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訟卦—-不爭論的智慧

易經訟卦—-不爭論的智慧

訟:有孚,窒惕,中吉。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易經 訟第六》—————————————————-【《訟》卦:心懷誠信被窒礙,自生恐懼之心。守中庸之道則吉,始終爭訟不息有兇險。宜於求見大人,不宜於渡過大河。】—————————————————-《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人於淵也。————————————————–【《象傳》說:《訟》卦上卦為乾,剛健;下卦為坎,險陷。心險而形健易爭訟,故稱《訟》卦。所謂「訟。有孚,窒惕,中吉」,是說陽剛九二居中象徵著中庸之道。所謂「終凶」,是告誡人們不要爭訟。所謂「利見大人」,是由於崇尚中正,(深信他能明斷是非以息訟。)所謂「不利涉大川」,是說強行渡河則會陷入深淵。】———————————————–《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象傳》說:天與水相背而行就是《訟》卦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做事總想開個好頭(以杜絕爭訟)。】—————————————— 我認為,以上的「訟」有與人爭論的意思。 與領導、長輩、家人、同事、朋友等任何可能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難免會出現意見向左的情況,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該怎麼辦?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自覺不自覺的爭論起來。從個人心理的角度來想,任何人都希望別人能接受自己的觀點,希望別人承認自己是對的。如果雙方針對同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又顯然是針鋒相對的時候,便很難讓哪一方承認自己是錯的,畢竟,人在潛意識裡都會本能的排斥承認自己的錯誤。雙方也許會爭論得很激烈,到最後誰也不能真正接受對方的觀點,相反還可能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如果最初大家開始爭論的目的是為了要解決某個問題,那麼爭論過後,很可能非但問題沒有解決,連新問題都冒出來了,最極端的結果還可能導致合作夥伴轉變為敵人。 所以說,爭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想用爭論的方式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無異於在「不利涉大川」的時候非要「涉大川」,自然會將自己陷入「兇險」的境地。這裡的「兇險」指的便是由爭論帶來的不好的後果或者是影響。

誠然,電視里的辯論大賽總是很精彩。三國故事裡也有諸葛亮舌戰群儒。好像,爭論(事實上爭論和辯論根本不是一回事)在有的時候還是必要的,不過那得看條件。辯論賽只有選手的輸贏,辯論的題目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諸葛亮舌戰群儒是為了維護本集團的根本利益。這二者和兩個人的爭論都有根本區別。在現實工作生活之中,盡量避免與人爭論是好的品德。如果一個集體內出現了一個喜歡與人爭論的人,絕對會影響整個集體的團結和睦,進而便會損害集體的利益。而對個人而言,喜歡爭論會被認為鋒芒太露,對個人的發展沒有任何好處。況且,在爭論中取勝,並不能證明勝利者比失敗者更聰明,可能相反更證實了勝利者的愚蠢。也許有人會有這樣的觀點——如果總是一味的避免與人發生爭論,是不是就是要刻意隱藏自己的觀點呢?是不是會造成個人毫無主見?我認為不是。曾經看過介紹英國議會辯論的文章,文中說,在英國的議會中,如果兩個議員為某件事情需要辯論,是不能在議會裡直接互相爭論的。他們任何一方都必須分別向議長發言陳訴自己的觀點,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在自己的發言中要提到對方,不能直呼對方的名字,而是要稱「代表XX選區的XX議員閣下」。由此看來,即便是在沒有《易經》的英國人眼裡,直接與意見向左的對方發生爭論也是不可取的,況且歐洲辯論的歷史比中國豐富得多。 其實,說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的方式有很多、給身邊的人提意見的方法也不少,沒有必要非要與人爭論。只有自身所在的集體利益受到威脅或者損害、必須用針鋒相對的談話方式來維護這些利益的時候,爭論才是一種必要的、不得不用的極端手段。這和為個人求得心理上的勝利而發生的爭論是有本質區別的。 總之,不與人爭論是一種必要的品質,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喜歡總是咄咄逼人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因為自己的壞習慣招來本來可以避免的麻煩甚至是失敗。

「訟」無勝者。爭執總是社會生活中的不和諧音符,即使取得一時的勝利,也可能留下感情的傷痕,最終成為事業發展的破壞力。訟卦的中心思想是止訟。《訟·大象》說,看到訟的卦象,知道訟之必然,就要想到「以作事謀始。」在爭執未起之時,就要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爭執的發生。《程氏易傳》說:「凡所作事必謀其始,絕訟端於事之始,則訟無由生矣。謀始之義廣矣,若慎交結、明契券之類是也。」爭執已起,要心懷戒懼,尋求中正之士給予仲裁,最高形式是訴諸法律;但是,即使有理,也可讓人。至於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爭,為真理而戰,多少仁人志士以生命相許的崇高事業,絕不能貶之為意見相左的爭執。


推薦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的四次大爭論
「刑九」修改 共識形成於爭論後
「七月流火」爭論述評
一場延續了60年的爭論:太虛大師評議《印度之佛教》
鄧小平為什麼提倡不爭論

TAG:智慧 | 易經 | 爭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