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的三重門

2014-04-04善行道

家庭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的起點和最深的夢鄉。我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我們只是偉大的父母行列中的一個環節。我們的父母窮盡半生精力,給了我們在他們力所能及和所知道範圍內的最好的對待,也許他們的言行、情緒傷害過我們,但他們也曾是家庭中被不妥當對待的孩子,只能本能地以代代相傳的、傷人的方式來愛我們。如果我們打開視野和心胸,看清家庭系統的來龍去脈之後,對我們有著艱辛童年的父母,也許能增添許多的諒解和親近。-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對待他(她)的方式折射出我們內心裡和自己的關係。因為,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很多人對此可能表現出疑惑,那麼就讓我們來從心解讀親子關係吧。-親子關係是五倫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兄弟姊妹關係、朋友關係、上下級關係)的基礎,親子教育類的課程或工作坊如果只解決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老師如果只教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讓父母可以用這些方法「搞定」小孩,讓他(她)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麼這種課程就是不完全的,借用完形心理療法的術語說就是「未完成」的。因為當父母自身不成長,僅僅把注意力焦點放在孩子身上,可能會在長程、動態的養育孩子過程中出現更多、更嚴重的問題。因此,親子訓練要著重解決和提升三個層次的親子關係能力,我把這三個層次稱為親子關係的三重門。隨著成長的大門次第打開,我們的心胸、視野和能力會完全不同,我們會成為完全不同的人。-親子關係的第一層含義指的是我們和我們父母的關係,這個關係決定了成年後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我們在父母身邊或父母的影響下成長的時間長達二十多年,即使結婚、成家、有了孩子,我們可能還生活在父母的近旁或他們的庇護之下。我們的基本觀念都來自我們的童年,來自父母養育我們的方式;我們的自我評價由父母對我們的評價決定,我們的個性和人格幾乎完全由父母所組成的原生家庭塑造。-如果父母非常和藹可親,我們能夠在隨和的環境中長大,那麼我們很可能就成為一個隨和的家長;與此相反,由嚴厲的父母養大的孩子則很可能成為比較嚴厲的父親或母親。我們都會在某些方面變得和自己的父母一樣,在對待孩子的方式上尤其如此。或許我們會想,「在父母對我們的教育中,有的做法我是絕對不會仿效的。」可是,當我們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可能忽然發現我們的父母也曾對我們說過同樣的話,連語氣和用詞都一模一樣!每個做父母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我們都一樣。即使現在沒有,將來也一定會有。就算父母已然年老需要我們來照顧、呵護,或者由我們來決定他們的生活,甚至父母已經離世,他們對我們的影響也仍然存在,甚至左右和決定著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經由學習而在內在(心靈層次)成長,也許我們會審視一下父母養育我們的過程:他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他們做了哪些有益而又頗具建設性的事情呢?他們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期待、塑造和影響?他們的生命中有多少未完成心愿(事件)?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今天的我們?我們擁有怎樣的生命?我們要做什麼樣的家長?-社會文化的變遷如此之快,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移民。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努力了解和適應這個社會,適應這個迅速變化的世界。成年之後的我們,為人父母的我們,需要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拋開父母的經驗去尋找自己生活的方向。我們小時侯的經歷如今已完全不適合我們的孩子,我們需要靠覺察和頓悟,成為自己的主人,找到自己的個性並開始做自己的事情,不再僅僅是父母的影子或社會標準的傀儡;成為更加自信的父母,更合格、更卓越的父母,最大可能地支持、協助我們的孩子成長,塑造他(她)健全的人格,激發他(她)無比的潛能。-親子關係的第二層含義是我們和我們自己的(內在孩童)關係。這個關係決定了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然後如何延展開來對待別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內在孩童」,我們雖然在年齡和生理上長大了,卻因小時候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沒有被允許的情緒、沒有充分發展的潛能或被傷害的經驗,在內心裡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心的童稚小孩,這就是「內在孩童」(與之對應,我們心中還住著「內在父母」-------被我們內化和認同的父母的價值觀和規則)。在兒時成長的經驗中,這個內在孩童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受傷了,孩童的情緒感受和態度,會被帶到成人之後我們的生活中影響身體、心理、情緒、關係、感情、工作,甚至左右我們所做的一切,而且更多地是在現實生活中製造困境和問題。成年之後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其實很多是內在孩童受傷的反應和映射。-例如在我們5歲時,受到很深的傷害,無論是來自父母還是年長六歲以上的兄姊,無論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造成的,那時的我們所感受到的憤怒、悲傷,對於現在已是成人的我們,早已是過去的情感,可那種情感太強烈,以至於深深刻在我們幼小心靈的深處,那個5歲的小孩一直留在我們的內心,他(她)需要通過已是成人的我們找到他(她),聆聽他(她)對那個情感的傾訴,並協助他(她)長大。-內在孩童是我們的自我、天生人格、天賦、本能、直覺力和情感。每個人都有內在孩童,我們都有一個敏感、直覺、本能的自我。容格說過:「孩童」只是用以表明心靈上的事實,這個詞表示的不僅是存在於遙遠過去的一些事,它同時也是存在於現在的某些事,也就是,潛意識中有一個系統時刻在發揮作用,它的目的是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去平衡和矯正不可避免的偏頗、錯誤和浪費。-如果生命一直美好、順利、和諧,沒有大的挫折,那麼我們可能覺察不到內在孩童的存在。只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誰會一直生活在如天堂一樣的人生里呢?!當我們遇上危機或衝突;當我們覺得不快樂與悲痛時,若不能認識或連結我們的內在孩童,將有礙於我們恢復情感的平衡。當我們想要成為一名具有愛心的父母,為自己和家庭負起責任時,我們就有責任先愛我們的「內在孩童」--儘管我們認為這孩子沒有可愛之處。如果我們老是認為自己很懦弱、笨拙、相貌醜陋、沒有魅力、沒能力也沒聰明才智,那麼,我們會同樣去看待我們的孩子和伴侶,挑剔他們,指責他們,試圖改造他們。因此,真正成為具有愛心的父母意謂著首先改變我們對自己的看法。現在,我們必須以正常的眼光看待自己,從為內在孩童增加愛的空間或環境開始,沒有批評,沒有遺棄,沒有恐嚇,也沒有羞辱,只有愛、接納、關懷、尊重、慈悲,療愈內在孩童的創傷,支持、滋養他(她)長大,接受和褒揚我們的本性,就象我們愛自己真正的孩子一樣。-我們必須去成為自己內在孩童的慈母、慈父,不論我們是男是女,都兼具內在孩童的父親與母親的角色。如果你是個男人,並不表示不能如母親般對待內在小男孩;如果你是個女人,也不是不能如父親般對待內在小女孩。如果我們不能對內在孩童負起父親和母親的責任,內在孩童將會往別處尋找可以取代的對象。抗拒保護自己的女人將尋找一名男子或一名父親來保護自己,並和那人建立共同依賴關係;拒絕注意內心和對感覺負責的男人將會去尋找一名女人或一名母親來照顧他;同樣的,他也會依賴這個女人,而建立共同依賴的關係,然後在關係中重現當年的種種痛苦和傷害。婚姻將出現各種問題、傷害以至於仳離,而兩個人卻不知所為何來。當我們在感情路上磕磕絆絆的時候,首先需要做功課的地方,不是我們與那個男人(女人)的關係,而是我們和父母以及內在孩童的和解之路。-如果我們看不到我們的內在孩童,對她(他)的正面、負面的情緒感受沒有覺察,那麼我們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別人;如果我們不愛我們的內在孩童(我們自己),我們就沒有能力愛孩子和伴侶;如果我們不能做內在孩童的父母,協助、滋養他(她)長大,我們也無法協助、滋養我們真正的孩子。-親子關係的第三層才是我們和我們孩子的關係,它呈現出的任何面貌和狀態都是受前兩層關係的決定和影響。這個關係是很多父母最關注的焦點,卻是完形教育親子訓練要解決的最後一個層次,因為前兩個層次的親子關係解決不好,就不會有和諧的我們和真正的孩子的關係。-生命中最重要的無過於愛了。我們每一個人第一次感受到愛大都來源於我們的父母。如果在成長的重要階段(0---12歲),我們沒有辦法完全、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愛,或者我們沒有得到充分的、無條件的愛,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內在孩童)就會出問題,我們的親密關係、身心健康、事業、孩子都會受到影響。對於容易在外部世界中感受到壓力和負面情緒的人,完形親子訓練會要他們回到那個沒有完成的渴望中去,重新和自己的父母建立愛的關係和連接,重新和自己建立親密的關係。一旦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能接觸到內心中和父母真實的關係,我們對自己的態度也會很快改變。而身為父母的我們的小小改變,會使身邊的孩子大大地不同。-如果只把訓練、改變、提升的焦點放在親子關係技巧上,就好比是只改良種子而不關注土地。再優良的種子種在貧瘠的土壤里,它也很難有所成就。父母所組成的原生家庭,就是孩子的土壤,孩子在家庭里被塑造成人。所有人都會說:「這孩子(長相、舉止、行為、性格),多象他(她)爸爸(媽媽)!」沒有人會說:「這孩子(長相、舉止、行為、性格),多象他(她)老師!」即使是最有責任心、愛心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力也遠遠比不上父母。父母引導孩子成長的高度,只能到達自己成長的高度。所以,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自己要先成長!-無論我們作為何種角色:孩子、父母、別人的伴侶,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情緒困擾,比如恐懼(焦慮)、憤怒、悲傷(無力感),如果我們不再用「內在父母」去批評它,抗拒它,不去合理化它,不去投射它,而是接納和覺察它,付出最大、最多的愛給自己,那麼,改變和康復就開始了。接納、覺察是消融負面情緒的最好方法,也是走向心理療愈的方式。愛是最終的療愈力量,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要想真正愛父母,愛孩子,要從愛自己開始。因為,我們只能給別人我們有的東西。擁有真愛,才能付出真愛。-一旦承認了自己的恐懼、悲傷、痛苦、創傷、退縮、嫉妒、憤怒,和分裂感,我們便已踏上寬恕、健康之旅了,既不再為那些感覺辯護,也不譴責它們,只是允許自己察覺到它們的存在。下列的方式能幫助我們與那些感覺同在,而不逃避(否認它們),或是歸咎於外在原因(投射它們)。-●承認我們的感覺-●不為那些感覺辯解或自責-●接受感覺,並允許自己去感受它-●讓感覺對我們訴說-●尊重感覺,把它當成一種內在的溝通-●對自己的感覺負責。如「我」感到生氣、悲傷、受到傷害等-●不要求別人對我們的感受負責,自己始終與感受同在-●不把感受理性化。知道自己「為何」會這樣感覺並不重要-●當與感受同在時,便不難覺察到自己此刻缺乏愛心,不論是對自己或別人-●允許這訊息滲入心內,與此感覺同在,直到它開始轉變-
推薦閱讀:

育兒 | 請一定把這個教給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不遲
親子關係中的越位和失位!推薦給各位家長!
《養個孩子不容易》熱播,引發大眾關注幼兒教育,教育專家井立霞:沒有愛的孩子,很難健康成長
「這個東西是我的!」,關於 孩子的物權敏感期
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十三)

TAG:親子關係 | 親子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