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歷史常識,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但居然全是錯的?

民間有很多流傳的歷史典故和歷史事件 ,婦孺皆知!但可惜並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是符合當時歷史的,其中有一些世人誤會的地方,今天小編就舉出這3個最常見的歷史常識。

1.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

首先我們要明確,1915年5月9日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政府,簽訂的是《中日民四條約》,不能全然等於《二十一條》!

袁世凱

1915年,日本趁當時一戰期間,給北洋政府施壓,要求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企圖全面控制中國,這是亡國滅種的條約。袁世凱看後就明確表示:日本竟以亡國奴視中國,中國絕不做高麗第二。段祺瑞、曹汝霖等也都表示寧可開戰也不簽訂。

但中國當時的實力根本無法和日軍開戰,北洋政府只能決定和日本談判,力求將對中國利益的損害降到最低!袁世凱一方面藉助外國媒體公布二十一條,在國內營造反日情緒,用談判拖住日軍。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尋找美國、英國、俄國的支持,希望能牽制日本,最大減少中國的損失!

簽訂民四條約

可是外國列強沆瀣一氣,根本無視當時中國的求助!內憂外患,敵強我弱,袁世凱在日軍的脅迫下,最終簽訂修訂過的《民四條約》,雖然同樣是喪權辱國,但與《二十一條》的內容相比,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袁世凱之後就將5月9日定為「國恥日」!民四條約中籤訂的幾條,在實施中也大多被袁世凱設法破壞掉了。

所以單純的說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忽視北洋政府的前期努力,的確是有失公允的!

2.昭君出塞

我們對昭君出塞的影響一直是因為:西漢末年,中原因畏懼匈奴,為了與匈奴和好,漢元帝只有讓美麗的王昭君出塞和親。王昭君把中原文化傳入匈奴,漢朝和匈奴在今後幾十年時間裡,再也沒有發生過戰爭!

王昭君劇照

但當時的情況,西漢根本不畏懼匈奴!匈奴在百年前已被漢武帝打的落荒而逃,根本無力染指中原。其後匈奴各部爭權,昭君出塞的男主角呼韓邪單于,就是因為被他的哥哥大敗,最後不得不向西漢投降,並多次親自來到長安求見漢元帝,尋求大漢王朝的庇護。因此,昭君出塞是匈奴主動找西漢和解結盟!

最後漢元帝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就讓當時的宮女王昭君,前去和親,居然都不是王室,可見漢朝當時根本對匈奴毫不在意。

昭君出塞 劇照

而且王昭君到塞外的生活也非常凄苦。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生了2個孩子,11年後呼韓邪單于去世,他的長子娶了王昭君,這對從小接受中華文化的王昭君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可是也沒有辦法。王昭君最後就在思鄉和羞恥之中,鬱鬱而終!

3.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最為熟悉!周幽王為逗愛妃褒姒一笑,不惜點燃烽火戲弄四周諸侯。這也是司馬遷寫入史記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可信度真的高嗎?

烽火戲諸侯

首先,周朝的首都在今天的西安,當時離周王室最近的諸侯國是晉國,都城在山西侯馬市,離西安300多公里。當時都是山路,等諸侯帶軍到西安,至少5-7天的時間。遠一點的齊國,都城在現在的山東淄博,距西安1000公里,大軍至少20天才能趕到。還有其他更遠的諸侯國呢!

周幽王總不能讓褒姒天天在城門上等1個月,著看諸侯國一個一個來吧!而且就算諸侯國的大軍一個一個來了,也不覺得好笑啊!

而且西周時期,還沒有普遍使用烽火的習慣,烽火實在戰國末年才開始流行。西周時期的通訊工具,主要還是擊鼓為主!

褒姒

在史記之前的史書以及戰國《清華簡》上,也都沒有烽火戲諸侯如此大事的記載,也就是說,烽火戲諸侯可能是司馬遷當時聽民間傳說而記載上去的。

所以,歷史典故很多只是故事,但如果不知道故事背後的情況,反而容易理解錯誤呢~


以上內容都是歷史真實記載,並非小編杜撰

如果您覺得我寫的對,歡迎關注點贊或評論!


推薦閱讀:

巴寶莉中國降價25%走向平民化 國慶出國你還買嗎
中國古代錢幣里哪些古錢幣收藏價值高?
中國人的清官情結為何如此濃郁
中國古代四大神獸傳說
史無前例!這項國際最高榮譽花落中國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人 | 常識 | 歷史常識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