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清明節掃墓的傳統習俗是怎麼演變而成的?

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清明是唯一兼具節氣和節日雙重屬性的節日。現在一提起清明節,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掃墓」。那麼它是怎麼從自然氣候的節點,演變到掃墓祭祀為主的節日的呢?

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時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那時掃墓只是皇家貴族的事,因為貴族有碑有墓,而老百姓的通常叫墳,就是死了埋在地里就完事了。據說,寒食墓祭活動是在寒食節(清明節前),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風俗,直至唐朝唐玄宗時期,寒食墓祭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據說到此時,寒食墓祭已經推廣到民間,就是老百姓也都在寒食節掃墓祭祀祖先了。

後來寒食與清明怎麼就混為一體,清明節祭祀遂成習俗?據說是到了宋代,民間興起焚燒紙錢祭奠先人的習俗,由於寒食節禁火,清明節升火,百姓燒紙就只能在清明期間舉行,清明掃墓由此逐漸取代寒食掃墓的傳統。

據記載古代原來的清明節,有冬冷到春漸暖,萬物欣欣,是有春遊踏青、盪鞦韆放風箏、蹴鞠打馬球等等習俗的。在清明的節日文化中加入祭祀的內容以後,快速得到普及,甚至讓許多人認為清明就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了。為何祭祀成了清明的主要文化?歷來眾說紛紜,一些專家認為和上巳節的祭祀傳統融入清明文化有關。也有人認為清明節有諺語『清明前後,點瓜種豆』,農業生產春種秋收,人們對種子和果實的關係感受深刻,這種認識自然而然進入家族倫理之中,認為上一代的人行為、觀念,直接影響著下一代人,對家族倫理的重視,產生對祖先的崇拜,因此,掃墓祭祀慢慢代替春遊、踏青等成為清明節文化的主體。

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明代清明節掃墓的情況跟我們現在掃墓情況差不多了,除了祭奠去世的祖先親人,順便還踏青,一起掃墓親人還聚餐喝酒。以清明節掃墓強化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孝親傳統了。

清明節祭掃儀式各地也有不同。據說有些地方「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關於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筆者家鄉浙南地區清明祭祀民俗是:在墓地擺出煮熟的整雞、肉、豆製品等菜肴,水果,酒。記得老父親每次還去采一把新鮮茶葉也擺上。然後給墓地上的土地公燒香點蠟,給祖先燒金銀紙(紙錢),然後放鞭炮、爆竹,最後給小孩分發墓餅(餅乾、糖果、零錢)。掃墓結束了,同家族的人聚餐喝喝酒。


推薦閱讀:

少數民族中秋節的習俗
端午節各種不同的習俗有什麼?
哈尼族「認乾爹」的習俗倫理(贈書)
結婚時的「聽房」習俗是怎麼來的?

TAG:習俗 | 傳統 | 清明 | 轉載 | 掃墓 | 清明節 | 演變 | 怎麼 | 傳統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