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種樹母親獲澎湃和阿里2萬獎勵:沙漠種的樹是我的孩子
原標題: 上海種樹母親獲澎湃和阿里2萬獎勵:沙漠種的樹都是我的孩子
圖片說明:易媽媽手捧愛子遺像在種下第一棵樹的地方。
「兒子不在了,我看這些樹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3月15日,上海賣房到內蒙古沙漠種樹的母親易解放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說,自己已經67歲了,希望有年輕人能來接手這份公益事業。
此前在3月14日,澎湃新聞刊發《上海一母親賣房完成兒子遺願,內蒙古沙漠12年種樹兩百萬棵》,講述易解放為完成兒子的遺願,從2004年起變賣房產,帶頭在內蒙古沙漠種下了200多萬棵樹的故事。3月15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第133期正能量故事評選中,易解放獲評特等獎,得到阿里公益提供的20000元獎金。
往日的黃沙地已被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遮蔽04年植樹基地的樹高已超過10米。
上世紀末,易解放全家作為旅日華僑,過著平靜的生活,2000年5月,她的獨子楊睿哲因車禍在日本上學途中去世。在以淚洗面後,易解放想起兒子生前曾說過,大學畢業要回中國為沙漠種樹,她和丈夫回到了祖國,以用兒子生命換來的「生命保險金和事故賠償金」作為啟動資金,成立名為「綠色生命」的公益性組織,甚至賣掉了自己的兩套房產。從2004年開始,易解放帶頭在內蒙古的沙漠里種下了200多萬棵樹,遍布在科爾沁沙漠和阿拉善沙漠。
3月15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決定聯合澎湃新聞,獎勵易解放夫婦2萬元正能量獎金。在頒獎詞中,阿里公益表示:「曾經痛失愛子的他們,將悲傷轉化成力量,正竭盡所能創造著生命的奇蹟。那挺立在黃沙中的,不只是連綴成片的樹林,更是一對平凡夫婦對兒子和這個美麗世界,綿綿不盡的愛。」
易媽媽07年在生態林前留影。
"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肅然起敬!易解放夫婦將自己的愛心,全部傾注於植樹造林,改造沙漠的行動中。面對困難,他們一直堅持,並帶動著更多的人參與到植樹造林的公益行動中來。在他們心裡,也許那200萬棵鬱鬱蔥蔥的樹木,更像是他們精心呵護的200萬個孩子。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聯合澎湃新聞,向這對了不起的夫婦,奉上20000元正能量獎金。希望這筆獎金,能助他們的「綠色夢想」一臂之力。」
這幾天,隨著媒體的又一次報道,易解放比以前更忙,手機鈴聲不斷,微信上的未讀記錄有6000多條。這些來尋找的人中,有媒體記者,有想要捐資公益活動的企業,也有想親自參與植樹造林的志願者。
3月15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將獲獎證書送到了易解放手中。除了表達感謝,易媽媽也表示,這20000元獎金將會變成沙漠中的2000棵樹,「我自己的錢都拿來種樹了,得的獎金怎麼能不做公益呢。」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公益聯合全國100多家媒體發起的公益活動,活動主要通過尋找正能量並獎勵正能量,達到傳播正能量的目的。同時,天天正能量還聯合媒體組織「江河衛士」「關愛志願者」「經典誦讀」等豐富多彩公益活動,讓社會公眾體會公益的樂趣,倡導快樂公益和人人公益。即日起,澎湃新聞將聯合阿里公益,去發現和獎勵更多的正能量,傳遞更多的溫暖與感動。
【對話易解放】
希望通過種樹,讓更多失獨家庭從痛苦裡走出來
易媽媽08年植的樹,曾經的黃沙地逐漸恢復了植被。
澎湃新聞:您當時是怎麼從失獨的陰影里走出來的?
易解放:這隻有經過的人才懂,只能靠自己堅強扛下來,沒人能分擔,撐過去就是一片新天地,撐不過就是死。前幾天我錄央視三套的節目,說起兒子,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媽媽怎麼這麼沒心沒肺,在電視里說到兒子怎麼也不掉眼淚,其實我老頭子在另一個分會場,看著看著就哭了。
就是現在,我在家裡和老頭子從來不談起兒子,一說起肯定會心痛。表面上像是忘掉了,其實怎麼可能忘得掉的。但是,我在人前從來不哭,真的有眼淚就在家裡流吧。
澎湃新聞:您有沒有想過用您的經歷去幫助其他失獨家庭?
易解放:是的,這幾年我正在這樣做,北京有個慈善基金會,創始人是我的朋友,參與的都是失獨家庭。以前,這些家庭給我打電話,我經常陪他們聊天聊天半夜,說到傷心處,他們哭,我也哭。後來,我帶著他們和我一起種樹,我記得在分享會上,有一對夫婦說,失獨以後,他們十年不出門,不跟社會接觸,而跟著我種樹是第一次走出來。
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失獨家庭從痛苦裡走出來,把消防的心態變為積極的心態。
種樹一年後乾枯的河道重流,旁邊的玉米也豐收了
09年易媽媽與樹木合影。
澎湃新聞:種樹是怎麼從兒子的心愿,變成了你自己的追求?
易解放:我最早到內蒙古去的時候,很多地方全是沙礫,幾乎看不到任何植被,我就知道兒子想來種樹的想法是對的。後來,有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大概2009年的時候,我們到科爾沁沙漠的一個地方,那裡原來是一條河道,我們去的時候,只剩下一點點小溪。雖然遠處還有一個水庫,可是水位也很低。結果是,我看到路邊,農民們在挖地里的玉米,不是已經結穗的玉米,因為地下水位下降後,玉米完全吸不到水,還沒結穗就枯死了。農民們一邊割乾枯的玉米,一邊默默地流著淚。
後來,我決定,下一批樹苗就種在這裡,結果過了一年,這裡的田地拍到的照片不僅有豐收的玉米,還收穫了西瓜呢,原來的河道也重新出現了,這是我覺得最開心的時候。
澎湃新聞: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是不是曾經面對很多艱辛和困難?
易解放:最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因為沒有多少人知道我。當時我在日本拿到的賠償金一共有3000萬日元,加上我自己20年的積蓄,全部投了進去。我在日本的時候,存了一點錢就回上海來買房子,所以後來困難的時候,我把我的兩套房子賣了,大的那套有170多平方。那時候,有一點捐款都是來自日本的企業。後來2005年的時候,上海的媒體知道了我,第一次幫我做了節目。2008年的時候,街道、社區進行世博禮儀培訓,我就主動申請當義務講師,這樣就讓更多的機構了解我正在做的事。2009年,我獲得好幾個獎項,像旅遊衛視和民生銀行提供的50萬人民幣的夢想獎金,福特環保獎20萬,還有中華環保獎,只要能有資金提供的活動我都盡量去參與。後來,2010年一年我們種了50萬棵樹。
這些年,我要感謝多方的幫助和支持,感謝很有給我捐款的企業、個人,自費去種樹的志願者,包括阿里公益基金,要向他們表示感謝。
我快70歲了,希望有年輕人來接手這份公益事業
曾經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當地農民種上了西瓜。
澎湃新聞:這些獎金和捐款是怎麼支配的?
易解放:我自己的錢都拿來種樹了,得的獎金怎麼能不做公益呢。包括大家的捐款,我也從來沒有用在自己身上。捐款在國內分別掛靠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內蒙古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我的辦公費用全部是用自己的積蓄來負擔。
我現在的工作室,是上海四川北路街道免費提供的場地,我有兩個工作人員,工資都不用我出,有兩個教育機構把他們的員工派駐在我這裡,工資、社保都還由原單位交。
澎湃新聞:您已經67歲了,你愛人已經70多了,您想過今後這項公益事業怎麼延續下去嗎?
易解放:我對這些自己種下的樹都很有感情,我兒子不在了,我看這些樹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現在手上的項目,大概還有兩三年可以做完。到時候我也70歲了,要看看我的身體情況。
我也想要好好休整一下,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更好。我也希望有年輕人能來接手這份公益事業,但能夠全心全意同意,又能起到領袖作用,這樣的人不容易找。
推薦閱讀:
※母親節的起源與發展[組圖]
※唐詩里的母親
※葉仲錄詩歌《母親》。獻給母親節
※母親持火鉗烙12歲親生女被拘15日(圖)
※忘憂情,寸草心——感恩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