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在國家電視台開闢一個頻道,三個月全中國就都和諧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3-12-30 07:56:45關鍵字:電視台,頻道,教育,手機,紮根,和諧,謝總,格物,培養人才,一門深入,文鈔,死字,太平盛世
【 點擊數:448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557集 2013年12月28日講於香港

容易就不稀奇;太難當中還能修,難能可貴

  佛告訴彌勒菩薩,彌勒是我們大家的代表,告訴彌勒就是告訴我們大家。勸導我們,大家要是能夠在這個世間,特別是我們現前這個階段,後面經文我們可以看到,越是困苦艱難,成就越不可思議。所以佛在經上有說,在我沒這個世間修行一天,可以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什麼原因?這個世間修行太難了,極樂世界修行太容易了。容易就不稀奇;太難當中還能修,難能可貴。道理在此地。我們在這個世間還會退轉,經不起考驗;極樂世界的人要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也未必經得起考驗,也不能保證他不退轉。一個道理。但是極樂世界的人游化十方決定不退轉,什麼原因?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的。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無量劫修來的功德這樣的加持,他跟我們一樣,也很難成就。求生凈土、往生極樂世界的好處,全憑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功德。這是我們發懇切的願望求生凈土真正的原因。我們希望得到這個加持。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

  「端身正意「不容易,就是《大學》裡頭所說的「三綱八目」,三大綱領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一開頭就把這個標示出來,「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儒」求什麼?求「明明德」,跟佛沒有兩樣。「明明德」是什麼?是明心見性。佛講得清楚,儒講得含蓄,你要用心去體會。「明德」是自性,「德」是自性。自性是光明的,自性是至善的,所以稱「明德」。

  現在「明德」怎麼樣了?不明了,被染污了。「明德」不明了,就是變成無明了,佛法講的第一個煩惱。它本來是明的,現在不明了。那個「明」就是明了,對於全宇宙萬事萬物通達明了,這叫「明」。自性真的是如此。所以,佛法的修學求見性,只要見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達,那就是「明」。世出世間一切法就是「德」,全明了了。現在不明了。所以上面加個「明」字,「明明德」,上面這個「明」是動詞,下面「明德」是名詞,就是自性,就是法性。佛教上說了數幾十個名詞都是說它。說它為什麼說幾十個名?這是佛教學的善巧,叫你不要著相。名是假名,老子說得好,「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佛用幾十個善巧的名字,講這一樁事情,一個都不能夠執著,你才能夠明心見性。有執著就見不到了,有分別就見不到了。必須讓我們在聽法、學習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明明德」。「明德」之後,這個「明德」起作用,跟大乘佛法一樣,起作用有自受用、有他受用。

不著相跟性德相應,一著相就不相應了

  佛法把自受用擺在第一,他受用擺在第二;《大學》里把他受用擺在第一,自受用擺在第二。他受用,「親民」,「親民」是什麼?就是佛家講的「慈悲」,一片慈悲。「親民」,「親」是親愛,「民」是眾生,對一切眾生親愛,這是「明德」起的作用,沒有絲毫自私自利。自受用,「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賢首國師《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第一德就是「止於至善」。他的第一德講「隨緣妙用」,「隨緣」是事,就是「親民」;「妙用」是什麼?「妙用」是不著相。「隨緣」,斷惡修善,沒有把「斷惡修善」這個事放在心上,這叫「妙用」,這叫「至善」,就是佛家所說的「不著相」。著相,不善了;不著相,善。不著相跟性德相應,一著相就不相應了,變成什麼了?變成因果了。善因善果,惡因惡報,變成這個東西,就不善了。

  「止於至善」,這是中國老祖宗傳統的教學理念,這是真實智慧。所以,佛一傳到中國來,中國人一聽,馬上就接受了,一點懷疑都沒有,儒家接受了,道家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是儒跟道,佛這一來了,三結合了,一而三,三而一,佛法把中國的儒講得更清楚、更明白。用什麼樣的手段?總綱領、總原則知道了。用什麼手段來落實?落實「明德」,在自利利他。自利,在「止於至善」;利他,「親民」。

「格物」是戰勝自己的慾望

  儒也不含糊,講得很詳細。落實在哪裡?落實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是此地講的「端心正意」。「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平天下」,「平」的意思是公平,地球上所有的國家、所有的族群,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叫平天下。你看看這個指導的原則多麼好!簡單明了。從哪裡開頭?從「格物」。

  「格物」是什麼意思?古時候朱夫子講這個「格」,「格」是研究,「物」是萬物,對萬物要深入研究,了解它的事實真相。這個說法錯了!用朱子這個方法,「格物」,研究到最後吐血了,答案不能現前。司馬光的講法是用佛法來解釋的,講的跟佛說的一樣。司馬光是虔誠的佛教徒;朱夫子讀過佛經,聽過法師講經,他沒有依教修行,不像司馬光。司馬光給我們解釋「格物」,這個「格」是格鬥、打仗,跟誰打仗?跟慾望打仗,人有慾望,要降服慾望。慾望是煩惱、貪嗔痴慢疑。要把貪嗔痴慢疑、自私自利打倒,不能受它的影響,不能讓它來主宰。要讓它煩惱習氣當家作主,這個人決定出不來六道輪迴,為什麼?他天天製造輪迴,他怎麼能超越?!必須要把它打倒、要把它打敗,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財色名利,沒有貪嗔痴慢疑,這仗打贏了。打贏就叫阿羅漢。

  ……

  看破就是一切通達明了。一切通達、明了是智慧,這個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學來的。學來的是知識,知識也是煩惱、也是障礙自性,佛叫它做「所知障」。障有兩大類,一大類是「煩惱障」;第二是「所知障」。你學得越多,「所知障」越嚴重。所以佛教我們就連學習經教,「一門深入」,不能學多。學多怎麼?學多就受了「所知障」,障礙你明心見性;只能學一樣,學一樣會得定,就成就三昧。定起作用就開智慧,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是佛法教學的智慧、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跟我們現在世間完全不相同。

  我們世間現在的教育是知識,理念也是知識,方法也是知識。知識有局限性,知識有範圍,而且還有後遺症。所以「端心正意」,這是關鍵!世間法也講這個,《大學》裡頭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我們現在最艱難的是前面兩關不能突破,就是「格物」、「致知」。這兩關不能突破,「意」不誠,「心」不正。「心」不正是什麼?有偏心,有邪心,不正!所以佛在此地教導我們「善護己念,遠離三毒,不思邪惡」,這話太重要了!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要保護自己的正念。正念沒有念頭,有念都是邪念,有見都是偏見,不正!怎麼辦?沒有遇到凈宗,我們真的是沒辦法,心裡想正正不了,總是歪的;遇到凈宗就有辦法了,這就是底下義寂大師所說的:

  「又義寂曰:『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餘事名正意。』」

  「正意」,就是前面講的「正心」;「端心」,就是前面講的「誠意」。我們心理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把它打掉,善念、惡念、世間念、佛念,全部拿掉,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叫「誠意」、「正心」。心裡頭存的是阿彌陀佛,隨緣用事,統統是真心,這意思好!「不求餘事」,什麼念頭都沒有,心中有佛,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誰?阿彌陀佛就是自己。中峰禪師講得好,在繫念法事里大家都念過,「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看講得多清楚、多明白!這就是「誠意」、「正心」。

  在國家電視台開闢一個頻道,三個月全中國人都和諧

  由「誠意」、「正心」,下面自然發展的,「家齊、國治、天下平」,看這個作用多大!今天世界動亂了,亂了這麼多年,多少人在那裡想:有什麼方法能讓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和平?真正懂得這個方法、懂得這個門道,世界和平需要多長的時間恢復?我們過去在湯池做試驗,三個月;現在潮州謝總在做實驗,辦傳統文化的論壇,短期的七天,長期的二十一天,就把人教好了,效果轉惡為善、轉迷為悟。七天能夠轉惡為善,二十一天能夠轉迷為悟。做成功了!他做了三年了,每年辦不少次,辦班,效果非常卓著。他找誰來教?沒有老師。沒有老師課怎麼上?用光碟。好!多省事!真正對傳統文化有修有學的人不多,不容易請到,但是他們的光碟流通在外面很多。大家一起在課堂裡頭用光碟上課,聽完之後,每個人一起分享心得、感想,認真去落實、去把它做到,真正懺悔。過去參加黑社會的,現在懺悔,變成好人;過去作姦犯科,現在要回過頭來做一個正人君子,你看這個教育的效果。

  不需要人到現場教,用光碟就行了,這個方法可以提倡。光碟這些教材,國家可以先指定一些人看,與國家政策沒有抵觸的,就可以播放。如果能夠在國家電視台開闢一個頻道,二十四小時不斷的播,我相信三個月,全中國人都得度了、都受利益了,社會問題沒有了,能夠把一些惡人都變成善人,把一些壞事都變成好事。中國有救了,世界就有救了。不需要請老師去教,用光碟就行,我們有經驗。

真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讀書千遍,其意自見」

  我講經五十五年,前面二十年沒有錄像、沒有錄音。後面這四十五年,我們最初有錄音的設備,以後有錄像。所以這些錄音跟錄像,有同學他們收集保存下來,有幾十部經論,過去講的。我要辦班教學,培養繼承如來大法弘護的人才,我不需要學校,潮州謝總這個例子就很好。只要你掌握到原則,你沒有不成就的,不必在我身邊;在我身邊反而什麼都學不到。你就學劉素雲,自己一個人關起門來在家學。記住修學的智慧、理念跟方法,可不能有絲毫改動。學習的理念:「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學習的方法:「讀書千遍,其意自見」。

……

  學習,不必在我身邊;有緣,一年我們見個一兩次,互相印證就行了。這真正培養出來的人才!記住「讀書千遍,其意自見」。聽經也是如此,聽上一千遍、兩千遍,開悟了。聽要會聽,念要會念,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清凈心。不要想經裡頭的意思,聽,不要想言語的意思,聽得懂很好;聽不懂,隨它去,一遍一遍。千遍,一千遍、兩千遍、三千遍,自然就通了,為什麼? 心越清凈,越接近自性,到明心見性,怎麼會不通?這就是「正心、誠意,善護己念」,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能有妄想,不能有夾雜,不能懷疑,不能間斷。只要守住這個原則,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叫「善護己念,遠離三毒,不思邪惡」。這就是義寂法師所說的心中有佛,「直趣菩提」,心中有佛,叫「端心」;萬緣放下,這叫「正意」。

……

太平盛世是重視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教學教出來的

  「又復善報強勝,作善為易。此土無此二緣。」

大家喜歡行善,所以作善容易。娑婆世界這兩種緣缺乏了,在我們歷史記載當中能見到。中國古代歷史裡頭,每一個朝代都有一段盛世出現,國家確實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和諧,這是勝緣,但是時間不長。漢朝以前的算是古代,周朝有「成康」,成王、康王,盛世;漢朝有「文景之治」,漢文帝、漢景帝出現盛世;唐朝有「貞觀、開元」,「貞觀」是唐太宗,「開元」是唐明皇,唐明皇前一半是盛世,後一半衰了,寵愛楊貴妃,造成安祿山造反,國運大衰;宋、元、明、清,都有過一段時間的太平盛世。我們細心去觀察,太平盛世怎麼成就的?都是教育!國家重視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讀書講學的風氣帶動了造成的。太平盛世教學為先!

  那今天我們看到是亂世,而且亂到極處,中國歷史上沒有過,世界歷史上沒有過。為什麼亂成這樣?也是教育造成的。今天教育提倡「以人為本」,重視科學技術,把自古以來倫理的教育放棄了,道德的教育不教了,因果與宗教教育也丟掉了。人們學的是什麼?整個社會都在學,特別是電視、網路,你看看裡面教的是什麼東西?把人都教壞了!「人性本善」完全不見了,所以人心壞了。中國古人說過兩句話,「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古人這兩句話,我們現在看到了,真的是這個樣子,讓我們親自看到。那怎麼辦?「子不教,人心壞了」。

聖人、賢人、大聖大賢都是母親教出來的

  我們現在重視兒童教育,重視一個人基礎的教育。古人重視所謂是紮根教育,母親真正負責任。過去男女有分,「五倫」裡頭說「夫婦有別」,「別」就是不同的任務。男主外、女主內。內比外重要,內出了問題,外面決定有災難。所以太平盛世是誰造的?女人造的。女人能夠守住她的本份——相夫教子,做先生的護法,我們用佛學的術語來說,她做護法,讓你的事業成長,對社會做出好的貢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小孩教好,小孩的紮根教育完全靠父母。務必在小時候,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做母親的特別用心,對小孩寸步不離,一切不善的、負面的,不能讓孩子看見、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孩子所接觸的是倫理道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他從出生到滿三歲,所看到都是這些,根深蒂固!古諺語有有句話說「三歲看八十」,意思是說,三歲根扎得好,八十歲不會改變,這是什麼?聖人、賢人、大聖大賢。怎麼出來的?母親教出來的。母親負責任,為家培養人才,為民族、為國家、為全世界培養大聖大賢,這做母親的人功德大了。孔子怎麼來的?媽媽教的!孟子怎麼來的?媽媽教的!

  ……

身安就沒有苦

  講什麼經就讀什麼經,再看一些幫助我講經的參考資料,與這些不相干的統統放下了。手機放下了,清凈很多,別人找不到我,我也不想找別人。我認為今天干擾修行第一號的魔王就是手機,你只要有這個東西,日夜不安了。古人說得好「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認識人多是非多,知事情多了煩惱多。古人修行,喜歡閉關、住山,選擇到人跡不到的地方,蓋個茅棚,在那邊靜修,非常有道理!

  出家人,真正修行,不住廟,廟裡面燒香拜佛的太多了。他怎麼辦?大概離開寺廟走路半個小時,不能太遠,太遠不方便,走路半個小時,外面建個小茅蓬,在那邊靜修。交通不方便,一定要靠走路,車開不進去,你沒有重要事情,你不會去找他。所以在大陸,過去這個大的寺廟叢林,附近周邊至少有幾十個小茅蓬。茅棚是自己蓋的,山上砍幾棵樹,砍一點茅草,就搭成一個棚,在裡頭靜修。很有道理!所以一定要懂得「身安就沒有苦」。

  「遠果者,得生極樂,定證涅盤。如《凈影疏》曰:『後生彌陀,終得涅盤。』現世安樂,身後往生,故云『獲其福德』。」

  真正的大福報!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要不明白、不肯真干,到最後還搞六道輪迴,還轉到三途去了,那真叫冤枉!這些都是自作自受,沒有人勸你這麼干。你的善知識,提醒你的全是正面的。一定要知道人生苦短,一百年光陰像一彈指一樣,很快就過去了。這過年馬上到了,我八十八了,想到七、八歲的時候,就像昨天一樣。八、九歲我還是住農村,十歲才從農村搬到城市裡面住。那個時候的城市,我記得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瓦斯,所以每一家煮飯要燒灶、燒柴火。水,有賣水的,在河邊上一擔一擔把水挑進來,有專門賣水的。那個時候水乾淨,小溪裡面的水可以喝,護城河邊上的水都可以喝,都乾淨,沒有污染。我記得我搬進城裡,電燈沒有現在這麼亮,一般人家用的大概四十支光,它就夠了。城市的社會比農村複雜,容易被染著。好在我們有十年過的是田園生活,小朋友遊戲在曠野,沒有污染,這對我們一生產生影響。所以一切負面的、不善的,我們不必大人教,我們自己不願意接近,不喜歡這些東西。經上所說的「五戒」、「十善」,認真修學的人一定獲得福德,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這一生當中,沒有替自己想過,平平安安度過這一生。所接觸的都是善人;縱然對我們很深誤會的,也是善人,我們心目當中全都是善人,沒有一個是惡人。根基淺的,遇到高名厚利被誘惑的,情有可原!他從小沒有受過好的教育,根底不厚,這都可以原諒的,不用怪他。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不要怪他,要原諒他。

-----------------------------------------------------------------------------------------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復寧波某居士書

  接手書,知治習之心,唯勤唯切。而消習之效,未得未見。其故何也。蓋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將此超凡入聖,消除惑業,成就凈念,作口頭活計,故無實效也。倘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凈土法門更為難聞。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聞最難聞之凈土法門。敢將有限光陰,為聲色貨利消耗殆盡。令其仍舊虛生浪死,仍復沉淪六道,求出無期者乎。直須將一個死字(此字好得很)掛到額顱上。凡不宜貪戀之境現前,則知此吾之鑊湯爐炭也。則斷不至如飛蛾赴火,自取燒身矣。凡分所應為之事,則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則斷不至當仁固讓,見義不為矣。如是則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豈必屏絕塵緣,方堪修道乎。蓋心有所主,不隨境轉,則即塵勞為解脫。所以金剛經屢屢令人心不住相。發心度盡一切眾生,而不見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眾生,並所得之無餘涅盤之壽者相,方為真行菩薩道。若見有我為能度,生為所度,及無餘涅盤之所度法者。雖則度生,實於一乘實相之道,未能相契。以不了眾生當體是佛,佛性平等平等。妄起凡情聖解,致無為利益,成有為功德矣。何況聲色貨利之貪戀粘著乎哉。然人生世間,不可無所作為。但自盡誼盡分,決不於誼分之外,有所覬覦。士農工商,各務其業,以為養身養家之本。隨分隨力執持佛號,決志求生。凡有力能及之種種善事,或出資,或出言,為之贊助。否則發隨喜心,亦屬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順水揚帆,更加櫓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臘月三十日,乃一歲之盡日。倘預先未曾打疊得好,則債主怨家,群相系縛,那容你過。臨命終時,乃一生之臘月三十日也。倘信願行資糧未具,貪瞋痴惡習猶存。則無量劫來怨家債主,統來逼討,那肯饒你。莫道不知凈土法門者,無可奈何,隨業受生。即知而不務實修者,亦復如是,被惡業牽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輪迴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凈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心經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內之根身,外之器界,五蘊包含凈盡。能見其是空,則即五蘊,離五蘊。法法頭頭,皆是大解脫法門,大涅盤境界矣。(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二 書二)

註解:

  ①堪(kān):能;可以;足以。

  ②誼(yì):交情。

  ③覬覦(jì 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圖。覬,希望得到。

  ④櫓棹(lǔ zhào):船槳,櫓和棹均為划船用的工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旋風少女中戚百草這個人物?
電視養生節目不得由社會公司製作
《今晚80後脫口秀》思文是誰?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
自製電視棒

TAG:電視 | 中國 | 國家 | 電視台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和諧 | 家電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