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分鐘學會:怎樣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

多應對模式 說話過腦

情境管理 前置準備

共計 1257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3 分鐘

-------------------------------------------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苦惱,那就是總覺得自己不會說話。不是把天聊死,就是分分鐘得罪別人。難道會不會說話是天生的嗎?你是否也有機會通過掌握一定的技巧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呢?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 (K. Anders Ericsson)認為,一切技能都能通過刻意練習來獲得。

「刻意練習」你可能知道,但具體要怎麼做呢?本篇將介紹三種技巧,供你參考。

-------------------------------------------

第一招:準備多種應對模式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指出「擁有多樣的行為反應」是溝通高手的特質之一。

比如面對一個戲弄你的同事,你該做何反應?

許多低水平的溝通者只會寥寥幾種反應模式,比如尷尬地笑笑或強烈的反擊。

實際上,除了以上兩種呆板的應對模式,還有更多方式等待你去練習,並且在關鍵的時候對ta做出不一樣的反應,它們包括但不僅限於:

1.移花接木,轉移話題。把當前尷尬的話題引到其它topic中去。

2.說體會。你可以表示這種玩笑讓自己很尷尬,希望以後別再開了。

3.沉默不語。用沉默使對方自己感到尷尬。

你的準備越充分,應對的方式越多,你就有更多的資本與人們做各種溝通中的博弈。

-------------------------------------------

第二招:說話前先過腦

試想一下,假設你在第三方不在場的情況下說ta的壞話,但恰恰這個「第三方」此時從門口進來,你會有多麼地尷尬?因此,說話前倘若假想你們的話題對象就在你們一旁,你說出來的話是否會相對比較謹慎?

同理,「說話不過腦」是也一種類似的「無壓」溝通模式,處於這種模式下說出來的語言往往容易得罪人甚至給自己挖坑。因此,說話提前過腦就意味著要「活在未來」,在和對方說話前考慮一下你的受眾對你的語言可能會出現怎樣的反應,如果這種反應為負面可能,那就要重新組織語言或者更換話題。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對方是提問方,我來不及「過腦」又該怎麼辦呢?可行的辦法之一就是通過重複對方的問題來給自己爭取時間,從而讓自己的回答更為得體。

尚未形成習慣前,「說話過腦」可能需要刻意為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項技能成為你的本能反應後,你會自然而然地發現,凡是從你口中說出的話要比人們的平均水平要嚴謹得多。

-------------------------------------------

第三招:情境管理術

老闆生氣的時候你會當場提出休假的請求嗎?哪些話能當眾說,哪些話只能一對一的情況下講?這些實際都是情境管理術的範疇。很多職場新人都不懂一個道理:當眾提建議是拆台,私底下提建議是補台。所以ta們往往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

情境管理術的掌握不僅意味著說話需要分場合,同時也意味著說話前要判斷好對方正處於何種情緒下。你準備說的話可以現在說還是要待會兒等ta的情緒過了以後再講,或者需要ta在某種特定情緒下講效果更好。情緒管理術屬於說話技巧里的中高級心法,同樣需要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觀察、學習和實際的操練。

情境管理術雖然不容易一蹴而就地掌握,但一旦修鍊成功,你就有了察言觀色的本領和得體說話的前提條件。

-------------------------------------------

從我們的三個技巧來看,「會說話」不僅僅是把話說得漂亮,更是一種說話前就要做足功課的前置條件。所以,如果你還在追求華而不實的語言,那麼,從今天看到這篇文章開始,你可以嘗試著操練這些不一樣的方法,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

今天,你在微信公眾號:三米河,回復:說話,再給你看一篇關於說話技巧的一篇文章,說話。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所謂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說話
如果樹會說話
女人說話的潛台詞,你讀懂了嗎?
帶說話聲音的歡迎代碼
會說話的瞳孔

TAG:說話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