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家祭」與「蒸嘗」

提起「家祭」,不由讓人想起陸遊那首世代傳誦的名詩《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陸遊是南宋人,這表明在宋代時「家祭」就已經十分盛行。宋代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時期,中原「家祭」習俗,也隨著南遷漢民傳入南方,並保留傳承至今,成為客家地區引人注目的祭祀習俗。

「家祭」 是指以家庭為單位的祭祀活動,客家地區的「家祭」習俗與中原一脈相承。只要踏進客家人的家中,無一例外都可以看到在廳堂神龕上方懸掛著的「歷代一脈宗親考妣牌位」,兩邊是「左昭」、「右穆」,有的還詳細地從一世祖考妣一直排列到這戶主人的上一代為止。這個牌位,就代表著這戶家庭血脈相傳的歷代祖先。

客家人逢年過節都要舉行「家祭」,已成為鐵打不動的傳統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客家人的「家祭」主要集中在除夕、春節、端午、中元、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每當節日來臨,客家人在闔家團聚之時,首要之事就是要先敬祖先。在神龕牌位前擺上三牲、米酒,點燃香燭禮炮,對著歷代祖先牌位祭奠一番,祭祀完後全家人才開始過節。

客家人的「家祭」,以除夕、春節最為隆重。每當除夕、春節之際,是客家人「家祭」的重要時刻。此時此刻,無論是在城市街巷或是鄉間村落,人們都在為「家祭」而忙碌著,天地之間彷彿鋪開了一幅客家人虔誠祭祖的風俗畫卷:早早就宰殺好了大公雞,從池塘里打撈起大草魚,準備好了大塊豬肉,蒸好了熱騰騰的米酒,準備好了各類糕點。中午時分,家家戶戶大門洞開,大門上新貼著大紅對聯,神龕上擺著三牲供品及米酒、水果、糕點。香煙繚繞,紅燭高燒,爆竹聲此起彼伏,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濃濃的祭祀氣味。在這喜慶而又神聖的時刻,客家人按輩分從大到小輪流對著祖宗牌位叩首、跪拜。客家人講究飲水思源,牢記根本,這一切都在一年一度的「家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客家人盛行「家祭」,是和客家人特有的懷鄉戀祖情結密切相關的。客家先民從漢晉時期離開故鄉中原,從他們舉家遷離中原的第一天開始,就盼望著有朝一日重返故鄉。然而由於戰亂和災荒,他們越遷徙卻離故鄉越遠,回故鄉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自己終於要告別人世了,只好把重返故鄉的遺願託付給兒子,兒子又託付給孫子,一代又一代,一千多年過去了,南遷漢人早已繁衍成一個龐大的客家民系,卻誰也沒有返回故鄉。「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從此,客家人紮根南方,開疆拓土,建設新家園。逢年過節,客家人只能仰望著高高掛在廳堂上的祖宗牌位,眼含熱淚思念祖輩先人,寄託自己的哀思。客家人每進行一次「家祭」,就向後代作一次灌輸:要牢記根本,不忘祖先。客家人,年年歲歲香煙不斷,家祭不斷。

與一家一戶的「家祭」不同,「蒸嘗」則是全宗族舉行的大型祭祀活動。現在的年輕人對「蒸嘗」已經十分陌生了,「蒸嘗」一詞現在也只出現在家祠、祖廟的對聯中或禮生所念的祭文中。其實,在我國「蒸嘗」起源於古代對黃帝的祭祀活動,至今已有5000餘年歷史。古代人在春夏秋冬都舉行祭祀,其中冬祭曰「蒸」,秋祭曰「嘗」,後來人們就把祭祀統稱為「蒸嘗」。客家人十分重視宗族的祭祀,一般每年都舉行春、秋兩祭。由於是合族的大型祭祀,所以每年都要花費一筆龐大的開支,這些費用是由全族按人頭均攤。為了減輕族人每年上交祭祀費用的負擔,同時省卻每年收費的麻煩,昔日汀州客家鄉村許多姓氏宗族都購置農田,客家人把這些農田稱為「蒸嘗田」,也稱作「公嘗田」。這些由宗族合力購買的「公嘗田」,屬於全族的公共財產。「公嘗田」少則幾畝,多則十幾畝、幾十畝,都出租給本族宗親或外姓人耕種,收取的田租專門用於每年的祭祀開支。有些大宗族經過歷代的積累,已經擁有大片「公嘗田」,除了用於祭祀外,還有多餘的田租用來請先生辦私塾,培養下一代。

在城關地區,許多客家宗族則是合力籌資在城裡購買商店、房產,客家人把這種商店、房產稱為「蒸嘗店」、「蒸嘗產」,也稱作「公嘗店」、「公嘗產」,這也是全宗族的公共財產。所收取的店租、房租專項用於每年的祭祀開支。在宗族裡,一般都會推舉一位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的長者來管理「公嘗產」的收益,每年都會在祠堂里公布「公嘗產」 的收支明細。

舊時,汀州客家宗族購置「公嘗產」的現象十分普遍,但凡有一點經濟能力的姓氏宗族,都或多或少購置有「公嘗田」或「公嘗店」。這一做法在封建時代存在了數百年,它為客家宗族的蒸嘗祭祀提供了資金保證,使年年的祭祖活動得以延續。

千年家祭,萬載蒸嘗。客家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引領一代祭祀之風。

(來源:閩西日報 張鴻祥)


推薦閱讀:

俗話說:蒸酒磨豆腐,冇人敢稱師傅!解秘客家人超高的釀酒技藝!
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而來,定居梅州慢享生活
客家人結婚習俗與周朝很相似
客家人穿「木屐」習俗

TAG:客家 | 客家人 | 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