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伯樂大比拼,「三顧茅廬」墊底,秦始皇曾祖父最牛!
本文由頭條號:咋呼,原創。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在中學時候,我們都學過這篇韓愈寫的《馬說》,千里馬和伯樂也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
說起千里馬與伯樂,我們熟悉的很多,比如蕭何月下追韓信,姜子牙遇文王等,今天我們就進行一個大比拼,看看哪個更有趣?
1、呂公識劉邦
劉邦我們都知道,西漢的創建者,說起劉邦,很多人印象就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成功典範。
要說,劉邦的伯樂,很多人會首先想起蕭何,當時劉邦就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亭長,天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快四十歲了還沒有對象,天天和村裡寡婦玩曖昧,讓家裡老爹養著。在外人看來,劉邦的人生就此碌碌無為了,是蕭何促使劉邦「造反」,並成功控制了沛縣。
但其實在此之前,要說慧眼識珠,當屬呂公。當時劉邦就是個混混,而呂家是貴族,地位懸殊不說,更何況劉邦還是靠家裡人養著。這在鄉里都是被嘲笑的對象,誰知道呂公見劉邦一面就覺得此人不凡,不僅在日後出財助劉邦「鬧革命」,還把女兒許配給了這個四十來歲的「單身漢」。呂雉這個政治頭腦非同一般的女子,在輔佐夫君的道路上也沒少出力。
後來,劉邦的成就大家都清楚,在劉邦最低谷的時候,呂公這種賠錢賠女兒的投資,不得不說是真伯樂。
2、歐陽修提攜「三蘇」
說起唐宋八大家,半數以上都得到過歐陽修的賞識,提攜,推薦。
最有名的莫過於提攜蘇洵、蘇軾、蘇轍父子,要說「三蘇」能有如日中天的名氣,一定得益於歐陽修這個伯樂。
蘇洵當初科考的時候,年年落榜,四十來歲都還沒有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記載,宋仁宗嘉祐元年,48歲的蘇洵攜蘇軾、蘇轍兄弟,以文章為「敲門磚」,拜訪了益州知州張方平,希望得到這位文壇宿將的舉薦。張方平謙虛地說,文章方面,我人微言輕,此事非歐陽修莫屬。張方平寫了一封推薦信,讓蘇氏父子去京城拜訪翰林學士歐陽修。其實,在政治上,歐陽修與張方平曾因主張不同而交怨,但當歐陽修讀了蘇洵的文章後,不但沒有因為他是政敵的推薦而稍有怠慢,反而擊節道:「後來文章當在此!」立即向宋仁宗上《薦布衣蘇洵狀》,在皇帝和士大夫間極力推譽,蘇洵從此名動京師。
後來,蘇軾、蘇轍兄弟也是憑藉文章,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
3、秦昭王五拜范雎
范雎本是魏國人,他出身貧窮,為了生計和抱負來到魏國大夫須賈門中做門客,後來因為出使齊國搶了須賈的風頭,被須賈扣上了通敵賣國的罪名,魏王便將他處死了。范雎忍辱負重,想出了假死的辦法逃過一劫,後逃到秦國。
范雎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三無青年,無背景、無錢財、無官職。想要在秦國出人頭地難度可想而知,於是他就給秦昭王寫了一封信,全面分析秦國當時現狀,利弊分析,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秦昭王一看是大為高興,連忙派人去請范雎。
范雎在魏國時跌過大跟頭,知道伴君如伴虎,要試探試探秦昭王是不是真心實意的用他,所以拒絕來者邀請,選擇不進宮。
沒想到秦昭王禮賢下士,親自到范雎住處拜見,一見到范雎就是一拜,說先生當真是大智慧,不知可否把你的治國之良計給予我。范雎支支吾吾不說話,秦昭王又是一拜,情真意切地說自己求賢心切,范雎只是聊一些不痛不癢的話;秦昭王不愧是都雄心,大氣度的國君,又是一拜,表明自己的真心;俗話說有一有二沒有三,范雎此時已經相信秦昭王的真心,也就不端著架子,開始和秦昭王聊當時的天下形勢,秦昭王聽後大喜,暗嘆當真是個人才,又是一拜希望范雎能輔佐他一統天下,之後兩人詳談甚歡。秦昭王請范雎直接進宮入朝當官,范雎推推拖拖猶豫不定,秦昭王第五拜范雎,直接讓范雎吃了個定心丸。
之後,范雎官至秦國丞相,深受重用。這比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還要真誠,想必與秦昭王,劉備完全是弱爆了。
歷史上千里馬和伯樂的故事還有很多,說出你知道的故事吧。
推薦閱讀:
※晉江文學城文學城的發展史是什麼?
※淺談楚國歷史(八)——楚殤
※細數那些改變了中國大歷史的小人物【藤枝投稿】
※曾國藩如何看待「精明與笨拙」
※民主和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