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新聞學子激辯:我們還要不要深度報道

藍媒匯註:

近幾日,紙媒深度部門被取消的消息接連傳出。此前,也有多家媒體撤消了深度部。在信息越來越碎片化的今天,我們真的不需要深度報道了么?又是什麼原因讓深度報道無地可容?

以下為四位高校同學,從一個學子的角度就此刊發的評論:

深度報道不會消失

文/覃建行

近日,有消息傳出北青報深度報道部被裁撤,儘管後來被證實為假消息,但仍引起不少業界人士討論:深度報道仍是紙媒對抗網路的殺手鐧?深度報道如何適應新媒體閱讀、傳播規律?作為新聞專業學生,我也有所思考。

現下,無論是紙媒,還是電視,深度報道都面臨著一定壓力。這種壓力既來自於媒體融合轉型的大環境,又受媒體自身屬性的局限影響。不可否認,現在看報紙、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依託於這兩種形式的深度報道,或者說傳統媒體生產的深度報道,也往往要經網路傳播才能進一步擴大影響。

而媒體的融合轉型中,傳統媒體如何使深度報道更具有「殺傷力」,也是思考的重點。既要改變現下把網路充當「二傳手」的觀念,又要摸索如何適應新媒體環境下讀者的閱讀習慣。移動媒體的普及使得讀者閱讀更加快捷化、碎片化、視覺化,傳統深度報道的長篇大論在移動閱讀上便不佔優勢。如何把深度內容做得形式多樣,易於移動閱讀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近期數據新聞的興起,可謂是不錯的嘗試。

互聯網時代對傳媒行業的衝擊「驚魂未定」,「互聯網+」又一路高歌猛進。時代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紙媒會不會消亡仍是一個未知的命題。但可以肯定的是紙媒承載的優質內容永遠會有市場,深度報道也永遠不會消失,況且現在不少新媒體產品也做起了深度報道。畢竟網路技術革新帶來的媒體技術上的進步,沒有優質內容的配合也是留不住讀者的。

要論傳統媒體的深度報道為何近年來影響漸不如前,我想與媒體行業整體競爭性的加強、政策管制的變化密不可分。但在媒體融合趨勢加強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在深度報道方面優勢仍然明顯。優質的采編團隊,以及長期形成的品牌效應都是新媒體產品難以企及的。傳統媒體憑藉這兩點進軍新媒體,能帶來怎麼的市場回報也是值得期待的。至少,目前澎湃新聞依託上報集團的傳統媒體優勢,在深度報道或者說新媒體產品上取得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其實,不論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產品,深度報道仍將是一記重磅炸彈。日常的動態新聞大多承擔的是資訊傳遞、信息告知的任務。而深度報道除了探究背後的原因,更深層次的是在於促人以深思。深度報道不會因為傳播介質的變化而消亡,就像如果南方周末不發行報紙了,他的深度稿件仍將在其他平台上傳播併產生影響。

想起我所在的校媒去年新媒體改革,也裁撤了「深度報道部」。部門雖然沒了,但好在我們始終沒有放棄。(作者系惠州學院廣電專業學生)

是什麼阻礙了深度報道?

文何鈺真

作為一個南方日報的忠實粉,我尤其喜歡看評論版塊,看有深度的新聞報道跟看普通的新聞現象報道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前者一目了然,後者則發人深省。如今作為一個新聞專業的大學生,從傳播學的角度上講,深度報道是新聞傳播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一環,這一環,更多是引導輿論而不是引發輿論。因為它一定程度上更接近真相。

近日,不時有報社深度報道部被撤的消息,深度報道今天怎麼了?

深度報道依賴於廣泛有效的採訪,可是新聞線索從何而來?隨著新媒體行業的發展,早已是人人皆記者的時代,記者使用社交媒體等互聯網工具進行報道和信息搜集工作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工作常規,與此同時也使媒體的錯誤變得更加突出和可見。新聞線索雖然多了,可是其真實性也難以辨別,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新聞失實,這無疑加強了調查和核實新聞的難度。想要做好一篇深度報道也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的,一旦其中的哪一環出錯,不發表還好,發表過後會帶來不可想像的後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意外著這家媒體要做危機公關了。所以,做深度報道所要承擔的風險和心理壓力確實不小。

講到深度報道,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跟一位記者前輩跟筆者在網上的談話,這位前輩是一位調查記者,他提到劉虎事件,對同行的調查記者打擊很大,新快報記者劉虎因為涉嫌造謠傳謠被北京警方刑拘,而他本身就是一名調查記者,在網上有一篇帖子這麼說道,「新的參與者是有調查能力的職業記者,而且他們都實名舉報,被舉報者則是權力更大的高官。然而這些曝光者可能並不具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功底,他們所獲材料的真實性,以及他們對這些材料的甄別能力很容易存在隱患。他們的行為雖然無一例外都受到互聯網輿論的歡呼,但面臨法律的檢驗時,他們所搜集的證據是否紮實將決定各自舉報的命運。」可見在做深度調查的同時,記者自身專業技能是否強硬以及自身法律知識是否完備也決定了報道能否繼續深入下去。

有一位記者前輩說過,一篇新聞作品要有深度,記者僅有淵博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新聞作品的深度並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採訪出來的。要采出有深度的作品,記者就要深入最基層採訪。我認為,深度報道想要繼續發展下去,不僅需要廣泛踏實的採訪基礎,還需要一套更加嚴謹細密的運行制度。(韶關學院新聞學學生)

深度報道,你怎麼了?

文/邱慧

深度報道,顧名思義,比一般的報道挖掘得要深,內容要豐富。,它是一種系統反映重大新聞事件和社會問題,深入挖掘和闡明事件的因果關係以揭示其實質和意義,追蹤和探索其發展趨向的報道方式。

南方周末,新京報等是較為權威的深度報道代表媒體。以南方周末為例,李天一案件時,其深度報道版塊給出了一個半的版面來詳細報道事件的始終,其深度可見一斑。據悉,為了這篇報道,南方周末記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財力和人力,追問當事人,還原真相。

而今,深度報道的題材鋪天蓋地,其報道卻少了。自媒體的發展,無疑是對紙媒的一個衝擊。而作為傳統媒體最可見優勢的深度報道也自然而然的面臨困境。據內部人員爆料,這次的河南魯山養老院失火案,前去採訪的記者很多,深度新聞報道記者卻少了不少。

深度報道記者頻頻轉型,深度報道大幅度減少,它到底怎麼了呢?

誠然,在這個人人都是監督者的自媒體時代,網名利用微博等工具能在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事件現場狀況,還能保持實時更新,雖然專業的記者的報道更有條理性,新聞性,但受眾的關注點只是事件本身,網民的爆料、更新已足夠能滿足他們懂得信息需求。這也就是現在很少有媒體願意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追蹤,去深入,去調查一大重要因素。

然而,有消息指出,深度報道部減少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深度報道記者的待遇問題。深度報道記者報道周期長、發稿受限,常常導致深度報道記者的待遇是同行當中最低的,深度報道提升的空間不大。

那麼深度報道在當下要怎麼發揮自己的優勢呢?個人認為,結合自媒體不失為是個良機。據調查,平均十個人裡面就有8個人玩微博、微信,熱搜榜反映的是公民的輿論關注角度,紙媒的深度報道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結合自身優勢,針對新聞事件繼續深入調查,還原真相,滿足受眾深層次的信息需求。

雖有傳言,網媒發展了,紙媒在衰落。然而,不得不認識到,紙媒的很多優點特性是網媒目前無法超越的。尤其是深度報道,這一傳統媒體的可見性優勢更是如此。唯有兩者巧妙地結合,深度報道才不會減少,紙媒也不會容易衰落。

沒有靈魂的紙媒,還能活多久?

文靜陌

如果把報紙比作一個人,深度報道無疑是那個人的靈魂,沒有了靈魂的人還能苟活多久,沒有深度報道的紙媒又還能走多遠?

曾幾何時,深度報道一度成為了報界特有的優勢,美國廣播公司新聞主持人傑?布林克曾說過:「我們電視就是快,分秒不誤,你們報紙快不過電視,你們不能和電視競爭,連試都不用試。但如果對新聞進行詳盡的報道,那我們連上場比賽的資格都沒有。」但隨著網路時代的不斷深化,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崛起,「人人都是記者」自媒體時代風行,我們的紙媒也不得不忍痛改變,部分紙媒的深度報道也因各種原因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筆者認為,紙媒取消深度報道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在快消時代,碎片化的今天,自媒體的存在讓新聞的產量和流轉速度大幅提升,這也養成了受眾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習慣。手機新聞客戶端,微信公共平台的推送本就讓我們無暇顧及,深度報道自然也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二, 深度報道的選題不夠硬,硬的不能碰了,只能轉向軟的題材,軟的題材又不足以契合到受眾的關注點,從本質上就欠缺了深度的資質。

三, 人員調配,深度報道需要記者深入前線挖掘儘可能多的信息,本身在人力、物力上都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在紙媒並不景氣的今天斃掉這一重大開支環節也情有可原。

當然並不是所有紙媒也並不是所有的報社都弱化深度報道部,也有為數不多的堅守者,比如南都今年就恢復了「深度版」。

當下「堅守者們」該如何去做深度報道,筆者有以下看法:

一, 利用新媒體的大數據去分析受眾,在受眾關心領域選擇合適選題進行深度報道。

二, 轉移報道重心,將部分軟新聞做深,之前忽略的健康、歷史、科技領域進行深入挖掘,以達到科普的效果。

深度報道是追求深刻性的理念,思想方法和立體的思維方式和旨趣的一種報道,自媒體時代「媒體人」本就需要引導,深度報道理應成為紙媒的優勢,深度報道的記者本應是「媒體人」學習的榜樣,但卻隨「時代的潮流」一起湮滅在信息膨脹的海洋中,這不得不讓人心生感慨。

只希望僅有那些「堅守者們」能夠將深度報道繼續堅持下去,如果哪一天深度報道完全消失了,紙媒的消亡也將不遠了。

推薦閱讀:

走路常犯八個錯誤(獨家報道)
兩會報道 | 這屆委員特別忙
[轉載]世界新聞報2011年終報道六字話年終——災
葉國富的經歷報道摘選
喝茶講究最佳時間(獨家報道)

TAG:新聞 | 新聞學 | 報道 | 深度 | 深度報道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