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代詩歌鑒賞中的修辭與方法(一)
淺談古代詩歌鑒賞中的修辭與方法(一)
孔子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也就是說,讀解詩歌可以獲得一點的知識,學會為人處事道理,提升了人的社會素養,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對人的個人氣質、品行、情感的提升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如何讀懂形象而含蓄的古代詩歌?在這裡,僅選擇幾點予以說明,談談自己讀古詩詞的方法。
一、注重修辭手法
在古代詩詞中,為了提高表達效果,詩人特別喜歡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我們在閱讀欣賞中,不但要識別所用修辭手法,而且也要辨析易於混淆的修辭手法,不然就不能很好進入詩歌中,感受詩歌的思想情感美和藝術之美。注重詩歌中的修辭手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認識修辭手法。
在古代詩歌中,描寫景物常見的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擬、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見的修辭手。下面舉例來說明:
1、比喻
比喻本是一種把一事物比成另一不同事物的修辭手法。其審美效果主要體現在可以使詩歌具有形象性、含蓄性,同時,起到化實為虛、化虛為實的審美藝術效果。例如「愁」是一種抽象的人的心理,在詩詞中,詩人使用多種比喻使這種抽象的情緒變得具體可感。
如,李煜的《寫道》: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中,「愁」像春天江水那樣滾滾東去、不可遏止。李煜在《清平樂》中寫道:「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愁像是春天的青草到處蔓延。
賀鑄在《青玉案》中寫道
試問閑愁都兒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詞人把愁用五種形象化的事物「煙」、「草」、「風」、「絮」、「雨」等來比喻,顯示閑愁的繁多、濃重、綿延不絕。
2、擬人
擬人就是把沒有知覺沒有思想情感的物類,當作有感情有知覺的人類來描寫的一種修辭手法。在詩歌中,把沒有思想情感的事物賦予人類特徵,可以寄託人的情感,是情感得到更為充分的抒發,同時,也把事物寫得活潑生動。如,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其中,「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中,「柳條藤蔓」用擬人化的「系」的動作挽留主人,從而表現主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
又如,蘇軾《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其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中,詩人把海棠寫成了一個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潔美麗,以及作者對海棠的喜愛之情。
3、借代
在修辭學上,借代就是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係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體的一種修辭手法。其審美效果是使詩歌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化,喚起讀者的聯想。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寫道:
住近湓江地低濕,終歲不聞絲竹聲。
其中,「絲竹」代音樂。
又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寫道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裡以「朱門」借代富貴之家。以「死骨」(屍體)借代窮人。
4、對偶
《修辭學》指出:「對偶是指上下兩個句子在句式上的相同,兩句中處於對應位置的兩個語句在結構上的相同、在詞性上相同或相反的一種修辭手法。」它是一種對稱的語言方式。其審美效果就是擴展詩歌的時空,形成無比寬廣的境界,給讀者留下了審美想像空間,從而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
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日」「黃河」是兩句並列寫景,意思不是聯貫的,屬於工對。而後面兩句中,「欲窮」「更上」的意思聯貫而下,表面看好像不是對偶,實際上對得很工整,是流水對,是很好的對偶。
當然,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修辭手法的運用不止這些,這在我寫的《中國古代詩詞審美賞析(初稿)》中解析了二十多種,以後逐步發在博客,可以作為參考。
(二)辨析修辭手法
由於修辭屬於語言範疇,所以顯得有些複雜,這主要表現在有些修辭方法之間有交叉點,或者在外形上有相似性等,造成了難以識別或者把握不準的現象,從而誤讀而難以真正理解語言審美特點。因此,我們在鑒賞時,要分清是那一張修辭手法,以便更好進入詩歌,提高對詩歌的欣賞效果。最常見的要注意以下幾種,我們舉出來,略微闡述。
1、 比喻和比擬
這兩種修辭手法都有一個「比」字,但不同的是,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比擬注重化無情為有情,重在使更形象生動,而比擬的作用是把事物人格化,拉近人與物的距離,更好的手法情感。
劉攽的《雨後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其中,「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就將平靜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鏡,寫出水面的靜態美。
蘇軾《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其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中,詩人把海棠寫成了一個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潔美麗,以及作者對海棠的喜愛之情。
2、借代和借喻
二者都有一個「借」字,但不同的是,借代是用事物相關的東西來代替該事物,而借喻就是本體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前者注重事物之間的相關性,後者注重事物之間的相似性。
比如,杜甫的《至京赴和奉先縣懷五百字》中說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其中的「朱門」即紅漆大門。在古代王公貴族的大門都是漆成紅色,這就成了王公貴族的標誌。這裡,杜甫就用「朱門」代指王公貴族。
明代于謙的《石灰吟》寫道
千鎚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詩歌中,詩人藉此表白自己為了清白操守而不惜粉身碎骨。
3、對偶與對比
這兩個都有一個「對」字,但不同的是,對偶主要是結構形式上的對稱,要求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對偶的作用是為了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
比如,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其中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這就是很工整的對偶。
對比主要是意義內容的相反或相對,也就是注重的是詩歌內容,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其審美效果就是在對比中突出重點,寫成對比,從而更好地突出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此詩以「少小離家」與「老大回」、「鄉音無改」同「鬢毛衰」、「相見」與「不相識」
各個進行對照,從而把離人回鄉時的喜悅和所包含的淡淡哀愁表達得淋漓盡致。
我們僅舉以上幾對便可說明問題了。
總之,修辭是從語言的角度探討的。在詩歌鑒賞中,我們不但要弄清楚是審美修辭手法,還要弄清楚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以便進入詩歌,感悟詩歌的情感,提高審美效果,獲得更深層的審美意蘊。(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