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堅守真實的自我
1
月
19
日
周
五
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無問西東》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2018年1月12日上映的《無問西東》,短短几天內已經成為最熱聊的話題,各大媒體影評如雨後春筍般湧出。
這部電影的熱度不僅僅是因為陳楚生、王力宏、黃曉明、章子怡以及張震等一線影星的出演,電影運用的敘事手法和傳達的精神確也值得玩味。
影片的鏡頭帶著觀眾縱跨一個世紀,囊括四代人、講述了四個故事,這些故事之間看似各自獨立實則互相呼應。
按照時間順序,第一個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陳楚生飾演的學生吳嶺瀾文科成績異常優秀,而物理成績一塌糊塗。
當時社會普遍認為理工科才是「實業」,優秀的學生往往選擇理工科,甚至有老師勸他棄文從理。在這樣的背景下,面對自己「文強理弱」的實際情況,吳嶺瀾滿懷躊躇。
第二個故事的背景是抗戰時期。主角是王力宏飾演的西南聯大學生沈光耀,他家境富庶且學業優秀。
時局險惡國難當頭,作為有志青年沈光耀希望能挺身而出救國救民,然而父母則想讓他明哲保身,尤其母親嚴詞反對。
一邊是對小家之「孝」,另一邊是對國家之「忠」,沈光耀進退兩難。
章子怡飾演的王敏佳是第三個故事的女主角,文革前夕王敏佳、陳鵬(黃曉明飾)和李想是關係要好的同學。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三個年輕人因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引發情感和利益的糾葛,面對愛情、友情和前途,何去何從?
最後一個故事男主角是張震飾演的張果果。他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面對商場如戰場的競爭,他習慣了「優勝劣汰」的法則。
然而在遇到一個急需幫助的四胞胎家庭時,他卻第一次感到猶豫。是依然選擇維護自己的利益,還是甘冒風險對他人施之援手?
01
四個故事的主人公看似遭遇不同的難題,實則面臨同樣的考驗:在面對他人評價、時代浪潮、世俗觀念時,我們是遵從內心,還是遵從「大眾的選擇」?
此類情境下人們往往感到選擇困難,這背後有心理學方面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從眾效應」。它是指當群體中的大部分人做出同一個選擇時,剩下的少數個體也往往傾向於遵從多數人的意見。
「從眾效應」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是讓一些個體「失去自我」,一些個體本來有不同的觀點、看法和判斷,但是當他們感受到受到群體的影響時,可能會懷疑並改變,與多數人保持一致。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從眾效應」呢?主要原因是「恐懼」。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屬性是社會性。
我們每個人都生存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要和周圍的人發生互動,我們需要通過跟別人保持某種程度的一致,來贏得他人的認可。
我們害怕跟別人的不一致,因為這可能導致我們失去他人的接受和認可。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大多數人的選擇往往是安全的、可靠的。
如果跟多數人不一致,我們往往會產生「恐懼」,害怕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擔心可能由此而產生可怕的後果。
02
這部電影使我想起了一個朋友。他從學生時代就喜歡看那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故事,憧憬在商界開拓奮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是父母不求他大富大貴,而是希望他過上安穩的生活。
他出於孝心留在父母身邊生活,找了一個父母眼中「穩定」的工作,在二十六七歲的年紀跟一個「差不多」的姑娘結婚,每天過著「不好不壞」的生活。
但是每次跟他接觸,我總感覺他的生活中好像少了些什麼。
他似乎就要這樣一直「平淡」的生活下去,但是生活卻給了他一連串「暴擊」,先是妻子以「沒有感情」提出了離婚,而後他又在而立之年被查出胃癌晚期,而且醫生無奈的宣布,他的生命只剩下六個月的時間。
面對死亡時,他的態度和常人也沒有多少不同,剛開始是吃驚,接著是拒絕、憤怒,埋怨老天對他不公。
但是接下來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他發現自己這些年一直在被生活推著走,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去做其他人「應該」做的事情,「別人怎樣生活,我就怎樣生活」。
他感覺好像自己一直在戴著一幅「應該」的面具,這些年他好像都是為別人而活,他總是在考慮「我應該怎樣生活」。
看到這一點他決定改變,他要在剩下的幾個月里嘗試找到真正的自我。
經過思考他想起了自己以前的經商夢想,然後他全情投入經商,把死亡置之腦後,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和治療,幾乎都把時間都花在創業方面。
說也奇怪,從此之後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他感覺自己好像充滿了力量,重新找回了失去多年的活力。
半年之後——也就是醫生宣布的生命截止時間——他去醫院複查,結果癌細胞竟然減少大半,他也覺得很意外。
在身體狀態慢慢變好之後,他繼續經商。雖然商海浮沉,他曾賺得盆滿缽滿,也曾虧的血本無歸。
但是到現在他一直在經商,無論賺錢賠錢,他的精神狀態始終很好,每次見他都能看到他臉上洋溢的笑容,那種笑容是發自內心的快樂。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感覺現在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雖然現在已到中年,但是我覺得自己還是充滿了活力。
現在想想,面對死亡那段日子挺寶貴的,是癌症讓我明白,人活這幾十年不容易,不要太考慮『別人會怎麼想?社會對我有什麼看法?』最重要的是聽到內心真正的聲音,去做自己。」
03
他的這段經歷聽起來很神奇,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但是這樣的經歷給我很大的觸動,也讓我產生一些思考和感悟。
「癌症」屬於身心疾病,從心理學角度看,癌症跟人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國內外很多研究表明,長期體驗到緊張、焦慮、壓抑和憤怒等負面情緒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個朋友之所以得癌症,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沒有做真實的自己。
在沒有活出自己真實的狀態時,我們就如同帶著「面具」一般。我們在做著別人認為正確的事情,完全按照他人和社會的期望生活,我們的生活其實更像是按照設定的劇本在表演。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曲《水手》里就有這樣的描述:
如今的我 生活就像在演戲
說著言不由衷的話 戴著偽善的面具
總是拿著微不足道的成就 來騙自己
總是莫名其妙 感到一陣的空虛
總是靠一點酒精的麻醉 才能夠睡去
歌曲里描述的這種生活狀態,好像舞台上的演員,只是在「戴著面具演戲」,會體驗到空虛的感覺,這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欺騙。
這種情況下,當前的狀態不是真實的你,你表現出來的狀態和內心的真實需求是非常矛盾和衝突的。
所以你會感到焦慮、壓抑和空虛,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好像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會感到「漂浮」,缺少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04
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把人類的需求分為五種,從低到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其中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將個人能力發揮到最大程度,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的狀態。
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有著很大的潛力,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條件,每個人都可以達到自我實現。每個人經過努力,都可以實現自己的潛力,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自我實現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人往往是這樣的狀態:他們會感覺到空虛、無聊和麻木,自己在被生活推動著前進。
自己在做的事情都是社會文化期望和要求自己去做的事,只是「應該」和「必須」這樣做,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做事情。
而自我實現的需求得到滿足的人,則是另外一種狀態,他們在做事情時會非常開心快樂,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朋友後來的狀態。
他們會感到非常有活力,有一種充實的感覺。能夠更加接納自己也能更好的接納別人。
05
在這一點上,中西方的學者有著驚人的一致。面對吳嶺瀾的躊躇,恩師梅貽琦諄諄教誨:
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梅老師給出了自己對「真實」的理解,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生活,這其實就是馬斯洛所謂的自我實現。
此後吳嶺瀾開始尋找真實的自己,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教書育人。後來抗戰時期,在滿是戰火硝煙的環境中給學生上課,他講了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話: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
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
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
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上面一段話中,吳嶺瀾提到「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
為什麼思索生命意義會讓人產生「羞恥感」呢?我想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方面,這種思考看上去似乎有些空虛渺茫,有些「脫離現實」;
另一方面,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都有「約定俗成的最佳選擇」,比如在亂世,保命是「最好」的選擇。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掙錢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在這個時候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方面,會讓人覺得「裝」、「矯情」、「假大空」。
實際上,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無論在人生的任何階段,我們都需要思考生命的意義,這是我們每個人在每個時代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爾弗萊德·阿德勒認為,生命的意義看似抽象、離我們很遠,事實上它就體現在我們的日常言行中。
意義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理解:按照重要性將生活中的人事物進行區分,把你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對你而言重要的內容上,而捨棄、遠離那些不重要的人事物,這個過程就是你生命的意義。
每個人對於生活都有自己的態度和觀念,「意義」之於不同的人應當有不同的詮釋,比如有些人喜歡跟活潑外向的人打交道,有些人則喜歡安靜內向的朋友;
有些人喜歡鑽研科學問題,有些人則偏愛動手實踐,每個人都應當去思考自己生命的獨特意義。
與此同時我們都生活在人類社會中,不同的人也有一些共同的生命意義。比如對善良、正直、責任的堅守,比如對他人的關愛和對社會的奉獻等。
奧地利偉大的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對意義也有類似的觀點,「無論身處何種處境,每個人依然有自由選擇的餘地。
生命的意義有待每個人去探尋、發現,而參透自身生命的獨特意義,將使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生機盎然。」
06
吳嶺瀾的教導使沈光耀不再猶豫,毅然決然投身空軍,最終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生命。
沈光耀在執行飛行任務時,常常給窮苦的孤兒投餵食物,正因為他堅守內心的正直和善良,拯救了孤兒陳鵬。
面對那個扭曲的時代,陳鵬依然對王敏佳付出自己「托底」的愛,而王敏佳則選擇一個人承擔所有責任,他們兩人對於愛情和友情的堅守感動了遠赴邊疆的李想,而李想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張果果的父母。
張果果在面對爾虞我詐、你死我亡的職場時,選擇了堅守善良和同情,繼續救助四胞胎的家庭。
卡爾·榮格說:向外看的人是在夢中;向內看的人是清醒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時的向內看,尤其是在困惑、糾結、彷徨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最後以影片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推薦閱讀:
※90%迷茫的人都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 人生本就是自我投資的過程 | 自我成長
※海外頻道 | 美國幼兒園教孩子自我保護
※各種場合自我介紹技巧大全
※自我介紹中的禮儀、形式(職場必知)
※與其取悅他人,不如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