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教與婆羅門教的思想淵源

王春華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婆羅門教思想源自《吠陀》教典,該教典涵蓋歌頌、梵書、奧義書等。吠陀文化以祭祀為主,所祭之神多為女性神,有天神、雨神、火神、智慧神等。其祭祀多以自然力為崇拜對象,並用神話和讚歌的方式感恩謝神、祈求多福、供奉祖先、懺悔贖罪、解脫滅苦。早期印度的社會現狀、人種和政治等因素,決定了婆羅門教作為民族等於國家宗教的性質,也導致了社會階級性——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種姓的產生。古印度普遍認為四種姓是神造不可改變的,其中婆羅門種姓是「人中之神」。婆羅門教利用其特權地位,力圖維持社會穩定與其種姓的神聖性、天意性和不可侵犯性。釋迦牟尼降生前百餘年間,即公元前五六世紀,婆羅門教之隆盛達到頂點。佛教產生前,印度宗教中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是婆羅門教。

  一、婆羅門教「梵我同一」與佛教「十二因緣」理論

  婆羅門教認為「梵」是「全世界之主」「天地的護持者」,即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最高實在。世界一切現象,上至梵天的世界支配神,下及各種有情物以及天、空、地三界世界,皆為本體之梵的顯現。世界及一切生命的形式都是從唯一實在流溢出來。《他氏奧義》說「這就是梵,這就是因陀羅,這就是生主,一切諸天神,地水火風空五大,一切細微者、混合者,所有這或那的種子,卵生、胎生、濕生、熱生、芽生,馬牛人象。無論是有氣息者、能走者,能飛者和不動者,都安立在識之上,為識所指引;世界安立在識之上,為識所指引。識就是梵。」另一基本概念稱為「阿特曼」(Atman),即「我」的意思,主張「梵我同一」,他不會變化亦不會消亡,滲入於一切事物之中。該理論順應了印度種姓下「婆羅門」的統治需要。由於「梵」「我」兩詞互用,兩者實質是一體的。

  而早期佛教則顛覆了婆羅門統治的理論基礎,否定創世說,主張四性在宗教上的平等,人人都可解脫,緩和了階級的矛盾,並提出了自己獨有的宇宙生成論——緣起論。佛教否定「梵」的存在,認為事物的產生是因緣和合而成,並沒有神主宰。以此推理必然導致否定我或神的存在,也就是「諸法無我」。在原始佛教中,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寂靜」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這兩者意義實則相通,在緣起層層疊疊的條件關係下,往往牽一髮而動全局,所以展現出來的是不斷生滅變化,就是無常。一切現象總是在升起、變化、消失的相似相續中,沒有恆常的存在。《雜阿含經》二六二經說:「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又《中阿含經》卷21長壽王品說:「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對此梁啟超解釋為:「他是表示宇宙一切現象都沒有絕對的存在,都是以相對的依存關係而存在。依存關係有兩種:一同時的,二異時的。異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此為因而彼為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沒有絕對的存在,而且沒有絕對的因果主從,一切都是相對的。」故佛教不承認任何形式的神創世論,認為宇宙中沒有神的主宰,無論是「上帝」「梵天」都是不存在的。這一點是婆羅門思想和佛教思想的根本差異。

  緣起論蘊含著非常深刻的義理,關於人生的探討有著名的十二因緣說。十二因緣的基礎是「苦」,根源是「無明」。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形成,絕非無端而來,人生之苦痛亦然。佛教把人的感受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但根本來講人的一切感受都是「苦」,這一教義成為佛教全部的出發點。《增一阿含經·四諦品》把苦諦再細分為八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生老病死四苦是人生自然過程,後四苦為人的主觀願望無法滿足之苦。這八苦最後歸結為「五盛陰」「五陰」即「五蘊」,佛教所講的種種「苦」,其目的就是讓人們了解苦的真相,並且進一步尋求解決的方法,如何能夠離苦得樂,獲得解脫,才是最終目的。造成和形成人痛苦的原因是「集諦」,內容可以用「五陰聚合」說,「十二因緣」說和「業報輪迴」說來概括。苦的根本原因是煩惱,最大的煩惱即「貪嗔痴三毒」,遂導致「身口意」的不善業進入輪迴漩渦。因「業力」不同,感得五蘊聚合的形體也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貧富夭壽等果報差別,如是業報輪迴,受諸苦惱。

  「因緣」為佛對宇宙人生之認識,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而成。宇宙中的一切皆為因緣關係而存在,又有一切關係而顯現。十二因緣中無明是可滅的,而不是婆羅門教所說的事物根本因或主體。「緣起」說是佛教標誌性理論,以解釋世間人生和世間現象之所以發生和變化以及流轉過程,後稱「業感緣起」,有十二個概念構成一個前後相續的因果鏈條,稱作「十二支緣起」,可由因推果,稱「順觀」,也可由果追因,稱「逆觀」。其中流轉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是生、愛、痴。有生就有苦,貪愛是苦最大的根源,痴是人世和世俗世界的最後本原。愛及其先後的觸受取等諸支,構成相當完整的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理論體系。《長阿含經〈大本經〉》中解釋其中的因緣關係為「何等無故老死無?何等滅故老死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另外《雜阿含經》以譬喻方式說出了它們之間的關係:「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譬大樹根干、枝條、柯葉、蘋果,下根深固,壅以糞土,溉灌以水,彼樹堅固……生緣老、病、死、憂、悲、惱」。

  以上十二因緣,為佛教一切原理所從出。

  佛教以十二因緣解釋生命輪迴流轉,可以視其為對奧義書思想的繼承發展。婆羅門教認為宇宙的本體「梵」和人的靈魂「我」本體上是統一的,但也需要消除無明才能達到其目的;佛教的「無明」主要是不明了「緣起」思想,不能夠理解事物在本質上就是最高的實體,原始佛教主張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否定了自我實體的存在,其實質和所有理論全部都是圍繞緣起理論而展開的。佛陀繼承了這一思想,十二因緣思想基本都可以在吠陀經典中找到他們的原形。既然是緣起,也就是遷流變化。自然是不存在輪迴主體的,業惑緣起,有了意念和行為就等於有了生死相續的問題及現象——輪迴。

  二、佛教和婆羅門教的「輪迴解脫」思想

  「生死輪迴」(avrttacakram)觀念並非佛教本源,印度古代宗派都有輪迴觀念。輪迴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吠陀和奧義書文獻記載,早期奧義書中就有這方面的內容。《阿闥婆吠陀》開始提及「業」的思想,「例如當時梵天主張無貪、無嗔,人人希望升天」。在此基礎上便有了善惡業,遂產生輪迴之說。奧義書否定了世俗意義,視生命是無限反覆的一個過程,並無一個實質性的終點,因而解脫輪迴就成為其教義的最高目標。婆羅門教在其教義中強調善惡因果以及生死輪迴的思想,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有靈魂,軀體死後「靈魂」依然存在,並且可以轉移到另一個軀體,使之復活。婆羅門教典籍如《梨俱吠陀》《廣林奧義書》和《歌者奧義書》等典籍中均有「善惡報應」「輪迴轉世」及「業力」的記載,本文不再贅述。總體來說,婆羅門教承認輪迴這一事實,有趨善避惡的理論基礎。除善惡業報外,人也會不停地轉生,皆有恆常不變之自我,即所謂靈魂,往來三界五趣。但如能與梵合一,則一切業就會永久消失。

  佛教的「業報輪迴說」是早期佛教的核心思想,十二因緣是其哲學基礎,又涉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鏈條,現在的果必然由於過去的因,現在的因必將引出未來的果。佛教的創立雖然提出新的理論,但輪迴解脫的問題實際上是婆羅門教提出的。宇宙萬事萬物之生成變化,無不受因果法則支配,《大般涅經後分》中的《遺教品》說:「深思行業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如果認為有因果律,那麼即可承認有輪迴。佛教「無我論」是不承認有恆常不變自我的,強調「依業而轉」的生死輪迴。《雜阿含經》中說「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眾生轉五趣輪,或墮地獄、畜生、餓鬼及人、天趣,常轉不息。」《長阿含經》中《弊宿經》卷七說:「死此生彼,從彼生此,壽命長短,顏色好醜,隨行受報」。由此可見佛教所講善惡行為可以導致三世輪迴的善惡果報,佛教輪迴理論在於眾生肉體死後,有不滅自體,隨輪迴而轉。「所以佛陀說遠離貪愛、說輪迴、業報、善業得善果而生天堂,引導身、口、意與正行中。這些離貪嗔、剋制身口意三業成了佛陀的基本思想。」早期佛教和婆羅門教在善惡報應觀念上還是大體一致的,但最明顯的不同則在於:佛教不承認有實在的我作為輪迴的主題,但思想淵源顯然吸收了婆羅門思想,另佛教最初提到的十二因緣實際上也是輪迴的觀念。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佛教雖然從本體上否定了婆羅門教的世界觀,但沿用和發展了婆羅門教教義的很多觀點與概念,並逐步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婆羅門教隨後發展成為印度教,兩者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各自的理論體系,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對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推薦閱讀:

(70)婆羅門兒子——供塔生喜 善辯證果
佛教與婆羅門教的「心識」觀念比較

TAG:思想 | 佛教 | 婆羅門 | 淵源 | 婆羅門教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