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學對皮膚病的臨床證治體會---tcm100中醫e百

發表時間:2008/2/14 17:44:32

本文發表於《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誌》皮膚是人體最大的保護器官之一,她堅韌而又柔軟,是人體與外界環境接觸的主要屏障,具有感覺、調節體溫、分泌排泄、吸收、代謝和免疫的功能,當受到機械、物理、化學、微生物等因素損傷時,以上的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或影響,便導致皮膚病的發生。對皮膚病的治療,祖國醫學以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思想及科學的整體觀念,貫穿於皮膚病學的生理、病理、診斷與治療各個方面,以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聳立在醫海之中,具有牢固與巨大的發展空間,這是我們每個醫務工作者的自豪。下面談談筆者在醫療工作中,根據常見皮膚病的局部自覺癥狀與皮膚形態、色澤改變的他覺癥狀及發生的部位進行辨證治療獲得的體會,供同道參考。1、辨證1.1、皮膚病的自覺癥狀辨證 瘙癢、疼痛、灼熱甚至局部皮膚麻木等癥狀,都是皮膚病的共同特徵,但它的病因可分屬風、屬濕、屬熱、屬蟲或屬血虛、血熱等。屬風者:其癢遍布全身,流竄不定,亦可好發於頭面部,多呈乾性瘙癢,舌質紅或淡紅,舌苔薄,脈弦。屬濕者:為脂水浸淫,纏綿難愈,以會陰、下肢為多,舌苔白膩,脈濡。屬熱者:以皮膚熱作癢為持點,常遇熱加重,舌紅苔黃,脈數。屬蟲者:局部癢若蟲爬,奇癢難受,部位固定,夜間為甚。屬血虛者:皮膚乾燥脫屑,舌淡,脈沉細或緩。疼痛者:常因氣血壅滯,阻塞不通所致。疼痛固定屬血瘀,痛無定處屬氣滯。寒痛者皮溫偏低,自覺酸痛,得熱則減;熱痛者皮膚色紅熾熱而痛,得冷則減。局部皮膚灼熱者多為熱毒火邪所致。皮膚麻木者:常因氣血不通、經絡阻滯所致,即所謂氣虛則麻、血虛則木的意思。1.2、皮膚形態色澤異常的他覺癥狀辨證 皮膚局部皮疹形態、色澤的改變,均是他覺癥狀。斑疹者:有紅斑、紫斑、白斑、色素沉著斑等區別。紅斑者多為血熱所致,紅斑稀疏則為熱輕,色深分布密集則為熱重;紫斑者可由血分熱盛,迫血外溢,積於皮下,或因寒邪外束,氣滯血凝所致;白斑者多為血虛、氣滯或氣血不調所致;色素沉著斑者多為氣血不和、腎虛或肝鬱氣滯所致。丘疹者:色紅細密伴瘙癢屬風熱,色紅較大屬血熱。水皰者:皰周有紅暈者為濕熱或熱毒,無紅暈者多屬脾虛濕蘊。膿皰癥狀,多由濕熱或熱毒熾盛所致。風團癥狀,疹色白屬風寒或血虛,色紅多屬風熱;此外抓後出現紅色風團或條狀隆起者,多為血熱生風所致。鱗屑癥狀,見於急性病後者為餘熱未凈,見於慢性病時,常為血虛或血燥,鱗屑油膩多為濕熱,乾性常為血虛風燥。皮膚糜爛有膿痂者屬濕毒,慢性濕潤糜爛者多屬脾虛濕盛。皮膚潰瘍癥狀,潰面有肉芽水腫及色淡者為脾虛濕盛,潰瘍紅腫疼痛為熱毒,潰麵灰暗無澤、平塌不起為血虛。皮膚漿痂癥狀屬濕熱,血痂為血熱,膿痂為熱毒互結。皮膚苔蘚樣變癥狀,多屬血虛風燥,也可因氣血瘀滯、肌膚失養而成。1.3、皮膚病發生部位的辨證 病發於人體上部者,為三陽經受病,多為風邪所致,與鼻部患病及肺經有關;在面唇部,與脾胃經有關。病發生在人體中部(即腰背、脅肋部),為肝膽經受病,多由氣鬱、火郁或肝膽濕熱引起。病發於下部,為太陰經受病,多屬濕熱或寒濕,因濕性趨下;發於陰部者,與肝腎二經有關。2、治療鑒於對皮膚病在病因、病機上有了辨證的醫學理論,對皮膚病的治法就比較清淅了。臨床上,筆者根據皮膚病的不同自覺癥狀、不同的皮疹形態色澤及其發生部位差異的他覺癥狀,以祖國醫學的理論為基礎,確立理法方葯,分內服與外用方葯治療,均收到很好的臨床效果。2.1、內服中藥的證治方法2.1.1、疏風止癢法 本法適用於風寒與風熱患者。證見皮疹色淡或白、遇冷即發、舌苔白、脈浮緊者,如常見的風寒型蕁麻疹、凍瘡、寒冷性多形紅斑等,均可選用《傷寒論》中的桂枝麻黃各半湯加減治療。若證見皮疹色紅,發熱畏寒,口渴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者,如風熱型蕁麻疹、玫瑰糠疹等,均可選用《外科正宗》的消風散或《宣明正方》的防風通聖散加減治療。2.1.2、清熱解毒法 本法適用於熱毒證。臨床見皮疹熱發紅,身熱,口渴,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數等,如細菌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等,均可選用《外科秘要》的黃連解毒湯或《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的五味消毒飲加減治療。2.1.3、清熱涼血法 本法適用於血熱證。證見皮疹色紅或紫紅,熱,口渴飲冷,煩躁不安,便干尿黃,舌質紅絳苔黃,脈數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期、過敏性紫癜、剝脫性皮炎等,均可選用《溫病條辨》中的清營湯或《備急千金要方》中的犀角地黃湯加減治療。2.1.4、清熱利濕法 適用於濕熱證。證見皮損發紅,丘疹小皰糜爛滲液,大便秘結,小便黃少,苔黃膩,脈弦數者,如急性濕疹、帶狀皰疹,可選用《醫方集解》中的龍膽瀉肝湯或《瘍科心得集》中的萆滲濕湯加減治療。2.1.5、健脾除濕法 適用於脾虛濕阻證。證見皮疹色淡不鮮,糜爛滲液,納差,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濡細者,如亞急性濕疹,可選用《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的除濕胃苓湯加減冶療。2.1.6、益氣固表法 適用於表虛衛氣不固之證。表虛自汗,風寒易襲,著冷即發風團,皮疹反覆發作者,如某些慢性蕁麻疹,治宜御風益氣固表,可選用《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風散加味冶療。2.1.7、養血潤膚法 適用於血虛風燥證。證見皮疹乾燥脫屑,增厚粗糙或皸裂,發毛枯稿、脫落,頭暈目眩,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脈細者,如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靜止期、銀屑病等,可選用當歸飲子或《醫宗正傳》中的養血潤膚飲加減。2.1.8、滋陰降火法 適用於陰虛火旺證。證見皮疹潮紅,骨蒸潮熱,虛煩不眠,盜汗遺精,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者,如紅斑狼瘡,可選用《醫宗金鑒》中的知柏地黃丸或大補陰丸加減治療。2.1.9、平肝熄火法 適用於血虛肝旺證。證見血虛生風,肝失血養或老人氣血不足、肌膚失養所致的皮疹乾燥脫屑、淫淫作癢,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泛發性神經性皮炎,治療宜養血平肝、熄風止癢,可選用《雜病證治新義》中的天麻鉤藤湯加減冶療。2.1.10、活血祛瘀法 適用於經絡阻遏、氣滯血瘀之證。證見紫紅斑或瘀斑,結節,局限腫脹,疼痛,口唇色紫,舌昏暗淡或有瘀點,舌苔白,脈緩或澀者,如紅斑狼瘡、脈管炎性皮膚病、硬皮病等,治療可選用《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中的桃紅四物湯加減冶療。2.1.11、益陽通絡法 適用於寒濕阻絡證。證見皮疹蒼白、青紫,皮溫偏低,肢冷、伴麻木或疼痛,小便清長,苔白滑,脈沉者,如雷諾征、冷球蛋白血症等,可選用《傷寒論》中的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2.1.12、溫補腎陽法 適用於腎陽不足證。證見精神萎靡,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軟,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者,如腎病綜合征,或見於長期大量使用激素治療的紅斑狼瘡、天皰瘡等,可選用《景岳全書》中的右歸丸加減治療。2.2、外用中藥治療2.2.1、散劑 以單味或復方藥物製成的乾燥粉末,具有散熱解毒、清涼止癢和乾燥保護作用,適用於無糜爛滲液的急性皮炎、濕疹。選用《中醫外科學講義》中的青黛散或《外科正宗》中的如意金黃散治療。2.2.2、水劑溶液 用中藥煎水而成,用於熏洗,也可用作浸泡、濕敷之用,具有清潔保護、收斂止癢、清熱解毒作用,適用於有糜爛滲液的急性皮炎、濕疹、足癬伴感染者。可選用《簡明中醫皮膚病學》中龍膽草水劑或馬齒莧水劑治療。2.2.3、洗劑 中藥粉與水之混懸物,具有收濕、散風、清涼作用,適應證與散劑基本相同。選用《中醫外科臨床手冊》中的顛倒散冶療。2.2.4、油劑 以中藥粉與植物油調劑而成或將藥物與植物油煎熬去渣而成藥油,適用於魚鱗病、乾燥性嬰兒濕疹等。選用甘草油、紫草油等治療。2.2.5、藥膏(軟膏) 以中藥粉與固體油類基質混合調勻而成,具有促進慢性炎症消退、潤澤皮膚及軟化痂皮的作用,適用於銀屑病、慢性濕疹及痂皮顯著的皮膚病。選用潤肌膏,外搽或封包均可。2.2.6、膏藥 以動物油、蠟、樹膠加入中藥粉,高溫熬煉,攤於布或蠟紙面上而成,具有驅風止癢、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作用,適用於慢性皮炎、濕疹、惡皰腫毒。可選用《外科正宗》中的太乙膏、拔毒膏治療。2.2.7、藥酒(劑) 用單味或復方中藥浸泡於白酒或酒精而成,一般浸泡7天後取酒外用,具有殺蟲止癢作用,適用於癬病及神經性皮炎等。選用《外科全生集》百部酊、癬酒等治療。2.2.8、醋浸劑 用中藥浸泡於醋液中1周後而成,具有殺蟲解毒、止癢作用,適用於皮膚癬菌病。選用廣州中醫學院主編《外科學》中的藿黃浸劑,浸泡患處,每日1次,每次30min。2.2.9、煙熏劑 利用中藥粗末燃煙的熱力、藥力,具有行氣活血、殺蟲止癢作用,適用於慢性皮炎、濕疹。選用《趙炳南臨床經驗方》癬症重藥方冶療。3、臨床證治體會工作中為了有效控制、減少和消滅某些皮膚病,保障全民的健康,促進我國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發展,必須努力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做好防治工作。(1)通過積極開展健康教育,使人們懂得,經常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對預防皮膚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意義;平時參加體育運動,適度日光照射均可增強體質和皮膚的抗病能力。(2)廣大的醫務人員對某些傳染性皮膚病,如麻風、疥瘡、膿皮病、頭癬及其他皮膚真菌病等,應做好衛生宣教工作,發現傳染源應及時隔離治療,切斷傳染途徑,防止接觸傳染。(3)對某些非感染性皮膚病,如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應深入細緻尋找變應原,避免再接觸或再攝入,禁用有關的致敏藥物;某些職業性皮膚病,可針對不同的生產環節的致病因素進行防護;對瘙癢性皮膚病,應盡量尋找及去除病因,避免刺激性飲食及熱水過度洗燙,保持好皮膚表面的相對乾燥及弱酸性的pH環境。(4)通過臨床工作可以看到,在現代條件下,任何一門學科都不可能脫離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而發展,必須有相關學科領域和技術部門的協同配合,才能使本學科得到相應的、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這是現代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中醫臨床工作也必須服從這些規律、運用這些規律才能求得自身的相應發展。因此,中醫工作者要從多學科對人類生命活動進行認知,才能使自己認識與掌握生命現象本身的複雜性和中醫理論所固有的廣闊範圍和豐富內容。


推薦閱讀:

【Earls】外用藥物,皮膚病外用藥物注意
孕婦吃什麼保養皮膚
非處方葯(皮膚科10-1)
雙角式,不僅增加面部皮膚彈性,預防下垂。還能送你一雙修長雙腿。
糖尿病與皮膚病變

TAG:醫學 | 中醫 | 皮膚 | 皮膚病 | 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