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祖師禪教外別傳:不由三昧,不經證果,見性成佛

  祖師禪教外別傳:不由三昧,不經證果,見性成佛  1、靈山會上,大梵天啟請,世尊示現『拈花』後,大迦葉微笑,見性成佛。大迦葉指出:祖師禪教外別傳,不經過『入三摩地』(不假三昧),不經過『證果』(不期感果),即可直接成佛(先成『知見佛』,再成『果滿佛』)。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拈花品)第二》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妙哉。我念過去無量劫,事於燃燈佛布說法處,發菩提心,從佛修行。亦復世尊布說法,於說法中,得漏盡智,成阿羅漢。亦復聞說諸法實相,入菩薩道,不動先果,成大乘道,得近如來一切『種智』。」  「如是妙智,從何處來?皆從凡夫久遠心來。其久遠心,等諸佛心,是為法身,是名成佛。得見是心,非在言教理誨、理解文字之中。但在以心示中,不假三昧,不期感果。因緣熟時,凡夫即見。是故佛道,傳於凡夫,人中不絕。」  【財富禪註:(大迦葉說)「這個妙智從哪裡來的?從凡夫久遠劫來自心中來,等同諸佛心、法身,這叫成佛。能見此心中自性,不在言語文字說教,只在自心。不需要三昧入定,不要證果(下文有言:因『證果人』少,故開此不須證果教外別傳)。因緣成熟時,凡夫就見到了。所以佛法能傳給凡夫人中,而不斷絕。】  「若無此法,唯有感果賢聖得道,而無凡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佛道者。若然於末法濁惡世中,證果人者,千萬人中,無有一人。無證果故,佛道絕傳,唯有名字,無有道象。有此法故,傳佛道象,不結於末世」。  【財富禪註:(大迦葉說)「若沒有這個『見性成佛』的法,只有證果的聖賢成佛,而凡夫四眾弟子都沒有成道的。到那末法五濁惡世中,千萬人中無一證果的。真佛道就只有其名,人們卻不知佛道到底是什麼了。有了這個『見性成佛』的法,一直到末法時期,真佛法都不斷絕。】  佛言:「善哉。摩訶迦葉。如汝所言,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傳法象爾。我滅度後,以大法藏,今付於汝。能持傳傳,弘通正法,尋嗣心道,令不斷絕」。  【財富禪註:佛說:「大迦葉。你說得對!七佛傳法都是如此,見性成佛。七佛弟子傳法都像你一樣。我滅度後,以正法眼藏咐囑於你,你受持弘傳,尋覓心傳弟子,不讓真法斷絕」。】  -------------------  2、【按:此祖師禪教外別傳,就是法華會上八歲龍女成佛  的法,舍利弗當場也因此見性成佛。】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拈花品)第二》:  爾時,世尊從起,梵王以身為座妙嚴天座。著於本座,告大梵王:「汝於過去無量中,修菩薩道,住高地位,能問是法。於末法濁惡世中,相續諸佛大道心法,令不斷絕,咸是所以依汝力也。尚有所以思,悉恣問之,如來為汝,演說正法」。  大梵王言:「善哉,世尊。聽問如是,我當問之。如來先經,為未說之?為未示之?為既示之?」  【財富禪註:大梵天說:「好啊世尊,任我來問我就來問。佛在先前的經典裡面,說過這個法沒有啊?」】  佛告大梵王言:「我先已說,為既說之。為舍利弗謂『不可以言宣』是也。時舍利弗,面會此法,即得當成『華光佛』記。」  【財富禪註:佛說:「我在先前的經典裡面說過這個法啊。這就是(《法華經》里,法華會上)舍利弗說的『不可說』的啊。法華會上舍利弗領會了此法,當即被我授記當為『華光佛』。」】  「亦復龍女,以一寶珠,無句上之。龍女以一寶珠,無句上之。如來又也速受寶珠,無句受之。龍女又依此佛心道,即得成佛,亦復是也」。  【財富禪註:(佛說:)「(《法華經》里,法華會上)龍女用一顆寶珠獻給佛,未說一句話,佛也接過寶珠,不說一言。龍女領會了佛的這個心傳法,也當即(到他方世界)成佛,也是這樣啊。」】  大梵王言:「若如是者,今日如來,以此一法,為最真實」。  【財富禪註:大梵天說:「如果是這樣,今天佛以這個見性成佛之法,為最真實。」】  佛言:「如是,如汝所言。舍利弗者,過去劫來,不離於我,今日亦然,我俱不久入於涅盤,不留我後。龍女已得他方成佛,非我弟子,其法不傳,皆如無耳」。  【財富禪註:佛說:「是啊,如你所說。舍利弗過去多劫以來沒有離開佛,如今也是,我滅度後他也追隨我入大般涅槃。龍女已到他方世界成佛,不是這裡的佛弟子了,不為你們傳我的法。他們兩個對你們來說,都如同沒有是一樣的。」】  「今日有獨摩訶迦葉,傳真道象。我滅度後,至於末法,五濁惡世,後五百歲,不絕佛道,唯在迦葉,獨付傳中。是故名曰『唯是真實』」。【財富禪註:(佛說:)「如今只有大迦葉,傳我真法。我滅度後,以至於末法五濁惡世,末世後五百歲,都不斷絕。這些功勞,都靠大迦葉一人,所弘傳開來啊。所以這個法是唯一真實。」】  ---------------------  3、【按:佛說:一切法都不能成佛(都是引導向這個法的),唯有靠這個『見性成佛』的法才能成佛。大迦葉說:我多年苦修,只證得阿羅漢果,此法令我成佛只在剎那,以前所學,都是虛假之法。】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拈花品)第二》:  告摩訶迦葉:「無有餘法,唯一心性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已說今說,當入而已。一切諸佛,依一心性,已成說佛道、現成佛道、當成佛道。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若謂余法,尚有更一,諸佛成佛、眾生成佛,即外道說,非七佛說,非十方佛說。」  【財富禪註:佛告訴大迦葉:「除了『見性成佛』一個心法,無有他法能成佛。三世諸佛所說各種法門,都是唯有入此法門而已。一切佛都是這樣成的佛,然後講佛法,一切眾生也是同樣。如果有人說『還有別的法,佛靠它成佛、眾生靠它能成佛』,這都是魔說,不是七佛說,不是十方三世諸佛說」。】  「迦葉當知:汝所付屬,八萬藏經。是諸教者,是即乘一心器也。譬如世間牛車馬車,是為諸法,乘之渡於道路器也,所有教經亦復如是。汝能奉持」。  【財富禪註:佛說:「大迦葉,你要知道:我咐囑你的,是八萬卷大藏經啊。這些經教,都是這一個佛法心印啊。就像世間上的牛車馬車,大家乘坐著他在道路上行走,各種經教都是這些度人的工具啊。你能奉持。】  爾時,摩訶迦葉歡喜踴躍,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此法實難遭者,誠是直道,誠是妙道」。  「我昔遇佛,出家修行,偏厭生死,唯求涅盤,但修無為,不求是法。但了空理,不知是法。難行苦行,多年作勞,得阿羅漢,思之誠難」。  【財富禪註:大迦葉現身說法:我多年出家厭惡生死,追求無為,只知空理,苦行多年,只得個阿羅漢道。】  「今日如來,最上妙示,唯剎那事,非年非劫,非難妙易。令我成佛,無有疑惑。雖非實至劫數成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妙覺成佛。實知法身,是心是佛。三世諸佛,一軀妙體。」  【財富禪註:大迦葉說:今日如來開示,見性成佛,只在剎那之間。雖然還不是果地圓滿佛,是自性法身佛。十方三世佛,共我一法身。】  「今思已前,於多年中,難行苦行,是勞無功。亦多年中,求空無為,皆虛假法,更非實法。」  【財富禪註:大迦葉說:現在看以前我修的法,難行苦行,都是白費功夫。求個羅漢道德『空』、『無為』,都是虛假之法,不是真法。】  「今日見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體無為,而性圓滿。一切眾生,唯依是法,當得成佛。」  【財富禪註:大迦葉說:現在見到了這個真空之法(見性),相是空,而自性不是空。性體無為,而自性圓滿一切法一切功德。一切眾生,只有依靠這個法,就能成佛。】  4、【按:佛說:那些阿羅漢們,雖入得三摩地,漏盡成阿羅漢,但是都不見性。他們只得心性空假用,不認得自性本體。】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拈花品)第二》  「天王。唯有信心,能入是最上道。云何起信:『不依心性,他不成佛』?所以者何?於心性外,無成佛路。如是了知,真實求者,能人是道」。  【財富禪註:世尊又說:「天王啊。只有相信『見性成佛』,能證得無上道。為什麼要相信「不見自性,不得成佛」呢?在自性之外,沒有成佛之法。】  「智慧如舍利弗,多聞如阿難陀,辨才如布婁那,解空如須菩提,持戒如優婆利,神通如目健連,天眼如阿那律,如是此輩,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輩皆得心性假用,未得心性真實體故」。  【財富禪註:那些阿羅漢們,智慧如舍利弗,多聞如阿難陀,辨才如布婁那(富樓那),解空如須菩提,持戒如優婆利,神通如目健連,天眼如阿那律,都不成佛。這是為何呢?因為他們(只得三摩地),只得心性的空假用,不見自性本體,不得成佛。】  「唯證性體,必滅佛道。如是了知,真實求者,能入是道。  天王,或有知見心性妙實體者,知見之時,即體妙理。無放無離,行住坐卧,心身融一。見聞覺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  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非異非別,唯以『融一個』之道。  我於即時,成佛道已,世間出世,修行無咎」。  【財富禪註:世尊說:「只有自證自性本體,必須滅掉所謂佛法(只有見性,別無一法)。有人知道了自性是真實妙體,知道之時(理上見性)就能體察到自性了(你自己『能覺之心』即是自性,一切『所覺之境』和『心念、見聞覺知』其實皆是此自性本身,非是『能覺之心』之外另有單獨的『所覺之境』和『見聞覺知』)。  行住坐卧之時,認取身與心為一。見聞覺知之時,認得『六根六塵六識』皆與『自性』為一。如此『時時見性』,就是『真修行』,就是『行佛道』。在家人、出家人都是一樣如此真修。即時見性時,我就是已經成佛,無論在世間(在家)還是出世間(出家),都可這樣修行無礙。】  5、【按:佛說:見性之人,知見法身、自身本來是佛,已是『知見佛』,來世不久當成『果滿佛』。佛在此靈山會上授記大迦葉當成『見性佛』。】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月輪品第三:  「現不成佛,雖未即成佛身已,我今印證此人:即見己身成本佛,是『知見佛』。我今授記:此人來世,是不久當成『果滿佛』。」  【財富禪註:世尊:「(見性之人)現在雖然還沒成佛身,我今印證此人:自從見性知道自己本是佛,就是『知見佛』了。我今授記:這個見性之人,不久當成為『圓滿的果地佛』。」】  「如今會中,摩訶迦葉,雖已知見自法身了,未滿六度劫數成故,未得成佛『妙覺』法身。雖然如是,知見自性佛法身體,十方諸佛一體一躬。知成佛故,得佛印證,事於未來諸佛世尊,當得成佛。」  【財富禪註:世尊:「如今靈山這個法會中,大迦葉雖然明白知見自己的法身,還沒滿六度劫數,還沒成佛的『妙覺』法身。雖然如此,已經知道自性法身與十方諸佛一體。因他知道自性本來成佛,所以得到佛的印證,他會一直事奉未來諸佛,其後當得成佛。」】  「天王。譬如世間月輪,朔、弦、望。晦月不現,雖是月輪,人不言月。  朔月一分,以日近故,諸人不見。雖俗不信,知者知月。如初發心見性道人,世俗不知,道人知之。  三日夕天,現三分光,雖未成輪,世間知月。如見性人,能徹顯德,諸人知之。摩訶迦葉亦復如是,雖今日未實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受未來當成佛記別,名『見性佛』。」  【財富禪註:世尊:「天王。就像世間月亮,有朔(初一)、弦(初八)、望(十五)。晦(三十)夜裡看不見月亮,雖然月亮並未消失(和太陽升起落下時間一致),人們不說有月亮。  朔(初一)月亮只有一分,和太陽升起落下時間相近,人們也看不見。雖然俗人不信這時也有月亮,智者都相信。就像那些剛剛理上見性的修行人,世俗不知道他已是佛,真正有道的人(佛)知道。  初三的月亮,在傍晚出現,有三分光。雖然沒有成圓月輪,世間已經知道有月亮了。這就好比見性之人能徹底顯發德行了,眾人就知道他了。大迦葉也是這樣。雖然今天他沒有示現圓滿成佛,已經給他授記未來當示現成佛,名叫『見性佛』。」】  6、【按:佛說:縱然還沒有任何證量的凡夫,只要見性——明白般若真理,就是『開悟成佛』。當然,不應滿足於凡夫位,要行普賢行、成果地圓滿佛。】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第七:  佛告阿難:是修 『成佛禪』者:  下品行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住凡夫地,即悟成佛。  【財富禪註:下品行人,發明菩提心(注意:這裡『發心』不是指『發大願』,而是指『見性』——明白般若真理),就已經『成正覺』。雖然還在在凡夫位上,就已經『開悟成佛』了。】  中品行者,得成三時,入普賢道。  【財富禪註:中品行人,時時能在世間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上品行者,是名『一生補所』。  【財富禪註:上品行人,是『一生補處』佛,如凈土的菩薩、彌勒菩薩。】  最上品行者,即是三世諸佛。  【財富禪註:最上品行人,已經成佛者。】  佛告阿難:「修是『如來禪』者,於前、中、後位,雖未得實行實證。  世間者,治人間道:下品道者,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賢人位。上品道者,得聖人位。現在明德。後生天宮。  出世者,治沙門道:下品道者,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覺悟位。上品道者,得三昧位。現在妙異,後生凈土。  【財富禪註:修『成佛真實禪』者,即使未證聖果位,未全得菩薩五德,未轉三身四智五智。也能在世間成為賢聖,或出家作佛門棟樑,後世生天宮或凈土。】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聲聞、天仙、鬼、一切人民,大歡喜。  ============  【財富禪跋1】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世尊在燃燈佛所得授記後即可進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無數劫來,示現六度萬行而成佛都非實,也只是起妙用而已。只有時時見性是『真修』。所以《金剛經》云:如來在燃燈佛所實無所得。  《楞嚴經》:「是名菩薩,由三摩地,『入無生忍』。」——這是如來禪的次第。由三摩地,『入無生忍』。『入無生忍』才是見性。  入三摩地不是見性,只是開悟見性的一個引導,他『見性』還是入祖師禪一樣頓悟性理。頓悟性理後才發現,連那三摩地也不須入。這是真三摩地,是大三摩地,首楞嚴三昧、金剛三昧、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  《維摩詰經》:諸多天人聞維摩詰所說,皆得法眼清凈,入無生忍。——這就有點像禪宗的味道了。聽了開示有正知見,不由三摩地,直接即入無生忍。  禪宗是教外別傳,不歷如來禪的次第,不由三摩地,直接由般若知見,入無生忍。  南嶽懷讓用『磨磚作鏡』的比喻,及時破掉了馬祖的邪見——打坐修禪定、入三摩地成佛。於是才成就了一代大師——馬祖道一。  《六祖壇經》六祖對懷讓授記云:「西天般若多羅祖師(達摩祖師的師傅)識汝座下出一馬駒子(馬祖),踏殺天下人」。  【財富禪跋2】:  拈花禪意:《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佛之心印、正法眼臧——【禪宗】,原是在靈山會上,釋迦佛拈花一言不發時,大迦葉尊者微笑會意所傳。因此,大迦葉尊者是西天禪宗第一祖。  據(新纂續藏經第 01 冊 No.0027、《萬續藏》第八十七冊)《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記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咐囑摩訶迦葉』」。  在靈鷲山法會上,大梵天王為令一切眾生得大利益,請佛說法,並把一朵金色的波羅花獻給佛。佛答應了大梵天王的請求,高升法座,卻一言不發,手裡只是持著婆羅花朝大家看看。在座的人都不理解,唯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高興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咐囑摩訶迦葉」。同時,世尊還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予迦葉。以佛祖親用的衣缽傳後代祖師,為正法眼藏所在的信物。  這就是禪宗說的『衣缽真傳』的故事。禪宗把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大迦葉尊者後傳【阿難尊者】為「西天禪宗第二祖」。代代傳承,至「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尊者】(達摩祖師)。達摩祖師來華傳下禪宗,被後世尊為【東土禪宗第一祖】。  《六祖壇經》(六祖門人記載成書)中,一字不識從未看過佛經的六祖惠能,在圓寂前一年準備回新州老家時,為大眾開示了七佛的傳承,以及禪宗正法眼藏西天二十八祖、東土六祖的傳承。禪門還列出了西天二十八祖、東土六祖的傳法偈頌,說明禪宗是直承迦葉尊者之法的一脈單傳。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拈華微笑』故事,與六祖的開示大迦葉為禪宗初祖,完全是不謀而合、完全吻合。  關於「拈花微笑」公案,唐宋以來在禪門流傳。靈山會上,世尊拈花、大迦葉微笑,世尊授記大迦葉尊者得佛正法眼藏。六祖以後,禪門都不知佛經也記載過此事,還以為只有祖師開示過,經藏並無記載。從各種燈錄來看,禪師都未提到它在佛經里的出處,都以為不見於藏經。禪門也不知道有《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這部經。  後來,北宋宰相、居士王安石在宮內翰林院見過《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記載了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的公案,世尊授記摩訶迦葉得正法眼藏。王安石在偶然與佛慧泉禪師言談時,才發現禪師並不知道佛經有記載這件事,於是他告訴了禪門中人。  據《宗門雜錄》記載:【王荊公(王安石)問佛慧泉禪師云:「禪宗所謂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經亦不載。」公(王安石)云:「余頃在翰苑(翰林院),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因閱之,所載甚詳……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  更奇妙的是,這本《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不但禪門中人不知,竟然還是北宋宰相從宮內秘藏的不公開版本的大藏經里看到後,偶然閑談中告訴禪門中人的。可見此經在至少北宋以前早已來中國,被帝王珍秘在大內秘藏大藏經中,不在世間刊刻流傳。此經更不是禪門中人編造的。近代該經在日本又被發現,它又名《問佛決疑經》,有二卷本和一卷本兩種,收在新纂續藏經第01 冊 No. 0027、《續藏》第87冊。因其作者不詳,成書年代亦不詳,歷代經錄也全未著錄,因而常被無正法眼者疑偽。  無正法眼者疑偽而武斷誹謗真經,也是他們的老毛病了:這也與「大乘經典」因不見於七葉窟第一次結集的【阿含部】「小乘佛經中」,所以被後人疑偽一樣,無損於「大乘經典」的偉大。  大乘諸經典因不見於小乘【阿含部】而被南傳上座部佛教僧團疑為偽經。《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因多有帝王問佛事,而被秘藏在宮禁中而不在世間的大藏經中流傳,而被無正法眼的佛教僧團疑為偽經。雪竇禪師的《頌古百則》因有「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一句,遭到宋神宗大怒,說是「誹謗聖皇」,勒令「不得入藏」(收入藏經)。可見,不收入藏經者,未必不是真經真義!《大乘金剛經論》藏經未收,有人疑偽或信不過(東晉時期)北朝後趙高僧佛圖澄。凡此種種,歷代有正法眼之禪師早已開示過這些都是真經。  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大乘金剛經論》一樣,《金剛三昧經》也是無人知曉譯經者的人名。這幾本無上了義的經典,其法義圓滿無比,令人嘆為觀止,且都沒有譯者。好像是佛菩薩因緣時至,自動示現中譯本在中國的。  《金剛三昧經》,只知道從南北朝,北朝的北涼時期,佛門四眾就譯經見到這部經了。歷代大藏經無論中國和外國的版本,也都有收錄。真經是肯定的。  這再次證明了:佛經是神物,『不應緣則伏藏不見,應緣時自然顯現於世間』,並不局限於釋迦佛滅度後佛弟子『第一次結集』的佛經。而是在後世陸續不斷自動出現。這不應奇怪,因為佛菩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從未離開過我們。需要時就會顯現佛經。《法滅盡經》講過:眾生無佛緣時,三藏十二部經都會自動消滅,所有經書都會自動變成白紙,沙門衣服也是自然變白。沒什麼奇怪的。  有佛菩薩自動示現的無上了義經典,大家無比珍惜吧。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3 金剛三昧經(1卷)【失譯】【註:大正藏將此經歸入: 04.法華部·華嚴部——第9卷、第10卷】。新纂續藏經第 01 冊 No. 0027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7品) 【失譯】  有人說:這部經據說早已失,有爭議,看有大量中國道家內容:五行,陰陽二氣,魂魄,五臟配五行,忠君孝親,乃至中醫穴位「命門」.......後又包括了好多本不同時期佛經的內容,論及往生之言......存疑。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面《序品第一》,還有2500年前佛就講過地球是圓的證據呢?  佛弟子為何要懷疑「佛是全知萬能的」呢?難道佛不能知道當時很多常人都不知道的學說嗎?——  佛菩薩從印度靈鷲山,三次東飛,回到原處。講佛法如同轉輪,傳法興盛地將會繞地球一圈:先在印度興盛,然後到震旦(中國)興盛、最後到『大日發』過興盛:  先東飛行數千里,來到『震旦』國(中國、CHINA、支那)『五寶台山』(五台山),講此國有『三皇』,都是觀世音菩薩化現,傳的道法就是佛法的一支;  再東飛行萬里,來到海上『大日發國』(摩訶日發?AMRICA?或是『大羅馬』國?),講此國有觀世音菩薩化作大梵天王令造世界與眾生,傳的大梵天的法(上帝教)就是佛法的一支;  再往東飛行萬里,經過的國家人性與畜生接近、無有佛緣(應經過非洲?大西洋島國?不開化之地,不應是歐洲。所以上面那個『大日發國』更像是指美洲將會是下一個佛法興盛地。)  《宗門雜錄》記載:當時宋朝宰相王安石對佛慧泉禪師提到,這部經在大內秘藏,他偶然在翰林院看到過三卷,裡面有靈山會上佛與大迦葉『拈花微笑』、傳正法眼藏的事。  另有一個版本24品,是高麗國從唐朝抄錄。  如果是古人偽造,且不說此經的義理極為圓滿,就是涉及的古代和現代學問,都遠遠超越了當時地球所有國家人類的智慧。  唐代、宋代人還不知道地球是圓的吧?更不會預言佛法在中國興盛之後,還會將再往東傳萬里、到海上某大國興盛吧?  恰好證明這部經是貨真價實的真經。誹謗真經等於隨喜魔王滅法,佛弟子如有此等愚痴行為要速懺悔啊!  -------------------------------------
推薦閱讀:

布施是積累成佛資糧的關鍵
攝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蓮華胎藏海會悲生曼荼攞廣大念誦儀軌供養方便會(3卷)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的精神與特色
聖空法師開示:如何積累成佛資糧?
禪宗第一經的30條頂級智慧:明心見性,頓悟成佛

TAG: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