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自信的傻瓜(上) | 科學人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準備好吧。圖片來源:troll.me「目擊者」謊言

(郵菜菜/編譯)去年三月,在德州奧斯汀舉辦的盛大「西南偏南」音樂節(SXSW)期間,深夜脫口秀節目「吉米雞毛秀」直播現場派出了攝製組進行街頭採訪,捕捉追逐流行的潮人們「吹噓」的鏡頭。吉米·坎摩爾對同事說:「去參加音樂節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驕傲,即使他們其實並不真正了解新的內容是什麼。」所以主辦方讓攝製組隨機採訪詢問他們對於一些樂隊的看法——但其實這些樂隊根本不存在。

基梅爾的採訪者詢問一個帶粗框眼鏡、穿著怪誕T恤的男人:「最近街上的熱門話題都是關於Dermatitis的(譯註:這個詞是皮炎的意思,攝製組用這個單詞來做人名真的大丈夫么),你認為他真的擁有能夠成就大時代的能力嗎?」「當然了!」這個茫然的粉絲回復道。

基梅爾的同事接近了一個褐色頭髮,看起來泰然自若的年輕女子。「你有聽說過『湯妮雅和哈丁斯』(Tonya and the Hardings)的事情嗎?」記者問道,「你有聽到他們還挺厲害的嗎?」未能發現這其中圈套的可憐女人開始了對這個虛構樂隊的詳盡描述:「對啊,許多人都在談論她們,都說她們給自己留下的很深的印象。」她回復道,「不過她們是女子組合,所以通常不是女人的粉。」

通過一些心理上的線索,並結合一些給定的細節:比如說「他們(這個樂隊)是真的」、「他們的名字是女子組合」【我沒有說他們是女子組合,你看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和 愛麗絲·庫珀(Alice Cooper)都是男人。】、或者「他們是一個堅強的,特立獨行的樂隊」,人們就可以像蜘蛛織網一樣把這些遊絲結合起來,編造出一個關於」湯妮雅和哈丁斯「的權威評價。

這個惡作劇是吉米·坎摩爾重現「目擊謊言新聞」的核心部分,包括詢問路人各種各樣的問題,只不過這些問題的前提都是錯誤的。在另一集中,坎摩爾的攝製組成員在好萊塢大道採訪,詢問人們是否認為「1954年躲過東京巨型蜥蜴攻擊的倖存們對2014電影哥斯拉是不是不敏感」;另有第三集,他們問道「比爾柯林頓是否因停止朝鮮戰爭而獲得足夠好評,並且他在美國達人中以一個法官的身份出現會不會有損他的形象」。「完全不會,」一個女人回答道,「這甚至會讓他更受歡迎。」

我們會為落入坎摩爾陷阱的人感到同情,不過幫不了他們。一些人看起來只是為了在鏡頭前說些什麼,來掩飾目前他們對該事物的一無所知(而肯定的,這恰恰擁有相反的效果)。另外有一部分原因也許是,他們似乎很渴望取悅採訪者,不想他們失望,所以給出一個最無聊但最合適的回應。但對於一些受訪者,「陷阱」可能是更深層次的。他們往往認為自己一些回答是最自信的,因為的確有一些線索——就好像的確有一些事實,有一些記憶,或者一些直覺模糊地飄過,確保他們的回答是有道理的。

Doctor Shlomo和The G-I Clinic!「天哪他們是我的最愛!」「是啊今年他們徹底HIGH了!」——實際這兩樂隊根本不存在。(不過,Soul Doctor是一部描述Shlomo Carlebach的百老匯歌劇)圖片來源:cvltnation.com無知的自信:「超級脂肪?我當然知道!」

在某些情況下,無知並沒有讓人們暈頭轉向、不知所措或者小心謹慎。相反,無知往往讓人坐擁一些不合時宜的自信,不過這其實是他們自己被某些感覺像知識的東西所振奮了。可以肯定的是,坎摩爾的製片人肯定挑選最好笑的採訪放進直播中。但是深夜電視節目並不是唯一一個能發現人們對一無所知事物發表即興演說的地方。

在康奈爾大學的一個更嚴格的實驗里,心理學家斯達夫·阿提爾(Stav Atir)和艾米麗·羅森維格(Emily Rosenzweig)和我進行了持續的、仔細控制的並且不那麼(像吉米·坎摩爾的版本那樣)浮誇的研究。研究中,我們會詢問受訪者是否熟悉一些來自物理學、生物學、政治學或者地理學的技術概念。相當一部分人聲稱他們稱對真正的科學名詞,如「向心力」和「光子」表示熟悉。

但有趣的是,他們同樣聲稱對一些完全編造出來的概念同樣熟悉:比如「視差板」(plates of parallax),「超級脂肪」(ultra-lipid),以及「cholarine」(查無此詞,詞根應該是chlorine,氯)。在一項研究中,大約有90%的人會表示對調查所問到的9個概念中至少1個感到熟悉,但事實上9個概念均是虛構的。實際上,如果他們認為自己處在一個普通的談話中,那些越是表現出「精通」的受訪者,越是會宣稱自己對這些虛構概念十分熟悉和了解。

你會很驚奇於有些自稱很了解政治的人,都聲稱自己知道蘇珊.賴斯和邁克爾·梅林頓(Michael Merrington)。前者是奧巴馬總統任命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而後者,僅僅是一串聽起來很美妙的音節罷了,和政治沒什麼關係。然而,這也沒有如此讓人那麼吃驚。在超過20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在研究人們對於自己專業知識的理解——正式名稱為元認知,也就是人們用來評估和調整自己的認知、推理和學習的過程。結果顯示,這裡面的故事永遠都不會沉悶。

達克效應,知識很少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高出平均水平甚多。

知識越少,越容易高估自己

美國作家和格言家威廉·費樂爾(William Feather)曾經寫道:「接受教育意味著擁有區分知與不知的能力。」事實證明,這個簡單的理想是非常難以實現的。雖然我們能察覺到什麼是所知的,但即使是「無知的大致輪廓」,對於我們來說常常都是不可見的。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無知的頻率和範圍。

1999年,我和我當時畢業的學生賈斯汀·克魯格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述了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為何不稱職的人沒有意識到也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無能,這種現象後來叫做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即最不稱職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技能,並認為自己高過平均水平。

這裡的邏輯在於,他們需要自知之明,但他們恰恰缺乏這一點。要讓表現不佳的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將反而要求他們具有非常專業的——而恰恰是他們不具備的——知識。比如說,你想知道自己在使用語法規則上是熟練的還是不熟練的,你必須足夠了解這些規則,否則你就無法知道。表現欠佳的人(我們所有人在某些方面都會有表現欠佳的時候)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裡往往無法認清思維和答案的錯誤與漏洞。

這並不是紙上談兵。我們進行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缺乏一定認知、技術或者社交技能的人們,不管他們談論的內容是關於語法、情商、邏輯推理,還是有關槍支保健和安全、辯論或金融知識,往往更傾向於高估他們的表現。考試得到D或者F的大學生們往往認為自己的努力應該得到更高的分數;表現不佳的棋手、橋牌玩家、醫學院學生、申請更新駕駛證的老人,都同樣的遠遠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有時候,一個人甚至可以在廣泛的歷史中發現這種趨勢。在其眾多的原因中,由金融家的詭計和消費者的無知而興起的房地產泡沫的突然破裂,導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並且最近的研究表明,許多美國人對於金融知識的無知,就是這種不合時宜的自信的變形。2012年由金融業監管局(連同美國財政部)進行了一項研究,要求約25000受訪者評價自己的財務知識,然後去衡量自己的實際財務知識。

大約800名在過去兩年申請破產的受訪者在測試中表現不佳——他們平均成績很落後。但是,他們卻認為自己比其他受訪者知道更多金融學知識。雖然差異並不明顯,但統計學上是有差別的:23%的最近破產的受訪者對自身的評價是最高的。而在其他的受訪者中,這一數據只有13%。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會過於自信呢?就像吉米·基梅爾採訪的「受害者」一樣,破產者將會對「我不知道」這四個字尤為敏感。具體點來說,當被問及一個錯誤的問題時,他們比其他人認可這個謊言的幾率多67%(而非表示」我不知道「)。因此,這些充滿「知識」的大腦將會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也是「滿滿當當」的。

無知的本源:對自身的誤解

判斷其他人是個蠢貨實在是太容易了——判斷自己不是個蠢貨也實在太容易了。問題在於,對於「我們」這個整體而言,我們無法判斷是不是「無知」的。這些年來,我對這些「無知心靈」們的總體情況秉持著一個觀點:人們不應該認為這是「無知」,而應該是「誤解」。

一個無知者的內心世界並非是乾淨整潔的。它不是一隻空著的容器,相反,這只容器里裝滿了不相關的或者誤導性的經驗、理論、事實(而非真相)、直覺、策略、方法、啟示、比喻和預感,然後用它們燉了一鍋混亂濃稠的「雞湯」,讓它們看起來是挺有用的技能或者挺準確知識——這可真是遺憾。更不幸的是,這鍋「雞湯」正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所具有的最大優勢(智慧)的副產品。我們不過是恣意的圖像識別器加上理論家。

通常,我們自己的經驗理論已經足夠我們對付日常生活,或者至少到達生兒育女的年紀。但我們骨子裡的那些講故事基因,再加上「無法識別自身無知」這個bug,有時會導致一些尷尬的、不幸的甚至極為危險的情況——特別是在這麼一個技術發達而複雜的民主社會裡。這可能會引導錯誤的公眾信仰,從而產生出巨大的破壞力(參考:危機、金融;戰爭、伊拉克)。

幽默作家喬希·比林斯(Josh Billings)曾說:「無知並不是麻煩,你以為你知道才是。」(諷刺的是,許多人「知道」這句名言是馬克·吐溫或者威爾·羅傑斯說的——實際呢?)

許多人都覺得這句話是馬克·吐溫說的——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其實這是喬希·比林斯說的。圖片來源:coverfitness.co.uk

我們建立本我意識和從環境中學習的方法導致了我們都是誤解的原動力。越是了解到自身這個奇妙的,同時過度複雜的魯貝戈德堡機械(譯註:一種故意設計得十分複雜,來完成一個簡單動作的機械)如何運轉,我們就能更好地——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引導對真理更為客觀且真實的認識。(編輯:Jerrusalem)

我們對自身的誤解從何而來?而又該如何避免?請閱讀《我們都是自信的傻瓜(下)》


推薦閱讀:

我們用十念,一天九次,比他更密切
感覺身體很沉重,這其實是業報顯前的徵兆,那我們又該如何消業障呢?(文末附有業障消除的徵兆表現)
姚雪垠的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告訴我們什麼?
第七十三章 第五個祈求: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學者唐世平:自信和驕傲的時候,我們如何清醒地認識世界對我們的評價?

TAG:科學 | 科技 | 果殼網 | 自信 | 有意思 | 意思 | 我們 |