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感冒、拉肚子,千萬不敢隨便亂吃抗生素!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天氣炎熱,熱感冒、腹瀉、腸胃炎是常見病,一旦患病,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打點滴或自行服用抗生素,覺得抗生素是萬能的,甚至用抗生素來預防疾病。
但你知道嗎,感冒、腹瀉也分級,不是都需要吃抗生素治療,隨意亂吃會對人身體會產生損害!
三種腹瀉不用吃抗生素
「黃連素」、「諾氟沙星」是眾多治療腹瀉藥物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兩種葯,幾乎家家戶戶備有此葯。許多人在腹瀉時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它。
誤區1
黃連素、氟哌酸(諾氟沙星)治腹瀉最有效
專家勘誤:氟哌酸損傷軟骨 青少年慎重使用
臨床中發現,市民普遍認為出現腹瀉時,服用止瀉藥黃連素或氟哌酸即可。實際上,黃連素、氟哌酸是兩種不同的抗生素。
黃連素對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有良好的止痛、止瀉功效,對痢疾患者效果明顯,對由阿米巴原蟲引起的腹瀉也有一定作用。但是,紅細胞內葡萄糖-6-磷酸脫氧酶缺少者,服用此葯可引起溶血性貧血。
氟哌酸也是常用止瀉劑,但試驗發現,它對多種幼齡動物負重關節的軟骨有損傷,所以青少年應慎用。
這兩類葯主要適用於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瀉,對病毒感染無效。
誤區2
腹瀉就要吃抗生素
專家勘誤:抗生素難奈病毒 亂止瀉毒素淤積
有些人一發生急性腹瀉,迫不及待地就找出止瀉藥服用,殊不知,瀉是人體對腸道感染的生理性防禦反應,利於將細菌及所產生的毒素排出,服止瀉藥雖可暫時止瀉,但細菌、毒素的排出也隨之減少,反而對身體不利。
另外,不分青紅皂白就使用多種抗生素,甚至要求用大劑量抗生素輸液,這樣反而可能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甚者引起黴菌性腸炎,增加治療難度。
抗生素對病毒性腸炎無效,而急性菌痢及細菌性食物中毒,則應根據可能的病原體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此外,對於受涼、進食過多引起的腹瀉,只需服用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等即可控制。
誤區3
腹瀉是因吃了不幹凈的東
專家勘誤:抵抗能力下降多 暴飲暴食釀瀉症
很多人認為腹瀉就是吃了不幹凈的東西的緣故,其實不盡然。
夏季天氣炎熱,細菌滋生,過量食用生冷食物,食物存放不當變質,都易使人抵抗力下降,導致腹瀉。
誤區4
腹瀉應禁食 多喝白開水
專家勘誤:按時進食最應當 白水難補電解質
有人認為,發生腹瀉時應禁食,有利於腸道休整。事實並非如此,急性腹瀉期間,應注意飲食調整而非單純禁食。
少數重症腹瀉患者伴有明顯的脫水、休克癥狀,胃腸功能此時極差,可短暫禁食數小時,一旦病情好轉,應儘早恢復進食。
誤區5
大蒜治腹瀉最安全
專家勘誤:大蒜素辣壞腸壁 腹瀉癥狀更嚴重
在很多人眼中,大蒜是「土生土長的青黴素」,所以常用它來治療腹瀉。殊不知,腹瀉時,腸黏膜已發生炎性變化,大量液體滲入腸腔刺激腸壁。這時如果食用大蒜會刺激腸壁,促進血管進一步充血、水腫,使更多液體滲入腸內,從而加重腹瀉癥狀。
另外,生食大蒜還會引起急性胃炎,出現腹痛等不適。食用大蒜只能起到預防作用,不可過量。
常見的抗生素葯有哪些
常見的抗生素藥物有:青黴素、紅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黴素、頭孢類等等。自1943年以來,青黴素應用於臨床,現抗生素的種類已達幾千種。
醫學研究者指出,每年在全世界大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在一些國家,抗生素通常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輕易買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普通民眾濫用、誤用抗生素。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為防止濫用抗生素而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歐盟決定從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將抗生素作為生出生長促進劑。
我國對抗生素實行分級管理,部分抗生素只能在三級醫院使用,且在三級醫院門診中的使用率也將控制在20%以內。
抗生素使用誤區
誤區1: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葯。
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症,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後將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誤區2: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
其實,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誤區3:發燒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發熱,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為病毒引起,抗生素無效。
此外,就算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也有多種不同的類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頭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結核引起的發熱,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誤了正規抗癆治療會貽誤病情。最好還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誤區4: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生素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葯。
誤區5: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否則容易增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誤區6: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貴的比便宜的好
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葯。例如,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霉素。而且,有的老葯藥效比較穩定,價格便宜,不良反應較明確。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誕生往往是因為老的抗生素髮生了耐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療效,應當使用老的抗生素。
誤區7:用抗生素的種類越多,越能有效控制感染
一般來說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因為聯合用藥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這樣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降低療效,而且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所以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一般來說,為避免耐葯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
誤區8:頻繁更換抗生素
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周期問題,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此外,給葯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如果與這些因素有關,只要加以調整,療效就會提高。
頻繁更換藥物,會造成用藥混亂,從而傷害身體。況且,頻繁換藥很容易使細菌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
誤區9:一旦有效就停葯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個周期,用藥時間不足的話,有可能根本見不到效果;即便見了效,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夠必須的周期。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葯的話,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
同樣地,一旦見效就停葯,癥狀複發再次用藥,如此反反覆復,相當於增加了藥物對細菌的自然選擇時間,也會使細菌對這種藥物產生抗藥性。
吃抗生素的十大副作用
我們與生俱來就有一套完美的防禦系統,那就是免疫力,它隨時都處在絕佳的「攻防」狀態,幫助抵抗外來的入侵者。抗生素會把好菌壞菌全都一網打盡,永久性地改變免疫功能和神經系統。且過度使用抗生素會大幅增長肥胖、第一型糖尿病、發炎性大腸疾病的發生率。
1、對胎兒或嬰兒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准媽媽、產婦、新生寶寶,最好不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不當會對這些體弱的群體造成傷害。
2、藥物過敏
有的抗生素使用後病人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如:有的病人使用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瘙癢、皮膚紅疹,有的還會發生哮喘。
3、對肝臟造成影響
有些抗生素使用不正確,會對病人的肝臟造成影響,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慢性肝炎或肝功能損傷。
4、影響腎臟
有些抗生素使用不當,會對病人的腎臟造成危害,使腎臟受損,因為大部分抗生素都是通過腎臟代謝的,所以,腎臟很容易受到損傷。
5、影響消化道
有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瀉、便秘、腹脹等癥狀,這些癥狀都是抗生素對消化道作用產生的不良反應。
6、影響神經系統
有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後會產生頭暈、頭痛、耳聾、耳鳴、抑鬱、失眠等癥狀,這些的抗生素對神經系統作用造成神經系統受損所導致的。
7、破壞人體正常菌群
抗生素一般可以也破壞人體正常的菌群,導致不敏感微生物的過度生長,如黴菌、耐葯菌等,到時候很可能會產生多重感染。
8、產生抗藥性強超級細菌
抗生素長期使用可以加快細菌的進化,出現耐葯菌株。
9、導致藥物性耳聾
有些抗生素長期使用還有一些特有的不良反應,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等)、萬古黴素等,還可以導致藥物性耳聾和腎功能損害。
10、易誘發再次感染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腸道都有細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維持著平衡狀態。如果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敏感菌會被殺滅,而不敏感菌乘機繁殖,未被抑制的細菌、真菌及外來菌也可乘虛而入,誘發又一次的感染。
凡超時、超量、不對症使用或未嚴格規範使用,都屬於抗生素濫用。
所以,親,你還敢隨便亂吃抗生素嗎?
來源:新華網
推薦閱讀:
※抗生素≠消炎藥!亂吃當心「葯」
※抗生素使用100問(上)
※養殖業抗生素到底該不該用?食品安全誰來把關?看行業大夫的討論!
※華西專家說:麻煩你搞醒豁,抗生素不是得消炎藥!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里的14、15、和16元分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