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為什麼沒能挽救明朝 (評論: 嘉定忠臣)
06-17
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史學著作,作者聚焦於明末清初發生的「嘉定屠城」,頗有卓見。 在以往的歷史寫作中,我們往往把這段歷史悲情化,簡化為忠臣與漢奸、大義與利益、文明與野蠻的碰撞,當斯文悲壯的沉淪時,我們的審美快感得到了巨大滿足。 而鄧爾麟看到的,是「嘉定屠殺」中漢人之間的自相殘殺,在風雨飄搖中,整個江南社會的秩序突然崩潰,出現了「出門必帶刀,遠行必受害」的奇景,漢人間相殘的數字,超過清兵殺戮的數倍。不否認,嘉定忠臣們的慷慨激昂堪稱千古絕唱,在自知必敗的前提下,為了心中的彼岸,他們依然在掙扎。然而,代價卻是高昂的,太多城中的平民被忠君理念所綁架,成了戰爭的犧牲品,在處理投降者時,嘉定忠臣們手段狠戾,並不比敵手稍遜。 雖然不能完全贊同結果論,但作為後人,我們總會有這樣的疑問:嘉定忠臣的努力究竟產生了多大作用?應該說微乎其微。因為當時社會已高度碎片化,明代後期,在內憂外患的壓力下,皇權空前加大,尤其是崇禎以剛毅果敢自命,為了所謂的中興,不惜打碎一切自組織。朝野上下,只問功利,不論操守。如此淆亂數載,嘉定忠臣僅憑道義,已無法收拾起人心,只能靠嚴格管理,可這樣的雜牌軍,面對組織力和戰鬥力更強的清兵,又如何維持更久呢? 嘉定忠臣往往以岳飛自況,然而,在士卒離德、民心渙散的前提下,他們事實上很難建功立業。這其中,也有儒家學說本身的問題。儒家是一套完整的道德學說,它有令人感動的一面,卻缺乏變現的手段。當皇權壓力較小時,在鄉里、書院、宗族等自組織的幫助下,確實能撫慰人心,安定社會,可它始終無法對皇權進行真正的約束,在皇帝的貪婪、自私與任性面前,它的抵抗力其實很小。儒家始終突破不了這個悖論:皇帝希望人人都是小人,他們內鬥得越激烈,他的位子就越安穩,如果臣民都是君子,他又該何處安放? 歷朝皇帝可以熟讀四書五經,甚至倒背如流,但他們始終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儒家,在終極目的上,兩者是背道而馳的。這就決定了,嘉定忠臣們必然會以悲劇為收場,在巨大的道德困境面前,只有死,才能讓他們心中的困惑與追問永遠地平息下來。 本書為學術著作,卻曉暢易讀,不應錯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對待弱勢
※香港評論(48):車公靈簽往績│脫苦海
※央廣評論:請還考古發掘應有的尊重
※好脾氣為何被關在家裡(評論員觀察)
※懷孕期間想幹壞事怎麼辦?看完媽媽們的評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