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1840年-1911年)山東大事記

晚清時期(1840年-1911年)山東大事記

1840-1911年有57年因黃河、運河決口發生洪災。其中受災40縣以上的特大洪災年3年,受災25縣至39縣的大洪災年14年,10縣至24縣的中澇災年23年,10縣以下的小洪災年17年。旱、澇災並發的有66年,旱、澇、洪災並發的有55年。

1840年-1850年(道光年間)

1840年(道光二十年) 6月 中英鴉片戰爭爆發。8月15日,英侵略軍的艦隊從浙江北上經過山東海面,山東巡撫托渾布奉命帶兵赴登州督防。 9月17日 清廷命沿海督撫, 洋船經過不必開放槍炮。18日,托渾布遣人饋贈英軍牛羊蔬菜。 本年 藏書家楊以增在聊城光岳樓南建藏書樓「海源閣」。歷經多數,收藏宋元版珍本秘籍20餘萬卷,為晚清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 本年 臨清哈達生產達到鼎盛,有機房七百餘處,漿房七八處,收庄十餘家,織工五千餘人。 本年 德州、聊城、魚台、汶上等62州縣夏秋受澇災。另有20縣受旱災。糧食減產五成以上。 本年 全省政區分為3道,10府,2直隸州,9屬州,96縣。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6月19日 清廷撥山東海防經費10萬兩。10月11日,准托渾布請求,續撥15萬兩。1842年5月,再撥15萬兩。 9月13日 清廷命沿海各省嚴整兵備。飭托渾布對山東各海口要嚴密防範,要親赴海口防堵,如兵力不敷,可酌量調撥。 9月14日 清廷再諭托渾布, 不可以堵御口岸即為無患,尤當考慮英軍登陸後如何設伏夾擊兜剿。「有能團練鄉勇,堪助軍威者」,令其協同官兵拒敵。 9月20日 托渾布帶兵再次赴登州督防。 本月前任河督文沖因黃河決口被革職,在河岸「枷號」示眾。 10月19日 清廷為防河南、山東兩省災民與捻軍聯合起事,命托渾布嚴飭所屬地方文武官員密切注視,如有滋事者,即稽查鎮壓。 11月13日 濟南城守營參將托金泰在登州創造三輪車炮。清廷令托渾布派托金泰帶領熟習工匠,火速去浙江軍營幫助鑄造火炮。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 1月5日 托渾布上奏所擬《嚴禁私硝章程》,清廷批准實行。 1月9日 清廷令盛京將軍耆英、山東巡撫托渾布加強對各海口商、漁船隻進出口的稽查,以防「英人漢奸」混入。 1月21日 清廷據托渾布所奏,就現有兵額擇近調撥,分年換防。勸諭沿海零散村莊適當歸併,各村圍築土堡。選擇團練鄉勇年輕力壯者進行訓練,驍勇健捷者可「臨時官為募用」,以助官兵。 6月 托渾布病假,吏部左侍郎麟魁署山東巡撫。 7月上旬 青州八旗駐防營奉清廷之命,選派500戰騎兵去鎮江,反擊英軍侵略。 9月27日 麟魁等上奏,山東兗、沂等州府多「刀匪」。清廷命麟魁緝捕,對不盡職的州縣官吏嚴加懲辦。 12月27日 清廷命托渾布派委兗沂、濟東兩道共同督辦疏通運河山東段。 本年 傳教士包志理在定陶引種保加利亞玫瑰。 本年 61州縣受災,其中澇災30縣,旱災23縣,其他災害8縣。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 1月21日 托渾布因病免職。 江蘇巡撫程采調任山東巡撫。25日,程采改任廣東巡撫,廣東巡撫梁寶常調任山東巡撫,梁到任前由布政使王篤代理。 8月18日 山東巡撫梁寶常上奏清廷, 在登州府所屬的榮成、文登、福山沿海一帶, 有2隻雙桅洋船停泊,要求與商民進行貿易。清廷以與英通商只議定五口碼頭,山東並非通商地,命梁寶常嚴禁山東各海口商販與洋船私相交易,同時查明洋船去向。 8月31日 清廷批準直隸總督訥爾經額、河南巡撫鄂順安、山東巡撫梁寶常會擬的《三省會哨章程》。 10月3日 道光帝詔示內閣和山東巡撫:告誡地方官員,對曲阜孔林孔廟,要敬謹察看,致誠盡敬,每屆祭祀務須恪恭將事,不可懈怠。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 1月25日 梁寶常調任浙江巡撫。江寧布政使崇恩任山東巡撫,4月到任。 4月 捻黨、 私鹽販在山東、江蘇、河南交界處聯合起事,清廷令三省督撫嚴密緝捕。 12月 崇恩被召進京,由布政使王篤署山東巡撫。 本年 朝城(今屬莘縣等縣)郭庄一帶農民,在申來玉帶領下進行抗糧鬥爭,迫使知縣董坤答應緩徵郭庄等150個村莊的錢糧。 本年 甲辰科會試和殿試,錄取山東進士19名,濟寧人孫毓考中狀元。 本年 惠民、德州、臨清、濟寧等55州縣遭受特大澇災,秋糧減產五成以上。另有7縣受旱災。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1月3日 清廷令挑挖山東段運河,竣工後河督要親臨現場查驗。 4月5日 海豐(今無棣)、陽信、沾化、利津、博興、樂安(今廣饒)、壽光、昌邑、濰縣等9縣遭特大海潮災,海潮內侵達百餘里,僅海豐、沾化、利津3縣即鹼廢土地6.5萬畝。 5月 直隸、山東、河南接壤處農民起義接連不斷,清廷命三省督撫聯合鎮壓。 7月上旬 鄆城、濮州(今河南范縣境) 、巨野、定陶、成武、曹州等縣捻軍聚眾起義, 崇恩命曹州鎮總兵派官兵分兩路前往濮州、鄆城鎮壓。7月10日,清廷復命直隸、山東派兵聯合鎮壓,捻軍首領劉詳等40餘人被捕,11人犧牲。 8月23日 清廷令山東、直隸清查黃蓮教活動。 本日 清廷諭令崇恩查禁曹州府一帶捻軍活動。 本年 82州縣受災,其中旱災42縣,澇災28縣,其他災害12縣。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 秋 魯南、魯西一帶眾多農民,以接濟行旅為名,運送糧食支援捻軍。幅軍、私鹽販等隨之起事。集兵器,樹旗幟,立名號,對抗官府。翌年10月,捻軍活躍于山東、河南、直隸三省交界地區,三省奉命「會剿」。11月,兗州、沂州、曹州、東昌、泰安五府及濟寧、臨清等州的捻軍、幅軍大小數十股相繼舉事,劫富濟貧,散發錢貨米糧給農民,官府大震。 10月30日 歷城等30州縣小麥歉收,清廷命改徵粟米。 11月24日 清廷令緩徵遭受水、雹、風、旱災害的濟寧、章丘等66州縣和德州、東昌等4衛村莊的新舊額賦。 本年 受災州縣達89個,其中旱災41縣,澇災42縣,風災、雹災6縣。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 3月14日 清廷令緩徵山東鹽商未完之正雜課銀。 11月19日 清廷以山東地方官對起義民眾鎮壓不力,派柏、陳孚恩嚴行查辦。 11月28日 清廷下令將畏懼捻軍鎮壓不力的崇恩、王篤、徐經、王懿德、英桂、岳齡交部議處,將山東按察使徐思庄革職。 12月23日 清廷以「捕務廢弛」,將山東巡撫崇恩革職。命刑部右侍郎張澧中任山東巡撫。 本年 春夏秋大旱,魯北、魯西、魯中及魯南西部66州縣夏秋兩季糧食作物近絕產。餓死民眾十之有三。另有18縣受澇、風、雹、蟲災。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1月 山東各地農民起義接連不斷,清廷命山東巡撫張澧中「嚴密訪查緝捕」。 7月1日 張澧中死,山東布政使徐澤醇接任山東巡撫。 9月 徐澤醇受命搜捕捻軍、幅軍。 10月1日 清廷下令: 將盜伐孔林樹木的百戶劉永振發配新疆,遇赦不赦;曲阜衍聖公孔繁灝「交部嚴加議處」;並命地方官對所伐樹株進行補種,嚴禁砍伐。 12月6日 山東鹽商列出帳本, 上告歷任巡撫、署巡撫、鹽運使、署鹽運使收受程儀、 節壽銀。清廷命大學士耆英、侍郎朱鳳標查明上奏。翌年1月,耆英等奏:自道光二十年後歷任山東鹽運司出借銀73930多兩。清廷將前任鹽運使文綸等交部議處。其中寶清等照部議革職。對收受程儀的前任巡撫經額布、麟魁、崇恩等分別降三級調用,不準抵銷;王篤、梁寶常革職。其收受銀兩加倍罰賠或如數追還。 本年 陽信、 惠民、臨清等63州縣受澇災,另有16縣受旱災,4縣受雹災。秋糧減產五成以上。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 4月29日 山東沿海屢遭「洋盜搶掠」 ,清廷命徐澤醇嚴密搜查沿海僻遠山塢鄉村。 5月9日徐澤醇奏請將捕獲的沂州府幅軍郭喬、解安兒等人,按「聚眾抗官拒捕」治罪。 10月30日 徐澤醇調任四川總督,福建布政使陳慶偕任山東巡撫。 11月11日 新漕停運,清廷將兗沂及徐州一帶的遊民、縴夫遣回原籍。 12月 清廷命直隸、山東、河南漕河各督撫,對遣散的水手妥為資遣安插,不得釀成事端。 本年 德州、冠縣、日照、沂水、利津、濰縣、昌樂等州縣衛的食鹽銷售改歸官辦。

1850年(道光三十年) 5月16日 御史李濰翰上奏: 山東官吏苛征錢糧日益增加,海防透漏日甚一日,河工劣員借報險情貪污漕糧。 本月 陳慶偕赴沿海一帶查勘海防情況後上奏,鑒於東省洋面甚長,水師分散巡查,習成怯惰,以致船炮廢棄,「劫掠橫行」的狀況屢次發生,決意大加整頓。擬將三汛師船及登、萊等四縣水勇合而為一,專派統帶、協帶等官往來策應,並在要隘島嶼安設大炮予以支援。 6月 清廷同意陳慶偕調整水師部署的舉措,以新舊水師三營分轄山東洋面。 8月27日 陳慶偕奏, 水師兵勇擊沉「盜船」10隻,擒獲「洋盜」多名,並赴登州審辦。清廷下令嘉獎。 12月12日 戶部列具山東歷任藩司借支各款,未完銀894400餘兩。清廷命陳慶偕責成支借人員核實追還。 本年 有73州縣受災,其中旱災42縣,澇災24縣,其他災害7縣。

1851年-1861年(咸豐年間)

1851年(咸豐元年) 6月6日 清廷准陳慶偕關於修葺孔廟和書院的奏章。 8月21日 「盜船」 10餘只與清兵在榮成石島海面接戰。次日,副將鄭連登督兵進擊失利, 官兵全部落水,被奪去新舊戰船9隻,關防文卷盡失。10月,清廷將鄭連登革職,發往新疆效力贖罪。 本月 兗、曹、沂三府民眾接連起義,清廷命陳慶偕嚴密搜捕起義民眾。 9月7日 清廷命盛京和直隸、江南等省,與山東協同堵剿海面洋盜。並命陳慶偕派登州鎮總兵陳世忠、登萊青道英桂等,調集三營水師,招募沿海水勇,分海巡擊。 秋黃河在江蘇豐縣豐北等地決口,濟寧、臨清、單縣等州縣遭水淹。 本年 東阿鄧氏「樹德堂」向咸豐皇帝進貢阿膠,咸豐帝奕賜黃馬褂和手摺。從此,「樹德堂」阿膠有「貢膠」之稱。 本年 文登人呂體復在家鄉設局種牛痘,為山東以西法預防天花之始。 本年 60多州縣衛遭水、旱、雹、風、蟲等災,秋糧歉收。

1852年(咸豐二年) 3月8日 清廷批准安徽巡撫蔣文慶所奏,將山東省審辦地方民眾結捻、結幅起義抗官案件的量刑辦法,作為山東、安徽兩省的通例實行。該辦法以起事人數多寡、情節定罪量刑。如:聚眾40人以上帶有軍器的,首犯擬絞立決;40人以下10人以上的,首犯擬絞監候;5人以上的,首犯發配新疆,從犯發配邊遠地區充軍。 3月26日 陳慶偕因病離任,河南巡撫李調任山東巡撫。 7月 清廷諭令山東等地漁民禁止到朝鮮海面捕魚。 10月 兗、沂、曹等府不時有捻軍、幅軍活動,李派官兵四路堵擊。 12月29日 捻軍首領張樂行在安徽亳州率眾起義。 清廷調山東兵2000名赴安徽「防剿」。30日,又調1000名赴河南「防剿」。 12月31日 江蘇巡撫陸建瀛奏稱,山東捻軍靳豹等在邳州境內活動。清廷命李緝捕。31日,靳豹率部轉入郯城縣境。 本月 為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孔府向清廷捐助剿銀3000兩。 本月 濟寧地震,次年4月復震。 本年 60個州縣遭水旱等災。

1853年(咸豐三年) 1月 捻軍首領陳四、 陳二、耿金豹、鄧七等在山東進行反清鬥爭,並與江蘇豐縣皇甫棠聯合,控制水陸要道。清廷命江蘇、河南、山東等省督撫嚴密查捕。 3月10日 為阻止太平軍北上, 山東巡撫李奏准將黃河各渡口船隻歸併到曹縣劉家口、單縣董家口兩處,不準別口私渡。 3月16日 清廷為鎮壓太平軍和捻軍, 先後命在京官紳梁萼涵、李璋煜、王簡等回山東督辦團練。禮科掌印給事中毛鴻賓也奉命回山東辦團練。 3月19日 太平軍攻入南京。29日,洪秀全進駐南京,正式建都,改南京為天京。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3月30日 山東捻軍活躍。 清廷命李查捕兗、沂、曹三府捻軍,以防捻軍與太平軍結合。命內閣學士勝保幫辦江北防務。 4月8日 皇甫棠聚集千人在微山湖起義。清廷命李前往鎮壓。 4月13-19日 為防範太平軍北上,清廷先後調山西兵3000人、陝甘兵4000人到山東堵防。13日,命李將路經山東的黑龍江馬隊官兵酌留若干協同防守;調歸化、綏遠及熱河兵赴山東、江蘇交界地帶備用。並命李迅速將已調之兵飛催馳往;19日,又派揚威將軍奕經帶駐密雲兵丁1000名赴山東,會同李防守。 4月20日 李 奏:山東在兗州、沂州、曹州、濟寧、濟南、東昌、泰安、臨清、登州、萊州、青州、武定等府州辦團練。 4月23日 撥山東司庫銀50萬兩,備作山東省軍費。 本月 蓬萊知縣劉揚廷用嚴刑逼征錢糧,激起民憤,群眾二三千人將劉包圍,砸其坐轎,被登州總兵解救,民眾遭鎮壓。 5月19日 侍郎羅衍奏:山東滕縣、魚台、嘉祥等地「民多餓殍,屍骸遍野」。 本月 菏澤、濮州、觀城(今屬莘縣等縣) 三州縣起義軍四齣活動。邳縣(今屬江蘇省)曹八集的張二紅、侯鳳等,率領1000多人進入成武縣白浮圖。 本月 太平天國北伐軍逼近山東南部邊境。李命左江道達鏞扼守曹縣劉家口河岸,以防太平軍渡河。 6月21日 太平軍逼近曹州, 李請求清廷增調直隸官兵2000名救援。北伐軍因渡河受阻,遂沿黃河西進,繞道北上。 本月 各地群眾抗清起義蜂起。費縣仲村集、仙姑廟一帶,陳更池、薛德志等數十人聚眾起義。黃縣東鄉張九子等聯合80餘人與團練對抗。蓬萊縣3000餘人反抗知縣逼征錢糧。嶧縣靳豹等數百人與江蘇宿遷、海州等地起義者互為接應。郯城謝齊柱聯合捻軍,與清廷對抗。 9月13日 李 病死, 署湖廣總督張亮基任山東巡撫,未到任前由布政使崇恩署理。 本月 太平天國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與吉文元等率太平天國北伐軍先後攻克河北趙州、欒城、深州等地,逼近德州。署山東巡撫崇恩趕至德州堵截。 12月 山東重設寶濟局,鑄「咸豐重寶」、「咸豐元寶」錢幣。 本年 魯南、魯西、魯北民眾揭竿而起。濮州周金標、吳奎,菏澤沙土集周大中、德平肖克振等分別率數百人或千餘人在當地活動。鄒縣宋繼鵬、郭鳳岡、李八、李九等組織文賢教(又稱習文教,白蓮教支派),借辦團為名置備武器,以「天縱」為年號,在鄒縣東部白蓮池一帶叢山中秘密活動。附近群眾從教入山者甚多。茌平、東阿、陽谷、曹縣、鄆城等縣,聚眾起義者接連不斷,其中以聊城的陳員、程道所部為最強。金鄉起義首領陶三相率眾一度佔領縣城。 本年 癸丑科會試和殿試,錄取山東進士16名,濟寧人孫如儀考中狀元。

1854年(咸豐四年) 3月 中下旬太平天國將領黃生才率北伐援軍經皖北北上,聯合捻軍首領張樂行、李三鬧等,進入山東南部。月底,連克金鄉、巨野、鄆城、壽張、張秋、陽谷、莘縣、冠縣等城鎮。 4月初包圍臨清州城。布政使崇恩派濟南城守營參將吉興等率兵分路迎擊,派署臨清營副將慶順等出城接應,欽差大臣勝保、綏遠城將軍善祿等軍亦分頭追擊。接仗後,官軍略得勢。 本月 在太平天國北伐援軍威勢的影響下,樊考得、王三托盤嘴等率六七百人,在鄆城、濮州等地活動;朝城李朝燕、李兆庚等所部500多人,假扮太平軍攻入縣城,殺死知縣,燒毀衙署,釋放囚犯。巨野、東阿、陽谷、金鄉等地農民起義軍與之呼應。 4月5日 張亮基奏報在臨清「攻剿」太平軍獲勝。10日,欽差大臣勝保參張亮基「欺飾冒功」。清廷將張亮基革職,發配新疆,命布政使崇恩任山東巡撫,並調勝保所部清軍赴臨清共同防守。 4月12日 太平天國北伐援軍攻克臨清城繼續北上,為清軍所阻,轉而南撤。23日,臨清復為清軍勝保部所佔,北伐援軍退至冠縣。28日,北伐援軍首領黃生才在觀城下孔家集被清軍俘虜,後被崇恩殺害。 5月上旬 太平天國北伐援軍退入江蘇豐縣,又分路攻單縣,遭黃良楷所部團練阻擊,傷亡慘重,繼又被勝保、德勒克色楞、善祿等部清軍追擊,在化山河岸及蟠龍集一帶全軍覆沒,首領黃逸雲、朱希琨等犧牲。 本月末 太平天國北伐軍李開芳率兵南下接應援軍,5月30日佔領高唐,遭清軍勝保部圍困。 8月 清廷以勝保「師勞無功」將其革職留用,督令其繼續圍攻高唐。 本年 寧海州(今牟平縣)鄉民曲獅、趙虯等300人借辦團練起義。長山縣(今屬鄒平縣)東鄉群眾抗糧攻入縣署。平度縣監生陳上錦借辦團練之機聚眾起義。

1855年(咸豐五年) 2月 勝保因久攻高唐不下,被逮京問罪。清廷命參贊大臣僧格林沁進軍高唐。3月17日,高唐為清軍所破,北伐軍李開芳率余部800餘人自高唐突圍,進入茌平馮官屯,以水為障,與僧格林沁所部清軍對峙兩月有餘。5月,僧格林沁掘引徒駭河水灌淹馮官屯,北伐軍陷入絕境。李開芳率部突圍未成,5月31日被俘。太平天國北伐軍在山東轉戰魯西南及魯西北地區,歷時一年多,至此失敗。6月11日,李開芳等8人在北京就義。 本月 金鄉起義軍首領陶三相殺死濟寧知州陳應元,後被捕犧牲。 7月31日 河南銅瓦廂黃河大堤決口,黃河改道向北流經大清河入海,曹州、濟寧、東昌、臨清等府州縣皆被淹。京杭運河航運中斷。此後,黃河決溢頻繁。 8月22日 崇恩奏報山東洋面先後有4隻洋船駛至芝罘島海口。清廷「分飭沿海各口岸嚴密防範」。 10月 孫九翱上奏清廷,在平度州雕化澗、金山、三座山等處發現金礦,願自備資金試采。崇恩以「得不償失,請仍封禁」奏聞。 12月 王三托盤嘴等在兗、曹等處聚集饑民數千人,抗拒官府,由水路至濮州、巨野一帶,與捻軍相呼應,先後遭清軍鎮壓。翌年1月,王三托盤嘴在金鄉被殺害。 本年 濟陽知縣逮捕欠糧鄉民,陳、王文訓率2000餘鄉民進城劫獄。 本年 張樂行在雉河集會盟,訂《行軍條例》,組成捻軍。 本年 87州縣遭水、旱、蟲等災,其中64縣遭受特大黃河、運河洪災。

1856年(咸豐六年) 2月 捻軍一部在宋喜元、張中元率領下,自安徽蒙城出發,分路進入山東曹縣、單縣等地, 是捻軍進入山東作戰的開始。崇恩調德州、高唐營兵650名赴金鄉扼守黃河。另調兗州兵300名作河防策應。3月25日,清廷又調綏遠兵1000名,吉林、黑龍江兵各500名,赴曹州堵阻捻軍。 6月 濮州富春集張殿乙、段武魁等聚眾400餘人起義,崇恩命游擊王殿元率兵鎮壓。 8月18日 清廷命崇恩在張秋鎮東北官渡口, 齊河、東阿之大河口,平陰的滑口築炮台設防,防堵捻軍。 本月 劉朝中、李廷中率領的幅軍5月失敗後,又組織運河沿岸船夫聚眾起義,遭江蘇、山東兩省清軍「圍剿」而失敗。 11月 山東義軍大小數十股,會師於梁山張飛垓、韓家海等地,重創清軍。崇恩懸賞捉拿義軍首領。 冬幅軍首領李希孟、翟三禿等與其他幅軍聯合在魯西南起義,形成一股強大的抗清力量。 本年 108縣受災。全年大旱,鄒平、利津、新城(今桓台縣) 、長山等58個州縣受旱災;泰安、兗州、沂州、濟寧、濟南、東昌受蝗災;黃河洪水四處漫溢,惠民、陽信、沾化、濱州等32個州縣受洪災;其餘18縣受風、雹、蟲災。麥秋兩季均近絕產。沿黃河各州、縣開始築民埝。

1857年(咸豐七年) 3月 邳州幅軍首領馬汶標聯合潛伏幅軍閻三虎等, 在蘭陵鎮與清軍交戰,奪得大批武器。4月6日,閻三虎率領所部幅軍潛入邳州、滕縣、蘭山(今臨沂市)一帶,遭清軍襲擊,閻三虎被捕,馬汶標率眾進入梁丘、蒙山。 春濟寧、單縣、館陶、曲阜等縣嚴重饑荒,出現「人相食」慘狀。 8月 蘭山縣卞莊南幅軍楊芒、 張成等,滕縣東鄉幅軍蕭沅、王存等,聚眾起事。10月,崇恩往沂州督軍「進剿」。 12月 丁書堂、白法興等聯合菏澤、鄆城、濮州義軍千餘人,在箕山歃血聯盟,大敗民團。後為沂州協副將郝上庠所敗。 本年 膠縣靈山衛出土子禾子釜、左關,與「陳純釜」統稱「田氏三量」。 本年 41州縣受旱災,35州縣受洪澇災,22州縣受蝗災。據清史稿載:「肥城、東平大飢,死者枕籍;魚台、日照、臨朐亦飢,人相食」。

1858年(咸豐八年) 3月24日 幅軍首領李希孟、李希孔被叛徒出賣,在濟南慘遭殺害。馬汶標被叛徒所殺,陳玉標率部併入捻軍。 4月 任乾、 張隆率領捻軍由銅山進入山東。捻軍陳玉標等率領所部積極響應,兗州、濟寧、嶧縣、鄒縣、滕縣官府震驚。 5月 劉二老淵率蘭旗捻軍於月底進入單縣馬良集, 遭曹州鎮總兵多隆武、沂州協副將郝上庠阻擊,捻軍奔徐州,返蒙城。 6月26-27日 《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簽訂,將登州等闢為通商口岸。 7月 幅軍賈玖、 於洛、邱春等率部與翟三禿會合,進入嶧縣、蘭山等地,大敗清軍。打死嶧縣縣丞姚鳳長等數十人,俘蘭山知縣劉錦堂。8月12日,賈玖、於洛等又在車輞崮重創清軍。 8月30日 清廷命太僕寺卿袁甲三督辦魯、豫、皖三省剿捻事宜。 9月 為打通進入山東的道路, 由孫葵心等率領的一支捻軍從江蘇大規模進入山東,相繼攻佔成武、單縣、曹縣,殺死曹縣知縣彭鳳、典史及曹縣教諭等官員。 10月 捻軍一部渡運河進入嶧縣周家營、利國驛等地,在韓庄大敗台兒庄營參將閃福及守備龔鑠所部清軍。 11月5日 張樂行、劉天福率捻軍數萬人,攻克台兒庄。次年5月16日,攻打嶧縣城,未克。 本月 曹縣、 單縣、定陶、巨野等縣知縣與民團季錫魯、趙康侯等合謀,集中4縣民團數萬人合擊駐紮在商丘的捻軍李大喜、劉二老淵部。月底,捻軍南走。12月14日,捻軍在單縣黃崗集大敗民團,在巨野打死民團團總姚體休、王乃常。 12月 崇恩率兵勇親赴鄆城、巨野、濟寧一帶督剿捻軍,而捻軍照常往來於河南、山東之間。袁甲三奏准命河南、山東兩省全力會剿。

1859年(咸豐九年) 5月 劉天福、 劉大老淵等率捻軍大部,先後由蕭、碭進攻單縣、金鄉,由豐縣攻打嶧縣,後由嶧而滕,大戰清軍徐州鎮總兵傅振邦部。 7月16日 費縣幅軍3000餘人攻克平邑集,逼近縣城。德楞額帶領清軍騎兵阻擊。 8月5日 因有外國船隻不斷到煙台海口停泊,清廷命崇恩對登萊一帶海口嚴加防範,禁止外國商船到登州口岸進行貿易。 8月28日 清廷以崇恩鎮壓幅軍不力,召其進京,直隸布政使文煜接任山東巡撫。 秋 山東火藥局爆炸,周圍10餘里房屋震塌很多,死傷4000餘人。 10月 趙浩然、李大喜等所部捻軍分道進入菏澤金堤、定陶馬家集,打死民團團總孔繼聖。在曹縣打死民團團總袁,進逼曹縣城。後為郝上庠所敗,退走河南蘭儀。 11月9日 清廷在煙台設立稅厘局,徵收商船稅。 本月 外國商船在煙台停泊者與日俱增,清廷再次諭示文煜,嚴禁中國商民與之私相貿易。 本月 清廷命山東巡撫文煜派人對平度金礦進行勘察。 12月中旬 捻軍進入嶧縣柳泉、毛村等地,擊敗清軍德楞額部。 本年-1861年 基督教英國浸禮會, 美國北長老會、南浸信會,蘇格蘭聖經會等教派傳教士先後進入登州(今蓬萊)、煙台,進行傳教活動。 本年 英國艦船侵入威海港灣,搜集港口資料。 本年 惠民、海豐(今無棣)、陽信、沾化等55州縣受旱災,11州縣遭黃河、運河洪災。

1860年(咸豐十年) 2月 捻軍打死單縣民團團總劉凝時、 嶧縣民團團總劉永錫等。清廷命文煜整頓嶧、單民團,修築黃河北堤,阻止捻軍行動。 3月 幅軍萬甲申、 趙二麻等率數百人於蘭山、費縣交界處起義。在蘭山新莊大敗清軍,擊斃千總王壽春、外委段繼先。蘭山、蒙陰、費縣同時向省城告急。 本月 外國輪船1隻、甲板船3隻停泊芝罘島,探聞其有攔截漕船的企圖。清廷命文煜通知有關文武官員布告沿海居民,嚴禁與之貿易,對進入山東各海口的漕船要妥善保護,以免被外國船隻搶掠。 5月 英、法侵略軍的船隻由定海向北行駛,侵擾登萊一帶,攔截搶掠漕船。清廷命文煜嚴加防範,不準接濟食物。 6月8日 法國兵船由福山縣開至煙台山下,數千法軍登岸紮營,福山海口每日有侵略軍馬隊3000人上岸操練。大型商船全部被掠去,當地居民、商人遷徙一空,地方官聞風逃遁。 法軍連日在廟島、長山島修築炮台,設置大小洋炮100餘尊。清廷曉諭山東團練此時以防海為第一要事,文煜奉命赴登、萊、青一帶籌辦防務。 7月 幅軍洪佃一所部兵馬由邳州進入嶧縣, 文煜派蘭山、費縣兵勇及青州馬隊前往鎮壓。8月,車輞崮圩幅軍宋斌、楊元等投降清軍。周春、邵利等26人被出賣,為清軍所俘。9月4日,洪佃一、車光亮等24人在邳州高板橋被俘,余部走散。 10月中旬 安徽捻軍萬餘人進逼魚台,並在金鄉、巨野、嘉祥一帶活動。26日,捻軍向濟寧安居、長溝進攻,打死守備馬萬春。30日,攻克寧陽城。31日,經大汶口進逼兗州,取曲阜未成。另一路捻軍由汶上走東平戴廟、梁山,與駐鄆城、巨野捻軍會合,在巨野打死團總季錫魯和知縣趙允安,攻克縣城。捻軍此次入魯,轉戰26州縣,歷時兩月。11月底,清廷命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大學士瑞麟帶兵赴山東進剿北路捻軍。 10月24-25日 中英、中法續訂條約,規定待清廷付清800萬兩賠款後,英法聯軍方從登州等地撤兵。12月,清廷以「英法各國和約業已通行各省」,命文煜前往登州籌辦對外通商事宜。 本月 鄒縣白蓮池文賢教因秘密活動泄露,遂在宋繼鵬領導下舉行起義,進攻鄒縣城。1861年9月,出白蓮池,到泗水茅山一帶活動。10月,在泗水黃嶺一帶大敗民團。 12月26日 捻軍首領劉玉淵集合五旗捻軍4萬餘人,由豐縣進入魚台、金鄉,是日在羊山大敗清軍,打死僧格林沁騎兵數百人。 本年 修省城土圩,周40里。1865年改建石圩,周長3670丈,設炮台14座。

1861年(咸豐十一年) 1月 僧格林沁為阻擋捻軍, 巡視黃河舊堤,布置挖壕築壘,防線自河南考城至魚台南陽湖,長達230餘公里。令沿河堤的曹縣、單縣、菏澤、成武4縣民團分段防守。 2月26日 文煜調任直隸總督。代理陝西巡撫譚廷襄任山東巡撫。 3月11日 捻軍趙浩然部進入山東境內, 自東平之戴廟、安山渡過黃河。隨後,進入壽張、東平,打死東平州判吳琦。17日,捻軍在汶上北面的楊柳集伏擊清軍,副都統伊興額和徐州鎮總兵滕家勝等斃命。 本月 白蓮教在抗糧鬥爭的基礎上,以東昌府所屬之丘縣(今屬河北省)、冠縣、堂邑(今屬聊城市、冠縣)、莘縣為中心,發動了規模巨大的農民起義,以白、黃、綠、紅、藍、黑、花旗為幟,組成起義軍。21日,黃旗孫全仁等首舉義旗,攻入丘縣城,揭開了起義序幕;28日,藍旗左臨明、綠旗楊泰率部攻佔冠縣;4月1日,黑旗宋景詩率部直逼東昌;4月8日,花旗楊朋齡(嶺)率部攻入館陶。不到兩個月,起義軍發展到5000餘人。5月,各路義軍會攻東昌府城,一度突入雙關廟,後因清援軍至,起義軍撤退。 本月 捻軍由金嶺鎮淄河店逼近青州,昌樂、臨朐震動。後攻打濰縣,打死在籍知府陳介眉等地方官吏數人,斃傷團丁數百人。後進據安丘城,打死知縣陳用衡。 春菏澤、濮州、范縣等地的長槍會,在郭秉鈞、王來鳳、劉占考、倪廣和等領導下起義,攻佔范縣,很快發展到魯西南廣大地區。 4月29日 魯西北農民在丘莘教(因起於丘縣及莘縣得名,屬白蓮教) 領導下劫牢反獄舉行起義。爾後,接連攻克丘縣、冠縣、館陶、堂邑、朝城、觀城等縣。范縣長槍會王來鳳以辦團為名起而響應,與近。譚廷襄派游擊玉秀帶領清軍去壽張鎮壓,被丘莘教軍擊潰。繼而由長槍會倪廣和、高丕根等聯合魯西南十數縣起義農民五六萬人向民團進攻,打死團總、守備以及團丁1000餘人,連克鄆城、巨野等縣數百村莊。清廷命欽差大臣勝保由直隸向山東進兵。譚廷襄帶領山東清軍配合西凌阿騎兵,進攻丘莘教軍。僧格林沁移營曹州進攻長槍會。 5月 費縣耿家寨進士劉淑愈參加幅軍。6月,僧格林沁派德楞額「進剿」幅軍。費縣知縣王成謙攻破耿家寨,劉淑愈等棄圩出走,投岐山區幅軍孫化祥部。 本月 因登州口岸灘薄水淺,清廷批准將通商口岸由登州移至煙台。 6月 勝保帶領清軍進攻館陶丘莘教軍, 教軍敗走。後勝保攻佔冠縣,丘莘教軍撤回莘縣。 7月12日,勝保率清兵由冠縣進入莘縣馬橋,分路包圍丘莘教軍,攻佔莘縣。 丘莘教首領楊泰在戰鬥中犧牲。8月,張善繼及其弟張善正在直隸沙河被勝保捕殺。但丘莘教余部在楊朋齡、張玉懷、郜老文等領導下,仍在莘縣一帶堅持鬥爭。 7月16日 白蓮教黑旗軍首領宋景詩鑒於清軍重兵壓境,起義軍屢戰失利,率部暫降勝保,被編為靖東、誠順等營,自此,各色旗幟的義軍均改為黑旗。清廷恐宋景詩留在魯西東山再起,決計讓其隨勝保一起赴皖與太平軍作戰。12月,宋景詩所部騎兵、步兵近2000人從陝西、山西分兩路渡黃河抵山東臨清。次年5月11日突襲柳林、范寨,擊敗當地民團柳林團,擊殺團首楊鳴謙。1863年6、7月間,清廷派直隸提督恆齡、山東按察使丁寶楨,分三路合擊宋軍於甘官屯一帶,均被宋軍擊敗。9月,清廷復派欽差大臣僧格林沁回軍東昌,會同丁寶楨鎮壓黑旗軍,經反覆廝殺,宋軍終歸失敗。義軍及其家屬2000餘人被殺於臨清。宋景詩的母親、妻子亦慘遭殺害。宋景詩南奔開州加入捻軍。1871年4月,在亳州界溝集被安徽巡撫英翰俘殺。 8月22日 直隸候補知府王啟曾主持煙台正式對外開放儀式,宣布籌設東海關監督衙門。 9月 捻軍張敏行、 趙浩然部由東平渡運河,深入沂蒙山區。劉天福自郯城、嶧縣北走與張敏行合軍進逼濟南。僧格林沁由濟寧趕赴阻截,激戰數日,捻軍分路東走。趙浩然所部經博山、益都、沂水、邳縣返皖北;原在膠東地區活動的李誠聯合張敏行所部捻軍與英法侵略軍戰於煙台。美國教士華慕滋到捻軍駐地阻止捻軍前進,被捻軍殺死。10月8日,盤踞煙台的法國水師提督卜羅德率軍截擊,捻軍出山東進入江蘇。 本月 長槍會王來鳳明降勝保,暗中聯合捻軍搶渡黃河,打死范縣守城團總丁雙建,攻佔范縣。捻軍隨同渡河者達1萬餘人,在濮州、范縣、觀城、朝城一帶與清軍作戰。 11月 劉天祥率領捻軍1萬多人, 由碭山進入單縣、金鄉、成武等地。僧格林沁派富和、常山保騎兵增援該地民團。 本月 譚廷襄命烏爾貢扎布回軍東昌,與郝上庠軍合攻丘莘教,在堂邑城北丁家廟被綠旗、藍旗教軍四面包圍,郝上庠和萊州營守備、撫標營千總被打死,烏爾貢扎布逃回東昌府。14日,勝保至八里庄、興旺集督戰,丘莘教軍損傷過半,余部走范縣。12月4日, 清軍步騎兩路進攻駐延家營的丘莘教軍,教軍死傷慘重,首領延輪秀等被捕犧牲,張玉懷等向勝保投降,唯郜老文率部出走未降。丘莘教起義失敗。 本年 因黃河南徙,河南山東河道總督專辦河南工程併兼管黃河以南運河,設運河道,駐濟寧。黃河以北運河歸山東巡撫兼管。黃河下游修守工程,責成直隸總督、山東巡撫兼管。 本年 樂陵大旱歉收,官府橫徵暴斂,東鄉鄭廟村鄭發動抗漕鬥爭,率百餘村民眾數千人持竹槍、刀斧進進城,迫使知縣任天洪答應免糧、減稅,並布告全縣。後鄭遇害。 本年 英國、法國相繼在煙台設領事館。

1862年-1874年(同治年間)

1862年(同治元年) 1月 清廷命僧格林沁專辦山東軍務,與勝保共同「剿辦」曹州及水套起義軍。 2月14日 設立東海關監督衙門,登萊青兵備道道台崇芳兼任第一任東海關監督。3月,東海關監督衙門正式辦公。 本月 長槍會焦桂昌等率千餘人加入捻軍。僧格林沁由單縣移軍劉口防守,並與巨野地方官兵一起「圍剿」長槍會,常連佩、劉永潮等27人被捕犧牲。 本月 清廷命副都統遮克敦布等人會辦直隸、山東防務。 5月 長槍會董執信、 李標等聯合捻軍,由曹縣、考城過黃河,分別駐紮曹縣魏灣、韓集,另一路奔蘭山、郯城、滕縣、嶧縣。譚廷襄急奏清廷調遮克敦布、西凌阿等支援, 同時要求命僧格林沁由河南回軍山東。6月,長槍會董執信、李標等敗於僧格林沁,先後投降,焦桂昌全家被殺。 7月14日 東海關建立。關址在煙台,直屬東海關監督衙門。7月24日,正式對外辦公。 9月11日 僧格林沁督率騎兵到金鄉北紙房阻擊南來捻軍。 10月 淄川劉德培聚眾起義,佔據淄川縣城,自稱「大漢德主」,廢除同治年號,使用干支紀年。譚廷襄派濟南知府吳載勛「剿辦」,吳畏懼不前,被革職留任。11月,另派道員陳顯彝、范正坦等前往「圍剿」。12月,劉德培起義軍與圍城清軍激戰,清軍攻城不下。 12月12日 譚廷襄調任河南山東河道總督,閻敬銘署山東巡撫。1863年12月27日,清廷實授閻敬銘為山東巡撫。 本月 習文教聯合幅軍、長槍會在鄒縣白蓮池大敗清軍。譚廷襄請求清廷派漕運總督吳棠增援。吳棠派總兵陳國瑞帶領2000人到山東鎮壓,為習文教所敗。次年5月,陳國瑞率清軍攻陷幅軍駐地雲谷山。幅軍首領劉雙印率部千餘人,會合各地零星幅軍,退往鄒縣, 加入習文教軍。1863年9月,白蓮池被僧格林沁所部清軍攻陷,教民萬餘人被殺,習文教首領宋繼鵬犧牲,習文教起義軍失敗。 本年 章丘縣舊軍鎮孟家在濟南建瑞蚨祥綢布店。 本年 41州縣受水旱災害。 本年 美國傳教士梅里士將大花生帶到蓬萊,交教徒試種,後逐漸推廣 (一說在1874年)。

1863年(同治二年) 2月4日 潘 接替崇芳職務,任東海關監督。 本月 陳國瑞聯合德楞額、倭和等部清軍,進攻蘇魯交界處幅軍之長城圩,幅軍劉兆清、捻軍李成、長槍會張守義所部聯合抗擊。由於李成率捻軍北撤,長城圩失守,幅軍劉兆清以下千餘人被殺。 3月23日 英國人漢南首任東海關稅務司,並開始籌建東海關稅務司署,從此東海關有洋關和常關之分 (洋關指雅片戰爭後通商口岸新設立的海關,亦稱新關;常關係指清朝原有海關,亦稱舊關)。 本月 原降清的丘莘教數千人再次起義,遍佈於館陶、莘縣、朝城一帶,進逼范縣、 觀城、壽張、濮州。譚廷襄率軍鎮壓。4月,清廷調直隸、山東大批兵力追剿,丘莘教軍張錫珠被直隸清軍殺害,張玉懷合其餘部渡衛河西走,楊朋山被叛徒董道平誘捕殺害。 5月,丘莘教首領楊朋齡投降清軍,張玉懷被捕,後被殺害。再起的丘莘教起義又遭失敗。 4月 清軍進攻岐山區幅軍。16日岐山失守,幅軍約3000人被殺,余部500人出降,亦被清軍全部屠殺。 本月 捻軍逼近曲阜,譚廷襄調兗州知府孫家愨、守備郭大勝阻擊。李成在泗水為軍中姦細郜向魁所害,余部赴淄川支援劉德培。 本月 東海關稅務司署(洋關)正式辦公,關址在煙台滋大路。 5月 樂安知縣嚴陳堯借征軍費勒索百姓。 張郭村武舉李金鰲多次為民請命,均遭拒絕,遂秘密與淄川劉德培聯繫,組織五六百人衝進縣衙,大鬧公堂。清廷派兵鎮壓,李金鰲被叛徒出賣被捕,在青州遇害。 本月 僧格林沁在安徽殺害捻軍領袖張樂行及其子張喜之後,北至淄川,命淄川知縣張錫綸派民夫深挖濠溝,加築高台,增設大炮,日夜向城內劉德培部轟擊。 本月 署山東巡撫閻敬銘會同僧格林沁督師進攻淄川劉德培起義軍。 6月,新任按察使丁寶楨率軍協剿, 由於起義軍聯合民眾堅守城池,久攻不下。至8月,劉德培起義軍在糧食、 火藥殆盡的情況下棄城突圍,所部200多人在益都太白山被清軍包圍殺害,劉德培在血戰中拔劍自刎,起義失敗。 9月12日 清廷據僧格林沁所奏, 對鄒縣農民軍的地畝列入「逆產」,一律收歸「官田」 。後閻敬銘奏報:鄒縣白蓮池「逆產」153頃70餘畝,堂邑甘官屯、劉貫庄附近「逆產」 26頃80餘畝,堂邑、莘、冠、館、朝各縣「逆產」62頃10畝,房屋995間,觀城縣「逆產」10畝,臨清州「逆產」3頃9畝,均被入官。 本月 長槍會首領劉前等在宿州石弓山被僧格林沁軍殺害。 本年 41州縣遭水、旱、蟲、雹、風災。

1864年(同治三年) 2月 清廷命山東巡撫閻敬銘派人率東昌、台兒庄駐軍兩營赴山西鎮壓回民起義。 12月 清廷准閻敬銘奏: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咸豐五年(1855年),除捐款、攤款不計外,益都等縣知縣欠交正糧、倉款銀達60餘萬兩,知縣等51名官員被革職,任所資財和原籍家產查抄備抵,病故者由其子孫完繳。 本年 北美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在登州創辦蒙養學堂,1871年增加中學班,並設高等科。1876年定名為登州文會館。1882年提高到大學程度,為國內最早的教會大學。 本年 36州縣遭水、旱、蟲等災。

1865年(同治四年) 2月 清廷命劉長佑、 閻敬銘嚴守直、魯兩省交界及曹、單一帶,阻擋宋景詩部渡黃河北上。 4月 賴文光、張宗禹所部捻軍自考城進入山東,轉戰曹、菏、成、定、鄆、巨、金、濟等州縣。清廷命僧格林沁由河南回山東,會合山東防兵進行截擊。閻敬銘、丁寶楨派曹州鎮總兵保德、護兗州鎮總兵范正坦部與僧軍會合「追剿」捻軍。捻軍在寧陽大敗范正坦部。 5月中旬 賴文光、 張宗禹、任化邦率領捻軍兩萬多人由郯城轉戰滕縣、嶧縣、臨城,大敗清軍,擊斃都司楊西林、守備郭齡鰲等。5月18日,捻軍乘勝轉戰魯西南,在菏澤高樓寨全殲僧格林沁軍1.1萬餘人, 僧格林沁及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額爾經厄均被擊斃。 清廷驚恐。5月23日,清廷繼命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為欽差大臣,督辦山東、河南軍務,率湘、淮軍鎮壓山東捻軍。閻敬銘因救援不力被革職留任。布政使丁寶楨被降為四品留任。 6月 清廷陸續派總兵劉棋、 春霖等帶領天津綠營兵駐齊河、茌平,與山東地方軍聯合「圍剿」捻軍。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駐東昌。崇厚調洋槍隊駐阿城。命英國天津稅務司貝格為教官。直隸提督劉銘傳率淮軍至濟寧。並命李鴻章增派洋槍洋炮赴直隸、山東一帶「防剿」捻軍。 7月 曾國藩為防捻軍北上, 命淮軍潘鼎新部駐濟寧,劉銘傳部駐徐州。閻敬銘派總兵楊飛熊帶領5個營守定陶冉集,王心安帶領8個營守菏澤皇鎮集,與濟寧淮軍互為犄角。 本年 濟南成立「全勝班」,班主為河北人劉和坤。此系濟南最早的京劇科班。 本年 東平、長清、歷城、濮州等25州縣受黃河、運河洪災,萊陽、黃縣、即墨、諸城等16州縣受澇災,8縣受旱災。

1866年(同治五年) 1月 閻敬銘為對付捻軍騎兵, 奏准清廷組編騎兵隊,由楊飛熊和王心安統帶。同時籌購洋槍洋炮,更新裝備。 4月 張宗禹率捻軍1萬多人由河南考城進入曹縣、定陶、菏澤、鄆城、巨野等縣境內,在巨野、安興寨、沙土集大敗清軍。賴文光、牛老洪率領捻軍自湖北經河南進入山東相會合, 與清軍戰於黃河、運河兩岸。6月,曾國藩、劉長佑、閻敬銘於運河東岸派兵設防,分段扼守黃河,防堵捻軍。 10月5-8日 捻軍從鄆城東北逼近運河, 與清軍激戰四晝夜後,沿老黃河南走,進入河南。其時牛老洪已死,其子牛喜帶領所部捻軍與任柱(任化邦)、賴文光合為東捻。張宗禹率領所部捻軍由扶溝、許昌奔湖北、陝西為西捻。 11月 揚州人張積中定居於黃崖山(位於長清、肥城之間)聚徒講學,被閻敬銘以「聚眾起事,暗通捻軍」為名派兵鎮壓,1000餘人被殺,張積中一家舉火自焚,墜岩落溝者無算,史稱「黃崖山事件」。 12月7日 清廷授李鴻章為欽差大臣,節制湘淮各軍,專辦「剿捻」事宜。 12月9日 閻敬銘因病離任,丁寶楨署山東巡撫,1867年3月,閻免職,丁寶楨任山東巡撫。 本年 英國聖道公會傳入山東,先在樂陵縣朱家寨傳教,後發展到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商河、德平(今屬樂陵、臨邑等縣)。 本年 65州縣受旱、澇等災害。

1867年(同治六年) 3月 原長槍會首領王來鳳及其弟王來湖被清軍殺害於石家莊。 6月上旬 賴文光、 任柱所部東捻軍由河南進入山東,在鄆城、梁山會合水套地區的農民武裝。13日,從沈口、戴廟過河,突破清軍運河長牆,殺東阿知縣周毓南,進屯東平, 攻打泰安,「圖撲省城」,濟南戒嚴。此後捻軍賓士東進。6月30日,東捻軍逼近煙台,登萊青道潘尉勾結英法侵略軍防堵。崇厚由天津派洋槍隊前往煙台支援。捻軍遇阻,轉向即墨一帶。丁寶楨自平度移軍膠州,沿膠萊河分段築牆,派兵把守。 8月19日 賴文光、 任柱率領東捻軍自海神廟突圍,越過河牆,突破膠萊防線,西走濰縣。 8月26日,捻軍圍攻莒州。清廷下令,因阻防不力,丁寶楨革職留任,曾國荃革職。9月11日,清廷派欽差大臣李鴻章抵沂州督攻捻軍。 11月19日 東捻軍在贛榆與清軍作戰失利,任柱被叛徒暗殺。余部由賴文光帶領復奔山東。12月,東捻軍在北洋河、彌河間陷入重圍,受到劉銘傳等部清軍圍擊,突圍中2萬餘人犧牲, 近萬人被俘,首領范汝曾、徐昌先、任定、任三厭戰死,賴文光和李允等南去,經昌樂去諸城,強渡六溏河入江蘇。1868年1月5日,賴文光在江蘇揚州瓦窯鋪被俘,10日就義。東捻軍失敗。 本年 英國福開森公司與煙台直接貿易,煙台進口英貨主要有布匹、煤、鐵等,此系英國與煙台直接貿易之始。 本年 煙台美國商人山福爾(化名德愛禮) 、花馬太招募100多人,私自開採平度州東澗金礦,被清廷禁止。 本年 58州縣受旱、澇、洪等災。

1868年(同治七年) 1月 張宗禹率西捻軍回援東捻軍,向京畿地區進軍。丁寶楨率清軍北上阻擋。 4月22日 西捻軍進入山東,清廷命李鴻章統一指揮山東各路清軍阻擋。 5月上旬 西捻軍進攻天津失利, 返回山東武定府。21日,李鴻章、左宗棠在德州密謀進攻西捻軍。 本月 李鴻章、丁寶楨等會籌直隸、山東運河防務,兩面修築河牆,「圍剿」捻軍。 7月 張宗禹所部西捻軍在臨清遭潘鼎新部清軍襲擊, 被迫東走。月底,在蒲台(今屬博興等縣)、利津之間搶渡黃河失敗,張宗禹負傷。 8月14日 淮軍劉銘傳、郭松林等分路圍攻西捻軍於茌平縣南鎮(今屬高唐縣) 一帶。捻軍被困於徒駭河、黃河、運河之間狹窄地帶陷入絕境。16日,南鎮一戰,西捻全軍覆沒,張宗禹率18騎衝出重圍。一說張宗禹「穿秫鳧水,不知所終」,一說「投河死難」。歷時16年的捻軍反清鬥爭失敗。 9月 李鴻章奏請撥款修葺曲阜孔廟, 清廷准奏,所需經費由兩江、湖廣總督各撥銀2萬兩,山東籌集2萬兩。 本年 英國駐煙台領事阿查理勾結美、法、意等國領事和商人潛往平度、寧海、棲霞等地尋挖金礦,地方政府勸阻無效,清廷調兵巡防,方見收斂。 本年 菏澤、鄆城、長清、平陰等33個州縣受黃河、運河洪災,另有12個州縣受澇災,8個縣受旱災。

1869年(同治八年) 5月 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來山東,探查博山、濰縣、章丘、新泰、沂州(臨沂)等地地礦。德國侵佔膠州灣,掠奪山東路礦權利曾利用其調查資料。 9月16日慈禧太后寵信的太監安得海到蘇州「採辦龍袍」 路經山東,謊稱欽差招搖。丁寶楨直奏同治帝將其在泰安拿獲,押至濟南處決。 12月11日 丁寶楨下令將茌平縣原丘莘教軍首領孫上汶抓獲殺害。

1870年(同治九年) 6月20日 英國人馬克德珂闖進博山縣署, 對縣令王維鶴稱:「已於夏家莊杭子嶺一帶,購得土地,開採煤井」,要在該地懸掛英國國旗,遭拒絕。 本年 濟南建立近代營業性戲院「大舞台」,地址在匯波寺閣子。1920年停業。 本年 72州縣遭水、旱等災。

1871年(同治十年) 1-2月 清廷撥司庫銀6萬兩作為運河工需。 3月 原捻軍首領燕化堂在山東、河南交界處聚眾起事。 9月 丁寶楨奏請清廷整頓山東水師, 派人到廣州製造戰船,並隨船配置炮位軍械;裁減水師兵丁,酌留守兵,仍由文登協副將帶領;改文登協副將為登州榮成水師營副將;不準水師官兵離船上陸居住。 秋鄆城侯家林黃河決口,河水由沮河漫入南旺湖,又由汶上、嘉祥、濟寧之趙王河、牛頭河直入南陽湖。次年1月,清廷籌銀30萬兩,交漕運總督會同地方官員購買器材運往工地。次年3月,侯家林堵口工程合龍。 本年 美國傳教士倪維思由美國帶來蘋果、梨、葡萄、櫻桃等樹苗,在煙台建果園40畝。 本年 61州縣受災,其中39個州縣受黃、運洪災,10個縣受澇災,余受旱、蟲等災。

1872年(同治十一年) 4月26日 河督喬松年上奏籌辦銀兩, 修築山東運河、河廳屬堤埝。清廷命丁寶楨飭山東藩司撥銀5萬兩交運河道作為工程經費。 5月17日 山東巡撫丁寶楨奏請調撥福建省大號輪船來煙台擔負海上巡緝, 將山東所收鴉片厘金作為輪船經費,此議獲准。 9月 抗擊僧格林沁的捻軍首領張凌雲被殺害。 本年 德商在煙台辦蛋粉廠,當年出口蛋粉46.76擔。

1873年(同治十二年) 1月 德平縣李家樓紳民張貼反洋教揭帖,英使威妥瑪照會總理衙門要求禁止。 8月 東明石莊戶黃河決口。1874年底,清廷飭戶部撥銀150萬兩,在菏澤賈庄建壩堵復。1875年4月堵合。 11月26日 丁寶楨請假,清廷命漕運總督文彬暫代山東巡撫。 本年 據戶部則例載:山東耕地面積為984728頃(包括民田及部分官田)。 本年 46州縣遭受水、旱等災害。

1874年(同治十三年) 本年 英國聖公會在山東的傳教點發展到文登、福山、泰安、肥城、萊蕪、聊城、東阿、平陰、滋陽(今兗州市)、曲阜等州縣。美以美會也傳入山東,在泰安、肥城、濟寧、曲阜等13州縣設立傳教點。 本年 山東草帽辮已聞名中外,主要產於諸城、觀城、聊城、萊州等地。 本年 煙台口岸進口鴉片達4476擔。

1875年-1895年(光緒年間)

1875年(光緒元年) 5月 丁寶楨上奏, 為加強山東海防,擬派總兵陳擇輔往廣東僱用製造軍火的工匠,並派人出國購買機器設備,兼雇外國技術人員。清廷命李鴻章與丁寶楨具體商辦,並由李鴻章從直隸選派熟悉洋務的人員,隨陳擇輔前往。 11月8日 清廷准丁寶楨所奏,於煙台、威海衛、登州府築炮台。 本月 清廷准在濟南濼口以東興建山東機器局,製造槍炮、彈藥。1876年11月建成投產,1912年改名兵工廠。此系山東創辦最早的近代機器工業。 本年 78州縣遭受水、旱、風、沙災害,其中38縣受旱災,15縣遭黃河、運河洪災。

1876年(光緒二年) 3月9日 山東官府在煙台籌辦海防,令沿海居民植樹。 6月5日 因山東大旱,清廷准丁寶楨所奏,山東商販赴奉天、江南等省販運米麥雜糧,「沿途關卡應完厘稅,均著暫予停免」。 6月30日 丁寶楨上奏:山東省被參革職人員戀踞省城,造言生事,請飭令回籍。清廷准奏,飭令各省督撫查辦此類事件。 7月 海州西鄉趙慶安到郯城奶奶廟密謀起事,被鎮壓。成武良王廟3000人起事,在金鄉、魚台一帶活動。 9月13日 馬嘉理事件後,在英、美、法等國的脅迫下,清廷派北洋大臣李鴻章與英國公使威妥瑪在煙台簽訂《芝罘條約》(又稱《煙台條約》)。《條約》規定,增開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界內,外國進口貨免徵厘金;內地及通商口岸有關英國人的案件,由英國派員「觀審」;英國得派員調查滇緬邊境外貿情況等。 10月27日 丁寶楨調任四川總督。布政使李元華署山東巡撫,雲南巡撫文格調任山東巡撫(未到任)。1877年7月,署理山東巡撫李元華卸職,文格到任。 本年 美國長老會傳教士郭顯德在煙台創辦「博物院福音堂」,通稱「煙台博物院」。此系山東第一個博物館,也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 本年 丙子恩科會試和殿試錄取山東進士21名,濰縣人曹鴻勛考中狀元。 本年 萊陽、濰縣、惠民、聊城、菏澤、泰安、莒州(今莒縣)等97州縣遭特大旱災。 6月,沿湖河地區發生蝗災。糧價猛增,發生嚴重饑荒。加上其他滅害,年內有100多個州縣受災。

1877年(光緒三年) 3-7月 山東挑挖北運河竣工。 本年 德國哈根洋行在煙台創辦繅絲局,初有織機200台。1882年改為中德合辦。因經營虧損,1886年由盛宣懷以銀2萬兩收買。1892年開始用蒸汽機生產。 本年 美國公理會由天津派傳教士山嘉利、明恩溥、博恆理、謝衛樓等人相繼來山東,假「救災」之名發展教徒。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也趁機將浸禮會勢力擴展到山東中部的益都、鄒平、長山、臨淄、博山、博興、蒲台、壽光、昌樂一帶。 本年 全省大旱,魯北、魯中、魯南一帶麥秋兩季均近絕產,濱州、德州、聊城、陽谷、鄆城、曲阜、蒙陰等63州縣受旱災。加上其他災害,受災州縣達75個。飢餓而死者甚多。

1878年(光緒四年) 3月23日 清廷在東海關設書信館, 收寄公眾信函。此系山東第一個國辦郵政機構。8月9日,開始出售中國發行的第一套5分銀大龍郵票。1880年1月11日,改稱撥思達局(海關郵政局)。 7月 東海關稅務司署在煙台開設華洋書信館分館。1879年11月關閉。 8月 山東等省設黔捐分局,救助貴州災荒。 12月 陵縣馬希固等20餘人無力交糧,以「抗糧」罪名被官府殺害。 本年 美國北長老會在濟南東關建華美醫院(初為門診,1890年建成醫院)。 本年 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上奏清廷,委派米協麟和戴華藻等招集商股銀2萬兩 (一說為5萬元) ,籌辦官督商辦性質的山東嶧縣中興礦局。1880年正式創立。1882年1月出煤。 至9月,日產煤120噸。 因資金不足,經營不善,地方勢力反對,1896年被山東巡撫李秉衡封禁。

1879年(光緒五年) 2月17日 清廷命山東將上年徵集的庫倉漕米8萬餘石、豆子2700餘石盡數撥解山西濟賑。 4月30日 山東巡撫文格、布政使餘思樞因收受下級節、壽禮物,被降三級調用。直隸布政使周恆祺調任山東巡撫。 本年 梵蒂岡教廷任命義大利籍天主教傳教士顧立爵為山東教區主教。 本年 棲霞人郝懿行所著《記海錯》刊行。該書撰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系最早記述山東登萊二府近海水產資源的專著。 本年 英國傳教士懷恩光在青州佈道堂創辦博物堂。1904年博物堂的設備、藏品運往濟南廣智院。 本年 83州縣遭水、旱、風、蟲災害,其中67縣遭受澇災及黃河、運河洪災。

1880年(光緒六年) 10月 清廷命浙江提督吳長慶帶兵赴山東,協助周恆祺辦理山東海防防務。 本月 長槍會在菏澤、濮州、鄆城、巨野等地頻繁活動。 本年 東海關稅務司署在芝罘、成山衛猴磯島設立海關測候所,開始用近代科學儀器進行氣象觀測。

1881年(光緒七年) 2月 山東疏通運河,改運河口於陶城埠,並開挖新河以達阿城閘。 5月5日 清廷命煙台防務歸北洋大臣節制。 6月11日 周恆祺調任漕運總督,直隸布政使任道調任山東巡撫。 7月13日 美國傳教士在濟南強買民房, 拆毀房屋,改建教堂,激起民眾義憤,引發民教糾紛,中美之間交涉數年,史稱「濟南教案」。 12月 津滬電報線路建成,設電報總局於天津,山東濟寧設分局。 本年 英國浸禮會教士懷恩光在青州創辦中等學校, 培養小學教員與傳道員。1887年增設師範科。1902年得英人愛德華·羅伯森及其妻郭氏捐款建造校舍,定名為郭羅培真書院,亦稱神道學堂。 本年 78州縣及德州、臨清、濟寧、東昌四衛,並東平所、永阜、永利二場遭受水、旱、蟲、鹼、沙等災害。

1882年(光緒八年) 9月 黃河在歷城桃園決口, 河水由濟陽入徒駭河,經商河、惠民、濱州、沾化入海。徒駭河北岸洪水漫溢,侵及陽信、海豐等縣,利津沿河村莊皆被水淹,死者難以統計。任道奏准由地方籌措工款,組織人力堵築河堤,疏通馬頰、徒駭、鉤盤等河,用以分疏黃河水。12月底,堵築決口工程合龍。 本年 山東手工制鐵作坊和工場逐漸發展, 僅煙台一地從業人數即達500人。博山「採石黑山,鑄而為鐵」,已具相當規模。 本年 煙台與朝鮮建立貿易關係。開始有定期班輪來往。 本年 羅馬教廷將山東曹州府、兗州府、沂州府和濟寧州劃為德國天主教聖言會的傳教區。年內,德國傳教士安治泰在陽谷縣坡里村傳教,此為德國聖言會正式在山東傳教之始。

1883年(光緒九年) 1月17日 任道 調任浙江巡撫,浙江巡撫陳士傑調任山東巡撫。 4月27日 徒駭河、馬頰河疏挖工程動工。 5月 德國傳教士安治泰由汶上縣教堂到菏澤縣傳教,引起群眾反對,遭到毆打併被趕出縣城。菏澤縣知縣護其進衙內調養,並派人送回汶上。 6-7月 黃河水漲溢,歷城、齊東(今屬鄒平、博興等縣) 、濟陽、惠民等縣皆被淹。清廷命截留漕糧5萬石、山東解京餉銀16萬兩救濟災民。9月,陳士傑與游百川籌議分減黃流,修治黃河與賑濟災民事宜。 本年 美國北長老會在濰縣建立樂道院醫院。 本年 前濟東道員李宗岱等成立山東平度招遠金礦局。探棲霞金礦未成。1885年又在平度用外國礦師開採金礦,因虧損倒閉。1887年在招遠用手工開採,又因產量少而停工。1890年在寧海州(今牟平縣)勘探亦遭失敗。1896年擬再開採,被山東巡撫奏准封禁。 本年 全省黃河決口50餘處,43縣被淹,「淹死人口不可勝計」,災民百十成群流落北京等地。18縣受澇災。

1884年(光緒十年) 7月 中法戰爭爆發後, 清廷命加強山東沿海海防。陳士傑赴煙台、黃縣督辦招募兵勇事宜。 8月1日 御史吳壽齡奏,齊河縣黃河堤決口,60多村莊被淹,直至青城 (今高青縣)縣境,死傷千餘人。利津亦有決口,侵及武定城外。 11月16日 張人駿等參奏:山東巡撫陳士傑督修運河草率從事,土方地價多剋扣勒索。 本月 清廷命截留山東本年新征漕糧10萬石,以備冬季賑濟齊河、齊東、歷城等處受水害的災民。 本年 英國浸禮會教士庫壽寧在青州辦中學,招收學生16名。1886年擴建,定名為廣德書院。次年,設大學班。 本年 德國天主教神甫福若瑟在濟寧城開辦若瑟醫院,在城北岱庄開辦天主教堂醫院。 本年 77州縣遭受水、旱、雹、風、蟲等災。

1885年(光緒十一年) 4月29日 陳士傑因連年水災, 河防工程險象迭生,託病辭職。清廷不準,命賞假一月,繼續督辦各堵口工程。 7月 下旬直、 魯、豫三省沿邊地區災民連續發生小規模反清鬥爭,清廷命廣西巡撫張曜率兵前往直、魯交界處駐紮「彈壓」。 12月16日 曲阜衍聖公府發生火災,內宅前區建築被焚毀。次年募款重修,1898年10月重修完畢。 本年 自濟寧經濟南、青州、萊州、登州至芝罘的電報線架設完工。繼而建立由芝罘經上海與國外連接的電報線路。次年又從濟寧南延,與河南省開封相接。 本年 黃河在歷城、長清、齊河、濟陽、章丘、鄒平、高青、利津等縣決口20餘處,全省有35州縣受洪災。清廷發內帑銀5萬兩,撥京餉銀5萬兩,又由北海工程項下撥銀5萬兩賑濟。 山東巡撫陳士傑降三級留任。次年初,以騷溝決口合龍,撤銷對陳士傑處分。 本年 張曜到威海衛考察後,奏准在劉公島設北洋海軍提督署。

1886年(光緒十二年) 4月 黃河在東阿、 歷城、濟陽、齊河、章丘、惠民等縣決口10多處,清廷命截留漕粟米賑濟。5月1日,將陳士傑革職留任。 5月 齊東、青城、濱縣、蒲台、利津5州縣發生水災。 5月21日 總理海軍衙門事務大臣奕等到威海巡察北洋水陸操防。 6月2日 陳士傑免職,廣西巡撫張曜任山東巡撫。 本月 出使法、俄、奧大臣許景澄得知西方列強垂涎膠澳陰謀,上疏清廷建議開闢膠澳為軍港,以杜外患而固國防。清廷命海軍衙門核議。李鴻章派水師統領丁汝昌等到當地勘察,計劃設防,但因挪用海軍經費修築頤和園,設防計劃未能實現。 本年 李鴻章奏請清廷在威海衛沿岸及島嶼修築炮台。1887年北洋海軍威海基地動工修建,至1890年建成炮台13座。 本年 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孫毓汶(濟寧人),將濟寧玉堂醬園的精製醬菜進貢慈禧太后,慈禧讚譽「味壓江南」。 本年 47州縣遭受水、旱、雹、風、蟲等災害。

1887年(光緒十三年) 2-8月 黃河在開州(今濮陽) 、東明、壽張、東阿、歷城、齊河、濟陽、惠民等縣決口10餘處。淹及鄄城、禹城等8縣。 4月 平度金礦投資40萬兩白銀,添設採礦機器,開始用機械開採。 本月 山東巡撫張曜奏請清廷,准在煙台設寶東局開爐鑄錢。後因故未施行。 9月 河南鄭州黃河決口,山東河道斷流。11月,張曜奏請清廷撥銀187萬兩挑挖因斷流而造成淤墊的黃河河道。清廷准從治理鄭州黃河河工捐款內先撥60萬兩應用。 本年 山東電話線從萊州延長到膠州,計160里。 本年 美國傳教士梅里士在蓬萊縣創辦聾啞學校「啟學館」,此系中國最早的聾啞學校。1898年遷往煙台。 本年 堂邑縣柳林鎮(今屬冠縣)武訓傾行乞、勞動所積,在柳林鎮創辦第一處義學「崇賢義塾」,次年初義塾開課招生,分經蒙兩科,學生50餘人。1890年,捐其乞募得來的300吊錢, 協助僧人了證建成館陶「楊二庄義塾」。1896年,武訓創建第三處義學臨清「御史巷義塾」。1896年4月,武訓卒於臨清義塾。武訓以終生創辦義學,被譽為「千古奇丐」。

1888年(光緒十四年) 6月9日 慈禧太后命山東巡撫張曜幫辦海軍事務。 6月13日 渤海灣發生7.5級地震, 震中在北緯38.5°,東經119.0°,山東海豐等8個縣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福山、蓬萊、煙台等36縣有震感。 12月17日 北洋海軍正式成立,在威海劉公島設立提督府,丁汝昌為北洋海軍提督。 12月29日 濰縣傅戈庄鹽店巡役以巡緝私鹽為名,榨取民財,侮辱婦女,激起民憤。北眉村等8村民眾赴鹽店評理,巡役開槍,打死村民辛小五,打傷3人。民眾怒燒鹽店,燒死緝私委員劉世賢及巡役15人,淹死巡役4人。清廷懾於民憤,將知縣沈寶瓊革職,並於1892年以「緝私過嚴,民怨積久莫伸,巡役緝私肇釁至被燒殺」定案。 本年 90州縣遭受水、旱、雹、風、蟲災。

1889年(光緒十五年) 3月10日 清廷批准黃河河督吳大用新法測繪黃河河道的奏摺。 本月-5月 因連年水災,清廷命截撥南漕糧10萬石,並先後撥內帑銀20萬兩,給山東賑災。 8月12日 因連年受災,民食維艱,山東巡撫張曜下令各州縣禁止釀酒。 本年 平度金礦局出口金礦砂183.8噸,約值銀16400兩。 本年 清廷於煙台東山建立海軍練營,訓練水兵。

1890年(光緒十六年) 3月5日 張曜奏准整修山東黃河需用銀288.5萬餘兩。清廷令戶部分次陸續撥解。 4月 北洋海軍在威海劉公島開辦水師學堂, 丁汝昌兼總辦,教授演算法、天文、海圖、測量等課程。 本月 張曜向德華銀行借款銀40萬兩,作為山東河工用款,購置挖泥船。 春樂安北部沿海大海潮進入鹽區80餘里。潮水深達六七米,持續四五天始退,鹽灘池堰被盪為平地。 7月7-8日 正在修建中的齊河縣高家套堤埝,突遭河水沖刷,塌方30餘丈,張曜奏請處分當事官員並自請處分。清廷命對督工官員撤職查辦,給張曜降三級留任處分。9月22日,工程峻工,對張曜的處分撤銷。 7月19日 張曜奏:瀕河村莊300餘處,終年遭受水災,宜勸令遷移大堤外,酌給搬遷費。徙齊東各州縣瀕河村民3000餘戶。 11月23日 登州、 萊州、青州3府所屬18州縣因地近鹽灘,鹽價低賤,將課款歸入地丁徵收,聽民自運自銷。 本年 美國北長老會醫生聶會東在濟南華美醫院設立醫校。同期,英國基督教浸禮會武成獻和巴德頓在青州教會醫院設醫學堂。1906年,兩校聯合在濟南成立共合醫道學堂,後併入齊魯大學。 本年 據統計,山東22州縣154村23454戶中,長短工之家及佃農各約佔18%,自耕農和半自耕農佔64%。 本年 70州縣遭受水、 旱等災害。其中,澇災40縣,黃河洪災22縣,其他災害8縣。清廷命截漕糧25萬石,並撥糧道庫銀10萬兩備賑。

1891年(光緒十七年) 6月1日 李鴻章和北洋海軍幫辦大臣山東巡撫張曜在劉公島校閱北洋海軍。5日,到膠澳察看港灣,甚感形勢重要。6月14日,清廷批准在膠澳駐兵設防。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嵩武軍四營駐防膠澳,並建衙門,修築南海棧橋及團島、青島等處舊式土壘炮台。 7月1日 德國駐中國公使巴蘭德照會總署稱:兗州知府穆特亨額「屢有苛待洋人之事」,不宜升遷。清廷命出使大臣許景澄就德使干預中國內政事向德外交部提出抗議,而德外交部竟稱,巴蘭德干預兗州知府穆特亨額升遷一事系份內之舉。 8月23日 張曜病逝,布政使福潤暫署山東巡撫,29日實授。 12月9日 清廷免徵、 緩徵青城、濱縣等80州縣及濟寧、東昌等衛、所、場各受災地方的新舊糧賦並鹽蘆雜課。

1892年(光緒十八年) 7-8月 黃河在鄄城、 章丘、濟陽、惠民等縣決口10餘處,尤以章丘決口災情為重。章丘決口後,「遷出歷城、章丘、濟陽、齊東、青城、濱州、蒲台、利津八縣災民三萬三千二百九十七戶,計三百五十村」。山東巡撫福潤上奏處分未能及時搶護的官員。清廷將一批督工官員革職或摘去頂戴,責福潤督率無方,交部議處,命其繼續督辦堵口工程。 9月 濰縣農民李明書(李二)領導農民100餘人在濰縣一帶進行反清鬥爭。遭安丘、昌邑清兵鎮壓,李明書等21人就義。 10月5日 昌濰北部沿海,東北風10至12級,持續兩晝夜,潮水位達7.19米,濰縣、昌邑、壽光鹽場被沖,王家岡鹽場所屬八面河鹽田淤平,運鹽船10餘艘失蹤。 本年 山東大藥房在煙台朝陽街北首開業,經營西藥。 本年 洋紗充斥山東各地, 如濟寧有進口洋紗31.7萬擔, 兗州3600餘擔,沂州1000擔,新老黃河之間各州縣亦多見。 本年 廣東籍菲律賓棉蘭華僑張弼士(即張振勛)在煙台籌建葡萄酒廠,1894年經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批准,正式開辦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此為國內首家大型葡萄酒釀造企業。 本年 82州縣、德州等4衛、東平所及永利等4場因災害歉收,清廷令分別緩減其新舊錢糧雜課。

1893年(光緒十九年) 7月26日 棗莊中興礦局的半筒子小煤窯發生透水事故,淹死150餘人。激起眾憤,礦局以每人200吊錢撫恤了事。 7月31日 福潤奏准由山東糧道庫撥銀訂購德國挖泥船疏浚黃河。 本年 大海潮,利津、樂安、壽光、昌邑、濰縣、平度、掖縣等7縣受災。 本年 黃河、衛河潰決為災,黃河在陽谷、東阿、長清、章丘、濟陽、高青、惠民等縣決口10餘處。

1894年(光緒二十年) 7月25日 日軍在朝鮮牙山口外豐島海面偷襲中國軍艦和運輸船。 8月1日,中國對日宣戰。8月3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派定遠、鎮遠、致遠、靖遠、來遠等艦追逐日艦,尋求決戰。8月6日,清廷命丁汝昌:北洋艦隊宜始終取守勢,切勿輕舉妄動襲擊日艦。8月10日,日本軍艦21艘入侵威海海面,炮擊劉公島和南幫、北幫炮台。9月15日,日軍進攻平壤,清軍將領左寶貴(費縣地方村人,現屬平邑縣)在抗擊戰中英勇犧牲。平壤前線清軍統帥葉志超臨陣退卻,平壤失守,戰火燒到中國領土。9月17日,日本艦隊在黃海海面炮擊北洋艦隊,北洋艦隊奮起迎擊,定遠艦擊中日軍旗艦,日軍死傷100餘名; 清軍致遠艦與日艦「吉野」號相遇,艦長鄧世昌指揮全艦官兵向「吉野」 號猛衝,不幸中敵魚雷,全艦250人大部壯烈犧牲。雙方激戰五六小時,日艦退去。李鴻章以北海艦隊「僅足守口,實難縱令海戰」為口實,不準艦隊出海作戰,北洋艦隊退往旅順休整。李鴻章以「保船制敵」為借口,又令北洋艦隊全部集中到威海港口。因是年為甲午年,史稱「中日甲午戰爭」。 8月16日 福潤調任安徽巡撫,安徽巡撫李秉衡調任山東巡撫。 10月-11月 10月17日, 日艦9艘侵泊石島海面。同月,青州駐防旗兵500人奉命赴威海協守劉公島。11月,章高元之嵩武軍八營奉命抵禦日軍。30日,日艦20艘入侵威海衛被擊退。 12月 山東巡撫李秉衡抵煙台一帶籌辦海防,籌款12萬元擴充山東機器局,並在蘭山縣設轉運局,雇備騾車馱馬轉運軍旅。 本年 羅馬教廷把山東登州府、萊州府及膠州直隸州劃為法國天主教方濟各會的傳教區,稱為山東東界教區,總堂設於煙台。 本年 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女教士喬治·海一(George Hayes)夫人在煙台向中國婦女傳授鏤花技藝。次年,英商「仁德洋行」的創辦人基督教牧師詹姆士·馬茂蘭的夫人在煙台開辦一教會手工學校(後改稱培真女校),傳授製作抽紗技藝。從此,花邊業漸盛。 本年 寧波人在龍口倡設粉庄,從此龍口粉絲銷路日暢。 本年 《大清會典輿圖》 山東部分測繪完成,計省圖1幅,府、直隸州圖12幅,州縣圖105幅。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 1月16日 清廷探聞日軍將由榮成成山角登陸, 命李鴻章、李秉衡加意嚴防,遇敵即擊。 1月20日 日軍第二軍第二師團約1.5萬人在榮成龍鬚島西海灘登陸,並侵佔榮成縣城。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岩在城內設司令部。 1月24日 總兵孫萬林率嵩武軍左營及福字3隊在榮成白馬河西岸抗擊日軍,殲敵10餘名。 1月28日 清廷准翰林院侍讀王懿榮回山東助辦團練。 1月30日 日本侵略軍進攻威海。 清軍在威海衛南幫炮台進行保衛戰。清軍在摩天嶺、楊楓嶺、龍廟嘴、鹿角嘴、百尺崖所、趙北嘴等地英勇抗擊,重創日軍,守軍多壯烈犧牲,有的轉移。是日下午,在趙北嘴戰鬥中,日軍海陸夾擊,丁汝昌組織敢死隊與日軍展開肉搏,最後將炮台炸毀,乘魚雷艇與敵戰鬥,敢死隊人亡艇碎,南幫炮台失陷。 2月1日 日軍第二師團主力第四混成旅團向威海西路陣地進犯。孫萬林率軍設伏,以樹叢作掩護打擊敵人。 從凌晨始,激戰7小時,擊退日軍數次進攻,殺傷敵人40餘名。因候補副將閻得勝率部臨陣撤退,大部陣地落於敵手,陷孫萬林部於孤軍奮戰之境地, 威海西路陣地失陷。2日,孫萬林遵旨將閻得勝斬首。同日,丁汝昌鑒於北幫炮台兵力單薄, 難以固守,派人炸毀3座炮台及彈藥庫,以防為敵利用,北幫炮台失陷。 2月3-12日 威海衛決戰。 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4日,日軍15艘魚雷艇偷襲南口,被擊退;5日,日軍22艘戰艦炮擊威海南北兩口,又被擊退;6日,日軍5艘魚雷艇再次偷襲劉公島,再次被擊退;10日晚,定遠艦彈藥耗盡、士兵傷亡巨大,無可再戰,為免巨艦資敵,劉步蟾炸沉定遠艦後憤然自盡;9日,靖遠艦被日軍陸上炮火擊中擱淺;11日,丁汝昌得知魚雷艇管帶王平率13艘魚雷艇逃到煙台後,捏報「劉公島已失」,李秉衡的援軍轉調另地,待援無望,12日晨自盡殉國。 2月8日 日本侵略軍侵入文登城,入城後大肆搶掠。21日,清廷以文登城失陷將知縣倪觀瀾、千總王殿選革職留任。 2月14日 威海衛水陸營務處候補道員牛昶與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亨簽訂威海降約11條。規定將鎮遠等4艘戰艦和鎮東等6艘炮艦,以及劉公島各炮台和島上軍資器械全交給日本。 2月17日 日軍佔領劉公島,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3月 清軍陸續收復寧海州、 文登、榮成縣城。李秉衡奉命嚴密布置海防,並處理威海之戰善後事宜。 4月17日 清廷派李鴻章與日本國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今下關) 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主要條款:割遼東半島、台灣省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銀二萬萬兩(接近當時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允許日本資本家在通商口岸設工廠;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其所附之《另約》和《議定專條》中規定,入侵威海衛的日軍「須待賠款交清,通商章約獲准,及確定抵押辦法後方撤」。5月8日,在煙台換約。 6月 北魏高慶碑兩塊在德州城北第三屯出土。 11月22日 清廷電李秉衡:俄使喀西尼要求借膠州灣停泊俄艦過冬。清廷「允借暫泊,一俟春融,務即駛去」。 本年 黃河在壽張、濟陽、齊東、高青、利津等縣決口50餘處。衛、運兩河漲溢,沿河村莊多受淹。

 1896年-1900年(光緒年間)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 1月8日 清廷批准李秉衡所奏,暫行封禁登萊等府礦務。 2月7日 清廷對李秉衡封禁寧海金礦發出諭旨:山東開礦不宜停止,令督飭登萊青道李興銳詳細查勘,擇要興辦。至1897年5月,原參與礦務的李宗岱之子李家愷(李道元)重開金礦,1897年至1898年,每年贏利金1300餘兩。 6月12日 據奏, 掖縣等州縣糧銀折收過多,掖縣、平度每兩銀折收5600文,膠州、高密、即墨每兩銀折收5800文至5900文,均系同治年間所加,當時銀價每兩易錢三千八、九百文,現時庫平足色銀,每兩京制錢2600餘文。清廷命李秉衡確查,各州縣浮收的部分一律核減。 本月 江蘇碭山縣劉堤頭教民搶割大刀會會眾地里的麥子,激起大刀會會眾的強烈反抗。 龐三傑率江蘇、山東兩省大刀會500人掀起反教活動,至單縣焚燒薛孔樓教堂。25日,至江蘇豐縣戴套樓焚燒教堂。28日,反教會眾在江蘇、山東交界的馬良集駐紮,29日,衝擊該處江南裁缺外委衙門。清廷總理衙門在德國公使要挾下,下令李秉衡與江、皖兩省籌劃「會剿」大刀會。李秉衡派新任臬司毓賢率隊「往剿」。30日,大刀會彭桂林部與清軍戰於馬良集,大刀會失敗。龐三傑從單縣趕來救應,又敗,大刀會首領及骨幹被俘殺30多人。 後由山東地方官府 「撫恤」 168家教民銀1016兩,「賠償」德國天主教會錢1萬吊。7月,大刀會首領劉士端、曹得禮先後被毓賢和兗沂曹濟道錫良捕殺。 8月 曹州府大刀會聚眾千餘人,衝擊天主教堂30餘處。 10月 清廷批准山東在濟南設立通濟官錢局。1901年改為山東官銀號。 12月14日 德國駐華公使海靖向總理衙門提出「租借」膠州灣50年。清廷以「恐各國援照,事實難行」相拒絕。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 1月 平度縣英雄會宣傳反洋教,不許耶穌教民欺壓平民。 2月13日 清廷批准在山東膠州海口, 建設船塢,屯紮兵輪,「以資扼守而杜覬覦」。 2月20日 由海關兼辦的大清帝國郵政成立,東海關郵政改為大清郵政煙台總局,由東海關稅務司兼郵政司,並在青島設郵局。翌年7月,煙台郵政總局開始辦公。 2月23日 黃河凌汛,歷城、章丘冰凌擁塞,水勢陡漲,民埝衝決。 本月 德國政府派土木及築港工程專家佛朗求斯來山東,對膠澳的形勢、面積、氣候、潮流、水土性質、人民風俗、工商漁牧、農林路礦、經濟狀況作了詳細調查,為其入侵以後開商埠、通鐵路、築碼頭、設船塢等工程做準備。8月作出報告。 3-4月 冠縣梨園屯閻書勤等十八魁因外國傳教士改廟建教堂, 率梅花拳眾攻打教堂,打死教民一人,驅逐教民二十四五家,並拆毀教堂,重新蓋起玉皇廟宇。東昌知府洪用舟前往查辦,以廟基為始禍根由,斷令將廟基充公,歸官經理,作為義學,另為教士覓地建堂。同時緝拿反教群眾,賠償教民損失京錢2000串。繼因該縣覓地未就,久未議結。至冬,在法國公使和清廷催促下,巡撫張汝梅再派洪用舟前往查辦,並派勇隊緝拿十八魁。同時將冠縣知縣何式箴撤任,委曹倜接署。閻書勤等撤至河北省,繼續鬥爭。史稱「梨園屯教案」。 6月12日 英使竇納樂照會總理衙門, 聲稱文登縣令李祖年無故梗阻教士在威海租房,竟要求將該縣令及威海洋務委員王沛撤職。 8月7-11日 德皇威廉二世與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德國侵佔膠州灣和俄擬侵佔旅順、大連問題進行密謀勾結。 9月27日 山東巡撫李秉衡升任四川總督(未離任) ,陝西布政使張汝梅調任山東巡撫。 11月1日 大刀會眾在巨野縣張家莊教堂殺死德國傳教士韓·理加略和能方濟。11日,李秉衡奉命派臬司毓賢、兗沂曹濟道錫良前往查處。約50名無辜群眾被抓,雷協身、惠二啞巴被殺害。史稱「巨野教案」。 11月7日 德皇威廉二世對巨野教案的發生, 表示「華人終究給我們提供了好久期待的理由」,「決定立刻動手」。是日深夜,電令德國在上海的艦隊作好準備。10日,德艦啟航向膠州灣進發。13日,到達膠州灣。14日,德軍在青島登陸,守將章高元率軍退至滄口。15日,德遠東艦隊司令底爾匹茲發布布告,宣稱佔領膠州灣及附近一切海島與陸地,並聲稱倘有中國人敢滋事端,定加嚴懲。 11月15日 李秉衡電奏清廷,譴責德國侵略膠州灣的無理行徑,擬調登州鎮總兵夏辛酉所帶各營開赴膠州,並電曹州鎮總兵萬本華趕緊招募五營兵力,如德兵不退,即與其決戰。次日,清廷電示李秉衡:「德國圖占海口,蓄謀已久,此時將借巨野一案而起,度其情勢,萬無遽行開仗之理。惟有鎮靜嚴扎,任其恫喝,不為之動。斷不可先行開炮,至釁自我開。」17日,清廷又電李秉衡:「敵情雖迫,朝廷斷不動兵。此時辦法,總以杜後患為主。」令章高元、夏辛酉於膠澳附近屯紮,非奉旨不準妄動。18日,李秉衡再次要求決戰,並嚴厲彈劾章高元的退兵行為,要求清廷對章加以懲辦。18日清廷複電稱:「事定再議,不必瀆陳」。 11月20日 德國駐華公使海靖照會清廷,提出6條要求:1、將李秉衡革職,永不敘用。2、天主教在濟寧建教堂已經開工,中國應許賠銀蓋造,並賜立匾額。3、嚴懲兇犯,賠償教士損失。4、中國應保證嗣後永無此等事件。5、山東省修建鐵路和鐵路就近開礦之事,應先准德國商人承辦。6、德國辦理此案所費之銀由中國賠償。清廷與德使海靖就此6條開始談判。 11月30日 李鴻章和山東巡撫張汝梅分別奉命電章高元部撤離膠澳調往煙台。次日,德軍乘清軍準備拔營之機來犯,打死清軍千總1人,傷勇丁4人,傷亡百姓2人,清軍倉惶逃離。 12月23日 巨野教案談判告一段落, 中德雙方達成如下協議:1、對李秉衡的處分刪去「永不敘用」 四字,改為不可再任大官之意。2、中國答應給濟寧教堂工料銀6.6萬兩,匾用「敕建天主堂」五字,並將結案奏牘立碑於教堂門外,以為保護之據。3、在曹州城內及巨野縣張家莊各建教堂一所(張家莊教堂後改建在兗州) ,每堂中國至少撥地10畝,其餘均照濟寧教堂辦法。賠償教士失物銀3000兩。中國給銀2.4萬兩,在巨野、菏澤、鄆城、單縣、成武、曹縣、魚台7處,各為教士蓋造2層住房一所。4、由中國皇帝明發諭旨,飭地方官照約保護教堂教士,將曹州府等處未能用力保護德教士的地方官6人調赴他省,巨野知縣從重參處。5、膠澳至濟南鐵路,由德商華商集股領辦。6、賠款改為另案商辦,與教案絕不相涉。雙方訂明29日正式互換照會,作為先結教案之據。 12月29日 德使海靖未交換先結教案照會,而突然變卦,送來「租地照會五條」,並另發照會一件,聲稱曹州鎮總兵萬本華揚言驅逐教民,要求將萬革職。30日,海靖又向總署連發照會,要求將萬本華立即革職,並再次要求將李秉衡革職,永不敘用。 12月31日 清廷譴責張汝梅「一味顢頇,於朝廷現辦情形,全未體會」,若再不保護教士,定嚴懲不貸。 本年 黃河在歷城、鄄城、東阿、利津等縣決口10餘處,沿河州縣受災。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 1月5日 關於德國租借膠州灣的談判大致完成,中德雙方將條約草案照會互送待批。 1月15日 清廷處理與巨野教案有牽連的地方官員。 前山東巡撫李秉衡和兗沂曹濟道錫良、曹州鎮總兵萬本華、曹州府知府邵承照,一併交部議處,壽張知縣庄洪烈因該縣有教堂被劫之案被查參,巨野縣知縣許廷瑞即行革職,濟寧、菏澤、單縣、成武等州縣官吏分別撤調。2月1日,又令將李秉衡降二級調用,錫良、萬本華、邵承照革職留任。 本月 即墨縣一德國士兵夜間闖入百姓李象鳳家圖奸,被李象鳳打死。清廷電令張汝梅將李逮捕處死。 本月 膠州200餘人,乘德人不備,夜間乘風縱火,焚燒德軍營房兩所,傷德兵一人。 2月12日 清廷議准在濟南設立山東省洋務局, 隸屬北洋大臣管轄,負責山東各地外交、 對外貿易、外人遊歷、外僑寄居及其他涉外事務。9月16日,洋務局正式開局辦公。 3月6日 李鴻章、翁同與德使海靖簽訂《膠澳租界條約》:中國政府允許將膠州灣包括南北兩岸陸地租與德國,租期99年;允許德國修建自青島至濟南直至山東西部邊界以及自青島經沂州、萊蕪到濟南的兩條鐵路,並允許其在鐵路兩旁30里以內開礦;山東省內無論開辦何項事業,德國有優先承辦權。 3月14日 德兵在即墨強換銀元,槍殺平民仇維禮。 3月28日 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同中國總理衙門交涉, 聲稱俄國已佔領旅大,英國「非租借山東之威海不足以資抵制」。 春德國允許中國在其租借區內設立海關,但提出3項先決條件:1、應派德人為海關稅務司。2、所有海口之各項貨物一律歸稅務司辦理。3、稅則一律照通商稅則無異。 4月18日 德教士聲稱大刀會近又滋事,清廷電令張汝梅遣臬司毓賢馳赴曹州查辦。 4月20日 英國與德國換文, 就英國租借威海衛問題達成協議,英國表示不將勢力伸入山東內地。 4月27日 德皇威廉二世宣布:「膠州灣領土,歸德意志帝國之所佔有」。任命海軍大佐羅紳達為第一任膠澳總督(簡稱膠督),對膠澳地區進行殖民統治。 5月30日 法國公使以上年發生的梨園屯教案閻書勤等18人(號十八魁) 未拿獲,教案未結為借口,又提出4項無理要求:1、將十八魁3日內全行拿獲懲辦。2、賠償教堂損失銀2萬兩。3、將東昌府知府洪用舟撤任。4、將現任濟東泰武臨道吉燦升調換,由前道張上達復任。 6月11日 光緒帝宣布變法,史稱「戊戌變法」。7月,山東奉行新政。山東巡撫張汝梅辦理保甲,勸導鄉民發展農政工藝,廢祠廟,辦學堂等。9月21日,變法失敗,山東新政流產。 6月30日 張汝梅奏 《查明義民會即義和團並未滋事及妥籌辦法》 一折,建議「化私會為公舉,改拳勇為民團」。 本月 泗水人朱紅燈領導拳民在長清等地進行反教活動。 本月 德國禮和洋行商人斯美德帶其司事、廣東高要縣人黃國香,在濰縣東南鄉寧家溝、儉疃庄購地40餘畝,開挖煤井。 7月1日 英國迫使清廷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強取威海衛連同劉公島及其附近海面和威海衛全灣沿岸10英里寬地段的「租借」權。 8月17日 清廷命張汝梅嚴禁濟寧民眾攻擊德國教堂。 8月22日 山東兗沂曹濟道彭虞孫、 登萊青道兼東海關監督李希傑,與德膠澳總督羅紳達等簽訂《膠澳租地合同》。10月6日,簽訂《膠澳潮平合同》和《膠澳邊界合同》。 9月2日 德膠督羅紳達發布膠澳「租借」地內置買田地章程,規定了向私人出售土地的辦法。 秋 山東遭受特大洪災。農曆六、七月間,黃河在東明、歷城、利津等縣決溢10餘處,沿河州縣受災。 10月25日 直隸威縣義和拳首領趙三多,統率各路拳民在冠縣蔣家莊馬場祭旗起事,提出「滅洋」口號,進行反帝愛國活動。 11月3日 冠縣紅桃園教民欺凌拳民,拳民焚毀紅桃園、小李固等處教堂和教民房屋61間,殺教民2人,傷1人。 11月5日 清廷命以山東等3省為始,興辦保甲、團練。從省會辦起,行之各邑。後張汝梅通飭各州縣舉辦團練。 11月9日 日照縣后街頭村民眾不堪教士教民欺凌,將兇橫無理的德教士薛田資架至村外廟中評理,損及薛的鬚髮。日照縣令趕往「彈壓」。史稱「日照教案」。事後張汝梅令地方官員與之訂立賠償合同。12月,德國主教安治泰借口薛田資「受驚傷腦」,迫使山東當局訂立第二個合同,以薛田資「終身養身費」的名義,強索白銀2.5萬兩,擇地蓋教堂一所。 11月16日 清廷以本年山東黃河水災甚重,撥內帑20萬兩,劃撥昭信股票銀 (即清廷為向日本賠款銀2.3億兩而發行的內債1億兩) 20萬兩,復將山東運繳漕米悉數截留,交張汝梅辦理賑務。 11月25日 清廷以山東舉辦保甲團練有成效,命張汝梅「推之通省,一律認真舉辦,以期民盡知兵,足備緩急之用」。 12月19日 清廷命李鴻章到山東察看張汝梅興辦地方事宜、河防賑務各節。張汝梅對李鴻章極力逢迎,僅歷下亭接風筵宴即「費至萬金」。29日,李鴻章奏陳清廷:張汝梅熟悉地方情形,河防、海防及賑務都能儘力整飭,尚可勝東撫之任。 本年 山東辦理的「昭信股票」,各縣多按地畝攤派,受到抵制而停止。 本年 中國通商銀行在煙台開設分行。為山東境內開辦最早的官商合辦銀行。 本年 德國商人朴爾斯曼在今青島市河南路、天津路和山西路路口交叉處,裝設德國「西門子」50馬力柴油發電機兩台,供德國軍事設施及機關用電。是為山東電力裝機開端。 本年 德人在青島設立德國法院,採用兩級審判制。華人普通訴訟案件由青島、李村兩區的地方官審理。 本年 英國人在威海衛以西40英里的狼虎山擅買民地40餘畝,擬開金礦。1902年山東巡撫周馥加以制止。英駐威海大臣駱任廷(即駱璧)要求山東巡撫批准招集華商會辦, 又遭拒絕,但採金未停止。1903年4月,英國提出:狼虎山在英租界之內,已在上海招齊商股(其中華股三成),萬無停止之理。1904年設立威海衛金礦有限公司。後德國提出英商在山東辦金礦有違德商權利。1906年英礦停止開採。 本年 直隸候補道張連芬為首的部分官窯股東,經北洋大臣批准在棗莊與德人天津稅務司德璀琳合股創辦「華德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張連芬任華總辦,德璀琳任洋總辦。德國人以為無實質權力,一直未交納所認80萬兩股金。1908年,在蘇魯冀三省商民發起收迴路礦權鬥爭的影響下, 張連芬上奏清廷註銷「華德」 字樣,改為「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山東最早的大型商辦煤礦。 本年 德人開始修築青島港碼頭, 投資5000萬馬克。1901年小港竣工。1904年3月大港第一碼頭對外開放。1906年先後建成二、五碼頭,第四碼頭建成於1908年。 本年 70州縣遭受水、旱、風、蟲、鹼、沙等災,其中44縣遭受特大洪災。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 1月23日 德使照會清廷要求鎮壓日照、莒州等處的反教活動,保護德人。 1月25日 南洋華僑李戴清等邀集僑商捐贈山東、 江蘇工賑銀各20萬兩。清廷頒諭嘉獎。 本日 清廷命青州副都統錫光,從山東駐防的馬甲幼丁中挑選18歲至25歲精壯人員500名,派協左防校等官帶領去京,以備訓練。 3月14日 清廷免張汝梅職, 以毓賢為山東巡撫。德使海靖提出任命毓賢「與交涉實情不合」。 3月22日 德膠督葉世克為出兵侵略內地, 派少尉韓耐曼、礦山工程師伏爾舒特和翻譯莫茨組成先遣小組,以行商為名到沂州府進行偵察活動。行至蘭山縣黃谷村西住歇,鄉民圍觀,德人開槍打死村民2人,重傷2人。 3月25日 清廷派李鴻章到山東,會同任道、張汝梅查勘黃河後,聯名上奏黃河大治辦法及急救治標辦法。清廷以事關河防,工程巨大,命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一起會議。4月16日,會議後覆奏,同意該治河辦法,清廷命戶部按照所議需銀300萬兩,依期籌撥。 3月29日 德膠督葉世克派軍由青島出發入侵內地,一支由海軍陸戰隊120人組成,是日晨在日照石臼所登陸, 佔領日照縣城,另一支由40人組成,3月下旬在日照安東衛登陸。4月2日,德兵焚毀韓家村民房300餘間。 本月 德商天津瑞記洋行代德華採礦製造公司(後稱德華採礦公司),向清廷路礦總局呈請開辦沂州、沂水、諸城、濰縣、煙台5處礦務。總署以所指5處地段太廣,有違奏定章程,准其先勘辦一處,而後再逐處勘辦。 4月5日 清廷就山東屢屢發生民教之爭,電寄張汝梅曉諭士民,對入教的人不得故存疾惡之心, 遇有訴訟,地方官應一律持平辦理。6日,張汝梅電奏德兵在蘭山韓家村驅趕居民,焚燒房屋的暴行。9日,又奏德兵在日照踞守城門,情殊叵測。11日,清廷電示毓賢:「山東教案疊出,人心浮動,遇有交涉事件不可不慎。」此前,已命夏辛酉帶兵往日照,「明示保護,暗為防範」。 4月17日 德使海靖與總稅務司赫德訂立《青島設關徵稅辦法》 和《膠州新關試行章程》規定青島膠海關稅務司須由德人充任,並對進出青島的國貨、洋貨的徵稅做了規定。 4月18日 入侵日照的德兵6人在林家灘測繪地圖時,闖入民家圖奸,槍殺該村村民1人, 重傷1人。同日,德兵8人在即墨縣將楊家莊矯扶相家的騾驢強行牽走。矯扶平等3人追索,遭德兵殺害。 4月22日 德使海靖照會清廷: 安治泰主教赴山東省會商沂州府所屬各縣教案,毓賢不予接見,山東巡撫仇恨德國之心,必於中國大局有損。 本月 義和拳在恩縣(今屬平原、武城等縣)、平原一帶進行反洋教活動。 本月 即墨縣西鄉大刀會首領王義訓率眾毀河流庄教堂, 被知縣周永拘捕。6月22日,大刀會聯合千餘人進城鬧堂劫差,又有20餘人被捕入獄。 5月1日 因德軍活動猖獗,清廷令毓賢通盤籌划水陸各軍,選派得力將領嚴密布防。14日,清廷准毓賢所奏,調已派山西的前曹州鎮總兵萬本華和都司張奉先前來山東統兵。 5月4日 日照縣十里鋪、相家莊團練操演,鳴放鳥槍,德兵路過疑為挑釁,次日晨脅迫知縣楊耀林到庄挨戶搜查槍支,並將在籍翰林蔡增源和12名村民帶至縣衙押審。 5月25日 入侵日照德軍撤退, 帶走5名士紳以作人質。直到6月底沂州教案談判結束,安治泰索銀7.7萬多兩,德膠督葉世克才將人質釋放。 6月1日 「德華山東鐵路公司」在柏林成立。德國政府特許該公司修築膠濟鐵路及其支線。 14日,該公司向德國政府登記,資本5400萬馬克。當月開始勘探路線,9月23日動工修建。1904年6月1日全線通車。 6月4-6日 袁世凱奉旨率新軍八營由天津小站赴德州「操演行軍」,並藉以「彈壓」拳民,保護教民。 6月18日 高密大呂庄村民因德鐵路公司人員插標不公及污辱婦女, 群眾拔標並打傷通事,迫使工程暫停。 6月24日 德膠督葉世克借口「保護路務」 派兵至高密,在堤東庄槍殺守圩村民15人。 25日,進入高密縣城。27日,又在劉戈庄槍殺村民7人,並焚毀縣城書院的書籍和桌凳。毓賢派員交涉,賠償德人樁價、兵費銀4500多兩,德軍於7月1日撤回青島。 6月25日 陳兆舉等率大刀會(亦稱紅拳會) 在嘉祥、汶上、濟寧、滋陽、寧陽一帶進行反洋教活動。7月6日,毓賢派馬隊鎮壓,並遍貼「懲首解從」告示。 7月1日 清廷在青島德國租界內設立膠海關。德國人阿里文為首任稅務司。膠海關設膠州郵界(總局),開始籌辦郵政業務。 7月4日 袁世凱上奏清廷,提出「慎選守令」、「講求約章」、「分駐巡兵」、「遴員駐膠」 4項解決山東問題的辦法,以「導愚民而結鄰好」。清廷命毓賢對「分駐巡兵」一條應即查照辦理,以在膠州各邑及鐵路經過處來往梭巡,「於保護之中寓鈐制之意」。其餘各條,與德方「商訂妥洽,分別酌辦」。 7月19日 嶧縣農民王統時(別號快馬) 、王統來(別號玉馬)、李二天王、曹三、劉光道等,聯絡50多人,在縣城西35里處的逍遙村,劫走由嶧縣解送濟南府的皇銀。 9月9日 汶上縣教民聚眾綁架平民,勒索贖款。 9月22日 法使畢盛以平原縣等處教民被拳民「擾害」 甚重,照會清廷速飭地方官鎮壓。拳民6人被捕。朱紅燈率拳民從茌平前往援救。 10月3日 德礦師福時岱帶兩名德兵, 在泰安縣東向庄,馳車撞翻鄉民糧車,鄉民與之評理,1人被毆斃,1人負重傷。福時岱與德兵揚長而去。 10月10日 德華山東礦務公司在柏林成立,資本1200萬馬克,設總局於青島,統管德國在山東礦務事宜。 10月 義和拳首領朱紅燈率領平原、長清、高唐、茌平拳民千餘人,在平原縣蘇集鄉杠子李庄舉行武裝起義。改義和拳為義和團,樹起「扶清滅洋」大旗。11日,平原縣知縣蔣楷率捕役前往杠子李庄緝拿拳民。18日,朱紅燈部拳民與清軍戰於平原森羅殿,拳民敗至高唐、茌平。後朱紅燈及高唐拳民首領心誠和尚先後被清軍逮捕。12月24日,均被毓賢殺害於濟南。 11月28日 清廷命毓賢即刻查明各種會黨名目,並嚴行禁止。 本月 濟寧鮑庄義和團樹起「奉旨滅教」旗幟。 本月 膠濟鐵路修至高密境內,德方恣意強佔民田,挖掘墳墓,拆毀民房,阻塞河道,官亭村民孫文、繩家莊武生李金榜率領當地10餘村民眾阻路抗德,保護家園,使築路工程多次停工。德國膠督葉世克以武力相威脅,迫使清廷懸賞通緝孫文、李金榜等。 翌年1月,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派兵鎮壓高密人民抗德鬥爭,李金榜被捕。翌年4月, 孫文率眾在柳河堤設防迎戰,大敗清軍。終因武器落後,寡不敵眾,農民武裝傷亡慘重,孫文被捕。在此事件中,高密縣毛家莊、克蘭庄、劉家苓芝、郭家南直、杜家沙窩等村莊的600多人慘遭殺害。孫文於翌年7月被殺害,李金榜被充軍黑龍江。 12月5日 美使康格照會總署,要求撤換毓賢。6日,清廷屈從外國侵略者意旨,撤換毓賢,改派袁世凱署山東巡撫。26日,袁世凱率新建陸軍抵濟南。 12月30日 肥城農民孟光文、吳方成、吳經明等,因教民欺訛平民,疑係洋人主使,在肥城縣張家店路遇英教士卜克斯,將其殺死。清廷判處2人死刑,1人徒刑。肥城縣令被降職留用,賠償英教士銀9000兩,撥地5畝,建教堂1座,給碑資500兩。 本月 禹城縣義和團攻打韓庄教堂,未克。 本月 英人在威海、文登、榮成等地圈佔土地。 本年 福山人王懿榮(時任國子監祭酒)發現商代甲骨文。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 1月24日 德膠督葉世克在青島發布《禁止居民藏匿軍械章程》 。規定:「未有準照而有軍械,或有執照於持器械時未佩在身,一經查明,即責打一百板及押作苦工三月。」 1月27日 英、 法、 美、 德、意等國公使照會清廷,以義和團、大刀會旗上書「滅洋」二字,要求剪除義和團、大刀會等。2月至3月,清廷命山東、直隸嚴禁私立會名,命地方官捕拿嚴辦設廠練拳棒者。 3月14日 清廷實授袁世凱為山東巡撫。 3月21日 袁世凱和幫辦山東交涉路礦事宜的蔭昌, 分別與德華山東鐵路公司總辦錫樂巴簽訂《膠濟鐵路章程》 , 與德國駐青島礦務公司總辦米海理及司米德訂立《山東華德礦務公司章程》。 4月6日 英、美、德、法四國公使再次要求清廷兩個月內「剿滅」義和團。袁世凱為擴大政治資本,乘機擴軍,至19日,集成新兵20營,增立一軍,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 4月22日 袁世凱與德膠督葉世克訂立《山東膠澳交涉簡明章程》。 5月1日 清廷命袁世凱就拳民改為團練一事復奏。袁世凱旋奏稱:「查明拳會實難改練鄉團」。 5月20日 袁世凱在山東機器局內創辦武備學堂。 本月 海豐縣崔曰永等到羅蘇庄組織義和團,8月上旬搗毀南嶺等地教堂。 6月10日 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英、 德、 俄、 法、美、日、意、奧八國聯軍2000餘人由天津進犯北京。 6月21日,清廷發布對外宣戰諭旨,並令各省督撫招集義民成團, 借御外侮。山東義和團衝破袁世凱的壓制復起響應。至8月,先後燒濰縣美國教堂樂道院,拆毀曹州德國天主教堂,攻佔陽信、沾化、陽谷、德州、臨清、陵縣、冠縣、商河等地的外國教堂,並在陽谷、德州、陵縣、冠縣、蒲台、濱州、齊東、章丘等地抗擊袁世凱派來鎮壓的清軍。 義和團運動遍及魯北,進而發展到京津地區。8月14日,侵略軍侵佔北京,北京失陷。義和團在中外反動勢力殘酷鎮壓下失敗。 本月 袁世凱派兵將山東內地的外國傳教士護送到煙台、青島躲避。 本月 清廷命袁世凱帶隊赴京勤王,袁以山東海防緊要,膠澳事務不可分身為由,拒絕赴京。 7月 清廷調駐青州滿族旗兵500人到北京南苑抗擊八國聯軍。 本年 袁世凱在濟南設立教養局,收容難民,生產布匹、靴鞋、木器、繩經、席箔、毛巾等手工業產品。 本年 山東省撫部院官立中西醫院在濟南設立。 本年 德國人鋪設自上海至青島的海底電纜。 本年 英國大東、丹麥大北電報公司擅自鋪設上海至煙台,煙台至大沽、旅大、威海海底電纜,並在煙台設電報局。經清廷交涉,中國電報總局與兩公司於8月4日簽訂《滬沽水線合同》,1901年2月9日續訂《煙沽副水線合同》。 本年 膠澳德國當局將德人奧師他所經營之造船所改為官辦青島造船廠 (又稱船塢工藝廠或水師工務局)。 本年 德華山東鐵路公司在青島興建膠濟鐵路四方工廠,1902年竣工,1903年投產。 本年 英國當局在威海衛租借地建立威海衛行政長官署。 本年 德人借義和團運動爆發之機,派兵佔據膠州、高密。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 1月 德膠督葉世克病死,海軍大佐羅爾曼代理膠督。5月,任命海軍大佐托兒柏爾為膠督。 4月29日 清廷下詔懲辦「不儘力保護教士、 教民」的地方官員56人。其中前山東巡撫毓賢被殺,李秉衡(1900年在京津前線抗擊八國聯軍中殉國)被革職,並撤銷恤典。 7月 譚希麟等聯合即墨東北鄉民眾萬餘人分兩路進城,進行抗稅鬥爭。 8月14日 德國膠澳總督府公布《關於律師費用的法令》。1903年2月,總督府發布《帝國首相關於膠州灣地區公證人職權範圍的法令》。 9月7日 《辛丑條約》簽訂,清廷命各省籌攤賠款。山東每年籌攤賠款銀90萬兩。另外山東賠償教堂、 教民「損失」80萬兩。為籌措賠款,11月3日,袁世凱上奏鹽務變通章程,以「整飭鹽務」為名,每年加征銀二十八九萬兩;以「清理漕費」為名,每年加征銀30萬兩;以「地丁提盈」為名,每年加征銀50萬兩。同時將煙、酒、糖、茶等稅加抽三成。袁世凱的殃民措施受到清廷嘉賞。 10月 德華礦務公司在坊子煤田開挖第一豎井,次年9月出煤,當年產煤9178噸。 本月 袁世凱奏准在濟南創設山東大學堂, 當年招生300人,唐紹儀任校長,美國人赫士任總教習。此系山東最早的官立大學。 11月7日 袁世凱奏准在山東設局鑄造銀元。 本日 清廷命袁世凱署直隸總督,漕運總督張人駿調任山東巡撫。 11月11日 煙台及其50里內常關由東海關監督衙門移交東海關稅務司署管轄,東海關稅務司署徵收的稅款不再由東海關監督上交,而作為戰爭賠款存於滙豐銀行。 11月23日 德駐煙台領事連梓要求開辦沂州、 沂水、煙台三處礦務。1902年1月11日, 山東巡撫張人駿咨外務部核准,允許德公司在以上三處先行查勘。5月,又准其查勘諸城礦區。1903年7月,再准其查勘濰縣北礦區。 本年 英國強租威海衛後,規定該地司法歸上海英租界高等法院兼理,按察司駐上海,民、刑事權由駐威海衛辦事長官(大臣)判決執行。另設有看守所和劉公島監獄,「重犯」送解香港執行。 本年 袁世凱奏設商務局,並擬定《試辦商務局暫時章程》,鼓勵創設公司,擴充商業,振興工藝,興辦商務學堂及成立商會。 本年 69州縣遭受旱、雹、蟲災。全省霍亂病流行,威海衛最重,死亡1000餘人。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 5月28日 張人駿調任河南巡撫,直隸布政使周馥接任山東巡撫。 秋黃河在利津、惠民、陽谷、壽張、東阿等縣決口。 10月30日 坊子煤礦150噸煤首次由火車運至青島。 本月 周馥命山東大學堂暫設師範館, 此為山東師範教育之始。該館於1903年9月改為山東師範學堂。1909年改為優級師範學堂,1912年改為高等師範學校,1914年奉令結束,改設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4年又改稱省立濟南師範學校。 本月 周馥奉命制定《裁汰山東制兵改練巡警緩急辦法》,山東綠營兵全部改為地方巡警。委派臬司尚其亨總理警務,與道員楊晟、潘延祖、楊嘉辰等辦巡警總局,主管省城警務,並監督各縣籌辦警察局。 本年 德國天主教在青島設立女校,學生80餘人。並附設蒙養學堂。 本年 周馥撥省庫銀12.5萬兩, 買德華鐵路公司股票300股,每股1000馬克,共計30萬馬克。 本年 濰縣奉飭建立商會。此系山東建立最早的官督民辦商會。 本年 官辦工藝局在濟南創立。 該局投資2萬兩,設銅鐵、毛毯、織布、繡花、木器、人力車6廠,1905年改名工藝傳習所。 本年 袁世凱在德州征地850畝,建立德州北洋機器製造局(簡稱德州機器局) ,生產武器彈藥。1912年改名為陸軍部德縣兵工廠。 本年 商務局改為農工商務局,仍以「振興實業為宗旨」,統一管理全省的商務、栽種、蠶桑、墾殖、工藝等實業。局內另設物產調查所,負責對各類資源分類調查註冊,作為興辦的依據。 本年 德國德中蠶絲工業公司在青島滄口設立大型蒸汽繅絲工廠德華繅絲廠。 本年 河南山東河道總督裁撤。河工事務歸巡撫兼管。運河道裁撤,改設運河工程局。移兗沂曹濟道駐濟寧,兼辦運河事宜。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 2月9日 外務部致周馥文稱:應德使穆默之請,德商開辦膠濟鐵路兩側30里內礦務,照章免納出井稅。 7月 煙台大水,衝倒民房3000餘間,淹死150餘人,知縣李舒馨匿不稟報,仍行勒捐。 8月12日 德國在濟南設領事館。 除膠州及煙台領事管轄的登、萊兩府外,其餘山東境內德中交涉事宜均歸濟南領事辦理。 11月3日 周馥因清廷停給世俸銀兩已屆二年期滿, 奏請清廷將滿員世俸酌發一半,漢員各俸仍行暫緩,以充武備學堂經費。 本年 周馥奏請在濟南開設銅元局。次年竣工開鑄。 本年 設立墾務局和湖田局。1908年墾務局裁撤。 本年 清廷在煙台建水師學堂,1907年竣工開學,後改名為海軍學校。 本年 山東省於濟南設立農桑總會及農林試驗場,場址在濟南東郊七里堡以北。該場新辦時用官商股銀15000餘兩,購官地180餘畝建場,定名為山東農事試驗場,這是山東農業試驗的開端。 本年 山東省創辦青州中等蠶桑實驗學堂,此系山東創辦農業學堂之始。 本年 德國在青島修建的台東鎮至柳樹台的公路開工,翌年修通,長30.3公里。此系山東省第一條公路。 本年 在癸卯科會試和殿試中,錄取山東進士22名,濰縣人王壽彭考中狀元。 本年 山東新知識分子群體出現, 在濰縣成立「智群學社」 ,次年在濟南建立「競存學社」,在臨淄建立「淄江學社」。

1904年(光緒三十年) 1月13日 清廷頒布張之洞、 張百熙、榮慶所奏《奏定學堂章程》。山東按規定於省城設立學務處,由布政使胡廷干、在籍翰林院編修孔祥霖等綜理全省學務。 4月17日 清廷總稅務司赫德與德使穆默訂立《青島設關徵稅辦法續立附件》 ,允許德國輪船在中國內河航行。 4月20日 鄆城縣元廟集村人任青和發動鄆城、 巨野、濟寧等13州縣的3000多屯民,向地方官府開展反對「衛地變價」鬥爭(變價即高征屯田賦),迫使官府取消變價規定。後任青和被鄆城知縣誘捕殺害。 4月29日 道員顧恩遠創辦官商合辦博山玻璃公司。 由巡撫周馥批准,山東商務局撥銀5萬兩為官股, 招商股10萬兩, 專利10年。 1905年春,開始建廠房、熔爐,1906年10月投產。清廷允許該公司的產品只納正稅,沿途概免重征,並免出口稅。 5月1日 袁世凱、周馥奏請開濟南、濰縣、周村為商埠。15日,外務部奏請照準。1906年1月10日,舉行開埠典禮。 6月4日 清廷改膠州為直隸州,領原屬萊州府的高密、即墨二縣;改登萊青道為登萊青膠道。 本日 清廷准周馥奏,將山東原有兵數改定常備、續備各軍;添募新兵,暫照武衛右軍先鋒隊章程辦理。 本月 德華礦務公司在淄川大荒地建設煤井,名為淄川豎井,1909年完工。 8月10日 利津縣薄庄黃河決口,水由徒駭河入海。 9月29日 直隸大名、 順德,河南彰德等府,山東東阿縣一帶,會黨聚集,醞釀反教,清廷命袁世凱、周馥、陳夔龍指令地方官嚴查。 10月31日 清廷任命周馥為兩江總督,江寧布政使胡廷干調署山東巡撫。 11月 山東大學堂改稱山東高等學堂,遷濟南桿石橋西路北新址。1911年又改稱山東高等學校。 本年 德人在青島開始修建屠宰廠,1906年竣工開業,1908年又行擴建。該廠兼管檢疫,為半行政性機構,故又稱官宰局。 本年 德使穆默照會清廷外務部,指稱嶧縣中興煤礦系在津浦鐵路30里以內,只准照原來辦礦辦法續辦,該礦借款擴修路礦,必須與德華礦務公司商辦,被清廷拒絕。 本年 南非德蘭士瓦來山東煙台、威海一帶招募華工。1904年到1906年共招華工5.5萬人,絕大部分是山東人。 本年 以德人為主, 集股30萬元,在青島建啤酒廠,每年輸出3萬加侖,時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啤酒廠。 本年 根據1902年美國北長老會與英國浸禮會合辦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的協議,登州文會館與青州廣德書院大學班合併,成立廣文學堂(廣文大學),設文理兩科,作為山東基督教大學的文理學院。校址設在濰縣。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1月8日 外務部致函總稅務司:江寧、山東開商埠,應照天津、上海現行章程,凡應納稅50兩者,加征1兩,以充商埠經費。 1月10日 胡廷干調任江西巡撫。 直隸布政使楊士驤調署山東巡撫,次年9月2日實授。 2月22日 濰縣群眾反抗清廷加征煙稅,搗毀稅局。 3月 日俄戰爭日軍攻陷旅順後, 清廷外務部以英租威海衛條約內有與俄借旅順同其年限之說,向英國駐華公使提出歸還威海衛問題,被英國拒絕。 本月 山東測繪局在濟南成立。1911年改為山東製圖所。 本月 英國在威海衛招募華兵千餘名。 6月8日 外務部照會德使撤去駐高密德軍,德使拒不撤軍。 6月11日 署山東巡撫楊士驤電告外務部, 德膠督欲招募華人組編保衛礦山隊。外務部予以拒絕。 夏 袁世凱以武衛右軍先鋒隊為基礎,編成北洋常備軍第五鎮,駐濟南、濰縣,統制官吳長純。不久改稱陸軍第五鎮,仍駐原防,直屬陸軍部管轄。1912年9月,改稱中央陸軍第五師。 8月20日 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正式成立,舉孫中山為總理。山東留學會徐鏡心、丁惟汾、謝鴻燾、彭占元等入會,成為第一批會員。孫中山委徐鏡心為同盟會山東主盟人。 9月2日 清廷下詔廢除科舉,以推廣學堂。山東學堂漸次普及。 9月27日 英、日商人在濟寧自行開設行棧,被清廷制止。 本月 道員余恩詒由美國購到棉花種150磅, 經東昌知府魏家驊派人試種,洋棉發棵、結實均較本地棉花加倍。1907年,又經駐美人員代購60包,分發東昌、濱州、夏津、鄒平等地和省城東郊試驗場試種。 10月6日 江蘇、直隸、山東三省京官舉行會議,要求廢除與英、德簽訂的津鎮鐵路借款合同,收迴路權。同時,三省留日學生連續發出《為津鎮鐵路事上政府書》、《敬告三省父老請收回津鎮路權書》、《為津鎮鐵路事再上政府及三省督撫書》等文告,揭露帝國主義國家掠奪中國路權陰謀,要求籌款自築。 10月25日 楊士驤聘美國人丁格為礦務顧問,德人進行干預。 11月28日 楊士驤與德膠督汪然美隆訂立《膠高撤兵善後條款》。德國將1900年侵佔膠州、高密的軍隊撤回青島,所有兵房由山東以40萬銀元贖回,並由山東組織警察分駐膠、高沿線保護鐵路。 12月1日 中德會訂《青島設關徵稅修改辦法》,規定縮小自由港區,德租界內所用各貨一律徵稅,但中國海關需將進口貨稅二成撥交德國膠澳當局。 本月 濟南廣智院竣工,署山東巡撫楊士驤等主持落成典禮。懷恩光任院長。其設備、人員及藏品大部由青州博物堂遷來。展品萬餘件,常年開放。1912年觀眾23萬人次,1914年增為28萬人次,1930年達40萬人次。 本年 沂水人劉恩柱(道台銜)在濟南城內院后街創辦電燈房,聘德國技術人員斯密特·哈姆指揮安裝德國產42千瓦發電機兩台,3噸/時低壓蒸汽鍋爐兩台。此系山東最早的民營電力企業。 本年 山東礦政調查局成立。該局負責礦藏調查,經理官辦礦務,協理民辦礦務。 本年 濟南濟農公司仿美洲新法製造化肥。此系山東生產和使用化肥之始。 本年 東海關在膠州、濟南分別設郵政總局,開辦郵政業務。1910年,膠州、煙台郵政總局改為郵政副總局,歸濟南郵政總局管轄。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 3月25日 清廷命裁撤各省學政,改設提學使,統轄全省學務。5月13日,山東按察使連甲調任山東提學使。 3月29日 署山東巡撫楊士驤上奏: 「兗、曹兩府盜風未靖,擬嚴拿以治其標,興教以利其本,在兩府設隨營巡警學堂各一所。」獲准。 春 同盟會員徐鏡心、謝鴻燾在煙台創辦東牟公學,成為同盟會在膠東的聯絡中心。1909年春被迫停辦。 春 同盟會員馬秋儀(謝鴻燾的夫人)在煙台創辦端本女校。 春 同盟會員劉冠三等在濟南創辦山左公學,成為同盟會的重要活動基地。次年初被迫停辦。 4月 楊士驤選派孫錫純(同知銜) 為山東漁業代表,隨中國漁業代表團赴義大利米蘭參加國際博覽會漁業分會,並赴美國考察漁業。 本月 原禮部左侍郎王錫藩在煙台創辦山東漁業公司,資本4萬兩(內官股1萬兩,商股3萬兩),屬官商合一的漁業機構。 7月 山東省官立法政學堂正式開學,招生114名。 8月 坊子煤礦洗煤廠建成投產。此系山東第一座洗煤廠。 9月16日 美國在青島設領事館。 秋 山東同盟會員在日本創辦《晨鐘》周刊。 12月30日 清廷免緩青城、利津、鄆城等93州縣受水、旱災害地方的新舊額賦。 本年 濟南總商會成立,會員875人。 本年 德商禮和洋行在濟南設分行。 本年 德國德華銀行在濟南設分行。 本年 山東農事試驗場從日本、美國購進新式農具30餘件,為國內進口農具較多的省份。 本年 濟南農桑總會以試驗場房基地酌建講堂、號舍,以已開之山為土壤森林學基地,籌款聘請日本教習,定名為濟南農林學堂。農林試驗場劃歸學堂兼管,以為學生實習地之用。次年,巡撫吳廷斌奏准,濟南農林學堂改名為山東高等農業學堂。因初辦無高等合格,先設中等農、林、蠶三科,三年畢業,升入高等。1913年又改名為山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1月13日 清廷命袁世凱速令夏辛酉率軍前往山東督辦兗、 曹 「剿匪」 事宜,「所有在曹(州)先鋒及巡防各營均歸調遣」。 本月 戶部銀行濟南分行開業, 1908年7月改稱大清銀行濟南分行。主要業務為發行銀兩票、銀元票,收解官款軍餉。 3月4日 山東路礦局蕭應椿、山東礦政調查局李德順,與德華礦務公司畢斯議訂《淄川附近土法採煤合同》,規定在德人劃定礦區內,中國人除現有煤礦外,不得另開新礦;在德人劃定的礦區外,中國可以開礦,但不得超過6處以上。 4月3日 楊士驤以「東省銀價昂貴,財政艱窘,各國銀元逐漸流入,利權外溢」,奏請試鑄銀元,以資補救。清廷命戶部議行。 本月 俄國在青島設領事。 6月14日 濟寧州官吏征糧苛索,擅將銅元折價,鄉民萬餘人起而反抗。 本月 德皇授予德華銀行15年銀行券的發行權,德華銀行券開始在青島、膠濟路沿線、濟南及膠東等地流通。 夏 山東紳民在濟南倡立「保礦會」。7月13日,180餘人在濟南開會,要求廢除與德人訂立之沂州、 沂水、諸城、濰縣、煙台等5礦開採合同和鐵路沿線30里以內的採礦權,得到全國各地的支持。清廷迫於山東民憤和全國輿論壓力,於1909年12月31日著山東巡撫孫寶琦與德華礦務公司簽訂《山東收回德商五礦合同》,用銀34萬兩收回5處礦權。1911年7月24日,與德國山東礦務公司簽訂《收回山東省各路礦權合同》,用鷹洋21萬元贖回除坊子、淄川、金嶺鎮3礦區以外各鐵路兩側30里以內之所有礦權。 7月 青島德商向清廷外務部要求中德合辦製鹽所,被外務部拒絕。 8月19日 德華礦務公司坊子煤礦井下火藥庫爆炸,死亡170人,其中有德人2人。事故發生後,全礦4000餘名工人自發罷工,要求增加撫恤金,改善勞動條件,罷工持續數星期之久。 8月22日 山東礦政局與德華礦務公司訂立《山東採礦公司合同》,期限2年,規定該公司招集華德股本,按照尋常商務辦法在原呈5處礦區擇定7塊地方勘辦礦產。 本月 楊士驤將曹州貧民千餘人遷移到黑龍江省墾荒。 9月5日 楊士驤調署直隸總督,山東布政使吳廷斌署山東巡撫。 9月27日 奉清廷農工商部令, 省農桑總會改為農務總會,各州縣改為農務分會(簡稱農會)。至1928年9月決議取消,農會中一切資產,均歸建設廳接管。 11月1日 清廷電報總局與德華山東鐵路公司訂立《山東路電交接辦法合同》 ,對德人的電信特權加以限制。 本月 英國在青島設領事館。 本月 清廷免緩青城、東平、東阿等91州縣及衛所鹽場受災地方的新舊錢漕銀租雜課。 本月 德人要求承築兗州至開封、德州至正定支線鐵路。魯、豫兩省人士要求自築。次年1月13日,清廷允許借德款,用德國工程師建築。未果。 本年 全省已辦中學堂19所,小學堂3424所,師範學堂73所,各種專業和實業學堂14所。另外,進步人士還創辦了部分女子學堂。 本年 候補道、北京人樂鏡宇籌資償還山東官藥局開辦費2000元,取得承辦權,在濟南創辦宏濟堂藥店。因經營有方,藥材加工精細,聲譽頗著。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1月13日 清政府與英德兩國正式簽訂《天津浦口鐵路借款合同》,借款500萬英鎊,年息5厘。 1月18日 清廷准吳廷斌奏, 裁撤山東督糧道,改設巡警道、勸業道。巡警道掌管全省警務。 勸業道是全省最高實業管理機構,統管全省農工商業。2月,吳廷斌奏請潘延祖、蕭應椿分任巡警道、巡業道道員。勸業道成立後,原農工商務局、墾務局、湖田局、礦務調查局等機構及業務相應裁歸勸業道。 1月21日 清廷命呂海寰充任津浦鐵路督辦大臣, 直隸、山東、江蘇三省督撫會同辦理,並在北京設立總公所。 1月24日、 2月5日 清廷兩次照會德使,要求德國歸還由青島經沂州、萊蕪至濟南的築路權。德使表示同意歸還膠沂路權,但提出保留該路30里內開礦權,受到山東紳民的抵制。1909年德使正式答覆清廷,同意歸還膠沂路權,但限中國在1915年1月1日前築成。 3月5日 吳廷斌因病免署巡撫,由河南布政使袁大化署理山東巡撫(未到任) 。4月8日,民政部左侍郎袁樹勛調署山東巡撫。7月實授。 3月20日 吳廷斌奏請設立省墾務局,清丈招租,並會同地方官兼理訟案。 春 同盟會員劉冠三、陳乾等在青島設立震旦公學,開展革命活動。12月,遭德人查封。 4月1日 山東設立調查局,考查官吏。前廣東候補道員周學淵任山東調查局總辦。 本月 德駐濟領事麥令豪,代表德華礦務公司要求勘探大汶口煤礦,被勸業道道員蕭應椿駁阻。此後德領事和公使多次干涉大汶口、沂州府一帶華人開礦事,均被駁拒。 6月30日 津浦鐵路北段(天津至山東嶧縣韓庄)開工。1910年施工進入山東境內。 本月 全省有76州縣種植鴉片, 種植面積869頃37畝余。次年,種植面積減至不足200頃。 7月 濟南青年知識分子陳翰、 周樹標等發起創立山東礦山保存會,要求保存津浦鐵路附近礦產,並廢除德人要挾簽訂的五礦合同,參加者以各處學堂畢業生為多。8月,山東巡撫袁樹勛下令查禁群眾愛國活動。 本月 中德協定開設青島特別高等學堂,德人與清廷學部合辦。該校設法政、工、醫、農林四科,於次年正式開學。 9月13日 中興煤礦公司自籌資金修建的棗 (棗莊) 台(台兒庄) 鐵路開工,全長41.5公里, 於1912年1月竣工通車。1912年與臨城至棗莊的支線相接。自此,中興煤礦的煤炭以依靠運河運銷轉以鐵路運輸為主。 10月12日 中日兩國簽定《中日電約》,議定於關東省某處安設水線一條,通至煙台。 至11月7日中日訂立《煙台關東水線辦法合同》,中日合辦煙台至遼東半島日租借地內水線。該合同於1909年1月6日在東京換文。 10月15日 津浦鐵路濼口黃河大橋舉行開工典禮, 由於設計一再變更,次年7月方正式施工。此橋由德國孟阿思橋樑公司設計並施工。 11月 山東成立咨議局籌辦處。 年底 德人在青島觀象台設立地震台,開始以維歇爾特(Wiechert) 式水平雙分向地震儀記錄地震。 本年 日本開闢直達青島的航線。

1909年-1911年(宣統年間)

1909年(宣統元年) 1月18日 清廷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 27日,山東設立省自治研究所,每縣派2人入所學習,以培養地方自治人材。 3月6日 山東選派學生赴英、美、德各國留學,專習工藝實業。 3月11日 山東巡撫袁樹勛奏准創辦山東圖書館並附設金石保存所。 5月9日破土動工,當年竣工,用銀2萬兩。 3月下旬 省咨議局籌辦處統核申報合格選舉人為116351人。 後經更正添補,共得合格選舉人119321人。6月咨議局議員選舉結束,共選出各府、州議員100名,青州、德州駐防專額議員3名,所選議員多為舉人和生員。 5月6日 德領事貝斯奉命照會山東巡撫袁樹勛, 擬將茅山等5處礦區售與中國。袁樹勛招集紳商籌款贖回,紳商一致要求廢約,反對收贖。 6月28日 袁樹勛調署兩廣總督,順天府尹孫寶琦調署山東巡撫,11月23日實授。 7月 袁樹勛就堂邑縣武訓30餘年行乞辦學之事奏請給予在國史館立傳。 清廷命學部核議。 8月19日 山東審判廳籌辦處在濟南成立, 負責籌辦省城、商埠各級審判廳和檢察廳。 本月 大清銀行青島分號設立(歸濟南分行管轄)。 本月 山東省頒布《山東籌設模範監獄大概辦法》。 10月7日 濟寧州紳商學界, 為使津浦鐵路通過濟寧,在咨議研究院召開特別會議,推舉代表赴京力爭。 10月14日 山東咨議局舉行第一次會議, 宣告成立。11月8日,選舉楊毓泗為議長。 10月17日 孫寶琦向省咨議局提出,擬籌借公債由官府修築膠沂鐵路。 本月 膠澳華商組織青島商會,呈報北京農商部批准。 11月17日 直隸、奉天、山東等16省議員代表到滬,出席請願國會代表團談話會。並擬於月底集於北京,請願速開國會。 本月 孫寶琦通飭全省一律禁種鴉片。1912年山東都督周自齊再次通令各屬禁種鴉片。 本月 煙台紳商學界成立煙濰鐵路招股公司, 認股款540萬元。因招股不足,翌年6月孫寶琦特請黃縣、 章丘富紳30餘人幫助辦理,並令濟南、煙台、青島、濰縣、周村等地商會成立招股公司就近招股。 本年 登萊青膠道徐撫辰以煙台無租界,警務應由中國主管為由,將外國商團設立的巡捕房及巡捕收歸煙台巡警總局。 本年 山東設沿海水上警察(亦稱漁業警察)廳,負責保護漁航,進行漁業資源調查,禁止外國漁船違約在沿岸海域捕魚及設航標等。 本年 長清人王興實在濟南設立國民毛巾廠,獨資經營,資本3000元。 本年 華豐煤礦在寧陽縣磁窯開辦。 本年 歐洲市場上出現價廉物美的山東髮網。至1921年,僅濟南、青島、煙台等地的髮網廠就發展到70餘家,全省從事髮網編織的婦女達10萬人。

1910年(宣統二年) 2月7日 德使雷克司照會清廷外務部,索要津浦鐵路、膠沂鐵路兩旁30里內採礦權,並要求封禁華人已開採的寧陽縣磁窯村和沂州府一帶煤礦,被山東地方當局駁拒。26日,德駐濟領事貝斯再次要求封禁磁窯村華人煤礦,又被拒絕。 4月3日 山東漁業公司總辦王錫藩會見日本駐煙台領事,對日本漁船違約進入山東海域捕魚提出抗議。 本月 交通銀行在濟南設立分行,略名魯行。 5月10日 因德人在膠澳侵佔界外鹽灘多處, 山東巡撫孫寶琦抵青,與德膠督商議勘界事宜。 5月23日 萊陽縣僧道數百人聚集縣署, 要求免提廟捐,知縣朱槐之被迫應允。24日,朱槐之邀巡防隊到縣防守。25日,拘捕僧道20餘人,施以非刑。 本月-7月 萊陽縣柏林莊農民曲詩文,率眾抗拒地方官府苛捐雜稅。本年春,萊陽多災,農民缺食者十居八九。知縣朱槐之以辦理「新政」為名,巧立名目,強行勒索備荒積穀以抵捐。 四鄉農民為求生路,公推曲詩文為代表赴縣署交涉。5月21日,在數千人聲討下,朱槐之應允於10日內減捐還谷。鄉民撤走後,朱槐之調集官兵企圖鎮壓。 6月10日,曲詩文再次集合千餘人衝進縣署,朱槐之被迫清算積穀,應允免一切捐稅,並發布曲詩文等無罪文告。7月2日,山東巡撫孫寶琦命候補道楊耀林率兵赴萊陽鎮壓,捉拿曲詩文,鄉民大憤。7月10日,曲詩文指揮三四萬人包圍縣城。7月13日,在登州總兵李安堂、協統葉長盛及城內楊耀林所率兵丁內外夾擊下,鄉民被擊殺四五百人,傷千餘人。曲詩文轉匿東北,農民鬥爭遂告失敗。朱槐之被革職。 6月27日 省咨議局議員孫洪伊等與各省商會、 教育會、華僑代表二次請求速開國會。清廷宣布「仍俟籌備完全,再定期召集議院,不得再行續請」。 6月28日 孫寶琦奏請裁併河防、籌款、善後、籌賑4局,悉歸藩司管理;又籌設財政公所,分科治事,以統一財政。 7月23日 即墨民眾掀起抗稅鬥爭,萬餘人包圍縣城,俟知縣答應減輕捐稅,群眾始散。 8月25日 山東按察使改稱山東提法使,胡建樞為第一任提法使。 9月2日 山東籍京官派人調查萊陽抗捐實情, 回京向同鄉彙報。9月15日,山東旅京官紳聯合京內著名商號3000餘家向都察院遞呈,為萊陽鄉民申冤,要求罷黜山東巡撫孫寶琦。10月3日,山東咨議局部分議員為曲詩文案與當局發生爭論,憤而辭職。 9月4日 孫寶琦復奏萊陽「民變」情形,並自請罷黜,清廷未准。 9月28日 督辦津浦鐵路大臣徐世昌等與上海德華銀行及倫敦華中鐵路公司在北京簽訂《津浦鐵路續借款合同》 。續借款480萬英鎊,英德各半,以直隸、山東、江蘇、安徽4省厘稅作押。 10月25日 東三省總督錫良、湖廣總督瑞、山東巡撫孫寶琦等聯合致電清廷,要求立即組織內閣,明年召開國會。 本月 青州北城滿族農民韓大曾父子舉行反清起義,「兵民從者近千人」,殺死協領廣玉農與全俊古,發布文告,揭發清廷罪行。後起義失敗,父子6人就義。 本年 東北鼠疫傳入煙台。煙台閉港40天,交通禁絕。 本年 山東法律學堂開學。 本年 清廷決定裁撤驛站歸併郵政,由勸業道接管。至1912年10月31日,山東省驛站全部撤銷。 本年 交通部直轄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動工修建。廠址在濟南大槐樹庄,習稱津浦大槐樹機廠、津浦大廠、大槐樹機廠,即今濟南機車工廠。1913年4月1日建成投產。 本年 海陽縣久旱不雨,鼠疫流行。知縣方奎借口實施新政,橫徵暴斂,民怨沸騰起而抗捐。南泓村監生宋煊文,發動民眾10次上書請求免稅,被逮捕入獄。其子宋塤吉為父申冤,也被拘押入獄。宋氏父子被判刑10年。徽村高啟旺等人於6月6日聚眾萬餘人,沖入縣城,救出宋氏父子。當地豪紳懾於民威,被迫開倉放糧。清廷以方奎「昏庸貪劣」罪革職,「永不敘用」。後高啟旺等人被殺害, 部分群眾潛入萊陽東南一帶繼續鬥爭。 本年 德國當局在青島鑄發鎳輔幣7萬元。

1911年(宣統三年) 1月16日 清廷民政部奏報第二次調查人戶總數, 山東省正戶4143699戶, 附戶234173戶。 1月24日 《民立報》 載:山東赴俄華工被驅回,山東巡撫以山東難以安排,咨東三省總督留奉天開墾荒地,實行移民殖邊政策。 1月29日 因煙台鼠疫繼續蔓延, 清廷命陸軍第五鎮在濰縣一帶阻截煙台與內地的往來。 2月8日,命停止山東傳遞所有摺奏,緊要事件改為電奏。2月20日,鼠疫蔓及直、魯,清廷命民政部和東三省、直隸、山東各督撫迅速撲滅。 3月19日 山東呈報巡警設立完備。全省合計官警6168員。 春 日本漁輪船主田萬吉中、瀨光市北等侵入山東海域捕魚,劫掠萊州灣真鯛漁場,漁業資源受到嚴重損害。 4月17日 共合醫道學堂擴建完成, 舉行慶祝典禮。山東巡撫孫寶琦出席,並贈白銀1000兩。該校時為全國4大醫學堂之一。 4月19日 煙台沿海暴風驟起,崆峒島附近50多艘漁船被風浪擊沉,130多名漁民喪生;在砣磯島作業的風網漁船14艘被吹翻,200多名漁民遇難。 5月28日 郵政改歸郵傳部。 北京設立郵政總局,各省會設郵政管理局,各府、州、縣、鎮、鄉分設一、二、三等郵局、支局、郵寄代辦處或信櫃。郵傳部直接管理船、路、郵、電四政。 6月1日 留日學生派顏仲文等抵濟南,遍晤紳學各界,醞釀成立山東國民分會。30日,山東國民分會舉行成立大會,到會者20餘人。該會以提倡尚武精神、協助總會實行國民應盡義務為宗旨。選舉張卓甫為會長,周建龍、劉東侯為副會長。 10月10日 武昌起義爆發。山東等省革命黨人和愛國人士紛起響應。是年為農曆辛亥年,史稱「辛亥革命」。 本月 津浦鐵路兗州至濟寧支線開工,次年6月竣工,11月通車。 11月5日 濟南同盟會員、學生、教員、工商業者和立憲派、官僚士紳1000多人在省咨議局開會,同盟會員徐鏡心等草擬山東獨立大綱7條,響應共和,宣布獨立。立憲派將獨立大綱改為勸告政府8條,提交孫寶琦。 11月7日 革命黨人和紳商學界在濟南集會, 宣布取消咨議局,成立山東各界聯合會,作為全省立法和監督行政的最高機關。 11月12日 煙台起義成功,福山縣知縣懸白旗投降民軍。13日,成立山東軍政府。14日,改為煙台軍政分府,推舉清海軍管帶王傳炯(舞鳳艦艦長)為民軍司令。 11月13日 山東各界聯合會在濟南召開獨立大會,邀孫寶琦參加。革命黨人在新軍第五鎮參謀黃治坤等人協助下,迫使孫寶琦宣告山東獨立,並推孫寶琦為山東臨時政府都督,第五鎮協統賈賓卿為副都督。 17日,孫寶琦電青島稅務司,謂山東獨立「譬之開店,換一招牌而已」,軍政事務一切照舊。 11月15日 《齊魯公報》在濟南創刊,革命黨人王墨仙任總經理,趙心如任總編輯。次年1月23日,因諷刺袁世凱等人被查封。 本日 美、俄、日等借口保護煙台領事館,派水兵登陸。煙台軍政府提出抗議。 11月20日 英國殖民部電駐威海衛大臣駱赫特,不要與軍政府往來,並設法避免承認軍政府。 11月24日 孫寶琦宣布取消山東獨立。次日撤銷臨時政府,改都督為巡撫。26日至28日,孫寶琦三次電奏清廷,山東獨立已取消,印信已移交布政使胡廷干暫護,並自懇罷黜治罪。29日,清廷命孫寶琦仍留任山東巡撫。 12月10日 濟南革命黨人武裝起義計劃泄露,革命黨人遭鎮壓。藍毓昌遇害,劉溥霖、蕭蘭池、孫紹周等10餘人被捕。 12月17日 孫寶琦因病免職,山東提法使胡建樞署山東巡撫。 12月31日 根據孫中山的提議,決定改用公曆,以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1月1日。 本月 山東同盟會員趙魏、李曰秋等,在壽光吳家廟子村樹起「獨立之國」大旗。1912年1月7日,同盟會魯東革命軍千餘人,由青島潛入青州,趙魏任總司令,準備起義。18日趙魏被滿人瑞增暗殺,革命軍東去。22日至安丘,進駐縣衙,計劃宣布安丘獨立。後參加諸城起義。 本年 寧津縣劉子元等在城東北一帶建立反清團體鐵血會,欲刺縣官未遂。 本年 山東紅十字會成立。次年初,中國紅十字會批准山東紅十字會為中國紅十字會山東分會。 本年 曲阜楷雕百子如意和群仙祝壽如意被德國人瓦根購去,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牌獎。 本年 濟南工藝傳習所生產的花素繭綢、花白檯布、毛巾等,在南洋第一次勸業會上獲獎。 本年 鹽務各項課稅、厘金、加價以及一切雜捐經費等名目,歸併為一,統稱鹽稅。此為山東省統一鹽稅之始。 本年 上海英商老公茂康記保險公司在濟南設立分公司。 本年 煙台茂蘭福麵粉廠投產,日產麵粉200袋。 本年 全省大水,黃河等河水漲溢,50餘州縣受洪澇災害。黃河於鄄城、東明等縣決口。

完,謝謝觀賞。

推薦閱讀:

赴台自由行 山東增至3城市·每日商報
泰山、三孔兩日遊記
山東省博物館新館
「小蔥日食記」——油爆雙脆:品讀經典魯菜油爆雙脆!
膠東屋脊 蘋果之都 --- 甜美棲霞

TAG:山東 | 晚清 | 大事 | 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