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的愛,是我用錢換來的。︳欒晶
我曾經有兩個群,一個是諮詢師群,群里都是同行,經常探討一些專業問題。第二個群比較特殊,裡面有諮詢師,也有其他職業的人,但大多有個共同點——都在被分析,俗稱個人體驗。
然後我就發現我有點分裂,每次我看到第二群里群友吐槽自己的諮詢師,我就開始渾身不得勁,忍不住為他的諮詢師開脫。
比如有個群友說:我的諮詢師自以為自己很牛逼,其實我早看穿了他的套路。
然後我就坐不住了,心想:會不會我的來訪者背地也是這樣說我的?
又有群友說:我每次看見諮詢師,都會在心裡嘲笑她的打扮。
我就會忍不住照一下鏡子。
還有群友說:我會在網上人肉我的諮詢師。
我嚇得從椅子上摔下來,一邊哭一邊想轉行。
其實也有嚴肅的時候,在嚴肅的時候大家會集體吐槽:諮詢師對我的愛,是我用錢換來的。
這時候分裂的我出現了,一邊作為來訪者的時候,我偶爾也會這樣想。一邊作為諮詢師的時候,我會想你們真特么沒良心,怎麼能這麼想。
我終於治好了我的精神分裂,現在我和我都很好。
其實心理諮詢的設置,讓你不這麼想都很難。
諮詢的時候,我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竭盡所能理解你、支持你、幫助你。到了第51分鐘的時候,立馬翻臉不認人,不好意思你的錢只夠買這麼多時間,要想繼續聊,請續費,然後等下周。
在下一次諮詢到來之前,你找我傾訴,我都不會理你,就好像不認識你一樣。而一旦到了諮詢時間,我又對你全情投入,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
這不是找罵么?
看起來的確是這樣,但其實不一樣。
首先我們要理解心理諮詢中的兩個人,諮詢師和來訪者,首先是什麼關係?
其實是一種工作關係。
這種工作關係的本質是:我付你費用,你幫助我。
當來訪者開始更加關注「諮詢師到底有多愛我」,而不是「諮詢師到底有多能幫助我」的時候,工作才剛剛開始。
這意味著,來訪者可能對諮詢師產生了移情。
這種移情中隱藏的期待,像不像一個孩子期待著有一個人能無條件愛他、滿足他。
我之所以說這像是一個孩子的期待,而不是成年人的。是因為只有弱小的、無生存能力的孩子,才需要無條件的愛與滿足,這能使他活下去。
而一個成年人,假如得到過無條件的愛的滿足,他會一邊相信這個世界上他曾經得到過這樣的愛,同時他也能接受,在以後的人生中,我不必固執於尋找這樣的愛。
那麼,諮詢師到底愛不愛來訪者?如果愛,這是種什麼樣的愛?兩個互不相識的人,產生的是什麼樣的感情?這種感情是裝出來的嗎?是訓練出來的嗎?
我回答不了。
當我結束了一天的諮詢,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伴隨著快速後退的路燈,是我腦海中快速後退的每一個來訪者的故事。
有很多次回家的路上,我會產生幻覺,好像我不是在開車經過一個個的路燈,而是在度過這個人的人生。
我感受他的喜怒哀樂,有時候諮詢結束後我很快樂,有時候我很痛苦。我知道這快樂不是我的,這痛苦也不是,在這種感情下,我們的生命有一部分交換了。
我在諮詢以外的時候,有時候看到一樣東西,會想起我的某個來訪者,我會惦記他這周過得如何。
當我的來訪者缺席了卻沒有來得及通知我,我會照常收費,但是有時候我也寧願我不用收費。
當我的來訪者在諮詢以外的時間給我發來微信,告訴我他的痛苦。有時候我很想回復,但我知道我不能。
是的,我不能。因為他缺少的並不是一個無條件愛他的人,而是一個有能力幫助他的諮詢師。
甚至這個幫助的內容,就包括,使得他有能力接受這個世界,或許沒有無條件的愛。
那麼首先我必須成為一個有能力的諮詢師。
而一個有能力的諮詢師,他首先需要通過心理諮詢活下來,所以他需要收費;
一個有能力的諮詢師,他得先照顧好自己。
所以在諮詢以外的時間,他也許不會回復來訪者的微信,他要保持自己有足夠的時間用於生活休閑,用於心理恢復,以使得下一次諮詢的時候精力充沛;
一個有能力的諮詢師,他要有相對強大的自我,界限分明。所以時間到了,他會溫和地趕你走,你臨時缺席了,他會收取你的費用。
這能使得他不用承載太多職業中的侵佔,同時也不會對你有負面情緒,而這個負面情緒有可能通過諮詢不自覺地冒出來。
有時候這也是一種榜樣,教會你不用損耗自己,也能溫和地維持人際關係;
同時,這也是諮詢中的設置,諮詢中的設置不僅是對來訪者和諮詢師的保護,它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功能,是幫助諮詢師和來訪者去工作。
當有限制的時候,就會出現突破,突破一旦出現,諮詢的契機也就出現了。
所以一個諮詢師有沒有能力幫助你,也許是你更加應該考慮的,當然,愛也很重要。
諮詢師的愛,有條件,有節制,這偶爾會讓你感到失望。
這是沮喪卻溫和的真相。
「我不喜歡每次諮詢的時候,你雲淡風輕的樣子。」
「我裝的。」
推薦閱讀:
※非心理專業背景的人,如何成為心理學家或心理諮詢師?
※從這四個人的「真實」來看人格成熟度 | 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無問西東》
※如何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上)
※暴食症年輕女性患者非藥物心理治療
※3500:1??中國抑鬱症患者: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