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六病結構即是五運六氣模式

傷寒論六病結構即是五運六氣模式 2015-6-27 21:07閱讀(178)轉載自正人饒醫師

  • 贊(74)贊(74)贊(74)贊(74)
  • 評論
  • 轉載(80)
  • 分享(49)
  • 複製地址
  • 收藏夾按鈕收藏收藏
  • 更多
  • 上一篇 | 下一篇:失眠多夢是血不養...

    主題: 傷寒論六病結構即是五運六氣模式傷寒方術解病發於陽之意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7392820101bo1m.html論命最高之術鐵板神數分為乾坤兩集。鐵板上為乾集專論河洛八卦數理運算,下集之列條文斷語人生百態。乾坤合併才能斷人命運毫髮不爽。張仲景撰寫傷寒論其編書規則猶如鐵板神數,上集為傷寒方術為醫算,下集傷寒論為條文配合醫算。世人不知傷寒論為何以條文編寫而與古來醫書大不相同,實為此用也。傷寒方術其實就是內經五運六氣的運算其一直秘密流傳直到成戊己注傷寒才有微露,至劉河間之時才有書出,其弟子馬完素著《傷寒鈐法》和盤托出實為一大善事,然世人非以之為從反而嚴加批駁,實乃自己並不知傷寒之奧也。沒有傷寒醫算方術,那麼傷寒論只能是病症和藥方之書,故而後人提出辯證治病,因不知如何辯病也,而仲景明言之:辯xx病 脈 症並治也,實為三位一體之法而其辨病一招人得之罕也。岐伯曰:陰陽不以數推而已象求。因為數推之千而萬乃至無窮也,以象納之則數之推算有條理而不紊也。醫道之象即是三陰三陽!五運六氣十二經脈五臟六腑都系之於此三陰三陽。故有此三陰三陽則紛繁蕪雜之陰陽變化歷歷在目矣。故而仲景教世人不管癥狀如何繁雜,病只有六種而已,為醫者必須先從辯病入手然後循症脈之狀開以處方才是把握根本,提綱挈領,由本至末也。故知後人提倡所謂「有是症用是葯」此種思路實和西醫無異也,因其俱從數推也,早為上古真人所辨析明白稱為下工也。而辨病之法本於五運六氣,不知如何辨病這第一步,讀傷寒論則疑問紛起也。例舉「病發於陽發於陰」之爭為說明方術之重要。依《傷寒鈐法》如子午之年出生之人在申、子、辰、寅、午、戌陽日得病,病起於辰戌太陽寒水之經;在亥、卯、未、巳、酉、丑等陰日得病,病起于于寅申少陽相火之經。若其病起於辰戌手足太陽經或者則病起於寅申手足少陽之經,都是病發於陽經也。仲景傷寒先立年氣而知五運六氣之主客加臨模型而辯為六病,後訣十二經脈之發病蓋因 乾坤者,天地也,天門地戶也。五運六氣出入之通道也。人法於天地,故病之六淫從乾坤所納之手足經入也!仲景傷寒治病先後順序合於法度,此即法於陰陽合於術數也。黃帝內經未有一字是敷衍,未有一字是空談!怪當今學醫之人,認為陰陽乃樸素之哲學概念,術數乃荒誕不經之談,只有方證對應才是真理,真乃倒因為果也,中醫淪落至今地步實學醫之人所自作也。所謂「體質學說」亦不過內經25種人之流觴而已。 子午生人為乾卦納少陰,太陽,和少陽。同類相求,子午年之人所病之經非發於太陽經即發於少陽經,故曰病發於陽也。所以傷寒134條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又如149條所示: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病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葯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此處具體列出了少陽柴胡證誤下可以形成陷胸證。病發於陽或太陽或少陽者,若下之則內陷易成結胸,而太陽與少陽並病的發病若誤下亦是如此。如142條: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150條:太陽與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等。故只要太陽病發於陽誤下即結胸。以太陽經膀胱州都之府,少陽經三焦水道出焉,共輸水液,生理相系,病理相關,故太陽感寒,內動水飲,極易泛及焦腑,致使太陽、少陽病而誤下促成結胸。結胸之部位正在胸腹腔器之中。由結胸的病症表現,不難看出其病灶部位有三個特點。1。區域廣泛:其雖發於心下,但有上布達胸、旁及兩脅、中連貫膈、下延至腹的分布特徵。2.涉及多個內臟3.具有外連腹壁的特點。結胸病變的實際地帶是胸膈腹膜腔器,正是少陽之里,所謂少陽之里,腑病是也。然少陽本統手足兩經,其腑則有膽與三焦。膽腑氣滯熱結,嘔不止、心下急,大柴胡湯(不加大黃)主之;結胸之病所,則不拘心下,遍及胸腹,非膽腑所能囊括,唯三焦所能主。而結胸是邪陷三焦,則既從火化、又與水結。如若邪入其腑,既阻滯水道,又郁擾相火,水火運行均失其暢,則會相互交結,鑄成結胸。即三焦腔腑阻滯,可使上焦不能如霧,水結在胸脅而見胸痛不可轉首(如柔痙狀),水積迫肺而見短氣;可使中焦不能如漚,水阻中脘而見心下滿而硬痛,水不得下潤胃腸而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可使下焦不能如瀆,水蓄下腹而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水不能下滲膀胱,反溢小腸則見下利不止;若三焦上下同時蔓延,結胸證悉具,則使諸臟相失,陰陽相離而見躁煩至死。故知,得傷寒鈐法配傷寒病方則諸病可歷歷在目,智珠在握。若能更用望診如《傷寒金鏡錄》之舌診則不必用脈診也,故而曰:但向袖中分汗瘥,何須脈里辯鉤玄也。但不管如何,五運六氣辯病還必須驗之以望聞問切,故而曰:xx病脈症並治也。那些駁斥傷寒鈐法之人俱只以為其純以干支推算而治病者非也。嗟乎,傷寒方術不得傳,夏蟲豈可語之冰。綜上觀之,傷寒論是否用內經十二經絡,是否用五運六氣,是否尊崇內經法理,是否只有八綱辨證之實而無六經辯病之名當可自辯矣。傷寒論六病結構即是五運六氣模式 內經五運六氣依據六子卦模型建立由上模型環布成圓圖則有下圖:

    此圖模型即傷寒論結構本源。病分為六層,病在最外層為太陽病,最內為厥陰病。不少現代中醫認為太陰是至陰,從這個模型看很明顯是理解錯誤。《素問?至真要大論》說:「……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歧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素問?天元紀大論》說:「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故知中醫命名三陰三陽實為依據上圖氣之推移而定。陽氣在外從最多至最少:太陽-陽明-少陽。而陰氣則從最少到最多:太陰-少陰-厥陰六病中又各分六經之各自為病。例如太陽病可分為:太陽經之為病,陽明經之為病等等。《傷寒論》中第一要定義是何種病,即知曉病在六層中哪個層次中,是最外的太陽病還是最內的厥陰病,所以傷寒中有各層病的條文,然後再辯是何經之為病,層次分明,條分縷析。例如條文: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太陽病, 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以上是從六病層次來論述。為橫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以上以六經各自為病來論述。為縱。例如病在外層太陽,寒氣為病,如果中寒氣即發病,則會依次傳六經而變化,此定義為傷寒;如果中寒氣而在冬季不發病則來春為溫病。寒氣致病有兩種變化形式,而以傷寒傳經最具典型,適合依次為例撰寫醫書,以此可以涵蓋六經諸病變,所以仲景以傷寒為例著書示人以規範。而其他五氣之為病並不傳經,只是因為醫生誤治或其他原因而轉移,或者與其他六氣並發為病,這些都可以依照已經有的傷寒論述而找到解決方法。只是辯病一法仲景未有明言,但是如何辨別是三陽病還是三陰病卻隻字不提,通篇《傷寒論》主要是以傷寒為例對六經為病的癥狀進行描述給出藥方,使得後人只能掌握六經為病卻無法定位六病,只有縱而無有橫。而歷代不少醫家把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人作為太陽病總綱,以此來確認為太陽病,此則為謬。因為細讀「太陽病」諸條對比「太陽之為病」,則知不同也。太陽病可有六:或中風,或傷寒,或溫病等,但傷寒病發太陽經則必然「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兩者不同明矣。後人為了調和這種不協調,搞出個「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三者俱備那一定是太陽病,但若是僅具其一,或僅具其二,也可算太陽病」,其實就是不明縱橫差別所在,自說自話罷了。太陽經之為病不一定病在太陽,六病皆可;太陽病也不只是傷寒,中風溫病皆可也。拿《傷寒論》太陽病篇來講,它分上中下三部,首先定位是外層太陽病,傷寒論主論太陽寒水之病,而此太陽病之傷寒病又分三陰經三陽經來講解治療。上篇先論傷寒發病於太陽經,中篇論傷寒病發陽明經,下篇論傷寒發病於少陽經。所謂「病發於陽」指傷寒病發於太陽經,陽明經或少陽經。「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其含義在《外經》中有言明,陽腑為七,陰臟為六,傷寒日傳一經故也(詳細解讀見博文從手足三陰三陽術數模型辯三焦心包…

    )。此亦有力佐證 「傷寒病是分三陰三陽經來講解」的觀點。不管傷寒病發於陽還是發於陰只要是在太陽病層次都不可下,要在欲解時發汗可愈,若誤下則結胸或作痞。這裡可以看出辯病的重要性,如果辨病錯誤則會採用錯誤治療手段,如太陽病誤認為陽明病等。

    推薦閱讀:

    利比亞模式會在敘利亞重演嗎?
    春天模式已打開!這些地方將花開成海,思念成災!
    讓男孩脫離「偽娘」模式
    越「測」越開心:人際互動模式測試
    「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四之三)

    TAG:傷寒論 | 模式 | 六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