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系年(簡篇)

中國書法系年(簡篇)
作者:佚名  來源:拙風文化網
  傳說時代黃帝史倉頡造字。  商代約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建國《尚書·多士》:「惟殷先人, 有冊有典。」  約公元前十四世紀盤庚遷殷(河南安陽小屯),歷二百七十三年不再遷都。中國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體系於此發現。  約公元前十四世紀下半葉至十三世紀上半葉甲骨文第一期書家(盤庚、小辛、小乙、武丁,主要在武丁時)有賓、彀、爭、互、古、韋、永、菔、共、史等百餘人,現存近十萬片甲骨中他們的作品幾近一半。  約公元前十三世紀前後甲骨文第二期書家(祖庚、祖甲時貞人)有大、旅、即、行、兄、出、喜、尹、逐等數十人。  約公元前十三世紀下半葉甲骨文第三期書家(廩辛、康丁時貞人)有彭、寧、逢、教、荷、旅、口、逆、定等數十人。商代青銅器鑄銘之風始。  約公元前十二世紀上半葉甲骨文第四期書家(武乙、文丁時貞人))有歷、萬、中、車、史、余、子、我、 等數十人。作《司母戊》大方鼎,高133cm,重八百七十五公斤。  約公元前十二世紀中葉甲骨文第五期書家(帝乙、帝辛時貞人)有黃、泳、立等。發現朱、墨書手跡,與契刻風格迥異。甲骨文出現雙刀刻法。作《宰甫卣》、《四祀邲其壺》、《小臣邑斝》、《小子 卣》。周原甲骨年代上限始於此。  西周早期公元前一一二二年武王(在位七年)武王克商。西周建國,都鎬京。按,武王克商之年從劉歆舊說,西周積年取《文獻通考》、《通鑒外紀》記敘。作《利簋》、《天亡簋》。  成王(在位三十七年)周公攝政,制禮樂。《周禮》載八歲入小學,保氏掌教國子,先以「六書」。作《康侯簋》、《禽簋》、《我方鼎》、《何尊》、《叔德簋》、《復尊》。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作《沉子也簋》、《大盂鼎》、《小盂鼎》、《庚嬴卣》。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作《令簋》、《作冊令方彝》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作《班簋》、《錄伯 簋》、《靜簋》大篆字體趨近成熟。  西周中期共王(在位十—十二年)作《乖伯簋》、《 鼎》、《九年衛鼎》、《師酉簋》。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作《吳方彝》、《 鍾》。  孝王(在位十五年)作《大克鼎》、《小克鼎》、《四年盨 》  夷王(在位十五—十六年)作《大簋》、《師 簋》。  厲王(在位三十七—四十年)作《多友鼎》、《散氏盤》、《虢叔旅鍾》。  西周晚期公元前841—828共和作《史頌簋》  公元前827—782宣王作《頌壺》、《兮甲盤》、《虢季子白盤》、《毛公鼎》。  公元前781—771幽王傳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為最早頒行之字書。作《函皇父鼎》。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公元前770—766平王平王東遷洛陽。諸侯力政,文字異形開始。秦襄公送平王東遷,歸作《石鼓文》。按,石鼓文年代爭議頗多,此從郭沫若說。秦承周文化而用籀文。青銅器銘文移到器表,大篆字體向縱長發展,開始流行刻款。  公元前697—678桓王二十三年—厘王四年秦國作《秦武公鍾》。許國作《鄦 魯生鼎》陳國作《陳侯簠》。  春秋中期公元前576—537簡王十年—景王八年秦國(景公)作《秦公簋》。  齊國作《 鎛》。  公元前512以前敬王八年楚國作《王孫遺者鍾》。  徐國作《沇兒鍾》。   春秋晚期鄭國作《哀成叔鼎》。  鳥凰龍蟲書開始流行於東南楚、蔡、曾、吳、越、宋等國。  公元前514—496敬王六年—二十四年吳王闔閭作《吳王光鑒》。  晉國作《趙孟介壺》、《欒書缶》,以草篆正體化之形式進入青銅器銘文。  蔡國作《蔡侯盤》、《蔡侯產劍》,以鳥、龍書飾於一器。  楚國作《王子午鼎》。  吳國作《王子於戈》,以龍、凰書飾於一器。  公元前497—489敬王二十三年—三十一年晉國世卿趙鞅與卿大夫盟誓(晉定公十五年—二十三年),《侯馬盟書》即此時作。  越國作《越王大子矛》。  戰國早期公元前488—432敬王三十二年—考王九年曾國作《曾姬無 壺》。  楚惠王作《楚王庵璋戈》。  齊國作《陳曼簠》。  《信陽長台關竹書》抄成。  曾國遷隋,作《曾侯乙編鐘》。  古璽印開始流行,主要有官璽、私璽和吉語璽三類。  戰國中期公元前380公元前328-311公元前328—299公元前316前後安王二十二年韓烈侯(二十年)作《 羌鍾。》  顯王四十一年—赧王四年秦惠文王刻石求諸天神克制楚(懷王)兵,是為《詛楚文》。  顯王四十一年—郝王十六年楚懷王授予鄂君《鄂君啟節》。  慎靚王五年中山國戰勝擄燕吉金,作《中山王 方壺》等器。  刻《公乘得守丘刻石》。  長沙仰天湖楚簡寫定。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抄成。  戰國晚期長沙左家公山楚墓有毛筆。發現時其鋒穎如新。  公元前309赧王六年《青川木牘》寫定。可證隸書不始於秦代。  公元前239以前秦始皇八年天水放馬灘秦國《日書》甲、乙兩種及其它簡策寫定。  公元前242以後始皇五年秦始皇頒行《新郪虎符》。  公元前237—228始皇十年—十九年楚幽王熊悍作《盦肯盤》。  公元前278—217秦昭王二十九年—始皇三十年《雲夢睡虎地秦簡》寫(抄)定。其中《日書》乙本最早,《編年紀》最晚,《秦律十八種》、《秦律雜抄》、《封診式》、《效律》、《法律答問》、《為吏之道》、《語書》等均抄寫於秦統一以前。  秦國璽、印及戳印陶文流行,面目與其通行之篆隸近同。  秦代公元前221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書同文字。省改史籀大篆而制定新體—小篆,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三種字書,頒行天下。秦權量詔版以小篆急就刻制,頒行天下。秦書有八體: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按,實際上是大篆、小篆、蟲書、隸書四種字體。其餘四種為不同用途,結構、風格或有不同。傳蒙恬以兔豪制筆。  公元前219始皇二十八年始皇東巡所至,李斯為之書《泰山刻石》、《繹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公元前218始皇二十九年始皇東巡,李斯書《芝罘刻石》。  公元前210始皇三十七年始皇東巡登會稽山,李斯書《會稽刻石》。  公元前209二世元年秦權量補刻二世詔辭,此即「兩詔權」。  秦刑徒墓磚刻寫於此時。按,此為中國古代墓誌之權輿。  西漢早期公元前206高祖元年「漢興有草書」。按《說文》所言草書當即隸變中出現之草隸,略見牽索與結構、筆畫之省簡。漢律,以秦書八體取仕、考課官吏。漢印盛行,面目與戰國古璽及秦璽或異。私印中有鳥、蟲、魚書。漢代銅鏡銘文均陽文鑄就,與銅器陰文刻款可為不同風格之比觀。又,鏡銘省變小篆,因其中《尚方鏡》起首有「尚方作鏡」語,後人遂名其字為「尚方篆」。長沙馬王堆帛書《五十一病方》、《春秋事語》、《老子》甲本等抄寫完成,或早至秦漢之際。江陵張家山漢簡《闔廬》等寫定。臨沂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抄寫完成。  公元前192惠帝三年廢秦「挾書律」,先秦古書陸續發現併流行。長沙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抄寫完成。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寫定。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抄寫完成,或晚至文帝時。  公元前171文帝九年南越王作《文帝九年勾鑺》,銘文為標準秦篆。  公元前165文帝十五年阜陽漢簡《倉頡篇》抄寫完成,其字當即通行之標準古隸。  公元5平帝元始五年詔令說字未央廷中,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  7孺子嬰居攝二年刻《居攝兩填壇刻石》。大司空甄豐改定古文。時有六書:古文、奇字、篆書(秦小篆)、佐書(隸書)、繆篆、鳥蟲書。意在復古,不蹈秦制。古文書法由此逐漸流行。  新9年王莽始建國元新莽《嘉量》頒行,其字風格已變秦篆。  15天鳳二年刻《萊子侯刻石》  9-25王莽始建國元年—東漢建武元年居延《相利善劍刀冊》寫定。  東漢早期27光武帝建武三年居延紀年簡《建武三年簡》寫定。居延簡草隸《誤死馬駒冊》寫定。  41—49建武十七年—二十五年伏波將軍馬援上書,奏請正定文字。  52建武二十八年刻《三老諱字忌日記》。  63明帝永平六年刻《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72永平十五年《武威王杖昭令十簡》寫定。  76—78章帝建初元年—章和二年章帝(劉烜)好草書。韋續《五十六種書》稱章草因章帝所好得名,張彥遠《法書要錄》以章草為章帝書而名。傳章帝書《頡皇始制文字帖》。  76建初元年刻《大吉買山記刻石》。  76—83建初元年—八年傳王次仲飾隸為八分。  章帝時曹喜(仲則)善篆,創懸針、垂露之法。杜度(伯度)善草,章帝愛之,詔使草書奏事。  88章和二年班固(孟堅)著《漢書》,述「六書」。  92和帝永元四年立《袁安碑》。  97永元九年刻《王君平闕》。按,此闕與《王文康闕》(94)同時出土於成都(1980年)。  105永元十七年刻《幽州書佐秦君石闕》。  105殤帝改元蔡倫上所造之紙,時稱「蔡侯紙」。  元興元年刻《王稚子闕》。  106延平元年刻《陽三老石堂畫像題字》。  東漢中期115安帝元初二年刻《子游殘石》。  117元初四年立《祀三公山碑》、《袁敞碑》。  118元初五年刻《太室石闕》。按,此闕分東、西。西闕銘刻於元初五年,東闕銘刻於延光四年(125)。又,西闕隸書捺法用雙鉤,為漢代刻石中僅見。漢隸用雙鉤捺法者另有二作:一為河北定縣北庄漢墓墓石題字之一,一為漢代銅器《大官釜》刻款。  121建光元年許慎(叔重)作《說文解字》,舉例敘述六書之旨。刻《馮煥神道闕》。按,此闕宋人著錄為永寧二年,不知永寧僅有一年。實則永寧二年即建光元年也。  123延光二年刻《開母廟石闕銘》、《少室石闕銘》。  125延光四年刻《延光殘石》。  133順帝陽嘉二年立《陽嘉殘碑》。  135陽嘉四年刻《延年石室題字》。  137永和二年立《裴岑紀功碑》。  140永和五年立《沙南侯獲碑》。  78—143章帝建初三年—順帝漢安二年崔瑗(子玉)擅名北中,傳書《草書帖》。作《草勢》。  143漢安二年立《景君碑》。  146質帝本初元年立《三公山神碑》。  東漢晚期147桓帝建和元年東漢碑碣之風大盛,始於桓帝時。  148建和二年摩崖書《石門頌》刻成。  151元嘉元年鍾繇(元常)生  153永興元年立《乙瑛碑》。  154永興二年刻《薌他君石祠堂石柱題記》。  156永壽二年立《禮器碑》。朱書《永壽二年陶瓶題記》。  157永壽三年刻《安國墓祠題記》。  158延熹元年刻《鄭固碑》、《劉平國摩崖刻石》。  159延熹二年立《張景碑》。  164延熹七年立《孔宙碑》、《封龍山碑》。  165延熹八年立《華山碑》、《鮮於璜碑》 。  168靈帝建寧元年靈帝(劉宏)好書,自製《皇羲篇》五十章,布衣文吏能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立《衡方碑》。  169建寧二年立《史晨碑》。  170建寧三年刻《許阿瞿畫像志銘》、《夏承碑》。  171建寧四年摩崖書《西狹頌》刻成。立《孔彪碑》、《楊叔恭殘碑》。  172建寧五年摩崖書《郙閣頌》刻成。  173熹平二年摩崖書《楊淮表記》刻成。  174熹平三年立《婁壽碑》、《樊敏碑》。  175熹平四年蔡邕(伯喈)、堂溪典、楊賜、馬日磾、張訓、韓說、單揚等奉詔正定五經文字,刻《熹平石經》。邕等自書丹於碑,使工鑄刻。  175前後熹平四年蔡邕撰《篆勢》。傳蔡邕創飛白書。傳蔡邕作《九勢》、《筆論》。刻《韓仁銘》。  177熹平六年立《尹宙碑》。  180光和三年立《三老趙寬碑》。  181光和四年立《三公之碑》、《校官碑》。  183以前光和六年草書風大盛,趙壹因作《非草書》。  183光和六年立《白石神君碑》。  185中平二年立《曹全碑》。  186中平三年立《張遷碑》。  189以前中平六年傳劉德升(君嗣)創行書。盧植上靈帝書云:「古文蝌斗,近於為實。」按,此系首言古文又名蝌斗且其風格已生變化者。  189前後中平六年師宜官為能書之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每至酒家飲,輒題壁鬻睹,收取觀值以酬酒資。書《耿球碑》。  約192以前獻帝初平三年張芝(伯英)草聖,工夫第一,有池水盡墨之美談。創今草一筆書。傳張書《冠軍帖》、《消息帖》。  205建安十年曹操(孟德)禁碑。  208建安十三年曹操酷愛梁鵠(孟皇)書,懸諸帳中賞玩。是年破荊州,募得梁鵠。  219建安二十四年鍾繇為楷書之奠基者,以天然勝張芝。是年書《賀捷表》。  三國時期220魏黃初元年魏文帝曹丕代漢。傳鍾繇書《公卿上尊號表》、《文帝受禪表》。  220前後黃初元年邯鄲淳(子叔)傳古文書法。  221黃初二年鍾繇書《薦季直表》。其《宣示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書於此前後。  224黃初五年刻《黃初殘碑》。  230以前太和四年鍾繇撰《論書》、《授子會論》。  230太和四年鍾繇卒,時年八十歲。  162—250東漢桓帝延熹五年—後魏嘉平二年胡昭(孔明)善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凱(伯儒)、韋誕(仲將)並有名。  227—232太和元年—六年韋誕善書,尤精題署。魏明帝起凌雲台,使誕身懸索筐於二十五丈而就榜題書。誕懼甚,下,鬢發皆白,誡子孫而絕此楷法。  231太和五年立《曹真碑》養山堂藏初出土拓本一紙。  235青龍三年立《範式碑》。  242正始三年立《丸都山毋丘儉紀功碑》。  240—248正始元年—九年以古文、小篆、隸書刻《三體石經》,其中古文已「轉失淳法」為典型之蝌斗書。  261景元二年立《王基碑》。  西晉265—290泰始元年—太熙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即皇帝位。置書博士教習弟子。西北木簡中之晉武帝泰始紀年簡,已明確向楷書和行書過渡。  272東吳鳳凰元年立《谷朗碑》。  231—273魏明帝太和五年—晉武帝泰始九年成公綏撰《隸書體》。  276吳天璽九年立《禪國山碑》。傳皇象(休明)書《天發神讖碑》。傳皇象書《急就章》、《文武帖》,撰《論草書》。  280晉太康元年汲郡人不準盜發戰國魏襄王(公元前318—296)冢,得古文竹書十餘萬言,《竹書紀年》即其中之一。  222—284魏文帝黃初三年—太康五年杜預(元凱)書《十一月帖》。  284太康五年刻《楊紹買地莂》。  289太康十年刻《呂望表》。  220—291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晉惠帝永平元年衛瓘(伯玉)善書,傳「柳葉篆」為其所創。  291以前晉惠帝元康元年衛恆(巨山)作《四體書勢》,書《往來帖》。  300魏明帝太和六年—永康元年張華(茂先)書《得書帖》、《聞時帖》。  239—303三國蜀後主延熙二年—晉惠帝太安二年索靖《幼安》作《草書狀》。索靖書《月儀帖》、《出師頌》。  261—303三國吳景帝永安四年—晉惠帝太安二年陸機(士衡)書《平復帖》。  300永康元年刻《左棻墓誌》。  303太安二年王羲之(逸少)生。  東晉307永嘉元年晉元帝避亂過江、遷都建康,五朝尚文之書風自此始。  276—322晉武帝咸寧二年—元帝永昌元年王廙(世將)書《上晉元帝表》、《廿四日帖》、《嫂何如帖》。傳王廙渡江時藏索靖《七月廿六日帖》於衣中。  323明帝泰寧元年刻《謝 墓誌》。  266—324晉武帝泰始二年—太寧二年王敦(處仲)書《蠟節帖》。  276—339晉武帝咸寧二年—成帝咸康五年王導(茂弘)書《省示帖》、《改朔貼》。傳王導過江時猶懷鐘繇《宣示表》於衣帶之內。  276—339晉武帝泰始五年—咸康五年郗鑒(道徽)書《楷書帖》。  344建元二年王獻之(子敬)生。  345永和元年刻《顏謙婦劉氏墓誌》。  348永和四年傳衛夫人(鑠)作《筆陣圖》。王羲之書《樂毅論》。刻《王興之夫婦墓誌》。  約351永和七年王獻之開始學書。羲之從後掣筆不脫,嘆曰:「此兒書後當有大名」。又獻之以泥帚書方丈字,觀者如市,羲之見嘆美。作書與親故云:「子敬飛白大有意」。按《晉書》稱獻之少時書已「咄咄逼人」。  352以前永和八年劉劭撰《飛白書勢銘》。  353以前永和九年王羲之書《姨母帖》、《寒切帖》、《行穰帖》、《省別帖》《長風帖》、《此事帖》、《初月帖》、《十七帖》、《快雪時晴帖》、《孔帖中帖》、《得示帖》、《喪亂帖》、《頻有哀禍帖》等。  353永和九年三月王羲之書《蘭亭集敘》。傳王羲之撰《記白雲先生書訣》。  356永和十二年王羲之書《黃庭經》、《東方朔畫贊》。  358昇平二年傳王羲之書《孝女曹娥碑》。刻《王閩之墓誌》。  323—358明帝太寧元年—昇平二年王洽(敬和)書《辱告帖》、《仁愛帖》、《兄示帖》、《向感塞帖》等。  359昇平三年刻《王丹虎墓誌》。  361以前昇平五年傳王羲之撰《題衛夫人後》、《書論》、《筆勢論》、《用筆賦》等。  361昇平五年王羲之卒,時年五十九歲。按,楷書、行書、今草之演進至王羲之始告完成。  368太和三年立《符秦建元四年產碑》,俗稱《廣武將軍碑》。  312—373懷帝永嘉六年—孝武帝寧康元年桓溫(元子)書《草書帖》。  378太元三年刻《謝琰墓誌》。  313—384愍帝建興元年—孝武帝太元九年郗愔(方回)書《草書帖》。  ??王薈(敬文)書《癤腫帖》。  320—385元帝太與三年—孝武帝太元十年謝安(安石)書《草書帖》。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獻之書《十二月帖》(按,傳世《中秋帖》為米芾從此帖節臨)、《地黃湯帖》、《洛神賦》(即《玉版十三行》)、《鵝群帖》、《鴨頭凡帖》等。獻之行草能為「一筆書」,氣息通其隔行。王獻之使楷書、行書、今草發揚光大。  386太元十一年王獻之卒,時年四十三歲。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徽之(子猷)書《新月帖》。  351—388永和七年—太元十三年王珉(季琰)撰《行書狀》。王珉書《行書帖》、《草書帖》。  399安帝隆安三年刻《枳楊陽神道闕》。  350—401永和六年—隆安五年王珣(元琳)書《伯遠帖》、《三月帖》。  405晉安帝羲熙元年立《爨寶子碑》。  345—406永和元年—羲熙二年顧愷之(長康)書《題女史箴圖》。  414羲熙十年立《好大王碑》。  南北朝425北魏始光二年王愔撰《古今文字志》。  385—433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宋文帝元嘉十年謝靈運書《王子晉贊》、《古詩帖》、《翻經台記》等。  439北魏太延五年立《大代華岳廟碑》。  370—422東晉廢帝太和五年—宋文帝元嘉十九年羊欣(敬元)書《筆精帖》。又奉勅進《采古來能書人名》。  ??薄紹之(敬叔)書《日寒帖》、《千丈帖》等。  406—455晉安帝羲熙二年—宋孝武帝孝建二年蕭思話書《奏事帖》、《一月三日帖》。  456北魏太安二年寇謙之書《中嶽嵩高靈廟碑》。  457—464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八年宋孝武帝(劉駿)好二王書,詔徐爰等治護臣民所進,以數十紙為卷。  458大明二年ё立《爨龍顏碑》。  464大明八年刻《劉懷民墓誌》。  414—466晉安帝羲熙十年—宋明帝泰始二年鮑照撰《飛白書勢銘》。  467泰始三年宋明帝(劉彧)詔使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孫奉伯等檢理二王書跡,評其品題。  470泰始六年虞和奉進《論書表》。  426—485宋文帝元嘉三年—齊武帝永明三年王僧虔書《王琰帖》、《御史帖》、《陳情帖》等。 王僧虔撰《論書》、《筆意贊》。  488北魏太和十二年刻《暉福寺 碑》。  451—491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齊武帝永明九年王慈(伯寶)書《柏酒帖》、《汝比可也帖》、《尊體安和 帖》。  460—494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齊鬱林王隆昌元年蕭子良(雲英)著《古今篆隸文體》。  494隆昌元年刻《孝文帝吊比干墓文》。  495以後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行拓拔改元。尚佛教、伽藍,造龍門石窟佛像,碑、記由是大興。  496太和二十年刻《姚伯多兄弟造像記》。  498太和二十二年刻《始平公造像記》。  501景明二年刻《鄭長猷造像記》、《元澄妃李氏墓誌》。  502景明三年刻《孫秋生造像記》。  502—536南朝梁天監元年—大同二年梁武帝(蕭衍)即位,與陶宏景信啟往遠論書。著《觀鍾繇筆法十二意》、《草書狀》、《與陶隱居論書》。  456—536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大同二年陶宏景(通明)撰《與梁武帝論書啟》。  507北魏正始四年刻《元鑒墓誌》、《元思墓誌》。  508永平元年刻《元祥墓誌》、《元繼妃石婉墓誌》。  509永平二年王遠書摩崖《石門銘》。  511永平四年刻《司馬紹墓誌》、《楊范墓誌》、《元悅墓誌》。鄭道昭(僖伯)書《鄭羲摩崖》(上、下)、《論經書詩》。  512北魏延昌元年刻《元詮墓誌》。  441—513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梁武帝天監十二年沈約(休文)書《草書帖》。  514天監十三年傳陶宏景書《瘞鶴銘》。  515北魏延昌四年刻《王禎墓誌》。  516北魏熙平元年刻《劉顏墓誌》。鄭道昭卒。生前尚有《雲峰》、《大基》其它刻石書跡名之於世。  517熙平二年刻《元懷墓誌》、《刁遵墓誌》、《崔敬邕墓誌》。  519神龜二年刻《元佑墓誌》。  522正光三年立《張猛龍碑》。  523正光四年刻《馬鳴寺碑》、《姬伯度墓誌》、《王基墓誌》、《鞠彥雲墓誌》、《高貞碑》、《元秀墓誌》。  523梁武帝普通四年袁昻(千里)奉敕撰《古今書評》,首以意象批評論及書家風格。  525北魏孝昌元年刻《李超墓誌》。  526孝昌二年刻《元朗墓誌》。  531普泰元年刻《元弼墓誌》、《張黑女墓誌》。  533永熙二年刻《賈景等七人造玉像記》、《元爽墓誌》。  535東魏天平二年刻《司馬升墓誌》。  539元象二年刻《高湛墓誌》。  540興和二年刻《劉懿墓誌》。  541興和三年立《李仲璇修孔子廟碑》。  543武定元年刻《道俗九十人造像記》。  486—548南朝齊武帝永明四年—梁武帝太清二年蕭子云(景喬)書草書《千字文》、章草《史孝山出師頌》、正書《進寫古啟》、《顏回問孝》等。  481—549南朝齊高帝建元三年—梁武帝太清三年王筠(元禮)書《至節帖》。  487—551南朝齊武帝永明五年—梁簡文帝大寶二年庚肩吾(子慎)撰《書品》,次第書家高下。  ?梁武帝時貝羲淵書《梁始興忠武王蕭憺碑》  550東魏武定八年穆子容書《太公呂望表》。  552梁元帝承聖元年梁元帝(蕭繹)撰《碑英》。  555北齊天保六年刻《王憐妻趙氏墓誌》。  557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歐陽詢(信本)生。  558永定二年虞世南(伯施)生。  560北齊皇建元年立《鄉老舉孝羲雋敬碑》。  562北齊太寧二年刻《法勤禪師墓銘》。  ?南朝陳陳伯智(策之)書《習讀帖》。  564北齊河清三年摩崖書《重登雲峰山記》刻成。  北周保定四年刻《賀屯植墓誌》。  560—565南朝陳天嘉年間傳人盜郗曇墓,獲王羲之及諸名賢書跡,文帝以賜始興王伯茂。有得《樂毅論》獻文帝,後歸餘杭公主。  567北周天和二年刻《華岳頌》。  568北齊天統四年刻《法朗造像》。  571北齊武平二年刻《僧道略等三百餘人造神碑記》,《劉忻墓誌》。  573武平四年刻《高僧護墓誌》。  514—577南朝梁天監十三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王褒(子淵)於西魏滅梁之時(554)被掠入長安,為周太祖所重,貴游等翕然並學褒書。此為南北書風匯合之始。刻《馬天祥造像記》。  578北周宣政元年刻《高妙儀墓誌》。  579宣政二年刻《寇嶠妻薛氏墓誌》。  580大象二年刻《李雄墓誌》。  ?北周時趙文深(本名文淵)為周書博士,天和元年(566)以題榜之功增邑二百戶。天和二年(567)修《華岳碑》,由趙文淵隸書。  ?南朝陳—隋僧智永書《真草千字文》八百餘本,布施浙東諸寺。  531—590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隋文帝開皇十年顏之推(介)仕齊,齊亡入周,後臣隋。著《論書》(即《顏氏家訓·雜藝》)、《筆墨法》。  隋代581—600隋開皇年間文帝(楊堅)捕訪先賢名跡異本,召天下工書之士於秘府鑒補。趙文深、王褒、庚信、歐陽詢、虞世南、李德林、蔡征、韋霈、杜頵、虞士莖等咸集長安。書學大興,碑刻昌盛。  585開皇五年刻《趙芬殘碑》。  586開皇六年立《龍藏寺碑》。  593開皇十三年立《曹子建碑》。  594開皇十四年刻《信行禪師銘塔碑》。  596開皇十六年褚遂良(登善)生。  597開皇十七年刻《美人董氏墓誌》。  600開皇二十年立《孟顯達碑》。  601—604隋仁壽年間僧智果撰《心成頌》。  610大業六年刻《張喬墓誌》、《董穆墓誌》、《宮人五品司仗馮氏墓誌》、《宮人典采六品朱氏墓誌》。  613大業九年刻《皇甫深墓誌》、《張鳳舉墓誌》。  614大業十年刻《牛暉墓誌》、《張達墓誌》。  康代615大業十一年刻《張壽墓誌》。  618—626唐高祖武德元年—九年唐初推重歐、虞書法,高句麗遣使求歐陽詢書,虞世南應昭為秦王府寫《列女傳》裝飾屏風。  619武德二年傳秦王李世民使歐陽詢就越州辯才(智永徒)處求得《蘭亭敘》。一說貞觀中太宗使蕭翼計賺而得。  626武德九年虞世南書《孔子廟堂碑》。  627—649貞觀元年—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好書。翰林院設侍書博士,國子監設書學博士,科舉設書科,以書取仕。太宗酷好王羲之書,親撰《王羲之傳論》,又數命臣下以臨摹、響拓、硬黃、刻石諸法,使王書廣為流布。時有大王書凡二千零二十紙,裝二十帙,一百二十八卷。大王之書聖地位至此確立。唐太宗撰《筆法訣》、《論書》、《指意》。  630貞觀四年褚遂良書《枯樹賦》。  631貞觀五年歐陽詢書《化度寺碑》。  632貞觀六年詔魏徵(玄成)、虞世南、褚遂良辨鑒大王真跡,署名其後。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撰《付善奴傳授訣》、《用筆賦》。虞世南撰《筆髓論》、《書旨述》。  637貞觀十一年歐陽詢書《虞公碑》。  638以前貞觀十二年虞世南著《勤學篇》。臨《蘭亭》、傳書《汝南公主墓志銘稿》。  638貞觀十二年虞世南卒,時年八十一歲。詔馮承素摹《樂毅論》,分賜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侯君集等人。魏徵薦褚遂良與太宗論書。  639貞觀十三年詔翰林供奉趙模、馮承素等四人各拓《蘭亭敘》數本,分賜皇太子、諸王、近臣等。  641以前貞觀十五年歐陽詢撰《八法》。臨《蘭亭》,書《張翰思鱸帖》、《夢奠帖》。  641貞觀十五年歐陽詢卒,時年八十五歲。褚遂良收《伊闕佛龕碑》。  642貞觀十六年褚遂良書《孟法師碑》。  643貞觀十七年魏徵死,太宗親制碑文並書丹。  647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書《晉祠銘》,以行書入碑之始。  648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書《溫泉銘》。孫過庭(虔禮)生。  649以前貞觀二十三年褚遂良臨(蘭亭)、書《房玄齡碑》。撰書《晉右軍王羲之書目》。  649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卒,遺命以《蘭亭序》等王羲之真跡隨葬。傳褚遂良書《文皇哀冊》。  653永徽四年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  654永徽五年褚遂良書大字《陰符經》。  657顯慶二年王行滿書《聖教序》。  658以前顯慶三年褚遂良撰《論書》。  658顯慶三年王知敬書《李靖碑》。刻《王居士磚塔銘》、《楊道綱墓誌》。褚遂良卒,時年六十三歲。  659顯慶四年唐高宗(李治)書《大唐紀功頌》。  663龍朔三年歐陽通(通師)書《道因法師碑》。刻褚遂良書《同州聖教序》。  668總章元年刻《道安禪師塔記》。  ??傳陸柬之書《文賦》、《五言蘭亭詩》。  672咸亨二年刻《釋懷仁集王聖教序》。  677儀鳳二年唐高宗書《李績碑》。  679調露元年刻《王慶墓誌》。  682永淳元年刻《康摩伽基墓誌》、《賈文行墓誌》。  619—682武德二年—永淳元年裴行儉論書不擇筆墨而妍捷者,惟其與虞世南耳。  687垂拱三年孫過庭撰並書《書譜》。  684—704武則天時陝西鳳翔(唐天興縣)三畤原發現《石鼓文》。李嗣真(承胄)撰《書後品》。  694延載元年刻《房懷亮墓誌》。  697神功元年王方慶進獻十一代祖王導以下二十八人書共十卷,武則天命摹寫留內,即《萬歲通天帖》,真本歸還方慶。  650—704高宗—武則天時王紹宗(承烈)自論書「被中畫腹」云云,書《王征君臨終口授銘》。  699聖歷二年武則天(武曌)撰並書《 升仙太子碑》。薛稷(嗣通)書《升仙太子碑碑陰題名》。刻《房逸墓誌》。  700久視元年刻《崔哲墓誌》、《褚承恩墓誌》。  約703以前長安三年孫過庭卒,約五十餘歲。  705神龍元年刻《安令節墓誌》。  706神龍二年薛稷書《信行禪師碑》。鍾紹京(可大)書《升仙太子碑碑陰題名》。  709景龍三年顏真卿(清臣)生。  710景雲元年刻《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丘之銘》。  714開元二年刻《戴令言墓誌》。何延之撰《蘭亭記》。張旭(伯高)書《自言帖》。  713—755玄宗時蔡希綜撰《法書論》。  717開元五年立《葉有道碑》。  720開元八年李邕(泰和)書《李思訓碑》。  721開元九年僧大雅集王羲之書《吳文碑》。  725開元十三年懷素(藏真)生。  727開元十五年張懷瓘撰《書斷》三卷。  730開元十八年李邕書《麓山寺碑》。  735開元二十三年李邕書《法華寺碑》。  736開元二十四年史惟則書《大智禪師碑》。  738開元二十六年鍾紹京書《靈飛經》。  739開元二十七年蘇靈芝書《易州鐵像碑頌》。  741開元二十九年張旭書《郎官石柱記》。  742天寶元年韓擇木書《祭西嶽神告文碑》。  744以前天寶三年賀知章書《孝經》、《洛神賦》、《胡桃帖》等及《龍瑞宮記》刻石。  745天寶四年唐玄宗書《石台孝經》。此前後書《鶺鴒頌》。  747以前天寶六年李邕書《李秀碑》(742)、《勝和帖》等十數種。  752天寶十一年顏真卿書《多寶塔感應碑》。  754天寶十三年顏真卿書《東方朔畫贊》。刻《孫志謙墓誌》。張懷瓘撰《書估》。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攜帶大批法書,王書傳入日本。  約755以前天寶十五年傳張旭書《草書古詩四帖》、《肚痛帖》等數十種。  758干元元年顏真卿書《蔡侄文稿》。張懷瓘撰《書議》。  762以前寶應元年李白(太白)書《上陽台帖》。  764廣德二年顏真卿書《郭家廟碑》。顏真卿書《爭座位帖》。按,《劉中使帖》所書時間當與此相近,故附於此。  715—766開元三年—大曆元年李華撰論書《二字訣》。  767大曆二年李陽冰(少溫)書《三墳記》、《樓先塋記》。此前後尚勘定《說文》三十卷,著《翰林禁經》八卷。  768大曆三年瞿令問書《浯溪銘》。徐浩(季海)書《朱巨川告身帖》。  769大曆四年竇臮(靈長)撰《述書賦》。  770以前大曆五年杜甫(子美)書《兩川夔峽諸詩石刻》、《古柏行》等。  771大曆六年顏真卿書大字《麻姑仙壇記》,書摩崖書《大唐中興頌》。  772大曆七年顏真卿書《八關齋記》。  775大曆十年竇蒙(子全)撰《述書賦語例字格》。  777大曆十二年顏真卿書《李元靖碑》。  778大曆十三年柳公權(誠懸)生。  779大曆十四年顏真卿書《顏勤禮碑》。  780建中元年顏真卿書《顏氏家廟碑》。  781建中二年徐浩書《不空和尚碑》。  782以前建中三年徐浩撰《論書》。顏真卿書《自書告身帖》、《告伯父稿》、《蔡明遠帖》等數十種,作書論《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按,此書論似當作於開元、天寶之際。  785以前貞元元年懷素書《自敘帖》、《食魚帖》、《苦筍帖》、《論書帖》、《小草千字文》等數十種。  785貞元元年顏真卿卒,時年七十七歲。  785—804貞元時韓方明撰《授筆要說》。懷素卒,時年六十一歲。  733—804開元二十一年—貞元二十年陸羽撰《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筆》。  805永貞元年日人最澄歸國,帶回二王書跡。翌年空海帶回王羲之、歐陽詢等書家墨跡。  808永和三年盧雲卿著《法書錄》。  809元和四年柳公綽(寬)書《諸葛武侯祠堂碑》。  818元和十三年張彥遠(愛賓)進獻家藏古來名跡。  805—819永貞元年—元和十四年薛濤客居成都,取百花潭水制深紅小彩箋,時人稱之曰「薛濤箋「。  819以前元和十四年柳宗元(子厚)著《筆精賦》,書《般丹和尚碑》、《南嶽彌陀和尚碑》。  806—820元和時林蘊撰《撥鐙四字法》。  820元和十五年柳公權對唐穆宗(李恆)進「心正則筆正」說,後人以為此乃公權行筆諫也。  824以前長慶四年韓愈(退之)作《送高閑上人序》。  829太和三年柳公權書《李晟碑》。  834太和八年杜牧(牧之)書《張好好詩》。  827—835太和時文宗(李昻)詔以李白歌詩、裴將軍(旻)舞劍、張旭草書為「三絕」。  837開成二年立《開成石經》。  838開成三年柳公權書《符橉碑》。  827—840太和元年—開成五年唐玄度待詔翰林,著《九經字樣》和《十體書》各一卷。  841會昌元年柳公權書《玄秘塔碑》。  843會昌三年柳公權奉敕書《神策軍碑》。  846以前會昌六年白居易(樂天)書《冷泉亭記》、《錢塘湖石記》等十數種。  852大中六年柳公權書《高元裕碑》。  855大中九年裴休(公美)書《定慧禪師碑》。  858大中十二年刻《鄭恆夫人崔氏墓誌》。  859以前大中十三年釋高閑書《草書千字文》。  865以前咸通六年柳公權書《蒙詔帖》。  865咸通六年柳公權卒,時年八十八歲。  860—873咸通時張彥遠撰《法書要錄》(或曰是書成於大中元年—847年以前)。  873咸通十四年楊凝式(景度)生。  880以前廣明元年盧攜(子升)撰《臨池訣》。  ?晚唐時韋續撰《五十六種書並序》。  ?中晚唐時無名氏撰《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  898—900光化時釋亞樓著《論書》。   五代907—923後梁時傳耀州節度使溫韜發唐太宗昭陵,隨葬之鐘、王等先賢名跡復傳人間。  936後唐清泰三年契丹南下滅唐,掠寶貨圖籍法收而歸真定。  937清泰四年李奐相書《高麗真澈大師塔碑》。  948干佑元年楊凝式書《神仙起居法》。  約907—954後梁開平元年—後周顯德元年楊凝式書《夏熱帖》、《韭花帖》。  954顯德元年楊凝式卒,時年八十二歲。  956顯德三年刻《妙法蓮華經卷第七》。  約951—960後周時刻《佛說阿彌陀經》。  北宋960—975宋太祖時南唐後主李煜令徐鉉摹刻所藏古今法帖於石,是有《升元帖》。李煜撰論書《七字撥鐙法》。李煜書能作顫筆樛曲之狀,謂之「金錯刀」。又,李煜作大字能卷帛為筆,世稱「攝襟書」。有行草《入其國帖》傳世。  920—974五代後梁貞明六年—宋太祖開寶七年徐鍇(楚金)著《說文系傳》。又撰《說文解字韻譜》,徐鉉為之寫篆。又書《五龍堂玄元像記》、《篆字題名》等。徐鍇著《辨草書》。  965宋太祖干德三年夢英書《篆書千字文碑》。  967干德五年夢英書《十八體詩刻》。  977太平興國二年詔訪先賢名跡。荊州進張芝草書,潭州進唐玄宗書,袁州獻宋之問書,升州進二王、桓溫等二十八家石版書跡。  977以前太平興國二年郭忠恕書《三體陰符經》。撰《汗簡》、《論八分書》、《論古文》、《論書體》等。  981太平興國六年錢惟演進鍾繇、王羲之、唐玄宗墨跡九軸。  976—983太平興國時詔徐鉉(鼎臣)、句中正等勘定《說文》,正天下字學。郭忠恕(恕先)勘定歷代字書,撰《佩觽集》三卷。  983太平興國八年錢昱獻鍾、王墨跡八軸。孫景璠獻所篆《千字文》五十徐體,詔授書學博士。  985雍熙二年潘昭慶進歐、虞、褚諸唐名家墨跡三十本。  917—992後梁貞明三年—宋淳化三年徐鉉書《篆書千文》、《私誡帖》、《武成王廟碑》、《大鉦銘碑》等。  992淳化三年宋太宗(趙匡義)詔令王著匯刻歷代法書名跡於棗木版,即《淳化閣帖》。鄭文寶以徐鉉摹本《嶧山刻石》重刻於長安。  939-997後晉天福四年—宋至道三年宋太宗書《書庫碑跋》、《崔顥黃鶴樓詩》、《前人詩一首》等。  997至道三年宋太宗卒。真宗(趙恆)詔以太宗墨跡分賜天下名山寺觀。  1003咸平六年梁鼎書《鐔氏墓誌》。  1004—1007景德時李宗諤為翰林學士,主文,士子皆效其肥扁樸拙之書,投其所好也。  1008大中祥符元年真宗封禪泰山,兗州太守搨《泰山刻石》所餘四十字以獻。  945—1013南唐保大三年—宋大中祥符六中李建中(得中)書《土母帖》、《貴宅帖》、法帖論述《書千文》等。  1004—1012宋景德元年—大中祥符五年李建中書《同年帖》。  968—1022宋開寶元年—干興元年宋真宗書《廣生帝君贊》。  1023天聖元年林逋(君復)書《雜詩卷》。  1037景佑四年蘇軾(子瞻)生。  1023—1063仁宗時蔡襄(君謨)書稱第一,仁宗御書「君謨」為字。又蔡襄以散筆作草,謂之「散草書」。蔡襄書《自書詩帖》、《紆問帖》《入春帖》、《澄心堂紙帖》、《別已經年帖》、《持書帖》等。曾鞏集古今書刻為《金石錄》五百餘卷。  1041—1048慶曆時周越集古今人書並所更體法,撰《書苑》十卷。  1045慶曆五年慧昭大師希白摹《淳化閣帖》刻於石,是為《潭帖》。黃庭堅(魯直)生。  1008—1048大中祥符元年—慶曆八年蘇舜欽(子美)書《今春帖》、《留別王原叔古詩帖》。蘇舜欽撰《論草書》。  1051皇佑三年米芾(元章)生。  989—1052端拱二年—皇佑四年范仲淹(希文)書《道服贊並序》、《伯夷贊》、《範文正仲淹與尹師魯洙二帖》。  1053皇佑五年蘇望刻《石經遺字》。  1054至和二年蔡襄書《顏真卿自書告身跋》。  1059嘉佑四年蔡襄書《萬安橋記》。  1061嘉佑六年歐陽修(永叔)撰《集古錄》十卷。蘇唐卿書《醉翁亭記》。  1062嘉佑七年王辨書《焦宗說墓誌》。  1056—1063嘉佑時劉敞撰《先秦古器記》。  1010—1063大中祥符三年—嘉佑八年宋仁宗(趙禎)書《飛白書》、《佛牙贊》、《賜梅摯詩》、《御賜篆天章寺額》等。  1049—1063皇佑嘉佑時潘師旦增減《淳化閣帖》勒石於絳州,是為《絳帖》。  1064治平元年王才叔書以筆力豪健見稱,字價千金,蔡襄書反不值一文。歐陽修書《集古錄跋尾》。  1065治平二年蔡襄書《書錦堂記》,被稱為「百衲碑」者即此。  1009—1066大中祥符二年—治平三年蘇洵(明允)書《臨顧帖》。  1066治平三年蔡襄書《丙午三月帖》。朱長文(伯原)撰《墨池編》。  1067—1085神宗時王安石(介甫)、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元長)書並有名,天下爭學之。  1069熙寧二年歐陽棐撰《集古錄目》二十卷。蘇軾書《治平貼》。  1007—1072景德四年—熙寧五年歐陽修書《送襄城李令小詩》、《送張文簡三小簡》、《詩帖》。歐陽修撰《論南北朝書》、《論仙篆》。  1072熙寧五年歐陽修書《上恩帖》。是年卒。  1074熙寧七年朱長文撰《續書斷》(即《墨池編》中第九、第十兩卷)。  1075熙寧八年米芾書(浯溪題名)。  1008—1075大中祥符元年—熙寧八年韓琦(稚圭)書《小懇帖》、《信宿帖》。  1078元豐元年蘇軾書《表忠觀碑》。  1018—1079天禧二年—元豐二年文同(與可)書《千字文》。撰《論草書》。  1080元豐三年蘇軾書《雨中熟睡帖》、《梅花絕句》。  1080—1087元豐三年—元佑二年蘇軾書《人來得書帖》。  1082以後元豐五年蘇軾書《黃州寒食帖》。  1083元豐六年沉遼(睿達)書《曾鞏墓誌》。此前後尚有《想望顏采帖》。  1008—1084大中祥符元年—元豐七年趙拤(閱道)書《山藥帖》、《成都記》、《西湖題名》、《劍門關留題》。  ?神宗時薛紹彭(道祖)書《雲頂山詩卷》、《昨日帖》、《晴和帖》、《二象帖》、《隨事吟帖》等。  1084元豐七年司馬光(君寶)書《王尚恭墓誌》。蘇軾書《贈壽聖聰長老偈》。  1019—1086天禧三年—元佑元年司馬光書南屏山興教寺摩崖《家人》卦、《中庸大學》。  1021—1086天禧五年—元佑元年王安石撰《字說》。書《過從帖》。  1086元佑元年米芾撰《寶章待訪錄》。  1087元佑二年薛紹彭書《太平宮碑陰題記》。蘇軾書《祭黃幾道文》、《司馬溫公神道碑》、《齊州長清縣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並序》。  1086—1093元佑時劉次庄以家藏《淳化閣帖》十卷刻之「戲鴻堂,是為《戲鴻堂帖》。劉次庄撰《法帖釋文》。  1012—1088大中祥符五年—元佑三年韓絳書《承師詩帖》、《家餐帖》。  1088元佑三年米芾書《苕溪詩帖》、《蜀素帖》。  1089以後元佑四年黃庭堅書《王氏墓誌稿》。  1090元佑五年蘇軾書《除夜值都廳詩序》。吳處厚重刻《吊比干文》。請旨重刻《淳化閣帖》並所未刊前賢遺墨入石。建中靖國元年(1101)竣工,故《元佑秘閣續帖》又名《建中靖國秘閣續帖》。   1527嘉靖六年王寵書《贈南岩顧君詩軸》。王守仁書《家書信札》。  1528以前嘉靖七年王守仁書《象祠記卷》  1529嘉靖八年王寵書《宋之問詩帖》  1531嘉靖十年王寵書《自作雜詩卷》、《為事茗書七絕二首詩卷》,文徵明書《黃庭堅書伏波神祠詩卷跋》。  1531以前嘉靖十年祝允明書狂草《前後赤壁賦》。按,此卷無年月,然卷後有黃省曾嘉靖十一年跋、文徵明嘉靖十三年跋。據以推知。  1533嘉靖十二年王寵卒,時年四十歲。  1534嘉靖十三年文徵明書《蓮社圖跋》。  1538嘉靖十七年文徵明書《游天池詩卷》。  1540嘉靖十九年刻文徵明書《辭金記》。  1541嘉靖二十年文徵明書《心經卷》。  1542嘉靖二十一年陳淳書《草書長卷》。  1544嘉靖二十三年文徵明書《輞川圖卷跋》。陳淳卒,時年六十二歲。生前尚有《古詩十九首卷》、《岑參各買至詩軸》等墨跡。  1545嘉靖二十四年文徵明書《草書赤壁賦卷》。  1548嘉靖二十七年豐坊(人翁)書《謙齋記》。又嘉靖時撰《書訣》。文徵明書《四體千字文卷》。  1550嘉靖二十九年文徵明書《雪賦、月賦冊》,與子文彭、文嘉纂刻《停雲館帖》。  1551嘉靖三十年邢侗(子願)生。文徵明書《醉翁亭記》。文彭書《南極星光詩軸》。  1554嘉靖三十三年文徵明草書《蘭亭序》、《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1555嘉靖三十四年董其昌(玄宰)生。文嘉(休承)書《致少原世契兄尺牘》。  1556嘉靖三十五年文徵明書《行書赤壁賦》(其一)。  1558嘉靖三十七年文徵明書《七言律詩冊》、《雜花詩卷》、《行書赤壁賦》(其二)。陳繼儒(仲醇)生。  1559嘉靖三十八年文徵明卒,時年九十歲。文彭書《採蓮曲卷》。  1562嘉靖四十一年文彭書《虎丘納涼詩卷》。  1567隆慶元年文彭書《盧仝茶歌卷》。  1569隆慶三年徐官撰《古今印史》。  1572隆慶六年顧從德輯《集古印譜》。  1573萬曆元年徐渭書《天瓦庵詩卷》。文彭卒,時年七十六歲。  1573—1619萬曆時東漢《曹全碑》於 陽出生。周應願(公謹)撰《印說》,為文人篆刻奠定理論基礎。邢侗、米萬鍾(友石)、張瑞圖(長公)、董其昌齊名,時稱「邢張米董」。項穆(德純)撰《書法雅言》一卷。  1580萬曆八年文嘉書《真率齋銘》。  1585萬曆十三年黃道周(螭若)生。  1586萬曆十四年詹景鳳(東圖)書《贈觀瀾學士詩軸》。  1587萬曆十五年詹景鳳書《草書詩軸》。  1588萬曆十六年周天球(公瑕)書《題自繪墨蘭卷》。  1589萬曆十七年張學禮輯《考古正文印藪》。  1590萬曆十八年項元汴卒,時年六十六歲。生前人《懷素苦筍帖跋》等多種墨跡。王世貞卒,時年六十五歲。生前有《宋搨黃庭經跋》、《昨見帖》等多種書跡。又,王氏曾編纂《古今法書苑》七十六卷。死後王干昌始為校勘行世。  1591萬曆十九年徐渭書行草《呈雲岳先生詩卷》。  1592萬曆二十年王鐸(覺斯)生。王時敏(遜之)生。  1593萬曆二十一年倪元璐(玉汝)生。徐渭卒,時年七十三歲。生前尚有《青天歌卷》等墨跡。  1596萬曆二十四年來行學輯《宣和集古印史》八冊。  1599萬曆二十七年陳洪綬(章侯)生(一說生於萬曆二十六年)。  1600萬曆二十八年邢侗纂集、吳應祈、吳士瑞摹(來禽館法帖)三捲成。何震以自刻印成《何雪漁印選》。沈野撰《印談》一卷。  1601萬曆二十九年董其昌書《謝希逸月賦》。  1603萬曆三十一年董其昌書行草《癸卯書卷》  1605萬曆三十三年蘇宣輯自刻印為《蘇宣印冊》。董其昌書《董源瀟湘圖卷跋》。  1607萬曆三十五年董其昌刊《戲鴻堂法帖》十六卷。傳山(青主)生。  1610萬曆三十八年章藻刻《墨池堂選帖》五捲成。  1611萬曆三十九年朱簡撰《印品》。  1612萬曆四十年邢侗卒,時年六十二歲。生前尚有《臨王獻之鵝群帖》、《得袁二謝草書軸》等。陳獻撰集、吳之驥鐫刻《玉煙堂帖》二十四卷。  1613萬曆四十一年韓道亨書《草訣百韻歌》。顧炎武(寧人)生。  1614萬曆四十二年汪關輯《寶印齋印式》一冊。  1615萬曆四十三年董其昌書行草《赤壁賦冊》。查士標(二瞻)生。  1616萬曆四十四年張丑以書畫家為綱領系書畫作品。博採眾書成《清河書畫舫》十二卷。陳元瑞編輯、吳朗摹刻《玉煙堂董帖》、薈萃董其昌一家十五種,歷十五年乃成。  1621天啟元年程原、程朴輯《何雪漁印海》。米萬鍾書《賀劉景孟八十壽詩軸》。清(後金)太祖天命六年,鄧簠(汝器)生。張瑞圖(長公)書《感遼事作詩卷》。  1623天啟三年笪重光(在辛)生。  1625天啟五年董其昌書《三世誥命卷》。朱簡輯自刻印成《菌閣藏印》。  1559—1625嘉靖三十八年趙宦光(凡夫)有《竹梅五言篆書聯》、《陸遊試茶詩軸》、《鳥吟五言草篆軸》等墨跡。  1626天啟六年朱耷(雪個)生。張瑞圖書《客座私祝軸》。陳繼儒書《背山臨水詞卷》。董其昌書《李白月下獨酌詩卷》、《李益登天壇夜見海日詩卷》。  1627天啟七年潘之淙著《書法離鉤》十卷。  1628崇禎元年董其昌書《宋詞冊》。姜宸英(西溟)生。  ?崇禎時蔣如奇摹刊《凈雲枝藏帖》八卷。陣甫伸編次、章鏞摹刊《渤海藏真帖》八卷。米萬鍾卒。生前撰《篆隸考訛》二卷。  1629崇禎二年朱彝尊(錫鬯)生。張瑞圖書《秋山圖題詩》。  1575—1629萬曆三年—崇禎二年李流芳(茂宰)書《天門七言絕句軸》等。  1630崇禎三年董其昌撰《容台集》,其中《容台別集》部分為書畫題跋。  1633崇禎六年張灝輯《學山堂印譜》十冊。  1635崇禎八年董其昌書《項元汴墓志銘》。此前尚有《臨徐浩張九齡告身帖》、《雷雨楓林聯》等墨跡多種。撰《書禪室隨筆》。王鐸書《為皓老先生詞壇作草書軸》。  1574—1636萬曆二年—崇禎九年文震孟(文起)「書跡遍天下,一時碑版署額,與待詔(文徵明)埒」。  1636崇禎九年董其昌卒,時年六十三歲。  1637崇禎十年吳楨摹刊《清鑒堂帖》十卷。張瑞圖書《讀易詩二首卷》。  1638崇禎十一年倪元璐書《此山詩冊》。  1639崇禎十二年王鐸書《游中條語》。張瑞圖書《燕子磯放歌行長卷》。  1640崇禎十三年王鐸書《臨王獻之鵝群帖》、《雒州香山作詩軸》。  1641崇禎十四年《快雪堂法書》刊行。  1643崇禎十六年王鐸書《王維詩卷》、《豹奴草書條幅》。汪砢玉撰《珊瑚綱》四十八卷。  約1643崇禎十六年陳洪綬書《致陸淵詩軸》。  1644以前崇禎十七年倪元璐書《題畫七言絕句》、《左思蜀都賦軸》、《索郵騎大 感賦詩軸》。  1644崇禎十七年倪元璐卒,時年五十二歲。黃道周書《曹遠思推府文治論卷》。  1644清世祖順治元年清帝定都北京,仿明舊制,廣收官宦子弟為生徒,習經明典之外,日課晉、唐名帖六百字,立「日課冊」,旬日呈助教批點。朔、望呈堂查驗。王鐸書《寄金陵天目僧詩軸》。  1645順治二年朱耷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胡正言輯自刻印成《印史初集》。黃道周書《張溥墓志銘》。此前尚有《進神宗實錄詩軸》、《洗心詩軸》等墨跡。高士奇(澹人)生。  1646順治三年黃道周卒,時年六十二歲。王鐸書《杜甫詩卷》。  1649順治六年張翱、劉光暘刻王鐸一家之書四十一種,是為《琅華館帖》。  1650順治七年王鐸書《歐陽詢勝事帖軸》、《巨然萬壑圖卷跋》。  1651順治八年王無咎纂集、呂昌摹、張翱鐫王鐸一家之書百零三種,是為《擬山園帖》。王鐸書《蘭石圖題跋》、《臨王曇首昨服散帖》。  1652順治九年王鐸卒,時年六十一歲。陳洪綬卒,時年五十四歲。  1660順治十七年孫承澤撰《庚子銷夏記》。  ?順治時宋曹撰《書法約言》。  ?順治時祁豸佳善書,不在董文敏以下,有墨跡傳世。  1667康熙六年周亮工輯《賴石古堂印譜》。卞永譽纂集、黃元鋐摹、劉光暘《式古堂法書》十捲成。  1668康熙七年王澍(若林)生。  1672以前康熙十一年周亮工撰《賴古堂書畫跋》、《印人傳》。  1675康熙十四年許容撰《說篆》一卷。劉光暘摹勒《翰香館法書》十卷,附二捲成。  1677康熙十六年沉荃書《臨懷素自敘帖》。  168以前康熙十九年王時敏撰《王奉常書畫題跋》。王時敏以八分署書與董其昌抗行,董有避舍之譽,時有「近代第一」之評。康熙十九年卒,八十九歲。  1682以前康熙二十一年顧炎武著《石經考》、《金石文字記》等。是年卒,八十四歲。  1682康熙二十一年傅山書《諸懷不可言草書軸》。鄧簠書《楊巨源酬於駙馬七律》。  1684康熙二十三年傅山卒,時年七十七歲。生前墨跡極富。  1687康熙二十六年金農(壽門)生。黃慎(恭懋)生。吳先聲撰《敦好堂論印》一卷。康熙皇帝御書周公、孔子、孟子諸廟碑文。  1688康熙二十七年姜宸英書《春遊七言絕名軸》。  1689康熙二十八年鄧簠書《道藏洞玄經語錄軸》。  1690康熙二十九年詔命刊勒《懋勤殿法帖》二十四捲成。  1691康熙三十年張照(得天)生。  1692康熙三十一年笪重光卒,時年七十歲。生前撰《書筏》二十九則,王文治以為「論書深入三昧處,直與孫虔禮先後並傳」,生前有《宿山寺五律詩軸》等。顧復著《平生壯觀》,論平生所見法書名帖。高士奇書《景月八言聯》。  1693康熙三十二年高士奇撰《江村銷夏錄》。鄭燮(克柔)生。鄭簠卒,時年七十一歲。  1694康熙三十三年朱耷行書《山水花鳥畫冊題字》。高士奇題《李龍眠蜀江圖跋》。  1695康熙三十四年丁敬(敬身)生。  1697康熙三十六年朱耷書《臨河序》。按,此即《蘭亭敘》之前半,李文田曾據以說《蘭亭》之偽。姜宸英年七十而中進士。康熙識其書法,擢第三名,授翰林編修。  1698康熙三十七年查士標卒,時年八十四歲。生前淡泊而書名頗重,有《華堂五言聯》等墨跡。  1699康三十八年姜宸英書《聖駕巡行頌》。是年卒,七十二歲。生前尚有《聽野鶴道士琴詩軸》等墨跡,著《湛園題跋》。  1704康熙四十三年高士奇卒,時年六十歲。  1705康熙四十四年朱耷卒,時年八十歲(一說為1612-1701,九十歲)。  1707康熙四十六年馮武撰《書法正傳》。按,今本《書法正傳》中收有其父馮班《鈍吟書要》(1671年以前成書一種。)  1708康熙四十七年王原祈、孫岳頒等奉勅編纂之《佩文齋書畫譜》一百捲成。  1709康熙四十八年朱彝尊卒,時年八十一歲。生前有《畢卓五律詩軸》、《寫蘭七方古詩軸》等墨跡,撰《曝書亭書畫跋》。  1710康熙四十九年毛奇齡(大可)書《贈厚余年兄詩軸》。  1713康熙五十二年毛奇齡書《因瞻七律時軸》,時年九十一歲。陳鵬年將《瘞鶴銘》殘石五方撈之出江,移置焦山西南觀音庵。  1714康熙五十三年高鳳翰輯《六印山房印記》一卷。  1717康熙五十六年張照書《韋端已詩軸》。  1718康熙五十七年李清鑰纂集、朱聲遠摹勒上石之《古寶賢堂法書》四捲成。顧藹吉撰《隸八分辨》、《分書筆法》、《隸書偏帝五百四十部》。  1719康熙五十八年劉墉(崇如)生。汪士鋐書《虞世南破邪論卷》。  1720康熙五十九年楊無補輯董其昌著述,成《畫禪室隨筆》一書四卷。按,楊無補輯頗有斟酌,惜未注出處。亦有誤入他人者。  1721康熙六十年山東諸城出土漢《延光殘碑》。  1722康熙六十一年汪士鋐書《洛神賦》。翌年卒,六十六歲。  1723雍正元年梁同書(元穎)生。  1723—1735雍正時北魏《刁遵墓誌》出土。金輪纂集、王文光摹刊之《宗鑒堂法書》二捲成。  1725雍正三年曲阜出土漢《孔褒碑》。  1726雍正四年王澍書《隸書千字文》。  1728雍正六年錢大昕(曉征)生。  1730雍正八年王澍書《臨米芾行書帖軸》。王文治(禹卿)生。王澍著《論書剩語》。  1731雍正九年王澍書《謙享篆書軸》(正文五十七字本)。  1733雍正十一年翁方綱(正三)生。桂馥(未谷)生。雍正愛陳子文(名奕禧,初字六謙。1709年卒)書,以其手跡勒石成《夢墨樓帖》十卷。  1734雍正十二年高鳳翰輯古印及自刻印成《西園印譜》四冊。  1735雍正十三年黃慎書《春歸帖》。  1736乾隆元年高宗(弘曆)詔訪天下遺書名跡。王澍書《謙享篆書軸》(正文六十四字本)。  1736—1795乾隆時趙孟俯書盛行,人多宗之。時汪士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鱔、鄭燮、李方膺、羅聘居楊州,以書畫印擅名,不合時俗,人稱之為「揚州八怪」。金農楷書有隸法,號「漆書」。鄭燮隸草行楷諸體雜揉,自名「六分半」書。梁巘撰《評書帖》一卷。按,此文系梁氏歿後由他人纂輯而成。鄒縣卧虎山發現新莽《萊子侯刻石》。梁同書撰《頻羅庵論書》、《頻羅庵書畫跋》。  1736以後干嘉時金石學大盛。學者顧炎武、畢沅、翁方綱、梁同書,劉墉、王文治、孫星衍、阮元、包世臣等,皆務金石學研究、著錄之事。一時官高文士跋涉于山野川澤,搜討碑搨之風靡及九州,而古器物作偽並駸駸滋蔓。  1737乾隆二年鄭燮書《道情詞十首長卷》,為鄭書之罕見長篇巨制。高鳳翰以左手書《老樵詩·寄南陵使君同學老先生》。按,此作書於八月,因「失記貴治青陽,遂有南陵之誤」,失投。歲未仲冬,再致,於原紙附識小字約七十言。  1738乾隆三年蔣衡歷時一紀,書《十三經》成,裝為三百五十函。翌年,由河道總督高斌上疏進呈,乾隆五十年(1785)詔令刊石,立於太學,並御制序文,頒行天下,此即《乾隆石經》。  1739乾隆四年高鳳翰左手書《隸字十言聯》。  1740乾隆五年錢澧(東注)生。  1743乾隆八年王澍卒,時年七十六歲。(一說為1739年卒,)生前尚有《淳化秘閣法帖考》、《虛舟題跋》、《竹雲題跋》等撰述。鄧石如(頑伯)生。  1744乾隆九年錢坫(獻之)生。黃慎草書《七絕三首詩軸》。黃易(小松)生。巴慰祖(子籍)生。張照奉敕編纂秘府所藏書法名跡,成《石渠寶笈》四十四卷、《秘殿珠林》二十四卷。金農書《七言律詩軸》。  1745乾隆十年張照卒,時年五十五歲。汪啟淑輯《飛鴻堂印譜》。  1747乾隆十二年高鳳翰左手書《蘇秦羅隱七言聯》。詔令梁詩正等編校、宋璋等摹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三十二卷。  1748乾隆十三年高鳳翰卒,時年六十六歲。高氏生前有愛硯癖,藏硯千餘,因撰《硯史》一書。  1749乾隆十四年詔令梁詩正等檢錄內府藏器,仿《宣和博古圖》故事,為《西清古鑒》四十卷。東魏《高湛墓誌》於德州出土。  1750乾隆十五年黃慎書《春夜宴桃李園序》。汪啟淑撰《飛鴻堂印人傳》八卷。《三希堂法帖》成。收魏晉以下歷代名家百三十四人,墨跡三百四十件,搨本四百九十五種。高宗御題「煙雲畫態」四字。陶南望撰《草韻彙編》。戈守智著《漢溪書法通解》。  1752乾隆十七年鐵保(冶亭)生。鄭燮書《新修城隍廟碑記》。戴震書《論古游心七言聯》。  1753乾隆十八年孫星衍(伯淵)生。  1754乾隆十九年伊秉綬(組似)生。詔令刻帖續《三希堂法帖》,是為《墨妙軒法帖》四卷。  1760乾隆二十五年汪啟淑輯編《飛鴻堂秦漢印存》十冊。  1762乾隆十七年汪士慎(近人)卒,時年七十七歲。按,汪氏晚年雙目失明,猶能以意運腕作狂草,金農稱其「盲於目不盲於心」。阮元以為「工妙勝於未瞽時」。李鱔(宗楊)卒,時年七十七歲。生前有《有竹五言聯》等墨跡。  1763乾隆二十八年鄭燮書《操存陶鑄七言聯》。  1764乾隆二十九年阮元(伯元)生。金農卒,時年七十八歲。乾隆御書《五律詩軸》。鄭書《其述形似書軸》。  1765乾隆三十年丁敬書《櫻筍年華隸書軸》。是年卒,七十一歲。鄭燮卒,時年七十三歲。  1768乾隆三十三年陳鴻壽(子恭)生。  1769乾隆三十四年詔令重刻《淳化閣帖》,逐卷作跋。又令詳加校勘,成《校正淳化閣帖釋文》十卷。  1773乾隆三十八年吳榮光(伯榮)生。  1774乾隆三十九年王治岐於河北元氏訪得漢《祀三公山碑》。  1775乾隆四十年包世臣(慎伯)生。  1776乾隆四十一年汪啟淑輯成《飛鴻堂印譜》五集四十卷二十冊。陸時化所撰《書畫說鈐》、《吳越所見書畫錄》序行。  1778乾隆四十三年桂馥撰《續三十五舉》(戊戌本)。藍嘉瑄于山東濟寧掘得漢《鄭固碑》,此碑下截始有搨本。雲南南寧縣出土晉《爨寶子碑》。  1779乾隆四十四年詔出內府《蘭亭敘》三種及《蘭亭詩》分勒於八石柱上,成《蘭亭八柱帖》。翁方綱書《題徐渭墨筆花卉卷》。  1780乾隆四十五年桂馥撰《再續三十五舉》(庚子本)。錢大昕書《使居使令隸書軸》。  1781乾隆四十六年趙之琛(次閑)生。鄧石如書《篆書詩軸》。  1783乾隆四十八年王文治書《快雨堂詩翰》。  1784乾隆四十九年劉墉書《王安石楊柳·北山七言絕句詩卷》。  1785乾隆五十年林則徐(少穆)生。孫星衍於南京訪得南梁《石井欄題記》。翁方綱書《誰從初地行書軸》。  1786乾隆五十一年黃慎卒,時年九十九歲。王文治書《重刻甘泉縣城隍廟記》。  1787乾隆五十二年黃易輯自刻印成《種德堂集印》一冊。  1788乾隆五十三年翁方綱書《石鐘山記》。  1789乾隆五十四年汪啟淑撰《飛鴻堂印人傳》八卷。  1790乾隆五十五年黃易書《臨華山廟碑軸》。  1791乾隆五十六年阮元撰《石渠隨筆》。  1792乾隆五十七年吳騫撰《論印絕句》一卷。  1793乾隆五十八年巴慰祖輯成《四香堂印余》八卷。詔編《西清續編》。蔣和撰《漢碑隸體舉要》、《書法正宗》。黃易訪得漢《熹平石經》殘碑於曲阜。  1794乾隆五十九年梁同書書《萬事一尊七言聯》。  1795乾隆六十年錢澧卒,時年五十六歲。生前有《臨鹿脯帖》、《隆師親友軸》等墨跡。劉墉書《蘇軾游道場山詩卷》。  1796干嘉慶元年桂馥撰《繆篆分韻》六卷。王昶書《語為心緣七言聯》。鄧石如書《滄海日楷書聯》。桂馥書《奉明也大兄隸書軸》。劉墉書《蘇軾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七言古詩卷》。  1796—1850嘉道時歐體盛行。梁同書、鄧石如、包世臣、何紹基倡用羊毫筆。  1797嘉慶二年梁同書書《吳復古長生訣。》  1798嘉慶三年錢坫書《篆書文軸》,為晚歲左腕病而以左手書者。  1799嘉慶四年吳熙載(讓之)生。何紹基(子貞)生。  1800嘉慶五年阮元書《大禹廟碑》。朱履貞《書學捷要》序行。翁方綱為式亭老友選唐碑,因撰《蘇齋唐碑選》。嘉慶十二年續補。增至五十種碑。  1802嘉慶七年孫星衍、邢澍撰《寰宇訪碑錄》。王文治卒,時年七十三歲。桂馥卒,時年七十歲。黃易卒,時年五十九歲。吳培堅輯黃易刻印成《黃秋盦印譜》。  1804嘉慶九年鄧石如書《楷書七言聯》、《南抵石澗篆書六條屏》、《古銘隸書軸》、《草書五言聯》。阮元書《行楷七言聯》。陳鴻壽書《隸書八言聯》。錢大昕卒,時年七十七歲。劉墉卒,時年八十六歲。  1805嘉慶十年鄧石如卒,時年六十三歲。(天發神識碑)毀於火。伊秉綬書《題道濟山水卷》。王昶《金石萃編》序行。  1806嘉慶十一年錢坫卒,時年六十三歲。伊秉綬書《節臨唐宋人書四條屏》。江蘇江都甘泉山昭惠寺階陛下發現漢《甘泉山刻石殘字》。錢保書《五言律詩軸》。》  1810嘉慶十五年阮元輯《續錦囊印林》二冊。  1811嘉慶十六年莫友芝(子諰)生。伊秉綬書《題王元章(冕)畫梅》。  1812嘉慶十七年楊沂孫(子輿)生。伊秉綬書《自書詩冊》。棄奕苞續補趙明誠《金石錄》,因撰《金石錄補》、《金石續錄》。  1814嘉慶十九年陳鴻壽書《孫夫人墓志銘》。  1815嘉慶二十年伊秉綬書《自來直取五言聯》。是年卒,六十二歲。梁同書卒,時年九十三歲。  1816嘉慶二十一年福建巡撫王紹蘭囑錢泳以徐鉉摹本《碣石刻石》重刻於焦山。  1818嘉慶二十三年孫星衍卒,時年六十六歲。陳鴻壽以自刻印輯成《種榆仙館印譜》二冊。錢保書《平定州修石路記》。  ?嘉慶時朱履貞撰《書學捷要》二卷。  1821道光元年陝西郿縣禮村出土西周《大孟鼎》。俞樾(蔭甫)生。  1821-1850道光時包世臣撰《藝舟雙楫》,所收《安吳論書》、《歷下筆譚》、《書品》等,均包氏於嘉、道間撰述。陝西岐山出土西周初年《天亡簋》。廣平守楊兆璜於河北永年發現漢《群臣上酬刻石》。陳鴻壽卒,時年五十五歲。  1823道光三年張裕釗(廉卿)生。杜春生於跳山發現《大吉買山地記摩崖》(一說道光六年。)  1824道光四年鐵保卒,時年七十三歲。生前有《懷清齋帖》刊行,為藝林推重。  1828道光八年趙之琛輯自刻印成《補羅迦室印譜》二十冊。黃本驥撰《顏書編年錄》。  1829道光九年趙之謙(撝叔)生。  1830道光十年翁同和(叔平)生。  1831道光十一年吳德璇撰《初朋樓論書隨筆》。  1832道光十二年王闓運(壬秋)生。  1833道光十三年張之洞(孝達)生。  1834道光十四年李文田(畲光)生。  1835道光十五年吳大澄(清卿)生。張廷濟輯《清儀閣古印偶存》(重訂本)。薩湘舲於新疆鎮西煥彩溝搨得《沙南侯獲碑》而歸。  1839道光十九年楊守敬(惺吾)生。山東掖縣出土晉(郛休碑)。  1840道光二十年顧湘輯《篆學瑣著》十二冊。  1843道光二十三年吳榮光卒,時年七十一歲。生前有《歷代名人年譜》、《筠清館金石錄》、《筠清館法帖》、《辛丑銷夏記》等著述。陝西長安出土三國魏《曹真殘碑》。  1844道光二十四年吳昌碩(俊、俊卿)生。  1845道光二十五年蔣光煦以所藏原搨《群玉堂帖》中之米芾書跡翻刻單行,是為《群玉堂米帖》。  1847道光二十七年劉寶楠於河北元氏縣發現漢《封龍山頌》。  1849道光二十九年阮元卒,時年八十六歲。生前有《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等撰述,對倡興碑學和書法理論研究之影響至為深遠。  1850道光三十年陝西岐山發現西周晚期《毛公鼎》。沈曾植(子培)生。  1852咸豐二年朱和羹撰《臨池心解》。陳介祺(壽卿)輯《簠齋印集》。漢《三老諱字忌日記》出土。  1855咸豐五年包世臣卒,時年八十一歲。生前尚有《知賢室草書軸》、《嬌舞倚床圖便面賦與九大兄楷書軸》等。  1856咸豐六年趙之謙輯丁敬刻印成《龍泓居土刻印集》。康有為(廣廈)生。  1857咸豐七年山東膠縣靈山衛出土戰國銅器(子禾子釜)、《陳純釜》、《左關金和》。  1859咸豐九年胡震(不恐)書《隸書七言聯》。吳雲輯《二百蘭亭齋古印考藏》四卷。  1861咸豐十一年曾熙(嗣元、季子,號農髥)生。胡震書《隸書七言聯》。  1863同治二年齊白石(璜)生。  1865同治四年吳熙載輯自刻印成《吳讓之自評印稿》一冊。朱志復輯趙之謙刻印成《二金蝶堂癸亥以後印稿》一冊。羅振玉(叔蘊、叔言)生。趙之謙書《心成頌楷書軸》。  1866同治五年吳敬恆(稚暉)生。  1867同治六年李瑞清(梅盦)生。趙熙(堯生)生。章炳麟(枚叔)生。曾圖藩(居武)書《安靜之吏行書軸》。  1868同治七年周星蓮著《臨池管見》。  1870同治九年吳熙載卒,時年七十二歲。吳熙載刻印成《師慎軒印拾》八冊。吳昌碩輯自刻印成《朴巢印存》二冊。傅栻輯之謙刻印成《趙撝叔印譜》一冊。宮本昻、劉恩瀛發現西漢《麃孝禹刻石》。  1871同治十年莫友芝卒,時年六十一歲。  1872同治十一年陳介祺輯《十鐘山房印舉》六十四冊本。  1873同治十二年何紹基卒,時年七十五歲。易孺(季馥)生。  1874同治十三年鄧石如《完白山人印譜》二冊行世。魏錫曾輯丁敬印跋文字成《硯林印款》一卷。商衍鎏(藻亭)生。  1875光緒元年吳大澄輯《千璽齋古璽選》。徐生翁(李徐)生。  1876光緒二年吳雲輯《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魏錫曾編纂《續語堂論印匯錄》。陳衡恪(師曾)生。  1877光緒三年楊守敬輯《印林》十四冊。潘存輯、楊守敬編纂《楷書溯源》。  1878光緒四年于右任(伯循)生。李文田書《集唐詩楷書七言聯》。  1879光緒五年王福庵(名禔、字維季,以號行)生。丁輔之(鶴盧)生。高劍父(爵廷)生。楊沂孫書《臣父篆書軸》。施均甫始於天山南麓搨得漢《劉平國摩崖刻石》。  1880光緒六年楊守敬赴日本,帶去漢魏隋唐碑帖一萬三千餘冊。陳介祺書《篆書七言聯》。徐三庚(辛谷)書《隸書八言聯》。李叔同(弘一法師)生。  1881光緒七年楊沂孫卒,時年七十歲。周樹人(豫才,筆名魯迅)生。張宗祥(閩生)生。葉恭綽(譽虎)生。章士釗(行嚴)生。吳雲輯《兩罍軒印考漫存》九卷。葛金烺以一家所藏,撰《愛日吟盧書畫錄》。杜瑞聯撰《古芬閣書畫記》。  1882光緒八年徐三庚書《雲氣江聲篆書五言聯》。  1883光緒九年余紹宋(越園)生。沈尹默(中)生。鄧雨雅(季雨)生。陳介祺輯《十鐘山房印舉》一百九十一冊本。傅栻輯《西泠六家印譜》。  1884光緒十年趙之謙卒,時年五十六歲。謝無量(澄)生。  1885光緒十一的丁丙輯自刻印成《西泠七家印譜》。丁文蔚輯《明清名家印斑》一冊。  1886光緒十二年唐醉石(李侯)生。  1887光緒十三年楊守敬書《行書七言聯》。  1888光緒十四年胡小石(光煒)生。吳大澄輯《十六金符齋印存》二十六冊本。山東曲阜出土漢《陽三老石堂畫像題字》。壽石工(璽)生。  1889光緒十五年馬公愚(公禺)生。康有為撰《廣藝舟雙楫》(僅《書楫》部分)成。歸化出土漢「單于和親千秋萬歲安樂未央」篆書磚。  1890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出土西周夷王時器《大克鼎》、《小克鼎》、《克鍾》等。袁克文(豹岑)生。  1892光緒十八年鄭誦先(世芬)生。郭沫若(鼎堂)生。  1893光緒十九年山  東沂水出土漢《永元刻石》。胡钁(菊鄰)書《行書七言聯》。  1894光緒二十年張裕釗卒,時年七十二歲。劉孟伉(貞健)生。容庚(希白)生。  1895光緒二十一年李文田卒,時年六十二歲。徐悲鴻生。吳榮光輯《筠清館漢銅印譜》。  1896光緒二十二年河南洛陽發現三國魏《三體石經》殘石。  1897光緒二十三年潘天壽(大頤)生。  1898光緒二十四年鄧散木(鐵)生。陸維釗(微昭)生。吳式芬、陳介祺撰《封泥考略》十卷。劉鶚輯《鐵雲藏封泥》一卷。吳玉如(家琭)生。  1899光緒二十五年潘伯鷹生。張大千(爰)生。楊伯潤(佩夫)書《行書七言聯》。山東商人范維卿攜甲骨至京,王懿榮定為重要文物,以重金收購。瑞典人斯文赫定於新疆古樓蘭遣址得西晉木簡百二十餘枚。  1900光緒二十六年吳隱輯吳昌碩刻印成《缶盧印存》四冊。陳寶琛輯《澄秋館封泥考存》。敦煌千佛洞發現《敦煌石室寫經》,宋搨唐太宗書《溫泉銘》、歐陽詢書《化度寺碑》、柳公權書《金剛經》、唐人書《陀羅尼經》四種,先後為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買走。楊守敬書《隸書七言聯》。  1901光緒二十七年高二適(適父)生。方介堪(岩)生。英國人斯坦因先後在新疆古于闐、樓蘭遺址得漢晉木簡六十餘枚。  1902光緒二十八年齊白石書《仿八大山人畫識語扁面》。葉銘輯趙之謙刻印成《二金蝶堂印譜》四冊。吳大澄卒,時年六十八歲。  現代1903光緒二十九年來楚生(稷勛)生。劉鶚(鐵雲)首次著錄甲骨文搨片一千零五十八紙為《鐵雲藏龜》六冊行世。  1904光緒三十年孫詒讓首撰甲骨文字考釋專著《契文舉例》書成。吳隱、丁仁、王禔、葉名等於杭州孤山創立西泠印社。翁同和卒,時年七十五歲。西泠印社輯吳熙載刻印成《吳讓之印存》十冊。  1905光緒三十一年吳昌碩書《臨庚贏卣銘文軸》。  1906光緒三十二年俞樾卒,時年八十六歲。  1906—1908光緒三十二年甘肅敦煌西北古長城遺址出土大批漢晉木簡,羅振玉、王國維因之撰《流沙墜簡》。  1907光緒三十三年震鈞撰《國朝書人輯略》。白蕉(旭如、復生)生。  1908光緒三十四年西泠印社輯趙之琛刻印成《趙次閑印存》四冊。金鶯山房輯錢松刻印成《錢叔蓋印譜》六冊。山東東平出土漢《張表造虎涵刻石》。  1909宣統元年張之洞卒,時年七十七歲。葉昌熾《語石》刊行。吳昌碩書《臨石鼓文贈澹如先生軸》。  1910宣統二年葉銘撰《再續印人傳》三卷及補遺一卷。西泠印社輯《印匯》百五十二冊本。輯丁敬刻印成《龍泓山人印譜》二冊。端方書《行楷七方聯》。羅振玉著《殷商貞卜文字考》。  1911宣統三年西泠印社輯奚岡刻印成《蒙泉外史印譜》二冊。有正書局選輯《鄧石如印存》二冊本。西泠印社輯蔣仁刻印成《吉羅居士印譜》二冊。有正書局輯徐三庚刻印《金罍山民手刻印存》四冊。西泠印社輯黃易刻印成《秋景盦印譜》四冊。有正書局輯楊澥刻印成《楊龍石印存》二冊。葉銘撰《廣印人傳》十七卷。葉德輝撰《遊藝巵言》。陝西西安出土漢《朝侯小子殘碑》。  1912齊白石書《掃地焚香》詩冊。  1913吳昌碩出任泠印社社長。金梁撰成《盛京故宮書畫錄》。  1914楊守敬卒,時年七十六歲。汪仁壽《金石大字典》由求古齋書局影印出版。  1915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吳昌碩書《臨石鼓文第三文軸》、《行書客來詩軸》。  1916洛陽出土晉《張朗墓誌》。王闓運卒,時年八十五歲。  1917有正書局輯刊《歷代古印大觀》八冊。章士釗書《孫文詩軸》。楊逸(東山)書《遇石儗酒隸書七言聯》。羅振玉書《臨金文軸》。吳大澄遺稿《愙齋集古錄》印行。河南偃師出土晉《荀岳墓誌》。弘一法師書《格言橫幅》。  1918張鈁搜集唐、宋、元、明、清志石於河南新安鐵門鎮,章炳麟為之命名,號「千唐志齋」。羅振玉書《節臨不 簋蓋銘文軸》。張宗祥撰《書學源流論》。弘一法師書《勇猛精進橫披》。  1920李瑞清卒,時年五十四歲。生前撰有《玉梅庵論篆》等。吳隱編纂《遁庵印學叢書》十七卷(西泠印社版)。洛陽出土北魏《元顯墓誌》。王襄編《簠室殷契類纂》成,此為首部甲骨文字典。  1921齊白石輯自刻印成《白石印草》。曾熙書《致瘦碧仁兄行書軸》、《李文潔遺墨跋》。吳昌碩書《天幬高高篆書四言聯》。  1922沈曾植書《贈力農仁兄詩軸》。是年卒,七十三歲。吳昌碩書《豆新柳綠大篆五言聯》。弘一法師書《法常首座辭世詞》。河南偃師出土漢《袁敞碑》。洛陽出土漢《甘陵相尚府君碑》、三國魏《三體石經》殘石。  1923羅振玉輯《貞松堂唐宋以來官印集存》一冊。羅振玉書《為頤兒授室書聯》。康有為書《聽泉大字行書軸》。陳衡恪卒,時年四十八歲。吳征(待秋)書《癸亥書東坡題跋一則行書軸》。  1924齊白石書《贈胡生鄂公序屏》。  1925貽安堂出版容庚《金文編》。掃葉山房影印出版陳和祥《四體大字典》。謝無量書《贈元直仁兄扇面》古物保存所編纂歷代內府所藏為《書畫目錄》一卷。梁啟超書《隸書八言聯》。  1926章炳麟書《贈 鷗篆書聯》。  1927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於內蒙額濟納河漢代烽隧遺址發現木杆「居延筆」吳昌碩卒,時年八十四歲。康有為卒,時年七十歲。于右任書《總理遺囑楷書軸》。方介堪輯自刻印成《方介盦篆刻》二冊。《文徵明匯稿》刊行。曾熙書《致春渠先先生大篆軸》。河南偃師發現漢《袁安碑》。曾熙卒,時年七十歲。有《倚竹樂驎楷書六言聯》、《天亦惜斯文行書五言詩》等墨跡傅世。羅福頤編纂《漢印文字征》。卓定謀著《章草考》。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在內蒙額濟納河流域漢代烽隧遺址發掘漢簡一萬餘枚,黃文弼於新疆得漢簡七十餘枚。  1931餘紹宋撰《書畫書錄解題》。王福庵書《節庚子山春賦篆書軸》。羅福頤撰《印譜考》四卷。張大千書《壬辰歲書軸》。容庚書《為顧頡剛題聯》。  1932于右任在上海組建「標準草書社」。羅振玉書《陶淵明與子儼等疏軸》。袁克文卒,時年四十三歲。生前作聯由侍者將聯紙懸空拉緊乃揮毫,力透紙背而紙完好。時或持紙憑空作小字,見者驚羨不已。郭沫若撰《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印行。胡小石書《臨流沙墜簡屏》。  1933青海樂都出土漢《三老椽趙寬碑》。經一法師書《心經條屏》。  1934馬宗霍著《書林藻鑒》。齊白石書《贈冷廠畫友先生詞軸》。孫海波《甲骨編》完成。西泠印社輯《現代篆刻》一至九集。文成郁《書法輯要》刊行。  1935羅振玉編纂《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翌年書成。鄧雨雅書《乙亥冬日楷書扇面》。馬宗霍著《書林紀事》。容庚《金文續編》由商務印書館刊行。  1936章炳麟卒,時年七十歲。生前有《孫衡甫六十壽序》、《篆書千文》等墨跡。于右任出版《標準草書千字文》。顧廷龍撰《古陶文孴錄》。周樹人卒,時年五十六歲。有《魯迅書信墨跡選》行世。於輔之書《題黃山天都峰望雲海小影軸》。弘一法師書《大方廣佛華嚴經偈頌集句聯》。  1937徐悲鴻書《豈有蛟龍詩軸》。吳玉如書《贈振華仁兄草書七言聯》。中國印學社輯《吳昌碩印譜全集》。  1939河南安陽武官村商代大墓出土《司母戊鼎》。余紹宋書《贈左高仁兄詩軸》。  1940羅振玉卒,時年七十六歲。有《石鼓文考釋》、《讀碑小箋》、《再續寰宇訪碑錄》、《貞松堂名人法書》、《百爵齋名人法書》等宏富撰述行世。白蕉書《贈立鼎先生書軸》。弘一法師書《念佛不忘救國橫披》。  1941于右任創辨《草書月刊》,共出四期。易孺卒,時年七十歲。有《大廠集宋詞帖》、《大廠居土遺墨選刊》、《魏齋印集》等行世。商衍鎏書《多心經軸》。  1942陝西岐山出土《禹鼎》。李叔同卒,時年六十三歲。有《李爐印譜》、《臨古法書》、《李息庵法書》等行世。  1943鄧散木輯自刻印成《廁簡樓印存》四冊。沉子善等創辦之《書學》雜誌刊行,四期後停刊(1945)年。徐悲鴻書《贈華度四言聯》。  1945謝無量書《孟晉齋題匾》。容庚書《考釋古文字識語》。高二適書《東軒詩軸》。  1947潘天壽書《贈鴻逵研弟詩軸》。張大千書《贈農雨行書七言聯》。  1948趙熙卒,時年八十二歲。王福庵書《節錄文心雕龍樂府篇隸書軸》。吳敬恆書《行書七言聯》。張大千書《三年萬里行書七言聯》。  1949董作賓成《殷虛文字》甲、乙編。按,此前董氏首為殷虛甲骨文字劃分斷代五期,分析其書法風格之時代特徵。謝無量書《夜坐偶詠扇面》。丁輔之卒,時年七十一歲。余紹宋卒,時年六十七歲。  1950台灣印學社成立。壽石工卒,時年六十三歲。有《重玄瑣記》行世,頗受日本書界推重。方介堪自刻印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冊,輯吳熙載、趙之謙、胡钁、吳昌碩刻印成《晚清四大家印譜》。  1951沈尹默書《翁松禪臨顏平原李元靖碑跋》。齊白石書《贈則秀儀女弟聯》。高劍父卒,時年七十三歲。有《春睡藝談》、《聽秋閣畫跋》行世。  1952沈尹默書《題徐平羽所藏明人手札》、《徐平羽藏鄭板橋自敘冊跋》。胡小石書《楷書五言聯》。  1953徐悲鴻卒,時年五十三歲。吳敬恆卒,時年八十八歲。有《上下古今談》等撰述行世。  1954鄧雨雅卒,時年七十一歲。生前撰有《印雅》、《藝觚草稿》、《文字源流》等。  1957齊白石卒,時年九十五歲。武威《儀禮》簡策出土。  1958蕭蛻庵卒,時年九十六歲。  1959武威《王杖十簡詔令冊》出土。  1960王福庵卒,時年八十二歲。  1961劉孟伉書《楊宗干題升庵先生遺像詩屏》。  1962胡小石卒,時年七十五歲。有《書藝略論》行世。潘伯鷹《中國書法簡論》刊行。  1963商衍鎏卒,時年九十歲。鄧散木卒,時年六十六歲。有《書法學習必讀》、《續書譜圖解》、《篆刻學》等著述行世。  1964于右任卒,時年八十歲。有《右任墨存》等書跡刊行。謝無量卒,時年八十一歲。徐生翁卒,終年九十一歲。洛陽出土東漢刑徒墓誌八百餘通。  1965由郭沫若《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敘〉的真偽》和高二適《〈蘭亭敘〉真偽駁議》二文引起一場關於《蘭亭敘》真偽的大論辯。文物出版社輯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權威文章近二十篇成《蘭亭論辯》一冊,於一九七七年出版。張宗祥卒,時年八十五歲。有《冷僧書畫集》行世。  1966潘伯鷹卒,時年六十八歲。有《潘伯鷹墨跡選》行世。  1967白蕉卒,時年六十一歲。生前撰《書法十講》。  1968葉恭綽卒,時年八十八歲。有《葉恭綽書畫選集》行世。  1969唐醉石卒,時年八十四歲。有《醉石山農印稿》。劉孟伉卒,時年七十六歲。馬公愚卒,時年八十一歲。有《書法史》、《公愚印譜》、《耕石簃墨痕》等。  1971沈尹默卒,時年八十九歲。有《書法論叢》、《沈尹默論書叢稿》等書學撰述行世,有《沈尹默行書墨跡》、《沈尹默書晉王右軍題筆陣圖後》、《沈尹默法書集》等字帖出版。潘天壽卒,時年七十五歲。甘谷漢簡出土。  1972朱建新《孫過庭書譜箋證》出版。山東臨沂銀雀山漢簡出土。武威醫簡出土。  1973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簡策出土,啟古隸研究之門徑。高二適書《致智鎧兄尺牘》。章士釗卒,時年九十三歲。  1973—1975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簡牘先後出土六批,達四百餘枚。  1974居延《相利善劍刀冊》出土。  1975來楚生卒,時年七十三歲。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秦隸面目始昭白天下。  1976鄭誦先卒,時年八十五歲。有《各種書體源流》行世。  1977高二適卒,時年七十七歲。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行世。阜陽漢簡出土。  1978《書法》雜誌於上海創刊。郭沫若卒,時年八十七歲。羅福頤《漢印文字征》增訂本刊行。青海大通漢簡出土。  1979《書法研究》雜誌於上海創刊。《歷代書法論文選》由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輯出版。台灣創辦《印林》雜誌。陸維釗書《題西泠印社成立七十五周年詩軸》。  1980陸維釗卒,時年八十三歲。生前著有《中國書法》。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在沉陽舉行。  1981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吳玉如書《行書十四言聯》。全國第一屆書學討論會在紹興召開。  1982《書法研究》開展關於書法藝術之性質的論辯。全國第一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在南昌舉行。吳玉如卒,時年八十五歲。  1983《中國書法》雜誌於北京創刊,一九八六年改版並定為季刊發行。張大千卒,時年八十五歲。容庚卒,時年九十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五周年中日書法藝術交流展在北京舉行。  1984《書法報》在武漢創刊。第一屆中國、新加坡書法交流展分別在北京和新加坡舉行。全國第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在北京舉行。梁披雲主編《中國書法大辭典》出版。  1985滄縣東漢朱書磚出土。河南國際書法展覽在鄭州開幕。現代書畫學會在北京成立,同時舉辦現代書法展覽。隨之《中國書法》雜誌刊載了關於現代書法的論辯。  1986全國婦女書法篆刻展覽在北京舉行。第二屆中國、新加坡書法交流展在北京開幕。全國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在北京舉行,並舉行書法創作討論會。中國書法展覽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揭幕。全國第二屆書學討論會在山東掖縣召開。  1987海峽兩岸同胞詩書畫作品展覽在北京舉行。全日本書道聯盟訪華團來華訪問。中日婦女書法交流展覽在北京舉行。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展覽在鄭州開幕。  1988方介堪卒,時年八十八歲。中日書法交流展在香港開幕。全國首屆篆刻藝術展覽在南京舉行。  1989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覽在北京舉行。台灣書法家作品展覽在北京舉行。

推薦閱讀:

他伏案寫著什麼、或者什麼也沒寫的時候——寒鴉劃破天際。
有種書法叫筆老墨秀
《幽蘭賦》石刻全碑,是黃庭堅晚年大字石刻行書作品的得意之作
〖書法賞鑒〗「虎林隱吏」鮮於樞書法:撲面而來的晉唐之風
【幹掉常用字】(第三十一期)「得」

TAG:中國 | 書法 | 法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