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時代,怎樣讓孩子「輸得起」?

(圖:笑笑幼兒園,文:笑媽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一)新聞背景:12歲冠軍男孩「只想得第一」。金梟,一個12歲的男孩,學習跆拳道6年,2006年-2010年連續五年成為中韓對抗賽的冠軍得主,曾經獲過12枚國際金牌,還被邀請去韓國跆拳道最神聖的國技院表演。金梟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努力刻苦練習跆拳道之外,金梟所有方面都要爭第一名。金梟雖然經常參加各種跆拳道比賽但是學習成績一直名列班級第一名,除此之外,金梟還學習架子鼓、街舞、雙截棍。在央視《天生我才》節目的錄製現場,金梟說自己從沒輸過也輸不起,而這也正是金梟媽媽的苦惱所在,金梟媽媽曾勸過金梟只要開心、高興就好,不要再凡事爭第一,而金梟的回答永遠都是:第一為什麼不是自己而是別人,自己一定要拿第一不想拿第二。只能拿第一,不想拿第二?只能贏,輸不起?金梟媽媽的困惑和苦惱,也是現在很多家長曾經或者即將面臨的。我在微博中說到:並不是只有12歲的孩子這樣,寶寶從很小的年齡開始就會有「輸不起」的表現。前一陣笑笑幼兒園的老師還和我交流,現在的孩子普遍如此。做遊戲也好,參加比賽也好,只能贏,不能輸,否則就耍賴,或者哭鬧、發脾氣,還有經不起別人的批評,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差。「輸不起」又「說不得」,這是我們家長進行情商教育必須重視的問題!(二)遊戲中的孩子對「贏」的渴望和對「輸」的排斥。情景一:搭積木,如果對方搭的更高,一怒之下全部推倒。翻斗樂里幾個孩子正在比賽搭積木,一塊一塊越來越高,其中一個孩子完成了自己心目中的高樓大廈,高興地跳起來。這時,另外一個孩子忽然衝上前去,把「高樓大廈」咣當全部推倒!【心理分析】自己沒有贏的希望,就去破壞對手,阻止別人贏。情景二:畫畫沒有畫好,把自己的畫一下子都撕爛。幼兒園的繪畫課上,小朋友們各自拿著畫筆,大展宏圖。有的畫蝌蚪,有的畫小雞,有的畫花朵,有的畫媽媽……這是,忽然有一個小女孩摔下畫筆,把自己的畫一下子都撕爛了!老師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小女孩半天畫不出一隻完美的小鴨子,一著急一生氣,就把自己辛苦了很久的「成果」毀於一旦!【心理分析】面對困難,沒有耐心,無法堅持,輕言放棄。情景三:打撲克,對方獲勝就不算,要求重來,直到自己贏為止。孩子和媽媽打撲克,必須壓過媽媽,牌不好,就換牌,如果媽媽快要贏了,孩子就哭鬧:「不算不算,重來!」直到享受勝利的喜悅,才會破涕為笑。【心理分析】害怕失敗,給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情景四:下棋,當對方超越自己時,把棋子打亂,以利於自己贏。孩子和爸爸下棋,如果自己走在前面時,得意洋洋,興緻勃勃,一旦爸爸超越自己時,就會心生不滿,沒有繼續玩的興趣,說:「你不能這樣走……你應該怎麼怎麼走……」把棋子打亂,按自己的意願布局,以利於自己贏;或者乾脆把棋盤推翻,退出遊戲,「一點也不好玩,我不玩了!」【心理分析】競爭中不認輸,耍賴,違反規則。(三)孩子「不服輸」有哪些表現?1、哭鬧不高興就哭,酣暢淋漓地表達內心的失落,期待別人「讓」他贏。2、生氣性格急躁,推倒積木,推翻棋盤,撕爛畫紙,不能如願以償就大發雷霆。3、耍賴爭強好勝,不能接受既定的事實,一輸就違反規則,耍賴撒潑。4、逃避膽怯退縮,面對挫折失敗時逃避困難,退出遊戲或比賽,不敢接受挑戰。5、攻擊看見對手獲勝「醋意」大發,產生嫉妒或者仇恨心理,甚至會有破壞行為。(四)接納孩子的情緒,「想贏」是一種天性,是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我覺得並非所有的「輸不起」都是源於「爭強好勝」,孩子的性格各有差異,但是,年幼時可能都會經歷這個階段,長大成人之後,未必處處都去爭第一。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他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況,在別人面前,或者在集體活動中,他希望「我」受到關注、「我」獲得認可,這些都是天性使然。但是因為他的年齡小,真正表現出來的技能沒有達到他的內心標準,所以,他就會不高興。孩子剛剛接觸「比賽」「競爭」「輸贏」的時候,都會「想贏」,他希望自己能夠做的好,他渴望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滿足,這也是天性,本身沒有什麼錯。孩子的反應很直接很單純,對得失並沒有太多考慮,只是覺得輸了就很不開心而已。前一陣我剛寫過《將心比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對待孩子「輸不起」的現象,也是如此。所以,我們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不要去苛責。然後慢慢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成敗觀。(五)分析原因:孩子為什麼「輸不起」?1、孩子從小在讚美中成長,缺乏合理的批評和必要的懲罰,心理很脆弱。現在提倡賞識教育,「你太棒了」「你真聰明」,讚揚之聲泛濫無敵,我們在努力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誠然,積極的鼓勵,確實很重要,但是也不能盲目表揚,從來沒有受過批評的孩子,自然發展到了「說不得」的地步。所以,在遊戲中,在比賽中,在競爭中,孩子明白:只要我贏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就會說我好棒!而一旦失利,孩子就會否定自我,認為「輸」是丟臉不光彩的事。如果家長總是把孩子誇得太強、捧得太高,讓孩子產生錯覺:我什麼都會,我什麼都行,我最厲害,我最聰明……那麼,孩子就會只愛聽表揚、受不了批評,只能贏、不能輸,一旦不如意,就會失去心理平衡,精神防線崩潰,無法面對失敗。關於這一點,我改天會再寫一篇《賞識教育泛濫下的孩子多脆弱》,介紹一些笑笑同學和幼兒園小朋友的情況,以及我和老師交流的結果。2、父母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經歷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機會。孩子自己想疊被子,興緻勃勃,手忙腳亂,不亦樂乎,媽媽卻說:「你這麼小,哪疊得了這麼大的被子,媽媽來弄,你去玩吧!」話音未落,被子已經疊得整整齊齊。由於父母總是幫助孩子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務,孩子無憂無慮,什麼都不需要操心,沒有機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也不會想辦法解決困難。如此一來,孩子無法承受挫折,只會耍賴、逃避、退縮、放棄。當孩子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煩」,父母耐心的指導比簡單的包辦更有效,要讓他體會到做好一件事情的不容易,要讓他擁有戰勝困難、克服障礙的信心和動力,要讓他感受到從失敗走向成功這個過程的快樂。如果父母的好心,讓孩子喪失了嘗試的機會和努力的慾望,這絕不是幫助!3、父母排除一切干擾,打造一帆風順的環境,孩子缺乏適應力和抗挫力。父母總是希望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盡量好的成長環境,孩子從小便是一帆風順、養尊處優,沒有磨難。當面臨別人或者社會施加的壓力時,孩子缺乏適應環境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遇到失敗,又怎能「輸得起」呢?(六)解決辦法:怎樣才能讓孩子「輸得起」?1、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成敗觀。不要以為孩子小,其實很多道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要讓孩子明白: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臨挑戰、遇到挫折,唯有接受了「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乃成功之母」,才有信心和勇氣去戰勝困難,有了輸的積累,才有贏的希望!每個人都有所長、有所短,你不可能在所有的競爭中都是強者。比如,幼兒園演出,別人唱歌唱的比你好,但是你畫畫更出色。競爭中輸和贏都是自然的事情,我們應該坦然接受!追求某件事情的成功,不是為了得到表揚、為了虛榮,而是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歡,興趣是一種動力,從中獲得快樂。所以,「成功」是把一件事情盡心儘力地完成,而非把別人打敗!2、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有進步就是收穫。可能每個孩子都會經歷「輸不起」的心理階段,別著急,讓孩子慢慢成長,慢慢理解「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享受過程比贏得勝利更重要。引導孩子不要把「結果」作為唯一的關注重點,只要孩子勇於嘗試,並且付出了努力,那就是最大的進步。我們在競爭中發現了許多的樂趣,玩的很開心,我們有足夠的耐心,能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完,即便失敗,也不代表自己沒用,我們要分析原因尋求解決之道。3、家長給孩子樹立榜樣,示範自己對待輸贏的態度。身教大於言傳,當父母自己遇到問題時,展現的態度就是很好的機會。比如,媽媽燒焦了一鍋菜,與孩子分享:好可惜啊,不過沒關係,我已經知道秘訣,下次一定能做的很好吃!比如,爸爸修理電風扇,屢試不爽,與孩子分享:怎麼這麼難呢,不過沒關係,我再仔細找找哪裡出問題了!當孩子出現「輸不起」的狀況時,等他的情緒緩和之後,父母可以情境重現,模擬孩子剛才遇到的問題,示範正確的態度。比如,搭積木,為什麼我搭不高呢?啊,我發現了,因為下面的根基不穩,我再來一次,一定能搭好!比如,下棋,你比我快,沒關係,我要向你學習!還可以假裝學孩子的樣兒耍賴發脾氣,讓孩子反過來安慰你、教育你。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有許多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失敗並不「丟臉」,我們可以從失敗中學會很多東西。4、通過遊戲讓孩子感受競爭,嘗試「輸」的滋味,家長不能總是「讓」。童年的主題是「快樂「,孩子的任務就是「玩」,遊戲大概是孩子最樂於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最不留痕迹的教育方式。石頭剪刀布,打撲克,下棋,比賽拍球、跑步,等等,通過各種遊戲,讓孩子有機會在玩樂中嘗試「輸」的滋味。剛開始,家長可能會故意輸給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不能總是「讓」,孩子絕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孩子必須有一些輸的慘痛經驗,必須親身體會一下內心的失落,這時,家長要給予安慰和鼓勵,輸贏很正常,鍛煉其心理承受能力。5、讓孩子多參與集體活動和比賽,在實踐中增加認識,積累經驗。人總是要融入群體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很重要。集體遊戲中,孩子一方面要學會如何和同伴友好相處,共同合作,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夥伴之間的競爭,面對比賽的規則,面對失敗,這些磨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適應力和抗挫力。6、藉助動畫片和童話故事,讓孩子理解抽象的道理。給孩子講道理,要用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找一些有關成長的童話故事和動畫片,和孩子一起閱讀和觀看,別忘了一定要和孩子進行討論:故事裡的小朋友為什麼輸了?他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是怎麼做的?對不對?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呢?7、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解決難題。輸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輸了就失去信心。鼓勵和信任,是在孩子經歷挫折時,最需要從父母那裡獲取的東西。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導孩子反省自己,獨立思考,想出辦法,讓孩子明白:方法不當、努力不夠、條件不足等等都可能引起失敗。在「輸」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繼續努力,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8、為競爭對手鼓掌,向競爭對手學習。輸了之後,不能故意貶低對方,或者心生嫉妒仇恨,為競爭對手鼓掌,和戰勝你的人握手,由衷地欣賞對手,向對手學習他的長處,這是一種人格的魅力!感謝對手,感謝困難和失敗,讓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努力的方向!失敗除了可以顯露不足之外,還可以讓人們學會謙虛。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聊聊:某某小朋友有什麼優點?你可以從誰誰身上學到一些什麼?這樣當孩子在競爭中面對比他強的人,就能夠坦然接受。9、培養孩子樂觀豁達的心胸。要想讓孩子「輸得起」,就要培養孩子心胸寬廣,樂觀豁達。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比你強,你會在不同的場合承受失敗,要平靜從容地面對,不唉聲嘆氣,不怨天尤人,微笑著挺起胸膛,看到積極的一面,內心強大,充滿希望。【結束語】現代社會,壓力巨大,競爭激烈,很多人都在追求勝利和成功,追求的道路上,心態最重要,「輸得起」的精神很重要!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學校的高才生,因為不堪重負而自殺,為什麼這些孩子寧願輕擲生命也不願面對挫折、不願解決問題?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力量不夠強大,就無法抵制外來的壓力!4-5歲開始,孩子漸漸能夠理解並喜愛競賽遊戲,生活中也會有愈來愈多競爭的機會,小遊戲,團體比賽,都有面對輸贏的時候。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成敗觀,培養豁達的心態,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個真正快樂的有魅力的強者!
推薦閱讀:

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狗魚效應——人生需要緊迫感: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
陳家強:香港須把握內地機遇 稱滬港並非簡單的競爭對手關係
人是可以如兄如弟,不必去競爭,不必去打的頭破血流

TAG:孩子 | 競爭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