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代詩人介紹【下】

唐代詩人介紹【下】(2011-01-16 20:43:55)

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詩詞名家】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天寶十二年進士,曾官鹽鐵判官、檢校祠部郎中。其詩多登臨紀行之作,多寫抑鬱怨憤之思,不事雕琢,而清新可喜。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今河南洛陽人。天寶時名士,卻不樂仕進,寄情山水、書畫,詩亦有名,擅長絕句。

柳中庸(生卒年不詳),本名淡,字中庸。今山西永濟縣人,大曆時進士,曾任洪州戶曹參軍,與盧綸、李端等為詩友。

顧況(約725-約814),字逋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肅宗至德二年進士。曾官著作郎,因高刺權貴,被貶為饒州司戶。後攜家隱居潤州延陵茅山,自號華陽真逸。善畫山水,詩平易流暢,比較注意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嚴羽稱其有盛唐風骨。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紹興)人,敬宗寶曆二年進士。曾官秘書省校書郎。其詩辭意清新,描寫細緻,為張籍所賞識,內容則多寫人具日常生活。

鄭畋(約824-882),字台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武宗會昌年間進士,歷任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等職,曾鎮壓過黃巢起義軍。

韓亻屋(844-約914後),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今陝西西安人。昭宗龍紀元年進士。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黃巢入長安,隨昭宗奔鳳翔,升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後以不附朱全忠補貶斥,南依閩王王審知而卒。其詩多寫艷情,詞藻華麗,有香奩體之稱。

陳陶(約812-885前),字嵩伯,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一作嶺南人,又作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舉進士不第,寄情山水,自稱三教布衣。宣宗大中年間避亂入洪州西山學神仙,後不知所終。

張泌(930-?),字子澄,今江蘇江都人。曾任句容尉,南唐後主時官中書舍人。

無名氏,無名。

杜秋娘,杜牧《杜秋娘詩序》云: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奇妾,後奇叛來,籍之入宮,有寵於景陵。穆宗即位,命秋娘為皇子傅母。皇子壯,封漳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

薛濤字洪度,生於大曆五年,卒於大和六年(即公元770-832年),享年63歲。原籍長安,幼隨父居成都,八九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後終身未嫁。

蘇味道趙州欒城人。與里人李嶠俱以文翰顯,時人謂之蘇李。弱冠擢進士第,累轉咸陽尉。裴行儉引管書記,延載中,歷鳳閣舍人、檢校侍郎。證聖元年,出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聖歷初,遷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三品,前後居相位數載,多識台閣故事。神龍時,坐張易之黨貶眉州刺史,還為益州長史卒。詩風清正挺秀,綺而不艷。多詠物詩。代表作為《正月十五夜》、《詠虹》、《和武三思於天中寺尋復禮上人之作》等,其中《正月十五夜》寫元宵夜景,火樹銀花加之穠李游伎,更有明月行歌,令人不禁悠然神往,不愧佳作。另外《詠虹》詩對虹的描寫刻劃亦頗值得稱道。有集十五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六十五)。

劉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後為人所害。希夷善為從軍閨情詩,詞藻婉麗,然意旨悲苦,未為人重。後孫昱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所稱賞。代表作有《從軍行》、《採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搗衣篇》、《代悲白頭翁》、《洛川懷古》等。其中《代悲白頭翁》一詩寫花開花落,時光擲人;昔日紅顏美少年,今成半死白頭翁,由此發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轉娥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之感慨。其用詞與意境與《紅樓夢》中甄士隱對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的解注之詞「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以及黛玉的《葬花詞》「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的用詞與意境何其相似,然其辭氣不弱於後者,年代上則早之幾百年,由此足見希夷洞察世事之深,文學造詣之高。所謂曲高和寡,尺澤之鯢難量江海之大,希夷之初不為人重亦難怪也。集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八十二)。 虞世南字伯施,餘姚人。沉靜寡慾,精思讀書,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見稱於僕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秘書郎,十年不徙。入唐,為秦府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太宗踐祚,歷弘文館學士、秘書監。卒謚文懿。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手詔魏王泰曰:「世南當代名臣,人倫準的,今其雲亡,石渠、東觀中無復人矣。」其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與歐陽詢、楮遂良、薛稷並稱「唐初四大家」。其詩風與書風相似,清麗中透著剛健。因是近臣,故侍宴應詔的作品較多。代表作有《出塞》、《結客少年場行》、《怨歌行》、《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等。其中後三首詠物詩(即《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分別寫竹、蟬和風,緊緊抓住對象特點,刻畫得相當傳神,例如《蟬》詩寫蟬飲清露,棲(梧桐)高處,聲因高而遠,而非是依靠秋風,寓意君子應象蟬一樣居高而聲遠,從而不必憑藉、受制於它物,世南描摹狀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見一斑矣。集三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三十六)。

張謂字正言,河南人。天寶二年登進士第,乾元中為尚書郎,大曆間官至禮部侍郎,三典貢舉。其詩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為最著名,《唐詩三百首》各選本多有輯錄。「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寫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九十七)。

徐氏系前蜀太后也。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國色,能為詩,蜀王建納之。姊為賢妃,娣為淑妃。王衍即位,冊賢妃為順聖太后,淑妃為翊聖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后太妃同禱青城山,凡遊歷之處,各賦詩刻於石。其詩不僅能點出所遊歷勝景的妙處,還跳出所詠實物的囿限,浮思聯翩,虛實相生,令人不禁悠然神往,誠才女之作也。十六首詩中《題金華宮》、《玄都觀》(一)、《三學山夜看聖燈》(一)等皆是佳作,尤以《三學山夜看聖燈》(一)為最善。「磬敲金地響,僧唱梵天聲。若說無心法,此光如有情」將觀聖燈之景有聲有色地呈現於人前,寫得十分高妙離俗。有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九)。

於良史徐州張建封從事。其五言詩詞語清麗超逸,講究對仗,十分工整。詩多寫景,同時寄寓思鄉和隱逸之情。詩七首,都是佳作,尤以《春山夜月》、《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兩首為最善。《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是很有名的佳句。

崔護字殷功,博陵人。貞元十二年登第。終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庄》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五月水邊柳》一詩寫柳,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從各個角度描摹垂柳的萬千風情,寫得盡態極妍,惟妙惟肖。各詩作中的「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物象纖無隱,禽情只自迷」、「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等都是極難得的對句,充分顯示了殷功爐火純青、完美無缺的藝術造詣。

於鵠大曆、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南谿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巴女謠》寫一巴女唱著竹枝歌,在「藕絲菱葉」的江邊牧牛,「日暮還家」不愁會弄錯,為什麼呢?因為「記得(自家門口有)芭蕉出槿籬」。全詩寫得十分活潑生動,巴女的可愛形象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人見人愛,從而使該作品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一十)。

趙徵明天水人。工書,竇臮《述書賦》稱之。詩三首,皆是十分值得重視的佳作。《回軍跛者》寫一個回鄉的跛腳老軍,拄著「一枝假枯木」,步履維艱,「去時日一百,來時月一程」(當年去邊城時能日行百里,現在退役還鄉整整一個月才行短短一程),時刻擔心自己會倒在路旁,「掩棄狐兔塋」,「所願死鄉里,到日不願生」(唯一的心愿是能趕回家鄉,立刻死掉),此情此景真令人痛斷肝腸,其藝術感染力與三國時王粲著名的《七哀詩》相彷彿。後兩首分別寫死別、生離,亦皆寫得悲氣彌天,讀之淚泫,足見徵明鋪陳渲染之功夫。 楊師道字景猷,華陰人,隋宗室也,清警有才思。入唐,尚桂陽公主,封安德郡公。貞觀中,拜侍中,參豫朝政,遷中書令,罷為吏部尚書。師道善草隸,工詩,每與有名士燕集,歌詠自適。帝每見其詩,必吟諷嗟賞。後賜宴,帝曰:「聞公每酣賞,捉筆賦詩,如宿構者,試為朕為之。」師道再拜,少選輒成,無所竄定,一座嗟伏。卒謚曰懿。其詩題材豐富,詠物應詔詩相對較多;風格如溪流清音,澄澈明麗。代表作有《隴頭水》、《侍宴賦得起坐彈鳴琴二首》、《初宵看婚》、《春朝閑步》、《還山宅》等。其中《侍宴賦得起坐彈鳴琴二首》(二)借用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指出「罕有知音者,空勞流水聲」,寫得很是令人感傷。另外詩《春朝閑步》中的「霧中分曉日,花里弄春禽。野徑香恆滿,山階筍屢侵」,《還山宅》里的「芳草無行徑,空山正落花」等都是難得的佳句。集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三十四)。

袁郊字之儀,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時,為祠部郎中。昭宗朝,為翰林學士。詩四首,皆為詠物詩,但其寫法與同樣以寫詠物詩著稱的羅隱有所不同,後者多直接從所詠物本身出發,結合一些有關的俗諺常理,反用其義,以達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儀的詩多結合神話歷史故事,挖掘新意,給人以悠遠奇幻的感覺,如《月》、《霜》、《雲》皆是如此。《月》一詩聯想嫦娥偷長生靈藥、奔入蟾宮(即月宮)的神話故事,使「(她的丈夫)后羿遍尋無覓處」,誰曾想到她會躲在天上月里呢?「誰知天上卻容奸」,神仙居住的天界居然藏著個小偷.寫得十分生動,意趣盎然。

崔涯吳楚間人,與張祜齊名。其詩風清麗雅秀,語言超逸。詩八首,其中《別妻》、《詠春風》、《雜嘲二首》(其一)等皆是佳作,又尤以《別妻》為最善。該詩寫夫妻之別,接連用了兩個比喻:一是彷彿「隴上泉流隴下分」,令人「斷腸嗚咽」就象那分流的隴泉一樣;二是想到妻子如嫦娥入月,難於再見,只留下「千秋空白雲」,真是痛傷人心。全詩構思設喻十分巧妙,結構上渾然一體,一氣呵成,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誠佳作也!《詠春風》寫春風的高情逸韻,雖「動地經天」卻不傷物,寫法亦十分超逸離俗,值得借鑒。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咸通十二年登第,官華陰尉。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後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詠田家》寫農家不停地勞作種收,但只不過是以「剜卻心頭肉」的代價來「醫得眼前瘡」,雖勤勉不息,但終究是為他人(官家)作嫁衣裳,自己仍過著朝慮夕食的生活。所以詩人大聲疾呼:「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讀來真令人不禁心弦叩響,產生髮自靈府深處的極強共鳴。詩一卷。

張若虛,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中宗神龍(705~707)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其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詩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來抒寫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婉轉悠揚,完全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後人評價稱"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足見其非同凡響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盡之深遠影響。該詩中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等皆是描摹細膩、情景交融的極佳之句。

劉叉,元和時人。少任俠,因酒殺人,亡命,會赦出,更折節讀書,能為歌詩。聞韓愈接天下士,步歸之,作《冰柱》、《雪車》二詩。後以爭語不能下賓客,因持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遂行,歸齊魯,不知所終。其詩詩風峻怪,才氣縱橫,辭多悲慨不平之聲,如刀劍相擊,鏗鏘作響。代表作有《偶書》、《代牛言》、《冰柱》、《雪車》、《勿執古寄韓潮州》、《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塞上逢盧仝》等。其中以《冰柱》、《雪車》和《偶書》三首為最善。《冰柱》寫冬天雪化所凝成的檐間冰柱,「鏗鏜冰有韻,的皪(音li立)玉無瑕」,通篇奇思聯綿、有聲有色、虛實相生、意象萬千,其才氣幾與李白的名作《蜀道難》不相伯仲,令人擊節稱賞、嘆為觀止。《雪車》寫「闤闠(音huanhui環卉,街道之意)餓民凍欲死」、「人家千里無煙火」的時代里的一個冬天,官家仍然「盡驅牛車盈道載屑玉(即指雪)」以「秘藏深宮以御炎酷」,詩人見此情此景不禁感嘆「豈信車轍血,點點儘是農夫哭」,其悲氣衝天的藝術感染力幾與杜甫的《兵車行》相彷彿。由此可見劉叉之傑出才華,所謂「高人多怪異」,劉叉客於韓愈,自持其金數斤且留諷語,揚長而去,亦難怪也。!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九十五)。

張仲素,字繪之,河間人。憲宗時為翰林學士,後終中書舍人。其詩語言上十分清婉爽潔,悠遠飄逸,少有庸作;題材上以寫徵人思婦的居多,也有描寫宮樂春旅的作品。代表作有《春閨思》、《秋夜曲》、《玉繩低建章》、《宮中樂五首》、《隴上行》、《秋思贈遠》、《塞下曲五首》、《秋思二首》、《燕子樓詩三首》、《上元日聽太清宮步虛》等,其中以《春閨思》和《秋夜曲》為最著名。這兩首詩都寫思婦對戍邊丈夫(徵人)的綿綿情思:前者是在春天,此時「城柳裊裊,陌桑青青」,主人公正在採桑,但因為心有所思,惦念著遠方的親人(「昨夜夢漁陽」),以至「提籠忘采葉」(居然忘記了採桑葉);後者是在秋夜,此刻「漏水丁丁,輕雲漫漫」,在微露的月光中思念丈夫,只覺得這夜何其漫長,秋夜裡潛藏的蟲兒又整夜叫個不停,主人公想到將要秋去冬來,於是向老天祈願:「征衣未寄莫飛霜」,因為怕丈夫受凍。兩首詩都寫得極其傳神逼真,感動人心。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六十七)。

盧汝弼(《才調集》作盧弼),登進士第,以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從昭宗遷洛。後依李克用,克用表為節度副使。其詩語言精麗清婉,辭多悲氣。詩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書事》和《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兩首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書事》寫秋日鄉思,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苔階葉」、「滿城杵」、「蠨蛸網」、「蟋蟀聲」等),以景襯情,寫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寫邊庭生活,一片悲氣瀰漫之中又含著雄壯,十分動人心魄。

王涯字廣津,太原人。博學,工屬文。貞元中,擢進士。又舉宏辭,調藍田尉,以左拾遺為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憲宗元和初,貶虢州司馬,徙袁州刺史。以兵部員外郎召知制誥,再為翰林學士,累遷工部侍郎。涯文有雅思,永貞、元和間,訓誥溫麗,多所槁定。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尋罷,再遷吏部侍郎。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度使。長慶三年,入為御史大夫,遷戶部尚書、鹽鐵轉運使。敬宗寶曆時,復出領山南西道節度使。文宗嗣位,召拜太常卿,以吏部尚書總鹽鐵。歲中,進尚書右僕射、代郡公。久之,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檢校司空、兼門下侍郎。李訓敗,乃及禍。其詩語言婉麗卻有風骨,題材上多寫邊塞戎旅、春情閨思。代表作有《塞下曲二首》、《塞上曲二首》、《春閨思》、《閨人贈遠五首》、《秋夜曲》、《秋思贈遠二首》等,其中以《塞下曲二首》(其二)為最著名,該詩寫少年遊俠辭家從軍去仗劍邀勛,血氣方剛、年輕氣盛,「不知馬骨傷寒水,唯見龍城起暮雲」,真是不愧英雄少年,給人印象深刻。集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四十六)。

李約字存博,汧公勉之子,自稱蕭齋。官兵部員外郎。其詩語言樸實,感情沉鬱。詩十首,皆是不錯的作品,其中尤以《觀祈雨》為最善。該詩將久旱(以致「桑條無葉土生煙」)祈雨的情景與朱門的處處歌舞昇平相對舉,深刻揭露出統治階級不顧勞動人民疾苦,終年貪圖享樂、醉生夢死的社會現實,給人印象深刻。

胡令能莆田隱者,少為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為胡釘鉸。詩四首,皆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詩作。《小兒垂釣》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驚了魚而不置一詞),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於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詩。

戎昱,荊南人,登進士第。衛伯玉鎮荊南,闢為從事。建中中,為辰、虔二州刺史。其詩語言清麗婉朴,鋪陳描寫的手法較為多樣,意境上大多寫得悲氣縱橫(詩中常有「愁」、「淚」、「哭」、「啼」、「悲」、「涕」等字),頗為感人。題材上寫邊塞戎旅和秋思送別的詩很多。代表作有《塞下曲》、《移家別湖上亭》、《苦哉行五首》、《羅江客舍》、《客堂秋夕》、《從軍行》、《江城秋霽》、《送陸秀才歸覲省》、《霽雪》、《江上柳送人》、《辰州建中四年多懷》、《八月十五日》、《出軍》、《紅槿花》、《桂州歲暮》、《旅次寄湖南張郎中》等,其中以《塞下曲》和《移家別湖上亭》兩首為最著名。《塞下曲》寫戍邊將士在劫空敵塞(虜塞)後凱旋歸來,「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場面十分壯闊,撼動人心.《移家別湖上亭》寫詩人搬家與「湖上亭」道別,亭邊的「柳條藤蔓」彷彿系著離情,那黃鶯也象與久居此地的詩人認識似的,因為將要離別連連地叫了四五聲(「頻啼四五聲」),寫得很是生動有趣。集五卷,今編詩一卷。

崔珏(音jue決),字夢之,嘗寄家荊州,登大中進士第,由幕府拜秘書郎,為淇縣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其詩語言如鸞羽鳳尾,華美異常;筆意酣暢,彷彿行雲流水,無絲毫牽強佶屈之弊;修辭手法豐富,以比喻為最多,用得似初寫黃庭、恰到好處。詩作構思奇巧,想像豐富,文采飛揚。例如《有贈》一詩寫美人的傾國之貌,「煙分頂上三層綠,劍截眸中一寸光」、「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等句,其設喻之奇、對仗之工、用語之美,真令人嘆為觀止、為之絕倒,夢之真可謂是鏤月裁雲之天工也。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九十一),所錄儘是佳作。 王駕,字大用,河中人。大順元年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自號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詩六首,雖不多,但頗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兩首流傳很廣。前者寫農村的春社勝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時「家家扶得醉人歸」,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啊;後者寫春雨過後,從前明明看見過的葉里花蕊現在卻沒了蹤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蛺蝶紛紛飛過牆去,於是詩人不禁懷疑「春色在鄰家」,寫得十分幽默生動,妙趣橫生。

黃巢(?~884)唐末農民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今山東荷澤)人。舉進士不第,公元875年率領數千人在曹州起義,878年繼王仙芝死後被推為領袖,稱衝天大將軍。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長安,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大齊。但由於沒有建立較穩固的根據地和未乘勝追殲殘餘勢力,使敵人得以反撲。後因彈盡糧絕,被迫撤出長安,轉戰山東,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戰敗自殺。詩三首,前兩首借題菊花寄寓抒寫自己傲世獨立、衝天凌雲之志,「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句都凝集著一股英雄之氣,驚人心魄,不愧是揭竿而起的千古豪傑;最後一首《自題像》則是另一種風格,呈現給人的是「鐵衣著盡著僧衣」、「獨倚欄干看落暉」的一代儒將風采,令人欽慕。

崔國輔,吳郡人。開元中,應縣令舉,授許昌令。累遷集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後坐事貶晉陵郡司馬。其詩語言秀麗,風格雅蓄,擅長描摹紅顏情思。代表作有《古意》、《石頭灘作》、《漂母岸》、《七夕》、《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襄陽曲二首》、《中流曲》、《採蓮曲》、《麗人曲》、《白紵辭二首》、《長信草》等。其中《長信草》寫宮女愁怨,那連綿的青草彷彿主人公連綿的愁思,「故侵珠履跡,不使玉階行」,攪纏得人寸步難行。全詩情致愁郁,語意雙關,意境渾然,誠然佳作也。《古意》一詩寫紅顏易衰、時芳不待妾,「未得兩回摘,秋風吹卻花」,令人不禁有些「悔不盛年時,嫁與青樓家」。當初真是應該趁著年輕及時行樂,「有花堪折直須折」啊!此詩雖意未必可取,但用語和寫法皆妙,十分值得借鑒。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一十九)。

於武陵,會昌時人。其詩題材上以寫景送別的為主,同時寄寓濃濃的鄉思友情;詩風如羌管蘆笛,悠揚沉鬱。佳作很多,有《贈賣松人》、《早春山行》、《送酇縣董明府之任》、《洛陽道》、《客中》、《寄北客》、《夜與故人別》、《過侯王故第》、《遠水》、《匣中琴》、《過洛陽城》、《友人南遊不回因而有寄》等。其中《贈賣松人》一詩寫一賣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但結果事與願違,「長安重桃李」(長安人只喜歡桃李,對傲雪凌霜的松樹一點興趣也沒有),由此詩人感嘆他是「徒染六街塵」,空忙了一場。此詩借事諷世,確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傳頗廣。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捧劍仆,咸陽郭氏之仆也。雖在奴隸,嘗以望水眺云為事。遭鞭箠,終不改。後竄去。其詩用語極為清新,情真意切。詩三首,皆是難得的佳作。其中《詩》抓住一個生活小景:美人見一「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但怕驚走了它,不敢捲簾細看;詩人用淡淡幾筆、寥寥數語就將美人的心細如髮和憐物愛人之性格特點刻劃得歷歷如畫、滴滴入目,使人不禁嘆服之至。所謂「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捧劍仆實有令人訝異之高才,今為其特出個人詩集,以表歆慕欽敬之情於萬一也!

施肩吾,字希聖,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隱洪州之西山,為詩奇麗。其最著名的代表作為《幼女詞》和《誚山中叟》,前者寫一六歲幼女,「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學別人的樣子在堂前拜月乞巧),真是不知巧拙,讓人又憐又愛;後者描寫一山中老翁,八十多歲了還「傴僂帶嗽」地「向岩前種松子」,真是老有所為、令人起敬啊!此詩描摹生動細緻,雖題為譏誚,實是贊獎。另外《古別離二首》和《壯士行》等詩亦都是想像豐富、構思奇特、動人心魄的佳作。有《西山集》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四百九十四)。

花蕊夫人,徐氏,青城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艷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之作,如「三月櫻桃乍熟時,內人相引看紅枝。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這一首,就寫得十分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國亡詩》亦頗受人稱道,實難得之才女也。詩一卷(全唐詩下卷第七百九十八)。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鬱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該詩描寫一家人在南池釣魚的歡悅場面,「小男供餌婦搓絲」,真是各有分工,大家齊出力啊!加之有滿杯的香醪美酒可喝,看那魚兒又正在咬鉤,令人歡欣不已,「一家歡笑在南池」,寫得其樂融融,讓人羨慕。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九十)。

皇甫松,(皇甫)湜之子,自稱檀欒子。代表作有《採蓮子二首》、《怨回紇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以《採蓮子二首》的藝術成就最為傑出,第一首詩中寫一採蓮少女因「貪戲採蓮遲」,傍晚了還在船頭弄水,而且還「更脫紅裙裹鴨兒」(脫下紅裙子將小鴨子裹起來),將女孩兒的活潑頑皮和憐物愛人之情狀描摹得歷歷如畫,極其生動逼真。第二首寫少女貪看「湖光灧灧」入了迷,索性讓船隨風飄蕩,還時而興起「無端隔水拋蓮子」,但發現有人偷看後羞澀惶恐了老半天(「遙被人知半日羞」),那姿態真是讓人又憐又愛。

張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好弈棋。其後折節讀書,遂入詩境,以試參軍。避亂,居揚州。再召,未赴而卒。代表作有《雪》、《月》、《泉》、《竹》、《花》、《草》、《同韓侍郎秋朝使院》、《寄中書李舍人》、《殷卿宅夜宴》、《春日道中寄孟侍御》、《江北春望贈皇甫補闕》等,其中以前六首詠物詩最有特色。《雪》、《月》、《泉》、《竹》、《花》、《草》這六首詩每首十四句七對,每對的句中字數從一字到七字,逐對增加,除結構奇巧外,更難得的是每首詩能緊緊抓住所詠物的特點,漸次展開,拓出不落俗套之深遠意境,季直真是有巧奪天工之詩才匠心也,令人嘆為觀止,為之拍案叫絕。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二百九十六)。

徐彥伯,名洪,以字行,兗州瑕丘人。七歲能為文,對策高第。調永壽尉,蒲州司兵參軍。時司戶韋暠善判,司士李亘工書,而彥伯屬辭,稱河東三絕。屢遷給事中,預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為齊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館學士、工部侍郎,歷太子賓客卒。彥伯文章典縟,語言清麗沉凝,功力深厚;晚年好為強澀之體,頗為後進所效。題材上多閨愁思怨和應制侍宴之詩篇。代表作有《擬古三首》、《雪》、《春閨》、《題東山子李適碑陰二首》、《淮亭吟》、《芳樹》、《胡無人行》、《婕妤》、《採蓮曲》、《閨怨》等。《雪》詩寫閨中思婦對徵人的殷殷綿綿之牽掛:「孤妾調玉瑟,早寒生錦衿。況君張羅幕,愁坐北庭陰」,由自己在重門閣院中穿著錦衿尚覺寒氣頓生的事實,念及丈夫遠在北庭,幕天席地,定然更是天寒地凍,愁腸百結了,閨婦的心理刻畫可謂傳神入微矣。《採蓮曲》寫一女子與心上人一起搖艇採蓮,「既覓同心侶,復采同心蓮」,「春歌弄明月,歸棹落花前」,此情此景真是令人不禁歆羨神往。集二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七十六)。

推薦閱讀:

崩壞3角色卡斯蘭娜有哪幾個時裝裝備?
犬類日常用品介紹
專家介紹音樂胎教正確方法
我想給大家介紹關於毛澤東的神秘傳說

TAG:詩人 | 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