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悌治癌經驗
2009-11-27 19:24:39|分類:陽派中醫|字型大小訂閱
腫瘤過度治療危害多
一.中醫藥治癌也要慎重
與化療相比,中醫藥作為天然藥物,其治癌有著安全、無毒副作用的獨特優勢。但是,如果過度治療,同樣存在著弊端。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著名腫瘤專家張代釗教授指出,晚期癌症病人,全身情況虛弱,應以扶正培本為主治療,"對待晚期病人,切忌攻伐,因為攻伐愈厲則死亡愈早、愈快"。對於中晚期的癌症病人的治療目的,不是消滅腫瘤,而應以減輕癥狀,減少痛苦,提高生存質量為主要目的。治療應該以正培本為主,祛邪攻癌為輔,從而達到穩定病情,提高生存質量的目的。事實上,許多中醫卻在以攻伐為主治療晚期病人,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筆者認為,目前還有另一種傾向值得注意。就是許多醫生不分青紅皂白,不管什麼癌都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一類等所謂的抗癌中藥。此類藥物十分寒涼,根本不適合陽氣虛弱的病人,而半數以上的病人恰恰就是這種陽虛類型。結果腫瘤非但沒治好,反倒腹痛便溏,食慾下降,身體更加虛弱了。究其原因,是背離了中醫辨證論治這一最重要、最根本的治療原則。因此,既或是中醫治癌,同樣有很多學問,也存在過度治療的現象。
最後應該指出,筆者舉出上述種種過度治療的弊端和危害,當然不意味著對各種治療方法的徹底否定。具有手術、化療、放療適應症的腫瘤病人,該怎麼治還怎麼治。關鍵是如果沒有適應症,還硬要治療就麻煩了。很明顯我們提請注意的是,避免不明不白的過度治療。"許多病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指出這一點。
二.化療可能會縮短生命
唐山煤礦有個礦工患了癌症,是個彪肥大漢,癥狀並不明顯,自己騎著自行車去醫院看
的病。住院後,上了化療,不到一個月死了。鄰居同事都為他惋惜,說要不上化療二年沒事。這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在腫瘤過度治療的常見形式中,給人帶來傷害最多的莫過於化療了。筆者曾在"化療治癌存在嚴重弊端"(載本報2005年1月17日)一文中曾經專門論述,可以互相參看。
化療的著眼點是殺滅癌細胞。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專殺癌細胞不殺好細胞的化療藥物,就像放療一樣,不論是癌還是正常組織,只要碰上放射線都要射殺,不分青紅皂白,管你是癌細胞還是好細胞。因此化療不可避免的要敵我不分,傷及無辜。相當部分的病人未死於瘤,而死於化療,這樣的悲劇經常發生。
日本著名腫瘤專家近滕誠早就指出:"對於癌症,化療藥物只對10%的患者有意義,……實際上,90%的癌症,不管你下多大功夫改進治療方法,其生存率仍無法提高。"對化療較為敏感亦即有效的腫瘤主要是指部分白血病、惡性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兒童尤文氏肉瘤、生殖細胞瘤以及小細胞肺癌等有限的若干腫瘤。而對於常見的、多發的如非小細胞肺癌(鱗癌、腺癌)、肝癌、胃癌、鼻咽癌、宮頸癌、胰腺癌、甲狀腺癌以及發生轉移的食道癌、結腸癌等,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提出過指導意見,在其編寫的綱領性文件《國家癌症控制綱要》中明確指出:"對於該類腫瘤無有效的藥物。雖然某些表明可使腫瘤某種程度的縮小,但這種療效是如此輕微,以至於病人生活質量未必能有任何改善(除極少數例外),更有可能受到損害,用化療治療患第三種腫瘤(即上列癌症)的病人甚至會縮短他們的生存時間。"
既然"對於該類腫瘤無有效的藥物",用化療治療此類病人"甚至會縮短他們的生存時間"。若硬上化療顯然屬於過度治療。屠規益教授說:"化療單獨應用對實體瘤基本沒有根治作用。可以肯定,受益最大的當然是這些隨意用藥的醫院。"
美國著名腫瘤專家安德魯·韋爾曾經指出:"放療和化療是兩種粗暴的治療方法,用不了多久就會淘汰。" "要記住,放療和化療本身就會引起基因病變和致癌。可以預言,有一部分接受放療和化療的癌症患者,如果能長期活下去的話,將會出現其它類型的癌症,這是接受放療和化療的直接後果。"
最能說明問題的還是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波士頓癌症研究所曾對917名晚期癌症患者進行兩種治療--攻擊性治療和姑息性治療的對比試驗,以便對比哪種方法更好。所謂攻擊性治療就是用化、放療對癌細胞進行消滅性攻擊;所謂姑息性治療就是就是放棄實質性治療如化、放療,僅給予對症性治療,說白了,就是發燒了打支退熱針,吃不下飯輸點營養液,疼痛時用點止痛藥等等。按說攻擊性治療是積極的治療,效果應該好;姑息性治療則顯得消極,效果應該差吧。結果卻出人意料,選擇攻擊性治療的病人其生存時間比姑息治療者要短,其死亡率比後者還高出60%。什麼原因呢?患者只知道攻擊性治療能殺滅癌細胞,不知道還能殺死好細胞,最後,未死於癌,而死於攻擊性治療。而姑息性治療儘管有些不作為的味道,但它也未傷及人體,效果反而優於前者。儘管如此,該研究仍遺憾的指出:"說服患者接受姑息治療,放棄攻擊性治療仍很困難。"
屠規益教授說:患者住院,不論病情如何,一律化療,花了成千上萬的錢財,受了痛苦,遭了罪,但究竟有多少病人受益呢。關鍵在於患者一味的迷信化療,不知道它給人體帶來的傷害超過治療價值。
三.術後放療在"幫倒忙"
一位患了鱗狀細胞癌的肺癌患者,手術後為了保險,聽從醫生叻告,又上了放射治療。一個療程下來,患者口乾得沒有一絲唾液,整天水不離口。不僅如此,每天還乾咳不止,用了各種藥物都不見效。一檢查,患了放療性肺炎,這是由放療引起的常見併發症,很難治療。
這也是十分常見的病例。眾所周知,肺癌發病率高據腫瘤笫一位,而非小細胞肺癌(主要指鱗癌和腺癌)則佔了肺癌的大部分,因此可以說,它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對於早、中期的非小細胞肺癌,給予手術治療是沒有疑問的。但現在常常進行的術後給予放射治療究竟有多大好處呢?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內科主任儲大同教授認為,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手術後放療及化療並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他對術後放療持反對意見,並認為術後化療也不值得提倡。
為了說明問題,他介紹了兩組對比試驗,一組是單純手術治療,另一組是術後再加放療,每組各300例。結果,單純手術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是42個月,而術後加放療組的中位生存期只有27個月,這應該說是很懸殊的差距。還有,單純手術組的5年生存率是43%,術後加放療組的5年生存率則只有30%,差距更加明顯。本來以為,術後加放療效果會更好,1加1總該大於1吧?病人及其家屬滿懷善良的願望,但實際滿不是這麼回事。原因很簡單,放射線就如同沒有準星的槍,碰上癌組織要殺,碰上好組織一樣要殺。儲大同教授說:"對於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放療是幫了倒忙,不但沒有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反而會造成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那麼,其它癌症的術後放療就能有益嗎?
放療不行,那麼,術後化療是否有益處呢?儲大同教授認為,也不值得提倡。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這種規律。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這種現象也許表現的更為明顯。所謂過度治療,即醫生給予患者的治療超過正常需要,其結果,常常事與願違,加重病情,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傷害,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過度治療的原因很多,有醫生認知上的和經驗方面的不足,還有治療思想上的偏激等原因,更有經濟利益的驅使所為等因素。無論哪種原因,它對患者的傷害則是相同的。由於過度治療的危害常常不為人所知嘵,許多專家都在為此呼籲,筆者在這裡對此進行探討。
四.盲目手術如"捅馬蜂窩"
一位甲狀腺癌患者,6年做了7次手術,現在脖子下仍舊腫塊壘壘。手術非但未能控制住腫瘤,反而近乎瘋狂的的發展。這種情況,手術差不多等於一種惡性刺激,讓癌細胞變得瘋狂增長。
大多數癌症病人一發病就要求開刀,認為唯此才能挽救生命,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得了癌症是否都要做手術呢?外科手術確實是根治局部腫瘤的最佳手段,但那是相對於初期的沒有轉移的腫瘤而言。大多數病人在確診時腫瘤就已經發生轉移,這時單純切除原發病灶,而對轉移的瘤體則鞭長莫及,無法觸及,手術起不到根治作用,結果只會使病情繼續發展。有人統計,晚期癌症適合手術的不到20%,也就是說,大多數晚期癌症是不應選擇手術的。
象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以及甲狀腺未分化癌、炎性乳腺癌等腫瘤,由於其特殊性,壓根就不適合手術治療。一般而論,小細胞肺癌也不主張手術,因為該型肺癌惡性度高,多數在發病後就已有了轉移,手術沒有意義。
還有象鼻咽癌在我國屬高發腫瘤,規範作法一般首選放射治療,外科處理只是作為輔助性治療,不作為主要手段。統計表明,該病放療後5年生存率在50%左右。但是,現在有些醫生提出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方法,先做手術,然後放療。據說這樣做可以減少放療劑量,提高治癒率。但是,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屠規益教授說:這樣的治療並沒有實驗和理論依據,迄今已經發表的臨床報告,都沒能提出證明該方法比單用放化療療效高的數據。鼻咽癌部位深潛,手術難度較大,切除範圍沒有外科通常要求的手術安全界,病理又以低分化癌為主,這些因素都是外科的禁忌症。有些醫生只關心手術技術,不關心治療結果,只能說,手術治療是醫生的需要,而不是病情的需求,硬要手術就可能過度了。
還有一些生理結構複雜的腫瘤如胰腺癌、壺腹癌等,由於與其它組織廣泛粘聯,手術難度大,開腹後只好原模原樣的關上,等於白挨了一刀。弄到這種地步,顯然都不如不做手術了。武漢中南醫院的腫瘤專家周雲峰教授指出,這時勉強手術無異於"捅馬蜂窩",反而會加速腫瘤的擴散。對於一個不適宜手術的病人勉強施以開刀,只會使其更加虛弱,連後續治療都變得困難。因此,病人選擇手術時,一定要三思而行,千萬不要盲目追求手術。
還有X刀、γ刀,現在很時髦,被宣傳為"不開顱"、"不動刀"的手術,是近年來新引進的腫瘤治療設備,但應用上都有限度,有其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現在有的醫院,不管適合與否,有無禁忌,只要是腫瘤,一概用上。成了"萬能治療機","收錢機",倒霉的還是患者,許多人身體遭受損害,經濟增加負擔,而且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給癌患開一張自然療法「處方」(一)
一. 適當運動--散步、氣功、野遊
散步:適當的運動,可使血液中的白細胞介素增多,進而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消滅癌細胞。運動可使心肺功能增強,機體各臟器更加協調,進而增加免疫功能。法國人說:"運動的作用可以代替藥物,但任何藥物都不能代替運動"。對於癌症病人而言,"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美國的心臟病學之父懷特教授指出,步行對健康有特殊益處。當他80歲來到北京訪問時,每天堅持步行。住在12層樓上,上下樓都是爬樓梯,拒絕乘電梯。怎樣散步呢?每天可以進行一到兩次,每次一小時左右,量力而行,貴在堅持。需要指出的是,運動要講究適度,並非運動量越大越好,過度的運動反而可使免疫功能受到損害,-位美國專家認為:"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運動,我稱之為自我虐待"。適當的運動指運動後精神飽滿,心情舒暢,不感到疲乏為標準。
氣功:按照上述原則,除了散步,還可以打打太極拳,練練氣功,但是要選擇簡單易學的功法,做得輕鬆些,太複雜的氣功不容易堅持,也不適合癌症病人。許多康復的患者在總結經驗時,都盛讚氣功的作用,肯定是一條成功的經驗。
野遊:按照自然療法的原則,回歸大自然,到附近的郊野、山林、草原、海邊進行休閑旅遊,既是一種強身運動,又可以陶冶心靈,可以說是自然療法的最佳方式之一。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選擇鄉野山村,專門作為療養之地,遠離城市的喧囂,呼吸新鮮空氣,採食新鮮蔬菜水果,恬淡養病,怡然自樂,無疑對身體康復是大有裨益的。
當然,自然療法並非是萬能的,對於癌症這種痼疾而言,它的療效終究也是有限的。此外,中草藥產自於大自然,為天然藥物,當然屬於自然療法範疇,用之治療癌症也有很好的效果。不過,這已經是另外的話題了。
二. 飲食調理——酸、苦、雜,生、粗、茶。
飲食調理,也就是「吃」的學問,即「吃什麼」和「怎樣吃」的問題。據分析,50%的癌症是「吃」出來的,是不科學的飲食方式帶來惡果。換句話說,如能把住「口」這一關,就可以防治一半的癌症病人。
概括起來,關於「吃」的學問,可以用6個字來概括:酸、苦、雜、生、粗、茶。
酸:水果要吃酸的。凡是酸味水果都有肯定的抗癌作用。專家們作過試驗。尤其是番茄、獼猴桃、葡萄、蘋果、甘橘、山楂等都被證明可以抗癌。山西有個清徐縣是肺癌和食道癌高發區。但是這個縣的老陳醋廠300年來卻沒有一個人患癌,連醋廠周圍的村民都沒有患癌的,而且連頭疼腦熱的感冒都很少。所以,提倡多吃酸味水果。
苦:蔬菜要吃苦的。凡是蔬菜都可以防治腫瘤,對水果和蔬菜的治癌作用進行研究,結論是:「幾乎在癌症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可以從水果和蔬菜中找到一種或多種物質,來減緩甚至逆轉其惡性發展。」 洪昭光教授說,每天500克蔬菜和水果可以減少一半癌症。專家們還認為,苦味的蔬菜含有一種氰化物,對癌細胞有較強的殺傷力,對正常細胞卻無破壞作用,這也正是自然療法優勢的體現。常見的如甘藍、苦瓜、生菜、杏仁、嫩蘿蔔纓、萵苣、各種野菜等。據悉,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沒有癌症,即南太平洋上的島國斐濟,60多萬人口沒有一個生癌的。專家考察的結果,那裡滿地杏林,居民常年以杏干、杏仁為食,正是苦味的杏仁防止了癌症。當然,要吃杏仁的話,一定選擇要加工過的杏仁,生杏仁是有毒的。所以我們提倡多吃苦味蔬菜。
雜:吃的食物品種越多越好,越雜越好。偏食、挑食是致病的壞習慣。曾經榮獲「美國醫學最高成就獎「的營養學權威斯坦默教授說:「營養學可以寫成幾本厚厚的書,然而概括成一句話就可以:什麼都吃,但要適量。」洪昭光教授也說:「什麼都吃,什麼都不要過分」。我們認為,每天最好吃15種以上的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達到抗癌目的。肉類當然可以進食一點,但不宜多。人有32顆牙齒,其中4顆是犬齒,吃肉用的,28顆是門齒和臼齒,用來吃植物性食物的,所以葷、素食物之比以l:7為好。吃肉的話,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無腿的。四條腿的指豬、牛、羊一類家畜,兩條腿的指雞、鴨、鵝一類家禽,無腿的指魚類,可以常吃點魚,但不要吃無鱗魚。而且我個人不贊成患者吃海鮮(魚除外)。
生:生的蔬菜,尤以胡蘿蔔、生菜、番茄、蘿蔔、野菜等為好。新鮮的蔬菜可以刺激細胞產生「干擾素」,而這是免疫功能的重要成分。如果一經加熱,就會破壞蔬菜的這種功能,所以提倡多吃生的蔬菜,尤其是用榨汁機榨取新鮮的蔬菜、水果汁,對提高免疫功能,治療癌症具有重要意義,筆者曾在「奇妙的胡蘿蔔汁」一文中作過介紹。著名的美國生食專家勞拉·安格爾博士50歲時曾患癌症,專家已經認為「治癒無望」 。於是她放棄了其他療法,專心採用「生食療法」,一日三餐生食水果、蔬菜,23年後她治癒了癌症。為此她有15年沒有使用爐子做飯。她創辦了「泛美自然療法學院」,用生食療法治癒了不少癌症患者。
粗:主食要多吃粗糧、雜糧。米和面不要太精,粗糧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刺激腸道蠕動,加快致癌物質的排泄,有肯定的防癌作用。另外有四大排毒食品即木耳、豬血、綠豆、海帶也提倡多吃,可以促進人體內癌毒的排泄,所以應該常吃。
茶:提倡喝綠茶。研究表明:「每天喝綠茶的人同不喝綠茶的人相比,患癌的危險性要低四成左右。」醫學界公認,「茶是原子時代的理想飲料。」
給癌患開一張自然療法「處方」(二)
由於西藥即化學藥物的毒副作用日漸突出,日益為人們所警惕和苦惱,這一點,在腫瘤治療方面尤為突出。人們渴望在患病時,能夠找到一種更安全,當然也更有效的方法替代它。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西方國家首先發起,自然療法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流行。所謂自然療法,就是以自然存在的東西(未經過化學加工)和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為基礎的一門醫學。它具有兩大特點,其一,取之自然,即充分利用大自然提供的環境、條件、資源等,比如森林、草原、陽光、空氣、海洋以及花草樹木、谷肉果蔬等防病治病,摒棄化學藥物,這就保障了它的安全性,用時尚的說法,叫「綠色療法」。其二,順應自然,即按照人體自然規律,調整機體的失衡狀態,藉以恢復人體的自然功能。用一句經典的話來講,「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進一步解釋的話,關鍵在於它不是以疾病為目標,比如對腫瘤而言,不是非要把癌細胞斬盡殺絕不可(同時也殺害了正常細胞),而是要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通常稱之為免疫功能)來對抗之,因此它是安全的。
取之自然,講的是自然療法的物質原則;順應自然,講的是自然療法的治療原則。
由於化學藥物在腫瘤治療中的毒副作用十分突出,甚至被稱作「粗暴的療法」、「失敗的療法」,因而在腫瘤治療中推行自然療法有其特殊的意義。那麼應用自然療法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防治癌症有哪些方法呢?這裡,我們給腫瘤病人開出一張自然療法處方,內容包括心理調節,飲食調理,適當運動三方面。每一方面,開出六字真言處方,使之好學易記,可以說這概括了自然療法的主要內容。
一. 心理調節——樂觀、寧靜、信念。
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說:「良好的心理狀態就是最好的抗癌方法。」 一語道出真諦。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情緒對免疫功能是至關重要的。大腦是入體的司令部,人的所有功能都受大腦支配,免疫功能更是如此。從大腦發出的神經纖維與脾臟、淋巴結、骨髓等免疫器官部有著密切的聯繫,人的心理活動通過大腦對免疫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所謂「境由心造」,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作為腫瘤病人,應該怎樣積極調節心理呢?六個字,即樂觀、寧靜、信念。
樂觀:一個小丑進城,勝過十個醫生。西醫始祖希波克拉底說過,「人的情緒便是自己疾病的良醫。」 可以說,樂觀情緒就是癌症病人的良醫。
無論你的病情多麼嚴重,都要切記,保持樂觀鎮定的心態,它可以幫助你度過人生難關。要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世界著名提琴家歐雷·布爾在巴黎演奏時,一根弦突然崩斷。但他仍然鎮定自若,面帶笑容,從容地用剩下的三根琴弦繼續奏完全曲,獲得全場掌聲。一位哲人說道:「這就是人生,斷了一根弦,其餘三根弦照樣可以奏出更奇特美妙的樂章」。一個人患了癌,不妨比作提琴斷了一棍弦。要堅信餘下的琴弦照樣可以奏出和諧的樂章。人生最可貴的並不是在擁有健康時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真正可貴的是,在患病時仍能保持樂觀和堅強的意志。
英國皇家醫學院觀察了475名手術後癌症患者的情況,他們發現:保持樂觀情緒,並能樹立能戰勝癌魔信心的人,其生存時間長達10年以上的佔67%;而那些精神頹廢甚至絕望的人,有80%在手術後不久便死亡。由此可見,樂觀情緒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有一位脖子上長著腫瘤的女性患者,醫生斷定她只能活3個月。後來在一位心理專家的建議下,採用了樂觀的「想像療法」。她每天靜坐在床上,心無雜念,專心想像脖子上的腫瘤是一個惡魔,而自己體內的白血球是十分英勇的騎士,正在揮舞利劍向惡魔進攻,並不斷將惡魔逐漸消滅乾淨。每天想像2-3次,二年之後,病人並沒有如期死掉,而是神奇般地康復了。這是不是個別現象呢?不是。美國曾對159名被醫生宣布活不到一年的癌症患者,均使用這種想像療法,結果大多數人至少活了20個月,有l/4的病人部分或全部恢復健康。想像療法使體內的免疫機能得到改善,有效地抑制腫瘤的進展。現在想像療法在國外已成為治療絕症的必要處方。
寧靜:「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寧靜。」對於一個腫瘤瘸人來講,保持寧靜的心理狀態至關重要。中醫認為:怒傷肝,憂傷脾,悲傷肺,恐傷腎。要保持心情寧靜就要不發怒,不憂慮,不悲傷,不恐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2003年4月逝世的韋家寧醫生,是我國手外科界公認的完成手術數量最多、療效最好的醫生,他患了胃癌,已是晚期,在他生命進入倒計時時,病床上的他已經骨瘦如柴,但他還有一個心愿沒有完成,他要出版一部手外科圖譜。在病床上,他平靜畫起了一張張圖譜。按說,他應該是很痛苦的,事實上,恰恰相反。他的妻子說,「他作畫的時候,完全沉浸在一種非常快樂的,一種自我陶醉的境地,有時候他還吹年輕時吹過的很輕快的口哨」,「他是那樣從容不迫地走過了最後的日子,那樣平靜地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這種寧靜的心情使他如願以償完成了他的手外科圖譜。即使到臨終,他都沒有感到痛苦。
上海一位患者陸幼青先生,先是患胃癌,後是腮腺癌,而且淋巴結轉移,臉腫得「象剛下場的拳擊手」,生命進入倒計時。然而他「依然不亂方寸」,從容的面對癌症,他平靜的以日記方式,逐日抒寫自己對生命、對癌症的感悟,並在網路上發表,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幾年時間,他抒寫了一本《生命的留言》留給世人。該書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引起很多人的欽佩。
要保持寧靜的心情,起碼每天可以安排一小時靜坐,排除雜念,專心致志的進行「想像療法」,持之以恆,你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信念:很多人患癌以後,消極地認為癌症就等於宣判死刑,失去生活的信念和目標,活一天是一天吧。可以肯定,這樣的人絕對活不長久。哀莫大於心死,樹立生活的信念和目標也是獲得健康的精神支柱。信念和目標明確了,死神往往會望而卻步。永遠不要失去生活的的信念與目標,你會發現很多奇蹟將在你身上發生。
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是這樣的:甲乙二人一同住進了五官科病房,都在等待最後的宣判——病理報告結果。二人閑聊,甲說: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首先去拉薩。乙也同樣表示。病理結果出來,甲得的是鼻咽癌,乙長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份生命的清單離開了醫院。清單開列的是:去一趟拉薩和敦煌;從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長江口;到海南的三亞以椰子樹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在哈爾濱過一個冬天;從大連坐船到廣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門;讀完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力爭聽一次瞎子阿炳的原版《二泉印月》;讀一回大學;寫一本書……凡此種種,共27條。他在這張清單後面寫道:我一生有很多夢想和信念,有的實現了,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現在上帝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為了不遺憾的離開這個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後幾年去實現還剩下的27個夢。
甲沒有猶豫,首先去了拉薩和敦煌。第二年,以驚人的毅力通過了成人考試。這期間,他登上了天安門,去了內蒙大草原,在一戶牧民家裡住了一周。現在正在實現出一本書的宿願,鼻咽癌也在逐漸痊癒。
有一天,乙在報上看到甲寫的一篇散文,打電話給甲。甲說:我真的無法想像,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信念。現在我才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沒有回答,因為他說的去拉薩和敦煌的事,早已因為患的不是癌而扔腦後去了。
1981年,密特朗當選法國總統。例行體檢時,發現患有前列腺癌並已轉移至骨頭。醫生告訴他,只有3個月至3年的生存期,密特朗非但沒有被醫生的宣判嚇住,而是充滿信心地制定了7年一屆的總統目標,進行了適合自己的自然療法,包括運動、保持樂觀、服用印度的草藥等。結果他不但完成了一屆總統的使命,而且連任兩屆,擔任總統14年。
得了腫瘤以後,不但要保持樂觀情緒,還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為自己開列一份「生命的清單」,樹立新的理想和信念,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大多數人沒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認為自己可能活不長久。也許就是這一點差別,生命有了質的不同,疾病有了不同的結果。有人把信念變成人現實,有人把夢想帶進墳墓。
中醫藥治癌的真諦
.—把鑰匙開一把鎖——個性化治療
中醫藥治癌的優勢究竟在哪裡?要弄清這個問題,先要明白中醫治病的特點。
被周總理稱為「高明中醫,又懂辨證法」的已故名醫蒲輔周先生是當代數一數二的中醫大家,生前曾為周總理和許多中央領導看病。他有一句名言:「中醫治病有一個秘訣,就是一人一方。」 他說:「善治病者,一人一方,千人千方,如一鎖一鑰,千鎖千鑰,務期葯證相符,絲絲入扣。」此語道出了中醫治病的一大學問——因人制宜的原則,或者說個性化治療原則。個性化治療正是中醫治癌的最大特點所在。
西醫治癌,只要診斷明確了,就可以用藥,比如兩個人都是肺癌,不管有多少癥狀上的不同,用的都是相同的葯,沒什麼差別,千篇一律,千人一方,顯得機械、呆板。中醫則不同,它講究因人制宜,因為每個人患病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各有特點,如同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一樣,也沒有兩個人患癌是完全相同的。比如兩個人都患肺癌,一個痰涎滿口,一個乾咳無痰,前者如同水澇了,後者如同天旱了,病情差不多是相反的,水澇的應該排水,天旱的應該澆水,用藥完全不同,甚至相反。顯然,想用—種藥物通治是不可能的,如同想用—把鑰匙打開所有的鎖。所謂因人制宜,就相當於量體裁衣,—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一人—方,中醫治癌的學問就在這「一人一方」上。在這一點上,中醫比西醫要靈活,要高明。與西醫的千人一方相比,「一人一方」治療的針對性當然更強,療效自然更高。當然,吃湯藥可能麻煩些,但是它治病,只要想通了,為了治好腫瘤,麻煩點算個啥。
由此可知,要找中醫治病,患者最好能親自來,讓醫生摸摸脈,看看舌頭,了解病情,否則,無法「量體裁衣」 ,簡直無法開方,既或勉強處方,也如「隔山打炮」,效果可想而知。有位廣州的病人想找筆者看病,為了了解具體病情,只能乘機前往親眼看看病人,為她設計一個唯她可用的處方。看—次病,去—次廣州,每次處方都有變化,由此才能保證了療效,這也是負責任的表現。中醫常講的「辨證論治」原則就講的就是這種精神。
蒲輔周認為,「辨證論治的真諦是什麼?是一人一方。」辨證論治的基本要求,就在於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即針對具體病人和具體病情,相應的作出具體處理。通俗一點說,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說,「病同,也未必用同樣的方葯,還要看體質、時令、地域、強弱、男女而仔細斟酌,不要執死方治活人。」這才是中醫治癌的真正奧妙所在,擴大些說,實際上這也是中醫治療所有疾病的真諦。
由此可以知道,想要靠幾個秘方、幾個成藥就治療千變萬化的腫瘤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沒有體現量體裁衣、一人—方的原則。這就如同你去買鞋,它只有40碼的一種鞋,你腳大腳小都得將就。而湯藥處方則如同量腳定作,量體裁衣,肯定適合你。當然前提必須是一位真正的有經驗的中醫。有一位名醫曾在《中國中醫藥報》上撰文說過,全國大熊貓總共也就300隻,而會用中醫看病的不足300人。是說真正會用中醫看病的人不多,何況腫瘤這種公認的難治病呢?有道是「西醫認門,中醫認人」,找中醫治病要認準人。
有人花了很多錢去買各種吹得天花亂墜的一種或幾種成藥,到頭來,難免落個人財兩空的下場。要知道,想用幾種成藥秘方包治所有腫瘤,不摸脈,不辨證,就想治療千變萬化的癌症是不現實的,這如同想用一把鑰匙打開所有的鎖,許多患者都陷入了這個誤區。其實開幾種成藥隨便找個醫生都能開,根本不必摸脈,無須什麼學問,這樣的事你能信得過嗎?而湯藥則要量身度作,需要經驗和學問,這是很明白的道理。還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個別中醫沒學問,卻能發明什麼「新療法」、「新突破」、「新發明」等等,其實是在唬弄人,反正外行也不明白。要知道,中醫最大的學問在於辨證論治,在於一人一方,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二千年來迄無突破,他能有什麼新突破?明擺著是在蒙人。
作者: 張存悌 2006年08月11日, 星期五 09:39 發表於《衛生與生活》
推薦閱讀:
※比較盤中的婚戀關係經驗談
※司考經驗 給論述題目開個處方
※陽宅外部勘察經驗【四】
※蘇聯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與教訓
※陽宅內部勘察經驗【二】
TAG: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