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家主和精神的三個層面

中國古代社會,人們努力尋找相互間和諧關係的途徑和方式。聚居一處的人們便產生相互依存的心理,他們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和睦相處。民間流傳的所謂 「遠親不如近鄰」的說法,正是這種鄰里友好關係的生動寫照,這種和睦鄰里的主和精神,使中國各民族同胞在幾千年共同生活中和平相處,相互融和,組成如此規 模的大家庭。  儒家精神主張「和為貴」,希望建立和諧平定的人際關係。《論語·學而》中說:「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 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裡所說的「和」,是說人們之間的關係要和諧。所謂「和諧」,是指事物存在與發展的相 對穩定的多樣性協調統一。所謂「社會和諧」則是指其存在和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多樣性協調統一狀態。對此,儒家已有若干樸素概括。  和諧與協調,概而言之,不外三個主要方面,即人與自然界天地萬物的和諧與協調;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人倫關係的和諧與協調;個人自身內部的心理和諧與協調。   儒家主和的第一層面。儒家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應如何協調,論述不多,主要論點是,一方面希望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使自然適應人的需要,例如荀子所 著《天論》中講「人定勝天」的戡天思想,但這不是儒家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主旨。在更多場合下,儒家更側重於講人對自然界的主觀適應,因地制宜,入鄉隨俗。 例如,在天人關係上,儒家把世界萬物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注重天人整體性的和諧與協調,沒有孤立存在的物體,沒有獨立存在的生命,宇宙萬物與人是彼此相 連,相依共存的。這就是儒家人與自然相和諧的世界觀。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化程度日益加深。地球作為人類共同生存的 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小,環境污染成為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戰爭和自然災害對生態平衡的破壞,自然資源的不斷減少……所有這些,都嚴 重威脅著全球人類的安全和生存條件的改善。  面對這一系列人類遇到的共同課題,重溫儒家有關天人和諧一致的世界觀,將會給人以某種有益 的啟示。這種把天人地物等放在一個整體中去思考、去把握的世界觀,實際與生態平衡的指導思想基本一致。荀子就曾明確提出,「人定勝天」並不意味著人可以不 考慮自然界的承受力,可以不保護自然資源而濫行開發。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定勝天」,實際上是適應自然,人與自然界要情感相通,和諧相處。如此,可以解脫 人對原始天神的恐懼感,消除天人之間的敵對意識,形成人與自然的新關係,瀰漫在傳統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那種愛物惜物之情,其基礎就是儒家所倡行的天人合一。  中國人關於萬物有情(並非宗教迷信之類)的思想,凈化了深植於作為動物的人類內心的破壞本性。生態學的產生,給人類提供了思索生命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將會給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帶來新的生機,並放射出智慧的光輝。   在「左」風盛行的年代,人們片面理解儒家關於「人定勝天」的思想,推衍出所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荒謬結論。一些人頭腦發熱,提出糧食畝產上萬 斤、十萬斤,濫伐森林,破壞植被,搞所謂開荒種地,填湖造田,要在幾年內趕上西方發達國家,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 罰。本世紀60年代初期發生了連續三年的嚴重自然災害,警告人們,必須保持人與自然界的良好和諧關係,違背自然規律,就會自食其果。   儒家主和的第二個層面,人與人關係的和諧。儒家認為,人只有群居和一,結成社會群體,才能在自然界生存繁衍。儒家學說的研究對象是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 協調,這是儒家主和的核心內容。「和」是指人們之間的關係要和諧。儒家認為,要使人們能群居和一,即結成社會群體而不爭不亂,必要的人倫禮儀是不可缺少 的。所以,儒家隆禮義、立綱紀、明人倫、辨等差,其目的就在於實現人類社會生活的和諧、融洽。為此,儒家制訂了一整套君臣父子、尊卑貴賤、長幼有序的制 度,試圖以此實現並維繫社會秩序的和諧,人們倘能自覺遵守這些禮儀,天下便可實現高度和諧與協調。  儒家認為,禮的推行和運用,應以和 諧為貴,但是凡是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儀的約束也是不行的。例如,「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君使臣以禮,臣 事君以忠」,君與臣各守各之禮,各種社會關係要加以緩和,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社會秩序。這裡的中心點是,注重對自我的節制、自責、自律,對他人要寬 容,反對與人進行沒有意義的抗爭、競爭或對他人的所謂征服;提倡「忠告而善道之」的誠懇坦率、忠厚老實,反對慝怨而友其人的虛偽言行,在平等的基礎上與人 和平相處,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孔子認為,人們應「厚自躬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滿懷熱情地去幫助和支持別人,「成人 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經常反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而且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切實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儒家注重「和為貴」,和是安的前提和基礎。和,就是待人寬和,與人和睦, 與群體和諧,「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儒學的主旨是想以人際關係的「和」,求得社會的安定;「亂」必然干擾和破壞民眾的安定生活,影響社會的正常運轉。所 以,孔子說「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只有百姓安居樂業,人丁興旺,各項事業才能發展,國家才能興盛發達。和,是人生最美好的需 求,和則相安,和則得眾,和則生物,和則多力。一個國家,人和則無寡,物均則無貧,國安則無傾。和,是靠人去實現的,要妥善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必須通 過雙方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  社會和諧始於家庭內部的和諧。家庭是以姻親和血親為紐帶組合的社會基本單位。五倫中有三倫,即父子、兄 弟、夫婦是在家庭內部。儒家認為,要以道德觀念調節和維繫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與親情,要求父子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夫婦不得不歡,「入則孝,出則 弟」,強調家庭內部情感的交流與和諧。  由此推而廣之,君臣、君民、朋友等社會關係,實際是家庭關係的擴大和延伸。儒家認為,人在本質 上就是社會的人,一定要適應特定的社會環境,他才可能生存下去;一定要成為某個群體中的一員,進行人際交往,才有可能獲得發展;一定要修養自己,才可能逐 步適應客觀的外界環境。環境制約人。人們應恰當地選擇適應自己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堅定自己的意志,廣泛交友,和睦相處,搞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 自己和他人都成為有德之士。  孔子就很欣賞那些從交友中獲益者,他曾讚揚晏平仲善與人交,他本人也在周遊列國的活動中,廣泛結交仁人志 士。他認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論語·陽貨》。)。與人友善相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而搞好人際關 系的基本準則是「言忠信,行篤敬」,言行要真誠、守信、講義,否則將寸步難行。「言必信,行必果」,不可失信於人。與人和睦相處,凡事要適可而止,不可過 分,和諧但不與人勾結,合群而不鬧宗派,否則會被他人疏遠。  儒家「和為貴」的主和思想,在現代社會中對於調節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仍有一定積極作用。孔子一生似乎表面較少談「和」,但從他所有論題中去探索,諸如誠敬,謙恭、仁愛、孝友、忠信、廉潔、正直等,都是致和的具體途徑。所有 這些,都包含有尊重別人的人格和價值,從而也使自己的人格和價值得到別人尊重的人際關係和諧精神。  儒家關於和諧與協調思想的第三個層 面,就是人自身內在的自我和諧。人類社會存在貴財貧富之差別,自然界又有美惡多少之區分,生活在這樣艱苦的世界和不平等的社會,人怎樣才能保持自身內心世 界的平衡與和諧?這實際與前二者密切相關。儒家承認人之飲食、男、女、好、惡、喜、怒、哀、樂等生理慾望,情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更強調人的理性自覺和 追求高尚道德境界。孔子主張「欲而不貪」,「思不出其位」,不求不可求之物,以理性思維制約人的視、聽、言、動,見利思義,為追求真理和正義,而拋棄生 命,「殺身以成仁」。孟子認為,「養心莫善於寡慾」,堅持以心官制約耳目感官,以仁義禮智之天爵,制約富貴利祿之人爵,主張經過培養「浩然之氣」,成為 「大丈夫」氣概。荀子認為,「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孔孟荀說法不一,但途徑相同,即對人的欲求,給以道德壓抑和節制,不去追求那些不可追求和追求不到 的名位與財富,保持精神和活和物質生活的和諧統一,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精神境界。如此,便可實現人的心理平衡與和諧。  儒家主和的和 諧與協調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它通過各種不同渠道和方式,滲透於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造成各種社會效果。例如,在政治上,有利於國家的統 一,民族的團結,促進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間經濟交流與發展。實際上,儒家的和諧精神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隱藏在這句話後面的,實際就是和諧原則。人們內部和諧,同他周圍世界的外部和諧相協調,這種觀念有十分珍貴的價值。   中華民族素稱禮義之邦,古人在與人友善相處的禮儀方面,為後人留下許多寶貴財富。例如,表示尊敬別人的語言有:請問、敢問、借問、動問、請教、指教、求 教、見教、就教、賜教,等等;有求於別人時,有勞駕、打擾、相擾、勞神、費心、煩勞、麻煩、辛苦、費時、難為、偏勞等說法。在與人交往中,多使用這些尊敬 用語,可以使雙方自尊心都得到滿足,形成親切友好的氣氛。  前人發明這些維護人際關係和諧與協調的禮儀及用語,迄今已兩千餘年了,我們 現在還停留在提倡說「你好」、「請」、「謝謝」、「再見」這七個禮貌用語的水平上,而且它還沒有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在這方 面,日本人走在了我們前面,他們除保持日常生活的禮儀、和諧之外,把「和為貴」「和氣生財」運用到企業管理和經營方面,成為企業能夠獲取經濟效益的重要因 素。應當承認,在這方面,我們付出的精力太少了。經濟的騰飛,企業效益的提高,跟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協調與和諧、個人內心的平衡與和諧有著直接的重要關係。
推薦閱讀:

儒家的一部分思想在當今社會到底算不算道德綁架?
宇宙的變化是有常的,人心的權變也是有常的
如何理解蕺山對白沙的這一段評述?「識趣近濂溪而窮理不逮,學術類康節而受用太早」
北大哲學系楊立華老師《四書精讀》的課堂筆記誰有整理匯總過嗎?

TAG:精神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