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七夕乞巧

蘇州民俗26 七夕乞巧

   任伯年  七夕乞巧圖  沈建東攝

  沈建東  在初秋無雲的夜晚,農曆七夕前後,如果仰望天空,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織女星,我們會發現織女星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好像一架七弦琴的樣子,天文學上稱天琴座,古人卻把它想像成為一個紡織機的模樣。白蒙蒙像雲一樣的一片,從北到南橫過天空,就是銀河,也叫天河。天河的東南面有排成一條直線的三顆星。中間一顆很亮,兩旁的光芒較弱,看去與中間的一顆距離恰好相等。用直線把這三顆星連結起來,正像一條兩臂相等的槓桿,這三顆星叫天平星,也叫扁擔星,又稱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其中河鼓二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牽牛星。河鼓一、河鼓三就是民間想像的牛郎織女的一對兒女,古人用非凡的想像力,把這兩組星想像成為了一個人間美麗凄婉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並歌之詠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牛郎織女》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之一,與原始的星辰神話有關,在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小雅·大東》篇章里就有:「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這是我們今天所看見最早的關於牛郎、織女兩個星宿的記載。據《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漢武故事》記載,漢武帝先後與西王母相會五次,均在七月七日,西王母就是銀簪划出天河為界,使得牛郎織女各在一方的神仙,東漢時候,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構建得比較完整了,牛郎織女以天河為界,每年七夕喜鵲搭橋才能相會,至此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故事完全是中國農耕文明——男耕女織社會模式的生動反映,合乎了小農經濟社會自給自足的生活願望,因而在民間流傳千年不衰。  七夕乞巧,據考證,中國古代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始於漢代,流於後世。據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一記載雲「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也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傳《天問》云: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此則其事也…… 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七孔針就是在月下用綵線穿七個針,誰先穿好誰就得巧,不然則輸巧。王仁裕《開元天寶逸事》云:「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清宮游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饌列於庭中,求恩於牽牛、織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正如唐詩人林傑《乞巧》詩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在洪升的《長生殿》的《密誓·乞巧》一折,寫楊玉環七夕在長生殿乞巧,演繹到白居易的《長恨歌》里就成為了唐明皇和楊玉環纏綿的愛情悲劇的一部分,長詩的結尾這樣詠嘆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代關於詠唱七夕的詩詞很多,如杜牧詩云:「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月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羅隱詩云:「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宋代,七夕已經演變成為了民間重要的節日,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周密《武林舊事》、吳自牧《夢梁錄》等都有詳細的記載。如《夢梁錄》卷四云:七月「七日,謂之『七夕節』。其日傍晚時,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富貴之家,於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序,又於廣庭中設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乞巧於女、牛。」宋仇遠七夕詩云:……「痴兒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針鬥眼明。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豈識別離情。……」秦觀《鵲橋仙》詞云:「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流傳至今。  蘇州舊俗,七夕,陳瓜果,焚香於庭。有七巧會,令兒女輩悉參與,謂之女兒節。城鄉女兒於此日用杯瓶盛鴛鴦水,即井水與河水各半,置院中一夜,日出後,水面生膜,投針水上,視其水底針影,名為乞巧,如針影如花,則謂之乞到巧了,於是歡呼雀躍,如杵,則未乞到巧,垂頭喪氣,只有祈禱來年乞巧成功。或以青竹戴綠荷繫於庭,作承露盤,明日早晨視盤中蜘蛛含絲者,謂之得巧,余皆舉露飲之。日中川忠英著《清俗紀聞·巧日·乞巧》記載:「七月七日稱為巧日,在露台放置桌子,露台系在樓前接出之台架,三面有欄杆,無屋頂。小戶人家無露台,則在院中上供。以點心鮮果七種、品種無規定製式,針七根、線七條向牛郎織女二星上供。幼女等夜半拜星,並用線穿入上供之針,稱為穿針乞巧。」  舊時,已婚的婦女們在乞巧的同時,也在節日里祈求生育,有「種生」的習俗,所謂「種生」就是在節前用小麥、綠豆、豌豆等放在陶瓦罐中浸水,生芽數寸後,在七夕日用綵線扎束起來,以為得子之佳讖。村中小兒女們乞巧之夜,摘取鳳仙花朵,搗花汁染無名指尖及小指尖,謂之紅指甲,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卷七引楊維禎詩云:金鳳花開血色鮮,佳人染得指尖「丹。」的描述,相傳留護至明春元旦,老年人看後,令目不昏。此日民間應節食物為巧果。  七夕節起源於遠古星辰崇拜,是萬物有靈論和自然崇拜的產物,人們視牛郎和織女為神,後來按照傳統小農經濟的社會模式,加以想像,牛郎和織女成為了一對夫妻,因為王母娘娘的干預,一年只允許相見於七夕,千百年來賺得人們無限的嘆息,宋之問《七夕》「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七夕過後村農十分注意看天河顯晦,卜米價高低,晦則米貴,顯則米賤。古詩云:天河司米價,太乙「照時康」,七夕後,天氣漸涼,村中婦女們開始捻紗織布,小姑娘則開始學習刺繡紡織。
推薦閱讀:

娃娃機運營場地活動策劃分享
七夕丨這些關於「愛情」的古琴曲,你都聽過嗎?
濃情七夕立體邊框製作
七夕寄語
如何評價電影《新娘大作戰》?

TAG:七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