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新講
第一章:知道識易 本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通述: 世間的一切規律,都是能夠被掌握的,但這些規律,卻是不斷的發生變化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表面現象,來認知這些規律,我們為了方便識別事物,會給他們命名,來加以區分,但這些名詞所包括的內容,也並非一成不變的。 世間事物,本來是不需要通過命名來加以區分的,當我們給一些事物命名,是我們開始認識世間萬物的起始。如果我們心無所欲,就可以發現生育萬物的自然之妙,如果我們帶著知見欲去認識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就只限於你的認知範圍(邊界)。
因此,世間的規律和表象,都本是一體的,只是人們在認知識別時,出現了偏差。同的本意,是指表象能與規律相重合,也就是道與名相合,如出一轍。但這二者卻又都是不斷變化的,但就在這不斷變化中,才不斷的生育著世間萬物,對世間萬物起著作作。 圖引: 本章為道德經的第一章,也是《道經》的前言部分。 道:指一切規律,作者先說一切規律都是可以被認知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知道」,但世人認知規律的方式,卻都是通過一切表面現象來加以分辨、概括、總結而來的。但不論規律本身,還是表面現象,都是會不斷發生變化,我們要想真正的認知這些規律,便是要識別變化,也就是「識易」,唯有這樣,才能動態地掌握規律。這也為作者講後文的天然道德與社會道德的打下了基礎。
釋義: 道:指一切規律,具體指三方面的規律,其一天道,指自然規律;其二地脈,指人與外界的交互規律,其三人道,指人性規律。 可道:指規律能夠被人認知。 非常道:指規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名:用來區別萬物的名詞、表面現象及所包括的內容。 可名:命名加以區分。 非恆名:指命名所指的事物內在不是一成不變的。 無名:指萬物最初的本相。 有名:給事物命名之後。 無欲:指對事物處於沒有知見欲的本真狀態 妙:指生育萬物的自然之妙 徼:指認知範圍、邊界。 同:指表象與規律的重合,一體。 玄:指變化。
作例: 所說的一切規律,都是會發生變化的,主要指三方面,一是自然規律,二是地脈(人與外界),三是人性。 自然規律,周朝後,中國的農曆中,習慣用「九九」來計算時令以,因此有了「冬九九」和「夏九九」的說法。 冬九的計算,是從冬天的冬至日開始,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次類推。等到了第九個九天,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天後,冬天便會結束,春天來到。 當時是的情況是這樣的「一九溫和二九暖,三九四九凍破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這是當時渭水流域的自然規律,十分准,但放在中國南方,卻不盡然正確。因此,這些自然規律,往往受特定空間的限制。同樣,這些諺語,放在周之前,也不準,放在如今,也不盡然準確。這時它受斗轉星移時間上的位移而產生的變化。
因此,自然規律本身,也是會發生變化的,只是要看變化的大小。 社會發展規律本身,也是在發生變化的。舉個淺顯的例子,有一年我要出光碟課程,我的一個朋友阻止說,光碟課程不會有人買的,我以前做光碟課時,做了很大力的推廣,無論從廣告力度還是渠道的經營上,都用盡了力氣,但那些貨還壓在那兒。 我那個朋友在他們的教育科目里,有著一頂一的影響力,十分著名。 後來我出光碟了,當年的銷售額近百萬。以前不行的事,放在現在,說不定就行了。因為以前人們認為教育還是應面對面,會排斥光碟課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認識在逐漸變化,以前不行的事,放在現在,就行了,同樣,以前行的事,放到現在,就不可行了。 我有另一個朋友,做教材加盟,從06年開始做,然後用一到兩年做鋪墊調研,再用2年左右準備出版,又用了2年左右的時間完善相關教材加盟的政策和服務。一晃,六年過去了,他做得舉步維艱。在去年時,他還在用他06年對市場的了解和判定,在做事,離當初,已經有近十年了。
世間的很多事,包括社會思潮,都會受時間地域的改變而發生轉變。如果在這些事的生命發展周期內,你相應的去做事,就會獲益。過了這一周期,往往是徒勞無功。 上次去成都時,聽了一件事,我有一朋友,開火鍋店,連鎖火鍋店,在當地很有名很受歡迎。但他開火鍋店,每三五年左右,便換一個牌子,換一個定位,換一種理念。在普通客戶看來,原來的火鍋店倒了,走人了,然後又有一家新的接手了。 但新來的這一家,發展勢頭極猛,一下子在當地遍地開花,極受歡迎。那麼,這個朋友,所抓住的,是人性的變化。 人們對飲食嘲流的興趣變化,往往只有三五年時間,同樣是火鍋店,有可能前幾年時興真菌火鍋,這樣兩時興海鮮火鍋,再過兩年,時興排骨火鍋。總之,追新厭舊,是大多數人的心理。他開火鍋店,不能開了五年後,食客對真菌火鍋已不再新情時,你悲壯地說,雖然真菌火鍋不如以前那些火熱,但還是有一些老顧客喜歡的,我愛真菌火鍋,我將堅守真菌火鍋,因為它代表的不只是火鍋,還有來大自然的味道。
我們就開一火鍋店,不要把違背人性潮流的事,說得那麼高大悲壯,彷彿一下子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上。就像某一戲劇種類,其興起,是因符合了當時的規律,現在不興起,是因它已不能適合現在的社會規律和人性規律,你要做的或者是改變和適應新的規律,要麼是等著消亡。但往往,我們把違背規律的存在,看成一種高大上的存在,悲壯的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彷彿世人都違背了道德,只有他在堅守一樣,其實,真正違背道德規律的,是它本身。 比如說京劇,京劇離社會太眾太遠,被冷落是必然,這時不必苛求大眾,說大眾的品味不高,忽視傳統文化,只有我們還在堅守。 第一,大眾口味不高,或許這是社會規律的規狀,第二,就算人們口味再高,能去品味京劇的,也必定是少數。他們往往去追求自己能接受的藝術形式去了。比如說看電影,肯定比看戲更過癮。
但是在我們西北當地的農村,電影本身,真還拼不過秦腔這一戲劇,能調起人氣的,只有秦腔。我們村莊只有5000人左右,卻修了一個與當地經濟條件不相應的戲台,這個戲台還是當地人自己籌資修的。每年必定要請省內外的名劇團來演出,而且這個錢,也是村民每家每戶自己湊的。然後等開戲之時,四方八地的民眾,滿道而來。 但來了之後,近萬人中,真正看戲的,卻只有三五百人,其他人,都在圍著劇場轉。這時候,劇場邊多了好多東西。 有人挑著擔子趕來,開始做當地的一些小吃,涼粉、釀皮、油餅、醪糟、鍋盔、羊肉泡饃等,全都上場,相當於開了一個小版的小吃美食街。 以劇場為中心,周邊突然多了好多東西,有開槍打氣球的,扔環套禮物的,耍猴斗樂的,氣功鎖喉表演的、打撞球玩街機的、租書租光碟的、看電影錄像的、看真人表演的、曬太陽聊天的、進廟燒香的。儼然整個生態系統。
因此,西北農村狂愛秦腔,更主要愛的是整個秦腔劇場帶來的生態系統,人們去看秦腔,彷彿是在趕著過節一樣。因此,我們當地,兩戶人家間的最高禮遇,就是在自己村開演秦腔時,招呼大家來看戲。 他們都是在吃零食小吃時,順便一回眼,便看到了台上的演出,或是在打撞球停桿時,站在那兒,順便看一下秦腔。秦腔的演出在高台上,大家隨時一回眼,就能看到秦腔演出。 時間久了,好多人不但能記住很多秦腔劇名,甚至還都能或多或少唱一段。也有時,在吃飽玩夠後,站在那兒,靜靜地會看一出秦腔。 如果有一天,秦腔不受人們歡迎了,肯定是因為,外界規律發生了變化,而秦腔的從業者卻沒有發現或適應這種變化。 因此,很多行業,都是死在忽略了一個事實上,即「一切都在悄悄起著變化。」
前面說的,是規律在發生變化,同樣,一些表象或內容,也在發生著變化,比如傳統文化這個詞。 同樣是「傳統文化」這個名詞和這個殼,如果你只專註於表面上的這個殼,往往會影響你對內在的認知。 如果你對中國歷史的關注力只停留在300年內,那麼,《弟子規》和女人裹小腳,就是傳統文化。如果你對中國的歷史停留在1000年內,那麼,程朱理學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你對中國的歷史停留在2000年以內,那麼,漢儒思想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你對中國的歷史能看到2000年之外,那麼周易五行,天人合一、陰陽八卦、黃帝內經、《道德經》、《莊子》、《墨子》,才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四個字,其中,文化是指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及價值觀。傳統,是指一脈相承而來的文化傳承,不包括外來突然泊來的東西。但我們發現,漢朝之後的很多價值觀,是與此前中國大地上的絕大多數行為方式及價值觀相隔裂的,它是文化,但它不是神州大地上的傳統文化。
因此,我們只有識別出表象下面的內在變化,才有可能了解到事物的本真。
第二章:天然道德 本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通述: 世人都能夠發現美好的東西,並認為他們美,是因為他們拿自己厭惡的東西做了參照;世人都知道應當完善自身的不足,是因為他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所以,這世間,很多東西是正反相應的。但這美與善,也是相對應的,而這美與善之中,唯獨卻缺了真,不失道者,自為真。 但這時候,我們無法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不失道時該怎麼辦?真,即為天然道德,什麼是天然道德?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具體如何理解?就是萬物不用鼓動號令,便會自然生髮(生),萬物長成卻不只為自己(長),努力獲取卻不持而不放(收),能夠懂得功成身退(藏),到最後,因為他的不佔所利,所以反而這些所利不會離他而去。
【】青松易館悟釋:意即 ----- 自然之道就是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得土氣則化沒(掩蓋、過度)
圖引: 第二章也是《道經》的前言和導引部分,作者由身邊現象引出隱藏在背後的規律,即天然道德。 一切美與善,都是惡與不善的相對的,正如高和低都是相對的一樣,如果你要把一個長杆子變短,你只用拿一個更長的杆子和他放一起就可以了,所以,這一切表面的認知,都不是真正的天然規律,就像美和丑一樣,都是後天被社會道德所教育引導的結果。 那麼,我們如何理解這樣的天然道德?最初的聖人之所是聖人,並不是因為人們受教育說,那是聖人,我們要跟隨,而是他懂得按規律辦事,人們才效仿他。這一切,都不是被教育和洗腦的結果。那麼,聖人所遵循的又是什麼規律。是生長收藏。 作者在這裡,開始揭示宇宙間所存在生長收藏的規律,並且在《道經》一書的前言一結束,就開始具體講解生長收藏的規律。作者在這裡,藉助於生長收藏的發展規律,來講解天然道德的自然而然性,用來和下文中要講到的社會道德做區別。
釋義: 惡:厭惡 不善:不足,缺點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有和無,難和易,都是相互生成的。 長短相形:長和短,都是在比較之中,才顯現出來的。 高下相傾:高和低,都是相互對立而存在的。 作:生髮,起始。 辭:言語鼓動。 有:自我佔有(指只為自己)。 持:拿在手裡不放開。 居:佔據。
作例: 天然道德,也就是自然道德,指兩方面,一方面是指自然規律中的生長收藏,也就是天道,另一方面還指人性規律。也就是未接受社會道德所引導的天然人性,也叫人道。 天道是不分善惡的,如李世民,殺兄害弟,不孝不倫,但仍然能功成名就,是因為他善於利用規律,規律本身只是個名字,不分善惡正邪。我們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與這個人的道德品質沒有關係。 古今一直以來,都給「道德」二字與人的精神品質捆綁在一起,更與當時的思想價值觀綁在一起。不停地強調否合某種道德品質的人,就會得到上天的幫助,不具備某種思想品質的人,就會失去上天的幫助。 那些古代傳說中的明君賢王,除了人們裝聾作啞地選擇性失明,美其名曰「為尊者諱」為,有幾人符合千年以來的儒家道德規範的?但這樣絲毫不影響他們成功成名,達到目的。原因是,天道無情,不為堯存,不為紂王。它安自己的規則運行,不受世間社會道德的左右。
但世間的社會道德,如同儒家學說,總想讓天道替他背書,所以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扭曲成了思想品質或社會價值方面的「道」,而本來的「道」,是指規律。意為,能按規律辦事的人,自然會得到更多助力,不按規律辦事的人,將會失去這些助力。 因此,作者在百家學說盛行之時,強調天然道德的重要性,是希望人們的思想不被社會道德學說所扭曲,能夠遵從天然道德去掌握世間規律。在批判社會道德之前,作者先拋出了天然道德。 作者在講天然道德時,重點提出了「不言之教」,什麼叫不言之教?就是當你隨地亂扔垃圾時,有個人往前走幾步,將垃圾扔進了垃圾筒里,不管你會怎樣做,你都會自然認為,對方做得是對的,並且會引導一部分人,也去那樣做。
第三章:社會道德 本義: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通述: 不要通過樹立和推崇學習榜樣,就不會讓民眾生爭名奪利之心,不要推高那些民眾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讓民眾一心想著如何竊取它,不要有意讓顯要那些能挑起民眾慾望的事物,就不會迷惑民眾的心智。 聖人治世,總是消弱人的慾望和意志追求,卻叫民眾如何強大自身,常使他們處於沒有知見欲的狀態。只有這樣,才會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通過樹立違背天道人性的社會道德為生事。只要符合天然道德,這樣看上去聖人什麼都沒做,卻天下的一切事情都會自然順利。
圖引: 當時,諸子百家時期已經開啟,有些人是向大家講解自然人性之道,然而,還有一部分人,是講解自己的「社會道德」學說,來用來影響世間。然而很多「社會道德」學說的理論,卻是違背自然之道和人性規則的,作者針對當時和後世的違背自然之道的「社會道德」進行了打壓,並指出一些違背自然之道的「社會道德」是如何運作的,來避免後世的人們被「洗腦」。 他們的運行模式是,首先,他們會樹立一個學習榜樣,誰要是在行為上向他學習或靠齊,就授於你各榮譽和難得的物質。通過這種方式,來挑起民眾的爭名奪利之心。你想得到這一切,很好,那就按我制定的規則靠攏。通過引導和挑起民眾特定慾望的方式,來實現對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引導和對民眾的控制。
緊跟著,作者在整個《道德經》的行文中,也都一直在講如何防止被偏離自然之道的社會道所洗腦。作那就是讓民眾關注自己的實際利益,滿足民眾的實際需求,消貪弱欲,看淡名利,強大自身。 只有這樣,即使遇上那些持有各種違背自然之道學說的「智者」,他們也沒有了通過「社會道德」來生事的土壤。這時候的世間,就像前文所說的聖人治世一樣,一切按自然規律辦事,遵循大道,那麼,一切事情的發生,都將是自然而然的事。 釋義: 上:同「尚」,推崇,崇尚。 貴:推高,抬高。 盜:竊取。 見:顯現,突出。 亂:迷惑 心:指七情六慾 志:志向追求 無知無欲:無知見欲,知見欲,也叫知見障,意指認知上的障礙。 弗為:無為。 作例: 作者在這裡認為,各個學說的「智者」,都是通過樹立榜樣和學習對象,來達到傳遞某種違背天然道德的「社會道德」的目的,對民眾進行洗腦。
這就像中國古代的貞潔牌坊,從人性上來講,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但統治者為了固化社會結構,維護禮教制度,將守寡的女子,樹立成為榜樣,讓眾人學習,並給予嘉獎。推行其與人自然道德相違背的社會道德。 儒家思想統治下的中國,通過樹立一代代一個個的榜樣,對民眾進行洗腦,一個包青天,讓民眾覺得,他們面臨的種種社會不公,都是因為沒有遇上「包大人」,他們不會去思考社會制度本身有問題,而是在盼著出現更多「包大人」。一個被樹立起來的「包大人」,掩蓋了民眾對整個社會制度的質疑。 通過文天祥,統治者要樹立的死忠於某個王朝的家奴形象,人們不會去想我要不要像文天祥一樣,只會去想,我也要像文天祥一樣,流芳百世。 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一直奉行「樹立榜樣比活著更重要」,通過樹立英雄團隊和英雄人物,號召更多人蔘軍,人們並引以為光榮。
老子在文中提到了「無知無欲」,這是古代的一種表達方式,真實表述是「無知欲」。什 什麼是是知欲?知欲,也叫知見欲,也就是一個人對世界的判定、理解和思考,都是建立在能否成就自己慾望的基礎上的。 也就是說,他不會考慮這個行為是符合人性或自然的規律,他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和價值觀,都是隨著自己想要什麼而轉變的。就像中國古代,如果一個人不投降,你可以說他頑固不化,也可以說他忠貞不二,說一個投降,你可以說他識時務者為俊傑,也可以說他苟且偷生。甚至雙方都可以說對方是在「助紂為虐」。 連梁山之上打劫的土匪,都可以說自己是「替天行道」,我們將一部水滸,本是講了十多個落魄英雄和九十多個地痞流氓的故事,硬是能說成講述了一百零百位英雄好漢的傳奇古事。
武松,凡是被人招惹,就滅別人滿名,連丫鬟小孩都不放過的冷血殺人狂,被當成了英雄,李逵,劫法場時見人就砍的嗜血瘋子,被看成了行為彪悍;孫二娘,在梁山下開個黑店,殺人越貨,劫財傷命,被當成了女中豪傑。 不是中國人沒有底線,是在知見欲的控制下,每個人都變成了不會獨立思考的機器。整個自秦以來的中國社會,最大的信仰,就是自己的知見欲。其餘的一切理論和說辭,都只不過是為滿足自己的知見欲而找的說辭。 如果通俗點來說,知見欲的結果就是,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會尊重規律,不知敬畏自然。 中國人的心思,幾千年都放在知欲上了。所以老子倡導的是無知欲,就是回到一種,樸素的、正常的,按正常式來辦事情的階段,不要鼓勵,挑起大家更高的慾望,並為這個慾望費盡心機。
所以說老子所倡導的東西,反而是今天歐洲人做的比較好的東西,中國人「舉孝廉」,平時不孝順,想得到推薦,他就怎麼做呢,第一,假象,做假象,第二作弊,就跟當地的評孝廉的,各種心機全都用上了,他的重心已經不放在怎麼孝順父母上,而是怎麼能舉上孝廉,這就是把大家的知欲給調動起來了,而他講的是要大家無知欲,就是正常做事情。
老子思想,就是讓大家恢復到最初的無知無欲狀態,無知欲之後,你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而不是別人告訴你你想要什麼,如果考舉人,考進士,是因為我發自內心的,而不是你從剛出生的時候,你爸媽,你身邊的所有的人就告訴你,你的最佳路線,考舉人,考進士。 我們經常推崇一個思想叫成功,在有些國家很多時候,推崇的一種思想叫幸福,他認為幸福比成功重要,因為一個幸福的人,往往在某個方面,或者某幾個方面,都是成功的,但一個成功的人,往往不一定幸福,因為你苦大仇深,獲得了名和利,你對所有的懷疑都是慘淡的。
什麼叫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讓那些想挑起民眾願望的人,不敢再做這樣的事情。希特勒是如何挑起德國人的願望和知欲的,他說:「我們雅利安人,是最優秀的民族,我們要在全世界,把這種優秀的民族,要在全世界擴展起來。」他激發了的過人內心的一種民族的自豪感和群體認同感,挑起了他們的慾望。 在一些信仰的國度里,有人可以拿神的名義,挑起仇恨,不讓婦女上學,不讓男子與女子婚前見面談戀愛。這些違背自然之道和人性的行為,在被「知見欲」遮擋的民眾眼裡,變成了美德,他們自動地遵守,並監督他人遵守,用扭曲的「社會道德」,代替天然道德。 所以,作者在文中,通過講解天然道德,來打壓扭曲人們認知的「社會道德」,並告訴世人,在一個正常的社會裡,民眾是不需要學習榜樣的,因為他們會自己選擇學習榜樣。美國建國三百年,沒有推崇過任何一個官員帶病工作,也沒有宣揚某個官員為了工作,捨棄了自身健康。
因為他們認為,一個人帶病工作,無法保證工作質量,是對服務對象的不公,另外,帶病堅持工作,是違背人性和自然之理的,是對人生命健康的不尊重。因此,推崇這樣的榜樣,只會被人們質疑和唾棄。 如果整個社會的社會道德標準,明顯違背人性時,它只是一種偽善的存在。
第四章:象帝為先 本義: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 淵呵!似萬物之宗。銼其兌,和其光,解其紛,同其塵。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通述: 自然之道,就如同水流一樣沖刷滌盪萬物,我們受其影響,無法用我們的接觸到的認知去填滿它,因此,我們無法窮盡和掌握所有的自然之道。而社會道德,就如水淵一樣,雖然它位於水之下,水是它的源頭,但人們會忽略水的來源,而把水淵當成萬物的宗主。社會道德雖處於自然之道之下,但每個人每天接觸到更多的,則是社會道德,所以看上去,彷彿這些社會道德才是萬物的根本,彷彿萬物都是在遵循這些社會道德運行一樣。 但這部分遮擋了自然道德的社會道德,會在思想的碰撞中失去它的銳氣,會在各種思想的中和下失去它的顯要光芒,當我們一層層地去掉紛雜的表面現象,會發現,他們並不是萬物的宗主,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只是像塵土一樣,蒙蔽了人們對自然之道的認知。
但自然之道雖然像水一樣沖刷滌盪一切,可它又像水一樣,清澈透亮,彷彿不存在一樣,我們很難分清自然之道和社會道德誰在遵從誰,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放棄一切知見欲,以各種自然和社會的呈現的象為基礎,去歸納總結。 圖引: 作者在講完自然道德和社會道德之後,開始講二者的關係事和大家的認知障礙。 作者先提出自然之道在影響著一切事物,但人們卻無法用自己的認知掌握一切自然之道,也就是說,人可以無限度的接近更多的自然之道,但無法用自己的認知填滿和掌握一切自然之道。在這個基礎上,所有支持社會道德的學說思想、社會觀、價值觀等社會思想,都如同水淵一樣,雖然有自然之道的水流進去,注滿它,但這個水淵卻存裝不了所有的水。因此,所有的社會思想,都如水淵一樣,讓人們看上去彷彿是智慧的源頭,流到了世間。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會聽到各種社會思想,彷彿這些社會思想就是宇宙真理一樣,一切都圍繞著這些看上去偉大的思想在運轉,世間萬象,都在解釋著這些社會思想和價值觀的正確一樣。如果你整天都在接受某種特定的思想和價值觀,你就會覺得,它是萬物的宗主。這些,都阻擋了人們對真正影響世間萬物的自然之道的理解和認知。 因此,作者提出了如何消除那些阻礙人們認知自然之道的障礙的途徑,那就是,要讓各種不同的思想相互發聲和碰撞,這樣,各種社會思想中違背自然之道的部分,會在其他思想的碰撞中,失去原有的光輝與銳氣。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可以一層層地去掉紛雜的表象,發現其實很多社會思想,並非是高高在上的萬物宗主,而是像塵土一樣,蒙蔽了人們對自然之道的認知。
到最後,作者總結說,很多人會說,我們很難分清自然之道和社會道德誰在遵從誰,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放棄一切知見欲,什麼都不要信,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思想判定,如何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思想判斷?那就是以各種自然和社會的呈現的象為基礎,去歸納總結。 也就是,不會迷信任何權威或學說,而是通過生活中可感可知的那些現象為基礎,分析總結自然之道。 作者在這裡,其實在對人們進行思想的啟蒙,洗腦教育和啟蒙教育的區別在於,洗腦教育,經過教育學習,大家都只有一種思想,都成了一種類似的人,而啟蒙教育,是經過教育後,每個人都有自己判定分析能力,大家成了不同的人。 釋義: 道:自然之道 沖,沖刷滌盪,這裡指對萬事萬物的影響 弗盈:不滿,沒有被填滿,這裡指人們無法掌握所有的自然之道。
淵:像水淵一樣 宗:源頭,宗主,統領。 挫:碰撞消磨 兌:銳氣,指氣勢。 和:中和,指相互借鑒學習和補充 光:光芒 解:消解消除 紛:紛雜 同:如同,像 塵:塵土,塵埃 湛:清澈透亮,這裡指自然之道像水一樣不容易被發現和掌握 誰之子:誰是誰的從屬 象帝之先:把自然之象和眼前的各種現象,放在最為尊貴的位置,來判定事物。 作例: 西歐的中世紀,被喻為一個特別「黑暗的時代」,當時的基督教會是全民的精神支柱,它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以神本位思想來奴役人們,在《聖經》中啟示,告訴世人「人類存在的目的是在於榮耀上帝」。要求文學、藝術、哲學一切都得遵照《聖經》的教義進行創作。否則,宗教法庭就要對其進行制裁,嚴重者,可以判定死刑。
然而黑死病在歐洲的流行,使得人們在恐慌中,開始懷疑神學的絕對權威。最後,在文學、哲學、美術、音樂等諸多領域,人們開始重新思考人的價值,開始肯定人權,反對神權,屏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材,並開始歌頌世俗情慾,主張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和宗教觀,標榜以理性取代神啟。在繪畫和雕塑上,開始歌頌人體的美,主要人體的比例才是世界上最和諧的比例,暗中將神拉下了神壇。 這場運動,最終演變成了文藝復興。而這場運動,便是《道德經》第四章中所講內容的現實版 本來,中國式的文藝復興,應該在老子打了頭陣的春秋戰國興起之後,綿延至今。只可惜,自秦漢起,斷了血脈,罷了百家,獨尊儒術,一切都要以統治者推行的社會思想為綱要,來認知世界,讓世人覺得,儒家思想,才是萬物的宗主和源頭,雖然其要義漏洞百出,但人們總可以選擇性失明,或是創建新詞,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問答:1、如何準確界定生,長,收,藏?以及自然規律為何是生長收藏? ----------------------------- 一個事物,還沒有產生之前,你想看見它明顯的端倪,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在出現之前,還有一個「微」的過程,就是你看不見的過程,但是它已經在孕育之中,如果我們看到這個事物,那他已經處於「長」或者「收」的階段,所以老子認為,我們如何發現機會,如何活的更好,要順其勢,但是這個「勢」,要從「微」去察看。 《道德經》裡面,道,最重要的是易,是變化,你要抓住變化,第一,天道,第二,地脈,第三,人道,這三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發生變化,都意味著新的機會產生。 每個人都具有發現微的能力,但是很多人沒有那麼堅定的內心,我們錯過的很多機會,就是因為當時沒下決心,所以一個人,第一,他要有敏銳的思想,或者看了,他能發現這個微,否則你只能在長的階段進入了;第二個,你還需要有自己的決斷心,第三個,你還要有一些決策的參考依據。 怎麼才能發現這個微?就在《道德經》的後面那幾個字,叫「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個勤其實是盡的意思,這件東西有沒有後勁,要看它是不是有綿綿不斷的後續的東西在介入,支撐它。 所以綿綿若存,就是有持續不斷的東西在運作, 綿綿若存的參考標準有三個層面,看這個事物有多少的地方符合社會需求,有多少的地方,屬於符合人性需求,有多少的地方,符合這種技術的需求,如果技術上沒有問題了,社會規則上又是大力倡導的,又在人性上,屬於大家樂於接受的,那麼這樣的東西,只要你發現,它就是很有潛質的。2、老師好,我有兩個問題,還請您指點一二啊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生屬性(優點特長),但是都被埋沒了,怎麼去找回這些與生俱 來的屬性(能力)呢? 2.對於沒有太高學歷的人來說,怎麼樣尋找自己人生的目標,工作事業目標 ----------------------------- 世間有有八種基本頻率,它們在天為象,在地為形。同時又受五種能量狀態的影響,會產生五種不同的屬性。 也就是一個人同時具有五行屬性和八卦屬性,這些屬性相互作用,形成了他在體質和精神方面的特質。 當這種特質與外界發生關係時,因為天生的這些特質具有五行和八卦屬性,而任何一種工作、學習、技能或行業,也都有他的五行和八卦屬性,但這些屬性相合時,因為同頻共震原理,會激發這個人巨大的靈感、創造力和熱情,從而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 ,我們將這種表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優勢,稱為天賦。 因為每個人都有五行和八卦屬性,因此,無論這個人智力程度高低,他都會在某些領域表現出超常的領悟能力、創造力和熱情,成為我們看得見的天賦。 因此,每個人都在若干領域具有天賦。「看」出來是「伯樂」的事,3、老師,請問您2個問題: 1.《道德經》的產生有其歷史背景,很多針對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我們現在處於的時代與成書時的社會面貌有著很大的不同,哪些內容方面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 2.《道德經》在當下如何應用於日常修持?或如您曾講過的老子重持,釋迦重修,《道德經》中關於「修」的內容很少? ----------------------------- 老子生活的時代,有以下幾方面現象: 一是一百多個國家以周天子的名義相互爭鬥,每個人都打著非常正義的、強大的、美好的旗號,做著各種各樣的齷齪的事情。陳國被楚國反覆立廢,楚國宣揚的弱肉強食思想。(奠定老子「小國寡民」思想) 二是周朝後期開始強調「理」,秩序,即怎樣更好的統治、引導人們,最初的社會道德是符合人性的,但是當一個社會道德,被一部分,少部分人保護的時候,道德變成少部分人對大多數人的一種精神綁架,社會道德開始違背人性。【奠定《道德經》整體基調為打壓社會道德(扭曲的社會道德)】 《道德經》中, 6、第五章:修言行 掌握了那麼多的自然的知識也好,這些規律也好,那我們真的要是不斷的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越好嗎?不是的,重點不在於掌握更多的真理,而在於把一個真理掌握好之後,能把它派上用場,怎麼樣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調整自己的言行,知言易行,知道什麼東西該說什麼東西不該說。 (1)第二十二節:修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2)第二十三節:言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第二十四節: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4、黃老師,再問一個問題:),這個可能也是大多數人都想問的,如何正解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段話的意思? ----------------------------- 自然之道,是無善無惡的,就像老虎吃其他生物,這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法則,不能用人類的善惡去評價。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可以救人性命的聖人,他如果真以仁慈之心要救所有人的性命,結果會如何?所以這裡強調的是,一切要按道(規律)來辦事。5、南山空同老師,您在語文教育界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並取得很大成功,您出版的圖書也十分暢銷。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對文化沙龍產生興趣,並且取得了新的成功。 ----------------------------- 答:做語文教育,是我的老本行,已經有12年了的,我相信很多人,在一個行業,努力十年以上,會成為這個行業中的專家學者。我是一個在語文教育行業中從業較久的人。 我近兩年才開始在出語文教育界出版圖書,這幾本書在沒有任何廣告的情況下,長期佔據著同類圖書暢銷榜的第一名。大家看到這幾類圖書時,會發現每個榜上的第一名都是我。 這讓我在同行業中有一些知名度。 如果說這算成功的話,我想這並不代表我在這個行業中有多高水平,而是因為我喜歡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喜歡分享,很多人發現一樣好東西,比如說教學技巧、方法、知識等,他們會非常珍惜,如獲至寶,生怕別人學了去。他們不想寫書,不喜歡全部拿出來分享。我恰巧相反,我恨不得120%全都拿出來給別人看,讓別人知道我發現了什麼。別的學校是把自己的教材藏著掖著,我是選擇出版,讓更多人知道。 第二件事,喜歡簡單,我願意把很多複雜的東西,用盡量簡而全的方式表達出來,而很多人願意將他們複雜化,我是力求讓所有的人能看得懂看得明白。 這兩件事,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養成了喜歡用簡明的語言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分享給更多人的願望。同時,因為語文教學的原因,我所關注的很多知識,大多於傳統文化有關,這些內容越積越多,我希望除了語文課堂之外,有更大的課堂,能將這些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於是就有了三羌文化沙龍,而來分享這些知識的人,也不限於我自身。 三羌文化沙龍到現在該舉行第11期了,絕大多數人是期期不落,甚至很多人每次是從千里之外參加文化沙龍。北京的沙龍是在教室里舉辦的,北京工業大學的胡深教授是我們沙龍的常客,他說在這裡,可以找到大學時代的感覺,同學們一起聽課、學習、交流。而事實上,我們的沙龍確實像大學的專題講座。而來參加講座的人,大多數都是非常謙遜的人,雖然他們在各行各業都已做得十分出色,但都會抱著空杯的心態,來參加文化沙龍。 除此之外,我想他們來聽沙龍,更重要的是可以聽到很多簡單、獨到而本源的東西,因此,我們的很多講座,雖然大家只事先知道講座的主題,並不知道具體會講得如何(因為是第一次講的新主題),但大家根據以往的經驗,會知道肯定有所獲,便積極地邀請朋友前來。 半月前我們在深圳的「南山空同講《道德經》「,提前報名人數是50人,但真正到第二天,現場報名人數接近80人,很多人是邀請朋友和同事一起來的。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信任,三羌文化沙龍會越做越好,我相信,下期我們再去深圳做《道德經》的講座,來參加學習的人數不會低於100人。人數的增加,代表著我們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分享給了更多的人,而且幫助了更多人。6、請問老師對《弟子規》和《三十六計》是怎麼看的呢? ----------------------------- 我寫過一篇文章,叫《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之三十六計》可以搜索查看,如果你特喜歡這兩本書,死忠的那種,建議不要看我寫的那篇文章,上火。7、從甲骨文的字形看,德強調的是一種行動,一種順應道的行為,道強調的是一種包容,四通八達,用南山空同老師的話說就是不與萬物相害 ----------------------------- 我只知道,道,指一切規律,德,指順應規律做事的行為。8、南山空同老師,您近期在文化沙龍中,安排的課程是《道德經》講解,您認為《道德經》能給網友和聽眾帶來怎樣的奧秘? ----------------------------- 《道德經》的第一期,我已在北京、青島、上海、深圳,這四個地方做了一天的講解,我們還會在安排第二期。 任何人說話,都有一個說話的背景,這個背景有三個方面,一是歷史背景,二是社會背景、三是個人背景,如果脫離了這三樣東西,你對這個人話語的理解,就會出現很大偏差。 如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有關這一章,很多人認為老耳是喜歡什麼樣的生活?答案可能是他喜歡非常封閉的生活,小國寡民,就是既使是一個國家可以很小,民眾也可以很少,既使是我們有先進的東西,我們也不要用它。我們既使大家都貪生怕死,大家都重視死亡,然後大家都不願意遷徙,大家都願意在這待著,即使有先進的船隻,我們也不到外面去。讓大家過著結繩記事般的生活,大家吃好、喝好、穿好。哪怕另外一個國家能看得見,我們都不跟他交往,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大家都覺得他是主張,回到過去建立一個封閉的「大同社會」。 其實不是的。 想了解「小國寡民」的真正思想,如果你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才會真正清楚,這些事,雖仍有記載,卻鮮見於各種資料,因此,很難被人知曉。 這裡的「小國寡民」,其實指的是當時的陳國,而與他相對應的,是另一個「大國」——楚國。 陳國在周襄王的時候被楚國滅了,後來楚國覺得陳國國君好可憐,怎麼說滅了就被滅了,把它扶起來吧,又把陳國立起來了。陳國國君當上以後又很開心,很猖狂。楚國一看,我把你立起來,你還這麼猖狂又把它給滅了。就這樣,陳國被立被滅兩次,生活在這兒的人,一會兒是楚國人,一會兒是陳國人。 這兩次滅國事件,老耳本人是親歷者。因此,後世有人說他是陳國人,有人說他是楚國人,爭得不可開交,其實都對。因為他們被楚國反覆扶滅。 陳國被楚國反覆立廢,陳人很不甘心,楚國便講:一個國家強大才不會受欺負,陳人變成楚人,能生活的更好,享受更多的便利,老子對這段經歷,非常刻骨銘心,因此衍生才《道德經》第八十章的思想: 對於後來發生的大量大國吞併小國的事實,老耳本人持反對態度,他認為,國家的大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民眾能否過上樂而朴的生活,而這一切,針對的是楚國的言論。放到今天來講,就是說,社會也好,經濟也好, 國家也好,家庭也好,不是發展越快越好,而是要人民過上更加安逸自在的,樂而朴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我們生活的幸福快樂,即使其他國家再先進,我們都不想去。 放到現在,就像一個家庭一樣,一個家庭也不是賺更多的錢越好,而是要你賺錢時,還有時間去品嘗食物的味道、家的溫馨安寧(甘其食-----安其居),你要有時間去品嘗這些東西。 如若不是這樣,你一天就算賺三萬,買十萬塊錢一你斤的茶葉,卻自己沒時間品嘗。你無法享受生活,那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說他認為,社會也好,經濟也好,國家也好,家庭也好,不是發展越快越好,而是要人民過上更加安逸自在的,樂而朴的生活才好,而不是社會發展越快越好。 他講「民重死而不遠徙,鄰國想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他這是一個誇張的說法,不代表他真的主張大家不相往來,而是說,如果大家每個人都過上非常自在、安寧、樂而朴的生活. 這是針對當時楚國的宣傳說的,楚國一直強調如果依附了楚國,國土面積將會更大,而且還會成為霸主國的一員。 而老耳認為,國家哪怕小一點,只要大家過上自在生活,哪怕鄰國就在對面,我們都不想去。不想去的原因是而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很自在美好了。你就不要再拿更大的國家,更先進的什麼什麼東西,來引誘我了,我們重要的是過上樂而朴的生活。 就像今天咱們說的,有幾個國家是非常小的,挪威,瑞士,他們沒有很強大的軍隊,也沒有特別先進的科技,但是你讓一個挪威人,要遷移到別的國家去,真還不見得他願意。 因為他過的生活已經非常的自在了,所以說這加老子所倡導的樂而朴的生活,這篇文章在講的是,人們不要被慾望,不要被這些大國,不要被這些東西所挑動,而是要明白,自己真正要想過的生活,是什麼,哪怕我們國家小一點,他認為,每個人過上這種自在的生活,才很重要。所以這一章的核心在於「安而樂朴」,而不在於「小國寡民」。 因此,我或許是知道當時歷史事件和背景相對多的人,也許有助於大家看到更真實地了解《道德經》到底講了什麼。9、老師我想請問一下,生長收藏中,在長的過程,我們需要去努力去爭取,但是「爭」字給我們的概念給我們的感覺當然不是清風明月,請問這個「爭」與我們平時所說的「爭」有什麼不一樣嗎? ----------------------------- 很多人認為在講「不爭」,其實其重點不在「不爭」,而在於「容納」。 一個人,一個企業,在已經強大的階段,要學會包容。一是在人與人交往中,激發更多人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表現自己有多強;二是向競爭對手學習,甚至是跟競爭對手合作,以達到雙贏。 爭,是屬於「生」和「長」的階段,到收的階段,如果還在爭,反而是自耗。 這叫夫唯不爭,故無憂。「不爭」是「納萬物」,而不是「不競爭」 我們生長的階段,在任何事物的發展階段,千萬不要談我們不爭,我們說的表面的那個不爭,是指你的方式方法是公平的、是正義的,是我不違背他人的正當利益的,是講的適可而止。所以說沒有名的階段,想方設法追求名利,而且名能帶來利益。真正的是當一個人有了名利之後,淡薄名利,不被名利所累,這跟生長收藏裡面收和功成身退的藏,是一樣的適可而止。10、老師,目前道德經有諸多版本,有帛書版,王弼版,等等,在文字上會有很多不同。請問老師對這個問題如何看待。我們在版本選擇上需要注意嗎?謝謝。 ----------------------------- 孔子去見老聃時,《老子》(道德經)一書,已經被周王室所收藏了,那麼,老聃為什麼還要說「聖人述而不作」這樣的話? 因為,《道德經》思想出於老耳,但真正動筆的,卻另有其人。 老耳與尹喜一起的十幾年,尹喜向老子討教了很多關於社會時局的問題,老耳都做了回答,尹喜非常尊敬老子,在回到樓觀台後,因感念這些思想的珍貴,便將老子的話按照一定邏輯整理了出來,為防止在戰亂年代丟失,便雕刻在樓觀台的山上,這便是第一版的《老子》,山崖石刻版。 尹喜本人好修仙,他將官位傳與兒子之後,在武當山修行時整理了第二個版本,而後交給老聃,儲存在周王宮裡,被稱為周王宮版。 尹喜回到楚國之後,又對《老子》(道德經)進行了完善的整理,而後在楚墓中發現,稱楚墓版。 很多人糾結在不同版本之中,其實並無意義,只是表述上有所差異,但本質上相同,不影響理解。11、請問老師,孔子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道(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所以不用去謀它?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有何異同呢? ----------------------------- 《道德經》思想基礎 老子的祖上,負責給皇上講解歷代先王的原型,和他們的價值觀,而當時的價值觀是周公的價值觀,後來被延伸到儒家思想。 周公的核心思想是四個字,也就是儒家思想的真正的方針,「敬德保民」,尊敬規律去辦事就是盡德。它推崇自然規律,推崇人性關係,推崇社會關係,保民就是「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即民心所向,符合人性的事情,都應當遵從,但是在周朝後期,已經扭曲了周公的思想,老子作為這個精神的真正的傳遞者,在整個《道德經》裡面,重新宣揚天道和人道,打壓社會道德,所以《道德經》,其實對周公思想的再一次的更具像化的闡述,跟周公的思想一脈相承,老子的思想,對周公的思想,進行了非常具體化、實用化的一個發展。 道德經中的道,泛指一切規律。 第一,自然規律,也叫天道,比如說零度以下,水容易結冰,零度以上,冰容易化水,人餓了,就想吃東西,這是自然規律。 第二,是指社會規律,可稱地脈,是整個社會運行和發展的規律,是在一定的區域內,一種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標準,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些準則。 第三,人性規律,或稱人倫,比如說,人道主義思想。 老子講的規律是分三個方面的,但是,在整個《道德經》裡面,他要打壓的是社會道德,因為當時社會道德太甚了。德是按照規律去辦事,簡單一句話,道德兩個字就是不違背自然、人性和社會規律的前提下做事。 《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節,可分上篇和下篇,前三十七章為上篇,講道,後四十四章為下篇,講德,各有側重,逐步遞進,有展有收。 「執微者,必失其著」,咬文嚼字,永遠看不到《道德經》大的思想。12、《道德經》概述 (一)上篇:道經 1、導引 (1)第一節:名與實 道可道,非常(恆)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恆)道」 這句話是說,規律是可以被認知的,但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想認識這些規律,就要以變化的心態去感受。 「名可名,非常(恆)名」 就是說,一個名詞,它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停的發生變化。 比如說傳統文化,漢唐以後,我們會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儒家思想,是仁義禮智信,是中庸之道,但是如果你把目光往前推幾百年,推到春秋戰國時期,你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是皇帝內經,是諸子百家,是陰陽五行,如果再往前推,推到周朝之前,你會發現,是八卦,是《易經》,再往前推,是咱們講的天人合一。 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這個名詞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糾結於名詞本身,你永遠都無法掌握,內在的實質的東西,所以要拋開名詞,去看本質。名詞是方便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規律而產生的,我們只有去掉那些表面的名,才能看到裡面真正的東西。 第一節其實就講了兩件事情,第一,所有規律都會發生變化,第二,正因為它發生變化,不能局於表面現象和名詞,去認識世界,而是要拋除名詞之後,看裡面的真正的東西。 (2)第二節:天然道德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重點講天然道德,「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重點在不言之教,什麼叫不言之教。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人性,人性的本身是向上和高尚的。 天然道德就是,你自然會順意這些規律去辦事,老子在這講的,天然道德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它跟人性是相匹配的,如果無限度的拔高社會道德,反而導致道德淪喪。 所以,按規律辦事,不要違背人性,不要把覺得違背人性的事情,當成一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事情去推廣。 行不言之教 老子針對當時的社會情況而提出這個思想,所有的道德只對有道德訴求的人有效,因為道德訴求是內在訴求,我們只能要求自己,而不能要求別人,每個人內心都有追求美好東西的天然訴求,其高度完全超出我們想像,很多見義勇為的人都是社會的底層人,沒有文化的老太太、保安、快遞,所以人的天然道德並不低,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善的需求,可是為什麼很多人沒有去做這件事?因為如果整個社會的社會道德違背人性,這個人受到的教育越多,就會越自私,因為天然道德被社會道德壓制,我們樹立了很高的道德典範,可是人們的道德水平不會因為這個典範而有所提升,一個人被架設在道德高位,更多的是逢場作秀,當很多人發現自已永遠達不到那個道德標尺,乾脆便自我放棄,中國長期以來的社會道德,一是一幫人站在這裡指揮別人應該怎麼做,二是無限度的拔高。 所以,一個社會最正常的道德是天然道德,是不需要被教育的。符合天然道德的東西才能長久。 天然道德就是如果大家都在排隊,我們走過去都不好意思不排隊。 (3)第三節:社會道德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樹立榜樣可以叫尚賢,過度推崇榜樣的只有兩類人,一種就是傻子,愚民的結果就是,我重點不讓你做什麼,而是按我的規律去辦事,我這樣,社會更好統治,第二個就是騙子,這個人就是為了迎合這個東西,就為了得到他想要的名義或者東西,所以他會去做這件事情,他明知道這件事情違背人性的,或者明知道自己不行,也得做。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然後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就是進入養豬模式,就是讓他們吃好,玩好,喝好就行了,不要給他們更多智慧,讓他們達到無知無欲狀態。 老子說這句話,其實他是用了古代的一種表達方式,古代三個字不好表達的,他會用四個字,比如說無知無欲的意思,其實就是無知欲,無思無想,其實就是無思想,無依無靠,其實就是無依靠。所以他說的無知無欲,不是沒有知識,沒有慾望。 什麼叫知欲,就是為了得到滿足某個願望,而去尋求實現這個願望的各種的途徑,也就咱們說的心機和心計。 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多國外的人,是很笨的,他跟你打交道,說話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然後你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笨呢,這種笨,其實咱們說的沒有心機的一種表現,就是他只知道一件事情,最通常的一種辦法,他不會想到還有什麼捷徑。 中國人的心思,幾千年都放在知欲上了。所以老子倡導的是無知欲,就是回到一種,樸素的、正常的,按正常式來辦事情的階段,不要鼓勵,挑起大家更高的慾望,並為這個慾望費盡心機。 所以說老子所倡導的東西,反而是今天歐洲人做的比較好的東西,中國人」舉孝廉「,平時不孝順,想得到推薦,他就怎麼做呢,第一,假象,做假象,第二作弊,就跟當地的評孝廉的,各種心機全都用上了,他的重心已經不放在怎麼孝順父母上,而是怎麼能舉上孝廉,這就是把大家的知欲給調動起來了,而他講的是要大家無知欲,就是正常做事情。 老子思想,就是讓大家恢復到最初的無知無欲狀態,無知欲之後,你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而不是別人告訴你你想要什麼,如果考舉人,考進士,是因為我發自內心的,而不是你從剛出生的時候,你爸媽,你身邊的所有的人就告訴你,你的最佳路線,考舉人,考進士。 在中國,我們一直推崇一個什麼呢,推崇一個思想叫成功,要麼名,要麼滅。但在國外很多時候,推崇的一種思想叫幸福,他認為幸福比成功重要,因為一個幸福的人,往往在某個方面,或者某幾個方面,都是成功的,但一個成功的人,往往不一定幸福,因為你苦大仇深,獲得了名和利,你對所有的懷疑都是慘淡的。 在中國我們很鄙視一類人,什麼人,乞丐,特別是身體立壯的人,把腳一蜷,然後伸手乞討,我們覺得這個乞丐是不成功的,但是你沒想過,那個乞丐有可能是一種幸福模式呢,有個人特別懶,他什麼都不想做,所以他乞討,很放鬆,很幸福的乞討。 什麼叫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讓那些想挑起民眾願望的人,不敢再做這樣的事情。席勒特是如何挑起德國人的願望和知欲的,他說:「我們雅利安人,是最優秀的民族,我們要在全世界,把這種優秀的民族,要在全世界擴展起來。」他激發了的過人內心的一種民族的自豪感和群體認同感,挑起了他們的慾望。 (4)第四節:自然道德和社會道德的關係: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什麼是社會道德,什麼是人性的道德,什麼是自然道德,往往是分不清楚的,當社會道德和自然道德緊密結合,社會規則符合人性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人性化,所有的規定都是人性化的,是為每一個人服務的,這個時候,人性、自然道德和社會道德,才能達到完美的結合。 (5)第五節: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人性是有善惡的,不是要完全的把人性激到一個無可附加的地步,而是人性、自然道德和社會道德,達到一個平衡,而這個平衡是可以無限度的接近的,而不是絕對的平衡。如果你要處處講公平、自由、正義,這個事情就沒有了,它只能是相對的,和無限度的靠近。 一個事件,只涉及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怎麼做都是對的,但是如果這個事情,有兩個人之後,你就要開始顧及第二個人的感受,顧及第二個人的規則,所以說,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兩個人的行為方式,叫社會規則,但是,這種顧及也好,都是有度的。 在西方社會,認為政府的權利太大,因為它已經大到一定程度,所以它才會做一個限制,這就說明什麼,他在中間,但是政府權利太小的時候,他又適當的給它放一放,他永遠就在一增一減中,去追求平衡,但是我們可以無限度追求平衡,永遠沒有到達絕對平衡那一天。 總結: 第一,要認識規律。第二,按規律去辦事,但是我們就算怎麼辦事,都只能無限度的接近規律,而無法到達。一讀《道德經》 中國人把老子叫老子,西方人把上帝叫老子,中國的老子出了一本書——《道德經》,西方的老子出了一本書——《聖經》,《三字經》里講「養不教,父子過,教不學,師之惰」可見老子兼有父親和老師的雙重角色,這個角色,自古及今做的最好的也就是這兩個人和這兩本書。 《聖經》里講了兩個字——「信」和 「愛」,信是進入天國的唯一法門,除此以外,別無他路,如何才能做到信,那就要真誠的、全身心的去愛,愛上帝、愛世間所有的人,愛的結果就是成就信,信的結果就是永生。《道德經》里講了三件事,一是物質的本源,物質的本源就是能量,能量看不見、聽不進、摸不著,但確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二是自然的規律,「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世間萬物是千變萬化的,但是萬物的自然規律是不變的,人只能去了解規律、遵守規律,然後才能做到天人合一,由此延伸出《道德經》里講的第三件事——從自然規律推理出的社會法則,也就是老子強調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社會法則就是自然規律在人世間的顯現。 從以上三個方面,老子又得出了三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一是全局觀,老子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所有事物都有其相對立的兩個方面,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從正方兩方面去觀察、去了解、去處理,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二是發展觀,老子提出柔能克剛、弱能勝強,柔、弱是事物產生的初始階段,它的發展趨勢必然是由柔變剛、由弱變強。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從自然界中最柔最弱的水的現象觀察到:滴水可以穿石、洪水可以毀物,凡事都有一個發展壯大的過程,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三是忘我觀,老子從天地的無我,得出了人也應該忘我、無私,只有這樣,人才能夠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道德經》第七章寫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其次第十章與第五十章兩次說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萬物為天地所生,但天地從未萬物把視為己有、為所欲為,而是任其自由發育、自由成長、自由成熟、自有結果。 讀罷《道德經》,再看老子,一個慈祥和藹的老父親的形象便鮮活於世人面前,他循循善誘、不厭其煩、無微不至、苦口婆心,把自己對物質、對自然、對社會的心得和感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我們,最後還送給我們所有人三件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同時他又旗幟鮮明地指出「非以其無私耶,故一讀《道德經》 讀罷《道德經》,再看老子,一個慈祥和藹的老父親的形象便鮮活於世人面前,他循循善誘、不厭其煩、無微不至、苦口婆心,把自己對物質、對自然、對社會的心得和感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我們,最後還送給我們所有人三件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同時他又旗幟鮮明地指出「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捨生忘死、以天下為己任,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也才能真正的屹立於天地之間,做一個大寫的人,我愛《道德經》,我更愛老子。推薦閱讀:
※【名品賞析】趙孟頫小楷 《道德經》(二)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十七章)
※道德經丁口論 第四十三章之一 至柔馳至堅 無有入無間。
※道德經淺講【1.0+2.0合訂本】txt【B】。
※熊春錦先生講《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