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人物攝影中怎麼用好藏與露

藏與露是人物攝影重要的手段和技巧之一。藏,是指遮擋或掩藏人物形象的某些部分,以引起讀者更大的好奇;露,是指顯示或表現出人物形象中的某些部分,以交待主題。一幅畫面的藏與露,既可以表現好主題,又可以增加照片含蓄的魅力,給觀者以回味的餘地和想像的空間。所以,藏與露用的精妙,能夠提升作品的藝術質量。平時我們看到的某些人物作品,之所以給人以一覽無餘,平淡乏味的感覺,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在表現手法上只有露,沒有藏。那麼怎麼藏,怎麼露呢?

1巧用前景遮擋

前景除了裝飾畫面、渲染氣氛、增強空間感等功能之外,還能夠起到遮擋多餘元素,簡化畫面(如下圖1)或遮擋主體的某部分,製造陌生感與神秘感的作用(如下圖2)。我們發現,有時適當地把主體遮擋起來一點,反而會更加引人注目,更加使人覺得美妙,為何會這樣呢?因為它符合了一條審美規律:距離產生美。很多事物,原本很美,但是看得多了,就太熟悉了,慢慢就會覺得平常、平淡。而稍微與日常生活拉開距離,提供一些陌生感,美感就產生了。想要得到虛的前景很簡單,當前景和人物的距離較大時,將鏡頭緊貼前景,光圈調到最大,從前景的縫隙中對焦人物,找到合適的遮擋位置後拍攝(如下圖1)。想要得到實的前景,可選擇前景離人物比較近的時候拍攝,用比較小的光圈擴大景深,使前景和主體同樣清晰。

《窺》 寶圖 攝

《正月》 陳銀先 攝2完全遮擋面部

人物攝影中,最主要的部分莫過於面部了,如果偏偏把面部全部遮擋起來拍攝,效果會如何呢?如下圖,路邊的磨刀師傅,再常見不過了,平淡地記錄下來,很難引起讀者的興趣。而抓取刀遮住臉的一瞬間,人物頓時活靈活現,露出的部分不僅清晰地交待了人物身份,被擋住的部分更含蓄地表現了人物的精神面貌,雖然看不到他的五官,但那眼神、那表情,就在讀者心裡呈現。敢於完全遮住面部,可以說與日常生活的感受隔開了很大的距離,擋得成功會帶來強烈的美妙感,但所用的遮擋物一定要能深化主題,不能亂用。您若細心,能夠發現有些大賽的獲獎作品就利用了這種辦法。

《衚衕印象》 劉峰 攝3適當遮擋面部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描寫了一位技藝精湛的琵琶女嬌羞的姿態,儘管沒有影像,但那種羞怯、朦朧之美,卻躍然紙上,千古流傳。今天,我們可以把這種文學中的想像化為具體形象,以攝影的手段直接表現,如下圖。這是戲曲人物的一個精美的造型,作者及時捕捉,充分表現了人物含蓄婉約之美。露出的部分儘管較少,但足夠傳神,取得了震撼、驚艷的效果。這提示我們,遮擋固然重要,露出的部分也需要精雕細琢,有足夠的吸引力才可以。

《社戲》 羅品禧 攝4微微遮擋面部

露多少,藏多少,是人物攝影中需要多多實驗的題目。有時微微遮擋或隱藏一點面部,就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就像徐志摩的詩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見下圖,著名攝影家梁達明的經典人像作品,人物微微低頭,閉合雙眼,稍稍傾斜的帽沿遮住額頭和雙眉,淺淺的投影覆蓋了臉的上半部分。低頭、閉眼、帽沿、投影都是藏的有效手段。此外,絲巾、薄紗等半透明物也可以作為藏的道具,在人物攝影中,廣泛被應用,起到藏露結合,亦虛亦實的效果。

《思緒》 梁達明 攝5謎一樣的背影

比起遮擋頭部、面部,背影藏起的內容更多。但同時,也露出了人物的另一面。這一面,往往是樸素的、被人物自己忽略的,不加修飾的。每一個背影都是一個迷,一個懸念。會引發我們關於人物的種種猜測,背影的內涵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背影不僅能夠表意,還能夠傳情,朱自清先生就曾在文章中給過我們一個典型的、動人的父親的背影。通過背影抽象地表現人物,還可以通過具象的陪體交待人物的身份以及所處的環境,這又是一個藏與露的關係。如下圖,就是通過木條鞭、牲畜、山地充分交待了人物。有的攝影師還專門以背影作為自己的創作主題,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霧天里的放羊人》 李泛 攝6簡潔的剪影

剪影類似剪刀剪出的人物影像。剪影也是一種藏,因為在剪影照片中,主體基本沒有色彩和細節顯示,倍感神秘。主題的表達全靠形體和背景,需要作者仔細選擇拍攝角度和主體形態。好的剪影作品應充分展示主體的形體特徵,力求美感和生動,如下圖。直接拍出剪影效果,需要主體和背景的曝光相差四級或以上,此時光比較大,背景曝光正常,主體可處於純黑的曝光嚴重不足狀態。所以在室外拍攝時,最好在清晨和傍晚,這樣逆光拍攝時,可實現較大的光比。可以用天空、水面、雲海、霞光為背景,按亮部點測光曝光,特別要注意背景景物黑影不能與主體重疊。藏起主體細節,露出形狀與背景,可以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夕歸》清清一色 攝

7趣味遮擋

有時,遮擋不僅僅是隱藏,還能帶來特別的趣味,如下圖這樣的街頭瞬間,妙趣橫生,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但這種場景畢竟難得一見。有時,通過多角度觀察或高速連拍,利用人們的視錯覺形成類似下圖2的這種趣味,將有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不妨把此類遮擋作為調劑生活的小玩笑。

《在雨中》niuyang 攝

《一目了然》sunlan 攝8露局部,藏其他

有時,通過一片黃葉我們可以感知整個秋天,通過一個斑紋可以感知整隻豹子。同樣,只需要看到人物的一部分,我們就能真切地感知人物的整體。如下兩圖,通過表現人物的局部,引發讀者的想像,人物的五官容貌儘管沒有露出,但可能卻比露出取得的效果更好,我們甚至可以通過這一局部表現的動作、姿態感受到人物的性格、風采。也許,斷臂的維納斯除了身體其他部分的美以外,那神奇的魅力正在於那隻斷了的臂。因為它可以引起觀者無窮無盡的想像。

《秀美》 夢裡走單騎 攝

《小花》天印 攝9用明暗藏陪體

一張好的作品應該簡潔到沒有一個多餘的元素,而且需要通過明暗、虛實等手段突出主體、弱化陪體,以免喧賓奪主,同時也要注意給陪體留下足夠的存在空間,因為沒有陪體的烘托,主體將孤單無助,地位也將不復存在。比如下圖,既通過暗角弱化周圍的元素,又保留了燈、窗和部分磚瓦烘托主體,使人物既突出,又不顯得孤單。許多相機配有暗角功能的藝術濾鏡,就是為了突出中心區域。但這種人為的暗角用的多了,就會覺得損失掉了一些真實的魅力,建議使用暗角濾鏡或後期製作暗角時,不要過於生硬。最好能夠像下圖一樣,盡量模擬現場光效果,讓畫面光線更加合理些。

《燈下小女孩》 侯毅敏 攝10用虛實藏陪體

通過慢門製造的虛實,不僅能帶來動感,更是一種細節的隱藏。有時既需要人物、車輛等動體作陪體,又不希望它們過於搶眼,干擾主體。於是,慢門拍攝成為一種巧妙的解決方案。如下圖,使用了1/2秒的曝光時間。通過車體文字和車窗內動作幅度較小的人物,我們已經了解了作品主題。但如果沒有前景部分的人物、車的光流作為陪體,這一主題的表達將非常平淡。正是人物、車的光流升華了主題,將主題至於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話說回來,如果前景出現實的人物與車,將搶奪視線,干擾主題。

《激情夏夜》 馮小文 攝11冰山一角

作家海明威曾把創作喻為「冰山」,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其餘都在水下,他主張作品不能把一切都寫全,不能一覽無餘,要留一點謎讓讀者去猜,去探求那「水下面」的八分之七。中國的藝術家、文藝理論家、畫家也早有類似的總結,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詩貴含蓄」、「畫要留有空白」都是以上理論的不同表述。文學、繪畫與攝影在藝術層面是相通的,善於藏的作品能夠讓人凝視沉思,饒有興趣地尋求畫面中的言外之物。如下圖,純自然的環境中,人物與耕牛的大部分都被藏起,引發我們無盡的想像。如果全部露出,將不會成為作品。

《穿過金秋》 王運良 攝小結:

在攝影藝術日益普及、蓬勃發展的今天,許多往日的稀奇已經變得平淡,我們的創作只有不斷出新,才能滿足不斷發展的審美需求。巧用藏與露來製造距離,產生陌生感、新奇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手段,大家不妨嘗試練習,如何通過遮擋的手段,把自己熟悉的人拍出陌生感。

推薦閱讀:

vsco調色向第四期/明色調的調色方案
歐美電影公路後期調色
攝影:小溪
5個國外優質網站,值得設計師和攝影師一看
24張柔焦攝影照片

TAG:攝影 | 人物 | 人物攝影 | 技巧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