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轉載]廖白先生拳術十日談  第五日

廖白先生拳術十日談

第五日

69、稱孫存周:「其拳行如奔馬,勢若游龍。.....挫敗名家尤眾。.....」行拳如奔馬,此即形意拳動手真貌,非指練拳。練拳不見烈形,只一旦動手,人未起手,已招掀跌扑跌。此非偷打,而是君子之快。不能此,非形意正宗。廖白每動手人跌,亦常有人遠隔中 方起手, 稱來,聲未及停,已耶敗跌。旁觀者每誤以為 人家還在客氣中,旁觀者 還沒擦好眼鏡,說啥,比完了,你廖白 就不留情的吃完了。其實,若跌一次,可賴廖白趁人不備,玩五次十次,每此次都如此快跌,焉可再怪廖白之快。快 雖有形容辭,但卻可見形意真動手 快捷撲倒人之特色。不解此,不知形意也。八卦如游龍,更是卷跌如龍捲風之快,此程挺華之技也。存周青比之程師,不讓且有過之也。奔馬游龍,故存周先生一生動武,剎那即勝。廖白現在以小號存周為標干,何以故?孫先師太高而無跡,存周可追而趕之,標干也。問風味何能相似?答形意加八卦為基故,孫門三拳 同一模子也。其實,也如太極拳,練慢 不見得用慢。學形意,快慢可適當,但心仍宜靜。快者,非如箭非。人相互走上前,太遠莫奔忙,恰到好處時,一閃即近,如水之流進,其人之防護警覺出擊 都剎那失效。此快,快在人之門戶不及掩,難信中已跌(簡直無門戶 有門戶卻更糟)。非遠即一路快奔。偶玩 ,任真打可。平日練,不須奔忙,越想疾快剛猛,怕會失真義。形意 八卦者,快慢恰當。 太極者,養神第一。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3

  70、形意打實 不打虛, 此是高妙實戰義。 如題,此言明白者不多,縱觀古今諸家文論,亦多不明白。今以孫門之技說明於此,其實,在廖白多篇短文早都已宣洩於世,細心之武友當早已能明。實者,一指 防衛之內氣,二指 勁線之截斷,百家通常以勁不足滿,故打人只求其巧者居多。以直速之快及變之快為巧,閃擊 穿擊 聲東擊西 陰陽莫測,都是打虛。唯形意以功力絕高 喜打實,故曰 硬打硬進無遮攔。簡言之,有遮攔更好,敵意手腳一遮攔,其肩侉四點即定死,其氣即防實。此時形意打破 ,即五臟精氣貫入五臟,如開花炸彈。故曰最毒 毒不過形意拳,此為崩之美。若言擗,擗如虎撲羊,一撲搓,人已毀,此妙在形意之能起能落。打一起落,有城更美,防城即破,此亦打實。若言平擋,活敵直擊方出未出,此時勁線已出,沾截之,以高功夫之縱 撞截之。截斷其勁線,其之出拳也,本為極實之擊,若我之靈能勝而微吞之,其實剎那已成虛,而我之弓方張好,一吐,以更靈之整勁,速擊其勁線之實,故曰打實即打虛,實處即虛處。以二勁之合 ,更傷大敵。此一法,說容易,高人少出焉。一是靈, 故能聽控。二是整韌, 故能對而待。三是能縱, 得敵於一剎 此機不能失。此即孫門實戰絕藝之根基處。諸君,說易,三拳不融攝,此藝即難行,故孫門三拳 不可缺,缺則此藝難成。孫門絕藝之密 盡泄於此,只知音幾希,能者 幾希。再言,"龍虎官神鬼 沾粘挨連隨","一把靈勁沾粘顫 守洞即是定江山"。如何得藝,莫舍三拳,不舍三拳,即是孫門之正學。技擊得著,還須養慈,有此二著,即是孫先師之教 道藝也。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4

  71、非形意不能獨成,若祖師之言,上根器者的悟,三拳即是一拳。廖白曰 二圓一針,若不能得,則悟之有缺。孫先師言必有不透處,形意祖師言 必有不悟處,參三拳,可助 成一拳,一如也。故 孫先生言,三拳者,必同一仙師所創。圓是三拳根基之飽滿堅實,根基在內勁。立圓, 斜圓,平圓,在描述三拳用技之特出點,不可執。功夫初熟,化人以圓,打人以直,稱圓中求直。功夫成熟,化人有圓,制人 殺人也可以圓(摸控搓揉磨) 。至此地步,可稱二圓。八極拳李書文傳下劉雲樵,稱此為最高境:第八境。有是理,故採用之。只廖白猶有一形意之縱,本是大槍,寸整 而修練成強弩,再期修成一針。以有二圓故,沙敵不須長槍大弩,沾粘中,顫有一針,故立之為內家之高境:第九境。二圓一針,廖白從此走去,與人對敵,方法已與一般不同。故曰二圓一針,此內家三拳之高境之初也。稱龍虎官,從此再走,永遠是二圓一針。只質量日高,越來越無形爾,以靈為上,故稱神鬼。"制人 殺人也可以圓(摸控搓揉磨)"。廖白這五六年來,與人較技,相隔中 可剎那沾粘接近,人如流水 順入其身,攘對方出不得手腳,沾摸控中 一剎,輕摸即倒(如董秀生之軟擗拳 程挺華之二抹眉 或董海川祖師之五龍盤玉柱)。若非輕摸,換以沉摸,顫摸,搓摸,其人一身筋骨 脊椎則或會搓斷。來訪過廖白 曾被摸跌者,則可明白,受廖白摸控中,身仰旋於空中 失勢,人脆弱頓如紙糊燈籠,一搓 一壓 一磨(圓) 或一點 一戳 (針)即壞,生死邊緣爾。形意即是立圓之極法。如題,孫門之技由此立圓起論。形意善縱, 此為立圓。勝人在捷快,以縱取敵敗敵。八卦即是縱斜圓之極,故曰內家奇技。此為龍法,取人以變,出人神意之能外。得真者 此足勝高人,故曰寶石中之金剛鑽。太極是平圓之極,故曰 韌法。韌中以空,取人以陰陽生殺。內家三拳,為三圓各有其極之妙。若練成一圓,三圓皆極稱如,其妙人不能知,取人以自然。控人一如,取人一如,故稱二圓。中有神明變縱之一針(高找一針即無數針),備以殺大敵。總名二圓一針。孫二先師終其一生,以二圓勝敵以德服人,終其生未用一針。何以故?仁慈故, "未見大敵故"故。人曰王薌齋先生善抖震之炸,其技即形意之縱,初功為縱打(勁極快打 如姚宗勛青年至老終其一生),二功為抖震跌敵(身震打 如王薌齋壯晚年),此尚有剛意。縱修至高境漸入圓融至於韌縱,則為三功 。為沾粘顫, 沾黏揉打, 沾粘針(此為孫存周先生之技)。此中控人勝人都在圓技內已足,不必烈像,故稱二圓一針。縱韌之極以至虛靈,則為四功, 為神鬼沾粘。則為孫先生之技,亦是二圓一針。三四功 此中已融三拳為一如。即是孫門之真道,得者幾希。故不必去諍論武學勝敗,由縱起修,修到縱之極,融三拳之真至極,已圓融沉, 整, 韌, 軔, 靈之極,成一圓如。各境有高低,練上身以身證,則知其高低境程序。此言為高境知者言,不與凡俗諍,故參之可,諍則不必。只廖白之二圓一針,與二位孫先生比仍是極小,但今世已足待高明。故真言論道 ,候各方高人君子賜教。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4

  72、最古心意,有理無譜無招。有拳理,本有內功之法藏於內。但若無圖式,則據拳理,天才武家則會有內功之再出現,再創設,拳招則會依古流傳於世者裁減增設。河南除內功心法外,以四把 百把為長。此為古傳岳武穆雙推手之延伸發展,所謂十大真形也是由此基延伸。河南前賢買壯圖,將百把 縮簡為三勢半。曰斬拳,曰鷹捉把,曰虎撲把,有詩可參:出手橫拳無敵家,回身挑領勢難當,鷂子入林加反背,四把鷹捉染黃沙。想了解河南心意,此詩可參詳。出手橫拳, 即明根基重在內功。能橫勁為基(如太極之朋意),則內功為傲。挑領由沉斂而展,展束殺敵,當是炮拳鑽拳之祖形。鷂自入林,當是崩拳提打之祖。四把鷹捉,是擗拳之祖形。如此,神拳李洛能也由同樣之基石中,將四把 化為擗拳,內藏樁功三體式。其它演出炮 拳 鑽拳 崩拳三拳,為湊五行 將橫列入。十際,橫為先天本,本在擗與三體中。若言動手,橫是百千法 無定法。故形意 橫拳可參,不可執 當活用有千百把 ,如太極之朋意(非朋式 朋式僵 朋意無量活意 橫意如是)。至於十大真形,則為內功與用技神意之擴展。龍虎二氣本是形意內功本,鷹熊則為形意攻防立圓用技之特色。鷂子為束,雞為戰與獨立,馬為飆之烈,猴為靈,燕為閃穿。聞戴龍邦增二形,鼉*為化進之浮游,鴕*為縮尾之輕捷提打。簡言之,看懂河南 河北 山西 無兩樣。簡擇或延伸都可,等等無非相形取神意以用技。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4

  73、"沒有驚彈抖炸"四勁就無法與任交手???此稱火技,即縱打技。此言對一半,沒真火 , 以內家言 當然沒戰力。可是 此非極致,由此能力只稱 內家初步。再上 成無形之沾粘戰後顫,才真高明。至此,又可以舍火而以水淹人,此水中藏真火 但不火,用亦不見火,但非無火,水火同源 水火藏針 才是內家高技。行拳中 心靜氣沉神寧透空無物,樁法中 靜極生動,此二者相參。  74、孫老先生早年之樁為神意樁,功成後 資然一站,即是正樁。晚年之示,為教導人之入門樁,此為得氣樁,亦參八卦之所成,教人入門之樁。何者好?初入以晚年展示之樁,易入。功夫自然圓融後,前者好。隨喜,若說整,神意自圓者,何勢不整。二勢皆可,隨個人喜。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5

  75、身體先天太弱,或者練過頭了,或者腎臟有點問題,多休習,少練點,或去看中醫。練武,少練不可 ,貪多多練也是病。練多少,問自己的身體。 廖白以黃帝內經醫理勸您:少練, 多休息。您言"但是,靜坐有暖意時,似乎不宜被風吹。是否內家拳練習時,也不宜被風吹。"是的,避風如避箭。何以故?動功中 身暖 毛孔開 怕風是自然,靜工中 雖靜 神氣動 身暖 毛孔也開, 故怕風。練功過度,則身虛(????)何以故?過度故。練工言 五氣朝元。指得 除境界外,也指 您須消耗您的精微物質。五者,五行也。通指五臟精氣。您會問:練成的不是氣嗎?氣有很多種,練後天 ,補先天。後天者,您一天 一月, 身體所造之後天精微物質,通稱其為五臟精華。若過練,則 身體欠債借支,故身不安適,久則 成大病。故練工曰: 修為。此中有自製義,在 "有限資源中" 您作最適切之選擇 投注。故此得 難得,故曰 修道。練功 是生命的無限學問,極簡,也極難。故須學中醫古理 ,才堪久修 如法。如經商吧,步步小心,故學道,學者如牛毛, 成者如麟角。中道 難,中庸難。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5

  76、上文是廖白師傳進境程序,亦是廖白半生修學之進境順序,以此身證師父之言教。回歸半生,二十前雖學螳螂,以未得真,故可稱未學。三十能形意縱打,以個性稱善良,從不忍以內勁打人。偶玩,以輕拍 輕撲,跌武家亦勝易。廖白個人思維,若能有姚宗勛 趙道新先生當年之"情境","打人之機"與"忍心之性情",則以殺成名在年輕也必然。後以環境 時代故,拳 變成打成拳套擂台,太極成 矮身摟抱鬥牛,非中華 "渾含之手 變化之祖"之長,古法真藝無人能識。故 四處再尋訪高人不復得之後,嘆而遠離國術界 太極界(不復將就世俗 枉費真法卻以笨力陪人鬥牛 或搞公關佔位置故 遠離世俗)。潛修至四十三,以個人功夫大悟,已能"身解"二師所傳內家高境真義。進境極速,以為不久即可上追 孫先師 宮保田師 初境,不聽當年師叮嚀 不可貪功之言,極度貪功 忘身 ,此為修行不能勝魔考故,增上慢也,大病一場,幾殆,二十年多年內家功夫化為烏有。歷兩年間 早晚強烈咳嗽(看醫無用),活命猶難,稍動即喘,不復能言功夫。四十五健康恢復,起練,功夫日復,微顫人跌,由抖震漸入沾粘顫境。時有各地諸多武友前後來訪,驚懼廖白功夫。廖白告之,此為小者,廖白前大死一番,幾乎身亡 廢功,君若假廖白復練五年,再來訪,當有更好之境 恢復,可供君參。近五十,由縱 整 韌 軔 入靈,諸法漸如,漸能以身證,明白師當年傳內家程序:一縱捷打, 二身抖震打 ,三沾粘顫 沾粘揉揉 (四功 神鬼境 至今仍猶不能知)。故有上文之言,非諍也,只真言述半生武學 前塵影事爾。供參,不言諍,不為愚痴增上慢,但願為道,侯諸家善良高明君子應證。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5

  77、練功要自然,不求力而力至, 不求氣而氣至。故孫先生立三害莫犯, 九要要尊,以此為中和之本。若若練功長久,自古無定論。何以故?一是先天情性不同, 且逐日變化中。二是 後天不同, 現實誘人 耗人磨人 逐日不同。故個人須自斟酌,身心康健 性情平和極是,若人變疲勞或殘忍粗暴即錯。故曰修為,故曰涵養,君觀孫先生之高技,豈曾主動以技殺人傷人辱人,此道藝爾,平和者常勝。縱以此平和而人不能知,亦能自處阿蘭若行,故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三代 孫先生道技高絕,卻終生 不狂言 不辱人。此學拳有淂,身心皆如道也。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5

  78、其實各家手法套拳,都只是示意,並非離開此 則不會用 不能用。不過說三圓之極,只綜觀其全面之特長。形意以鷹捉擗拳為母拳,其主要戰技為起鑽落翻之翻浪勁,故破人門戶,剛在敵勁前,以此立圓為最美。太極較主張柔在敵勁後,待敵出盡不得法中 吞土履化,再去取之,此中吞土以化,重在腰腳之吞化,故為平圓之美 。即朋勁之能為,守土應之以虛實。但形意非不能守化,太極亦非不能先攻。善學者,以功法之圓滿為基,因敵變化爾。若言變化,形意十大形或十二形 ,或稱上中下二十四手神打,無非立體圓中 柔化鋼取以應,無所不能。故談三拳,不受世間已展示之套拳為拘,以為形意只能如合,太極只能如合。當之內家者,無所不能 無所不應,人只兩手兩腳一身,應之以自然,則無可無不可。故學形意者,仍以一身內勁圓融為目的,應敵則如流水故。流水者,隨曲就伸 與太極同法故。平圓之法自然而出,無招限 才是真形意,鼉形化險 摸之即入,平圓可 斜圓可 一切可。故不在招法解,在神意解。供參。莫誤會,稱形意立圓之極,八卦斜力圓之極,太極平圓之極。此三拳,本都互兼其能。內家者,豈有不整之高手,故三拳高手都應"立體圓整"。只三拳 皆各有其超高之特出點。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6

  79、孫式內家拳技,雖說以柔 以暗以輕為捷要,但學者得柔莫忘剛。既由形意入,其剛不可忘,真剛出自柔,用意崩斷弓。剛者,當回參心意六合古支旁系,如買壯圖之心意四象 四把拳,出手橫拳,斬捶,虎撲把,鷹捉把,拳勢成三個半,由此參詳 可得五行拳之基意。古風不失,今意更得。參出手橫拳無敵家,回身挑領甚可誇,鷂子入林加反背,四把鷹捉染黃沙。再參練拳容易得藝難,靈勁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難躲,遇人好似弓斷玹。再參靜如山嶽 動則崩翻。如此幾詩幾參,君得古心意剛勁否?若得,回首再參自家孫氏拳之明柔暗剛。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6

  80、先在心,後在身。不急功中,自然玩味。日久,用功久,功夫自上身。看似無法,卻是真法,故老子言,吾道勝甚亦行,人人知,卻不能行。道不遠人,人自遠道爾。平常心,平常行,秘在孫門五書及自家深心爾。至於練法,即使壽先生所教,也只能是孫門之一法,卻非孫先生之全法。簡言之,壽先生說,其功須吃盡人間苦,推手一天須八小時之苦。廖白始練,一天至多兩次 每次半小時。三年後,每天只能練二十分鐘 ,美天兩次。再五年,每天只能練幾分鐘 一天一次。若言近幾年,只每天睡一片刻 三五分鐘,醒來大暢,已完功。故非同法,故孫門之法無盡。一笑。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6

  81、廖白其實早已為您說解了,只您仍無法能受,故想一再求問,希望有人能讚歎您之現像。孫老先師無十餘化境後,有其A相,您十三年前有B相。人之動靜修練中,體之相無定,各有先後,無關功力,只內在氣動有萬相。故佛道之修, 三昧定以相為名。有千百萬種三昧定,都不可執,執則惑,修道亦然。師父之相 不可執追,不復返故。徒弟之相,不可執,師只點頭 看其執相成惑否。若無,師不語,何以故?徒之相 師亦不曾出現,人體氣感萬相也。密宗曰人體有十幾萬氣脈氣絡,執相則謬,執相則惑世,禪宗亦然。故相不可執,即一相稱一境,則有千萬境,一相稱一名,則有千萬三昧定名。只告訴您,夢如幻 ,定境亦如幻 ,體相氣感亦如幻,故世間亦如幻,此即解脫道。您執境欲問,孫先師當年亦有其惑,過後,其惑早已以佛道正修正觀而的解。其解即廖白上述之言: "相有萬相無先後 不可執"。孫先師以此 再二十年之修,解脫道已明,入無間道,久修 無量劫 大成長故,孫先師總叫人要信佛信道 信古文化之修持。您莫再執相,廖白曾貼一文,小女孩 小男孩 修無幾月,其相諸般 神奇,若執,您豈可與之比?其相過後亦失。聽廖白言,如汝相不足征,舍之向前才是正道。觀年言語,已非輕狂少年,故廖白誠懇告訴您,相無先後,每人不定,不可執持,執成愚昧,不持能舍能破, 曰解脫道。此名佛道正觀,金鋼經即言此。"孫老先生 的「每逢晚上練過拳術,夜間睡熟時,身中發虛空之時多" 。此當理如下:第一,是孫先生全身通透 成空。第二,是孫先生練完功 精氣已轉化幾乎用盡。第三,是人體之密 修者 ,精氣神三環煉自補自調意。此即洞庭湖調節長江水,修時 逆運,有缺時 ,順運自補 自調節。極年輕時,精力充沛,練功半年至兩年間,偶然也有 類似之像,但通透 層度有別。但此相,亦是警告孫先生,須少練一點,過練亦不對,吾師傳下,當年孫先生著書之後,即理清此點。如上三點,請參。孫先生仍叮嚀,知義,莫逐相。孫先生當年有其先後天體質條件,故感受不同。現代人有現代條件,更有不同,不可定言氣感之相。當年孫先生成書之時五十餘之言,後六七十,漸更成熟。由大周天,更入全身周天,全身一如。故更有不同氣像,後觀念有變,不曾再寫於書上。吾師所傳孫先生晚年之言,健康無相,舍相入真傳佛道,此為真超越也。並囑吾師 多參佛道中醫書,則可得其真義,有利而無其害 更上正道。明黃帝內經者,能知吾言。"似睡似醒,覺得身體如浸在海潮之中,整個宇宙即是海潮,緩緩波來波去。身體浸在其中,雖有身,但覺的與宇宙海潮並無阻隔。"此是氣通融合之感。打坐者 更易有諸般氣感,或人身心分離,或縮極小,或放大如宇宙,或與宇宙合一之感。簡言之,氣感融通之象。故孫先生言,內家拳術與丹道同,其實與佛道亦同。都是過程。初練數年中,精力充沛之時,易有諸般現象,過後漸無,何以故?水管水流不通,即有像,通後反而無相。故佛道都言初地為歡喜地(佛修可分十地)。何故歡喜,以身心有感初感 特別感動也。過後舍相 才是正法。 佛道有小乘佛 四加行,暖 頂 忍 世第一,稱四善根。暖 能焚煩惱薪,您之象 極為暖相。越修越高,反而無相,只智慧定力越高爾。故曰,過來人成茶來伸手 飯來開口,不再言神異。停留神異不能舍者,佛道拳 都稱之為歪道(參金剛經)。功夫者,則身心越發自然,與人動手,漸隨心所欲。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6

  82、老牛勁當有二義,一簡,二深。簡門者,如 jerrywong 兄所言,還在結構里,此 現代推手比賽可(有限部位之推拉爾)。深者,自然六合,以渾圓 神氣自然而得,曰 韌,曰根深。隨意走動 無定勢 無備,人卻難攻動之,微吞微轉 不見身形動中即化解巨力,即"韌"之真義。此第二層次,才可實戰中 待大敵。如孫老之張玉山,連楊澄輔 楊少侯 吳鑒泉 許禹生 陳微明 等當代太極大師等人都推無不動張先生了。此已非後腳之問題了,是全身性,如孫老講的,無處不可是重心。隨意站 直立站 即可化人巨力 化大家之沾逼勁,故是有別的。您誤會我有輕別意,您講基礎練法,廖白講 深處。廖白若不補言,區分二境,否則老牛勁一辭,台灣 鬥牛士人人會(已演練四五十載),張玉山 楊少侯之言,就讓人輕忽了。您說的是對手如釘於地上,根深,則可拍非否?答:不能。但您若功夫比他高, 能破其勢後猶有餘力發勁,則長送 短震 依然能拍跌。若您功夫輸他 或相當,則不能。簡單說兩個故事:一是說少侯看到孫祿堂師之徒 張玉?之老牛勁,無太極名師問的動(能微動吞勁),即說此老牛勁也 ,能吞勁地故。至此 不能再推,唯打能分勝敗。故推手與散手有分別,是不到某一程度推手已無法分別,少侯猶想以打來分勝敗。故W 兄 以為推手 散手完全一樣,由此您楊家祖師說話,您當可相信吧。另一故事,楊家太極名手李亞軒稱,有一次,他遇一吳派套極高手紀先生,有根如牛,任人難動。找李亞軒推手,推手中李也推不動他,後李以高探馬 將其發跌出。諸友,此即推不動時 用散手之能聽能變勝之,對手亦拜服。對方若釘在地上,若其門戶被破,摧而打之,則死得更,雙方抗勁之合力全受於身也。如兩車相撞,如鐵碗碰磁碗。修到一定程度,則能聽懂,摸懂,試手懂,而不入於諍。初學之人,則常因不能分道藝之高低,且 門派觀念太深,常陷於諍。故網上說法難,所以無老師父 上第一線陪人說拳,持身份,亦聰明世故。只廖白 百無盡忌,只論說 卻不諍,有諍者,手問手 如奕棋 易剎那明白廖白之說。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7

  83、舉例試說 形意 起手勢 內家動手,起手當是橫拳。此橫有名無定勢。以形意而言,曰:起手鷹捉是真傳。此鷹捉 虎抱頭陰陽變勢 合一勢,此是入門第一境。不經此門成熟者,可言尚在真傳門外。故曰:起如剛銼 落如竿鉤,打人如走路 看人如篙草,取敵敗敵,神意當如虎撲羊 鷹捉兔。曰:起手橫拳勢難當,起橫不見橫。此時起手當已由鷹捉虎抱頭,入了鼉形手 虎托手。何以故?沾粘功夫已高,極輕靈。故曰:起不起 何用再起,落不落 何用再落。此沾之即得 ,分寸取人,如老雞啄蟲,半步即得。三境:無形無相,不起手。此名神變,含笑取敵。更高境,曰:神擊。吾不知也。當然,此是功夫相對而言,高手遇高手,另言也。供參爾。其實嚴格講,起手橫拳一辭已足。太極以朋為起手,亦是相同之義。起橫不見橫,是提醒而已。內在之靈為重,非一定把手擺出定勢。定勢則變笨了,變化不靈。其實,鷹捉虎抱頭鼉形形意手,無非是一勢。此勢陰陽能變,都是同一手。功高者,則更自信更輕靈,一沾即得,由有形入於無形。有招舉例者,都是為新手解說。若是老手,一切好,無可無不可,故無諍。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7

  84、 或把第一初境,起如鋼銼, 喻其 內中寓剛,落如竿鉤(釣魚之抽 一抽即得 其速極快),第一境,落中有速之意,故等如太極十三勢之采冽勁。如孫君言 ,如摘果之勢,如竿鉤。內家者, 快冽中外形依舊無猛烈意,暗勁之能為也。此境,有起意,有落意,寓藏於先,故遇真高手,則有變化不及之慮。須功純後,至第二境 ,已不起不落沾聽為先,才能得形意之美。此句已入中乘義,固其 顧打人之起落圈已微小,已近於一。更可說,起不起 何用再起,落不落 何用再落,一寸為先。故如 窗戶上 小綴子,窗外 懸月 輕懸在空中, 沾些許 即是。 欲落時,外形無猛意,輕輕一落 ,已可將對手仆於腳下,以勁更成熟圓融故。故不須忙, 不須快, 沾 微翻即得。更上一境,則曰無形無相。故知,越來越微輕,勝人已入神意變化之先後,而非比功力大小。

評論人:傳統武術評論日期:2006-1-20 4:27

  85、太極拳經已提及,想打上,故寓下意,想打下,先掀起,此即陰陽莫測。言簡單,功夫幾人成熟。成熟者,打人是兩力相合,敵意 我意,同心協力,把敵人自身打倒,故能四兩破千斤。功夫高者 不見形,控人神意,故打人如敵人自願配合,微動即跌。理極易,功夫難。柔道亦懂此道理 想如此借力,只是辦到難,拖來丟去。功夫到家時,敵人神意自願被你所欺,一划不見劃 即仰跌,不丟不摔 觸之人跌。


推薦閱讀:

楊氏太極拳術詮真  林炳堯
原傳八極老架拳術
玄天子的文件夾【拳術】
拳術粘走要義---劉郁華
內家真傳拳術--孔維濤

TAG:轉載 | 先生 | 拳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