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樣的歷史人物,逃出一般規律,如何善始善終?
一個人一生可能功成名就,但是並不一定就能得到善終。如何在權力的中心得以自保,是一門十分值得研究的學問。
【軍武次位面】作者:愛晚亭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數的君臣組合逐鹿群雄,或建立舉世功勛,或歷盡艱難一統天下;然而一旦王朝建立,共同的奮鬥目的達成,過往君臣間親密地合奏也戛然而止。最大的敵人被消滅,那些力挽狂瀾的治世能臣們便功高震主,於是乎君要臣死,上演了一幕幕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悲劇。下面列舉幾位是其中的代表。
文種,與好友范蠡同為越王勾踐的肱骨之臣,盡心竭力輔佐勾踐三十餘年。越王初戰吳國得勝,懷抱殺父之仇的新王夫差再度起兵,大破越軍;而此時的越王身邊僅剩五千殘兵,危急存亡時刻,文種與范蠡巧記斡旋。
文種重金買通夫差寵臣伯噽為越國說情,勾踐則向夫差稱臣,並進獻大量珍寶和美女(包括傾國傾城的大美女西施,西施服待吳王的幾年裡,曾數度掩護勾踐,做為間諜,確實忠心耿耿)。夫差終於心軟了,不聽伍子胥苦苦勸告,罷兵而去,為勾踐贏得一絲喘息。而後勾踐夫婦入吳為奴的數年間,范蠡陪侍左右,文種留下治理越國。
後來,文種向勾踐提出「滅吳七策」,勾踐歸國後,勵精圖治,通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卧薪嘗膽,一舉蹈滅吳國!大丈夫,志躊躇,君臣一心,是何等揚眉吐氣!越王勾踐既然已經成就了霸業,就激起了更大的征伐慾望,接下來打算繼續北上攻齊;文種則認為越國連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深知此時更應該修養生息,反對動武。
君臣間的間隙就此產生,此時的文種已然成為了勾踐的障礙,而文種自己卻渾然不覺。直到范蠡的突然出走,留下好友那封著名的信:「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越王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富貴」,然而為時已晚,聽信饞言的勾踐下令賜死文種,用劍的名字是「屬縷」,那是他們君臣當初離間吳國君臣,使得吳王賜死伍子胥的同一把劍:「子教我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文種遂悲憤自刎。
▲運籌帷幄定江山,急流勇退甲天下,權財之神,青史留名,散盡天下財,抱得美人歸,范蠡恐怕是中國歷史第一人生贏家
勾踐真的聽信饞言,認為文種有反心嗎?不!使用屬縷劍,他應當是告訴文種:他從未懷疑文種的忠誠,而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至於范蠡呢?一說他與西施遠走高飛,棄官從商,隱姓埋名,終於成了一代巨賈。後定居於陶,人稱陶朱公,做了財神,他是早料到文種的結局了吧。
白起,號稱「人屠」,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據梁起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一人獨佔一半。白起一生從沒打過敗仗,可以說為當時的秦昭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日後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白起沒有顯赫的身世背景,從秦軍的普通一兵起步,逐漸在戰爭中展露頭角。
白起連年征戰,初為秦左庶長,由相國魏冉舉薦,任主將攻韓、魏,旋升左更。伊闕之戰,白起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24萬,因功晉陞國尉。次年,再升大良造。此後30餘載,屢戰獲勝,攻取70餘城,大大充實了秦國的實力。後來白起又率軍數萬深入楚地,大破楚軍,佔領楚國都城郢,逼楚王遷都於陳,這一戰打掉楚國國運,從此楚國一落千丈,再也沒有秦爭雄的資本,白起也因功受封武安君,名震天下。趙、魏聯軍攻韓華陽時,白起與客卿胡陽率軍救韓,大敗聯軍,斬魏兵13萬,將趙軍2萬驅入河中淹死。
而最後的長平之戰,是白起最大的戰果,也是一生的污點,更不想是自己最後的絕唱!長平戰後,白起將降卒盡數坑殺,趙國損精壯男子四十萬,從此從向沒落,白起為秦國統一又掃除一大障礙。此時本該繼續乘勝進軍,不想丞相范雎擔心白起做大,自己地位難保,便勸秦昭王撤軍。後秦昭王再度攻趙,白起因滅趙時機已失,便拒絕擔任統帥;秦軍久攻不克,最終慘敗。白起甚至沾沾自喜:「秦王不聽臣計,今如何矣。」
而此時秦昭王的忍耐已到極限,命范雎親去再請白起出山,或許是見到范雎反而始白起態度更堅決,忍無可忍的秦王將白起貶為士兵,立即趕赴軍中。在前往軍營的路上,昭王聽說白起還憤憤不平,有餘言,於是下令賜死。一代軍神,就此殞命。
▲白起死前曾握劍苦思良久,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這是我數坑殺降卒的報應啊!」
▲《羋月傳》中的白起
韓信,史稱"兵仙",與蕭何互引為知己,蕭何贊韓信「國士無雙」,他月下追韓信也一度傳為美談。當初韓信投項羽被輕視,轉投劉邦仍不被重用,無奈也當了逃兵。漢軍逃逸者日眾,蕭何聽到消息連招呼都不及跟漢王劉邦打,以至於劉邦一度疑慮:連蕭何都跑了?而蕭何在馬背上非常清楚,自己連夜追回的人,將改變歷史的走向,他是漢軍擊敗強大楚軍的希望;是劉邦集團補齊與霸王項羽實力差距上的最重要環節。
從此,劉邦擁有張良,蕭何,韓信「三駕馬車」,開始扭轉楚漢爭霸戰爭中的頹勢。韓信拜將,為劉邦制定了擊敗項羽的根本方略;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劉邦允諾韓信是「三齊王」——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五不死」——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而韓信數度救漢於危難,率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平定三秦後愈發神勇: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濰水殺龍且,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戰功當居第一。
最後劉邦稱帝,論功行賞,張良激流勇退,只選了最偏僻的留縣(今湖南張家界)當封地,做了留侯。蕭何明哲保身,劉邦出征,族中男丁盡數隨軍,打消了皇帝的疑心。此時的韓信確無半點反應,甚至自恃功高,先封為齊王,後改為楚王,因被人告謀反貶為淮陰侯,劉邦的猜忌已經很明顯了。於是呂后出手,蕭何引韓信入宮,亂棒打死。
▲拘泥於一飯之恩的韓信最終雖流芳千古卻含恨而死啊
其實韓信若真要反,垓下就是很好的時機,漢初政局不穩,人心不定,也有很好的機會,所以劉邦乾脆徹底消除乾淨潛在的威脅,歷史從來沒有韓信反叛的確鑿證據,他死於君王的疑心。所以一句「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來評價韓信,也對也不對。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現在來看這哀嘆的不只是項羽,韓信悲劇或許也早已被預言了
周亞夫,漢景帝時,中央對漢初分封的諸侯控制日益減弱,於是推行削藩,由此引發諸侯不滿,吳、楚等七國公然聯合反叛,遂生「七國之亂」。當時中央勢力微弱,叛軍卻來勢洶洶。
景帝被逼得甚至將重臣晁錯腰斬於市,形勢愈發嚴峻,情急之下,想起文帝曾說:「國有難,找亞夫」。周亞夫臨危受命,叛軍集結重兵進攻梁國都城,梁王多次告急,周亞夫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絕景帝命令,按兵不動,平定了七國,卻也因此與梁王結仇,引太后不悅。後來因功績卓著,周亞夫後升任丞相,不減行伍之氣。
作為丞相,剛正不阿,他敢於犯顏直諫:景帝欲廢太子,周亞夫反對;欲封皇后的哥哥為王,周亞夫反對;欲封五名匈奴降將為侯,周亞夫堅決反對,這一回,漢景帝生氣:「丞相的話太過迂腐了!」,不理會周亞夫,周亞夫於是稱病辭職,景帝批准了。
後來景帝為試探周亞夫,安排一場著名的宴會:準備了一大塊肉,不切開,也不拿筷子。周亞夫來了,對皇帝的怠慢很不高興,問隨從要筷子,皇帝問:「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亞夫謝罪,起身便走,景帝嘆氣:「這樣的人如何能輔佐少主呢?」。而周亞夫大概不會想到從此刻起,君臣間己經徹底決裂,那個轉身就註定了自己的命運。
▲周亞夫功高蓋主,說你要反你百口莫辯!
周亞夫的兒子購買五百副甲胃做陪葬品準備,沒有打算付錢。賣家便誣告周亞夫謀反,周亞夫申辯。當主審的官員理屈詞窮,說道:「你活著不謀反,就是死後想謀反!」聽到叛詞,周亞夫已經清楚自己的結局——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絕食而死。
▲在周亞夫死後不知漢景帝,還會不會想起當初那句——「國有難,找亞夫。」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白起,岳飛,徐達等人的悲慘結局令人扼腕嘆息,像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這樣善待功臣的英明君王是很少,甚至是絕無僅有的,如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殺盡他的開國功臣。
▲大丈夫與其淪為政治的犧牲品不如戰死沙場
在封建社會,愛國與忠君並不完全劃等號,對為君者來說,這些人很容易成為不穩定因素,功績越大越危險。為臣者(將領猶是如此)若不自知,不能和君王保持政治上的一致性,禍福旦夕即至矣。
▲千古帝王應對君臣關係都很有一套
大部分君主本身政治手段很高明,軍事水平一般;而這些功臣卻恰好相反,政治上的短視,軍事上的天才。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作為一個管理者,並不一定要各項技能都長於他人,知人善用,選賢舉能,用仁德之心和鋼的手腕運用人才,才是管理之道。
現實生活也是如此,雖不必在興趣愛好上投其所好,但是一定要明白領導心裡想的是什麼,他會想要我怎麼做。與其鋒芒畢露不如謙虛示弱!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讓自己成功的隱藏在大眾中,之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運用這種「後發制人」的哲學,相信每個人都能走上人生巔峰!
推薦閱讀:
※【文玩規律】文玩手串流行排行榜
※第五章 普通邏輯的基本規律
※格律詩規律小結
※紫微斗數之諸星的排布規律
※文言文朗讀中的停頓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