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問題與對策

我今天要交流的內容題目是對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實踐。那麼具體的內容就是我要給大家介紹兩種科學領域的教學方法。一個教學方法是實驗操作教學法,探究性活動,遞進式教學。另一種方法是觀察認識教學法,是以發現、認知、驗證,那這裡我說的是教學法,實際上它是針對一種類型的教學內容,設計的一個教學的模式。說教學方法有一點大,但是說教學模式,可能又顯得比較口頭化,這兩項內容,曾經被我們本地的報紙上做過一個專題的報道。編輯當初就說,這個教學模式,不如叫教學方法比較好。所以我今天也沿用了這個稱呼,叫教學方法。我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切入點,來和大家進行交流呢?主要是有三點原因。 第一個原因,我認為科學的內容非常的廣泛,在形成這份材料的時候,我本來也是想給教材中的科學領域的一些相關內容,進行一下歸類、梳理一下,以便讓大家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但是就是因為科學的內容,真的很寬泛,很難以偏概全。一是我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分類標準,只是根據我今天要交流的內容,就把這些教學的內容大體上把幼兒園科學領域的內容,給分成了這麼四種類型。 一種叫實驗操作型的。像我們的科學教學活動,像今天我們看的課例,有趣的陀螺,還有的像有趣的滾動,沉與浮,聲音從哪裡來等等。像這些課程,基本上都屬於實驗操作型的教學內容。還有一種類型,就是觀察認識型的,像這種就是我們一些科學教學活動,像美麗的菊花、有趣的電池、秋天的樹、家鄉的特產等等,像這一類的教學內容,我就把它劃分到了觀察認識型的教學內容裡邊。還有一類就是技術操作型的教學內容。像我們今天看的課例比輕重、還有小班的比長短、中班的比粗細、以及大班還要進行的自然測量,這一類的內容,我就把它歸類到技術操作型的教學內容裡面。 最後還有一種是討論型的教學內容。像我們制定一個秋遊的計劃,或者制定一個運動的計劃,是和大家幼兒之間討論進行的。還有教材裡面的一些帶問號的課題,像吃到嘴裡的食物哪裡去了這樣的課題,我就把它歸到討論型的教學內容裡面了,那這四種類型,它也不是完全獨立的,很多的內容它是整合滲透在一起的。在這四種類型的教學內容裡面,第一種和第二種占的比例大約要到80%以上了,這就是觀察認識型的和實驗操作型的這兩類內容。 第一種實驗操作型的內容,以前在教材中,它的活動數量比較少,只有我們可能印象中比較深的,像聲音的產生,再就是空氣,再就是沉與浮這麼幾個課型。大多數是觀察認識型這裡面的教學內容。現代的教材裡面,可能這種實驗操作型的內容就比較多了,主要是因為這種類型的教學內容,它能比較好地承載我們這個《綱要》裡面,關於科學領域的教學目標,就是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所以這種教材的內容,可能它的比例也會越來越大。待會兒我要介紹的兩種教學方法,就是針對這裡面最常見到的這兩種類型的教學內容的,實驗操作型的教學方法和觀察認識型的教學方法,這是我選取這個教學方法做交流切入點的第一個原因。選擇這個切入點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教學領域的內容是非常整合的,你很難把科學的內容,從這所有的內容裡面剝離出來,來專門給科學內容進行一些歸類分析什麼的,如果真正的要把它剝離出來講的話,要不就是很泛泛的談,我覺得那樣就浪費時間了,要不講得太細太到位,有可能有失去偏頗,我覺得這樣亂解讀,還不如不解讀,這是我選這個切入點的又一個原因。 再一個原因我覺得是人的因素,就是我們老師的基礎各不相同,老師們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對一些理念的理解和一些教學技術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區別。我不知道你們當地的情況什麼樣。但是我們這的情況,如果要是要搞培訓活動的話,來自鄉鎮的幼兒園,還有來自學校附設的幼兒園,再有就是來自我們直屬的獨立幼兒園的老師,他們的教學水平,還有教學理念的一些把握,是絕對不在一個層面上的,如果進行通研的話,我覺得它的針對性就會差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我覺得應該是在原本教研層面上進行比較好,不同的幼兒園根據自己不同的實際情況,通過集體通研,集體備課來來確定教學方法和具體的教學目標,這種形式應該是有針對性的,比較好的。這是我剛才介紹了,我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切入點來和大家交流的原因。 那我今天要介紹的這兩種教學方法,它是怎樣來的,以及在實踐中的運用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我們是用兩年的時間進行了一個叫做提升教學經驗,提煉教學方法,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質量的這麼一個專題的研究。這個研究主要是分三步走的,第一個是通過專題的研討會,總結選取一些成功的經驗。然後就是我們召集了一部分,在教學中就是說有能力的,然後在教學中教學成績也比較好,教學效果也比較突出的教師,讓他們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梳理,然後這些教學方法的雛形,基本上就是這樣形成的。這個雛形形成之後,我們就成立了教法研究小組,對於這些雛形的進行提煉,進行提升,然後形成了這些教學方法的主要框架,那這個框架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它有核心的教學理念,能用理論支撐,能夠在實踐中靈活應用,這就是教學方法形成的主要框架了。 最後這些教學方法形成之後,我們還是要遵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然後在理論與實踐不斷的交替中,使它得以提升,我覺得這個主要框架有了,那麼每一個教師他用它放在自己的實踐中進行的時候,每個人在這個框架下架構出來的一種教學的形式或者效果,都是不同的,在實踐中運用這個教學方法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這個只是一個框架性的東西。 下面我就分別介紹這兩個教學方法,也希望大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讓這些教學方法更加成熟,更加具有每個人的個性之美。下邊我就說第一個教學方法,實驗操作教學法。它的名字叫探究性活動、遞進式教學。探究性活動遞進式教學所闡述的教學方法,就是圍繞活動主題,帶著問題對材料進行實驗和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新的問題。那這種教學方法,剛才已經說過了,它主要針對的是實驗操作型的教學內容,探究性活動、遞進式教學的教學方法,可以用圖示如下,從圖例中我們可以發現,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探究和遞進,它是一種交叉和交替進行的。下面我就結合課例來把幼兒和教師,教師是怎麼樣遞進,幼兒是怎麼樣探究的,這一個過程來給大家做一下詳細的介紹。 首先先來說第一個,幼兒的第一次探究,第一次探究的目標就是發現問題,其實這一部分通俗的說,對應的我們的活動中,就是活動的導入部分,在這一部分進行的時候,教師可以用簡單的引導語導入活動,比如說:「來!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這些物體,你能發現什麼道理,或者發現什麼秘密?」然後也可以這樣說:「看一看這些物體你有哪些玩兒法?」這樣,就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會把探究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讓幼兒帶著啟發性的問題,動手操作材料,引導幼兒發現問題。所以在第一次探究中,教師就是讓幼兒根據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所提供的材料,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下面我可以結合課例來具體地說明一下,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課例的教學目標,這個課例了名字叫「比比誰落得快」。為什麼要先看它的教學目標呢?因為這是我們判斷活動過程,是否有效的一個主要的標準了,我們可以看到活動的準備部分,它是分能力和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兩方面來做的準備。那麼課例中教師在導入環節,它是設計了兩個遞進的環節,在這兩個環節的操作中,用遞進來表現它的目標的遞進。第一層主要的它就是引導幼兒熟悉材料,滿足幼兒對新材料的好奇心,因為幼兒一踏入課堂的時候,他對老師呈現的這些材料是充滿了好奇的,非常想動手玩一玩,這時候老師就順應孩子的這個天性,讓他下來操作,就是來擺弄一下這些新材料,然後在這個擺弄的過程中,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就引導幼兒來發現問題,找到探究的方向,然後他就問,你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就用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幼兒,找到探究的方向,其實這種教學方法的形成,裡面融合進了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它也不僅僅是體現在整個教學方法裡面有這個理念,這個其中教師的一句話,或者是設計的一個提問,甚至是設計的一個小小的環節,這裡面都是蘊含著教學方法的理念的,在這裡特別的說明這一點。那麼我們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第一次探究組織的時候,應該要把握哪幾點呢? 第一點就是教師只有引導沒有指導,也不做評價。 第二點就是對幼兒表現出的不同的探索方式給予充分的肯定。 第三個就是鼓勵幼兒嘗試多種不同的材料,體驗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 第四點就是注意觀察幼兒操作材料的方式,了解幼兒原來有的經驗水平, 在這幾個要點中,我覺得重要的,有突出特點的就是第一個,教師不知道不評價,只做適當的引導。那另外三個要點,是教師,應該說在所有的教學活動中,都應該做到的事情,但是這三點,在這樣的教學類型的內容中,可能表現的又特別重要,如果這三點如果做不到的話,做不好的話,可能直接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進行的,第一點這個教師不指導不評價,只有引導,它也是由第一個環節的目標來約定,因為第一個環節剛才已經說過了,它是活動的導入部分,幼兒需要做的就是熟悉材料,對材料產生興趣,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觀察、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和興趣點,然後來確定下一步的教學方法,來組織下一步的教學內容。當然了,下一步的教學內容,我們在教案中也是有預設的,可是孩子是活的,特別是操作性的教學內容,如果你不做適當的調整,因為教案是死的,孩子是活的嘛!就是說有一些東西,可能就顯得很生硬,所以說要根據幼兒的表現,對教案中的一些預設的內容進行一些微調,或者是在教案中,提前就應該留出一定的彈性來,這樣這個活動進行起來,它會顯得比較的自然,那說到這裡,也插一個題外話,就是我們跟安老師曾經交流過一件事情,就是說安老師是我們的上級領導,也是專家,就是她曾經交流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我們做公開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的課前準備,就是課前準備中,包括去背幼兒,去看孩子,那麼這些環節應該怎樣進行呢?可以說這些環節,我們在看教學活動中,是看不到這一些的,它都是一些背後的工作。然後安老師就問,我們是否應該把一些知識點,提前教給孩子,所以安老師問我,上次做活動的時候,是怎樣背孩子的。我呢,在這裡也想問一問大家,你們在做教學活動,特別是公開教學活動的時候,提前背孩子的時候,是怎樣背孩子的。在這裡安老師也舉了一個例子,她就說應彩雲老師,她是經常到外地去做客講學的,那麼各地的孩子經驗水平肯定是相差特別大,可是應老師不管到什麼地方去做活動、講課,她的每個活動可以說都是非常成功的。那很多時間,應彩雲老師她應該是沒有時間提前去看孩子的,對我們這邊做活動的時候,我就發現過,她是在會場上,才看到她自己要做活動的孩子的,可是活動都是成功的,這裡邊肯定是有訣竅的,那訣竅是什麼呢?我們會說了教案好,對!應老師設計的教案確實是好。素質高,這也對,應老師的素質確實是高。可是這些都是不好學到的,但是有一點我們是可以學的,就是應老師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她始終非常注意,也善於觀察孩子,採取最有效的策略來應對,這個是我們可以學的,就是我們在活動中,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知識點,然後課堂成為一個舞台,在評課例的時候我們也說到了,有些課它不是常態課,是教研活動,歷次教研活動,通過反覆的磨課才形成的課。但是這種課,它亮點當然是比較多了,但是往往是一種表演性質的了,我覺得這個我們也不可能每節課都做到,我們要做的應該說還是一個常態的課,這個我雖然扯的有點兒離題遠了,但是我想說的就是,除了我們第一點要注意的要點,就是第一次探究發現問題的要點,是不值得不評價,做引導之外,那麼後面的三點,也是很重要的,希望老師把它記住。 第一次探究完了之後,那麼緊跟著就是第一次遞進了,第一次遞進的作用,就是對第一次探索的結果進行總結和提升。那她採取的方式可以是談話、交流、演示等等各種,或者是互動的,或者是一種大家一起來進行的這麼一種形式,方法也是可以選擇很多的。那具體的方法就是教師針對第一次探究這個過程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或者發現的一些問題,然後精心地設計有層次性的提問,引發幼兒的討論和回憶,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慾望,這一個環節,我這麼說有一點很學術,其實我說一句大白話,可能大家一聽就明白了,這個環節,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對應的課堂教學中,就是每一個環節進行完了之後的那個小結,但是平常我們做活動的時候,在教案中出現的小結,往往就是那麼幾句非常概括性的,非常書面性的語言,比如說我們教尋找空氣的時候,就知道空氣它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所有的空間中,就是一種很學術性的一個總結。但是在這個教學方法裡面,這個小結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不是說光把它當作一個小結來對待的,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推動這個教學活動繼續進行下一步最有力的助推器,可以這樣理解。 在課例「比比誰落的快」中,我們來看一看教師她是怎麼做的?她是通過談話和交流的方式來進行了第一次遞進。在這裡還要說一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在進行這個環節的時候,很可能會遇到,或者是會出現的一些問題,因為這是一個操作性的活動,教師提供的材料也比較豐富,根據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大的。可能從這個探究到這個遞進,也就是說從探索到小結這一個過程中,它有一個由動轉到靜的這麼一個轉變過程,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要根據活動的情節,以及孩子的情緒選取一個比較適合的形式,如果這個形式不光是內容,你設計好了內容,如果沒有一個非常適合的形式來輔助,那麼這個環節,可能進行起來也不是那麼很順妥的,我覺得應該注意這麼兩點,一個就是地點的選擇,你是選擇讓孩子在這個材料,操作材料的旁邊就近來進行小結,來進行遞進,還是把孩子帶到另外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安靜的地方,安安靜靜地和孩子來進行這一次探究的一個提升,或者是小結,這是一個地點的選擇。 再一個就是孩子的體位,就是我們是按照以往的方式,讓孩子照常坐在小椅子上進行,還是席地而坐,大家一起坐在地上,坐在同一個平面上來進行?還是孩子就是就近圍繞著老師,這樣圍站在老師的周圍進行,我個人是比較傾向於前者的,因為坐小椅子比坐在地上舒服,這是一。而且這樣坐都很方便,而且我覺得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它也是一種常態的一種教學的,孩子坐的方式,它不會更多地分散他的注意力,這對幼兒集中注意力這一塊比較容易做到。如果你平常上課的時候,孩子是坐在小椅子上的,然後在做這個活動的時候,或者突然把這個坐小椅子改變成坐到地上了,我覺得孩子他是有一個要熟悉,或者有新鮮勁兒要過去的這麼一個過程的,所以我還是比較傾向於前者,我覺得坐在小椅子上進行,應該可能是要省老師很多事的。那麼在今天這個活動中,我舉的這個課例中,教師她是選擇了離開材料擺放地,然後把孩子帶回到小椅子的旁邊,讓孩子坐好。然後再把孩子操作的一些,她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提升環境中用到的典型的材料來帶到孩子圍坐的眼前,然後來做一下總結和提升的,這是第一次遞進。剛才我講了第一次遞進,要注意的這麼兩個問題吧! 就是說在幼兒第一次探究,教師第一次遞進的基礎上,就總結和提升了幼兒原有的經驗和認知基礎,並對發現的新問題,通過遞進這一個環節,也進行了有目的的再探究,那麼由此這個教學方法的步驟,它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就是第二次探究——自主探究。第二次探究,它的目的是自主探究,就是幼兒在新問題的引領下,進行自主的、有目的的探究,這個探究出來的結果,實際上就是我們這一個教學活動,重點要解決的教學目標。那麼先來看看課例「比比誰落的快」中,幼兒第二次探究的問題,就是哪些物體落的快,哪些物體落的慢,然後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孩子用自己的經驗把這些物體進行一個粗略的分類,把落得快的物體放到一起,把落得慢的物體放到一起,當然這個快或者慢,是幼兒以他的經驗來分辨的,可不一定是非常準確的。就是幼兒用他原來已有的經驗或者認知,根據他的體會或者感覺,來把這些材料進行分類。因為這個環節,它是目標完成的主要的環節,對應的課例中,也就是說,這個環節如果對應的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它是哪一個部分呢?就是活動的基本部分,也就是通常我們要說的心數的這一部分了。 在第二次探究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問題,重點加強了指導,這一個和第一次探究,最大的區別就在這個地方了。第一次探究,是教師不做指導,只做適當的引導,那麼在第二次探究之中,教師就要做重點加強指導了,這一點。然後要指導孩子在操作中通過一步一步的探究,來解決活動中的主要教學活動目標,在這個課例中,教師就是圍繞哪些物體落的快,哪些物體落的慢,引導幼兒進行探究,然後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將材料進行了簡單的分類,落得快的物體和落得慢的物體。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組織第二次探究,就是自主探究,它的要點是什麼? 第一條就是先點明了教師在這個環節中,一定要給予適當的指導,然後來推動問題的解決,比如說在這個課例中,孩子說沙包落的快,那麼你拋沙包的時候是有什麼樣的感覺呢?羽毛是落得慢的,那你扔羽毛的時候,又有什麼感覺呢?這是第一個要點,第二個要點就是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倡導幼兒之間的合作,比如說同時拋扔不同的物體的時候,兩個孩子,一個孩子你兩隻手頂多能扔兩件物品,那麼兩個孩子四隻手可能扔的物品就要更多,在這個對比過程中,可能它得出了結論就會更複雜一些。那第三條就是說鼓勵幼兒大膽的討論探究的結果,並嘗試用孩子的語言,用比較準確的來表述一下他自己觀察到的形象,或者觀察到的現象。第四個要點就是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除了語言的引導、體態的引導之外,還應該給他物質的幫助,或者是物質的支持,可以給幼兒更多探究實驗的方法,比如說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孩子探究的結果很多,探究的材料也很多,那麼他探究完了這種東西,他需要有一個方法,或者有一些物品來幫他把這些結果記錄下來,要不他會像黑瞎子掰棒子一樣,探究一個做一個,探究一個做一個,等最後可能這些結果他就想不全了,這是一點。所以教師要給他提供一個物質的幫助,或者材料的幫助在這一點,我覺得這一點,特別是大班孩子是比較突出的,教師在這一個環節之中,這個也可以說是必須的要做到的這一點。 那第二次探究中,因為教學目標非常突出,就是圍繞問題找答案,找到答案了,也就完成了目標了,剛才也說了,在這四個要點裡面,一個是我強調的第四條,一定要給孩子一些輔助的材料和方式,再一個一定在這個過程中,要指導幼兒,加強合作,讓幼兒學會合作,觀察合作的現象和自己一個人操作的現象有什麼不一樣,我覺得這兩點,是教師在這個活動中,指導起來也是應該特別注意的兩點。 那第二次自主探究完了之後,接著要進行的就是第二次遞進,第二次遞進剛才我已經解釋了,也就是說第二次小結,這一次小結比起剛才第一次探究完了之後的小結,它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第一次小結就是這個遞進,第一次遞進它更多的是偏向於對幼兒原有的已知的一個知識經驗的梳理和提升,那這一次遞進,它的目標,對這個本節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她要把這一節教學活動,要進行的或者要讓孩子得到的一些東西,在這一次遞進的梳理提升過程中,就要體現出來,它的作用就是對第二次探究進行總結和提升。教師幫助幼兒梳理第二次探究的結果,然後完成或者接近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那這個方式和第一次探究她要注意的要點,和第一次探究應該是差不多的,像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位置,選擇一個什麼樣的方式,選擇一種什麼樣的體位,這個和第一次遞進應該說要求是相同的,但是它的目標是不同的,內容也是不同的。教師在第二次探究的遞進活動中,她也是選用了這種談話交流的方式進行了第二次遞進,我們來看課例中,教師是怎樣設計第二次遞進的。 她先將幼兒在第二次探究中的,把歸類好的這些操作材料拿到孩子前面來,放在教師和孩子中間,告訴孩子,這一些是大家認為落得慢的物體,這一些是大家認為落得快的物體,現在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些物體,你為什麼把它放到快的裡面?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把它放到慢的裡面?為什麼?你是怎麼樣操作的?然後請幾個幼兒上來,把這裡邊的,比較典型的、有對比性的這幾種材料,進行一下現場的演示,讓大家共同的,可以說更細緻的來觀察一下,這個操作材料過程中的一些現象。然後通過演示,老師對幼兒剛才探究活動中歸類的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大家分的,這些是慢的,這些是快的,大多數都應該是正確的,這是一方面。有一個問題在這裡。我覺得如果孩子在自己的探究過程中,主動地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那麼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把這個問題給引出來,哪個問題呢?就是對有爭議的物體進行判斷,這裡說是對有爭議的物體進行判斷,其實不是兩個物體比較,而是三個物體,甚至四個物體進行比較,就是說有的小朋友說,沙包是落得快的,或者是沙包是落得慢的,那另一個孩子,就是說他說的是落的快,他說的是落的慢,這個就是它有爭議了,那麼有爭議了就有衝突了,那麼就給老師解決這個問題或者目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目標的機會了,為什麼產生爭議呢?這一個地方,教師通過解決這個爭議,他會讓幼兒得出一個,可以說是非常科學的這麼一種認識,也可以說是我們探究科學的應有的一種態度,就是說所有的物體,或者說它的特性,或者說它是這些東西,它都是和另一種物體相比較而言,相對而言的,說沙包落得快的,它肯定是和羽毛,和一些比它輕的物體比的,那說沙包落得慢的呢?它肯定是和石頭,和一些硬塑料,就是相對來說,比較硬的東西,或者比較沉的東西來比較的,這個會教給幼兒一種怎麼樣來判斷下降的一種方法、一種態度,我覺得這是我們科學領域教學的老師,是要把握的一點,科學探究的結果,它是無止境的,也是千差萬別的,也可以說是千變萬化的。所以說教師就要教給孩子這麼一種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 最後通過大家都公認的物體的演示,然後又通過對有爭議的物體的判斷,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對孩子已經分好的物品,可以重新做一下劃分,可能孩子他進行完了之後,他又有一些重新的認識了,一開始可能放在快的了,那這一次可能又放在慢的了,我覺得這個都是可以進行的,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應來進行一下適當的一些形式上的一些調整,或者是小結上、環節上的一些調整。那最後第二次遞進,它最後一定要梳理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就是說大家得出一個,看上去輕的物體落的慢,看上去重的物體它就落的快。最後可能大家,不管是和什麼比較,不管是幾個比較,或者兩個比較,或者三個比較、四個比較,最後孩子應該認識到的就是看上去輕的物體,它落的一般的就比較慢,看上去重的物體,一般落的就比較快。這是第二次老師遞進的時候教師帶領孩子進行遞進的時候,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那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我們就要進行第三次探究了——體驗驗證。「對於我聽過的東西我會忘記,對於我看過的東西,我會記得,對於我做過的東西我會理解。」這句話早就很熟悉了,一直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但是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一段教育名言的現代版,非常準確地說出了操作學習法的重要性。那麼在這裡這句話也可以是用作是對於第三次探索體驗驗證這一個環節的設計說明。因為體驗驗證的目的就是通過操作加深理解,然後讓孩子通過加深理解驗證以後,更好的達成我們教學目標。比如說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就請幼兒再去把剛才大家梳理以後,可能他沒有按照這個做,他沒有進行這種方法的嘗試。然後第三次探究,教師就把材料放回去,然後讓孩子再根據剛才梳理以後,得到的經驗,或者是得到的方法,再去重新進行驗證,是不是剛才我們得出的那個結論,看上去輕的落的確實慢,看上去重的落的確實快,讓幼兒再去進行一次驗證,那這個驗證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把這個合作的概念或者合作的一種方法,然後重新教給幼兒,也可以提醒幼兒,幾個人一起來合作,然後多來試驗這種物品,然後得出更豐富的,也可以說就是說更接近於我們要完成教學目標那樣一個結論,這是第三次探究,體驗驗證環節的做法。在第三次探究完了之後,那麼接著要進行的就是第三次遞進,剛才我對遞進已經解釋的非常多了,遞進也就是這一個環節完了之後的一個小結,也是一個對幼兒經驗的梳理和提升。 我們來看看第三次遞進是怎樣做的?那麼第三次遞進它的作用,就是說教師對幼兒的多次的探究體驗驗證等作出明確的概括,完成對幼兒認知經驗的肯定或者是提升。第二個就是提出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並進行引導。在這個做法之後,就是說和幼兒一起遞進了之後,老師就又提出一個問題,那這個落的快就一定快,落的慢的就一定慢嗎?我們有什麼方法讓這個落得快的變得慢一些,讓這個落得慢的也可以變得快一些呢?然後老師提出這個問題之後,讓孩子再來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實際上也就是它的經驗的一個運用,得到了經驗,驗證了之後,就要給它一個使用或者運用的一個機會,這也是類似於體驗驗證,但是我覺得它比體驗驗證環節的目標還要高一些。 那麼第三次遞進以後,可以說基本部分的心數環節就已經完成了,那教學的第一個目標也就基本達成了,就是通過各種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受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是與物體的重量跟空氣的浮力有關,我覺得通過這三次遞進,三次探究之後,第一個目標應該說是比較好地完成了,從這個地方開始,就轉入了第二個目標,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就是我剛才說的這個解決問題了,也是這一個教學方法的最後一部分,解決問題,其實我說是解決問題吧!可能這個提法有些不好理解,其實這個環節它的本質,它應該是第四次探究,也可以說是第四次遞進,是一個探究和遞進的一個結合體,說它是第四次探究也對,說它是第四次遞進應該也對,它是幼兒經驗的一個延伸和運用,也就是說通過了三次探究,三次遞進,教師針對這個活動材料的特性,然後根據幼兒的多次探究,體驗後的認知基礎,添加並利用一些輔助物,然後讓幼兒嘗試運用這些經驗來解決新的問題,老師還舉了一個例子,就是一張紙單打開的時候,它落起來飄飄悠悠的是慢的,那麼折起來了,或者折成一定的形狀了,比如說折成一隻小飛機,或者把它團起來,團成一個紙袋,那麼這樣它落的速度就會快,老師可以一開始,如果幼兒能想到的話,教師可以不作這個展示,讓幼兒直接來進行一些方法的探索也可以。那如果孩子對這個解決問題的提法,或者是引導的問題不是很理解的時候,教師就應該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來提醒孩子,老師要說的解決問題,就是這麼一回事,比如說一張紙它的形狀的改變,就導致了它的剛才我們說的快慢的改變,或者說它的一個加上輔助材料以後,改變了它的重量,那麼它的快慢也是發生改變的。讓幼兒知道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它在這個啟發之下,可以舉一反三,想出更多的變快或者變慢的方法。 那說完了解決問題應該說第一個教學方法——實驗操作這個方法,探究式學習、遞進式教學的方法,也就基本上應該說是介紹完了,如果我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能按照這個三次探究、三次遞進,最後來嘗試解決問題,應該說一個試驗操作性教學內容,這樣一個教學活動,應該說就會比較好的達到我們的教學效果。但是在這個課例「比比誰落的快」的最後一個環節,教師和幼兒又討論了一個現象背後的問題,它的目的就是什麼呢?就是繼續拓展幼兒的認知經驗,培養幼兒更進一步探究的慾望,這也是與我們《綱要》的目標要求相符的。他們討論了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討論為什麼不管它是快,或者是慢,它最後都要落下來呢?那麼這個有的孩子可能就能說出來,有的可能說不出來,這個就是由於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之後,不管它是快,還是慢,最後都是要落下來的,那麼由此這個課例的教學環節,就可以轉入延伸活動了,延伸活動那就有很多種方式了,可以根據這個特點,然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遊戲,也可以家園共同參與,也可以在班裡的材料之中,提供材料,延伸活動的方式就應該比較多了,咱們可以根據咱們孩子的特點來設計一些比較合適的延伸活動。那在這個課例中,教師她是先讓幼兒玩了一個遊戲,因為做的時間也比較長了,這時候來換一個,能動一動的方式,孩子也是很感興趣的,先來跳一跳,跳一跳就落下來了,沒法跳的,跳的再高也是要落下來的。然後她又讓孩子,看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課件,就是咱們的神舟五號上天了,然後楊利偉在空中漫步的這麼一個,在太空倉飄著的這麼一個課件,然後他自己就會對比起來,原來離開了地球引力,重量就不受限制了,不一定非得落下來了,而且又給孩子留下了課後活動的內容,你可以繼續去搜尋資料,繼續探究,為什麼在太空里,人會飄起來,而不落下來呢?這個方法我基本上就介紹完了,我覺得現在我們可以再回到我們第一個PPT這個事例圖,再次重溫一下這個教學方法的這幾個主要的要素。 幼兒他要進行三步,一次探究他的目標是發現問題,二次探究他的目標是進行自主的探索,第三次探究是一種體驗驗證式的探究,就是把知道的教學方法,或者知道的操作方法來進行驗證。那教師就是一次遞進、兩次遞進、三次遞進,通過遞進使幼兒所要得到的知識經驗,不斷的往前提升,不斷的得到一個鼓勵或者提高。 最後大家一起來研究怎麼樣解決新的問題,現在我們來交流,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方法,第二個教學方法,是觀察認識教學法,是以發現、認知、驗證,剛才我們介紹的這個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遞進式教學,毋庸置疑的,它適用的教學內容是實驗操作型的教學內容,而接下來我要介紹的這個方法,它主要是側重於觀察認識型教學內容。 那觀察認識型教學內容,相比實驗操作型的內容而言,它更具有傳統性,那麼這個教學方法,也就相對於上一個教學方法而言,可能更具有普遍性,也更容易把握和使用。這個教學方法的名稱,設疑、發現、認知、驗證,就是這個方法中,每一個基本要素的名稱,也是對應課堂教學步驟的一個名稱。從這個圖例上,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發現,教師的設疑環節和幼兒的發現環節,它是兩個既平行,但略有先後的環節,教師的設疑要略微的靠前一些,而幼兒的發現,可能要略微的滯後一些,大家可以猜測一下,為什麼要這樣表示呢?這是因為設疑的方法,它如果是用材料或者環境來進行,教師是必然有預設的,然後預設的情境材料中,來推動和幫助幼兒發現有探究的問題和方向。那麼在設疑和發現進行完之後,教師就與幼兒一起來帶著問題,進入這個認知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來達成本次教學活動的主要的教學目標。幼兒有了初步的認知經驗以後,教師提供機會,讓幼兒驗證自己的經驗,提升對經驗的認同,它的目的跟剛才我介紹的上一個教學方法中的驗證環節,它的目的是一樣的。我們應該還知道孔聖人的那個名言,聽過的東西會忘,看過的東西只會記住,做過的東西才會理解。還有在這個教學方法中,沒有出現,但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是這個延伸和拓展這兩個環節,那麼這也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我們一般稱其為活動延伸,它不在這個教學方法之中,但是也是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所必定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下面我就結合課例「有趣的電池」來詳細介紹一下,這一個教學方法,觀察認識教學法,設疑、發現、認知、驗證,設疑環節,我們還是把它對應的,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第一個環節——導入環節,在這個教學方法中,比較適宜的設疑方法,我是覺得這麼兩種比較可行,第一個就是教師可以直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兒童明確探究的問題,就是直接說,今天我們來幹什麼什麼事兒,把這個問題直接陳述出來。那麼第二個設疑的方法就是通過提供材料,然後創設環境,讓幼兒在自由地擺弄這些材料的過程中,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自己提出想要探究的問題,我覺得第二個方法,可能是我們作為科學領域的教學,可能是應該採用的一個主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質疑問難,有意創設問題的情境,這是促使他們開動自己腦筋,或者開拓思維的一把金鑰匙。設疑環節剛才我們已經說了,他就是導入環節,那我們如果導入環節是怎麼樣組織呢?其實導入環節的組織方法有許多,我隨意在網上搜了搜,就發現導入方法有很多,你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導入環節的設計,導入的方法,科學教育導入的方法,這些方法很多很多的。在這裡我也就不一一介紹了,只要記住,在這個科學教學方法中,設疑這個導入方法,也是比較好用的,也是我們這個教學方法中採用的一個主要的導入方法吧!為什麼說這個方法很好呢?我覺得這也是與我們科學教育內容的性質決定的,因為我們現在在科學教學中是竭力地想為幼兒創設一個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探索性的這麼一個活動的環境,充分地來體現操作在前、指導在後的這種教育理念,再有就是為什麼用設疑來作為教學方法,導入環節設計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們還是先來看一看課例,從教學目標、教學準備開始,這個也就不言而喻了,不知道教學目標如何去判斷一個教學活動的價值所在呢?這是一個中班的教學活動「有趣的電池」,它的活動目標有三個,一是使幼兒了解電池的外形、種類及簡單的用途。二在長時間的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探索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第三,讓幼兒不亂扔廢舊電池,保護環境。活動準備我們就不詳細說了,主要看看這個活動的過程,第一個環節,也就是設疑的環節,那麼在「有趣的電池」這一個活動中,一開始教師就為幼兒創設了電動玩具城的這麼一個情境,然後告訴幼兒,它是用一句話引進來的。電動玩具城裡有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看看這些玩具里有什麼秘密呢?然後讓幼兒帶著這個問題,到這個電動玩具城裡去隨意的操作這個電動玩具城裡的電動的玩具。然後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有的玩具很好玩兒,又會動,又會跑,還會響,有的還能發光,特別是有一些男孩子玩的衝鋒槍。很有趣。但是有的孩子拿到這個玩具以後,用盡了辦法這個玩具也不動,也不響,它也不發光。通過玩這些玩具,讓孩子發現問題。然後這些拿著這個玩具,不能玩兒的孩子,他肯定就要到老師身邊來問老師了,老師我這個玩具不能玩,那老師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個提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你這個玩具不能玩兒呢?這時候孩子就會猜測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有一定的經驗,知道原因,他就說,也可能是這個玩具沒有電了,或者這個玩具裡面沒有裝電池,在這個孩子猜測的基礎上,教師就接著又拋出了第三層問題,就是我們怎樣做才能讓這些玩具動起來,響起來?這三個問題就很自然的出現了,把這個教學活動,要進行的探究的方向,或者老師要引導的方向,就很自然地引導出來了。教師就是用這種搭台階的這種方法由淺入深,層層設疑,用帶有挑戰性的引導,引領這個幼兒進行分析,引發幼兒再去進一步的探索,或者搜尋已有知識經驗的慾望或者過程。那這一個環節,導入環節第一個設疑,它這個導入環節的設計,與剛才我們介紹的上一種教學方法中,第一次探究、第一次遞進非常相似,但是在觀察認識型的教學方法中,這個設疑環節的引導性更突出,幼兒要發現的事物也更具體一些,相對它的探索行為的發散性、自由性就差一些,就被弱化了,那為什麼這兩種類型,這兩方面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我覺得我們用《綱要》中,科學領域的教學目標的那句核心的話,就是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這一句話來理解,可能就能找到根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科學教學內容裡面,觀察認識型的內容變得少了,而實驗操作型的內容變得多了,它們兩個之間的比例發生了變化,可能在座的都是一些年輕的老師,那作為一般現在有20年教齡的老師,可能就會想到,我們以前的教材中,觀察認識型的內容,它是要佔非常大的比例的,基本上只有那麼幾個活動是實驗操作型的,就是我剛才舉的那個物體的沉與浮、聲音,它還叫認識聲音,再就是空氣,不上下的,空氣在哪裡或者聲音怎麼來的,直接就叫認識空氣,認識聲音,是這樣稱呼的。那麼教學過程中,主要也是一種引導的進行,但是可能孩子操作的這些環節比較多,也是相對於觀察認識型內容而言的。那現在的教材中,更多的是一種實驗操作的,而觀察認識的相對來說就要少很多了。我剛才這樣解釋有一點狹隘,反正我們就過往言之,過往聽之,這耳朵聽,那耳朵冒,過去就算了,不能把它作為真正的理論基礎的。 第二個環節就是發現,觀察認識型的教學方法中,發現式教學是教師採用的一個主要的教學方式,如果我說教學方法中,發現式教學,可能感覺到有一點拗口,有一點矛盾,如果我換一個說法,就是說是教學模式中,採用了發現式學習的方法,可能這樣描述大家就比較好理解了,實際上它也就是這麼回事,就是說我們在這個教學的方法或者模式中,是主要採用這個發現式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的。因為發現式教學,它既是一個主動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孩子快樂成長的過程,發現環節,那麼在這個教學方法中,它既是可以是一個單獨的環節,也可以更多的在其他環節中,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來出現。教師在採用這個教學方法的時候,對於發現式學習的使用一定要很靈活地掌握,發現也有好多種情況,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粗略的歸為這麼兩類,特別是對於孩子而言,一種就是純粹的發現,一種是指導下的發現,對幼兒來說,課例中設疑環節中的發現,它就是一種純粹的發現,因為這種發現是他與他的生活非常接近的,與幼兒已有經驗也應該說有一定基礎的,是對他已有經驗的一種提升和梳理。那設疑環節的目標,大致也是如此,就是想通過這個設疑,對他原來的經驗,得到一個老師或者了解,或者讓幼兒把這種經驗表現出來,大家對這個經驗進行一些認知,就是在設疑環節中用了發現式學習,那麼後邊的認知環節中,它也用了這個發現式學習,在那個環節中的學習,它就是一種指導下的發現了,發現的內容就是說在幼兒的生活中,常有或者也理解,但是他並不關注,或者說是熟視無睹了,那麼這個也就是我們的教學目標所在了。但是雖然是孩子不關注的,但是在他的認知經驗的基礎上,他經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他是能夠接受的。像這樣的教學內容,他就屬於跳一跳我們能摘到的桃子,也是我們所能給予幼兒的最恰當的教學內容了。 剛才我們說的發現的環節,叫它是環節,實際上它更多的是傾向於一種學習的方式,在這個教學方法中,它可以是一個單獨的環節,但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方法,融合在其他的環節中,剛才我說的這個觀察認識型的教學方法中,它可能不是一個單獨的教學環節。 下面我要講的這個三,認知,這個就是我們這個教學方法中最主要的一個教學環節了。認知環節對應的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它就是基本環節,也就是我們的新事物環節,也是我們要用來達成教學目標的一個最主要的環節,在這個教學方法中,或者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它是佔了非常大的重要的比重的。那麼一個活動的成敗往往也就取決於這個環節的組織實施效果如何,那麼觀察就是進行認知,最為普遍的方法,也是我們發現式學習運用的一個最常用的、最普遍的一種方式。觀察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大家在網上搜一搜,相關的材料也是非常豐富的,在這也不需要我一一做解釋,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大家真的有很多材料是可以在網上搜到的。但關鍵是我們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怎樣來引導幼兒觀察,選擇一個什麼樣的觀察的方法,觀察的方式來進行,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那最簡單的就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充分地運用幼兒的多種感官來進行嘗試探索和體驗。簡單的說,一看二摸三對比,這個可以說是屢試不爽的,也是在觀察認識型的教學方法裡面,非常常用的一種觀察學習的認知的一個方法。當然如果是你要觀察認識的這種物品,或者這節課要面對的對象,它是一個色香味俱全的,我們說的可以食用的,那聞一聞、嘗一嘗,然後品嘗一下,這也是可以進行的。那麼我們在組織這個認知環節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什麼樣的要點呢?在這個基本環節中,也就是認知環節中,老師設計這個認知環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將大的教學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具體的小的教學目標,放在我們的教案中,在這也給大家提醒一下,可能大家已經做的很好了,那麼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在預設這個活動的時候,每一個小環結的名稱,應該就是這個環節的目標,而不是教師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行為的一個描述,或者幼兒行為的描述,老師怎麼說,孩子怎麼說?不是這樣寫教案的,就是說我們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大環節是大目標,小環節是小目標,應該先把目標作為這個環節的題目,寫在最前面,後邊才是我們怎麼樣做,甚至是怎麼樣說。如果是你整個教案裡面,都是教師說,孩子說,教師說,孩子說,那麼這個教學活動,看起來就一頭霧水,有時候像我做教研員,經常看老師的教案,看了以後,就不知道這個老師,就是說要用很長的時間,才能給他分析出來,他這一個環節是要幹什麼的,所以我們寫教案的時候,這種方式,也不是非得作為一個模式讓大家固定下來,它最起碼讓你自己在記憶你的教學環節的時候,有時候我們經常說,這個老師在做活動的時候,他的思路非常的清晰,他心中對教學過程把握的非常得流利,實際上這個也是有方法、有竅門的,就是說你寫教案、寫活動的時候,你既要把這個過程,用你的目標給分解開,我只記住,我第一大部分要做什麼,第一大部分有幾個小部分要做什麼,我第二大部分要怎麼樣的?然后里面的第一、第二、第三部分是呈現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的?這一個我覺得教師不光是教案看起來好看,更重要的是能讓我們學會用一種可視的方式、可見的方式,來把大目標給分解到小目標中來,然後對我們老師在上課中,記憶這一些教學過程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我估計你的教學活動,肯定別人也會給你一個思路非常清晰、教學目標把握非常好的這麼一種評價,這是第一要點了。 第二個就是實施這個小目標的時候,教師心裡一定要有大目標,那這一條實際上也是針對第一條而言的,這兩條正好是相對的,你把大目標分解到小目標來了,那麼我做這個小目標的時候,比如說孩子出現了一些不確定的思維,或者不確定的表述,比如說你提問的時候,那麼孩子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門,也可能超出你的預設,那麼你來判斷,他的答案是有效的、有價值的,還是需要我放棄的,或者需要我不理的、直接放過去的,我覺得他的判斷的標準,就是我的心中一定要用那個大目標來判斷,就是對這個孩子的一些發言,或者孩子的一些表演,進行鼓勵,或者肯定,甚至作為一個範例在全體孩子的面前進行展示,你要採用的標準,就是心中一定要有這個大目標,這兩條是相對而言的。 那麼第三條就是要有層次、有遞進的設計教學環節。這一個應該也很好理解,就是說我們雖然把這個小目標一個一個給分解開了,這個分解不是無序的分解,而是一個有一定的意義的一種分解,比如說像這一節課上,他要認識外形用途或者什麼,那麼你認識這個電池外形的時候,首先孩子拿到手的時候,他最關注的是什麼?應該看到是電池的形狀,我覺得這個,或者說它的大小,或者是上邊的一些圖案,我覺得教師在分解目標的時候,就是設計的時候,要站在孩子他的視角上來想一想,我把這個材料交給孩子的時候,他最先關注的是什麼?或者說我最容易,先達成的這個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是不是需要有前面的鋪墊才能完成,這是我們分解目標的一個要求,也就是說,你的目標之間,一定是有遞進的,而且我設計的前一個目標,必定是要對後面的目標的鋪墊,或者說後邊的目標必須要在前一個目標的基礎上才能達成,這是我們在分解目標的時候要掌握的一個原則。 第四點這個應該說也是一個通著的要求,不管我們組織什麼樣的教學活動,一定要設計好教師的每一個提問和每一個小結,我覺得提問大家一般的是比較重視的,也知道這一個提問確實是推動這一個活動往下進行的,可以說是一把鑰匙,小結那麼大家重視不夠,但是在今天我介紹這個實驗操作方法的時候,把這個小結專門用遞進的這種方式來給大家介紹,可能會引起大家的重視,那麼在這個教學方法裡面,小結也是大家應該重視的,小結絕對不是你在教案中,用那種文字、學術性的文字或者書面化的文字,來表述那麼一句兩句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我們對這個小節的形式、內容、目的是什麼,我這個小結就是對前面經驗的一個總結,得出一個結論,那麼它還是承上啟下的,既總結前面,又要引出後邊,或者是它直接這個總結就是為了後邊的這一個環節做的一個延伸,這個你一定要弄清楚,我這個小結的目的所在,然後再來設計這個小結,一定要重視小結,我覺得小結的這個作用,它和我們一開始的,可能我們比較重視導入的第一句話,或者每一個環節,轉折的時候,老師的那個轉折語比較重視,但是這個真的環節進行完了小結,我覺得它的作用應該說比那個轉折語應該顯得更重要一些,更重視一些才對。下邊我們就來看一看,在「有趣的電池」這個活動中,教師的這一個環節,認知環節,就是新事物環節,它是怎麼樣來做的呢?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它是用三個小環節來分解目標,然後遞進式的進行教學活動的,你看它第一環節就是教師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走一走,將觀察與操作結合起來,然後讓幼兒來認識一下,或者說來觀察一下不同型號的這一些電池,那麼它的第二個環節,它就是要把這個目標的重點給找出來,就是在一個共性的基礎上走出那個典型的點來,就是來尋找一下,電池的正負極,總結出電池的特徵,它為什麼要設計這樣一個第一和第二呢?第一就是我剛才說的,因為孩子拿到一種材料,他是有他的關注點的,你如果上去就讓他先來看正負極是做不到的,因為首先吸引他的是這個電池的外形、顏色、大小,這些因素首先吸引他的注意力、觀察力的,而這個電池的正負極,它雖然重要,是我們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但是這個正負極的標記或者在上面的表現,它是很不突出的,只在反面或者正面,甚至在側面,有很小很小的一個小符號,這個在觀察的時候,它又不是一個有趣的標識,咱們說不是小動物的圖案,也不是一個好吃的東西的圖案,孩子不一定觀察,上去就注意到它的。那他注意到的是什麼?就是剛才我說的,所以教師先讓孩子,用他關注的那種角度來進行一下關注,這個關注完了之後,他再引導孩子,他先滿足了他的需要,滿足了他的興趣,然後再來引導孩子,看一看這個細的地方,小的地方,他雖然看到了,以前不注意,看到了也過去了,現在老師得引導他觀察這一個,他這兩個環節,是不可倒置的,必定是要前一個環節在前面,這個環節在後面,如果倒置了這個課,進行起來是很難受的。 那麼第三個環節,孩子觀察了這個電池了,找出這個電池有正極和負極了之後,當然老師她沒說正極和負極,她只是告訴他,這邊有一個加號,那邊有一個減號,因為加號和減號,大班的孩子是認識的。然後第三個他就認識電池盒遙控玩具或者電動玩具上放電池的地方,然後讓幼兒來了解一下,我這個電池和這個電池盒是有關係的,然後來觀察一下這個電池盒裡面,它有一些什麼東西,這個時候孩子在電池上已經認識了這個加號和減號,他在電池盒裡面就很容易也會發現,老師這裡也有一個加號,也有一個減號,這是他在老師的引導下,已經引起他的關注了,他就會很容易的發現,電池盒上也有這個標記,這個發現就為他的後一部分,讓孩子來正確地安裝電池就做下鋪墊了,那麼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也是依然採用了發現式學習的方法,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剛才我們介紹的另一個教學方法,就是實驗操作型,在上一種教學方法中,他的第二次探究和第二次遞進,是教師指導下的探索和嘗試,而在這一個教學方法中,它這個是這樣說的,是教師指導下的發現。這個發現和這個探索和嘗試,這兩種表述,不光是表述方法的不同,它的目的也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兩種教學方法中最大的區別所在,因為這個發現,它是有一個既定的答案的,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在裡邊的,只不過孩子他就是說,在平常的生活中沒有去關注,教師他只要引導孩子發現這個答案就可以了,發現那個已經在那的一個東西就可以了,你不可以往別的地方去,你往別的地方去是看不到那個東西的,而這個探索和嘗試就不是這樣了,探索和嘗試它是有一定的發散性的,雖然我們在這個課上,有一些老師也比較對發散這一塊也是有一點比較疏突的,為什麼?因為這個發現,它的不可預測性太強了,有時候教師覺得,這一部分很難駕馭,往往想發散,又怕發散出去收不回來,所以這一個有時候用起這個方法感覺也是很矛盾的。那麼下邊要進行的驗證的環節,應該是說它的一些副的目標,就是第二個或者第三個目標的完成,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個驗證環節是怎麼樣來進行,組織這個環節,有一些什麼應該掌握的竅門,就是組織這個環節的要點。 第一,首先教師要創設相應的物質條件,讓幼兒能夠動手操作,如果說你這個驗證,你不給孩子提供東西,只是說你知道了,你說一說我聽聽,光說不練是假把式,這個地方就讓教師必須要提供現實的一個場景,或者是現成的材料,讓幼兒能夠動手去進行操作,然後把自己的想法來進行一下驗證。 第二個就是引導幼兒選擇一個適當的方法,嘗試這個記錄操作的結果,這個也不多解釋了,我覺得上一個教學方法中已經解釋了,就是說孩子他操作驗證的時候,進行動的材料是比較多的,就是說動了這樣,然後他又做那樣,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興趣轉移的非常快,如果不接著記錄下來,可能到最後他想著的只是他手頭拿著的那一樣,或者是剛剛做過的那一件事兒,所以說給孩子提供記錄紙,學會記錄,通過記錄來分類,來比較、來觀察,這也是教給孩子,可以說科學方法裡面應該他掌握的一種,我們教師心裡應該有的對待科學的一個態度。 第三條就是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和條件,促進幼兒經驗方法的學習和借鑒,那麼這一條就是說在驗證環節裡面,孩子他對經驗的掌握,並不是一刀齊的,就是說他也掌握了,他也掌握了,他對這裡面的興趣點、知識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他對這個經驗的掌握,也是有優勢,有劣勢的,我們也知道,老師用他的方法來講,孩子也不一定能明白,但是孩子之間的互相模仿學習,他的效率是非常高的,這一點我也不一味舉例子,就是說我們在這個驗證的環節中,就是充分發揮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或者合作,讓幼兒之間把這種經驗,你會做什麼,在這個地方我是怎樣做的,你看看我做的,然後我是這樣做的,你是怎麼做的?我看看你做的,然後這種經驗之間的互相融合,互相彌補,我覺得比老師要教他,可能效果還要好,這是一點,就是說我們在驗證環節裡面,一定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能夠合作,能夠幼兒與幼兒之間互動的這麼一個方法,或者是機會和條件。 第四條就是因為孩子的驗證了,他已經有了操作的經驗了,或者說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礎了,他可以自己相對來說,比較專註的來進行自己的一些活動了,那這個時候老師可能從時間上,或者從形式上,就有了一定的多餘的經歷和時間了,這個時候我覺得老師還要做一件事兒,就是去關注這裡面總是有一些孩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對你這節課上,你引導的東西,掌握得並不是很好,或者是說這樣的孩子,他天性膽小,不敢動手,或者怕出錯,也有這樣的孩子,但這個時候,我覺得教師就可以留出那麼一點精力或者時間來關注一下這一部分孩子的發展,這個我覺得也是我們教師照顧全面,或者是全面發展,或者因材施教中的一個要求吧! 第五個就是其他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就是說我們在設計驗證環節的時候,根據你這個教學目標達成的情況,或者你的教學目標的要求,或者是內容材料這些不同,就是老師也要預設一些過程中,怎麼樣有一個遞進,從易到難、由淺入深這樣有一個設計在裡面,就是說我不能把材料推給孩子了,你自己去玩兒吧,玩到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那麼這樣很可能就是無效的操作,看起來玩的很樂呵,實際上它沒有什麼效果,所以老師一定要設計一個層次,或者設計這個特別關鍵的問題來引導孩子的操作,這是第五條。驗證環節,他寫了一個成功的喜悅,也確實是,能把自己剛剛學到的本領用到這一個活動中,我覺得孩子肯定是非常興奮的,那在這個過程中,這一個教師,他沒有全部放給孩子自由的操作,他還有一個設計,就是老師提前和孩子先猜測這個電池正負、負負、正正之間的這麼一種連接的關係,先讓孩子猜一猜,是正對負,負對正,還是正對正,負對負,這個電池才能發揮作用,他先讓孩子猜,在猜完了以後,然後又去操作,操作完了回來以後,又來修正他猜的結果,我覺得這個老師設計的應該說比較有心的一個老師設計的這一部分,對這個孩子的驗證,就起了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不會讓他的引導裡邊有很多無效的操作在裡面。可以說他每一項操作,孩子要去操作的目的性就非常強了,那這個教學方法的驗證環節和上一個教學方法的驗證環節,名稱是一樣的,但是它也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剛才我講到的,就是我要驗證的,比如說這個電池,正極對負極,它才能讓這個電動玩具動起來,響起來,亮起來,也就是說它只有這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而這個探索,像我剛才說的實驗操作法中,它就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或者唯一正確的答案,它只能有一個相對來說正確的答案,你比如說我要讓這個快的,或者是慢的變快,或者是快的變慢,它有好多的方法可以操作。就是剛才我說一張紙吧!本來一張紙是飄飄悠悠是落得比較慢的,但是如果我把它折成一個小飛機,可能出去落的就很快,那我把它團成一個紙球,扔出去,它也會落得很快,或者拋上去,它落得也是非常快的,這個小飛機往上,它可能就落得比較慢,因為那個飛機就是為了讓它滑行更長的距離,所以說在那個實驗操作法里的驗證環節,是沒有標準的答案,也沒有固定的答案,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它的操作的結果是非常的分散的,孩子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經驗,都能得到體現,老師雖然駕馭起來有難度,但是孩子得到的東西會更豐富一些,但是這個觀察認識型就正相反了,它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不管你怎麼驗證,最後要得到的就是這個正對負,因為負對負、正對正,這個電動玩具是不可能玩兒起來的,所以說這兩種方法,它裡面有這麼一個區別,我覺得老師也記住這一點就可以。 其實這也是這兩種教學方法里比較大的一個區別,也是一開始我說的這一個,為什麼觀察認識型的教學內容,對我們現在的科學領域的教材裡面,就好像感覺越來越少了,即使有也更多的傾向於觀察認知的操作方法,而不是像實驗操作的教學方法,用這種方法,就比如這節「有趣的電池」,它裡邊也是加入了很多的一些實驗操作的一些環節,或者是投入的材料什麼的,多給幼兒提供這種機會,雖然它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還是給他提供了很多的讓他自主來操作驗證的機會的。也就是說,在現在這個教材中,實驗操作型這種內容也是越來越多的,你在網上搜一搜也會看到,像這一類的教案也是特別多的,而且我們在組織活動的時候,這一類的教案,因為它的不預測性,雖然增加了老師駕馭教學活動的難度,但是也更容易出彩,看著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也讓我們感覺到更欣慰一些,確實是這樣。 那麼我說到這裡,也可以說在幼兒熱火朝天的操作的這個過程中,這個科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我也就基本上介紹完了。然後這個教學活動在進行到這裡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接近了尾聲了,但是在課例中還有一個環節,前面我已經說過,它雖然不在教學方法中體現,但是我們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也是應該重視的,就是這個延伸和拓展環節。延伸和拓展環節,就是說每一個教學活動裡面,都應該是有的,但是根據材料的不同,或者是根據你這個教學方法的採用,可能有不同的組織方式,那麼在這一個教學活動裡面,這個教師她就是把電池的種類及用途,比如說電池一定要節約用電,把這個理念讓孩子知道,然後說廢舊電池是會污染環境的,我們應該怎麼樣做,就是一種非常簡單的一種提醒或者交流,她把它作為一個延伸的環節,讓孩子在這個地方,它也牽扯到其他領域的一些教學目標,比如說廢電池一定要回收回來,這是牽扯到社會裡面的,或者說一些生活方面的一些目標了。說到這裡,第二個教學方法,我就介紹完了。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聽得更清楚明白,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可以再交流,如果你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些方法的時候,發現了更好的經驗,那我們大家更應該繼續交流。 我介紹的這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應該說他們這兩種教學方法,適用的年齡班是不同的,那麼在座的老師,你認為這兩種方法,它們各自是在什麼樣的年齡班中運用效果會比較好呢?我覺得這一個可能大家一想也能想出來,應該說實驗操作這個教學方法,是在大班中運動比較多的,因為大班的孩子,不管是從操作能力、生活經驗,他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個實驗操作型的他才能進行起來,如果你要在小班的話,這種方法,我估計肯定是老師會尷尬的一塌糊塗,因為孩子他沒有經驗基礎,也沒有交流溝通的能力,所以這種方法在小班是不適用的,在中班你可以試一試,如果老師有比較強的素質,比較強的能力,有駕馭教學活動的這種能力,我覺得在中班你可以嘗試一下,根據內容的不同。 那觀察認識教學法,可能它就通吃了,不管中班、大班、小班都能用到,小班和中班會用的比較多,因為到了大班,很多的教學內容都已經轉成了實驗操作型的教學內容了,如果是有觀察認識型的教學內容,那我們採取的方法,肯定也是比較傾向於實驗操作型這一種教學方法來進行,但是雖然是最後剛才我講了,得出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這種過程,這種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是和實驗操作法是相通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後邊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就是我們來對照一下《綱要》中的教育內容,大家來看一看這些教育目標是怎樣對應這個不同年齡班幼兒的,然後我們可以確定,我們採用哪一種教學方法比較合適,就是說《綱要》中對科學領域的教育要求一共有8條,我是這樣給它分析的。1、2條是面向小班的教學內容的,我們來看3、4條,3、4條的要求,主要在中班教學內容中體現的。那麼再看5、6、7、8,5、6、7、8裡邊,第6條和第7條是什麼?是數學內容要求的,這個數學內容雖然也把它劃分到科學內容裡面,但是我們甭管是從教學實踐中,還是從我們的思想認識中,這個數學內容,它應該還是一個很獨立的、有自己的內在邏輯聯繫的一個教學領域,我們這次的培訓活動,也是把數學領域單獨的拿出來,單獨的進行的,所以說6、7條我們可以先不管它,來看第5條和第8條,那麼第5條和第8條,我覺得它的這些教育要求,主要是在大班教學內容中來體現的,當然大班的教學要求,是包含著中班和小班的教學要求的,那中班的它是包含著小班的教學要求的,就是說《綱要》中給我們提出的教學要求,它也是有層次性、有遞進性的,我們這麼解讀實際上是不對的,但是我這麼一解讀,大家在把握每個年齡段孩子科學教育的目標的時間,是有幫助的,你可以仔細地回去對照一下,《綱要》中的這一個教學要求,看一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固定的這麼幾種教學方法很難得到預期的效果,一個成功的教育活動,它也不是單純的一種教學方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好多種方法的靈活地結合、靈活地互補,然後教師根據這些教學活動來選擇適宜的最合適的教學方法,這一個教學活動的目標才會達成的最好。那我們幼兒教育面對的是時刻在發展的幼兒,我們構建成型的這種教學方法,也只是一種嘗試,我覺得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那麼我今天講這些教學方法或者課例介紹給大家,也是希望大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對這些教學方法有一個更好的豐富和提升,讓它也能更好地來反過來促進我們的教學活動質量的提升。(結束)


推薦閱讀:

香港國民教育擱淺的三點思考
父母教養很好 孩子卻是熊孩子該怎麼教育她?
兒童性教育應遵循什麼原則? 十大誤區要避開
教育心理學裡邊的順向遷移和正遷移的區別?
在中國長大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教育 | 科學 | 幼兒園 | 活動 | 幼兒 | 科學教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