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奶器沒用對,「坑娘」 錢江晚報
本報通訊員劉揚本報記者李竹青 母乳餵養的好處,現在已經普及得很廣泛了。但對新手媽媽來說,知與行,總是有著那麼一點差距。 1月19日,寧波市中醫院開出了全市首個中醫產後調治專病門診,昨天,一位坐診的醫生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門診推出後,90%的媽媽都是來諮詢治療母乳餵養時出現的乳腺問題的。
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病症都是因為不規範或不合時宜地使用了吸奶器引起的。
誤區一:
「吸奶器吸不出就是沒奶了」
29歲的趙女士,做媽媽十幾天,一直很焦慮,因為沒奶。
趙女士生了個女兒,從孩子吃到第一口奶開始,她就發現,女兒還弱小,吸吮力弱,總是因為吸不到奶急得哇哇哭。趙女士心疼,明知孩子吸吮有助於乳汁分泌,但還是剋制不住自己用吸奶器幫忙。結果十多天過去了,吸奶器每次最多只能吸出20毫升左右的乳汁;不得已,她只好給孩子添加了奶粉。
這兩天,她發現雙側乳房都有硬塊,就來就醫了。
寧波市中醫院婦科主治中醫師鄭書真試著給趙女士推拿了幾下,很快就有不少乳汁流了出來。
鄭書真說,趙女士的母乳並不少,但是她錯誤地使用了吸奶器,以為吸不出來就是沒奶了。
其實,母親的乳房就像一個倉庫,乳汁通過乳腺被運送到乳竇,再被擠出或吸出。趙女士使用吸奶器時,只把乳竇內的乳汁吸出來,經常這樣,乳腺管不通暢,漸漸形成了奶塊。
寶寶的吸吮是刺激乳頭、增加奶量的最好方式,新生寶寶吸吮力弱,媽媽不要著急,慢慢用手從乳根部位輔助推送,方便母乳排出,如果必須使用吸奶器,也要用這種方式輔助,否則時間久了只有兩種情況,要麼是漸漸就真的沒奶了,要麼是奶塊越來越多,乳房越來越漲,但乳汁出不來,最後乳頭破裂感染,造成乳腺炎。
誤區二:
「不給孩子喂夜奶沒關係」
30歲的鄧女士在做媽媽前睡眠就不好,出了月子,婆婆心疼她,主動請纓晚上帶孩子。鄧女士考慮自己的身體實在吃不消,就同意了。
當時,鄧女士的母乳量還挺多,每天晚上睡覺前,她都會用吸奶器吸好,放入奶瓶,讓婆婆在後半夜給寶寶吃,她覺得,這也是母乳餵養,和寶寶直接吸吮差別不大,而且白天寶寶自己吸,已經起到了刺激乳頭促進母乳分泌的作用。
本來鄧女士是想母乳餵養至少一年的,但幾個月後,她發現母乳越來越少,現在寶寶6個月了,她幾乎快沒奶了,聽說有產後門診,趕緊到醫院來諮詢。
鄭書真說,鄧女士的母乳少,主要是因為睡前有使用吸奶器的習慣,錯過了泌乳素水平最高的時段。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腦垂體分泌的一種激素,婦女在懷孕後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進乳腺發育與泌乳。泌乳素的分泌一天中變化很大,一般在睡眠中分泌量都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清晨3、4點時,血清的泌乳素分泌濃度約是中午的一倍。
趙女士雖然睡了整夜的安穩覺,但在泌乳素活躍期沒有刺激乳房排出乳汁,長期如此,身體接收到「不需要母乳」的信號,母乳就慢慢減少了,所以吃「夜奶」還是很重要的。
誤區三:
「乳汁太多就要用吸奶器吸空」
俞女士今年25歲,這位年輕的媽媽,母乳很多,寶寶根本吃不完,乳房總是脹痛。一位做醫生的朋友告訴她,寶寶吃飽後,要用吸奶器把乳房吸空,否則會造成淤積,乳腺管被堵住。
俞女士覺得有道理,就按照這個方法頻繁使用吸奶器,直六個月後,她要回單位上班了,乳汁一點沒見少,每隔一會兒,就要去更衣室把奶擠出。前幾天,因為接待一個國外的重要客戶,她沒有及時吸,等忙完,只覺得乳房又脹又疼,再吸,吸不出來了,只好去了醫院。
鄭書真說,俞女士這樣的媽媽遇到了不少,好多來就醫時已經發展成乳腺炎了。
其實,這些母乳量比較豐富的媽媽們,進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乳汁分泌得多,她們擔心淤積,就不斷用吸奶器;但這個吸的過程,實際上是刺激了乳房,乳汁分泌會更多。
正確的方法是,在乳房漲時,排出部分乳汁就可以了,最好是用手擠,實在不會操作就使用吸奶器,慢慢拉長排出的間隔時間,同時慢慢減少每次的排奶量,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會慢慢達到「供需平衡」。
寧波寧波母乳餵養指導兼宅媽媽認證哺乳顧問林彤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大多數的媽媽都在過度依賴吸奶器,其實,這個工具,在不是必須使用的情況,盡量不要用。
那究竟什麼時候是必須使用的?林彤說,只有三種時候合適,第一種是維持泌乳,比如寶寶剛出生後,母嬰分離;或者因為生病輸液等暫時不能餵奶等,為了防止回奶,適當使用;第二種是母乳太少需要追奶,除了寶寶吸吮,適當使用吸奶器刺激乳頭,產生更多乳汁;第三種是奶太多,在沒有調節到「供需平衡」前,可以用吸奶器適當移出一些。
評分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 ?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版權所有 版權聲明 | 關於浙報集
推薦閱讀:
※引賊入室 錢江晚報
※《巾幗梟雄3》已上線,歡迎來吐槽 錢江晚報
※說起那一刻的腦子發熱昨天他悔得直揪頭髮 錢江晚報
※天氣忽冷忽暖,小心「體無完膚」 錢江晚報
※「白本」可以出關,自由行預訂期縮短 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