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詩意的課堂——讀《董一菲講語文》
作者:江蘇南京徐志耀
選自2010年《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董一菲老師是來自黑龍江的著名特級教師,也是「詩意語文」的倡導者。前不久,在語文網上有幸看到了董老師的幾段教學視頻,深有感觸。近幾日,讀了《董一菲講語文》,反覆咀嚼了其中《我的語文理念》部分,對董老師所提倡的詩意語文有了一些更具體的認識,在這裡談一談我的淺見。
一、什麼是詩意的課堂?
董老師雖然沒有給詩意的課堂下一個定義(也許用一個理論性的語句來概括其含義本身也是不恰當的,因為詩意本身就是一種感受,一種心靈的悸動),但細讀董老師的文章,我們會發現吉光片羽般的感觸,收集起來,就能夠編織成一幅璀璨多彩的畫卷。
詩意的課堂應當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互動生成,形成一個整體。正如董老師在《課堂教學藝術十思》中所說:「學生、老師、文本三者之間必須是互動完成的,……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碰撞,學生和老師之間共同對文本解讀,文本給予學生的靈感,文本給予老師的一種審美啟示。」在碰撞、解讀、啟示中,詩意油然而生。記得另一位著名的特級教師程少堂老師在《你是我的同類》一課中曾經如此解釋「詩意」:「詩不一定要有華麗的詞語,詩或詩意就是你聽了以後,內心感到暖融融的,感動你觸動你的那種東西,那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讓你很感動。而且詩意要是善的。……生活當中感動我們的,提升我們精神境界的東西就是詩意。」也就是說,「詩意」就是用善來打動人,詩意的課堂就是用高尚的精神來感動學生。而從董老師的講述中我們可以補充,這份高尚來源於文本,產生於師生之間的交流,最終會感動整個課堂。
換而言之,在詩意的課堂中,老師與學生都應當具有一顆善感的心。
老師應當善於啟發學生,更應當善於被學生感動,尋找每一刻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瞬間,善於去發現學生在瞬間中的激情,並引導其激起萬丈狂瀾。董老師說:「每一個教學瞬間的背後都應該隱藏著一片令人心馳神往的汪洋,……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一種教育,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教育。這種潛移默化、春風化雨的教育將沉澱在學生的眼中、心中,甚至生命中。」記得以前在《讀者》讀過一篇文章,寫一位著名的老師,桃李滿天下,無數學生被他的感動,甚至改變了人生。但當學生們聚集起來研討老師的成就時,他們已記不起老師教過的內容,但永不能忘記的是老師的眼神,那是一雙睿智、充滿了情感的眼神,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最大的震撼,從而在一生中無法忘懷。程少堂老師曾將老師劃為九等,如孔子、韓愈般的百世師也許我們無法企及,如葉聖陶先生一般的宗師、大師是我們仰望的目標,而名師有名課,有名篇。什麼是名課?就是可以感動學生,可以周圍人的課。而這一切的基礎就在於我們自己是否先被感動了。有了感動,才會有詩意的課堂。
詩意的課堂中,學生在被感動的同時,更應當被培育出一種高尚的情懷。
董老師在《我的詩意語文觀》一文中指出,應當給學生「一個悲天憫人的情懷」、「一個善感的人」、「一個愛的信念」。我覺得,這裡的核心就是「愛」,「這種愛的信念,要架構在生命的取向上,要有高度,要有廣度,更要有深度。所謂高度,就是大愛至上,著眼於學生人生髮展的高度;所謂廣度,就是『博愛』,既著眼每一個學生,同時又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所謂深度,就是進入心靈,進入心靈深層的對話和共鳴。」今天繁重的學習生活,的確已經讓許多學生開始對周圍的一切,身邊的一切麻木了。而我們就是要擦亮他們的靈魂,重新喚醒他們心中的愛。這不是簡單的理論,冰冷的板書,這是我們需要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去幫助每一位學生。我市著名的特級教師袁源老師的《金色花》課堂案例(載於《語文教學通訊》)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她在這堂課中別出心裁,特別選擇一個平時不愛發言,也不願與同學交流的孩子來朗讀,並以此發動全班的同學來幫助她,來激發情感,最終讓班級變成一個整體,一起去發現課文的內涵。每次聽袁老師的課,總能感覺到那看似平淡的話語背後蘊含著深厚的真情,正是這情感開啟了學生的心靈,打動了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啟發學生心中的愛,有了愛才能讓他們理性地認識世界,構築智慧的心靈,從而與老師一起去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而文本就是構連老師與學生的橋樑,是架構詩意課堂的基礎所在。
董老師在《課堂永遠是我們傳播詩情畫意的主陣地》一文中,強調我們應當去發掘「文學氣息」、感受「浪漫情懷」,用「繽紛的語言」,對「文化的膜拜」及「智慧與幽默」來構建一個詩意的課堂。而這一切的源頭就在於課本中。王榮生教授反覆強調了教師對教材的解讀能力,並以此作為評判教學的核心標準。「在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學內容對不對;在感受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之後,更要關心學生是不是駐留了與教學內容相應的語文體驗」。而語文學科,它具有承載文化,傳播精神這一特殊的使命,真正能夠感動學生的因子也就是它所具備的巨大的文化感染力。不同的民族應當有不同的文化意識,從《美國語文》的選編中我們可以發現編者有意識地選編了具有冒險、獨立意識的作品,全方位地展現了美洲大陸的廣袤富饒與神秘,表現美國年青而富有朝氣的文化內涵。而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我們解讀教材的方向,教學內容的重點最終也應當落實到我們的文化上。用深厚的文化來構建課堂,所打動的不僅是學生的心靈,同樣也是在構築他們的文化意識,並引導他們去關注生活,從生活中去發現文化,去為之感動。而這樣的課堂,也必須是開放的課堂,是一扇打開的大門,讓學生能夠從中看到一個繽紛的文化世界。目光開放了,世界不再封閉,心靈就更容易被打動。這樣的課堂,才是詩意的課堂。
二、如何構築一個詩意的課堂。
詩意的課堂中,老師應當用自己豐厚的人生積澱、廣博的知識體系和敏銳的直覺感受去打動學生。
這首先要求教師應當具有深厚的積澱。這不僅來自我們平時的努力,也來自我們堅持的精神。從董老師《我的語文人生》中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自幼年起孜孜不倦地閱讀的身影,直至現在,董老師也沒有一絲一毫地放棄地書本。上學期,我們還在語文網上看到了她閱讀《論語》的系列作品,真可謂「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應當有目的、有系統地歸納收集整理相關的知識體系。在《古老的記憶,深情的符號——中國古典詩歌傳統意象巡禮》一文中,董老師列舉在古典詩歌中經常出現的九種意象,其中涉及的詩歌以唐詩宋詞為主,也不乏《詩經》、《牡丹亭》、《紅樓夢》等傳世名著的身影,以及余光中等現代詩人膾炙人口的名篇。可見,董老師的閱讀是有目的、有意識的閱讀,她在閱讀的同時自覺地對之進行分類整理,不僅增添為自己增添了豐厚的內涵,也使閱讀材料隨時可用,具有極強的應用性。而這一點應用於實踐中時,就發掘出了教材巨大的文化感染力,渲染了濃厚的詩意氛圍。例如董老師在上《迢迢牽牛星》一課時,當學生通過「纖纖素手」想像女子的美麗時,董老師及時點撥,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以點帶面的細節描寫」。接下來她進一步闡述:「其實這是古詩詞慣用的手法,比如韋莊的《菩薩蠻》就用『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來寫江南女子的多情美麗。杜甫在《月夜》中用『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來寫妻子的美麗和對妻子的思念。有人說,『手是人的名片』,看來很有道理。陸遊永遠難以忘懷的也正是唐婉的『紅酥手』。中今中外的藝術大量,無一不是深諳人性的大師。奧地利小說家茨威格的短篇《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更是將人的一雙手寫如醉如痴,課下有時間可以讀一下。……這首詩通過寫手寫河漢女的美麗,真是最上乘的選擇。」一段話,如清麗的散文,又象一首華美的詩,將古今中外的名篇會聚,看似平常的描寫,頓時熠熠生輝,體現出詩意的光輝。而如此的細節,在董老師的課中比比皆是,成為她課堂的一個重要特色。教師的感動來自於內心的積澱,同樣來自於教師採花成蜜的積累。
老師還應善於關注教學的瞬間,不放過學生言語中的一個閃光點,隨時隨地地創設詩意的氛圍。例如在上《鄉愁詩鑒賞》一課時,董老師在講解提出「用簡單的意象表達最深的鄉愁,就是本詩成功所在」,而當有學生在賞析詩句時引用其它詩句時,董老師立即指出「用詩歌來解釋詩歌,善於聯想。暗含時間的綿延,是大開大闔的空間,若大的空間中,小小戍卒,他的悲歡離合、他的愛恨情仇,才顯得如此的真摯,如此的扣人心弦」。她用詩化的語言點明了學生髮言中最閃光的部分,也對全詩的意象進行了一個高度的概括,並突出了凝聚於意象上最真摯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引導他們將探究的重點轉向探究詩歌的情感。這還需要我們應以平等的心看待學生,善於轉化學生的感受。同樣在《鄉愁詩鑒賞》一課時,當學生回答自己從戴叔倫的《調笑令》的詩句「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中讀出了橫越山南山北的徵人的鄉愁與胡人的音樂相通的感受。這一觀點似乎有些背離了詩人的原意,但董老師說:「(胡笳的演奏)誰人有此情?誰人奏此曲?其實普天下戰爭帶給人永遠是創作,於是海明威會說『永別了,武器』,李益會說『胡兒眼淚雙雙落』,戰爭帶來的創傷不僅是中原,也有胡人的眼淚,於是一曲胡笳誰在彈奏?山那邊,雪中的,一輪明月,共同照耀的胡兒。」她巧妙地將學生的回答重新拉入正確的範疇之中,同樣也給予了學生真切的鼓勵。塑造自己善於被學生感動的內心,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打造詩意的課堂,也離不開學生孜孜不倦地探究與積累,這是師生互動的根本要素。
我被董老師書中的這樣幾個細節所打動。「一天,我大學時代的一位同學在書店裡巧遇我的一群學生,面對著孩子們如花的笑臉和不俗的讀書品味,他脫口而出:我一定認識你們的語文老師。」「記得剛剛接了一個高三班,我的即興演講激情迸射,文采飛揚,學生有些陶醉,也有些不適應,可是在事過一個月後,他們不但適應了,而且還能模仿、能運用。」這幾個細節表現的是老師的精神對學生的影響,老師的閱讀延伸的目標是學生,而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和自己一起閱讀。董老師在書中講述了自己開設校本課程的內容,非常欽佩董老師在給學生講解「葯」(繁體字)時所講的有關造字的故事,表現出中國古代文化中對人心靈的慰藉。我相信,聽了這樣的故事,學生們一定會自覺地閱讀有關文字的書籍,去感受這數千年傳承未絕的文字的魅力。用教師的魅力去打動學生,並引導他們的心靈走向更為深刻的內涵,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打動學生,激發學生心智的不僅是老師的人格魅力,更有平時的有目的的訓練練習。在書中,董老師強調了背誦詩歌的重要意義,並提出了「授之以鑒賞方法並開展個性鑒賞」的觀念。這裡既包括不同題材詩歌的不同鑒賞方法,也同樣包含詩歌專題的教學。這就是最根本的訓練方式,也是開啟學生心靈的基礎。記得袁源老師在她的班級開展了背誦《論語》的活動,並讓學生隨意選擇詩歌,自主鑒賞,與董老師的做法異曲同工。同樣,董老師也不缺少一些具體的教學方式。例如她在《打開語文教育的九個結》中不僅繼續強調誦讀的重要性,還提出了「文學常識結」,歸納了「文學史的拉網式介紹、鳥瞰式總觀、背景介紹分享情節、作家風采介紹、習題式檢測」等五種教學方法,將之作為領會文本中的人文精神、獲得心靈碰撞的一個重要方面。她還提出「對對子是最好的練筆方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感,對詞性、音韻的敏感性」。看著董老師學生在其中展現出的智慧與思考,深深地感受到了來自學生心靈深處的感動。我市著名特級老師胡小林在紫金分校開展了的新課題就是引導學生造句,通過一系列整齊的三字句、四字句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與董老師的做法可謂殊途同歸。
我們同樣離不開學生的自身的探究,這是學生的心靈被打動後主動的學習過程。在董老師的課中,我常常可以發現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課堂準備。例如在《花未眠》一課的教學實錄中,當董老師問道「你們熟悉的東西方哲人對美都有哪些定義」時,學生們的回答包括「美是永恆的,無始無終的,不生不滅的」(柏拉圖)、「美是一種善,之所以引起快感,就因為它是善的」(亞里士多德)、「丑到了極占,就是美到了極點」(賈平凹),從中可以看出在課前學生是經過了充分準備的。而這充分準備與董老師的安排是分不開的。課前準備要落到實處,這句話我們說了多年,但是真正可以堅持下來的有幾個人呢?我們從董老師課堂上看到的,是與她多年的堅持密不可分的。因此,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學生,她都可以有備而來,同時也讓學生信心滿滿地進入課堂。「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充分準備的不僅是老師,也應當包括學生。而學生的準備來自教師的影響,來自日積月累的習慣養成。
感動,來自於教師經年累月的努力,來自於學生靈光乍現的瞬間,關鍵是老師應當以善感的心來面對每一個學生,感動自己,感動學生。程少堂老師如此解釋他所倡導的「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主張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導下,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係和滲透老師的生命體驗為前提,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宗旨,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這就是對教師思想的一個最好的概括。而董老師的詩意課堂不也正是體現出這樣一種互動、一種培養、一種美感與境界嗎?
用感動打造詩意的課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