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的迷惑十種方式喝牛奶都是錯誤的

誤區之一:嬰兒配方奶粉優於母乳

  而今,很多父母認為配方奶價格大都較貴,而且很多都是進口品牌,所以,它的營養一定好過母乳。其實,對於0~12個月的嬰兒來說,母乳絕對是最好的。這時候,嬰兒消化能力極弱,抵抗力也非常差。母乳是專門為寶寶設計的食品,不僅容易消化、極度安全,其中的成分還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自動調整,又富含促進生長和抵抗疾病的活性物質。目前發現母乳中的微量活性成分達四十多種,無論人工改造的嬰兒奶粉如何「高級」,都無法與健康媽媽的母乳相比。

  不過,如果媽咪確實奶水不足,或者媽咪生病沒法餵奶,那麼退而求其次,就一定要選嬰兒奶粉了。嬰兒配方奶粉以牛奶為基礎,但模擬母乳的成分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大大降低了蛋白質和鈣含量,減少了奶油,又添加了植物油、維生素和礦物質,比普通牛奶更適合1歲以內幼兒的需要。只能說,它的目標是無窮逼近母乳,但永遠不可能超越母乳。

  誤區之二:斷奶就是不喝奶了

  很多地方的人沒有喝奶的習慣,認為孩子已斷奶,就不用再喝奶了,包括牛奶和其他乳製品在內。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斷奶意味著孩子已經不用依賴母乳,能夠從其他食品中獲得營養了。這些食品也包括了牛奶、奶粉和酸奶等。有人以為,牛奶不好消化。其實這是針對1歲以內的嬰兒而言的。1歲後的寶寶已經能夠消化純牛奶當中的營養成分了,所以不必把牛奶兌稀。比起日常其他食品來說,牛奶已經非常容易消化了。

  寶寶在1~3歲之間,咀嚼和消化能力還是比不上成年人,特別需要一些營養價值高、消化吸收容易的食品,而奶製品就是這樣的東西。如果一點兒不碰奶製品,寶寶很難得到足夠多的鈣,維生素B2和維生素A、維生素D也有缺乏的風險。所以,幼兒營養專家都建議每天「早一杯、晚一杯」地喝牛奶。

  這裡說的「喝牛奶」,包括了奶粉、酸奶、乳酪等各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奶製品,可是不包括乳飲料(也就是所謂的酸乳飲品、乳酸菌飲料、果奶等等各種有甜味的含奶飲料)。國際公認,酸奶的營養價值不低於牛奶,其中的鈣更容易吸收,還能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促進消化吸收,減少患痢疾腸炎的危險。所以,早上一杯鮮奶,下午或者晚上喝一杯酸奶,是斷奶後寶寶的最佳選擇。這樣的好習慣,應當保持到青春期。成年以後,每日1杯奶即可。

  誤區之三:牛奶不能空腹喝

  很多人都在報刊雜誌上看到過這樣的飲食禁忌:牛奶不能空腹喝,酸奶不能空腹喝……結果媽咪看著寶貝餐前餓了,卻不敢給他喝牛奶,只能給他餅乾甜點和膨化食品之類充饑,真是非常可惜!

  既然不滿1歲的寶寶都可以空腹喝奶而不會不消化,沒有人聽說寶寶喝奶之前要先來塊小點心。那麼,以斷奶後寶寶的消化能力,即便空腹,也可以充分消化牛奶。有人說,空腹喝牛奶,蛋白質會當作能量被消耗,這種擔心是沒必要的。實際上,牛奶中含有約4。5%的乳糖,它屬於碳水化合物,會優先分解提供能量;此外牛奶中還含有3%左右的脂肪,也起到供應能量的作用。因此空腹喝奶並不會造成蛋白質的浪費。

  那麼為什麼會說牛奶空腹喝不能吸收呢?其實這話並不是針對幼兒,而是針對成年人而言的。

  寶寶們天生具有很強的「乳糖酶」活性,消化奶裡面的乳糖可說輕而易舉。然而,如果斷奶之後很久不再喝奶,慢慢地,乳糖酶就會「用進廢退」,結果乳糖不消化,「穿小腸而過」,直接進了大腸。這一下可不要緊,一方面乳糖對腸道產生刺激,造成脫水和腹瀉;另一方面,大腸細菌有了這麼好的營養,便瘋狂地繁殖起來,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腸鳴和脹氣。如此一來,當然會妨礙營養吸收啦。在空腹喝牛奶的時候,乳糖下得更快,癥狀就更厲害。所以,喝牛奶不舒服的成年人一定要記得,最好吃點兒東西再喝牛奶。

  寶寶卻與大人不同。因為生下來就是空腹喝奶,所以消化乳糖的能力一直非常強。母乳中的乳糖比牛奶還要多,所以斷奶後寶寶消化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可能發生空腹喝牛奶不吸收的問題。只要讓寶寶一直經常喝奶,就無需考慮什麼空腹不空腹。餓的時候給寶寶喝牛奶,可要比給他吃零食健康得多呢!

  誤區之四:牛奶不能與茶和果汁同時飲用

  而今,我們越來越講究飲食的搭配,也會經常看到有關喝牛奶的一些禁忌: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不能和茶一起喝、喝牛奶不能加糖之類。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很強的科學證據。比如說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是因為牛奶中的酪蛋白遇酸會凝塊。實際上,即便不加果汁,牛奶在胃裡面遇到胃酸也會凝塊,酸奶不就是牛奶蛋白遇酸形成的凝塊嗎?而且西方人喝奶茶的歷史也不短,似乎沒有發現他們因此出現什麼營養不良的問題。

  喝奶的對於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能吃」是因為吃了就會出大問題,還是因為吃了之後吸收差一點兒,營養損失一點兒。如果是後者,就不用驚慌害怕——就算吃米飯,吃肉,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吸收的,為什麼要苛求牛奶呢?還是放心地幫寶寶好好地享受牛奶給我們帶來的種種營養好處,也讓寶寶愛上酸奶的美味吧!

十種方式喝牛奶都是錯誤的

一、牛奶越濃越好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二、加糖越多越好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許多人的「共識」。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牛奶里加什麼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範圍。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三、牛奶加巧克力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四、牛奶服藥一舉兩得有人認為,用有營養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五、牛奶必須煮沸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可誘發癌症。其次,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在牛奶中加點橘汁或檸檬汁,看上去是個好辦法,但實際上,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有人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八、用酸奶餵養嬰兒酸奶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健康飲料,有的家長常用酸奶餵食嬰兒。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餵食他們酸奶,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九、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曬,可增加維生素D有人從廣告中得知:補鈣還要補維生素D,而多曬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於是便照方抓藥地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曬。其實這樣做得不償失。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陽光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十、以煉乳代替牛奶煉乳是一種牛奶製品,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便以煉乳代替牛奶。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但當甜味符合要求時,往往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煉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新鮮牛奶,那麼糖的含量又會偏高。


推薦閱讀:

女人迷惑男人的五大部位(圖)
諸葛亮死前還留下來一個謎團,迷惑至今,無人解開
為什麼哲學越學越迷惑?
男人迷惑年輕女孩必殺技
算命是正本明因果,功德巨大,勿受邪說迷惑

TAG:牛奶 | 錯誤 | 方式 | 迷惑 | 喝牛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