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留馨大師論腹式逆呼吸
2010-12-17 15:23:13|分類: 明師論太極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作者:顧留鑫 陳式太極拳的拳勢呼吸採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氣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丹田氣上行聚於胃部,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擴張,加大肺活量。呼氣時小腹外突,膈肌下降,聚於胃部之內氣下沉至丹田,胃部與胸廓自然平復。由於腰腎的左旋右轉,因此,氣沉丹田與丹田內轉是結合的。
拳勢呼吸是指合、虛、蓄、收、化的動作為吸氣,開、實、發、放、打的動作為呼氣。是在意識指導下呼吸行氣與武術動作的協調,有著強健內臟器官功能以及增強抗擊能力與加強爆發力量的作用。因此,陳式太極拳家一般都練成「虎背熊腰」 「膀闊腰圓」的健壯體格。
在推手互喂、試驗發勁時,通常採用哼、哈、咳三種發聲。哼音是用螺旋勁向上打放,使對方騰空擲出。哈音是用螺旋勁向遠打,意欲將對方拍透牆壁。咳音是用螺旋勁向下打,意欲將對方打人地中。這種發勁試驗都是用短促的一吸一呼來完成的。 2.纏絲勁(弧形螺旋勁)的練法 纏絲勁(弧形螺旋勁)是太極拳的主要特點,它是在意識指導下內勁纏繞運動時,由意氣貫注而逐漸形成,並不斷提高其質量。纏綿曲折,大都在上、中、下(上肢、軀幹、下肢)三個橫向橢圓形弧形螺旋轉圈,兩個斜向(左手與右足,右手與左足)弧形螺旋轉圈和一吸一呼時繞任、督二脈的立體圈,以及無數小螺旋的交織纏繞,進退屈伸,形成為複雜而又和諧的圓形動作,這是太極拳練法特點的精華所在。內勁運轉的主要方法是內氣蓄于丹田,以意行氣,源動腰脊,旋腰轉脊,節節貫串地貫注於四梢(兩手兩足尖端)。上行為旋腕轉膀,形於手指;下行為旋踝轉腿,達於趾端。弧形螺旋式地纏繞絞轉,從而形成為一系列無限延長的複雜的空間螺旋運動。 纏絲勁有順纏、逆纏兩種。手的順纏是手外旋(掌心由內向外翻,順著時鐘方向),意氣貫注指尖,先拇指,依次至小指。手的逆纏是手內旋(掌心由外向內翻,逆著時鐘方向),意氣貫注指尖,先小指,依次至拇指。順纏、逆纏,始終「擁勁」(似柔非柔、似剛非剛的勁)不丟。洪均生同學有句雲「太極是棚勁,動作走螺旋」,概括地突出了太極拳練法上、技術上的特點。 腿的順纏(里往外上而向下斜纏),以膝頭向襠外旋轉。丹田勁由腰隙經大腿根裡邊向上而外,經環跳穴再往裡向下斜纏至足根(大鐘穴),分注足五趾肚。 腿的逆纏,以膝頭向襠內旋轉,內勁從五趾肚向上經原路線斜纏至腰隙歸丹田。 凡攻擊的動作,不論順纏或逆纏,為動、為分、為離心力。丹田勁運至四梢,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催足,呼氣、發勁(重心下沉,勁往前發),謂之「丹田勁走四梢」。 凡防禦的動作,不論順纏或逆纏,為靜、為合、為向心力。意氣從四梢回歸丹田,肩帶肘,肘帶手;胯帶膝,膝帶足,吸氣、蓄勁(氣聚胃部,蓄勢待發),謂之「四梢勁歸丹田」。 纏絲勁練法能使全身內外「一動無有不動」,於同一時間內、綜合性地完成神經、呼吸、循環、經絡、骨骼、肌肉、消化、泌尿等系統的鍛煉。一蓄一發,一吸一呼,通任、督,練帶、沖、內外兼練,以內壯為主,是整體性、內外統一性的體育運動方法,與分部位練習的其它體育運動方法作比較,在時間上較為節約,在鍛煉效果上較為優越於其它體育運動方法。從運動醫學角度來看,這種以意行氣的纏絲勁練法,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較為完善的適應性較為廣泛的體育運動方法。 太極拳纏絲勁的圓運動,不是直線的弧形動作組成,而是曲線弧形螺旋式的動作組成。在劃圓圈時意氣(內勁)的運轉,像螺旋式的纏繞伸縮,可以比喻為像地球在公轉時不斷地在自轉。因此,它是分陰分陽而又陰陽互轉的。如果圓形運動沒有螺旋式貫串其中,就等於月球環繞地球運行,只有公轉而無自轉,就不能陰陽互轉,這種圓形運動仍然是走的直線。直線的弧形動作在推手實踐中,證明它是容易犯頂勁之病(即「雙重之病未悟耳」),容易造成「引進落實」,為人所制。即使功夫較深,也只能做到「化而後打」,不可能像弧形螺旋動作那樣能達到「邊化邊打」「即化即打」「打即是化」「化即是打」的程度。
因為弧形螺旋的運動力學作用,能使對方直線來的勁力成為我方動作弧線上的切線。如果對方繼續加力,其勁力就會離開著力點而繼續前進,影響其自身的平衡和穩定,而不影響我的平衡和穩定。亦即在我為引進(弧形螺旋走化),在對方為落空(直線前進)。同時,我的弧形螺旋動作已避實就虛地越過對方防線而進逼或發勁,亦即在我為「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我處處在螺旋,在變動力點、方向、角度,才能「不丟不頂」,不犯雙重之病,取得「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技巧。 練太極拳,初期應架勢舒展寬大,年輕力壯者更應每勢胯與膝平,使下部功夫扎的深厚,纏絲勁轉圈的幅度也要寬大。中年以後,架勢可以稍高,轉圈也要逐漸收小,這是「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鍛煉步驟。老年期則應練高架勢,轉圈也愈練愈收小,「精鍛已極,極小亦圈」,而內勁的質量也達到更高階段。在練太極拳和推手的長期實踐中都能體會到凡功夫下得越深,身體各部的轉圈(位置移動)便越小越細密、越正確協調,推手時能達到「緊小脫化」的地7步。 纏絲勁的精練與內勁質量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但都是無限制的。內勁越是充沛沉重,越能顯出輕靈的作用,加強了「忽隱忽現」的作用,推手時能使對方不能適應,處處被動,失去平衡。 3.腰襠勁 腰襠勁是腰、胯聯合發出的勁。太極拳的四肢和軀幹的動作,以腰為軸心,即所謂「主宰於腰」。而腰的軸心是腰脊,腰脊「命門穴」(前對臍。所謂丹田,即在臍內和命門穴之處)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調節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體爆發力的來源。腰脊控制著腰的松沉直豎和左旋右轉,並使腰的旋轉幅度合乎生理上、技擊上的要求。練拳和推手都應時刻注意腰脊命門穴的樞紐作用。腰部的左旋右轉,須輕鬆靈活,用意識引導的行氣運勁由腰脊達於四梢。因此,古典太極拳論要求在練拳或推手時「刻刻留心在腰問」。腰力運用得當,既有助於保持全身平衡,也有助於內勁(行氣運勁)運轉的充足和集中。 儘管陳式太極拳四肢動作纏繞轉折,纏絲勁很顯明,但對腰部要求做到松沉直豎、微微旋轉,不使搖擺失中,不使旋轉幅度過大。以免手足運轉無定向、不靈敏。腰軸旋轉幅度過大,身體和四肢動作就失之太過,太過或不及,都不能發揮整體勁的作用,推手時也易於授人以隙。 襠,指的是會陰穴(兩便之間)部位。襠部兩胯根要鬆開撐圓,腰與胯的旋轉是一致的,如果兩胯根不鬆開,胯的旋轉就不靈活,腰旋轉的靈活性就會受影響。邁步時,實腿一側的胯根隨轉腰的方向先微旋內收而下沉,這一側的腰腎也微旋而落實;這一側的小腹也在「丹田內轉」「氣沉丹田」的內動下而覺得充實;這一側膝關節負擔量加大,腿肌也由松而緊,而達到實腿穩固有力,似乎不可搖撼。既加大了運動量,也使虛腿邁出極為輕靈善變。 動勢時襠要開,成勢時襠要合,襠不開則腰腿動作不靈活。動勢時虛腿邁出,兩膝蓋分向相反方向前挺,這是開襠,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襠不合則骨節松而力不聚。成勢時塌腰落胯,兩膝蓋微向內合,這是合襠,而兩胯根仍要鬆開撐圓,謂之「外合內開」。 成勢時,頂勁領好,腰勁塌下,兩膝微向內合,襠勁沉著合住,兩胯根撐開撐圓,脊柱節節松沉直豎,虛虛對準,骶骨有力,隨著呼氣而膈肌下降,吸氣時聚於胃部之內氣,隨呼氣而「氣沉丹田」,這時帶脈充實膨脹,自然形成重心下降,小腹充實,沖脈氣旺,臀部之力貫到足跟。手臂之內勁前發,腰脊命門穴似有後撐之意,兩腿則前腿弓、後足蹬,腿勁似植地生根。上下、前後、左右對拉勻稱,身法中正,支撐八面,周身團聚,勁力集中,姿勢沉著穩固。 逢發勁動作時,腰襠勁由松沉轉為淺弧形略微(外形上不易看出的略微)向前上方(或向左、右、後上方)而去,自然地催動勁力由脊背達於手臂淺弧形地略微向前上方(或向左、右、後上方)而去。這種腰襠勁略微向前上方(或向左、右、後上方)送去的練法,與兩臂的發勁動作是一致的,運用在推手上容易使對方失去平衡、腳跟浮動。
腰襠不松不活,內勁運轉時就會遲鈍,腰不塌下,襠不扣合,手臂就會顯得不是沉著松靜,而是飄浮無力。每一拳勢變著換勁,腰襠的變換、開合、虛實,關係到全身的靈動和重心、力點、角度雙換的迅速、正確,這是推手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我順人背」的關鍵。腰襠的沉著有力,關係到力量和耐力的發展,而力量大、耐力好又是推手時最後取得勝利的關鍵。步穩雖在雙足似釘入地,也要依靠腰襠的變換與堅實,才不致流於死硬。樁步無論怎樣穩固,如果不善於變換虛實,還是容易被牽動而失去平衡的。 4.抖勁 抖勁的基礎是纏絲勁和腰襠勁。抖勁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爆發力,其特點是快速、螺旋、氣足、力猛、勁長、動短、意遠。久綉推手,對纏絲勁、腰襠勁的體會也愈來愈深, 「粘連黏隨不丟頂,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技巧也愈練愈熟,逐漸發展出來一種突然的發勁動作---抖勁。 一個完善的發勁動作——抖勁,包括四個因素:一是落點的位置;二是發勁的速度;三是落點發勁的旋轉度;四是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度。一、二兩項為一般武術技擊方法所共有,而三、四兩項則為太極拳推手所特有。 抖勁既須在推手中實踐,也須抽出拳套中幾個單式來反覆練習。在推手中可先互「喂」,即一人被動地聽憑對方試驗抖勁,並告知其不足之處。這樣互「喂」可使進步較快。 抽出單式來反覆練習,可以充分發揮全身各部位的爆發力而無所顧忌。「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腳,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這是從前太極拳家總結的發勁經驗。 太極拳的抖勁練習,要求在內外兼練、增加身體的抗擊力之後才練習抖勁,先練能化也能受擊,然後再練習抖發。練拳和推手時的「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主要是練任脈、督脈。「塌腰落胯,氣向下沉,勁往前發」,主要是練帶脈、沖脈,內勁充沛,氣勢騰挪,皆由此練出,功愈深而技愈精。內外兼練,才能既增強身體的抗擊力,又加強了打擊的爆發力。 練習發勁,先注意動作的柔順、協調和正確,然後研究爆發力的集中、快速和強大。這是練勁先練順、練巧先練勁的鍛煉程序。單練時,為了增強抖勁的旋轉性、刻人性,發勁時須風聲呼呼,氣勢雄壯,才能練出功夫。否則, 「拳無功,一場空」。 前輩太極拳家散打發勁時,目光如電,變臉變色,冷笑險嬉,哼哈作聲,氣勢逼人。虎威比猛,鷹揚比捷。其技術特點為:以柔克剛,應用黏隨,出奇制勝,應用抖截。亦有以剛克剛者,則運勁似百鍊之鋼,無堅不摧。其手法:碰啄劈拿,分筋錯骨,點穴閉戶,按脈截脈。其運勁有:黏隨抖截,犯者立仆。其跌法有:手當足用,足當手用,一動即進,插襠管腳,擰腰變臉,橫直披砍,應手而跌。其拿法有:粘連黏隨,乘勢借力,變化輕柔,隨人之動而制之,使人心服。
5.五弓合一 陳式太極拳主張全身整體勁內外統一性的蓄髮相變是需要「一身備五弓」「五弓合一」的。現試述如下:「一身備五弓」是比喻身軀猶如一張弓,兩手為兩張弓,兩足為兩張弓。 「五弓合一」即為全身的整體勁,觸之則旋轉靈活,能蓄能發,滔滔不絕。 身弓,以腰為弓把,臍後腰脊命門穴始終用意貫注,中定而不搖擺,動作時以命門穴為原動力,兩腰腎旋轉抽換,帶動胸背部肌肉弧形松沉,變換虛實。合、虛、吸氣、蓄勢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內氣上行聚於胃部,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擴張。命門穴先有微往後撐松沉之意,在提頂(百會穴虛領頂勁)、吊襠(會陰穴托起丹田), 「上下一條線」的身法中正狀態下,使重心穩定下降。在推手運化時能做到螺旋式引進而又「讓中不讓」(不失我之立身中正)的作用。開、實、呼氣、發勁時,小腹外凸,膈肌下降,胃部內氣下行丹田,胃部和胸廓自然平復。落胯塌腰,腿勁下沉,而內勁往前透發。帶脈(腰部周圍一圈)膨脹,沖脈氣旺,命門穴繼有微往後撐之意。啞門(頸椎第一節)和尾骨為弓梢,上下對稱,調節動度,加強其蓄而後發之勢。身弓備,則腰部柔韌、中定而下沉,上於「啞門」虛豎,大椎鼓起(即「拔背」「氣貼背」的作用),下於尾骨前送,起到舵的作用而內勁有上翻之意。 手弓,以肘為弓把,用意注於肘節,使沉著松靜而有定向。手腕和頸下鎖骨為弓梢,弓梢必須固定,前後對稱;手在鬆柔靈活中用坐腕來固定(掌根微微著力而下沉,腕節柔而不軟,稱作「坐腕」);鎖骨用意來固定,不使搖擺,鎖骨管著兩手的動向,鎖骨的固定是兩手有定向的前提。手弓備,則聽、拿、化、發,處處能整而不亂。 足弓,以膝為弓把,胯骨與足跟為弓梢。弓腿時,前腿胯根松沉而前送,膝關節有力而微前挺(不可超出足尖),後腿膝關節有力而微前送,而胯根則松沉而又後撐。後坐時,臀部與足跟齊為度。前進後退,臀部之勁要貫到足跟,兩足根(足趾、足掌、足跟)下沉,利用地面反作用力,使能勁往上翻,腰腿之勁自然相順相隨。「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對拉勻稱」。使能做到勁起腳跟,注於腰間,通於脊背,形於手指。 五弓合為一弓,以身弓為主,手弓、足弓為輔,並以腰為軸,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上下相隨,中間自然相隨。 每站一勢,須檢查五弓是否俱備,五弓是否合一,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撐」,又能「八面轉換」的蓄勢。「八面支撐」是穩固厚重,「八面轉換」是旋動靈活。 太極拳全身的總虛實在於腰腎的轉換,腰腎轉換的樞紐在於腰脊命門穴。腰脊一轉而周身全動,纏繞運轉,順遂無滯。內外合一而主從不亂,上下相隨而貫串協調。腰脊命門穴是「身弓」中的關鍵。 推手時一搭手即五弓俱備,源動於腰脊,纏繞運轉,勁貫四梢,呼吸行氣,周身勁整。才能「機由己發,力從人借」,弧形走化,直線發勁,動之至微,發之至驟,蓄髮相變,滔滔不絕。所謂「全身都是拳」「全身處處是太極」「但依著何處,便從何處擊之」。 五弓合一是全身內外整體勁練法的一種具體規定,練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練拳即為推手,推手仍是練拳。一站勢為靜,靜中觸動,一變勢為動,雖動猶靜。處處時時能「五弓合一」,是做到「勁以曲蓄而有餘」的必要條件。
今以五弓合一歌訣概括其竅要: 身是弓身勁似箭,黏隨引進走螺旋; 踢打拿跌不鬥力,離弦莫叫與穴偏。 內外相合管中線,上下左右中氣先; 一身五弓備蓄髮,敷蓋對吞細鑽研。 |
推薦閱讀:
※FRSB局部筋膜手法之胸腹和呼吸
※腹式呼吸八段錦
※看完這篇文章---您對呼吸的了解或許會發生一些變化
※太極拳呼吸法 太極拳拳式呼吸方法
※如何正確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