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倫——中國倫理思想的現代詮釋

九倫——中國倫理思想的現代詮釋●姜廣輝 發布時間: 2007-08-23 08:06 光明日報嶽麓書院國學講會 (第二講)光明日報國學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聯合主辦五倫」關係的實質性存在,在歷史上已相當悠久,但「五倫」概念卻很晚才出現。五倫中的「君臣」一倫備受後世詬病,然而在早期儒家思想中,非但沒有後世君權至高無上的意思,反而有一種反對君權世襲、建構傳賢政體的理念。在家庭倫理中,兄弟一倫按年齡論大小尊卑;在鄉黨社會的倫理中,也按年齡論大小尊卑。時間:2007年7月11日 地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演講人簡介:姜廣輝,研究員,黑龍江省安達縣人,1948年5月生。1978年至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學習,師從侯外廬先生修中國思想史。畢業後長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國思想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哲學》主編、《朱子學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現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研究員。涉及領域:中國文化史、簡帛學、中國經學思想史、宋明理學史、清代思想史等。主要代表作有:《顏李學派》、《理學與中國文化》、《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等。

我們今天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中國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但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必有立足之處,其立足點就在於本民族的固有文化,這就需要我們大力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古代中國的主流文化——儒家經典文化千言萬語,都是在強調一種倫理觀念。新近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簡·六德》篇認為,夫婦、父子、君臣關係是儒家六經的核心問題。南宋時期有一位學者叫喻樗,他也有同樣的認識:「六經數十萬言,只有十字能盡,其義便足。要之,不出乎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而已。」這是說儒家的「五倫」之說,也意味「五倫」思想乃是理解儒家經典文化的一把鑰匙。今天,當中國人正在思考如何建構和諧社會這一重要課題的時候,傳統文化也從多方面給我們提供了思想的資源。在這篇演講里,我們除了對傳統的「五倫」觀念重新作出價值評估並加以適當的修正外,還要討論「第六倫」(群我)、「第七倫」(天人)、「第八倫」(網際)和「第九倫」(邦交)的觀念,其中部分觀念在華人世界中已經有過討論,這裡我們要做一次較為集中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藉此對中國傳統的倫理思想體系進行一種創造性的現代詮釋。

耕耘圖 選自《南陽漢畫像石精萃》

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內府刊《五倫書》一、「五倫」的內涵及其概念的形成歷史上,儒家將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人際關係稱為「五倫」。「倫」字的意思是「大的分類」,「五倫」觀念的提出,就是要人們正確處理好這五大類型的人際關係。「五倫」觀念的提出可以上溯到孔子,在相傳是子思所作的《中庸》中曾引用孔子的話說:「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到了孟子的時候,關於「五倫」的規範有了明確的表述,孟子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五倫」關係的實質性存在,在歷史上已相當悠久,但「五倫」概念卻很晚才出現。儒家原典中沒有「五倫」一詞,《莊子》一書中引孔子的弟子子張之語,稱五倫關係為「五紀」;《呂氏春秋》則稱五倫關係為「十際」。「五倫」一詞是一個俗語,它大約起源於宋代儒者以俗語說經的時期。二、從孔孟的「五倫」觀念到漢儒的「三綱」思想在先秦早期儒家那裡,「五倫」關係是雙向的。《禮記·禮運》說:「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這五種人際關係之所以從十個方面說,是因為每一個方面都要盡其應盡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五倫中的「君臣」一倫備受後世詬病,然而在早期儒家思想中,非但沒有後世君權至高無上的意思,反而有一種反對君權世襲、建構傳賢政體的理念。早期儒家倡導「禪讓」制。「禪讓」的精神實質不是「家天下」,而是「公天下」,即國家最高權力的傳遞不是由君主傳給自己的兒子或兄弟,而是國家通過一系列的選賢程序,傳給國中賢德之人,而選賢的程序是一個全面了解民意的過程。我們似乎可以說「禪讓」思想乃是古代的「中國式的民主」思想。同時,儒家又盛稱「湯武革命」,認為君主只要實行暴政,那就意味著他已失去君權的合法性,人民有推翻暴君的革命權力。戰國中晚期,諸侯之間的兼并戰爭日趨激烈殘酷,並直接反映為各諸侯國之間的經濟、政治、軍事的實力較量,而一國國君的權威、權力及其指揮和動員臣民的能力也成為實力較量的重要指數。而在此時,法家開始強調君主的絕對權威,批判儒家相對主義的「五倫」觀。法家韓非在《忠孝》一文中提出「三順」的主張,即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皆當順。這與漢代儒家提出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思想並無二致。這意味著漢代儒家「三綱」思想的直接來源並非先秦早期儒家的「五倫」思想,而是法家的「三順」思想。也就是說,孔孟所主張的「五倫」思想是與後世儒家的「三綱」思想有著重要區別的。

禮賓圖

二桃殺三士選自 《南陽漢畫像石精萃》三、「五倫」觀念的現代詮釋一般人以為,既然現代社會主張人格平等,那麼現在討論人倫關係、倫常觀念還有什麼用呢?我們以為,在今天的社會中,人們之間仍有許多特定的、特殊的關係,為了使這些特定的、特殊的關係更趨和諧,就各應有其一定的倫理準則,而不是用一個籠統的「平等」觀念就可以簡單統領的。下面我們就傳統的「五倫」思想作一現代詮釋。(一)「父子有親」「父子有親」一句實際是講父母與子女的親情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是天然的。儒家強調教育兒童要從小培養這種對父母兄弟的愛心,這就是「孝悌」,將此愛心推而及於他人,就是「仁」。所以《論語·學而》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根本的觀念與核心的價值,它包含兩條不言自明、無須論證的公理。第一條公理———「將心比心」。你孝敬父母,別人也孝敬父母;你慈愛幼子,別人也慈愛幼子。因而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得出道德的最基本原則,所謂道德金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第二條公理———「知恩圖報」。知恩圖報是做人的起碼道德。不能知恩圖報,或者恩將仇報,以怨報德,那就是小人,甚至禽獸不如。由此而有人、禽之辨,有君子、小人之辨。對於儒家學者來講,不僅父母有養育之恩,師友、鄉里、社會、國家以至天地都有恩於己,應該「知恩圖報」。這是一種報答的感情和心態。在儒者看來,人一生下來,就欠社會許許多多,所以應該「報答」。報答是一種境界,報答越多,境界越高,其生命就越有意義。從人的成長和衰老的自然規律來考察,每個人在成年之前都是靠長輩的監護、養育成長起來的,而當他進入老年階段、喪失勞動和生活能力之後,又要依靠年輕人的照顧。這種相互扶助的自組織形式,有其天然的合理性。而孝慈觀念正是這種內在合理性的道德情感的升華。在現代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很大衝擊,但孝道觀念仍然深深紮根於社會當中。特別是當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之時,孝道作為傳統美德加以倡導,有其重要的意義。鑒於此,儒學所講的「父子有親」的倫理準則在今天仍有積極的意義。(二)「君臣有義」早期儒家「君臣有義」的意涵是與其「天下」觀的理念分不開的,即他們主張「天下為公」,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早期儒家的政治設計是以「堯舜禪讓」為理想和典範的。君臣之間,以道義相交,是一種相互選擇的關係,君可以選擇臣,臣也可以選擇君。以今日的觀點看,「君」和「臣」是一對舊概念。雖然君臣觀念可以廢除,但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仍是政治的一般準則。對於傳統的「君臣有義」倫理規範,我們或許可以修正為「上下有義」。這個「義」是正義和道義,是關係民族、國家前途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義」。(三)夫婦有別「五倫」的次序,有多種排法。所謂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本是依傳統喪服制度的重輕為序的。但按儒家的人道觀而言,夫婦一倫才是人倫之始。夫婦一倫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社會以家庭為基本的單位,而家庭是由夫妻共同組成的。所謂「夫婦有別」,「別」的意思是有所分別,主要指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意義的不同。另外也有限制女人從事社會活動之義。在傳統文化中,尤其是秦漢以後,因為強調婦女要遵守「三從四德」的道德規範,夫婦關係又表現為一種不平等的關係。東漢《列女傳》則稱:「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在傳統社會中,婦女所受的束縛和壓迫,皆導源於這種不平等的地位。還有,在傳統社會中,因為有「男女授受不親」的戒條,青年男女缺乏接觸交際,更談不上自由戀愛,這時的婚姻締結方式基本是聽從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男女本人的理想、情感、旨趣則完全被漠視了。這一傳統禮教造成了許多青年男女精神上的痛苦。清末思想家宋恕提倡男女婚姻自由,認為婚姻以兩相適意為基礎,男女雙方應有自由擇偶的權利,也有自由離異的權利。現代社會講「男女平等」,女人已經有了同男人一樣的學習和工作的權利。男女同工同酬,許多男人能做的工作,女人也能做。在婚姻生活上,青年男女有自由擇偶的權利。以感情為基礎的婚姻關係,受到了社會的肯定。鑒於現代社會出現的這一新的倫理精神,我們可以將傳統的「夫婦有別」倫理準則修正為「夫婦有情」。(四)長幼有敘「五倫」關係,本是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的關係。但《孟子》在講到兄弟一倫時,不是講「兄弟有敘」,而是講「長幼有敘」。「敘」通「序」,為次序之意,在這裡指「序齒」,即按年齡論大小尊卑。在家庭倫理中,兄弟一倫按年齡論大小尊卑;在鄉黨社會的倫理中,也按年齡論大小尊卑,所以孟子不講「兄弟有敘」,而講「長幼有敘」,具有更廣泛的意義。而按年齡論大小尊卑,則現實社會實際的貴賤尊卑等級觀念被沖淡了,反而具有平等、親和的意義。因此「長幼有敘」的先賢遺訓在現代人際互動關係中仍能發揮良性的作用,仍可作為現代社會的倫理準則。(五)朋友有信人生在世,無論地位高低,都不能沒有朋友。而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應該相互勉勵,完善道德人格。孟子說:「責善,朋友之道也。」而作為儒者,在求學問道的過程中,也必須有朋友的相互砥礪、資益,才能成就學問,所以《禮記·學記》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朋友在一起,講學論道,「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之間互為精神的支柱,志同道合是自然親近的因素,而相互信任則是深厚友誼的基石。真正的朋友,要經得起生死關頭的考驗,經得起世態炎涼的考驗,所以《史記·汲鄭列傳》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近代進步思想家於「五倫」中特別推重「朋友」一倫,如譚嗣同認為,「五倫」之中唯有朋友一倫是平等的,人們可以憑著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結交朋友。近年來,人與人之間缺乏誠信,即使在朋友之間也經常發生相互欺騙的事情。所以「朋友有信」的先賢遺訓仍有其珍貴的道德價值。今天,我們不僅呼喚朋友之間的「誠信」準則,同時亦應在全社會中重建「誠信」的價值理念。

舉案齊眉圖

趙氏孤兒  選自《南陽漢畫像石精萃》四、「五倫」之外的當代倫理思考中國傳統的「五倫」觀念歸根結底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社會倫理,「五倫」的範圍基本限於熟人之間。而現代社會,從產業結構說,因其以工商業為主導而稱之為「工商時代」;從人類關於太空技術的掌握而言,又稱之為「太空時代」;從知識信息網路化而言,又稱之為「網路網際時代」;從國際交往的頻繁而言,又稱之為「地球村」或「全球化」時代,等等。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中,中國人所經常面對的早已不僅是傳統的「五倫」關係,而是增加了諸如群我關係、人天關係、網際關係、邦交關係等許多新課題。面對這些重大的關係,中國人應該具有哪些明確而凝鍊的倫理準則呢?第六倫———群我有仁第六倫是群我關係的倫理,「第六倫」的概念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李國鼎先生首先提出的,它曾引起台灣學術界的討論。他認為,中國古人特彆強調和重視「五倫」,所重視的是具有特定關係的倫理,而對於沒有特定關係的陌生人和一般大眾,則較少考慮到他們的權益和自己應盡的義務,因而公共的秩序和公德意識不易建立。在現代社會中,作為個體人,特別是公務人員會經常與素昧平生的人打交道。如何在個人與群體之間、個人與陌生人之間進行良性互動,建立起群我關係的規範,將熟人倫理中的愛與責任推廣於社會的層面上。就學理而言,認為中國古代沒有「第六倫」的概念是對的,但若說中國古代沒有群我關係的倫理思想,則不盡然。《論語》中講的「仁者愛人」、「泛愛眾」、「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等,其所謂的「人」,是泛指一般人。但我們也要承認,在早期儒家那裡,雖然也講到群我關係的倫理思想,卻沒有將這種關係的倫理也作為一倫,與其他「五倫」並重。到了北宋,張載寫了一篇著名的《西銘》,把天地當作一個大家園,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天下萬物都是夥伴,自己則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有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張載《西銘》的可貴在於,它為群我關係、為社會公眾倫理的建立,提出了一個理論支撐。宋明理學家非常看重這一理論,但遺憾的是理學家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或者只把它看作一種精神境界,而沒能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去落實它。華人世界的一般人雖然可能對「五倫」關係中的人關心備至,但對「五倫」關係以外的人則較冷漠,對公共秩序也較漠視,並且比較缺乏公德意識。華人社會的這一傳統痼疾是歷史上形成的,今天我們對此無須過多指責,而是應該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並通過國家立法和嚴格執法的形式建立現代社會的秩序和公共倫理規範。現代和諧社會的群我倫理規範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而傳統道德的「仁」被朱熹解釋為「心之德,愛之理」,仁包含有同情心、關愛心、公德心之意。孟子講過「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孟子概括「五倫」的方式,將群我關係的倫理簡括為「群我有仁」。第七倫——人天有報第七倫是天人關係的倫理,天人關係問題在古代是中國哲學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範疇,在現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古人曾尊「天」為「上帝」,即至上神,也有些哲學家將「天」解釋為最高的精神本體。今天,我們可以將天人關係問題解讀為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雖然我們對自然意義的「天」可以不再像古人那樣視之為「上帝臨汝」的人格神,但我們仍應該對「天」保持一種敬畏的態度。古人已經很早認識到,天地萬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破壞、浪費自然資源,也就是損害人類本身。《禮記·王制》說:「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不覆巢。」有人曾經問朱熹:「天地會壞否」?朱熹說:「不會壞,只是將人無道極了,便一齊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盡。」儒家一向認為人類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參與創造世界的活動,反之,人類也可能對世界起破壞作用。今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如果人類失去最後的理性,那麼豈不是正像朱熹所說的要「一齊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盡」嗎?如此看來,天人關係的倫理對現代人類不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嗎?而今天人類要做到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不是應該在工具理性之外,找到一種堅實的價值理性嗎?中國古代儒家有一種「報本反始」的思想。人與萬物皆本乎天,人們對天地自然應該知恩圖報。「報本反始」的「報」是感恩、報答的意思,也就是要敬天、尊重自然。而不敬天,不尊重自然,便會受到懲罰和報應。如近幾十年來,旱災、水災、泥石流、沙塵暴、傳染病蔓延等頻繁出現,大都與人們大面積地破壞植被、濫捕濫殺動物有關係。因此,我們倡導第七倫,重視人與自然關係的倫理,也是保護人類自己。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孟子概括「五倫」的方式,將天人關係的倫理簡括為「人天有報」。第八倫———網際有智第八倫是網際關係的倫理。在最近的十年中,在世界範圍內實現了電子信息的網路化,這標誌著全球網路信息時代的到來。一方面網路作為信息交流的平台給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社交等帶來極大的便利和效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創造發展機會;另一方面,網路作為一個虛擬世界,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幽暗的一面,成為製造文化垃圾、傳播精神病菌和思想毒素的場所,甚至還有人將網路作為進行詐騙犯罪的工具。因此,隨著網路信息時代的到來,一個網際關係的倫理問題便被提了出來。網路對社會衝擊最大的當屬對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人類幾千年來對青少年的教育都是通過父母師長實現的,就一般而言,父母師長出於對自己子弟的愛護和期望,在向他們傳播知識的同時,也言傳身教地將正確的價值觀灌輸給他們,以使他們的思想品德得以健康發展。但在網路信息時代,青少年由於具有接受新事物快的特點,很快地接受並熱衷於網路,並在沒有父母師長監管的情況下自由遨遊於網路的虛擬世界。而網上內容良莠雜沉,充斥著許多色情、暴力、低俗的內容,青少年思想單純幼稚、缺乏判斷力,很容易受這些東西污染和毒害。這就需要全民共建網路文明,並通過有效的方式加強和提高青少年辨別真偽美醜善惡的的能力。儒家的道德修養中,重視「智」的培育。「智」也是「五常」之一。所謂「智」一是對知識的積累和貫通,洞見事物發展的規律,如《荀子·正名》所說「知有所合,謂之智」;漢代揚雄《法言·修身》所說「智,燭也」。二是對真偽、善惡、美醜的分辨判斷能力,如《孟子·公孫丑下》所說:「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鑒於此,當我們將網路作為學習擴充知識的平台時,既要充分發揮其便利、高效的功能,又要提高分辨真偽、善惡、美醜的能力。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孟子概括「五倫」的方式,將網際關係的倫理簡括為「網際有智」。第九倫——邦交有禮第九倫是邦交關係的倫理。人類發展到今天,雖然創造了高度的文明,但不同的社會共同體和國家之間仍然缺乏應有的信任,而經常處於某種緊張狀態。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一些國際人權學者紛紛呼籲在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上加以規範,制訂新的第三代的人權法則,並稱其為「團結權」,以彌補現今《世界人權宣言》之不足。然而,在我們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協和萬邦」、「親仁善鄰」思想恰好符合第三代人權的基本準則。《尚書》是儒家六經之一。是中國最古的文獻。《尚書》首篇《堯典》開篇即歌頌上古聖王堯「協和萬邦」的崇高品德。中國一向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中國古代文化特別重視「禮」。「禮」文化包涵的意義甚廣。就邦國與邦國之間的關係而言,主要有以下兩層意思:第一,相互尊重,以和諧為貴,而不是動相攻伐;第二,「禮」也體現一種原則性,不是為和諧而和諧。《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孟子概括「五倫」的方式,將邦交關係的倫理簡括為「邦交有禮」。以上我們討論了「九倫」的觀念,有鑒於孟子對「五倫」規範準確而凝練的概括,在歷史上起過強烈的暗示和激勵作用,我們對「九倫」也嘗試作出類似的概括,即:父子有親,上下有義,夫婦有情,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群我有仁,人天有報,網際有智,邦交有禮。題圖背景:嶽麓書院百泉軒
推薦閱讀:

Jennifer McChristian 美國現代印象派女畫家
唐宋詩詞與現代人生
現代教育制度下掙扎的少女:拒絕當一個標準產品
一個老人給現代愛情女子的十大忠告
說說今世前生的那些鳥——近現代北派工細篇(組圖)

TAG:中國 | 倫理 | 思想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