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容量之心是立身處世之本

容量之心是立身處世之本

古語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生道路錯綜複雜,有風雨,有陰晴。生活中,人總要與人交往,接觸各樣的人和事在所難免,十指不會一般齊,重要的是要有容人之心,讓人一步天地寬,容人是種美德。荀子曾經說:「群子賢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容量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是一種崇高的美德。確實,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或善解人意,知書達理;或心胸狹窄、蠻不講理;或憤世嫉俗、感情用事;或寬容大度、冷靜沉著。人生如果有一顆容量之心所應有的心態與智慧,是所有想擁有幸福快樂生活和成功的保證。人生像一首詩,有甜美的浪漫也有嚴酷的現實;人生像一支歌,有高亢的歡愉也有低旋的沉鬱;人生像五彩絢麗的舞台,有眾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無聞的配角。面對世事沉浮想要「勝似閑庭信步」,就得有容量之心的襟懷。那麼,做人應該擁有一顆容量之心怎樣去踐行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六點:擁有容量之心的人,應該注重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一種處世的藝術,在做人做事上,若能進行換位思考,那麼看待問題、處理事情、解決矛盾,就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智慧、多一些方法,的確我們周圍有太多需要換位思考的事,無論是工作上、生活上,還是漫漫人生之中……對於做人做事方面而言,我們不能一直的抱有埋怨的心理,更多的需要理解和包容,當然換位思考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點,只有懂得換位思考,才能懂得別人的不易。缺乏換位思考的意識,小到理不清與家人、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大到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你還沒有站在別人的位子上想問題,那麼就從現在開始,立刻行為起來,因為換位思考是一份責任、一份尊重、一份智慧,更是到達成功彼岸的必然捷徑。不能換位思考的人,總是陷入怨恨、狹隘和痛苦中,因為一切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人無法與他人交流思想。更嚴重的就會對他人或者國家、民族的人產生莫名的仇恨,最後把自己孤立起來。西方哲人有一句令人驚嘆的智慧名言:「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中國古代先賢也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家可以從這些名言中看到「寬宏大量」這個偉大思想。其實要做到這種一個有容量的人,必須具備最起碼的「換位思考」能力。一個人只有能從別人的角度開始想問題,考慮到人家的感受,才能夠推己及人,做出聰明而有修養的事情來。所以,損人利己是不道德,損人不利也是不聰明的行為,換位思考的作用就是盡量尋找出那些利人利己的雙贏辦法來。遇事不要急於下結論,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許有更好的解決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學會換位思維,智者拿別人的智慧充實自己的頭腦,愚者者拿別人的煩惱折磨自己。多一份舒暢,少一分焦慮.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痛。擁有容量之心的人,應該學會理解別人。中國人有句俗話,叫做「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意思是說,好心沒有得到好報。可以想像,當人們發自內心說這話的時候,心裡一定是憤憤不平,很不是個滋味。理解是溝通的橋樑,生活中有些人,本質上很善良,但人際交往的質量就是差,與周圍人關係緊張,經常發生衝突。自己也感到很委屈,因為他(或她)確無害人之心。在我看來,造成這種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他人缺乏理解,偏偏正確而充分地理解他人是交往成功的首要條件。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最大限度地縮減從自我出發的主觀性。這樣,就能夠和對方想到一起去了,相互間能達到較高程度的理解,建立親密關係就不是件難事了。人的氣量與性格、學識有關,也可以通過學習、鍛煉使之改善。方法是「始忍於色,中忍於心,久則自熟,殊不與人較」,即先學表情上的忍讓與剋制,然後做到心理上的寬容與諒解,時間一長,就會變得寬宏大量,遇事看得慣,想得通,放得下,不與人斤斤計較。一個人活著,我感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善待自己,要勇於原諒別人的錯誤,不要一直抓著別人的缺點不放。任何人都是會犯錯誤的,只要我們勇於更正,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我們一定會在錯誤中成長的。有的人為了個人利益常為一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自己做錯事,不著重檢查自己,而是一個勁兒地找別人的不是,缺乏的就是一種理解和寬容;有的人為了爭名奪利,竟然採取一切不正當的手段來步步高升;還有的人永遠用嫉妒的眼光對待他人,當看到別人能夠出人投地時,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用卑鄙的手段來栽贓和陷害他人。相反,一個有容量的人一些品德高尚,善解人意之人,對待類似之事,所採取的方式則是一個有容量的人,永遠以一顆包容、理解、友好的心去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始終與人用心交往,坦誠相待,處處為他人著想,排除個利益,顧全大局。理解他人並不是遷就他人,移情也不是無條件地被他人的觀點、思想、情感所同化。它只是使人們不為偏見所左右,少受主觀性的影響,正確地認識別人,從而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擁有容量之心的人,應該得讓人處且讓人。在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生活中難免會碰到一些蠻不講理的人,甚至是心存惡意的人,有時還會無緣無故地遭到這種人的誹謗和侮辱。如果這時候我們能有意識地讓自己冷靜下來,做一名寬容、謙讓、大度的「君子」,得讓人處且讓人,那麼我們的人生也會由此進入一個更新的境界。人的愛心往往多於怨恨,人樂觀愉快、豁達、忍讓而不悲傷、消沉、焦躁;人對朋友的不足處,以愛心勸慰,述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聽者動心,感佩、尊從,一個有容量的人就不會存在感情上的隔閡、行動上的對立、心理的怨恨。得讓人處且讓人,找一個恰當的方式給人台階,給人以解圍,不僅會消除尷尬的局面,使氣氛變得和諧融恰,更會使對方容易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因此做人要學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複雜的事情盡量簡單處理,千萬不要把簡單的事複雜化。掌握辦事效率是一門學問,要控制好節奏。不論是孔子、老子還是莊子,儘管他們的哲學思想各有不同,但他們又都以「和為貴」的哲學思想為主線,「和為貴」是中國人處世哲學中最為核心的基本價值觀。表現在我們的文化和生活中上,那就是「你敬我一尺,我讓你一丈」、「得饒人處且饒人」、「大人不計小人過」、「以德報怨」等。這些思想處處體現出我們中國人以寬厚仁慈作為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本。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諒解。一個不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的人,必定是一個胸懷坦蕩、毅力堅強的人。記住:瞬間的忍耐,會使狹隘的人生之路變得無限廣闊。擁有容量之心的人,應該堅持豁達大度。豁達大度、胸懷寬闊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豁達是一種境界。心胸開闊、寬容大度;淡泊名利、正視人生;樂觀曠達、積極進取;思想通達、顧全大局;坦然面對得失。有句古話說的好:「心曠則萬種如瓦缶,心隘則一發似車輪」。意思是說,一個心胸豁達的人,即使是一萬種的豐厚俸祿也會看成像瓦罐那樣沒有價值;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即使是如髮絲一般細小的利益也會被看成像車輪那麼大。人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同等的,無價的,並無貴賤之分。只有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才能從根本上體會公平的意義,才能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幫助人。要知道,一個連人的意義都不能正確理解的人,自以為是地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胸開闊,豁達大度的。豁達是一種坦蕩。那心靈就像一汪碧泉清澈見底,容不得半點污穢和虛偽,是黑而決不會說白,是鹿決不會說是馬。學會超然、豁達的處世之道,永遠牢記「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只有真正體會宇宙之宏大,他人之重要,個人之渺小,臉面之微薄。才能真正具有容人的雅量。古人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之說,要知道,眼前的損失,可能就是日後的報酬。何況,任何個人的狀況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化比不足為奮進的動力,變比有餘為助人之樂事。所以,遇事不能總從個人利益出發,要多從他人立場考慮。想通了,自己寬鬆,大家寬鬆。因而應該有感恩的思想,助人的意識。讓身外之物自然而去,看得透、想得開,夢中花不足為依,虛幻的東西不為所動,順應自然。以寬宏大量和豁達大度去容忍別人和容納自己,遇事想得開,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擁有容量之心的人,應該具有心胸開闊。有人說:比大地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而作為人來說擁有寬廣的胸懷,就必須虛懷若谷、胸懷大志,要站的比別人高,看的比別人遠,什麼事情都要有寬廣的胸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傲氣,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思想和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是錯的,即使是犯罪也是如此。你想想看,你的朋友不接受你的思想,認為你的思想是不對的,你就會很生氣。相反的,如果你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你的朋友,他們都會跟你一樣很生氣,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一個人喜歡被別人征服的,除非那個人的自信很低,你是如此,何況是你的朋友呢?只要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能夠看開很多,不會輕易生氣,自然而然心胸就會廣闊的了。首先要摒棄各種世俗雜念,少去理會那些堵塞心胸的噪音、玷污舉止的畫面;其次要善於原諒人,多和誠懇之人交朋友,從他們身上學習許多為人之道。生活中許多糟糕事,聽了不如不聽,見了不如不見,本來沒有什麼問題的東西你要把它說清楚、寫清楚,結果可能是更加不清楚。要有盲者、聾者的智慧,去聽無聲之聲,去看無色之色,當我們閉上雙眼,即看到心中無限的世界美輪美奐;當我們掩上雙耳,即聽到大自然生機盎然的勃發之聲。心境變寬了,並且纖塵不染!「世界上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要有這樣一顆美好的心靈,就必須放下各種心理包袱,使真誠、熱情、謙虛、勇敢、堅定……成為自己立身處世的法寶,做一個寬宏大量之人。說應該話要用腦子,敏事慎言,話多無益,擁有容量之的人,應該做到通情達理。容量是一個人的氣質或氣度,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一種外觀表現,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對外散發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容量不是從小生來的,而是經歷生活慢慢培養出來的浩然之氣,是一個人對社會、對生活所持有態度的一種意識,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裝是裝不出來的。容量之心是一種寬大為懷。人不能做到寬大的胸懷,原因有二,一是由於嫉妒心重,二是由於利慾心重。要想做一個寬容大度的人,非去掉這兩種壞心念不可。一個人,就要像一座大山,一道長河,能容受一切礫石泥沙;就能要能隱忍一切,寬容一切,才能做到寬宏大量。要想成為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不是簡單地做一件事、說幾句話就能被認可的,它是一個人的品德與休養的體現,是對平時行為的概括。所以說,把他身邊的平凡事處理好,遇事別讓他兩難,他自然就知道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了。通情達理是為人處事的法碼,遇事能夠依理而行,而不是撒潑任性,胡攪蠻纏。而善解人意。善解人意,人有比較敏銳的觀察力,很強的感應能力和聯想能力,可以輕易地從一點點蛛絲馬跡當中明白到他人心中的想法,這些蛛絲馬跡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一句不經意的話。對於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來說,始終秉承「一容」態度,即包容,海納百川容乃大。人最大的本事在於能「容」。人不僅要大山的精神,更要有大海的胸懷。有時,也要遷就有錯之事。能「容」是一個人的較高境界,一般是個人素質高、修養好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人人都有錯,再小心都會出錯,原諒了別人等於原諒了自己。否則,與他人的關係將會更加緊張。自己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糟糕。不利於個人進步,不利於與人合作共事,不利於任務的完成。


推薦閱讀:

大容量媽咪包
這才是地球上最強存儲器:容量超900TB!
智商決定因素或為大腦結構而非腦容量
動力鋰離子電池性能評價指標匯總

TAG:處世 | 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