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何謂古典詩詞中當前之景為實,已逝之景為虛及設想

66.何謂古典詩詞中當前之景為實,已逝之景為虛及設想之景是虛

已逝之景:是作者經歷過的或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把這些事情寫入詩詞中,與當前的實景構成某種關係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懷。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詞中的「雕欄玉砌」「朱顏」是詞人對故國的追思,「雕欄玉砌」也許還在,紅顏也已遲暮。但這些都不是眼前的實景,所以是虛寫。

又如《望江南》(昨夜夢魂中),這首詞的「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三句,寫往昔的繁華生活,與詞人當時無限凄涼的處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以虛襯實,以虛寫實,虛實結合,凸顯出夢醒後的濃重的悲哀。

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前三句寫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舉破吳,勝利而歸的往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是寫己逝之景,是虛寫。

古典詩詞中有詩句是設想未來之景,詩人把它與當前之景、當前之情進行對比或烘托,以虛襯實,來抒發心中的情懷。

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酒醒夢回所見到的景象。弱柳扶曉風。殘月掛枝頭,這是虛寫。詞人設想的這種凄清的景象為面前與戀人分別的場景平添了一層惜別感傷之情。

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後兩句是作者設想將來團聚的時候能把自己今夜聽著秋雨思念親人的情景向妻子講述,深切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杜甫《月夜》:「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這兩句是詩人設想他日與妻子相聚時的情景。劫波度盡,夫妻團聚,情到深處,淚流成行。這種未來團聚的喜悅(虛)正好反襯了分離的悲涼和傷痛。

從己方的角度寫為實,從對方的角度寫為虛。這種寫法與前一種似同實異。相同之處在於都是對對方進行設想:不同之處在於後一種設想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的,所以有人稱之為對寫法。杜甫《月夜》的前四句:「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此詩是詩人在安史之亂時身陷長安時思念妻子兒女之作,原本是詩人思念妻子兒女.而詩人卻採用了「對寫法」。從對方落墨,想像妻子在月夜裡如何對月思念自己,而孩子還不懂得母親為何要思念長安。有評論家說:「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這種寫法比說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兒女來得委婉,但感情卻達到了雙向交流的效果,所以感情更加深沉,因而更加動人,藝術感染力更強。

常見的運用「對寫法」的詩詞還有高適的《除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鄉親人,卻說故鄉的親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本是自己到了佳節便加倍地思念家鄉的親人,作者不說自己想念家鄉的兄弟,卻說家鄉的兄弟想念自己。詩人想像他們的重陽登高。遍插茱萸時,因少了出門在外的詩人不能歡聚而十分遺憾。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前兩句寫冬至之夜,詩人羈留他鄉的孤獨冷清的生活畫面。思鄉之情,不言而喻。可詩人不說自己思念家人,卻想像家人於冬至節之深夜還坐在一起念叨著自己。

歐陽修的《踏莎行》:「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作者想像樓上的思婦,柔腸寸斷,以淚洗面,憑高眺遠,思念旅途中的自己(行人)。「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行者不但想像到對方登高懷遠,而且想像到對方的心一直追蹤自己。這種遙想,極寫了行人的離愁。這種寫法,設想的對方不能是景,只能是人。它所產生的藝術效果與前一種不一樣。

賀鑄《青玉案》:「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表達出來的,只是單方面的思念、傷感和斷腸之痛。而用對寫法,則溝通了雙方的感情,思念是雙方的,這種思念有愁苦和感傷,也有溫馨和慰藉。

推薦閱讀:

古典詩詞里的中秋:千里共嬋娟
【文藝苑】古體詩
太平經合校之太平經合校卷九十八己部之十三神司人守本陰佑訣第一百五十六
古典詩詞的創作技巧(三)
【轉】古典詩詞新解讀之李白《贈汪倫》

TAG:詩詞 | 古典 | 古典詩詞 | 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