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國大選、超級星期二的八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

八個問題讀懂「超級星期二」後美國大選選情走向

刁大明,特約研究員

2016 年 3 月 1 日,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迎來了第一個「超級星期二」,民主共和兩黨分別在 11 個州中展開初選競爭。就民主黨而言,希拉里贏得了 7 個州的勝利,桑德斯也獲得了 4 個州的支持;而在共和黨,特朗普再次斬獲 7 個州,克魯茲和魯比奧分別各有 3 個州和 1 個州入賬。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分配的意義上,民主黨人希拉里以 457 個非承諾代表(即超級代表)和 599 個承諾代表領先於桑德斯的 22 個非承諾代表和 407 個承諾代表,希拉里的絕對領先的優勢得以明朗化。特朗普則以 336 位代表領跑共和黨,克魯茲和魯比奧分別獲得了 234 個和 113 個代表。雖然特朗普的優勢得以鞏固,但共和黨初選仍舊處於混戰之中。

1、希拉里已基本鎖定提名?

「超二」的良好表現,的確希拉里鞏固了壓倒性領先地位,基本上可以判斷已鎖定提名。但畢竟還有 35 個州尚未初選,希拉里的首要任務仍舊是捍衛提名。當然,在全力繼續初選、與桑德斯展開鏖戰的同時,希拉里團隊也會拿出一部分精力備戰大選。在 3 月 1 日「超二」晚間的造勢演講中,希拉里就特彆強調這個國家需要更多「愛和善意」,明顯意在抨擊特朗普的排外立場和煽動性言論。

同時,必須承認的是,郵件門猛於桑德斯。希拉里團隊必須要為仍在延燒的郵件門做好充分準備。目前看,郵件門中公開的郵件已經涉嫌泄密,而且出現了與柯林頓基金會的海外獻金醜聞相關聯的發展態勢。如果郵件門司法化、希拉裡面臨被定罪的風險的話,民主黨的選情就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2、桑德斯還能有什麼作為?

桑德斯是本次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中的最大黑馬,他以所謂「反建制派」身份出現,贏得了期待改變的民意的支持。民眾將桑德斯視為「反建制派」的理由,即相比於叱吒華府 20 年的希拉里而言,他的確是一個公眾並不了解的新面孔。但事實上,桑德斯是一個具有反建制派面孔的建制派或者華府圈內人。1990 年,他就當選了國會眾議員,當時還有兩年希拉里才會以第一夫人的身份為世人所知。2006 年,桑德斯又當選了國會參議員,直到今天,他在國會中已經工作了 26 年,還曾出任國會參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和預算委員會首席成員,應該說是政治經驗豐富的資深政治人物。

自從 1980 年代以來,受到所謂「第三條道路」思潮的影響,民主黨始終存在著兩個主流派別,即所謂的進步民主黨人和新民主黨人。目前的希拉里基本上屬於新民主黨人,在經濟財政議題上相對溫和,而在社會議題上較為自由派傾向;桑德斯雖然在參選國會議員時都是獨立人士,但在立場上基本屬於進步民主黨人中比較極端的立場,即所謂的平民主義派。桑德斯的主要政策主要關注民眾在政治經濟意義上的平等,比如特別關注工會利益、向華爾街開戰、關注收入公平與教育公平,反對 TPP、等等。在目前美國民眾有六成對國家發展方向不看好、將經濟與就業作為首要議題的情況下,桑德斯的確具有一定市場。

基於在「超二」中的表現,桑德斯阻止希拉里、甚至戰勝希拉里獲得提名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但也並不意味著他毫無收穫:比如拿下了科羅拉多和俄克拉馬,分別說明桑德斯在拉美裔和南方選民群體中並非毫無競爭力。不過,他的落後局面還不足以構成促使其退選的壓力,反而桑德斯可能會繼續留在初選競爭當中。這樣的話,桑德斯可能以所謂「議題候選人」的身份出現,繼續推進其平民主義的政策主張,塑造希拉里的競選。同時,桑德斯的存在,不但可以為民主黨初選保留足夠的關注度,而且他比希拉里年長六歲,還可以抵消希拉里的老齡缺陷。所以,如果希拉里獲得提名、並最終入主白宮的話,應該感謝陪跑的桑德斯。

3、希拉里在「超級代表」上的絕對領先發揮了關鍵作用?

「超二」之後,希拉里得到了 457 個超級代表的支持,佔到所有 731 位超級代表的 62.5%,而桑德斯的數字只有 22 個。這種懸殊的差距意味著民主黨政治精英對希拉里的絕對支持,但並意味著希拉里獲得民主黨提名的極大可能性是由於精英支持而非民意傾向。

所謂的「超級代表」是指由聯邦和各州本黨選任官員和政黨高層人員出任的不承諾履行民意的參加政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1972 年,民主黨率先採取了各個州舉行初選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制度,但最終獲得提名的喬治·麥考文因為立場太過極端而釀成了民主黨的慘敗;1976 年民主黨提名的卡特雖然贏得了選舉,但隨後四年因為毫無華府人脈和經驗而執政艱難,最終還是無法連任。民主黨認為全部依賴民意的初選提名產生的提名人難以令政黨精英滿意,於是就在 1981 年決定設置所謂的「超級代表」,強化政黨立場的同時,也期待了所謂「同業審查」的效果,其後共和黨也有所相仿。通常而言,民主黨初選中的超級代表只佔據全國代表大會參會代表總數的 15% 左右。比如,2016 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有 4764 位代表,其中 731 位是超級代表。

目前看,希拉里的確已經獲得了過半超級代表的支持,但超級代表是可以改變支持的。比如 2008 年希拉里對奧巴馬的初選中,希拉里一開始也是得到了絕大多數超級代表的支持,但當奧巴馬在民意初選中領先時,很多超級代表就倒戈到奧巴馬陣營,更多起到了順應民意的效果。所以,不能簡單從目前超級代表的傾向來確定希拉里相對於桑德斯的勝算。

4、特朗普的勝利如何解讀?

特朗普的確是一個現象級的參選人,「超二」鞏固了他的領先優勢,其獲得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可能性已空前激增,這也是令人始料未及的。

客觀而言,特朗普作為參選人的確具備著某些獨特的優勢。首先,由於美國公眾對於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狀況的不滿,形成了民怨,民意希望非傳統政治人物實現切實的改變,兩黨各自內部也都出現了建制派和反建制派的衝突。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特朗普作為共和黨初選中最大的反建制派出現,吸引了眾多期待變革的民眾支持。其二,特朗普十分熟悉媒體運作,其本人也算是個媒體人。他在競選當中經常政治不正確的「口無遮攔」,反而能夠吸引選民的眼球、宣洩選民的憤怒。同時,他成功地將媒體對他的指責轉化為傳統政治精英對民意的打擊,從而將負面因素轉化為對他正面的因素。其三,特朗普其實是一個共和黨黨內各方能夠接受的人選。傳統意義上講,共和黨大致分為代表商業利益、重商的溫和派,以及代表宗教價值觀的保守派。特朗普目前的一些言論能夠令部分保守派接受,同時他的商人出身也能讓重商派滿意。特別是在經濟與就業仍舊是美國選民的最大期待的今天,特朗普的商業能力也很值得期待。

相對特朗普而言,克魯茲和魯比奧則代表著茶黨運動發展的兩個方向。克魯茲 2012 年憑藉茶黨運動當選國會參議員,但其後明顯地順應了茶黨與宗教保守派合流的態勢,其政治立場頗為宗教化、意識形態化。即便可以在初選中獲得一定支持,但克魯茲極端宗教化的立場也難以贏得中間選民的選票。魯比奧在更早的 2010 年也是藉助茶黨運動當選了國會參議員,但他的發展路徑是被建制派收編,不斷融入共和黨精英層。雖然在大多數議題上立場務實、被認為最具可選性,但魯比奧在本次初選中就遭遇了無力整合建制派、無法抵禦反建制派的兩難困境。

比較之下,特朗普所吸引的支持雖然不乏狂熱,但卻是「廣譜」的。不顧政治正確的「直話直說」或「實話實說」,將美國目前面對的問題形容為「非美國」的因素(比如移民或者所謂的「他者」),混雜著排外主義的所謂民粹傾向,甚至是內向化的孤立主義外交立場,這一系列的言論或思潮總能夠在包括宗教保守派甚至是建制派在內的共和黨不同選民群體中得到了一定的回應,這一態勢在「超二」中得到了驗證。

5、共和黨精英層是否能阻擋特朗普?

目前看,共和黨在特朗普面前是騎虎難下,幾乎沒有能夠阻擋特朗普的良策。比如,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確可以選擇強迫各州初選產生的代表不履行民意,轉而接受本黨精英層的人選,比如魯比奧。但這樣的話,共和黨會重蹈 1968 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不顧及民眾意願導致大選慘敗、政黨團結瓦解的厄運。同時,被激怒的特朗普也會以獨立人士參選,從而極大地分散共和黨的選票,客觀上幫助民主黨上台。

在「超二」當中,克魯茲贏下的三州中包括其家鄉的得克薩斯州,從而找到了堅持初選競爭的理由;魯比奧和卡西奇兩人雖然表現不太理想,但至少也要等到 3 月 15 日即兩人各自的家鄉州佛羅里達州和俄亥俄州舉行初選之後,再做打算。因而,共和黨初選的混戰還會延續一段時間。換言之,特朗普可能需要更多的勝利和更多的時間,讓共和黨精英層接受他最終將獲得提名的這個現實。

6、第三方勢力會不會參與白宮角逐?

特朗普在去年 9 月 3 日曾經與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有過書面約定,表示會參與共和黨初選、謀求共和黨提名,無論結果如何,也不會以獨立人士或第三黨身份參選。但這個書面約定嚴格講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如果出現特朗普未獲提名或者不被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承認的極端情況,而且他的白宮夢還沒有熄滅的話,他就完全可以獨立參選。

關於紐約市前市長布隆伯格參選總統的傳聞 2008 年和 2012 年都曾經有過,這次算是第三次了。雖然傳聞是他要以獨立人士參選,但他在政治理念上從來不是個獨立人士,他雖然曾經以共和黨身份當選紐約市市長,但基本上是個自由派政治人物,如果參選可能會分散一部分民主黨選票。但他在兩黨之間搖擺的狀態很容易被選民認為是投機主義者,所以未必能得到足夠多的支持。

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布隆伯格,如果作為第三方參選的話,都還有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因為作為第三方參選,要讓自己的名字印在選票上,比如按照各州的最後期限湊夠一定數量的選民簽名支持。目前看,第一個時間節點是 5 月 9 日得克薩斯州的 8 萬個簽名,再下來是 6 月 9 日北卡羅來納州的 9 萬簽名,而大部分州的截止時間都在 8、9 月份。所以,基本上應該在 5 月之前,我們就很清楚誰將成為那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了。

7、本次大選與以往有何不同?

2016 年大選才剛剛開始,還有 8 個月的時間進一步觀察。但就目前的一些情況看,可能有如下兩個明顯的特點。

其一,這次選舉中,兩黨各自內部都出現了明顯的分裂趨勢,即建制派與反建制派的對抗狀態。桑德斯和特朗普在各自黨內的這種強勢存在也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但事實上,這種趨勢至少可以追溯到 2008 年金融危機前後,因為目前美國政壇上最成功的建制派其實坐在白宮裡,正是奧巴馬本人掀起了這種非傳統政治人物利用民眾不滿、承諾變更、從而當選的戰略,而本次選舉只是將這種討論發展到了極致。

其二,這次選舉中,高齡參選人似乎更受歡迎,比如 69 歲的希拉里、75 歲的桑德斯或者 70 歲的特朗普。無論是希拉里還是桑德斯獲得民主黨提名,都將是民主黨建黨 188 年以來最高齡的總統候選人;而如果特朗普或者桑德斯當選總統的話,都要刷新里根 69 歲首次當選總統的歷史紀錄。通常而言,老齡候選人意味著經驗豐富與睿智,年輕候選人代表著新鮮和改變。但目前,桑德斯和特朗普不但因為高齡而睿智,而且對普通民眾而言又是具有改革期待的政治新人。這種奇妙組合的參選人可能為美國選舉政治帶來了不同的生態。

8、如果最終是希拉里與特朗普對決,誰能當選?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特別是在這麼特別的 2016 年。最少從目前多個民調綜合觀察,希拉里的勝算會更大一些。如果在大選階段,選民可以徹底回歸理性,通盤考慮總統人選的各種標準的話,特朗普的確可能未必會如今天這樣勢不可擋。

但問題在於,特朗普的強勢出現就是由於美國國內民眾的不安、焦躁與憤怒導致的。美國政治極化衰敗,經濟緩慢復甦、但選民無感而無奈,社會矛盾加深、種族衝突不斷、中產階級空前萎縮,民眾對國家發展方向不滿。如果這種民意情緒無法得到平息,一直延燒到大選階段的話,矛頭就會直指最大的「建制派」希拉里,進而特朗普也就並非沒有機會了。但真若如此的話,當選了的特朗普就要從利用、煽動民怨,轉向正面、解決民怨了,這將是對他、對美國的真正考驗。

本文 2016 年 3 月 4 日首發於公眾號「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計劃」。


美國大選已經開始進入最關鍵的時期,究竟誰能最終邁進白宮大門,推薦關注「選·美 | 每天一點大選」日報,不僅有專業的解讀,還有來自美國媒體的第一手報道。


發自知乎專欄「選·美 iAmElection|全方位觀察美國」


推薦閱讀:

冬季棉鞋、拖鞋的鞋面縫合,都在這裡了!
初夏穿衣經,時下最熱的下裝都在這裡!
換季啦!最全的衣物收藏保養小竅門在這裡了
咖啡能致癌?不要恐慌,真相在這裡——
九一三事件後,毛澤東為何制止在這件事上批林彪?

TAG:美國 | 美國大選 | 星期 | 答案 | 大選 | 這裡 | 問題 | 在這裡 | 在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