。

  同樣的道理,人的行為常常由不同的動機而產生。一般說來,越是發於情感的,越是以自我為出發點,在各種動機當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但人類往往企圖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來解釋其行為,以沖淡其潛意識中因自私衝動而引起的不安。這種在一系列的動機當中,選擇一部分最動聽、最崇高,而且最適合「理性」的動機加以強調,企圖掩蓋其內心所不能接受的原因,彷彿只有這一種原因而無其他,以使自己感覺到心安理得的心理防衛機制,就是合理化作用。一般而言,小孩到了四、五歲,隨著言語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已經會使用合理化作用,而且很喜歡用,所以聽起來常常覺得他們在強詞奪理。比如說,四歲的哥哥從兩歲的妹妹手中搶走一粒糖果,還沒等放在口中,妹妹就哭了起來,媽媽趕來追問究竟,妹妹一邊哭一邊伸手指著哥哥手中的糖果,媽媽責罵哥哥:「為什麼搶妹妹的糖果?」哥哥便將此合理化,說:「我不是『搶』妹妹的糖,我是替妹妹把糖果『拿』開,怕妹妹吃壞了牙齒。」

  合理化作用與外射作用不同,外射作用是將自己內心無法接受的感覺、動機及行為歸於別人,以保持自己心靈的寧靜。合理化作用則在為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此過程中或前提之下,往往委過於人。比如,一位學生考試未及格,即歸咎於教師教師教得不好。其實,考試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像天資不夠、沒有用心聽講、準備不充分等等,並不一定是教學問題。然而,承認前面任何一種理由,都會引起自己心中的不快,如果歸咎於教師教得不好,就心安理得了,所謂「天亡我也,非我之過」。

  合理化的另外一種表現是,在追求某一種東西而得不到時,為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得為自己找一個言之成理的「理由」,於是採取「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做法,常常將對方貶低,認為並非我追求不力,條件不夠,而是「不值得」太賣力,藉以安慰自己。例如,有的男性追不到某一女孩,就說:「哼!那種女孩子,水性楊花,嫁給我,我都不要!」這種認為自己得不到或沒有的東西就是不好的現象,即稱為「酸葡萄」心理。容貌平平的女人,特別相信「紅顏薄命」,也是這個道理。

  另一種與此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稱之為「甜檸檬」心理。具有「甜檸檬」心理的人,不說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不好,卻百般強調凡是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檸檬,就認為檸檬是甜的,這樣也可以減少內心的失望和痛苦。比如說,有人被偷了,就說「失財免災」。這種知足常樂的心理防衛機制,不失為一種幫助人們接受現實的好方法。所以說,合理化作用運用得當,可以消除心理緊張、緩和心理氣氛、減少攻擊性衝動和攻擊行為產生的可能性。若運用過度,就會妨礙人們去追求真正需要的東西。

  例如有些存在心理障礙的病人,也常用合理化作用來處理問題。有位病人,懷疑鄰居故意與他為難,製造聲響來騷擾他。於是強調鄰居應該和平共處,互相幫助、互敬互愛。但卻時常批評他的鄰居不講道理、沒良心、罪大惡極……當他「覺得」鄰居在吵鬧他時,馬上兇狠狠地跑到別人家裡,高聲責罵,有時甚至動手打人,他不但不承認自己脾氣暴躁,反而認為他是在教育大家和平共處,完全合理。

  十四、壓抑作用

  這種作用是指,當一個人的慾望、衝動或本能無法達到滿足或表現時,有意識地去壓抑、控制、想辦法延期以滿足其需要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它是最基本的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換句話說,壓抑作用是「自我」機能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執行的心理機能。例如一位男子在馬路上閑逛,遇到一位陌生的漂亮姑娘,一剎那間產生了想入非非的念頭,可是馬上想到這樣的念頭是不好的,也對不起自己的妻子,應趕快壓抑、打消不應有的邪念,這就是壓抑作用的表現。可以說,我們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係、社會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每個人的壓抑作用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的。越是成熟,有修養的人,就越能自如地使用壓抑作用。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常常看到一些病人因過分使用壓抑作用,把自己本來無可非議、正常的慾望或本能都本能地去壓抑,以致無法自由行動,形成一種病態反應。一般說來,過分謹慎、嚴肅、呆板的強迫性性格異常者,就屬於這種例子。所以,如何適當應用壓抑作用來調節原始的慾望,使自己能恰如其分地應付現實環境,並符合社會價值規範,是人格完善與成熟的基本內容。

  十五、升華作用

  這是指,把被壓抑的不符合社會要求的原始衝動或慾望,用符合社會要求的建設性方式表達出來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在現實社會中,個體的某些行動或慾望,是與社會規範不相符合的,如果直接表達出來,就可能產生不良後果而受到責罰。因而必須改頭換面,以迂迴曲折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說,將殺人、打人的衝動,改為以罵人或僅僅是諷刺人的方式來表現。因為殺人、打人是社會所不容許的,會受到嚴重的處罰;但罵人或諷刺人,則顯得無所謂。這樣採取社會較能接受的方式,同樣可以發泄自己的本來的情感,而不會引起內心的焦慮與緊張。如果將這些衝動或慾望,導向比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於社會和本人的形式表現出來時,無意識慾望即得到滿足,這個過程就叫做升華。例如,當某人遭受愛情挫折時,他可以轉向寫詩、寫小說、繪畫、彈琴或雕塑等,抒發自己被壓抑的情感,這也是升華作用。

  有位保險公司的火災調查員,每次聽到哪裡有火災,就馬上跑過去看,以便調查起火的原因,幫助公司鑒定,是否需要負責給予賠償。這位職員每到火災現場時,總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興奮。因為他從小就有這種玩火的慾望,卻不會隨便去放火,變成縱火犯。反而善於利用,當了一名火災調查員,為公司服務,可以說是升華作用典型之例。

  升華作用能使原來的動機衝突得到宣洩,消除焦慮情緒,保持心理上的安定與平衡,還能滿足個人創作與成就的需要。

  十六、利他作用

  利他作用是指,採取一種行動不僅能直接滿足自己的慾望與衝動,同時所表現的行為又可幫助他人、有利於他人,受到社會讚賞的一種心理防衛術。它是一種與升華作用類似的心理防衛機制。

  比如,某人看到小孩就產生濃厚的興趣,希望與之接近。假如她想辦法去從事與一種工作,如去幼兒園做保育員,就可天天與小孩子在一起,照顧小孩,滿足自己的興趣。同時又對孩子們有好處,可以說是利他作用的表現了。

  在社會生活中,許多從事社會福利工作的人員,往往也是應用利他作用的機制既滿足自己,又滿足他人的。

  十七、幽默作用

  當一個人處境困難或陷於尷尬境地時,有時可使用幽默來化險為夷、度過難關;或者通過幽默間接表達潛意識意圖,在無傷大雅的情形中,表達意見,處理問題。我們將這種心理防衛術稱之為幽默作用。

  幽默也是一種高尚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人格發展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適當的場合,使用合適的幽默,可以合適的幽默,可以將一些原來較為困難的情況轉變一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度過難關,免除尷尬。它是一種成功的適應方法。

推薦閱讀:

克制和利用人性,是我們要用一輩子去做的事情。
有很嚴重的「膀胱害羞症」怎麼辦?
怎樣成為一個情緒上成熟的人?
夫妻之間,「好好說話」為什麼這麼難?
成長陰影系列(三)▎拋棄、嫌棄

TAG:心理 | 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