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薩仁波切 |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第七節 慈、悲、菩提心以及菩薩道的善巧方便(1)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慈」、「悲」、「菩提心」的修行能像修「止」一樣地讓心平靜下來,同時也能和修「觀」一樣使你了悟心的本性。除此之外,這些法門還能發展出人們最好的本性,成就廣大的功德。

「慈」、「悲」、「菩提心」的修行能像修「止」一樣地讓心平靜下來,同時也能和修「觀」一樣使你了悟心的本性。除此之外,這些法門還能發展出人們最好的本性,成就廣大的功德。

構成「止觀」法門的基礎認為:煩惱是染污障礙,修行就是要除去它。這樣的見解似乎和我們自然的習性相左,但是慈、悲、菩提心的法門,卻能利用情緒作為解脫的工具,而不把它視為障礙,因此具有不可思議的效用。即使你無法愛一切眾生,但是至少也愛幾位眾生——我們天生就會對某些眾生產生愛與關懷——透過慈悲、菩提心法門的發展,就能讓我們對一切眾生髮起純真的慈悲心。

從最不起眼的昆蟲,到最有力量的世界領袖,乃至於最惡名昭彰的連續殺人犯,所有眾生都希望得到快樂、避免不快樂。這兩種希望,幾乎是所有意志、行動背後的驅動力——不管這些行動對別人來說多麼的不合邏輯或不理性。菩薩了解這件事實而修行,不過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互相交往的時候,可能從來不曾想到這個事實。

只對某一類眾生或很少數的眾生感到真誠的慈悲是不可能的。真誠、無私的慈悲沒有範圍的限制,心態上也沒有絲毫偏袒,它常被比喻為太陽,光芒照遍一切,沒有分別。

了解佛教的慈悲並沒有階級的差別是很重要的。一般上,我們認為別人比我們不幸,我們替他難過,才會生起悲心;但是要體驗純凈的悲心,就必須平等舍心。

如果你企圖從高低階級的心態上來做的話,就永遠無法體驗真正的悲心,而只會增長自我。具足大悲的人一點也不比受苦者——也就是他慈悲的對象來得高。大乘經典不斷強調修行平等心,因為理論上雖然我們能了解一切眾生都平等,但是情緒上經常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基本上來說,我們大半都忽略掉其他眾生,別人對我們而言似乎並不真實;除非剛好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扮演很重要的腳色,否則他們通常都似乎和我們不太相同——我們認為他們的痛苦比不上我們的痛苦來得大,他們的感覺不像我們的感覺那麼敏銳。通常我們「一點也不在乎」與「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態,完全都是針對別人的需要和希望而言的。


頂禮仁波切

願你能成為 /你所在之處的 / 那道光明

|中國噶舉中心|

讓我們共同搭建一個沒有邊界的精神樂園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spiritual paradise without borders.

弟子,要堅定,堅強,上師一直在看護和注視你,你感覺到力量了嗎?

Disciples, to strengthen, strong, Guru has been nursing and watching you,

yet you feel the power?

推薦閱讀:

生活中的《道德經》(三九)
論修道從何下手
女性修道的秘訣---南懷瑾
【海平修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修煉和修道

TAG:佛教 | 菩薩 | 修道 | 菩提心 | 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